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

时间:2019-05-15 12:3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

第一篇: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

无类域间路由技术需要在提高IP地址利用率和减少主干路由器负荷两个方面取得平衡

网络地址转换NAT最主要的应用是专用网,虚拟专用网,以及ISP为拨号用户提供的服务

NAT更用应用于ISP,以节约IP地址

A类地址:1.0.0.0-127.255.255.255 可用地址125个 网络号7位

B类地址:128.0.0.0-191.255.255.255 网络号14位

C类地址:192.0.0.0-223.255.255.255 网络号21位允许分配主机号254个 D类地址:224.0.0.0-239.255.255.255 组播地址

E类地址:240.0.0.0-247.255.255.255 保留

直接广播地址:

受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

网络上特定主机地址:

回送地址:专用地址

全局IP地址是需要申请的,专用IP地址是不需申请的专用地址:10;172.16-172.31;192.168.0-192.168.255

NAT方法的局限性

(1)违反IP地址结构模型的设计原则

(2)使得IP协议从面向无连接变成了面向连接

(3)违反了基本的网络分层结构模型的设计原则

(4)有些应用将IP插入正文内容

(5)Nat同时存在对高层协议和安全性的影响问题

IP地址规划基本步骤

(1)判断用户对网络与主机数的需求

(2)计算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网络地址结构

(3)计算地址掩码

(4)计算网络地址

(5)计算网络广播地址

(6)计算机网络的主机地址

CIDR地址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地址聚合和路由聚合能力

规划内部网络地址系统的基本原则

(1)简洁

(2)便于系统的扩展与管理

(3)有效的路由

IPv6地址分为 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多播地址;特殊地址

128位每16位一段

000f可简写为f 后面的0不能省

::只能出现一次

Ipv6不支持子网掩码,它只支持前缀长度表示法

路由设计基础

默认路由成为第一跳路由或缺省路由

发送主机的默认路由器又叫做源路由器,目的主机所连接的路由叫做目的路由 路由选择算法参数

跳数

带宽(指链路的传输速率)

延时(源结点到目的结点所花费时间)

负载(单位时间通过线路或路由的通信量)

可靠性(传输过程的误码率)

开销(传输耗费)与链路带宽有关

路由选择的核心:路由选择算法

算法特点:

(1)算法必须是正确,稳定和公平的(2)算法应该尽量简单

(3)算法必须能够适应网络拓扑和通信量的变化

(4)算法应该是最佳的路由选择算法分类:

静态路由选择算法(非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特点:简单开销小,但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动态路由选择算法(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特点:较好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但实现复杂,开销大

一个自治系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有权决定在本系统内应采取何种路由选择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IGP(包括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外部网关协议EGP(主要是BGP)

RIP是内部网关协议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协议;特点:协议简单,适合小的自治系统,跳数小于15

OSPF特点:

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RIP使用距离向量协议)

OSPF要求路由发送本路由与哪些路由相邻和链路状态度量的信息(RIP和OSPF都采用最短路径优先的指导思想,只是算法不同)

OSPF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发送此信息(RIP仅向相邻路由发送信息)

OSPF使得所有路由建立链路数据库即全网拓扑结构(RIP不知道全网拓扑)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划分若干个小的区域,为拉适用大网络,收敛更快。每个区域路由不超过200个

区域好处:洪泛法局限在区域,区域内部路由只知道内部全网拓扑,却不知道其他区域拓扑

主干区域内部的路由器叫主干路由器(包括区域边界路由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BGP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

打开分组;更新分组(是核心);保活分组;通知分组;

第二篇: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5

局域网技术

交换机采用采用两种转发方式技术:快捷交换方式和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虚拟局域网VLA N组网定义方法:(交换机端口号定义;MAC地址定义;网络层地址定义;基于IP广播组)

综合布线特点:(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物群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ANSI/TIA/EIA 568-A

(2)TIA/EIA-568-B.1 TIA/EIA-568-B.2TIA/EIA-568-B.3

(3)ISO/IEC 11801

(4)GB/T 50311-2000GB/T50312-2000

IEEE802.3 10-BASE-5表示以太网10mbps 基带传输使用粗同轴电缆 max=500m IEEE802.3 10-BASE-2200m

IEEE802.3 10-BASE-T使用双绞线

快速以太网 提高到100mbps

IEEE802.3U 100-BASE-TXMAX=100M

IEEE802.3U 100-BASE-T4针对建筑物以及按结构化布线

IEEE802.3U 100-BASE-FX使用2条光纤 max=425M

支持全双工模式的快速以太网的拓扑构型一定是星形

自动协商功能是为链路两端的设备选择10/100mbps与半双工/全双工模式中共有的高性能工作模式,并在链路本地设备与远端设备之间激活链路

自动协商功能只能用于使用双绞线的以太网,并且规定过程需要500ms内完成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不涉及帧结构,中继器不属于网络互联设备

10-BASE-5协议中,规定最多可以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3个缆段,网络中两个结点的最大距离为2800m

集线器特点:

(1)以太网是典型的总线型结构

(2)工作在物理层 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3)多端口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帧接受,转发与地址过滤功能,实现多个局域网的数据交换

透明网桥IEEE 802.1D 特点:

(1)每个网桥自己进行路由选择,局域网各结点不负责路由选择,网桥对互联

局域网各结点是透明

(2)一般用于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

透明网桥使用了生成树算法

评价网桥性能参数主要是:帧过滤速率,帧转发速率

按照国际标准,综合布线采用的主要连接部件分为建筑物群配线架(CD);大楼主配线架(BD);楼层配线架(FD),转接点(TP)和通信引出端(TO)

TO到FD之间的水平线缆最大长度不应超过90m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度到27度 相对湿度保持在30%-80%

第三篇: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络路由。

2、ATM采用了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ATDM,ATDM采用排队机制,属于不同源的各个信元在发送到介质上之前,都要被分隔并存入队列中,这样就需要速率的匹配和信元的定界。

3、应用独立:主要表现在时间独立和语义独立两方面。时间独立即应用时钟和网络时钟之间没有关联。语义独立即在信元结构和应用协议数据单元之间无关联,所有与应用有关的数据都在信元的信息域中。

3、ATM信元标识

ATM采用虚拟通道模式,通信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对于给定的多路复用器,该标识是本地的,并在任何交换部件处改变。

通道的标识基于两种标识符,即虚拟通路标识VPI和虚拟通道标识VCI。一个虚拟通路VP包含有若干个虚拟通道VC

4、ATM网络结构

虚拟通道VC:用于描述ATM信元单向传送的一个概念,信元都与一个惟一的标识值-虚拟通道标识符VCI相联系。

虚拟通路VP:用于描述属于虚拟通路的ATM信元的单向传输的一个概念,虚拟通路都与一个标识值-虚拟通路标识符相联系。

虚拟通道和虚拟通路者用来描述ATM信元单向传输的路由。每个虚拟通路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虚拟通道,属于同一虚拟通道的信元群,拥用相同虚拟通道标识VCI,它是信元头一部分。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的定义

1、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

2、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3、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4、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议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5、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这是一个定义连接异种计算机的标准主体结构。

2、OSI简介: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OSI参考模型的特性: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提供了控制互连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定义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不同系统中相同层的实体为同等层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相信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他层。

4、物理层: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有关的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5、数据链路层:在网络层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6、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送对高层透明。

7、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8、会话层: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如三种数据流方向的控制,即一路交互、两路交替和两路同时会话模式。

9、表示层: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10、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例如事务处理程序、文件传送协议和网络管理等。

TCP/IP的分层

1、TCP/IP的分层模型

Internet采用了TCP/IP协议,如同OSI参考模型,TCP/IP也是一种分层模型。它是基于硬件层次上的四个概念性层次构成,即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接口层:也称数据链路层,这是TCP/IP最底层。功能: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发送至选定的网络。

IP层:IP层处理机器之间的通信。功能:它接收来自传输层的请求,将带有目的地址的分组发送出去。将分组封装到数据报中,填入数据报头,使用路由算法以决定是直接将数据报传送至目的主机还是传给路由器,然后把数据报送至相应的网络接口来传送。

传输层:是提供应用层之间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功能:管理信息流,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以确保数据无差错的地按序到达。

2、TCP/IP模型的分界线

协议地址分界线:以区分高层和低层的寻址,高层寻址使用IP地址,低层寻址使用物理地址。应用程序IP层之上的协议软件只使用IP地址,而网络接口层处理物理地址。

操作系统分界线:以区分系统与应用程序。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

3、复用与分解

发送报文时,发送方在报文中加和了报文类型、选用协议等附加信息。所有的报文以帧的形式在网络中复用传送,形成一个分组流。在接收方收到分组时,参考附加信息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分解。

IP协议

1、Internet体系结构

一个TCP/IP互联网提供了三组服务。最底层提供无连接的传送服务为其他层的服务提供了基础。第二层一个可靠的传送服务为应用层提供了一个高层平台。最高层是应用层服务。

2、IP协议: 这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传送机制称为internet协议。

3、IP协议三个定义:

(1)IP定义了在TCP/IP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和数据格式。

(2)IP软件完成路由选择功能,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

(3)IP包含了一组不可靠分组传送的规则,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德育的规则。

4、IP数据报:联网的基本传送单元是IP数据报,包括数据报头和数据区部分。

5、IP数据报封装:物理网络将包括数据报报头的整个数据报作为数据封装在一个帧中。

6、MTU网络最大传送单元:不同类型的物理网对一个物理帧可传送的数据量规定不同的上界。

7、IP数据报的重组:一是在通过一个网络重组;二是到达目的主机后重组。后者较好,它允许对每个数据报段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且不要求路由器对分段存储或重组。

8、生存时间:IP数据报格式中设有一个生存时间字段,用来设置该数据报在联网中允许存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如果其值为0,就把它从互联网上删除,并向源站点发回一个出错消息。

9、IP数据报选项:

IP数据报选项字段主要是用于网络测试或调试。包括:记录路由选项、源路由选项、时间戳选项等。

路由和时间戳选项提供了一种监视或控制互联网路由器路由数据报的方法。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UDP协议功能

为了在给定的主机上能识别多个目的地址,同时允许多个应用程序在同一台主机上工作并能独立地进行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设计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使用UDP协议包括:TFTP、SNMP、NFS、DNS

UDP使用底层的互联网协议来传送报文,同IP一样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服务。它不提供报文到达确认、排序、及流量控制等功能。

2、UDP的报报文格式

每个UDP报文分UDP报头和UDP数据区两部分。报头由四个16位长(8字节)字段组成,分别说明该报文的源端口、目的端口、报文长度以及校验和。

3、UDP协议的分层与封装

在TCP/IP协议层次模型中,UDP位于IP层之上。应用程序访问UDP层然后使用IP层传送数据报。IP层的报头指明了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地址,而UDP层的报头指明了主机上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4、UDP的复用、分解与端口

UDP软件应用程序之间的复用与分解都要通过端口机制来实现。每个应用程序在发送数据报之前必须与操作系统协商以获得协议端口和相应的端口号。

UDP分解操作:从IP层接收了数据报之后,根据UDP的目的端口号进行分解操作。

UDP端口号指定有两种方式:由管理机构指定的为著名端口和动态绑定的方式。

可靠的数据流传输TCP

1、TCP/IP的可靠传输服务五个特征:面向数据流、虚电路连接、有缓冲的传输、无结构的数据流、全双工的连接。

2、TCP采用了具有重传功能的肯定确认技术作为可靠数据流传输服务的基础。

3、为了提高数据流传输过程的效率,在上述基础上引入滑动窗口协议,它允许发送方在等待一个确认之前可以发送多个分组。滑动窗口协议规定只需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且未被确认的分组数最多为窗口的大小。

4、TCP功能

TCP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可靠的传输而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

5、TCP连接使用是一个虚电路连接,连接使用一对端点来标识,端点定义为一对整数(host,port)其中host是主机的IP地址,port是该主机上TCP端口号。

6、TCP使用专门的滑动窗口协议机制来解决传输效率和流量控制这两个问题,TCP采用的滑动窗口机制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但并未解决整个网络的拥塞控制。

7、TCP允许随时改变窗口小,通过通告值来说明接收方还能再接收多少数据,通告值增加,发送方扩大发送滑动窗口;通告值减小,发送方缩小发送窗口。

8、TCP的报文格式

报文分为两部分:报头和数据,报头携带了所需要的标识和控制信息。

确认号字段指示本机希望接收下一个字节组的序号;

顺序号字段的值是该报文段流向上的数据流的位置,即发送序号;

确认号指的是与该报文段流向相反方向的数据流。

9、TCP使用6位长的码位来指示报文段的应用目的和内容

URG紧急指针字段可用;ACK确认字段可用;PSH请求急近操作;RST连接复位;SYN同步序号;FIN发送方字节流结束。

10、TCP的三次握手

为了建立一个TCP连接,两个系统需要同步其初始TCP序号ISN。序号用于跟踪通信顺序并确保多个包传输时没有丢失。初始序号是TCP连接建立时的起始编号。

同步是通过交换携带有ISN和1位称为SYN的控制位的数据包来实现的。

握手可由一方发起也可以双方发起,建立就可以实现双向对等地数据流动,没有主从关系。差错控制

CRC-CCITT G(X)=X16+X12+X5+1 HDLC的帧校验用

CRC-16

G(X)=X16+X15+X2+1

CRC-32 G(X)=X32+…+X+1 用在局域网中

海明码 m+k+1<2k

数据位m,要纠正单个错误,得出冗余位k必须取的最小值。码距为m、n中最小值,它能够发现(码距-1)位错,并可纠正(码距-1-1)位错;比如8421的码距为1。要检测出d位错,码字之间的海明距离最小值应为d+1。

CRC冗余码求法:(1)、如果信息位为K位,则其K-1次多项式可记为K(x);如信息1011001,则k(x)=x6+x4+x3+1;(2)、冗余位为R位,其R-1位记为R(x);如冗余位为1011,则R(x)=x3+x+1;(3)、发送信息为N=K+R,多项式为T(x)=Xr*K(x)+R(x),Xr表示将K

(x)向左平移r位;(4)、冗余位产生过程:已知K(x)求R(x)的过程,一般应选一特定R次多项式G(x)(生成多项式)一般先事先商定好的,用G(x)去除Xr*K(x)得余式即为R(x)。R(x)=Xr*K(x)/G(x);运算规则异或运算,相同取0,不同取1。

模拟信号

à、模拟传输

b、模拟信号à数字传输 需要编码**器(Codec),模拟数据数字化分为三步:采样、量化、编码

采样:对于连续信号是通过规则的时间间隔测出波的振动幅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数据。量化:采样得到的离散数据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表示的数据范围的过程,即将样值量化成一个有限幅度的集合X(nT)。编码:用一**数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采样所得脉冲的量化幅度的过程。常用编码方法有PCM脉冲编码调制。

c、数字信号—>数字传输 常用编码:归零码、不归零码、曼彻斯**、差分曼彻斯**

IEEE802.3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IEEE802.5令牌环使用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者的编码效率是50%,FDDI、100BASE-FX使用了4B/5B编码和NRZ-I(不归零码),编码效率是80%。

d、数字信号à模拟传输

需要调制和解调,调制:由发送端将数字数据信号转换成模拟数据信号的过程;解调:在接收端把模拟数据信号还原为数字数据信号的过程,调制的方法:载波的表示--y=A(t)sin(wt+Ф),分为ASK振幅调制、FSK频率调制、PSK相位调制。

曼彻斯特编码:每比特的1/2周期处要发生跳变,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表示1,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表示0;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有电平转换表示0,无电平转换表示1(关于曼彻斯特编码,此处特别注意:

1、0的表示方式并无明确强制规定,也可以规定由高电平跳到低电平表示0,由低电平跳到高电平表示1,而且现在大多数主流教程确实按照这种方法规定的。根据百度百科--曼彻斯特编码的词条:

曼彻斯特编码,常用于局域网传输。在曼彻斯特编码中,每一位的中间有一跳变,位中间的跳变既作时钟信号,又作数据信号;从高到低跳变表示“0”,从低到高跳变表示“1”。还有一种是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每位中间的跳变仅提供时钟定时,而用每位开始时有无跳变表示“0”或“1”,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对于以上电平跳变观点有歧义:关于曼彻斯特编码电平跳变,在雷振甲编写的<<网络工程师教程>>中对曼彻斯特编码的解释为: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表示1,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表示0,模拟卷中的答案也是如此,张友生写的考点分析中也是这样讲的,而《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P232页)则解释为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为1,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为0。清华大学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程》《计算机网络(第4版)》采用如下方式:曼彻斯特编码从高到低的跳变是 0 从低到高的跳变是 1。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传输速率 S=(1/T)log2N

T—信号脉冲重复周期或单位脉冲宽度

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是2的整数值

log2N--单位脉冲能表示的比特数

信道容量:表征一个信道传输数据的能力。单位:bps

信道容量的计算:

无噪声 C=2H =2Hlog2N(奈奎斯特定理)

H—信道带宽 N—一个脉冲信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

有噪声C=Hlog2(1+S/N)(香农公式)

H—信道带宽 S—信号功率 N—噪声功率

dB=10log10S/N,当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

数据交换方式

延迟的计算

1、电路交换

总延迟=链路建立时间+线路延迟+发送时长

2、虚电路分组交换

总延迟=链路建立时间+(每个分组在交换结点延迟+每个分组线路延迟+每个分组发送时长)*分组数

3、数据报分组交换

总延迟=(每个分组在交换结点延迟+每个分组线路延迟+每个分组发送时长)*分组数

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 主存—辅存层次 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计算机网络概论

滑动窗口协议规定重传未被确认的分组,这种分组的数量最多可以等于滑动窗口的大小,TCP采用滑动窗口协议解决了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嵌入式系统基本知识

定义:以应用为中心,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于特定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

特点:硬件上,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使用专用的嵌入式CPU。软件上,代码体积小、效率高,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处理异步并发事件,实时处理能力。

应用:从航天飞机到家用微波炉。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

(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死锁的预防:

1、预先静态分配法

2、有序资源使用法

3、银行家算法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

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以上三种都是非抢占的调度策略。

第四篇:NCRE四级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1

网络系统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局域网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ps-10gbp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传输环境 局域网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角度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 局域网按传输介质类型角度分为有线介质局域网和无线通信信道的无线介质局域网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分为主计算机与终端(负责数据处理)和通信处理设备与通信电路(负责数据通信处理)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计算机系统,终端,外网设备以及软件信息资源)

负责全网数据处理业务,提供网络资源与服务

通信子网(通信处理控制机—即网络节点,通信线路及其他通信设备)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网络接入(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无线城域网,电话交换网,有线电视网)

广域网投资大管理困难,由电信运营商组建维护

广域网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远距离,宽带,高服务质量的核心交换技术,用户接入技术由城域网承担。

广域网典型网络类型和技术(公共电话交换网,综合业务数字网,数字数据网,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异步传输网,以太网)

交换局域网的核心设备是局域网交换机

城域网概念:网络运营商在城市范围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以宽带光传输网络为开放平台,以TCPIP协议为基础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推广导致广域网主干线路带宽扩展

城域网分为核心交换层(高速数据交换),边缘汇聚层(路由与流量汇聚),用户接入层(用户接入和本地流量控制)

层次结构优点:层次定位清楚,接口开放,标准规范,便于组建管理 核心层基本功能:(设计重点:可靠性,可扩展性,开放性)

连接汇聚层,为其提供高速分组转发,提供高速安全QoS保障的传输环境; 实现主干网络互联,提供城市的宽带IP数据出口;

提供用户访问INTERNET需要的路由服务;

汇聚层基本功能:

汇聚接入层用户流量,数据分组传输的汇聚,转发与交换;

本地路由过滤流量均衡,QoS优先管理,安全控制,IP地址转换,流量整形; 把流量转发到核心层或本地路由处理;

设计初期只需要采用核心层与汇聚层 城域网设计重要出发点:在降低网络造价的前提下,系统能够满足当前的数据交换量,接入的用户数与业务类型的要求,并具有可扩展能力。

组建运营宽带城域网原则:可运营性,可管理性,可盈利性,可扩展性

管理和运营宽带城域网关键技术:带宽管理,服务质量QoS,网络管理,用户管理,多业务接入,统计与计费,IP地址分配与地址转换,网络安全

宽带城域网在组建方案中一定要按照电信级运营要求(考虑设备冗余,线路冗余以及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与自我恢复)

服务质量QoS技术:资源预留,区分服务,多协议标记转换

管理带宽城域网3种基本方案:带内网络管理,带外~~,同时使用带内带外~~ 带内:利用传统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利用数据通信网或公共交换电话网拨号,对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配置。

带外: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利用网络管理协议建立网络管理系统。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用带外管理,汇聚层一下采用带内管理

宽带城域网要求的管理能力表现在电信级的接入管理,业务管理,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宽带城域网基本技术与方案(SDH城域网方案;10GE城域网方案,基于ATM城域网方案)光以太网由多种实现形式,最重要的有10GE技术和弹性分组环技术 同样规模城域网,光以太网造价是SONET的1/5 是ATM的1/10

IEEE已经对10mbps 100mbps 1gbps到 10gbps以太网技术标准正在研究

弹性分组环(RPR):直接在光纤上高效传输IP分组的传输技术

标准:IEEE802.17 目前城域网主要拓扑结构:环形结构

核心层有3—10个结点的城域网使用环形结构可以简化光纤配置

功能:简化光纤配置;解决网络保护机制与带宽共享问题;提供点到多点业务

弹性分组环采用双环结构这点与FDDI结构相同

RPR结点最大长度100km,顺时针为外环,逆时针为内环

RPR技术特点:(带宽利用率高;公平性好;快速保护和恢复能力强;保证服务质量)

用户接入网主要有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接入网接入方式主要为五类:地面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地面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电视通信网

用户接入角度:接入技术(有线和无线),接入方式(家庭接入,校园接入,机关与企业人)

目前宽带接入技术:数字用户线XDSL技术,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技术,光纤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局域网技术

无线接入分为无线局域网接入,无线城域网接入,无线Ad hoc接入

局域网标准:802.3 无线局域网接入:802.11无线城域网:802.16

数字用户线XDSL又叫 数字用户环路,基于电话铜双绞线高速传输技术

技术分类:ADSL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速率不对称1.5mbps/64kbps-5.5kmRADSL 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 速率不对称1.5mbps/64kbps-5.5km

HDSL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速率对称1.544mbps(没有距离影响)

VDSL 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 速率不对51mbps/64kbps(没有影响)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是新一代有线电视网

电话拨号上网速度33.6kbps—56.6kbps

有线电视接入宽带,数据传输速率10mbps—36mbps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 上行信道:200kbps-10mbps下行信道: 36mbps

类型:传输方式(双向对称传输和非对称式传输)

数据传输方向(单向,双向)

同步方式(同步和异步交换)

接入角度(个人modem和宽带多用户modem)

接口角度(外置式,内置式和交互式机顶盒)

无源光网络技术(APON)优点

系统稳定可靠

可以适应不同带宽,传输质量的要求

与CATV相比,每个用户可占用独立带宽不会发生拥塞

接入距离可达20km—30km

802.11b定义直序扩频技术,速率为1mbps 2mbps 5.5mbps 11mbps 802.11a 提高到54mbps

第五篇:网络工程师一句话知识点总结

网络互联

• 网络互连是用于连接多个网络的过程和方法,而无论这些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和距离如何。

• 互通性是在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的方法,包括物理介质、数据打包机制,从起始节点开始到目的节点之间的多个网络设备段的路由。

• 互操作性是用于计算机可以理解数据的方法,这些计算机可能使用私有的或完全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语言。•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理解网络技术的层次分析工具,并且可以作为当前和未来网络发展的基础。• OSI 模型是一个 7层协议模型。

• 一个简单的记忆层(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物理)的正确顺序的方法是All People Seem to Need Data Processing。

• 封装是在数据上加入报头的过程,即包装数据。

• 物理层,或第1层,定义了真正的机械规范和电子数据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或第 2层,也称为链路层。它包括 2个子层,上面的一个称为逻辑链路控制(LLC),下面的一个称为介质访问控制(MAC)。

• 802.3规定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 MAC部分,而 DIX Ethernet规定了整个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802.3规定了不同的物理层,但是 DIX Ethernet仅仅规定了一个。

• 令牌环网几乎和稍后发展的 IEEE 802.5相同并兼容,而后者建立在 IBM的令牌环网基础之上。

• FDDI标准规定了令牌传递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 MAC部分,它采用双环拓扑结构,使用光纤介质,速度为 100 Mbps。

• 接口用于连接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端接设备(DCE)。

• 在RS-232串口中,一个针用于传送数据,另一个针用于接收数据。

• V.35标准是一个物理层协议,它适合速度从 48 Kbps~4 Mbps的到数据包网络的连接。• HSSI是一个DTE/DCE接口,它处理在广域网链路上的高速通信。

• BRI(基本速率接口)是一个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术语,是一个 ISDN连接,包括 2个速度为64 Kbps的B信道和一个速度为 16 Kbps的D信道。

• 同步网络时间是在 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处理的。

• 一个广域网连接的目的是可以在两个远离的网络之间尽可能高效的传送数据。

• SLIP(串行线路网际协议)是从 UNIX继承的一个协议物理层协议,它提供了两个网络,或网络和远程节点之间的串行连接。

• PPP包括增强的功能,例如加密、错误控制、安全机制、动态 IP地址分配、多重协议支持和自动连接协商。PPP将工作在串行线路、ISDN和高速广域网链路中。

• 帧中继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数据包交换广域网协议,它由

间的物理和数据链路层接口。

• ITU-T X.25标准说明了遗留数据包交换协议的物理、数据链路和网络层协议。

•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作为将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升级到数字服务的项目而开发的。

• ATM(异步传输模式)是一个信元交换协议,它使用固定的 53字节信元长度和一种信元帧中继方法,可以减少传输延迟。

• 在网络层上提供的主要服务是节点和网段的逻辑地址分配。

• 第3层,或者网络层,是最重要的进行分配地址的地方。

• 已选择的路由协议由最终节点使用,以将数据和网络层地址分配协议封装在数据包中,这样它可以通过互连网络进行中继。

• 路由选择算法是路由协议用于确定达到目的网络的最佳路由的计算方法。

• 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它有效地将数据传输问题和上层协议分开。

•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一个不可靠的和无连接的协议。

• 术语上层协议指会话、表达和应用层协议。ITU-T标准化。帧中继依赖于DTE和DCE设备之

• Cisco IOS软件(网络互联操作系统)是运行在 Cisco产品上的软件。这个平台和 Cisco网络

中的网络设备的互操作性是融合的。

IP寻址

• IP协议用于在网络上数据的端对端的路由,这意味着一个 IP数据包必须在多个网络上传输,并且可能穿越多个路由器接口,以达到目的地。

• 地址类的实现将地址空间划分为数量有限的特大型网络(A类),数量较多的中等网络(B类)和数量非常多的小型网络(C类)。

• IP 地址的32位结构包含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 子网的概念扩展了地址的网络部分,以允许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段(子网)。• IP地址空间的某些地址已经保留给特殊目的,并且通常不允许作为主机地址。

• 当IP地址中的主机部分的所有位都设置为 0时,它代表网络,而不是网络上的一个特定主机。

• 网络地址 127.x.x.x已经指定为一个本地回路地址。这个地址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本地主机的网络配置的测试。

• 当IP地址中的所有位都设置为 1时,产生的地址 255.255.255.255用于向本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发送广播消息。

• 如果将IP地址中的所有主机位设置为 1,这将解释为对那个网络中的所有主机进行广播。这称为直接广播。• IP 地址的类可以通过查看地址的第一个(最重要的)8位位组而确定。

• 如果第一个8位位组中的最高位是 0,则地址是一个A类地址。

• B类地址的特点是第一个 8位位组的开头为10。

• C类地址的第一个8位位组的开头为 110,这对应的十进制数从 192~223。

• D类地址以1110开始。D类地址指一组主机,它作为多点传送组的成员而注册。

• 如果第一个 8位组的前4位是1111,地址是一个E类地址。

• IP地址不能在没有相关的子网掩码的情况下存在。子网掩码定义了构成 IP地址的32位中的多少位用于定义网络,或者网络和相关的子网。

• 你可以通过借用主机地址位,而进一步将一个网络划分为子网,并用它们表示你的网络的一部分。

• 为获得单个网络地址的经济性和简单性,以及提供段间和在网络上进行路由的功能,可以使用子网划分。• 在一个划分了子网的网络中,每个地址包括一个网络地址,一个子网部分和主机地址。

• 子网的规划过程涉及到分析网络上的通信量分布,以确定哪个主机必须分在相同的子网中。

• 在选择子网时,最主要的考虑就是你需要支持多少个子网。

• 一旦确定了合适的子网掩码,下一个挑战是确定每个子网的地址和每个子网上允许的主机地址范围。• 无论何时,你为子网使用多于 8位位组,则你将面对穿越 8位位组边界的问题。

• 如果你使用一个子网,并进一步将其划分为第 2级子网,你可以有效地“划分子网”,并将我们的其他子网保留用于其他的目的。“划分子网”的概念构成了 VLSM的基础。

• 由于互连网络中包含需要互相通信的不同种类的计算机系统,TCP/IP作为了跨越各种平台的公用协议。• TCP/IP协议有4个主要层,可以大致对应 OSI参考模型的 7层。

• 应用程序运行在OSI参考模型第 7层,或者TCP/IP协议的第4层。

• 一般而言,TCP/IP协议模型并不包含正式的表示层或会话层。

• 远程过程调用是一种方法,它在其他的网络节点上执行程序(这里称为“过程”),就好像它们在本地执行一样。TCP/IP协议

• Berkeley Sockets是一个会话层应用程序接口(API)。

• Windows 套接字(WinSock)运行在使用 Microsoft TCP/IP-32堆栈的计算机系统上。

• TLI 确保传输层保持与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服务的独立性。

• 在Microsoft环境中遇到的 NetBIOS(网络基本输入 /输出系统)并不是一个协议,而是一个会话层API。• 必须注意,在Microsoft模型中,NetBIOS可以绑定到 TCP/IP、IPX或NetBEUI上。

•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在两个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而无论二者之间的网络类型。

• 传输控制协议是在 RFC793中定义的,并且为用户过程定义了一个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全双工字节流。• 在TCP中,通过使用可变滑动窗口机制,可以实现网络上的高效传输和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流量控制。• 一个经过仔细调整的滑动窗口协议可以保持网络被数据包所充满,并得到特别大的通信量。

• UDP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 UDP泛洪使用IEEE 802・Id生成树算法来以可以控制的方式转发数据包。

• 可以用于转发UDP广播的第2种方法就是 IP辅助地址。

• 网络层主要处理寻址。

• IP可以认为是一个传递机制,它将数据包从一个主机移动到另一个主机。

• 在广播网络上用于将 IP地址映射到 MAC地址的协议称为地址解析协议(ARP)。

•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由系统使用,这个系统知道它们的硬件 MAC地址,但是并不知道它们的IP地址。• 逆向ARP协议通常用于在无广播的网络中,例如帧中继。目的是建立远程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DLCI)和IP地址之间的动态联系。

• ICMP消息包含在IP数据报中。这确保 ICMP消息可以找到通往一组子网内的正确主机的道路。• 一些最常见的协议命令包括 FTP和PING。

• 第一个包含 TCP/IP的操作系统是BSD UNIX。

• TCP/IP命令被合并为32位Microsoft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例如 Windows NT, Windows 95和Windows 98。

IP路由选择协议

• 互连网络使用路由选择来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传递数据。

• 桥接是这样的一种功能,将 2个或多个物理网络段连接起来,好像连接对网络是透明的。

• 交换是增加带宽(以及限制节点处理的通信量)的方法,方法是为每个交换端口提供一个专用通道。交换发生在数据链路层。

• 路由选择发生在网络层,它包括单独管理互连网络上的跳的功能。

• 构成路由选择有两个基本机制:

■ 确定路由。

■ 在互连网络上传递数据数据包。

• 确定路由需要注意的一个术语就是度。度是一个变量值,例如网络延迟、由路由选择协议算法进行计算。

• 路由选择协议创建和维护路由选择信息表,或者路由选择表。

• 路由选择更新可以包含路由器的整个路由选择表,或者仅仅包含变动的部分。

• 路由选择算法有3个主要目的:

■ 准确性。

■ 低开销。

■ 快速收敛。

• 收敛就是所有的路由器使它们的路由选择信息表同步的过程,或者单个路由选择改动反映在所有路由器中所花费的时间。

• 一些类型的路由选择算法是:

■ 静态和动态。

■ 内部和外部。

■ 距离向量和链路状态。

• 动态路由选择协议包括动态配置路由选择信息表的方法。

• 静态路由是人工输入到路由选择表中的路由。

• 分层路由选择允许限制在整个互连网络上传递的路由选择信息量。

• 默认路由是为数据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路径,用于查找路径中没有明显路由选择信息的情况下。• 动态路由选择的两种类型是链路状态和距离向量。

• 距离向量协议路由器定期向它的相邻路由器发送 2段信息。

• 一旦路由器的路由选择信息表出现影响其更新的变化,则发出瞬时更新(也称为触发更新)。•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的目的是映射互连网络拓扑结构。

• 内部网关协议也称为域内协议,因为它们工作在域内,而不是在域间。这些协议认为,它们处理的路由器是它们的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可以和它们自由交换路由选择信息。

• 外部网关协议也称为域间协议,因为它们工作在域之间。这些协议认为它们位于系统边缘上,并且仅仅交换必须的最少量的信息,以保证提供路由信息的能力。

•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个距离向量协议,它用于内域(在网关内部)。

• IGRP用于自治系统,并且包括通告内部路由、外部路由和系统路由的能力。

• IP 配置必需对每个接口进行。

• 可能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你希望 IP 穿越某个接口不用指定显式的 IP地址。这功能在Cisco路由器上是特有的,并且称为无编号的 IP。

• 和动态路由相比,静态路由有两个优点:

■ 路由器的日常开销较低,因为它并不随时进行计算和发送路由器更新。

■ 两个目的地之间的路径总是已知的,这帮助减少故障可能出现的地点。

• 默认路由规定了向何处发送非本地数据包。路由器假设,它将数据包发送到默认路由器,而那个路由器知道如何进行处理。这个特性仅仅在 IP路由选择关闭的时候才使用。

• 启用RIP的过程是在全局层次上进行,但是许多配置可以在每个接口基础上进行。

• IGRP的基本配置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首先需要为 IGRP过程分配一个自治系统编号。

自治系统编号允许其他使用相同编号的路由器互相交换路由信息。随后告诉路由器它必需将

它的初始 IGRP数据包发送到那一个直接相连的网络上。

• Cisco路由器在它们的主机高速缓存中保存一张主机名-地址映射表。

• 动态查寻主机名-地址映射的功能是域名服务的功能。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在客户及其上动态分布 IP地址。Cisco路由器可以通过不

同的子网转发DHCP请求。

• 默认情况下,在Cisco IOS中启用了DNS。

• 默认情况下,Cisco路由器(或者任何其他的路由器)都不会转发基于广播的通信。

• 包括你所熟悉的普通 IP地址,Cisco IOS也提供了在单个接口上加入辅助地址的方法。IP路由选择协议

下载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工程师知识点自我总结3-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软考网工知识点总结 51CTO论坛200万网友欢迎你的加入!本贴深入探讨,请点击: 1.海明码纠正 X 位错误,需要2X+1 位冗余位n 位 / 海明码最多可以校验和纠正 2n-1 位的数据中的一位......

    锐捷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物理层的功能:电压水平,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物理接口。 网络层协议有很多种,最常见的网络层协议主要有IP IPX NETBEUI。NETBEUI是不可路由 协议。 传输......

    消防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 (一)单项选择题 1.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i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 )级装修材料使用。 A、A B、B1 C、B2 D、B3 2.设置在四层的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场所内建筑......

    第七课自我总结知识点

    第七课 一、 写字表组词 密()()刺()() 德()()州()() 君()() 二、 注音 绣()雕()鲈() 三、 偏旁 州() 君() 四、 多音字 没 1、()()1、( 2 ()()2 五、 特产(连线) 哈密瓜甘蔗龙眼红橘鸭梨菠萝福建新疆河北广西贵州四川......

    第十课自我总结知识点

    第十课 一、 写字表组词 洪()()野()() 荒()()堵()() 塞()()仅()() 雄()()苍()() 舍()( 寒()( 滚()( 财()( 二、 注音 禹()凿( 拄()妻( 煞()驻( 颤()( 三、 偏旁 野() 塞() 颤() 四、 多音字 处 1、()( 2()( 五、 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1、临()( 邻()( 3、坐()(......

    第三课自我总结知识点

    第三课 一、 写字表组词 虾()()积()() 透()()迅()() 速()()饱()() 蹦()()孔()() 格()()躲()() 窝()()刮()() 压()()蛋()() 扒()()二、 多音字 乐1、()() 空1、()() 2、)()2、)() 了1、()() 分1、()() 爪1、)() 缝1、)() 2、)()2、)() 漂1、()() 落1、()()好1、()() 藏1、()() 2、)()2、)() 塞1、()() 2......

    网络工程师的自我评价5篇

    我最初参加测试工作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软件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概念经常混淆, CMM是什么就更加不知道了。那时候最简单的开关机也是通过直接拔插电源完成,安装系统对我来......

    网络工程师ospf总结

    LSA类型》》》 LSA-1 (沿途累加metric值) LSA-2 (不累加)LSA-3 区域间 OIA LSA-4 (帮助5类查找定位Asbr的位置) LSA-5 OE1/2 OSPF的特殊区域类型》》》 (因为LSA类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