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
谈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
第一,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首先,我国是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不足的国家,各人均自然资源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资源较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建设节约型社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和农村人口大批向城市转移的阶段,加上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和工业带动,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要打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其次,生态环境的形势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恶化,环境污染通过空气、土壤、食物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可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这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第二,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德、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已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近年来,节约资源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程,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
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篇: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重要着力点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日趋强化、国际市场需求收缩等形势变化,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充分显示了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高度重视与巨大决心,充分表明我国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加之体制、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多重影响,形成了投入大、消耗高、环境破坏多、效益差的发展方式,资本形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快速增加,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多,环境污染加剧。这种发展方式显然难以为继。只有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切实做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努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这些举措,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循环经济取得重大突破,资源节约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局良好。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这些决策部署,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制定和完善节能减排的规划和标准,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综合运用法律手段以及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明确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全面促进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以及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应对的问题,加快建立对外磋商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监测与考核指标体系,在现有污染排放物监测以CO2、SO2、固体颗粒物等指标为主的基础上,扩大污染排放物监测面。强化目标责任机制,保障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途径。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加快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等政策,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循环经济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要求。要通过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保证生态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恢复成本。同时要加快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资源损失与环境破坏。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要逐步淘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传统落后技术,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构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技支撑体系。要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重点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努力突破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同时要大力推进技术产业化。
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要积极推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快制定和完善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制定针对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浪费资源者和破坏环境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引导各种主体的行为。
转变观念,培育绿色文化。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保证。一方面政府要树立节约意识,在决策和规划中珍惜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引导合理消费,反对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艰巨任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将有力促进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方向。现在我就公报中关于民生和经济两个方面的阐述简单的谈谈自己的理解。
从公报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四个“更加注重”中,其中两个与民生直接相关就可以看出,我国将更加注重民生,更多地体现共同富裕,从精神和物质上更多的关照弱势群体,确保改革开放的成果能惠及全体人民,其中“包
容性增长”的说法更体现了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民生被提到这样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中共执政的最终目的,也体现了未来五年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发展与改革都是为了民生,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的公平分配,是调解社会各阶层在实现自己利益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要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保障社会各个利益群体在利益博弈过程中获得合法的利益,最终保证社会和谐的实现。因而公报特别用一个段落专门表述如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包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等内容,具体民生细节的论述全面详尽,全面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在经济发展上“转变”是核心,以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市场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使我国在未来5年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变以经济总量为目标的增长方式,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加快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发展,以便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
第三篇: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一、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约束,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改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内涵。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观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如果不计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能源资源约束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反过来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然而当前形势十分复杂。从国际层面看,一方面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分工体系不断更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日趋紧密;另一方面是全球性资源竞争更加激烈,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要求愈加强烈。从国内层面看,二十余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二、具体措施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2.以转换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3.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坚持把开源与节流结合、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将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
经济结构。我们要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工程,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和器具,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
2.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
开发替代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
3.坚持把立足国内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国既是资源消费大国,也是资源生产大国。从能源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未来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潜力仍然很大。从重要矿产资源看,中国资源比较丰富,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基础储量分别居世界第4位与第12位之间。因此,我们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资源供给。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断增加资源有效供给,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
4.坚持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能源看,中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仅经济可开发水电资源就达4亿千瓦,我们将在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水电。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宝库,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10亿千瓦,我们要加快发展风电。中国有良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2/3的国土面积每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我们要加快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步伐。中国是世界沼气生产和利用大国,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沼气建设。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四)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总之,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方式。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总体性的目标,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它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尤其是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能做什么?
(一)资源:
一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皆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另外每天用掉的塑料袋数目更是触目惊心。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二手货集市(如旧书、旧学习用品等),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更重要是使二手产品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环境:
一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第四篇: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和目标
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
向和目标
——在“两型社会”建设上的认识与实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湖南从正在进行的“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实践出发,坚持以“两型社会”建设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改善的良好势头。“两型社会”建设是转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推动湖南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在近年建设“两型社会”的实践中,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在本质要求上是一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两者有机统一于湖南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省委书记周强指出,只有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尽早抢占建设“两型社会”的制高点,才能为湖南长远发展谋求真正的出路。
——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两难”问题,需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弯道超车”中推动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政通人和中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产业规模不够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不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是转变经济方式、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的一次革命。解决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问题,就要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建设“两型社会”,是完成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双重任务的突破口,是破解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两难”问题的“金钥匙”。——面对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紧迫形势,需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省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
期。在这一时期,一方面,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资源环境约束十分明显,特别是人均耕地、煤、气、油等主要资源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元GDP能耗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一低一高”,是长期制约湖南发展的一个“瓶颈”。另一方面,虽然发展实力增强,但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值,截至“十一五”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仍有168万人之多。这“一少一多”,是长期压在湖南肩上的一副“重担”。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湖南目前正处在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只有建设“两型社会”,才能激发内在潜能,发挥后发优势,给爬坡“减负”,为赶超“给力”。因此,必须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新路。
——实现既解近忧、又强后劲的发展目标,需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近年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制约发展的矛盾和困难还比较多。从当前看,主要是工业化水平偏低,城市化建设滞后,市场化运行效率不高,要素瓶颈制约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强;从长远看,主要是体制机制难题还有待进一步破解,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变。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湖南要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抢先机、争上游,必须立足当前“解近忧”,着眼长远“强后劲”,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不仅能扫除当前发展障碍,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打好“十二五”的“开局战”,还能根除许多深层痼疾,培育后劲,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持久战”的胜利,最终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
坚持以“两型社会”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建“两型”与转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和目标。省长徐守盛指出,“两型社会”决不仅仅是个生态目标,它必将引起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变。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两型”引领,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贯彻到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观念、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的“两型”发展之路。
——充分发挥“两型”产业的引领作用。“两型”产业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发展目标,以清洁、低碳、循环、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发展“两型”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力支撑。为此,湖南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坚持把发展和壮大“两型”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立足长株潭的产业基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加快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加大“两型”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做大做强“两型”产业。近年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电动
汽车、文化创意等“两型”产业,纷纷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并引领全省形成了机械、食品、文化创意等9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随着“两型”产业的逐步壮大,到2015年,湖南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将调整为9.5∶48.5∶4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20%,“两型”产业的引领作用更为突出。
——充分发挥“两型”生产方式的引领作用。建设“两型”生产方式,意味着生产方式从“低端”转向“高端”、从“单一”转向“全面”、从“粗放”转向“集约”。实现这三个转变,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题中之义,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所在。为此,湖南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坚持把“两型社会”的理念、目标、方法全面融入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社会管理优化、对外开放、“四个湖南”建设等各个方面,尤其注重保护好昭山生态绿心、湘江、洞庭湖这“一心”、“一脉”、“一肾”,努力走优化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人本发展之路。目前,全省正在实施产业、统筹城乡、环境、信息化等领域的“八大工程”,以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体系”为目标的湘江流域水污染整治新的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
——充分发挥“两型”生活方式的引领作用。“两型”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建“两型”就是转方式、惠民生。为了在全社会倡导“两型”生活方式,湖南提出“全员参与、全面建设”的原则,着力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加大“两型”宣传,增强全社会的“两型”意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加大“两型”生活方式创建,在全省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开展“两型机关”、“两型学校”、“两型社区”、“两型家庭”评选。在城市,宾馆房间不提供一次性用品;在农村,创新环保自治模式,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中转、县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努力把湖南建设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充分发挥“两型”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建设“两型社会”的过程,是利益调整的过程,也是体制机制变革的过程。因此,建设“两型社会”,必须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撬动体制机制之变。近年来,我省确立了“省统筹、市为主、市场化”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推进机制,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方优势,使合力变得更强;扎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示范区实行“大部制”,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使工作变得更顺;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机制,使环境变得更好;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走出去、引进来”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央企对接,加强与中央部委、兄弟省市共建,加强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等区域交流,使合作变得更广。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全面深入发展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逐步推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带来了良好机遇。为了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在全省全面深入发展,省委、省政府于去年8月作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全省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今年8月,省委又召开“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大会,在总结试验区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第二阶段改革建设作出新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试验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统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湘西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促进全省协调同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推动工作落实,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深化“两型”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设计,有助于整合资源、强化统筹、有序发展。我省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特别是上海、天津等先行试验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总体改革方案编制。与此同时,省直有关部门开展了10个专项改革方案、14个区域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升工作;长、株、潭三市编制了总体改革及专项改革实施方案、87个市域专项规划;省里颁布了“两型”标准,率先建立“两型社会”建设标准化体系,绿色电价、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财政生态补偿等一系列制度设计纷纷出台。这些顶层设计,突出了高端定位和全盘规划,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
——完善“两型”考评标准。考评标准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指南针”和“度量仪”。省委、省政府特别重视构建“两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加大资源、生态等“两型”指标在政绩考核中的分量,强调一旦造成污染,企业摘牌子,老板带铐子,官员也要摘帽子。在实践中,一方面,完善考评内容,既注重考评速度和规模,更注重考评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就业和民生改善等指标;另一方面,改善考评方法,实行分类指导,探索建立分区域、分类型不同层次考核对象的差别化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坚持把考评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使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
——健全“两型”政策体系。有了科学完备的政策体系,“两型社会”建设才有保障。为此,我省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完善政策法规,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投融资、产业发展、对外开放、行政管理等各个领域大胆改革,围绕“两型”目标要求,构建有利于产业、市场、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一系列开全国先河的政策法规在我省陆续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湖南省规范行政裁量权办法》,给行政裁量权具体的“标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为“两型”建设量身立法;“两型”系列标准和规范,使“两型”建设有规可循;《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环境污染责任强制性保险试点的范围和步骤。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有力推进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搭建“两型”组织平台。建立组织工作平台,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跳板”和保障。为加大组织协调工作力度,我省成立了高规格的长株潭试验区工委和管委会,分别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工作机构,省委常委兼任工委书记。工委和管委会统筹协调各方关系,扎实做好政策引导、项目申报、标准制定、示范创建、宣传教育等相关服务工作,形成了推动工作的联动机制。同时注重建立国际国内交流平台,在更大范围内聚集海内外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组织工作平台的搭建,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参与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两型”巨轮出湘江。湖南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建设“两型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也是湖南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只要坚持不懈地沿着“两型”之路走下去,三湘大地一定会更加秀美、更加充满发展活力。(省委宣传部理论处供稿)
第五篇: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
梁子湖区沼山镇
吕葵
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新要求,根据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对鄂州来说,如何按照国家的部署,在实现资源和环境友好方面有所建树,需要在制度、政策、组织、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其中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我市实现率先创建资源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
当前形势十分复杂,从国内层面看,二十余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就鄂州而言,过去的发展成效是显著的。经济容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公共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的矛盾和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引导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央对鄂州的要求,也是鄂州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但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其实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实现统一,达成共识,而且更需要从经济、社会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解构和重塑,使之在改革中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相适应的新模。显而易见,在当前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中,围绕着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其过程也是对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修正、变革和重塑的过程。近年来,我市在节能、降耗、减排和治污方面取得的成效与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是分不开的。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市场和价格机制作用初现。
(一)存在问题
1、市场机制有待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共同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逐渐将市场机制引入资源、环境等公共事业领域,但是目前尚处起步阶段,相关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依然相对较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仍然需要不断摸索。从产权交易市场的角度看,我市尚未做到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的使用权的明晰,建立起相关的资源环境使用权交易平台和机制,还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实现;而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新型投资模式尚未形成,在对资源节约和减少排放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和使用方面,信贷支撑作用不强,不利于企业自主节约和减排的动力的形成。
2、价格机制作用仍未有效发挥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对资源配置具有导向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资源环境价格对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内部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快资源环境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并完善能够体现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使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是发挥资源效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前一阶段,我市已经根据实际情况,在水和电等资源能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方面走出了改革的步伐,但由于一整套的完善的价格体系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源头上来说,我市尚未真正形成资源环境有偿使用的价格机制,从资源利用上看,由于一些地方水资源费征收办法不够等因素的存在,水资源费的征收尚不到位,而我市目前的水资源费水平也很难反映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导致生产性企业热衷于自备取水,并不愿意在节水上投入;从环境建设上看,由于排污收费和减排收益等利益均衡机制尚未建立,目前的排污收费水平低,无法真正体现环境使用成本,企业自觉地通过技术进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动力不足。从资源使用过程看,一方面,我市的资源能源价格处于较低水平,与不断上升的水资源开发、制造及环境保护的成本不相适应,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替代能源的使用价格无法覆盖其投资成本,不利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市的资源价格的联动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城市供水价格内部各种用水的比价关系尚未理顺、水资源费与终端水价的联动尚未形成,影响了水资源的节约和配置效率。
3、政府职能不够明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清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关系,明确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制度安排,规范、稳定和引导市场,提供必要公共产品,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方面,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意义重大。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目前,这种转变仍在进行中,在资源和环境的管理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市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也不够明确。比如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角度看,政府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着管理缺位,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治理不力,河网整治和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环境监督和管理薄弱,是导致我市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4、各区域和部门之间合力尚未形成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任务,政府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主导力量,各级政府和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管理职能分工上的不明,管理目标认识上的不一,缺少协调管理、相互合作的机制,削弱了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影响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
5、财税体制仍需完善
通过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利益调节,引导全社会的行为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是政府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建设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由于管理体制尚未理顺,一些尝试尚处摸索阶段,符合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实际的财政税收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虽然我市已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财政的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生态补偿工作,但未能在整体上形成通盘考虑、规范系统、指向明确、补偿有力、长期稳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系统和生态补偿机制。
6、监管和考核体系有待加强
系统的监管体系和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各项目标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目前,相关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市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和考核体系还有待完善。一方面,相对完善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标准尚未建立。比如目前,由于我市的能耗统计体系尚不完善,农业、三产等许多产业的基础能耗数据尚未列入法定统计报表,导致许多领域的能源消耗情况只能依靠估算,使节能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效果评估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又比如,包含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代价,以及环境资源损耗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环境保护的内容尚未完全引入考核机制之中;还由于缺乏现状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积累,在目标责任分解上过于简单,缺乏科学的方法和依据,不利于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目标的确保实现。另一方面,对于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不足。目前的超标排污收费水平较低,远低于企业的治污成本。因此,这种较低的违法成本,无法真正起到警示作用,不利于污染的减排和环境的保护。此外,公众参与方面有待加强。公众监督的意见反映渠道不够完善,媒体舆论监督的方式有待改进,公众参与的评价制度还没有建立,总体上公众参与的方式较少,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7、法律法规需要健全
目前,无论从资源节约管理层面还是从环境保护层面来看,均还缺乏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使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缺乏依据和约束,也为相关工作的推动带来客观的障碍。在资源节约领域,法律层面上国家较为系统地推动节能降耗的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在环境保护领域,虽然近年来我市已出台了不少针对环境管理的法规,但是相对比较分散,尚缺少统一的环境管理地方性法规,同时,环境建设方面的法规也尚属空白,需要进一步加以建设。
二、落实任务
(一)完善监管体系
完善监管体系是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完善的监管体系应当体现“分类指导,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的原则,真正做到标准明确,全程覆盖、监管到位,并建立政府行政监管、公众参与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要严把项目准入、加强过程监管、完善标准规范,健全监管体系。
(二)健全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资源环境管理考核体系是评价我市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及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重要依据。健全的考核体系应体现全面性、约束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指标全面、责任明确、审核严格、奖罚分明。从制度建设上,应尽快建立起考评制度;从评价依据上,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统计指标体系。在能源资源管理方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费统计,及时汇总、计算相关数据。
(三)强化政府主导
国外和国内的实践经验表明,政府必须在资源和环境管理上发挥重要的主导作用。政府通过规划的引领,明确提出全社会共同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通过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使企业的生产和公众的消费更加高效,更加自觉;通过法规的颁布实施,规范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行秩序。同时,通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现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要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四)发挥市场作用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市场作用至关重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中也要充分尊重市场的规律,依靠市场的力量。发挥市场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晰产权,并通过市场平台实现公平的产权交易,发挥市场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使用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环境要素的利用效率;二是价格机制,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形成合理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变因资源环境的低成本和非公开化造成的投入产出低效率和无端浪费,促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企业和公众出于理性选择下的自觉行为。
(五)健全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社会中,为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通过价格杠杆形成价值导向是十分有效的,但也会带来价格的上涨,对困难群体的生活造成影响。就需要通过社会救助这样的辅助性机制来弥补,以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已经启步,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好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是我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特别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