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潍坊市领导调研社区建设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人民网潍坊7月16日电近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小梅先后到诸城、昌邑、高密、安丘,就社区建设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张小梅指出,各级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统筹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发展壮大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创新体制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努力提高社区运行质量和水平,让群众生活得更加便捷、幸福。YGG,张小梅强调,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转调创,不断提升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水平,努力促进企业发展、产业提升和产品优化。各级商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以正在开展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引导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感恩回报社会。要增强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反映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在转调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抱团发展,形成合力,积极“走出去”,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原载潍坊日报)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研的通知》要求,***区委组织部就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1年1月底,全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60家,其中私营企业59家,外商独资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非公有制企业共有员工33694人,党员189人,其中企业主是党员的12家。有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3家,现已建立党支部并由我区管理的11家, 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营业收入420,300万元,上缴税金8,970万元,约占全区税收的69%。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中极具活力和潜力的增长点。
2003年,***区为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区委积极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创建活动载体,在佳木斯市率先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专门负责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几年来,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日趋活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主要做法
1、建立了区委统一领导、工委综合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党群联动共建的领导体制。
一是区委统一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非公有制企 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下发了《***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案》、《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把非公企业党建纳入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建立了考核评价体系,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及任务。
二是非公党工委综合协调。2003年,率先组建了***市首家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并设专职党工委书记,非公党工委具体负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
三是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统战、宣传、发改、安监、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单位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大问题。2010年先后召开2次座谈会、2次推进会。
四是党建联动共建。建立完善“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工作机制,积极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做到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工作联动。
2、建立领导定点指导、指导员(联络员)驻点指导、指导组巡查指导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实行定点指导。区四套班子、街道党工委均建立了与非公企业挂钩联系指导制度,从区委主要领导开始,每人联系1个非公企业,经常性下到企业开展调研,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目前,建立区(处)级领导联系点6个,街道办事处领导联系点10个,按照“既抓非公经济工作闪 光点,又抓党建工作示范点”的要求,为非公企业发展把脉支招,为非公党建排忧解难。
二是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两员”(联络员、指导员),实行驻点指导。向已建立党组织11家非公企业选派5名党建指导员,向20家暂未建立党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企业选派20名党建联络员。区委组织部与区委非公党工委联合举办了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就党的政策、经济理论、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对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负责人和选派的党建联络员、指导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并发放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建实用手册》和《组织工作文件汇编》等书籍。
三是成立指导巡查组,对非公党建工作进行巡查和指导。区委专门从组织、宣传、发改等相关部门抽调6名精干力量,组建了非公企业指导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对非公党建工作巡回指导和督导检查。
3、建立财政投入、党费补助、企业列支的保障机制。采取“财政预算安排,企业管理费中提留,党费收缴返还补助”等办法,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和阵地建设。一是财政预算安排。区级财政列支每年10万元,按每个非公企业1000元标准拨付党建工作经费。二是党费返回补助。非公企业上缴的党费,上级党组织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半额下拨给非公企业,党员人数较少的,经过同意可以全额拨给企业党组织,作为党员活动经费。三是企业管理费列支。区委明确规定,党组织活动经费在非公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按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的5‰列入财务预算,据实在税前扣除。
3、合理设置组织,强化分类指导,形成非公党建管理网络。对 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我们改变过去只有“单位党委”的单一模式,采取了独立建、联合建、归口管理、挂靠管理、派入指导等不同模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管理网络。一是独立建支部。对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常年进行经营、活动的“两新”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支部负责人从党员管理人员中产生,如果非公有制企业的业主是党员,则由其任支部成员。二是联合建支部。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或虽有3名以上党员,但暂无单独建支条件的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联合建立党支部。三是挂靠管理。对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挂靠管理,将关系挂靠到所在的社区、街道党组织。对一些企业的零散党员采取与社区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方式进行管理。四是派入指导。对党建基础薄弱、党员人数较少或没有党员的新组织,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从机关、街道、社区党支部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对其党建工作进行指导,负责党员的发展工作,为建立支部创造条件。目前,区委组织部通过“建、联、挂、派”等形式,对符合条件应建党组织的11个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同时,派驻党建指导员28名,派驻党建联系员8名。
4、坚持多措并举,拓宽源头,做好非公企业党员发展工作。我们把源头建设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环节来抓。一是建立超前教育引导制度。我们由过去对已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同志的培养教育,延伸到向对虽未提出入党申请、但基本素质较好的同志主动引导,启发广大员工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我区在七一前夕专门举办了一期由社区非公企业业主和企业骨干参加的流动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当前形势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等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通过培训,我区各类“两新”组织业主中有6人申请入党,员工中有19人要求入党。二是推广“联心结对培养”制度。我们总结推广了外地的经验做法,要求各基层支部以支委为线、企业为块、党员为点,形成党员联系职工的网络。通过结对联系,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联系对象向党组织靠近。三是健全“推优”工作制度。坚持定期推荐,滚动调整,促进了大批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全区非公企业20多名优秀员工经培养教育,已有12名同志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四是强化集中培训制度。以“三会一课”为阵地,以企业和党支部为依托,以各项党建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已有入党申请人数25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达到20人,其中60%是35岁以下的青年员工。2010年,全区非公企业中有2名优秀分子被吸收入党。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在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有的企业主为党外人士,对党建工作和党的知识缺乏了解。有个别企业主组织观念比较淡薄,因此在认识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偏差。他们当中有的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只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就可以了,建不建党组织,开不开展党的工作无关紧要;有的担心党组织活动多,加重企业负担,影响生产;有的虽然对组建党组织和开展党组织活动表示支持,但在实际中,却 并不给予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由于企业主的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党组织难成立,正常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
2、党组织覆盖面不广,党的力量薄弱。调查表明,在我区60家非公有制企业中仅有11个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党组织覆盖面18%; 共有党员189名,仅占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的0.56%。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业主认为建立党组织对企业发展没有什么促进作用,建立党组织没必要,表现出不支持、不配合的态度,致使企业职工对入党缺乏正确的认识,错误地认为,在非公企业只要好好干活,老板给发工资就行,入不入党无所谓,因而增加了在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
3、党的活动开展难,组织活动单一。非公企业党组织日常事务一般由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大部分是一般工人,加上私营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主,主要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平时很难在工作时间集中起来活动,下班后又很难集中,活动的经费和场所没有保证,活动内容枯燥单一,缺乏吸引力。
4、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强。受企业性质和自身弱点的影响,部分党员思想出现滑坡。有的党员认为,在私营企业工作,赚钱吃饭,无所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再加上党员分布较为分散,并且流动性较大,从而出现了部分党员难教育、难管理的现象。还有部分党员从一己之利出发,隐瞒其党员身份,成了企业中的“隐形”党员,不能主动参加党的活动和企业决策,放弃了党员的义务,更谈不上发挥作用了。
四、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紧紧围绕“有党员抓组建,无党员抓发展;无组织抓指导,有组织抓规范”的原则,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1、建组织,扩大工作覆盖面。调查表明,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工作的覆盖面上仍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不是没有党员,而是有些党员存在“在民营企业工作就是 给老板打工、为个人赚钱”的思想,在企业长期工作却不愿转接党组织关系,所以要通过宣传企业文化,让员工了解企业;通过规范管理,让员工信任企业;通过经常沟通,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对员工的培养和重用,激发他们当主人作贡献的意识,从而使得更多的党员愿意亮明身份,及时办理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凝聚力量,稳定队伍。
2、抓发展,增强工作基础。继续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制定发展党员的工作规划,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注重在生产一线职工、优秀职工和优秀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加强党员和人才的双向培养,把企业优秀管理者和专业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同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党员深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使其成为业务的骨干、员工的模范。
3、强机制,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创新工作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增强工作实效,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倡导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开展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务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支部活动,通过机制带动,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一是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效果。广泛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各方特别是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和谐***建设;二是以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广泛搭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让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使党员的工作业绩优于群众、创新成果好于群众;三是要加强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的沟通交流,定期与他们座谈讨论,引导他们理解、支持党的工作。
4、抓管理,强化对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一是深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种途径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企业主进行宣传和引导,努力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抓好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交流、典型引路、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认真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的岗位轮训工作,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干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具备条件的党组织应配备专职党务干部,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三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日常工作汇编》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考评工作机制》、《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等指导性材料的研究和使用,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标识、场所、活动、档案资料、工作经费等五方面规范化建设,通过从企业管理费中划拨、党费返还、上级党费资助等途径,切实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
第三篇: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完善工作机制 整合社区资源 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海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区委的有关要求,从2006年9月上旬完成了“1+3”体制调整以来,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
委“三条线”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工委体制调整,尤其是社区综合党委的建立,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有效领导、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健全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提供了组织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保持基层党建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基本概况
定海路街道是一个融居住、都市型工业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城社区,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有国有事业单位21家(包括高等院校2所、中小学校11所、医院3家、机关、事业单位5家)、有各类企业943家(包括中央企业47家、市属企业147家、区属企业137家、无上级主管企业612家)、个体经营户1808户,总计有2793家单位。从总体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特点分析
1、党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根据非公有制企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因情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独立、联合、派遣”的形式多模式建立党组织。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并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依托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划分原则,依托行政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如经济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企业,则选派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作。2005年底,社区(街道)已全面完成“双达标”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建立党总支1个(下属3个党支部),独立党支部有22个,联合党支部有3个,组建数从2004年的14个,增加到28个,组建比例从5.5%,提高到11%。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形式不断创新。根据非公经济生产和经营特点,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并鼓励、支持、指导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拓宽思路,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上海振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齐抓共进为着眼点,积极开展党员骨干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专题讨论活动。定海路街道协管员联合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学习身边典型,争创品牌形象”服务社区主题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已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上海沪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以企业文化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积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嘉兴南湖参加“红色之旅”,开展员工卡拉ok大赛,特邀著名书法家、画家题词、作画,并陈列于公司专辟的书画室供员工参观,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感受到党组织温暖的同时,激发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
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和从业人员在50-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党建工作调研表明,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不断提高。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快、势头好、后劲足,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行态势。其次,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推动其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知识杨浦的目标,从辖区内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定海和谐社区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主要困难
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建立,为从组织上落实“抓好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和团建”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在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面,基于原先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从调研中发现,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1、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需进一步加强。定海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现有255家,员工数为6293人。目前,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是5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9.6%;而工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02家,占企业总数的79.2%;共青团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2家,占企业总数的8.6%。从目前的情况看,尚需依托社区(街道)党工团力量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组织的同步建设。
2、制度规范不够,相对制约非公有制
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9条对企业党建作出了明文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然而,对公司没有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如何活动等,则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这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常常有一种“摸着石子过河、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不够,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制度支撑。
3、企业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党工委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面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公司业主或是企业高管自身就是中共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中具有双重权威,公司在时间、空间(办公场所)和经费方面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推进了企业党建的正常开展。如上海千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义,身为党员的他一贯对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专项经费;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再多,也挤出时间配合党支部书记搞好党员组织生活;二是从国有企业转制为非公企业,其党组织属整建制转移,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三是部分非公企业,由于党员人数少、党组织的书记是一般雇员,与企业形成雇佣关系,他们在企业中往往没有一定的“话语权”,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四是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还带有比较复杂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大多数重要岗位由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这种家族化的现象对党组织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
四、对策思考
1、工作重点
鉴于上述开展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情况分析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党委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整合拓展社区内部资源,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挖掘出典型案例。
2、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健全完善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运作机制入手。一是建立督查制度。根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组织交流、检查、考核、督促;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党组织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场地落实到位和正常运转。三是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的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互相交流、工作指导和难点攻关,以达到推动工作的实效。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考评,结合各类表彰活动,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使党务干部思想上有事业心,工作上有成就感,业绩上受到激励。
(2)整合资源,拓展创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好综合党委的作用,拓展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理直气壮抓党建”、“积极主动抓党建”、“齐心协力抓党建”的良好氛围。一是树立“党政工作一体化”理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街道经济管理科在受理非公有制企业注册登记,接收常规企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了解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组织部门及时掌握,从实际出发,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二是依靠群团组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在已建工会、共青团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会、共青团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的整体合力。三是巩固现有组织基础,整合园区党建资源。以定海区域内现有企业党组织为基础,依托驻区单位、经济园区,建立以经济园区为单位的联合党组织,加大党组织服务管理范围,有效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四是利用规模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挖掘这部分企业在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力和空间,争取有所突破。
(3)依托平台,挖掘典型。根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目标,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服务入手,依托平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依托联席会议平台,做到一“制”两推进。运用社区经济工作及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台,畅通与辖区内企业联系渠道,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了解企业党建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二是培育党建工作典型,从“点的突破”迈向“面上提高”。以辖区内高新科技企业、创利纳税大户、高层次知识分子群体集中的企业为重点,指导、培育1至2个党建工作典型。与企业党组织共同探索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进而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成果。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社区领导狠抓作风建设作风调研
社区领导狠抓作风建设作风调研
社区领导狠抓作风建设作风调研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革新街道办事处通过座谈、访谈等形式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调研。召开座谈会5场,参加人员既有街道机关和社区居委会的干部、职工还有驻区的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居民群众代表,他们对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查,使我们对整个街道干部作风建设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初步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作了必要的准备。
一、目前我街道干部作风建设的现
状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加强教育、采取措施、运用载体、深化监督等手段,使广大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也有了较大起色。从调研的几个社区、科室来看,他们都能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做文章。近些年我街道干部作风建设的成效有如下几点:
一是夯实了基础。坚持把学习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抓实。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联系机关作风现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提高了领导干部对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广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意识,为持续开展干部作风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氛围。
二是健全了制度。机关和社区都立
足于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干部的从政行为。如推行政务公开,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聘请行风建设监督员、建立监督联系点和群众评议街道干部等做法,为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服务大厅等窗口单位还按要求明确了工作人员的行为举止、仪表仪态、服务语言、服务态度,进一步促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三是转变了作风。机关和社区干部都能认真按“三个代表”的思想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首先,广大干部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上,在调研中有些社区和群众迫切盼望干部常下基层,给群众多办实事。其次,各职能科室和分管领导根据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新模式、新途径,优化管理,方便群众办事。设立了服务大厅和服务窗口,推行一条龙办事、一个窗口代理、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门难
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得到进一步克服,依法行政、务实高效、热情服务的领导干部形象正在逐步形成。
四是干部考核评议机制不断完善。普遍推行了干部考察考核制、群众评议制,在一些重大事务的决定上都能做到民主、公开。注意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向社会公开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政策、办事流程以及对有关违规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机关和各社区普遍设立了机构分布图、办事流程图、人员去向牌,将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办事依据、收费标准等上墙公示,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
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问题:
1、有些干部为人民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态度生硬、服务差、不给好处不办事,“门易进,脸好看,事难
办”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存在。
2、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工作不够深入或者与实际结合得不够,会议、文件过多且指导意义不强。
3、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上还相对落后,有时办事有拖拉、相互推诿情况发生,总体工作效率还不够。
4、有些制度是早几年制订的,己不适于现在使用,并且制度中惩罚机制力度不够,或者是惩罚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干扰。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复杂而深刻变化,使得广大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在领导干部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和体现。
二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创新精神不足。少数领导干部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淡漠,未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思想,在工作中表现为以部门利益、局部利益为主,群众的利益、整体利益考虑得不多,一些单位部门站在本位主义的立场上,强调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去主动协调沟通,办事拖拉、相互推诿也就在所难免了。还有些是干部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低下,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还表现为不思进取,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粗放、大而化之、庸碌无为,差不多就可以,过得去就行,不是争一流,而是随大流,不是坚持高标准,而是降格以求,缺乏改革精神,缺乏创新力度。
三是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害怕触及困难和矛盾,不愿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不愿帮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全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衙门作风,效率低下。有的是把单位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对基层缺乏服务的真情实意。
四是制度不够落实,管理不到位。
许多制度条条有了,也上墙了,但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的制度针对性、操作性都不强,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少数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热情不旺、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对工作缺乏敬业的热情,表现为对工作麻木不仁,冷淡厌烦,责任性不强,要求不高,得过且过,应付了事,马马虎虎,满足于一般性常规工作任务的完成,工作纪律散漫,上班迟到早退,无所事事,败坏了党和干部的形象。
五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够科学,不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人机制还欠公正,一些工作踏实、能力强、肯干实事、默默无闻、群众口碑好的人难以得到重用,挫伤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影响了干部职工情绪。
三、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领导干部作风是党的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应该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这个核心问题入手,克服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克服官僚主义,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克服享乐主义,树立廉洁勤政的作风。可从以下“七个点”为突破口,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一是把重点锁定在强化思想作风建设上。思想作风建设是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和基础。要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活动,以思想的大解放来推动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进步,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二是把突破点选择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干部作风建设要紧密结合形势的要求、工作任务的变化,高标准、严要求来排查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解决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要做活做足“送”和“放”的文章,即把政策、技术、信息、发展思路送到基层,把各项方便送给群众,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机关各科室都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到困难的地方和企业去排忧解难,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措施在一线落实,真正把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三是把落脚点定位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上。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必须调整工作思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同改革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效。从解决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倡导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起,把学、改、做有机统一起来。比如健全领导联系基层、完善“领导下访、重心下移、部
门下联、作风下评”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一套科学、严密、规范的工作机制。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文明办公、规范领导干部日常的言行,体现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干部作风的转变;通过广大领导干部的行与做,让群众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干部作风的转变,从而真正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努力把为民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是把着力点放在发挥机关党组织作用上。机关党组织不仅是机关党的作风建设的直接领导和组织者,也是机关整体作风建设的重要组织者。加强作风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机关党组织的参谋助手作用,支持机关党组织的工作,使他们在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有职有权,敢抓敢管,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在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做好思想组织发动、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那一世范文网
五是把切入点放在狠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上。干部作风建设,是与党的作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群众评价党风,首先是看机关和干部的作风。因此,必须把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切入点,从各级领导做起,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必须把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作为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着力点,真正做到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制度化;要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实行阳光行政,以改进机关作风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六是把根本点建立在健全干部作
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形成稳定、长效的作风建设监督、评价运行机制。通过机制、制度的创新和完善,进一步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当前特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监督约束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促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七是把基点摆在软环境的建设上。培养好的作风,离不开营造好的环境。根据机关特点1 2 下一页
第五篇:关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精神,加快我县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受县委委托,2006年5月中旬,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发展与改革局、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等有关部门对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政协对这次调查活动很重视,XX主席和3位副主席都参加了这次调查活动。调查之前,政协专门召开了会议,听取发改局、统计局、工商局、税务局、各乡镇和金融部门负责人对这次调查的意见和建议,会议确定对XX集团等12家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抽样调查。这次调查的12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业8家,商业1家,种植业1家,建筑、房地产业(含物业管理)2家。调查中,委员们认真听取了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和12家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实地调查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调查结束后,参加调查的委员和部门、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讨论,委员们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5年底,我县共注册非公有制企业XXX家,其中工业XXX家,商业XX家,餐饮、住宿、服务业X家,建筑、房地产业X家,物业管理X家。从业人员XXXXX人,总资产XX亿元,负债XX亿元,资产负债率XX%。2005年全县非公有制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XX%,同比增长XX%,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XX%,其中产值过XXX亿元的X家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X家,分别为XX集团、XX药业、XX纸业和XX集团、XX有限公司。可以说,非公有制企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贡献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从调查情况看,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呈现以下八个特点:
1、促进了我县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在县域经济中发挥着主体作用。2004年全县税收总额XXXXX万元,非公有制企业纳税X万元,占税收总额XX%;2005年分别为X万元、X万元、XX%,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幅较县级税收增幅高出近33个百分点,其税收在总量、增幅、增额等方面均远远超过公有制经济,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对全县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成为推动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体。
2、带动了全县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我县XX工业园区入园的80家企业中96%的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园区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非公有制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别是生物制药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发酵工业两大产业,成为全省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产业。XX乳业、XX等企业朝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县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吸收并转化了相当一部分的农业人口,为我县城市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总体讲,非公有制企业带动了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非公有制企业随着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组织化运行程度的提高,促进了贸工农联接,延长了产加销链条,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XX集团年消化玉米80万吨、XX企业年消化玉米70万吨,每年增加农民收入近20000万元;XX纸业和XX纸业每年数十万吨造纸用的麦草,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县;XX乳业千余头奶牛的饲草、饲料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XX集团、XX等企业都与“三农”息息相关,如果加以引导,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将成为解决我县“三农”问题的中坚力量。
4、拓宽了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吸收从业人员的数量也呈增加的趋势。去年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对62家有一定经营规模效益的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从业人员XXXX人,其中农民工和下岗职工XXXX人,超过1/3。另据调查,预计今后每年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并且非公有制企业形成的劳动力市场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建立起良性的就业环境。
5、成为“科技兴县”的“排头兵”。近年来,XX集团、XX药业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开发。XX集团被确定为自治区30户非公有制重点企业、自治区“大二型企业”,企业的发酵技术为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XX药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一期国家重点技改“两高一优”项目1个已建成投产。还有其它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的科技项目和生产工艺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非公有制企业在以科技振兴企业方面走在了“科技兴县”的前列。
6、党、团、工会、妇女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本次调查中,非公有制企业对党、团、工会、妇女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普遍认为非公有制企业成立党组织很有必要,党组织对企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很大。XX建材、XX集团等企业的党组织、共青团、工会、妇女工作搞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例如:XX建材公司在生产经营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党、团、工会、妇女组织齐头并进,给予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激发了员工以厂为家、为厂奉献的热情,全厂形成了促和谐、比贡献的良好工作氛围,企业因此还被评为我县先进企业、“五个好企业党组织”,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非公有制明星企业以及省消协“诚信单位”;XX集团二分厂团支部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2004年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非公有制企业党、团、工会、妇女组织把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企业党组织的周围,使他们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
7、非公有制企业成为活跃和繁荣市场的“领头羊”。我们日常生活中小到生活用纸、味精、牛奶,大到居家住房、农家乐旅游等消费,非公有制企业进军的领域越来越宽,服务的行业越来越广,而且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大,极大地活跃和繁荣了市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丰富和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8、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十分看好。从这次调查的XX集团、XX纸业、XX药业、XX建材和XX乳业、XX生态园等12家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看,多数企业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基本都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XX集团2005年销售收入XX亿元,同年相继新建投产的2条生产线达标达产后,每年新增销售收入XX亿元,增缴税金XX亿元,集团将依托现有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最终把XX打造成全国发酵示范基地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药业XXXXX、XXXXX和XXXXXX的投产达效,不仅有稳定的国内市场,而且远销美洲、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XX建材公司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新上了XX万吨水泥生产线;XX乳业为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能力增加到年产5万吨液体奶;XX米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到年加工5万吨、销售10万吨优质大米;XX公司也即将扩建XXX项目。不单是调查的企业,其他的非公有制企业所上的项目市场前景也十分看好。非公有制企业迅猛的发展势头不仅为企业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赢得了更高的企业利润,而且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家们想的最多的是发展,如XXX集团宁肯自己多让利于投资方,也要想方设法把发展资金引来,加快企业的发展。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家们
最关心的是扶持政策。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相继下发了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由于宣传和具体落实不到位,使一些企业对有关政策了解不够或不深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也还跟不上,导致企业不能完全享受甚至享受不上与国有、集体企业平等的权利待遇和公平的竞争机会。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总体上是好的,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与东部发达地区和我省发展较好的县市区相比,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强。一些企业对引进和重用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人才认识不够,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因此导致一些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不得力,工业废物(废水、废渣)重复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企业的科技投入不大,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完全按《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另外,商标和品牌的无形市场以及它将产生的巨大效益也不能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缺乏把握市场形势、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
2、一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据有关部门反映,我县非公有制企业有的企业治污设备时用时停,或者干脆停而不用;有的企业治污不达标就排放;有的企业没有上治污设备。企业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是对人民和社会的不负责任,是根本不可取的。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看到,XXX纸业、XX集团、XXX纸业、XX药业四家企业正在安装调试升级改造的污水(物)处理系统,XXX纸业从废水中实现碱回收,不仅使排污达标,而且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XX集团通过废水、废物再利用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排污问题,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XXX纸业正在将生物酶引入造纸工艺流程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该项目实施成功将在造纸工业治污史上掀起一场技术革命。XX药业的废水处理系统也已投入使用。这些非公有制企业开始把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效益相当的高度,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带了好头。
3、一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这些企业产品单一,不注重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产品销路不好,企业效益越来越差,有的甚至面临歇业倒闭的可能,转产或开发新产品因为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异常艰难。
4、非公有制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而且不够畅通。非公有制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制约他们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依然是资金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2006年我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新建、扩建的技术改造项目有17项,技改资金5.8亿元,初步统计,企业通过各类融资渠道能够筹措的资金不到1/3,缺口资金数额巨大。另外,金融系统信贷政策的调控,对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影响特别大,政府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显得很乏力。
5、非公有制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企业全体职工都应该享有劳动工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等合法权益。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特别是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人和普通工人的医疗、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不一样,老职工和新职工这方面的待遇也不一样。有的企业随意扣发职工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无视女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方面应尽快加以规范。
6、投资环境问题在调查企业中反映较为普遍。为了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说大政方针和大环境是好的。自1995年以来,我县出台的有关政策有10项,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促进了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成绩是一方面,但在实践中,一些政策、措施很难落实到位。还存在办证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和卫生许可证等环节上。另外《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提到的“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信贷比例”一项落实起来就非常难,“政策性银行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仿佛是纸上谈兵,不见实效。给创业者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亲商、扶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仍然是今后党政部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7、政府部门拖欠建筑行业工程款的现象较普遍,而且数额巨大。据调查,仅政府部门拖欠XX建筑工程公司的工程款就高达3100万元,其中仅教育系统欠1936万元。企业应得利益得不到切实兑现和保障,数千万元的欠款束缚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欠款直接导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
8、政府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部门还存在职能转变滞后、办事效率低和办事难等现象。一些优惠政策出台后得不到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使企业不能及时享受优惠政策,错失发展良机。在工业项目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着监督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特别是省发改委审批建设的项目“三同时”(同时治理污染是其中之一)执行率低,国家明令淘汰的“新五小”、“十五小”项目关停难。
三、几点建议
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十分重视,省、市、县党委、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党委、政府包括政协党组在内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促进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服务非公有制企业的意识,提高服务实效。党委、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企业改制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决定,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上来,树立新的改革观、服务观和科学发展观。提高两个认识,优化四个方面的环境。充分认识非公有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消除一切束缚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阻力和障碍,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党政部门要增强为主体服务的意识,转变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完善相关制度,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提高监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劳动监察,协调劳动关系,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党委、政府要给非公有制企业合法的地位,真正做到政治上一律平等,政策上一视同仁,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要鼓励、支持、引导,服务要真诚、及时、到位。
2、尽快建立政务大厅。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行业在政务大厅集中、依法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不失为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政务大厅的建立可以减少暗箱操作,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政务大厅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向社会公布国家、省产业政策、投资方向指导目录等信息,及时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3、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鼓励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类行业协会、商会自律性组织,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4、针对融资难的问题,建立融资担保机构。资金已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桎梏。如果政府能够成立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还贷有保障的项目和非公有制企业给予信贷担保,那不仅拓宽了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个别企业而言,那真是它们获得新生的“救命”钱。
5、党政部门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非公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实现知识化、专业化、科学化。党政部门要积
极引导、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实现由家族式管理的自然人产权向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变,增强企业市场竞争的活力和潜力,特别是让企业的管理者具备科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素质,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部门和企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提高企业整体队伍素质,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6、要指导非公有制企业走上依法经营、科学经营、可持续经营的道路。依法经营是根本,科学经营是保证,诚实经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非公有制企业要切实保障企业职工工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合法权益,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科学决策,按照市场规律经营,企业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7、党政部门要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开辟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和行业,党委、政府都应该鼓励、支持和引导,如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的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农村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进入金融服务业。非公有制企业可以参与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市政公用事业和旅游等其它产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可以进入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非营利性和营利性领域,放开市场准入,最大限度地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经营领域。
就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县情而言,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我县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