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业经济与管理
畜牧业产业化的内容与特征:局部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市产国际化。
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
胴体重:胴体重是反映肉用牲畜生产水平的一项指标。一般指牲畜屠宰后,去掉头,蹄。毛(或皮),内脏后,躯体和四肢的重量。
屠宰率:屠宰率是评定肉用畜牧生产力的一项指标,指胴体重与牲畜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屠宰率=胴体重/屠宰前活重*100%。
经营预测:是指以过去和现在的统计资料和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方法,对与畜牧企业经营有关的未来状况所作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推断。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材等。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总产量不断增加时,边际产量为正;当总产量不断减少时,边际产量为负数;当总产量达到最高点时,边际产量等于零;在总产量曲线的拐点,边际产量最大;总产量为递增生产力时,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为递减生产力时,边际产量递减。
长期预测:是对五年以上畜牧部门或畜牧企业经营发展前景的预测,为制定长期远景规划提供依据。中期预测:是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畜牧部门或畜牧企业经营发展前景的预测,为制定五年以下的计划提供依据。短期预测:是对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畜牧企业经营发展得预测,为制定年度、季度计划提供依据。
经营决策:是畜牧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在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所得经济资料和市场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拟定多个可行法案,经过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最优或合理而满意方案的过程。
促销策略:1.促销与促销组合; 2.人员推销; 3.广告宣传; 4.公共关系;5.营业推广。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即E =(Q
公式意义:当|E |>1时,表明需求富有弹性;当|E |<1表明需求缺乏弹性;当|E |=0时表明需求无弹性;当|E |=1表明需求为单位弹性。
如何做好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一.环境卫生:1.场址选择;2.畜禽场的布局;3.畜禽舍建筑;4.畜禽场的公共卫生设施;5.畜禽场环境保护。二.科学饲养管理:1.根据生理特点饲养;2.合理搭配日粮;3.坚持正确的饲养;4.保证充足饮水;5.细心管理。三.畜禽保健:
1.加强检疫;2.免疫接种;3.疫病预防。4.防疫检疫:1.防疫;2.检疫。
固定资产的 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损耗的价格。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产品的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利润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降低,利润将提高;边际产量变大,利润将降低
第二篇:经济与管理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以盈利为目 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 济体系,是现在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的类型: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 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1.产权明晰化 2.企 业地位法人化 3.出资者责任有限化 4.政企 关系合理化 5.管理体制科学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1.法人财产制度 2.有限责任制度 3.组织管理制度。虚拟企业: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 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 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 担费用、联合开发、互利的企业联合体。虚拟企业的特点:1.传统企业接近模糊化 2.具有流动性灵活性 3.建立在信息网络基 础之上的企业合作 4.运用并行工程 5.技 术上占有优势 6.看做是一个企业网络。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1.虚拟生产 2.虚拟 开发 3.虚拟销售 4.虚拟管理。管理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五 项基本活动,称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美)2.一半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 法,现 代经营管理之父)3.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德国 马克思。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他 们三个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三位先驱。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1.行为科学学派(霍桑 实验)a.人的本质理论(X 理论 坏 Y 好)b.激励理论①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 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美国 亚伯拉 罕马斯洛)②双因素理论(美国 弗雷德里 克。赫茨伯格)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2 管理 科学学派。流程再造的三个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 性、戏剧性。.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 2.改 善心智模式 3.建立共同愿景 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1.直线制 2.职 能制 3.直线-职能制 4.事业部制 5.矩阵制 6.多维制。按经营决策的条件划分:1.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 3.不确定型决策。选择方案的方法:1.经验判断法 2.淘汰法 3.排队法 4.归类法 5.数学分析法 6.试验 法。执行方案:采取“决策—执行—再决策— 再执行”的步骤。不确定型决策方法:1.悲观准则 2.乐观准 则 3.中庸准则 4.遗憾准则。计划工作要解决的六个方面问题:为什么 要做、做什么、谁去做、在什么地方做、在什么时候做、怎样做。经营计划的原则:1.关键性原则 2.强制性 和弹性原则 3.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4.现实性和鼓励性原则 5.连续性原则。经营计划的内容:1.利润计划 2.销售 计划 3.生产计划 4.物资和能源
第三篇:规范化管理与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规范化管理与畜牧业现代化发展
畜牧业是农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消费水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及皮革、毛纺织品、生化制品与医药工业的需求正日益扩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畜牧业生产大国,2004年肉产量达到6600万吨,其中猪肉占58%,禽肉27%,牛羊肉15%,是世界肉食生产大国;禽蛋2000万吨,奶3000万吨,均居世界首位。但我国还不是畜牧业生产强国,主要表现在畜牧产品国际贸易量比例低,仅占产量的3%~5%,我国肉类贸易量仅是美国的12%;另一表现是畜牧业生产主要技术指标还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如良种覆盖率、出栏率、胴体重、肉类结构等;三是畜牧业生产装备与管理的差距。
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和国内外市场发展,实现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结合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点,运用一切现代技术与动物生态学、饲料营养学、动物繁殖学、环境卫生学相结合,实现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草场、饲料、人力、产品结构的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较高的畜产品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等农业自然资源,最终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管理的内涵
规范化管理是标准化、精确化、定量化的科学管理。结合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其与常规技术配套,达到畜牧业生产装备的现代化、饲料营养的标准化、家畜品种的良种化、管理的规范化、经营的规模化、商品市场化。
(1)运用3S技术对草原系统进行牧草长势、产量、病虫害、鼠害的监测。通过监测草场的生物产量,调整牛羊畜群的结构与规模。根据市场趋势与草原牧草长势,合理调整结构,淘汰劣质畜群,适当扩大出栏,避免草场载畜过多,草场退化。同时也可对草原的黑灾、白灾进行监测,对草原减灾自救发挥积极作用。
(2)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畜产品市场进行趋势预测,合理调整畜产品的结构与规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网络技术,可及时了解世界各地的畜产品市场价格、饲料价格、需求数量和质量要求,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畜产品市场趋势进行预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了解世界市场竞争的趋势,对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生产规模十分必要。
(3)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畜牧业区域发展及规模的调整。畜牧业是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生态的交叉产业,又是层次较低的经济系统,并且受自然、社会、市场等其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市场消费、科学技术水平各异,将信息技术与畜牧经济结合,对畜牧业发展进行分类指导,使其在满足社会、经济、生态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结构与规模。与动物生态学结合,运用莱斯理模型,调整畜禽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达到扩大生产群,适留母畜群,精留种公畜。同时加强计算机技术在畜牧业规范化管理上的应用,大型养殖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的系统管理等都是十分必要的达到畜牧业管理的现代化手段。
(4)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大型养殖企业的生产水平,达到装备现代化。对大型养殖企业的上料、清粪、添水、除湿、调温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达到最佳的生产环境条
件,生产出优质的畜产品。
(5)运用生物技术,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生物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一是运用生物技术在兽医微生物领域应用,生产免疫原性好、无副作用的疫苗制品,减少畜禽的发病率、死亡率。二是运用生物技术开发饲料来源,特别是蛋白质饲料来源,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处理秸秆饲料,提高秸秆饲料的适口性、营养性。三是运用生物技术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达到提高畜禽生产力水平的目的。四是运用生物技术,处理大型养殖企业的粪便、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达到废弃物的可再生利用。
(6)运用我国传统中药、非金属矿藏等新材料技术,生产绿优、保健畜产品。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就要提高我国畜产品的档次与质量,特别是降低药物、激素残留。为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应广泛地开发利用我国中药的资源潜力,同时积极开发我国稀土、麦饭石、沸石等非金属矿物质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提高饲料利用率、转化率,达到降低药物、激素残留,生产绿优、保健的畜产品的目的。
(7)运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畜牧业生产系统的特点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大力提倡与推广生态畜牧养殖模式与规范化管理,实现高效转化,多层次利用,实现无污染,无废物生产,提高养殖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规范化管理的方法
畜牧业生产单元多,影响因素也多,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按层次分析,逐层展开,达到管理由经验型向精确型发展,实现畜牧业管理规范化。
2.1第一层次,宏观层次,是指社会资源与动物生产系统的平衡
这一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草原-畜禽系统,运用3S技术对草原进行监测,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方法,对草原进行分类区划,制定不同发展纲要,做到草原与畜牧的动态平衡,适应市场发展的形势。二是运用网络技术对畜禽产品市场进行趋势发展分析。三是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动物生产分成若干类型发展区,突出主群落生产,使畜牧业与社会资源相适应协调发展。黑龙江省畜牧主管部门根据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与资源条件,将畜牧业生产划分为若干个类型:突出主群落的生产区、平原交通方便的玉米-奶牛带生产区、交通稍偏远的生猪生产区、偏远农牧交错牛羊生产区、林农交错经济动物生产区。突出主群落生产,有利于协调资源、市场、管理的最佳组合,科学指导畜牧业生产。
2.2第二层次,区域动物生产品种结构,与区域经济、资源条件相协调
黑龙江省双城市是典型的玉米奶牛带生产区,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品种结构、规模效益进行评估分析,形成最佳的奶牛品种与年龄结构,最佳的养殖生产规模,最佳的资源配置,达到经济效益佳,生态效益好。农户型玉米奶牛结合最佳规模为2~4ha/5~10头奶牛,效益3~4万元/年;规模型养殖50~80头,其效益20~30万元/年;小区养殖一般在300~500头。而且布局合理,小区不能过密过大,以免粪便及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2.3第三层次,品种与区域条件,养殖企业条件的平衡
选择适宜的动物品种,年龄比例合适,适应区域条件,达到饲养目的,充分利用资源潜力,包括财力、房舍、劳动、技术等。
2.4第四层次,个体发育层次,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科学饲养,规范化管理,程序化防疫,优质服务
运用边际效益的理论,求出最佳的出栏期,根据企业实际优化生产管理,达到饲料配方科学化,饲养管理标准化,防疫灭病程序化,服务内容规范化。畜牧业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牧业及其商品需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畜牧业、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纳入了国际市场经济的大循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畜牧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稳住脚,就必须在产品档次、质量上有更高要求,必须对畜牧业生产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
3.2抓好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畜牧业规范化管理的典型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各地自然条件、经济情况不同,其规范化管理的方式、方法、内容也应有所侧重。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典型实例,带动面上的普及与发展。
3.3抓好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规范化管理技术系列的普及
通过普及增强广大农民科学养殖的技术水平,提高广大农民养畜的市场竞争意识。强调政府与业务部门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畜牧业规范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使畜牧业规范化健康发展,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篇: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论述题答案
1.试述提高盈利的主要途径。
答:主要从市场竞争、挖掘内部潜力、加强流通管理及深加工增值等四个方面入手探索途径。
(1)在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制订长期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2)重视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设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3)加强职工素质教育,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4)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强市场管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收入。
(5)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各种耗费,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6)在流通领域中,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费用。
(7)发展畜产品加工业,进行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
2.试述发展我国饲料业的主要措施。
(1)大力开发能量和蛋白质饲料资源;(2)挖掘耕地潜力,增加饲料产量;
(2)饲料工业必须不断适应养殖业生产的现实特点,生产适销对路的饲料产品;
(3)加强宣传、推广和服务工作,抓好产品质量,提高综合效益;
(4)通过并购、托管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重组,形成企业集团化;
(5)加大科技投入,以科技创新助推饲料业发展;
(6)加速饲料业标准化进程,解决好饲料安全问题;
(7)推广应用各种青贮和氨化秸秆饲料;(8)利用国际市场调节盈缺,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3.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答:畜牧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结构分析(2)饲料消耗分析(3)劳动力利用分析(4)资金利用分析(5)计划完成情况分析(6)工作和产品质量分析(7)产品成本分析(8)投资效果分析
4.论述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畜牧生产结构高耗低效,资源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畜产品供给能力的增长;
(2)猪的比重过大,与我国饲料生产供应现状很不协调;
(3)畜产品种类单调,质量不高,难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4)地区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
应采取的对策:
(1)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优质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
(2)继续深化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全面发展;
(3)调整种植业结构,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结构体系;
(4)坚持以节粮高效型畜牧业生产结构的道路;
(5)开发利用草场资源,建立人工草地,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的生产;
(6)加强畜牧业生产布局,有计划、有重点地建设一批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
(7)积极发展家禽生产,在稳定禽蛋生产基础上,大力提高禽肉在肉类中的比重;
(8)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提高畜禽饲料转化和产出能力;
(9)建立与畜禽结构调整相适应的投资政策、财政政策和价格政策体系。
5.试述降低畜产品成本的途径。
答:(1)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单位产品中劳动报酬的支出;
(2)科学养畜,合理使用各种原材料,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单位产品中饲料、燃料、畜药以及各种原材料的消耗;
(3)充分利用各种机具、畜舍等固定设备,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减少单位产品折旧费; 严格控制间接费用,节约非生产性开支,精兵简政,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约企业管理费用。
6.论述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答:经济体制,它包括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责权利关系等。畜牧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
(1)突破生产经营方式上过分集中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2)改革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实行购销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两放开;
突破条块分割体制,开展畜牧业横向经济联合和联系。
7.论述畜牧业在经营管理工作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意义。
答:(1)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正确认识经营现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2)经济活动分析可以使企业计划不断完善,对其经济活动实行更有效地计划管理;
(3)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也是企业实施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重要手段;
(4)开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可以增强企业活力;
(5)经济活动分析可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8.论述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答: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2)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3)产业化管理条块分割,政策引导失当(4)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对策:(1)加强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2)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3)充分发挥科技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4)大力增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投入
(5)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第五篇:演艺经济与管理
1104022103 叶孙福 1104022111 刘祖祥
试论中国演艺产业管理
演艺产业化是当今演艺活动的发展趋势,演艺产业是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业形式。有了众多的演艺形式与元素就需要对演艺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在整合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认清我国演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演艺产业管理的核心,以及对于演艺产业管理提出相关措施。
一、我国演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A.演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低
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各个产业的发展,演艺产业是我国新兴的文化产业之一。然而,目前国内演出市场还不得不面对各种形式的走穴项目,在品质 和规模上部受到制约。各地方原有的演艺剧团普遍存在资金紧缺的压力,限制了精品化发展之路。加上成熟的经营人才奇缺,市场效率极低,演艺产业的经营效益普 遍不高,限制了持续发展。
B.我国目前演艺产业链分布产业体系不明晰也是中国演艺产业的缺陷,演艺市场产业链尚未形成。这个产业链按照产业关系分隔可划分为——上、中、下游产业三块:
1上游产业,剧团、乐队、剧组等演艺团体和个人,是演艺作品诞生之源 2中游产业,票务、经纪、策划、包装、推广等中介,走向市场、大众的通道 3下游产业,剧场、影院、文艺广场等演出场所,实现价值,消费服务终端市场 从演艺产业的产业链中可以看出,任何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全局,但同时任何一个环节得以优化,都可带动其他环节联动发展。然而我国的这条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每个环节的缺陷较多。
C.演艺产业的盈利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盈利手段比较单一,主要的盈利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售票利润,在演艺活动中通过剧场、演出地点的票务满足演出 的基本收益,这是我国目前演艺产业盈利的基本形式也是普遍的形式。通过固定地点的固定演出和非固定地点的巡回演出的售票形式,主办方、演艺团体从中获得经济效益。这种收益的形式是适用于各个演艺形式的,但是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单一的把收益寄托于演出的票务销售上,被动性强。二是广告赞助收益,演艺产业的另一项主要收入在于企业的广告收益,但是从实际的情况看,更多的收入应该是赞助收益。也就是在演出的冠名上做文章 加以某某企业的名字,以此来获取某场或巡回演出的利润,这种形式在我国的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广告赞助的收益明显,资金回笼快,是演艺产 业经济效益的一个来源,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收益的目的性强,功利性明显,赞助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企业的广告效应的最大化,往往只会出钱赞助“明星、大腕”对于普通的商业演艺演出时不会出作出大手笔投资的,所以广告赞助的效益的不是所有的演出都能获得的。从某种方面也不利于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持续化。
中国演艺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A.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为演艺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现在,休闲时间观看文艺演出、欣赏音乐舞 蹈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据分析,中国未来五年包括演艺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国内对外来演艺产品的需求。仅2004年一年,经文化部审批的进口商业性演出项目就达639项,另外还有参加艺术节和交流活动的非商业性演出项目267项。我认为,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观众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观众。他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像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以色列爱乐等一流交响乐团,欣赏到俄罗斯芭蕾舞团、法国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等一流芭蕾舞团和阿尔文•艾 利舞蹈团、兰伯特舞蹈团等一流现代舞团的表演,而且可以观看到百老汇《狮子王》、《歌剧魅影》、《猫》、《芝加哥》、英国莎士比亚话剧团原汁原味的莎翁名 剧,观看到德国纽伦堡歌剧院的瓦格纳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意大利实景歌剧《图兰多》、《阿依达》等精彩演出。经营运作这些演艺项目的经纪公司,大 都名利双收、满载而归。据悉,西澳交响乐团今年5月访问过中国,悉尼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国家歌剧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詹姆斯•莫里森爵士乐团和澳大利亚马戏团近期也有访华的意向。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对中国演艺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作出客观的判断。
B、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艺术表演产品创作与生产的不竭源泉。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延绵不断、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从闻名遐迩的长江、黄河、长城、兵马俑,到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花木兰,从充满东方智 慧的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到中国的古琴、昆曲、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等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都为演 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目前,中国演艺市场已经出现多元共荣的发展格局,交响乐、歌剧、芭蕾、现代舞蹈和音乐剧,民族戏剧、民间歌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和通俗流行的爵士摇滚乐,以及夜总会、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的歌舞音乐表演等,精彩纷呈,竞相斗艳。
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也为世界表演艺术生产做出突出的贡献。如普契尼的歌剧 《图兰朵》、马勒的声乐交响作品《大地之歌》、雷哈尔的歌剧《微笑的国度》、克莱斯勒的小提琴作品《中国花鼓》,无不受到中国文化素材的影响。美国迪斯尼 根据中国历史故事花木兰改编的动画片,韩国媒体公司根据中国历史名著《三国志》制作的网络游戏软件,也都取得不凡的业绩。“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期待着独具慧眼的澳大利亚演出商、经纪中介机构和艺术编导们能够到中国来,与我们共同研发生产中国元素的演艺产品,深度开发中国的演艺市场。C、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我国演艺企业的实力得到不断壮大。上个世纪50年 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一些掌 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我国正在对全国文化体制包括国有艺术表演团体 和经纪中介机构进行深化改革。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重点是加大扶持,转换机制;对国家办的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学校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对国办的演出中介机构和一般性的艺术院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创新体制,面向市场。同时,通过资 源整合、强强联手,培育一批代表国家艺术水平的文艺团体和中介机构。如把文化部直属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合并为国家话剧院;将中国对外演出 公司与中国对外展览中心合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等。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中国演艺机构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演艺产品的生产和演艺人才的培 养。另外,我们还对演出经纪人的资格提出专业要求,规范演艺经纪机构的经营,促使中国演艺市场出现一批资信可靠、运作专业、有能力经营涉外演出业务的演艺 经纪机构。
四、各类国际国内的艺术节活动,为中国演艺产业迅速发展打造了宽阔的舞台。目前,在中国由国家文化部参与主办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主要有:一年一度的“相约北京”国 际大联欢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南宁国际民歌节、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中国武汉杂技艺术节等等。在办节过程中,我们注意学习借鉴包括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艺术节、悉尼艺术节和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等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艺术节的成功经验,采取了中央、地方政府资助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既给承 办商和举办城市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各类优秀艺术演出项目和演艺经纪机构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从而带动了中国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发 展。此外,中国演艺产品,在参与国际双边、多边事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演艺机构通过官方或民间渠道,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海外各类艺术节、艺 术比赛和演艺交易会,使中国演出团体和演艺经纪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每年5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演艺产品交易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演艺产业管理的核心
1、资源优化时经济效益管理的关键
经济效益的获取是通过某种利益的满足来取得的,和所有产业一样,只有满足了公众的需要才能在经济效益上看到汇报。要对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使之持续化,并推动产业发展就要明确获取经济效益的原则。
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中,资源最优配置原则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原则,任何产业要提高综合效益,就要把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合理利用。用有限 资源满足公众递增的实际需求,这就要求从事产业的经营者,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筹划,巧妙组合,综合利用,以取得增产和节约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了 社会资源;既包括技术资源,又包括经济资源。只有在产业发展和创造效益中优化这些资源,是各种资源能够物尽其用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另外,资源的优化还体现在资源的优势替代上,资源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以此为基础安排生产,满足社会递增的需求和提供优质服务,必须发生资源间即生产要素的替代问题。为此要运用生产要素替代弹性方法,通过调整要素比重改变生产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以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
2、演艺产业资源优化的含义
在演艺产业中的资源主要就是来自产业上中下游的各种相关的资源,主要分为软性资源和硬件资源。软性资源就是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资源就是各个演出的场所的建设和发展。从这另方面看,演艺产业是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要的产业,所以软性资源的优化是演艺产业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只有演艺的节目优化了演出的过程优化了才能使公众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促进硬件设施的跟进和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都要靠经济效益管理中的资源优化来实现。
三、演艺产业的管理措施
1、对演艺产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完全企业化。
现在,不少地方的演艺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限制了经济效益的获取。很多演艺单位基本上还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他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演艺产业,必须结合经营体制改革,加快经营者结构调整的步伐。要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老资源,开拓新领域。发展与新技术 结合的新兴演艺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使演艺产业结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群众文化消费需求。
这种情况下,具备市场条件的营利性演艺团体要逐步改制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通过深化改革,促使各类演艺性质 的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在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的基础 上,有计划、有步骤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运作手段,组建和培育演艺产业集团。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壁垒,鼓励和 支持产业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组建产业集团,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在实践中,注意培养一支有文化、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才队伍。要发展演艺产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要求越来越高。21世纪,人才 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本在各个产业领域内的流动不断加快。要想发展演艺产业,并使之保持一定的后劲,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演艺产业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特别注意培养造就和引进创新人才、策划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网络科技人才以及职业经理人,为演艺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3、与新兴科技接轨,在演艺产业发展中借助更先进的舞台效果和传媒技术。
高科技的利用是满足公众需要的另一个主要手段,公众欣赏的审美观和科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和技术,使公众要求舞台效果达到更 高的标准,已达到对身心的刺激和震撼。反观,演艺产业的重要获益手段就是演出,不论是剧场还是其他的演艺场所对于演出现场的气氛营造和对观众的感官刺激都 是不可缺少的,只有打动观众的演出才是有市场的、有效益的。所以在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管理中一定不能忽视对高科技的应用。
4、以建立品牌为目的进行产业效益管理
通过管理建立固定的演艺模式,使演艺企业的形象固定化,到达培植“演艺品牌”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是任何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安身立命 之本。所以,我们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打造具有特色的“演艺品牌”作为演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另外在品牌打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品牌的民族化、地方化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内市场中独树一帜,从而进为国际化打下基础。
四、总结 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基础决定了演艺产业的文化内涵和盈利手段。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满足公众的精神需要来实现的,所以要对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管理就要对演艺资源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