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22问
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22问
1、党的基层委员会如何确定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还是党员大会? 答:党的基层委员会任期届满后,应按期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至于是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还是召开党员大会,主要应根据所辖党组织和党员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根据有关规定,基层党委凡党员人数在500名以上的,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党员人数超过300名,但不足500名的,其所辖党组织驻地比较分散,经上一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党员人数在300名以下的,应召开党员大会。
2、什么叫预选?怎样进行预选?
答:预选,即在正式选举之前,为确定正式候选人进行的预备性选举。采用预选办法确定正式候选人的程序一般为:由上届党的委员会将经上级党的委员会审查同意的候选人预备名单,提交大会主席团充分酝酿讨论,形成建议名单,再交各代表团(组)讨论(基层党员大会因不设主席团,可直接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预选候选人名单;由代表大会(党员大会)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预选;最后,根据预选结果,按照大会选举办法的规定,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预选时,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基层党组织为实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方可列为正式候选人。得到的赞成票不超过半数的不得列为正式候选人。经差额预选后产生正式候选人。
3、正式选举时还要不要实行差额选举?
答:产生正式候选人后,在正式选举时一般可不再实行差额选举。因为预选本身就包含着差额,预选的目的是产生与应选名额相等的候选人,以便正式选举易于成功。
4、党支部在选举时可否不提候选人进行直接选举?
答:党支部在进行选举时,一般应先提出候选人。候选人要经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并经多数人同意后确定。如果党员人数不多,又比较集中,党员彼此相互了解,情况熟悉,也可以不提候选人,进行直接选举,但一定要经党员充分酝酿,在酝酿成熟的条件下再进行选举。
5、党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
答:《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规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作这样的规定.是为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利,使党内选举能够充分体现多数选举人的意志。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的党员由于种种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到会参加选举。为了保证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党员因下列情况不能参加选举的,经报上级党组织同意,并经党员大会通过,可以不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内:
(一)、患有精神病或因其它疾病导致不能表达本人意愿的,(二)、自费出国半年以上的,(三)、虽未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党纪处分,但正在拘留或服刑的;
(四)、年老体弱卧床不起和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五)、工作调动,下派锻炼、蹲点.外出学习或工作半年以上.按规定应转定正式组织关系而没有转走的,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党员,虽不能参加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仍应计算在应到会人数之列。
6、选举中选举人对候选人投弃权票后能否另选他人?
答:选举中投弃权票,是选举人放弃权利的一种做法。投弃权票后,不能再另选他人。党员或党员代表在选举中应充分珍惜和慎重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投票。如对候选人不了解,可要求党组织介绍情况。如不同意某个候选人当选,可投不赞成票,并另选他人、不应轻易投弃权票。如果选举人对部分候选人投弃权票,表明选举人放弃了部分权利;如选举人全票弃权、表明选举人完全放弃了这次选举权利。既然选举人放弃了全部或部分权利,当然就不能另选他人。
7、选举时,召开会议的有效人数为多少?被选举人获得多少赞成票才算取得当选资格?
答: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党的县以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一半,会议方为有效;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选举权人数的半数,始得当选。
所谓差额选举,就是在选举中实行候选人数多于应选名额的不等额选举。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差额选举,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也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革命事业心,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差额选举,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五条 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第六条 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人。
第二章代表的选举
第七条 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其具体名额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第八条 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半分之二十。
第九条 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条 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审查情况。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
第三章 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一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
第十二条 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第十三条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第十四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委员的产生:
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请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由大会主席团提交各代表团酝酿讨论,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五条 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出缺,应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补选。
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第十六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
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第十七条 经批准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常委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按照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的差额提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
第十八条 选出的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常委、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的书记、副书记,经同级党的委员会通报后,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四章 选举的实施
第十九条 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列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第二十条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由上届委员会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进行选举,由上届支部书记主持。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主席团成员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或各代表团(组)从代表中提名,经全体代表酝酿讨论,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由大会主席团指定一名新选出的委员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委员会推荐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
第二十一条 选举前,选举单位的党组织或大会主席团应将候选人的简历、工作实绩和主要优缺点向选举人做出负责的答复。根据选举人的要求,可以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由候选人作出自我介绍,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 选举设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全体党员或各代表团(组)从不是候选人的党员或代表中推选,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委员会选举的监票人从不是书记、副书记、常委候选人的委
员中推选,经全体委员表决通过。
第二十三条 选举设计票人。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进行工作
第二十四条 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
选举人不能写选票的,可由本人委托非候选人按选举人的意志代写。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或党员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第二十五条 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或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第二十六条 投票结束后,监票人、计票人应将投票人数和票数加以核对,作出记录,由监票人签字并公布候选人的得票数字,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第二十七条 选举收回的选票,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
每一选票所选人数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第二十八条 实行差额预选时,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半数的,方可列为候选人。
第二十九条 进行正式选举时,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
当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
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以减少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第五章 监督和处分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上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
第三十一条 在选举中,凡有违反党章和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必须认真查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党组织、党员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组织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选举单位应根据本条例制定选举工作细则,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三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由中央军委根据本条例的精神制定相应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的规定、办法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本条例执行。
第三篇:基层党组织问事制度
基层党组织“问事制度”
社区基层党组织要建立问事制度,即:进家入户走访制度、接待群众来访制度、民情工作分析会制度、限期办理反馈制度、定期评事制度。
一是实行进家入户走访全覆盖制度。社区党组织要制定进家入户走访群众的分工计划,社区干部做到每年到本社区居民家中走访不少于两次,及时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地区的工作任务,重点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和弱势群体家庭,及时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和问题等,对群众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及时进行答复和解决,并将其记录到问事日志中。二是实行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全天接待制度,社区要建立群众信箱,开通热线电话、网络留言等群众反映问题的通道,主动收集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畅通群众反映情况、发表意见的渠道,让居民群众能够以多种形式随时随地表达心声与诉求,实行社区干部首问负责制,如实记录到问事日志中。
三是实行民情工作分析会制度。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要对走访群众过程中遇到的社情民意进行专题研究,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民情工作分析会,对居民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分类,社区能够解决的由社区专项负责人解决,社区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办理。
四是实行限期办理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要做到及时
办事,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对属社区工作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应及时办结;属街道工作职责范围解决的问题,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限时办结;对需要多家单位共同协调解决的问题,由牵头解决的单位协调多家单位积极办理,并向反映人说明办结时间与进度;对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向反映人说明情况。
五是实行定期评事制度。区委每年至少督查了解一次社区党组织办事情况,与考核相结合,街道党工委每半年对社区党组织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邀请居民代表面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把评议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
第四篇:党组织工作116问
发展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1、为什么说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圭义的社会制度。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决定了党的建设任务的长期性,也决定了发展竞员工作的经常性。新生力量的出现是源源不断的,党对这种新生力量的需要也是经常不断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党员工作,必须适应这一规定的要求,经常不断地把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能不断壮大党的队伍,在长期新老交替的过程中,保持党的生机和洁力,提高党的战斗力。这不但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广大先进分子的心愿。
2、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什么?如何正切理解这个方针 ?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这是根据党所面临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以及建国以来发展党员工作的经验提出来的。
“坚持标准”,是拘发展党员必须严格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不能降低标准或另立标准。“保证质量”,是指在工作上要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把质量放在第一位。
“改善结构”,是指发展新党员要注意结构合理,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以利于更好地发挥党员的作用。
“慎重发展”,是指必须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履行人党手续,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
3、如何正确制定和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正确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从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看,一是要注意实事求是,不主观地确定发展数量,更不能同左邻右舍互相攀以,盲目追求发展数量:二是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既要考虑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数量和成熟程度;三是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应着重提出工作上的要求和措施,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数量。
上级党组织要通过调查研究,结实践经验,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队伍壮况,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对本单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考察分析,依据积极分子成熟状况。提出培养,教育和考察的具体措施,形成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县以上党委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从党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出发,在综合研究和平衡各单位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本地区的发展工作计划。正确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阶确和注意这样一些问题、计划内的发展数量不是指令性的,能不能发展,要看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章》规定的条件,不能免强凑数,同时,对于那些新涌现出来的够条件的人党积极分子,应纳入视野之内,不能因所谓“没有指标”把够条件入党的人拒之门外。因此,在执行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时,不能将计划内的发展数量作为“指标”来完成,而位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党的上级组织在指导下级组织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时,不能机械地要求不许突破或必须完成,党的上级组织在检查发展党员工作时,不能只看发展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发展的新党员的质量,看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在群众中的反映。
4、发展党员工作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指的是什么?
有领导、有计划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多年实饯经验的总结,是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党组织战斗力的需要。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员,主要是指: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方针、工作要求和发展重点;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指导、保证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和存关规定进行;对一个时期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心中有数,要有计划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领导、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少不是简单化的“分指标、卡比例”。
5、为什么发展党员要有重点?当前发展党员的重点是什么?
发展党由要有重点;这是查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状况决定的。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不同;发展党负的重点也不相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党员要有制于改善党员队伍的文化、年龄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全面提高党员素质,以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需要。
现阶段发展党员的重点是,吸收各条战线的优秀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先进青年人党,逐步解决好各行各业第上线党员少、青年党员少、艰苦工作岗位党员少;以及党员文化程度偏低一向题。要注意在妇女和少数民族中发展党员,重视在党的力量薄弱的环节和部门做好发展党负的工作
6、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应把握好哪些环节?
为了保证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应当把握好以下环节;(1)认真做好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选好发展对象。(2)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3)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4)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要防止和纠正平时不教育、不考察。到期草率转正,或者随意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错误做法。
(5)坚决纠正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一切不正之风。任何党组织或领导干部,都不得利用职权搞突击发展,强令发展。暗示发展,把不具备条件的人拉入党内。不准以吸收入党为条件搞交易。凡是违背《党章》规定而发展的党员,都不于批准或承任,对于情节严享的有关人员.应严肃处理。
7、上级党组织在审批接收新党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审批接收新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审批时,要紧持党委会集体讨论,并认真听取谈话人的汇报和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认真负责地审查申请人是否具备入党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经过审查,申请人确实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即可批准入党:如果发现某些问题没有弄清楚或人党手续不完备,应在弄清问题和手续完备后,再讨论决定;如果发现申请人不具备入党条件,则不能批准其入党。在一次会议上同时审批几个人入党,则要逐个地认真审查。讨论和表决,不能念几个人的名单,一次表决通过。支部上报后,党委应及时审批,不要拖延时间。在填写“上级党委的审批意见”时,应写清楚被批准的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哪年哪月哪日算起。
8、为什么必须里持入党自愿的原则?
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必须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志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人才能做到。如果入党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之上,就不可能自觉地用党员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做出与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给党造成损害。因此,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拉”人入党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对一些尚无入党要求的人;无论社会声望多高,或者能力多强,贡献多大,都不应强迫他们入党。当然,党组织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只有当他们提高了觉悟,有了入党要求,并自愿提出入党申请,经过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确实具备党员条件后,才能吸收他们人党。
9、发展党员为什么要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
个别吸收的原则“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搞成批发展,不搞集体入党。
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要求对入党积极分子逐个进行认真考察,看其是否具备《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对发展对象要逐个履行入党手续,接受支部大会和上级党组织的审查。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保证党员质量,把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并不是说一次只能吸收一个申请人入党。但是,一次支部大会如果讨论商个以上申请人入党,则应逐个讨论,逐个表决。
11、发展领导干部入党,是否要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发展党员的审批手续应按《党章》规定办。发展领导干部入党亦不必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但基层党委在审批领导干部入党前,应主动征求该干部主管部门的意见。
12、临时工、轮换工、合同工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临时工、轮换工、合同工要求入党,一般根据务工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到一个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工作的临时工、轮换工、合同工,应聘、应招时间不满一年的,可向其原工作单位党组织或户口所在地党组织提出;应聘、应招时间超过一年的,可向招聘单位党组织提出。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上述人员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无论是他们伪原上作单位党组织或户口所在地党组织、坯是招聘单位党组织;部应当热忱关心和帮助他们,主动与对方党组织协商,认真做好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
13、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临时或短期(一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要录入党,入党审请应向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该党组织负责对他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借调时间超过一年的,入党申请应向借调主作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借调立作单位党组织负责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借调单位和原土作单位党组织均应主动关心这些同志的思想、主作等情况,并与其保持一定联系。发展被借调人员入党,发展方党组织(无论是其原单位或借调单位)都要主动征询对方意见。
14、能否在招聘的人员和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一些单位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遂渐增多。党组织对待招聘人员中申请入党顺志:应同对待拿他申请入党的人一样,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他们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经过培养。教育和考察,确实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的,经征求其原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可以发展他们入党。关于在长期借调人员中发展党员问题,可参照上述意见办理。
15、城镇待业或自谋职业人员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由于待业或自谋职业人员一般由街道负责管理,所以他们的入党申请一般应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并由街道党组织负责对他们进行培养,教有和考察。已参加个体劳动者协会的人要求入党,也可向个体劳动者协会或其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党组织负责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
16、入党积极分子调动工作时,调出和接收单位的党组织应做好哪些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包括调动、参军上学等,原单位党组织应将他们的入党申请书、培养教育情况和党组织的意见等有关材料,及时转给接收单位党组织。接收单位党组织收到有关材料后,要及时进行研究;责成专人同新转来的入党积极分于谈话,了解某思想和各方面的情况;列入本单位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并指定党员为培养联系人。在原单位已经接受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入党积极分子,接收单位党组织经过全面考察,确认已经具备党员条件时,可列为发展对象。
17、申请人党的人调离后,能否在原单位办理入党手续?
申请入党的人调离后,原单位党组织不能再为其办理入党手续,而应当认真负责地将对其培养、教育情况和考察材料,转给接收单位的党组织;至子能否发展入党,由接受单位党组织决定。有的党组织趁申请入党的人调离之机,不坚持原则,违反有关规定,为其办理入党手续,这是对党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党的纪律所不能允许的。遇有这种情况,接收单位党组织应坚持党的原则,予以抵制,并向上级党组织及时反映。上级党组织应严肃处理。
18、信仰宗教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是否可以入党?
信仰宗教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要求入党,应按下列原则掌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于忠诚党的路线,执行党的纪律;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只是参加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婚丧仪式和群众性节日活动。或是为了工作而参加全民性的宗教活动的人,只要他们在其它方面确已具备党员条件,可以吸收入党;对于那些笃信宗教的虔诚信徒和宗教职业者,不能发展入党。特别要警惕宗教狂热分子混入党内,破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凡信仰宗教或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人在他们尚未脱离活动以前,不能发展入党。
19、为什么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人党?
不允许私营企业主人竟,是由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所决定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现阶段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自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定地维护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展新党员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私营企业主不仅占有一定数量的属于私人所有的生产资料:而且雇佣了相当数量的工人,他们同雇工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和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不能吸收其入党。如果允许他们入党,就会动摇以致改变党的阶级基础,势必影响党的性质,模糊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进步要求,应当关心、爱护,持欢迎态度。对他们当中真诚要求加人党组织的,党组织要做好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政治上的进步要求,并向他们解释清楚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人党的道理。在执行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的规定时,不能把个体劳动者同私营企业主混为一谈。同时要注意,一定要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同党的社会经济政策严格区分开来。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私营企业主正当的经营和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力这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社会经济政策。我们既不能因为不允许私营企业主人党而对党和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发生怀疑,也不能因为要贯彻执行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而下坚持党员标准。这是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要混淆起来。
20、对已经是私营企业主的党员应如何看待?
党员经营私营企业、是随着党和国家的以束调整而出现的新情况。各级党组织应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从严治党,坚持党员标准,又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保持党和国家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采取积极稳妥的步骤和方法,做好工作。私营企业主中的共产党员,要自觉地、严格地执行中央的有关规定,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了社会和群众的利益,把已经办起未的企业努力办好,决不能随意转移资产,解雇工人,收缩以至停办具备继续发展条件的企业,破坏已经形成的主产力。凡是认真按照《党章》和中央的要求办事的,党组织不要仅仅因为他是私营企业主就劝其退党。拒绝按照《党章》和中央的有关要本去做的,不能留在党内。
党员经营私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章和国家允许他们创办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因此,他们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团结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1、怎样对待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犯过一般性错误的人申请入党的问题?
对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犯过错误的人申请入党,党组织要历史地、全面地进行具体分析。既要看其所犯错误的性质、程度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又要看其对待错误的态度和改正情况。对犯一般性错误,经过党组织的教育,能深刻认识并认真检查所犯错误,且经过较长时间考验,证明其已经改正了错误,能够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可以吸收其入党。
22、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是否可以重新入党?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后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下影响其以后入党。曾经被党组织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人,经过党组织的教育,确实改正了缺点、始误,要求入党的,可以提出入党申请;”经党组织考察具备党员条件的,可以重新吸收其入党。
23、被开除党籍以及退党、劝退或被除名的人能否重新入党?
因触犯刑法或犯错误被开除党籍的人;以及退党、劝退或因不起党员作用等原因被除名的人要求重新入党,党组织应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对这些人经过长期考察、如果确实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可以吸收他们重新人党,但在基层党委审批前,必须报经上一级党委审查同意。
24、民主党派成员是否可以申请加入我党?其手续如何办理?
民主党派的一般成员要求加入我党的,只要具备党风条件,可按《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吸收入党。对于民主党派,工商联务级组织中的组席(主委)、副主席(副主委)、秘书长、组织部(处)长等负责人要求加入我党的,从有力于工作考滤,一般不要发展他们入党。个别需要吸收入党的,属于中央管理范围的,首先征求中央统战部、组织部的意见,然后按我党《党章》规定办理入党手续,报中央审批;属于地方各级党委管理范围的,由同级党委审议后,征求上级党委组织部、统战部的审批。
25、民主党派成员加入我党后、是否要返出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成员加入我党后,不要求他们退出民主党派。
26、民主党派成员加入我党后是否仍可参加民主党派的活动?
为了加强同民主党派的联系,宣传贯彻我党的方针。政策,民主党派成员加入我党后,一般可保留民主党派身份。他们入党后,也可以参加民主党派组织的活动。如果同我们党的活动时间有冲突,可由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协商解决。
27、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参加民主党派?
根据我党和各民主党派曾经商定的协议,各民主党派不在我党党员中发展成员。因此,我党党员不能参加民主党派。如果有的共产党员坚持要参加民主党派,应退出我党。
28、为什么规定发展党员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所以这样规定;一是为了使党组织对被介绍人的考察更加全面、客观,避免片面性,以便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二是不致因一名介绍人的变动而影响党组织对申请入党人的考察,有利于工作的连续性;三是预备党员尚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期间,在党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彼选举权,因而不能作入党介绍人,而必须由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29、怎样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也可由党组织指定。党组织指定党员作入党介绍人需征得本人同意;不应硬性指派。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因培养联系人了解发展对象的思想和工作情况,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人士介绍人,有利于培养、教育的连续性,也有利千发展对象被接收为预备党员后,进一步对其进行教育和考察。30、入党介绍人的责任是什么?
入党介绍人对党组织和被介绍人都负有重要责任。
(1)应认真了解和弄清被介绍人对党的认识和人党动机,及其政治历史、思想品质、现实表现、家庭主要成员和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并如实地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介绍。
(2)经常找被介绍人谈心,对他进行《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3)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对被介绍人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
(4)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好人党志愿书,并在志愿书中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在支部大会讨论时,负责介绍被介绍人的有关情况。
(5)被介绍人经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介绍人仍然要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他克服缺点,提高觉悟,努力争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31、不是一个单位的党员能不能担任入党介绍人?
从组织原则上讲,请外支部或外单位的正式党员担任入党介绍人,原则上是允许的。但为了方便了解入党申请人的思想、品质和经历,做好考察、教育、培养工作,一般应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的党员担任介绍人。如果其它单位的党员对申请人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向申请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如实介绍,供讨论该同志入党时参考。如确需请外单位的党员作介绍人,可由其上级党组织范围内的一名正式党员担任,另一名介绍人应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的一名正式党员担任。
32、入党申请人的直系亲属是党员的,可否担任其入党介绍人?
只要是正式党员都可以担任人党介绍人(不含留党察看者)。但为了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为了避免党内外群众产生误解,一般不宜由申请人的直系亲属党员担任其入党介绍人。
33、在讨论申请人入党的支部大会上,是否要宣读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由谁宣读? 在讨论接收申请人入党的支部大会上,应当宣读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申请人填写的项目,由本人宣读;“入党介绍人的意见”一项,由介绍人宣读。
34、政审的调查材料是否要在讨论该申请人入党的支部大会上宣读?是否要归人本人档案?
调查材料可作为党内研究该申请人入党问题时参考。在讨论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上,一般只介绍政审结果,并负责解答与会同志提出的有关问题,而不宜也不必要原原本本地宣读证明材料。
35、未经批准入党的《入党志愿书》能否退给本人?
《入党志愿书》是上级党组织制定下发的表格。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委审批的《入党志愿书》,有组织决议、公章印鉴等,已经形成为党组织的文书档案,应由党组织保存。因此,未经批准入党的《入党志愿书》不能退给本人。
36、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党小组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党小组的主要责任是:①发现并向党支部推荐申请入党人为入党积极分子;②落实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计划和措施;③协助党支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学习情况,并及时向党支部汇报;④根据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37、发展党员是否必须经过党小组讨论?
党小组的党员对本单位积极分子的情况比较熟悉,直接负有培养教育和帮助的责任。因此,在支部大会讨论之前,可先在党小组内酝酿,提出初步意见,再由支委会和支部大会讨论。但是,党小组讨论,不是发展党员必须的程序和手续,不能把它作为检查入党手续是否完备的一项内容。
38、为什么党组织吸收28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党一般应是共青团员?
吸收28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党,一般应从共青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一般应经过团组织推荐。长期以来,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所以始终强调这一要求,是因为,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个青年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应首先加入共青团组织。1992年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座谈会要求,要使“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逐步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使共青团员成为党组织发展青年党员的重要来源。
39、确定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为什么一般要经团组织推荐?
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光荣职责。共青团员在团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团组织对他们的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共青团员由团组织推荐,有利于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也有助于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0、共青团组织怎样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主要做好三项工作:①加强对团员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不断提高团员的政治素质。②把团干部和各项工作中的骨干作为重点推荐对象,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培养,使他们更快地成熟起来。③逐步建立健全推荐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推荐工作程序。在“推优”过程中,团组织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情况,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党组织要对团组织的推荐工作及时地给予指导。
41、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应注意什么问题?
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发展对象应注意:①要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基本条件,做到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成熟一个推荐一个。②对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明显成绩,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优秀团员,团组织应及时向党组织推荐。③对于条件尚未成熟的推荐对象,应继续培养、考察,防止片面追求推荐数量,降格以求。
42、“推优”工作有哪些步骤?
“推优”工作的具体步骤是: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团支部委员会在被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名单,填写推荐对象审核表,报上一级团组织审定;上一级团组织进一步考察审核后,签署意见向党支部推荐。
43、“推优”对象是基层团委、团支部(总支部)书记、副书记的怎样推荐?
基层团委、团支部(总支部)书记、副书记由上一级团组织在认真听取团员青年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向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
44、党组织应如何重视团组织的“推优”意见?
党组织要重视团组织的“推优”意见,及时讨论研究。一般情况下,团组织推荐的优秀团员应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其中被推荐的优秀团员和优秀团干部,条件成熟的应确定为发展对象,及时吸收;需要进一步培养、教育的,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45、“推优”对象在团内的培养教育时间可否计入入党积极分子“一年以上培养教育期”? 团员被列为人党积极分子后,在团内的培养教育时间可累计计人“一年以上培养教育期”。
46、团组织应怎样为“推优”做好基础工作?
各级团组织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对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培养教育,以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导和组织团员青年学政治。学经济、学科技、学文化,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做好“推优”工作打牢基础。并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推优”工作情况,征求团员对开展“推优”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47、团员入党后保留团籍有何规定?
团的十三大将《团章》的第一章第一条改为“团员加入共产党以后仍保留团籍,年满28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经中组部同意,团中央书记处制定了落实好《团章》的具体规定:
(1)团员入党后仍保留团籍,是党组织赋予青年党员的光荣责任。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应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党组织对团的工作的要求,正确行使团员权利,模范履行团员义务,自觉遵守团的纪律,密切联系青年群众,在团员青年中发挥表率作用。
(2)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应参加团支部的组织生活和活动。遇到党团组织活动时间出现冲突时,一般应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活动;也可以在征得党组织同意后,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
(3)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从取得预备党员资格起,应交纳党费,可不交纳团费,自愿交纳团费者不限。
(4)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在工作、学习单位发生变更时,其团员组织关系随党员组织关系自然转接,到新单位团组织办理团员登记手续后生效。
(5)年龄在28周岁以下,已经办理离团手续的青年党员,自然恢复团籍,参加其所在单位团支部的组织生活和活动。
(6)团的组织应向党组织汇报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参加团的组织生活和活动的情况,取得党组织的指导和帮助。团的组织在进行团的组织情况统计时,应将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数统计在团员数内。
48、怎样写入党申请书?
要求入党一般要由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申请。入党申请书的基本内容是:①为什么要入党。主要写自己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②自己的政治信念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主要情况;③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另外,为了能尽快地得到党组织对自己的全面了解,申请人也可以将个人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以及政治历史问题和受过奖励、处分等需要向组织上说明的事情,写成材料交给党组织。
写入党申请书,是申请人向党组织真实地表明自己的政治追求和决心,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写入党申请书的人应注意的问题是:
(1)要认真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党,认识党,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要联系实际谈自己对党的认识,向党组织交心,切忌抄书抄报,不谈真实思想。(2)要对党忠诚老实,如实向党组织说明自己的政治历史、个人经历等有关情况,不得隐瞒或伪造。
(3)入党申请书一般应由本人书写,如因文化程度低或其它特殊原因,不能亲自书写的,可以由本人口述,请别人代写,但要说明不能亲自书写的原因,经申请人签名盖章后交给党组织。
49、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是党组织对申请入党的人进行审查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严肃认真地填写。填写《入党志愿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填写《入党志愿书》前,党支部负责人和入党介绍人应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对党忠诚的教育,将填写《入党志愿书》的目的和意义。填写内容和要求作详细说明。申请入党人应根据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有任何隐瞒或伪造。要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2)填写“入党志愿”这一栏时,应着重写本人对党的认识,实事求是地写出思想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自己入党的决心等。
(3)填写“本人经历”这一栏时,应注意不要遗漏,重要经历要写上证明人。
(4)“ 家庭主要成员”一栏,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或抚养者)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
(5)“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主要填写同本人联系密切或影响较深的亲戚、朋友等。(6)“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本人需要向党说明,而在其它项目中不好填写的问题。
(7)某些项目没有内容可填写时,应注明“无”。
(8)《入党志愿书》中由党组织、入党介绍人填写的项目,在按规定填写后,应签名盖章并注明日期。
50、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栏内的“家庭出身”?
家庭出身是指一个人生长在什么样阶级成分的家庭。不论是劳动人民家庭出身还是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工人、农民(社员)、军人、干部的子女,凡是随父母生活长大 的,他们的家庭出身应按其父母的职业来定;凡是由祖辈或亲戚朋友的经济收入抚养长大的,他们的家庭出身则应按照祖辈或亲戚朋友的阶级成分来定。
一个人的家庭出身,作为一种历史情况,让组织上知道是必要的,但不能再作为对这个人进行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我们选拔、任免干部,或发展党员,应着重考察本人的表现,不要再考虑家庭出身的因素。
51、怎样填写《入党志愿书》栏内的“本人成分”?
本人成分是指本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以前的个人社会地位。本人成分应紧靠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前较久的职业填写。如参加革命工作前一直上学就填写学生,种地就填写农民等。
52、入党介绍人在《入党志愿书》上如何填写自己的意见?
人党介绍人应本着对被介绍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在被介绍人的《入党志愿书》上填写自己的意见。应把在培养和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的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其它方面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作出全面评价,具体地填写出来,并表明自己对其能否入党的态度。不要只简单地填写“同意某同志人党”。对被介绍人的缺点和不足,也应如实填写,不要以“希望”。“赠言”的方式来代替。
53、入党积极分子为什么必须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才能被列为发展对象?
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才能被列为发展对象,这是党组织为了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申请入党的同志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后,需要接受党组织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以求了解我们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纪律,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需要端正入党动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同时还必须接受党组织的考察。要做到这些,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当然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的入党积极分子,并不一定就具备了共产党员条件。但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考察是促使入党积极分子成熟的必要条件。
54、如何理解“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是发展党员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带有特定涵义的三个概念。三者之间既有明确的称谓区别,也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正确的理解是:对于要求入党的同志来说,是他入党前逐步具备党员条件的不同阶段;对于党组织来说,是衡量要求入党的同志成熟程度的标准。凡是符合《党章》第一条规定,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都称作“申请入党人”。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审查,认为比一般申请入党的人表现突出,同意后可称为“入党积极分于”。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的,称作“发展对象”。由“入党积极分于”转化为“发展对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二是必须经过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支委会讨论同意后才能列为发展对象。上述条件,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发展党员工作中,根据入党积极分子成熟的规律而摸索出来的经验和采取的措施。一名“申请入党人”要转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直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除了自身努力外还必须经党组织长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55、未提出入党申请的人员能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向党组织正式提出入党申请,经党小组(共青团员经团组织)推荐、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确定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因此,未提出人党申请的人不能列为人党积极分子。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同志,积极上进,努力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但由于担心自己条件不够而没有提出申请。对这样的同志,党组织应当进行教育和启发,使他们懂得要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就应当主动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表明自己政治上的选择和态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56、确定发展对象要不要支部大会讨论?
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1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就可确定为发展对象。
57、为什么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定期进行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只是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入党愿望。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既要看他向党组织表示的愿望和态度,更重要的是看他的真实思想和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进行定期考察,这是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防止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的重要措施。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工作、学习情况和社会表现等。党支部每半年考察一次,考察结果要有记载,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
58、入党积极分子如何正确对待党组织的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要正确对待党组织的考察:
①态度要端正。对党组织指出的缺点或提出的批评,要认真考虑,在实践中改正。相信党组织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②要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社会工作和其它任务,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党组织和党的事业的忠诚。③要自觉地接受并主动地配合党组织对自己进行政治审查。如实地向党组织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汇报本人历史、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主动提供需要证明或调查的线索,协助党组织搞清问题。
59、哪些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预备党员?
县以上党委直接领导的独立单位的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大型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直属的分厂、分校党的总支部委员会,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党员。
高等院校系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审批党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有专管组织工作的机构或人员,能够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的,可以授权审批党员,但校党委一定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凡没有专管组织工作的机构或人员的,应由校党委负责审批党员。党政机关党的总支部委员会,不能授权审批党员。
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党员的党总支,在填写《入党志愿书》“审批意见”时,要注明是经哪一个党委授权的。
60、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的程序是什么?
开好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应充分做好会前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主要程序是:
(1)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的党员人数,提出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2)入党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和社会主要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其它问题。
(3)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情况。主要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表现;申请人的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情况;其它需要向支部大会说明的问题;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情况;对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的情况。
(4)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入党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5)申请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即可作出同意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7)支部书记总结。
61、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保证出席人数。如果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不足应到会人数的一半,支部大会不能举行;虽超过半数。但缺席人数较多,一般也应改期召开。二是申请人和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支部大会。如申请人不能参加会议或两名入党介绍人均不能参加会议时,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如一名介绍人不能出席会议,但在会前已将被介绍人的情况向支部作了负责的报告,可以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大会表决时,申请人不必回避。三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开会时,主持人要引导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党员对申请人提出的问题,支委会、介绍人和申请人应予以解答;在表决前和表决时,任何人不得以暗示等方式授意他人同意或不同意。四是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五是支部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的要求是:写清会议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记录人、党员总数、实到和缺席党员人数(写明缺席原因)、参加会议的预备党员和列席人名单、会议讨论情况、表决形式及结果。六是临时党支部无权接收预备党员。
62、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憎况,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支委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情况,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表现。
(2)申请人的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情况。(3)其它需要向支部大会说明的问题。(4)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情况。
(5)对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的情况。63、怎样填写通过接收新党员的决议?
支部大会的决议反映支部全体党员对入党申请人的看法和意见,应扼要地写出支部大会讨论的结论和表决情况,写清楚应到会和实到会党员数,其中有表决权的党员数,表决时同意和不同意的党员数,并注明不同意见的简要理由,以供上级党委审批时参考。还要写清楚通过决议的日期,并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64、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申请人是否需要回避?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申请人不必回避。有的人担心申请人在场会影响表决,或者本人不能正确对待。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工作,党内生活正常,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申请人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党组织应对他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能经受党内生活的锻炼和考验。
65、入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表决自己所介绍的人入党时,能否弃权?
作为人党介绍人,在支部大会对自己的被介绍人进行表决时,不能投弃权票。这是因为,入党介绍人对被介绍人是最了解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入党介绍人认为被介绍人确实已具备入党条件,才会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如果介绍人认为被介绍人尚下具备党员条件,应及时向党的支部委员说明情况。如在发展对象约请或党组织确定介绍人时,自己不愿意当入党介绍人,可事先向党组织提出。
66、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党员是否可以弃权?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每个党员都应本着对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赞成或不赞成的意见,不要轻易弃权。如果对申请人的情况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在会上提出,由申请人或其他了解情况的人作出说明。如果认为申请人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应表示自己不赞成的态度。若因考虑个人得失,不愿表明自己的意见,则是不对的。当然,如果对申请人持保留意见,也可以弃权。
支部委员会在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前,应认真做好工作,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尽量避免出现弃权现象。
67、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多少票数为通过?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申请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含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赞成意见),方为通过。68、支部大会表决预备党员转正时,赞成人数正好为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应如何处理? 支部大会表决预备党员转正时,赞成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才能作出同意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如果赞成人数正好为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的半数,一般可按下述情况处理:如果因党员对预备党员转正的某些问题不清楚而出现意见不一致,党支部应介绍有关情况或加以说明,然后再进行表决;如果预备党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党员对其能否转正意见有分歧,可以做出延长预备期的决议;如果支部大会上提出新的问题,一时难以弄清,可暂行休会,待查清问题后,在下一次支部大会上重新表决。69、为什么临时党支部(党委)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由于临时党支部(党委)具有临时性特征,组建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难以做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因此,临时党支部(党委)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但是,临时党支部(党委)可以接收党外群众提交的入党申请书并对申请人进行培养教育;有责任及时将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及有关材料,认真负责地向有关单位党组织介绍和转递,或向上级党组织反映。70、为什么党组不能接收或审批预备党员?
党组是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它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建立的党的组织。其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党组不是一级党委,不能接收或审批预备党员。党组对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发展党员工作可以进行指导。71、党委组织部门可否审批预备党员?
按照《党章》规定,接收党员必须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一级党委批准。不能用党委组织部门来代替党委审批预备党员。但是在提交党委审批前,组织部门应该对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和接收其入党是否符合《党章》规定的手续,做具体的审查工作,并将初步审查意见向党委汇报,提请党委审批。
72、党委审批预备党员为什么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能否用党委成员传阅或有关人员联席会的方式审批预备党员?
审批预备党员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召开党委会或党委常委会集体讨论并表决决定,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的作用,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把住党员的“入口关”,又可以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而以党委成员传阅或召开有关人员联席会议的方式代替集体讨论审批预备党员,不符合《党章》关于“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要求,也容易带来其它一些弊病。因此,不能用这种方式审批预备党员。
73、上级党组织在审批申请人入党以前,为什么要派人同他谈话?哪些人可以担任谈话人?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章》规定,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有助于保持审批的正确性;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审批机关的责任感,严格把好审批关。做好这一工作,对保证新党员的政治质量,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有着重要意义。谈话人由党委确定。可以派党委成员或组织员担任。也可以派党委认为可以承担此项工作的其他党员担任。但不宜指派党委成员兼任人党申请人所在单位的支部负责人,或入党介绍人,或申请人的亲属担任。
与发展对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1)了解其为什么要入党,入党动机是否端正。(2)了解其是否懂得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最终目标、党员标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的纪律、党的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3)了解其为了入党都做了哪些努力,思想上和工作上的优缺点。(4)了解其还有什么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5)对其进行正确对待入党问题的教育,指出如果组织批准了,要按党员标准去做,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如果组织不批准,说明自己还不具备党员条件,应当继续努力,经得起组织的考验。
74、为什么规定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超过规定的审批时间怎么办?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6个月。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发展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求党委及时审批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责任感,有利于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考察,使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超过3个月未予审批的,原报批党支部应对申请入党的人进行复议,然后再报党委审批;超过6个月未予审批的,原报批党支部要为申请入党的人重新办理入党手续,即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委会审查,提交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作出决议,报上级党委审批等。
75、党委审批预备党员时,发现有重要问题需进一步调查,查清后讨论批准的预备党员,其预备用从何时算起?
在6个月内审批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接收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超过6个月的,原报批党支部应重新办理入党手续,预备期从重新办理入党手续的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
76、党委在审批意见中,为什么要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
预备期是党组织对预备党员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重要时期,而且又关系到计算党员的党龄问题。党员和党组织均应明确并记载预备党员的预备期起止时间。《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但是,有的党员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党组织可以决定其预备期不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因此,党组织审批预备党员时应注意预备期具体起止时间,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并通知本人。
77、党的支部委员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党委尚未审批,发展对象即已调离,其审批手续如何办理?
党的支部委员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党委尚未审批,发展对象即已调离,党委应在其没有办理调动手续前,抓紧审批。如一时审批确有困难,调动后3个月内必须审批。审批结果要及时通知原报批党支部,井同时将审批结果及有关材料及时转给该预备党员接收单位的党组织。
78、党的支部委员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党委尚未审批,发展对象即已去世,党委是否要继续办理审批手续?
党的支部委员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党委尚未审批,发展对象即已去世,党委不再办理审批手续。
79、党的支部委员会接收预备党员的报告党委尚未审批,发展对象能否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按照《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人,要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成为预备党员。因此,申请入党的人在上级党组织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后,才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80、什么人可以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认党员要由哪一级党组织审批?
追认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慎重的事情,必须严格掌握。只有那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党、国家和人民利益英勇献身,事迹突出,生前曾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一贯表现好,符合共产党员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和宣传教育意义的人,才可以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追认党员应当按照《党章》规定的入党手续,由死者所在单位党组织整理事迹材料,经支部大会通过,上级党委审查,报省委审批。
追认党员需要呈报的材料是:(1)本人生前的入党申请书(如是口头提出申请的需有党支部证明材料);(2)本人事迹材料;(3)党支部培养、考察其入党情况的有关材料;(4)呈报单位党委关于追认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请示。81、为什么必须坚持入党宣誓的程序?
有的地方在发展新党员过程中,对所发展的新党员往往不履行宣誓仪式。《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是发展党员工作必经的程序,也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因为通过宣誓,不仅能使预备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对入党具有一种神圣感和庄严感,而且能激励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地按《党章》的要求和入党誓词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如果不举行“宣誓仪式”,有的新党员连自己的入党日期都记不清楚,就更无从谈及牢记“入党誓词”了。因此,入党宣誓的程序必须坚持。82、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应注意哪些问题?
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应注意以下问题:(1)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举行。由党支部(党总支)组织宣誓仪式时,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2)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应在支部大会通过并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及时举行,不要拖得大久。(3)举行入党宣誓仪式一定要严肃认真。会场要布置得庄重、简朴,主席台正中悬挂党旗和“入党宣誓大会”的横标。新党员宣誓时,面对党旗,举右手握拳过肩,宣读誓词的声音要宏亮、激昂。83、预备党员入党宣誓的誓词是什么?
《党章》规定的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84、历次《党章》对新党员“预备期”是如何规定的?
对新接收的党员应有一段考察时期,这在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里就有规定:“被介绍人必须接受其所在地的委员会的考察,考察期限至少为两个月。考察期满后,经大多数党员同意,始得成为党员。”这是最早的关于候补期的规定。党的“三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规定“候补期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但地方委员会得酌量情形伸缩之。”“六大”通过的《党章》则没有提出候补期的问题,“七大”通过的《党章》,除了对候补期的时间根据入党人的社会成分作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规定外,还指出:“候补党员候补期的作用,是使候补人接受初步的党的教育,并在工作中保证党的组织考察候补人的政治品质。”“八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凡是入党的人都必须经过一年的预备期,取消了对不同社会成分分别规定入党手续的办法。“八大”《党章》把“候补期”改为“预备期”,含义更确切。党的“九大”和“十大”通过的《党章》取消了有关预备期的规定。为了对党员更好地进行教育和考察,保证党员质量,党的“十一大”以来的《党章》又作出了关于预备期的规定。
85、怎样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
做好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及时办理转正手续,是整个发展党员工作的组成部分。要把预备党员编人所在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并分配他做一定的党的工作。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及时帮助他克服缺点,鼓励他不断进步。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应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能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需要继续考察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延长一年仍不具备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履行党员义务,确实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办理预备党员转正手续,要由本人提出转正申请,由党小组提出意见,经支委会审查,并征求群众意见,然后由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在召开支部大会时,转正对象必须参加会议,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主要优缺点,以及应当向党组织说清楚的问题。支委会应向支部大会介绍对该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和理由,经支部大会充分讨论,正式举手表决,作出决议,并将决议填写在本人入党志愿书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若预备党员因病长期离开工作岗位治疗或休养,党组织可根据其病情,选择适当时机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对于因故或身体原因本人不能参加支部大会的,可延长讨论期。
86、预备党员转正有哪些主要手续和程序?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是一个同志从组织上入党的最终环节。预备党员转正的手续和程序是:
(1)本人在预备期满前向党组织递交转正申请书。
(2)由预备党员所在的党小组根据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向党支部提出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支部分别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预备党员的表现进行深入了解与考察,并把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一个依据。
(4)支委会审查。支委会根据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意见、党内外群众意见,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5)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和内容一般为:一是由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有关问题需向党组织说明的可同时说明;二是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意见;三是支委会介绍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初步意见;四是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在此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作出是否同意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的决议;五是由预备党员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和表决结果表明自己的态度。
(6)报上级党委审批。党支部根据支部大会决议报上级党委审批。党委应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审批结果通知党支部后,党支部书记要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87、预备党员如何写转正申请书?
写好转正申请书,是预备党员在转正前要做的一项重要事情,是向党表明要求转为正式党员的愿望和努力争取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决心。转正申请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回顾总结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肯定成绩和进步,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表明自己的决心。书写转正申请书时,一般分为简况。预备期的表现。今后努力的方向等三个部分。
“简况”,应说明自己是何时被批准入党的,何时预备期满,本人正式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预备期的表现”,这一部分是转正申请书的重点部分,要尽可能写得具体、详细一些,对照党员标准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写清楚自己从成为预备党员以来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以及其它方面有了哪些进步,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写清楚在讨论入党的支部大会上同志们和党组织对自己提出的意见的改正情况等。如果还有应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包括本人的或家庭成员的问题),也应如实说清楚,不可避重就轻,以利于党组织掌握真实情况。
“努力的方向”,可根据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特别是针对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提出具体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最后,对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表明自己正确对待的态度。88、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分或刑事处罚怎么办?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党组织在其预备期满讨论转正问题时,应根据本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区别对待。如果错误严重,已丧失党员条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如果属于一般性错误,行政纪律处分较轻,本人检查认识深刻,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可酌情延长预备期;如果错误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本人已改正错误,免予行政纪律处分的,可以按期转正。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因触犯刑法或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受到刑事处罚或被劳动教养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89、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直接接收的党员,是否要有预备期?
《党章》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可以直接接收党员。”这样接收的党员,一般也应有预备期。预备期从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决定接收其入党之日算起。
90、预备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其转正手续如何办理?
预备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期间,如预备期满,应向原所在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由原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转正手续。办理这类预备党员转正手续时,党组织要通过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及其它途径,认真了解和考察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外出所在地党组织应负责地介绍有关情况。91、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预备党员不能提前转正。按照《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实践证明,这是对预备党员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比较适当的期限,时间短了难以起到预备期的作用。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表现突出,正说明他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可以作为党组织决定其按期转正的依据。
92、预备党员能否被评为优秀党员?
预备党员不宜被评选为优秀党员。这是因为预备党员还没有取得正式党员的资格,正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表现突出,党组织可以进行表扬,或推荐他们作先进生产(工作)者。
93、为什么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只能延长一次,延长期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
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是指对那些预备期满,因存在某些较严重的缺点或错误,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但还有改正缺点或错误的可能和决心的预备党员,再给其一定时间,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考察,以期改正缺点或错误,成为合格的党员。如果经过延长期的教育和考察,仍不具备党员条件,说明他们没有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缺乏做一名共产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决心。对这样的预备党员,没有必要再延长他们的预备期,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根据《党章》和有关文件规定,预备党员延长预备期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能超过一年。这是因为一个预备党员改正缺点错误,从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到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考察也需要一定时间。94、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1)对党支部报送的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如发现报送的材料不全或存在其它问题,应抓紧弄清或让党支部补报。
(2)指派专人(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到审批对象所在单位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井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考察,看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3)提前通知每个党委委员何时召开党委会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介绍审批对象的基本情况,使委员事先有所准备,以便能在会上充分发表意见。95、党支部报批的预备党员,在党委批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 党支部接到党委对支部报批预备党员的批复后,应做好以下工作:(1)支委会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2)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找本人谈话。对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要教育他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预备期期间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争取按期转正。
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同志,应向本人说明未被批准的原因,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鼓励他克服缺点,继续进步,接受组织教育,争取早日入党。(3)将被批准接收的预备党员及时编入党小组过组织生活。
(4)要求入党介绍人继续做好对其介绍入党的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96、党委审批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超过规定期限应如何处理?
党委审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在3个月内讨论审批。对超过了规定审批期限的,要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对于因党委工作上的原因,拖延了审批时间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预备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正。超过规定期限较长时间的,经支部大会复议认为其确实具备党员条件,应决定其从预备期满之日起按期转正。
因预备党员存在某些问题需要查清而拖延了审批时间的,要抓紧查清问题,再办理审批手续。一般情况下,支部可不再重新讨论:问题比较严重的和超过规定期限较长时间的,由支部复议后再报党委审批。同意转为正式党员的,其转正时期按支部复议后形成支部大会决议的时间计算。
97、入党介绍人不愿再当介绍人可以吗?
发展党员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党员(正式党员)介绍申请入党的人入党,是为党做工作,完成党的任务。入党介绍人对党组织和被介绍人都负有重要责任。被介绍人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即应视为形成了决议。在预备期间,入党介绍人仍应以负责的态度,继续对他进行考察和帮助。在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能否转正时,入党介绍人可以和其他党员一样,根据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同意转正,或提出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意见。但提出不当介绍人,是不对的。党组织应重视介绍人对预备党员的意见,进行认真研究和考虑。要教育并劝说介绍人改变不当介绍人的作法,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预备党员存在的问题。如果介绍人提不出正当理由,又不接受支部的劝告,支部仍可以按期讨论预备党员能否转正并办理有关手续。
98、预备党员的入党介绍人工作有了查动,是否需要重新确定联系人?
入党介绍人在被介绍人尚未转为正式党员前工作有了变动,如果未离开同一单位,可以继续担负起对被介绍人教育和考察的责任,不必重新确定联系人。如果入党介绍人调离工作单位。无法继续履行入党介绍人的责任时,党组织应重新指定联系人。99、预备党员工作调动时,调出和调入单位党组织应做好哪些工作?
预备党员工作调动时,如果预备期已满,调出单位党组织应抓紧讨论他的转正问题。若因某些情况不能按时办理转正手续,调出单位党组织应向预备党员调人单位党组织说明,并尽快办理转正手续;预备期末满的,调出单位党组织应把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调人单位党组织,其转正问题,由调人单位党组织讨论决定并办理手续。
调人单位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原所在单位党组织转来的有关材料和情况介绍,要认真对待。不能因为不是本支部发展的党员而放松对其进行教育和考察,或拖延讨论转正时间。100、预备党员怎样主动接受党组织的考察?
预备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的考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应将自己的思想情况、工作表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主动反映给党的组织,让党组织掌握自己的真实情况,以便作出全面准确的分析和评价。外出时间较长的,应用书信等方式,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汇报方式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形式。二是要主动接受党组织的帮助。尤其是对党组织考察时提出的问题,要在思想上引起注意,在行动中加以改正,切不可掉以轻心。三是要主动把接受组织考察与本人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有些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怕党组织指出自己的问题,还有的为了给组织上有个好印象,不愿暴露自己思想和工作上的问题。这样就造成组织考察与个人不愿意接受考察的对立。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养成乐于接受党组织帮助的良好思想素养。
101、出国留学和劳务人员中的预备党员怎样办转正手续?
出国出境留学和劳务输出人员中的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办理转正手续,一般来说,应由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讨论转正问题,报上级党委审批。如国外建有正式党组织,有健全、正常的组织生活,组织关系转出的,可以在国外办理;如党员分散,无法在国外讨论转正的,待学习或劳务期满后,根据本人表现和国外组织的鉴定,回原单位办理转正手续,具备正式党员条件的,可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对于自费出国留学的党员,在学成回国之前,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学成回国后,经党组织的考察了解,符合党员条件的可以恢复组织生活,办理转正手续。因此,自费出国留学的预备党员应该主动定期向原单位党组织汇报学习和表现情况,主动取得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
102、预备党员病休会影响转正吗?
预备党员因病治疗或休息,一般不应影响其转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时,党组织经过考察,根据其入党前后以及治疗或病休期间的表现,认为已具备党员条件的,可以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应因他们有病休息而延长预备期。103、哪些预备党员需要延长预备期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仍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时,需要延长预备期继续进行考察和教育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入党时有某些缺点,在预备期间转变不明显,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但本人愿意继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决心按照党员标准去做的;
(2)入党时基本具备党员条件,但入党后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出现一些较严重的缺点,经党组织指出后,愿意改正的;(3)入党后犯一般性错误,本人检查认识深刻,下决心改正错误的;
(4)入党后虽然一般表现尚好,但政治素质较差,党组织认为应该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的。
延长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一样,都不是党的纪律处分,但必须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延长预备期的时间不能少于半年,长于一年,而且只能延长一次。如果经过延长期的考察,仍不具备党员条件,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104、支部大会关于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决议主要应写哪些内容?
支部大会关于延长预备党员预备期的决议,应围绕预备党员能否履行党员义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写明其在预备期间的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和问题,以及延长预备期的理由。同时,决议中要写明党员到会情况和表决情况,通过决议的日期及延长预备期的起止时间。
105、上级党组织审批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与支部大会决议不一致时,党支部应做哪些工作?
上级党组织审批支部报来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的意见,与支部决议不一致时,要慎重处理。一般情况下,上级党组织应先同支部交换意见,取得共识。上级党组织做出决定后,党支部必须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做好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并及时在支部大会上宣布上级党组织的审批结果。
106、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因故不能参加支部大会,能否讨论其转正问题?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应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在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时,本人必须参加。若预备党员因病长期离开工作岗位治疗或休养,党组织可根据其病情,选择适当时机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对于因故或身体原因本人不能参加支部大会的,可延期讨论。
107、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注意什么? 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将支部大会决议填人其《入党志愿书》,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
(2)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关系到预备党员的政治生命,组织上要慎重,不能草率从事,取消理由要充足,要有事实根据。并注意做好本人的思想工作。
(3)在一般情况下,应在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时经讨论不具备党员条件的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而不能在预备期未满时提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但遇特殊情况,如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严重违法乱纪,完全丧失了一个预备党员条件,经支部大会通过,上级党委批准,可以及时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4)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他的《入党志愿书》应该继续留在本人档案内,不应抽出来销毁或者单独存放。这样做,便于组织上全面地。历史地了解他的情况。(5)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不是党的纪律处分,只是说明他还不具备党员条件,对他不能歧视,仍要关心他的进步。
108、预备党员违犯党的纪律时应如何处理?
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一样,都应该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预备党员若违犯党的纪律,不采用执行纪律的办法,而是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处理。属一般性错误的,可进行批评教育;错误比较严重的,可延长预备期;犯了严重错误的,可取消预备党员资格。109、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是不是纪律处分?
预备党员被延长预备期或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不是党的纪律处分。预备党员被延长预备期,常常是因为他尚不具备正式党员条件,还需要继续考察。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也常常是由于他虽经预备期考察,尚不具备做一个党员的条件。这同党员因犯错误受到党纪处分是两回事,不能相提并论。
110、对于个别犯了严重错误的预备党员,是否可以作“开除党籍”处理?
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一样,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预备党员违犯了党的纪律,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有的应进行批评教育,有的可延长其预备期,有的则要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不是党的纪律处分。预备党员在党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存在给予党纪处分的问题。对于犯了严重错误的预备党员,可以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不能作“开除党籍”处理。111、党籍与党龄有什么区别?
党籍,是指党员的资格。一个同志被批准人了党,就有了党籍,也就是说,经上级党委批准后,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他就取得了党籍。党龄,是指正式党员党内生活的年限,是党员转正后经过的时间。党籍和党龄二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112、党员的党龄如何计算?
按照《党章》规定:“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被延长预备期者,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113、预备党员去世后是否还要办理转正手续?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包括预备期满未转正)去世,不再办理转正手续,可以在悼词或生平介绍中说明其是中共党员。如预备党员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献身,事迹突出,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上级党组织查审同意,并报省级党委批准,可追认其为正式党员。114、预备党员预备期未清,能否取消预备党员的资格?
在一般情况下,应按期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问题。但是,如果预备党员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或触犯国家法律,已经丧失党员条件的,虽然预备期未满,也可以提前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的决议,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宣布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115、预备党员转正后,需要将哪些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以后,党支部应负责将《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的材料,交党委存入本人档案。无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委保存。
116、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入党志愿书》是否收入干部档案?
根据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属于收集归档的范围。如果预备党员被取消资格时,没有单独形成处理意见、处分决定等材料,只在《人党志愿书》中注明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经有关党委批准盖章后,其《入党志愿书》应收集归人干部档案(归六类,并在目录上注明已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以备查考。凡是单行材料中已明确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只收单行材料归档,不再收集《入党志愿书》归档。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暂行条例
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的暂行条例
(1990年6月2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的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三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延期或提前进行换届选举,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四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在五百名以上或所辖党组织驻地分散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五条
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条 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立,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 代表的选举
第七条 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党员的意志。
代表的名额一般为一百名至二百名、最多不超过三百名。其具体名额由召集代表大会的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了解和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有利于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确定,报上级党组
织批准。
代表名额的分配根据党员人数和代表具有广泛性的原则确定。
第八条 代表候选人数应多于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九条 代表候选人由选举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酝酿提名,根据多数人的意见确定,提交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条 上届党的委员会成立代表资格审查小组,负责对代表的产生程序和资格进行审查。
代表的产生不符合规定程序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重新进行选举;代表不具备资格的,应责成原选举单位撤换。
代表资格审查小组应向党员代表大会预备会议报告审查情况。经审查通过后的代表,获得正式资格。
第三章 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一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委员候选人,按照德才兼备和班子结构合理的原则提名。
第十二条 委员候选人的差额为应选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第十三条 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第十四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和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的产生:
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交党员大会进行选举。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根据所辖多数党组织的意见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提请大会主席团讨论通过,由大会主席团提交各代表团(组)酝酿讨论,根
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候选人,提交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
第十五条 委员会委员在任期内出缺,应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补 选。
上级党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第十六条 党的基层组织设立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进行选举。
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的产生、由全体党员充分酝酿,提出候选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党员大会上进行选举。
第十七条
经批准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党的基层委员会的常委候选人,由上届委员会按照比应选人数多一至二人的差额提出,报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后,在委员会全体
会议上进行选举。
第十八条
选出的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常委、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纪律检查委贝会选出的书记、副书记,经同级党的委员会通过后,报上级党
组织批准。
第四章 选举的实施
第十九条 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列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第二十条 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由上届委员会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进行选举,由上届支部书记主持。
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主席团成员由上届党的委员会或各代
表团(组)从代表中提名,经全体代表酝酿讨论,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
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委、书记、副书记。召开党员代表大会的,由大会主席团指定
一名新选出的委员主持,召开党员大会的,由上届委员会推荐一名新当选的委员主持。
第二十一条 选举前,选举单位的党组织或大会主席团应将候选人的简历、工作实绩和主要优缺点向选举人作出实事求是的介绍,对选举人提出的询问应作出负责的答复。根据选举人的要求,可以组织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由候选人作出自我介绍,回答选 举人提出的问题。
第二十二条 选举设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
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全体党员或各代表团(组)从不是候选人的党员或代 表中推选,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委员会选举的监票人从不是书记、副书记、常委候选人的委员中推选,经全体委员表决通过。
第二十三条 选举设计票人。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进行工作。
第二十四条 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以姓 氏笔划为序排列。
选举人不能写选票的,可由本人委托非候选人按选举人的意志代写。因故未出席会议的党员 或党员代表不能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第二十五条 选举人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或不赞成票,也可以弃权。投不 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
第二十六条 投票结束后,监票人、计票人应将投票人数和票数加以核对,作出记录,由监票人签字并公布候选人的得票数字,由会议主持人宣布当选人名单。
第二十七条 选举收回的选票,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每一选票所选人数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无效票。
第二十八条 实行差额预选时,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权的人数半数的,方可列为候选人。
第二十九条 进行正式选举时,被选举人获得的赞成票超过实到会有选举
权的人数的一半,始得当选.当选人多于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 的被选举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
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以减少名额,不 再进行选举。
第五章 监督和处分
第三十条 本条例由上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实施。
第三十一条 在选举中,凡有违反党章和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必须认真查
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予有关党组织、党员批评教育,直至给予组织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选举单位应根据本条例制定选举工作细则,经党员大会或党 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三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党的基层组织的选举,由中央军委根据本条 例的精神制定相应的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 的规定、办法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本条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