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3:5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第一篇: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一、感染控制监测

(一)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 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三)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1次。

(五)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二、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 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传染病报告

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五、结合我科室实际应注意血液净化患者感染控制重点环节

1、每3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定量,丙肝定量检查

2、授权委托书签署意见并签字

3、血液透析可感染疾病的知情同意书

4、血液净化患者治疗须知

5、血液透析患者预交费知情同意书

6、注射乙肝疫苗知情同意书及签署拒绝同意书

7、血液净化谈话记录

8、血液净化进入透析状态的患者需根据患者情况严格分区管理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1、血液净化中心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透析器储存室(库房);污染区:透析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2、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包括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3、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中心,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等。

4、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在操作中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5、对于第一次透析的患者或由其他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和丙肝抗体(抗HCV)检测,测定艾滋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长期透析的患者至少每6 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对于急诊透析病人没有上述检测结果时,透析器和管路应一次性使用。乙肝和丙肝病毒、HIV 和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血滤器。

6、透析区应划分普通病人治疗区(透析A区)和隔离治疗区(透析B区),乙肝感染病人实施分区分机透析,所用透析机应严格进行消毒处置,隔离治疗区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隔离治疗区(透析B区)内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结合我科情况,暂未设定隔离治疗区。

7、HIV阳性、TP阳性、丙肝阳性患者到指定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8、严格限制病人陪伴进入透析室,病人所用各类物品按要求处置。

9、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复用透析器/血滤器才可重复使用,复用必须遵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结合我科情况,暂未复用透析器/血滤器。

10、医务人员在复用透析器时应加强自身保护,穿戴口罩、袖套、手套、塑料围裙、防护面罩或眼罩。

11、透析器管路和穿刺针不能复用。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的要求处理。

12、透析室所有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13、废弃的消耗品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14、透析治疗室、置管室、配液室等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并做好记录。

15、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16、每次透析结束时应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透析时如发生破膜,动、静脉传感器保护罩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立即消毒。

17、工作人员应每年组织体格检查,重点检测经血源感染的各项指标。酌情注射预防疫苗。

18、科室感染联络员每月对透析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透析液采样作细菌总数检测,并做好登记。

19、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季度或不定期对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及时通报整改意见。

文献参考: 2016(2010版)绥阳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 年7月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第三篇: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参见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章节。

(二)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三)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五)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六)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七)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二、治疗前准备

(一)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二)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三)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一)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于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工作服。

(二)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三)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

(四)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

(五)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护目镜。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见附录。在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二)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三)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四)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并更换手套。

(五)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五、治疗物品转运

(一)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消毒要求。

(二)治疗车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三)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病区。

(四)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六、透析机消毒

(一)透析机器外部消毒

1、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二)机器内部消毒

1、每日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不同透析机厂家出厂说明进行消毒

2、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七、透析消耗品使用消毒处理

(一)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关于一次性使用物品的相关制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复用透析器才可重复使用,复用必须遵照卫生部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二)透析器管路不能复用。

(三)乙肝病毒、丙肝患者、HIV及梅毒感染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四)透析器复用的具体操作规程参照《透析器复用及质量控制》章节。

(五)一次性物品用于一个患者后应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处理。

八、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参照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章节

九、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参照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的管理要求章节

十、感染控制监测

(一)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十一、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 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十二、传染病报告

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第二篇血液净化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范 第一章水处理系统及水质量控制

目前透析水处理系统分为二类,一类为单极反渗透析水处理系统,另一类为双极反渗透析水处理系统。透析水处理系统的寿命、消毒方法、消毒程序、产水量⁄小时等与生产厂家及型号有关。

水处理系统及水质量控制

一、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保养

(一)水处理间应该保持干燥,水、电分开。每半年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技术参数校对。此项工作由生产厂家或本单位科室专业技师完成。

(二)水处理设备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等。每一台水处理设备应建立独立的工作档案,记录水处理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使用的工作电压、水质电导度和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三)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更换。

1、石英砂过滤器根据用水量每周反洗1~2 次。一般每年更换1 次。

2、活性炭过滤器反洗的周期为1~2 次/周,建议每年更换1 次。

3、树脂软化器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每1~2 年更换1 次。

4、再生装置其再生周期为每2 天再生1 次。

5、精密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10μm,一般2 个月更换1 次。

6、反渗透膜每2~3 年更换1 次。

(四)每天应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冲洗、还原和消毒,每次消毒后应该测定消毒剂的残余浓度,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供水。

(五)做好维护保养记录。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

(一)电导率正常值约10μs/cm。

(二)纯水的pH 值应维持在5~7 的正常范围。

(三)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五)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 次,参考2008 年美国AAMI 标准(见表1.1)。表1.1 血液透析用水允许的化学污染物的最大浓度 污染物允许最大的化学污染物的浓度(mg/L)钙2(0.1mEq/L)镁4(0.3mEq/L)钠70(3.0mEq/L)钾8(0.2mEq/L)氟0.2 氯(自由态)0.5 氯胺0.1 硝酸盐2.0 硫酸盐100.0 铜0.1 钡0.1 锌0.1 铝0.01 砷0.005 铅0.005 银0.005 镉0.001 铬0.014 硒0.09 汞0.0002 锑0.006 铍0.0004 铊0.002 24

第四篇:血液净化室

血液净化室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

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

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等。

(六)专用手术室

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3、达不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仅能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拔管、换药和拆线等操作。

(七)水处理间

1、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 ,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2、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3、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

(八)库房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应该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九)污物处理室

污物处理室用来暂时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品,需分开存放,按相关部门要求分别处理。

(十)医务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办公室,用餐室,卫生间,值班室等)。2

第五篇: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院感有关知识培训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透析治疗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4.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²。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血液净化中心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室、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6.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7.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8.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室、复用透析器存放室应安装空气消毒机并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常规消毒,当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擦洗地面,床头桌用浸泡消毒液的抹布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并定期消毒。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可应用低浓度消毒剂;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9.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内应换鞋或穿鞋套,普通透析患者与经血源感染的透析患者应分区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结束应换下被服,沾有污物随时更换,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限制家属在透析治疗室随意进出血液净化中心。

10.有易感染手术透析患者,安置单独病房,专人看管。

11.透析前透析患者应查肝炎全项及艾滋病毒,无阳性者透析,若肝炎阳性,HIV阴性,继续透析的危重透析患者给予做CRRT,HIV阳性者通知传染病院转院。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开始3个月为预防感染窗口期,在隔离间透析,3个月后复查乙型肝炎全项、艾滋病、梅毒抗体,阴性者转入大血透间继续透析,HBsAg阳性透析患者改行腹膜透析或转他院治疗。艾滋病、梅毒抗体阳性透析患者转传染病院,并行院感上报。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12.对长期透析的透析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1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14.如有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15.对于怀疑可能感染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的透析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其后13个月应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16.严格医疗物品管理,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无菌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17.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18.严格血液净化中心医疗废物的管理。(1)废弃的消耗品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2)使用过的体外循环装置需有效的密封在不漏水的废物袋或防漏容器中,并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地点毁形,并有登记。

(3)透析过程中一次性器械应该在1名透析患者使用之后处理掉。非一次性器械应该在透析患者使用后消毒。

(4)废弃的针头应放在锐器盒内,注意不宜过满。

(5)透析时所有的医疗废水(包括排出的透析液)应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19.严格血液净化中心的复用管理使用有可复用标记的透析器进行复用。重复使用透析器应严格判断透析器的类别做到专人专用。最好采用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机进行透析器的冲洗及消毒处理,并按照复用规范进行管理。避免透析管路的复用。

20.血液净化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年组织体检,重点监测经血源感染的各项指标。必要时注射预防疫苗。

21.告知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透析患者遵守血液净化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复用知情同意书。

22.建立透析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透析患者做明确标识。

23.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月对血液净化中心内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透析液、反渗水采样,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消毒隔离情况进行检测。血液净化中心应保留监测结果,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并上报整改结果。

下载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控制检测制度

    潜 山 县 中 医 院 王 河 分 院 血 液 净 化 中 心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 一、 定期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五篇范文]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建立防治交叉感染,特别是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播的标准化操作规程,达到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性疾......

    血液净化室护士准入制度

    血液净化室护士准入制度1. 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2. 在血液净化室学习期满3个月,掌握血液净化的理论知识,掌握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掌......

    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XS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1.血液净化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相对清洁区包括水处......

    血液净化室简介

    血液净化室简介我科拥有北京仁和惠康反渗水处理系统,和费森尤斯血透机6台。能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多种血液净化治疗,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控制制度 为了避免血液透析中心内发生感染,减少并发症,特作如下规定: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生效日期:2007年3月20日 修订日期: 2011年5月12日 一、血液净化室要布局合理,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及隔离病人净化间。血液透析治疗......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范文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一、人员管理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工作人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