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是几个生于八十年代的大学生
我们是几个生于八十年代的大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小的时候我们是“小皇帝”,老被人们拿来忧国忧民。后来上了大学,人们开始叫我们“不靠谱的八零后”——虽然才陪着共和国走过了二十几年,但我们始终不渝的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种种变化,坚定不移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做一个旁观者——当然,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成了弄潮儿。站在2008回头观望,我们也来谈谈我们眼中的30年岁月。提请您注意的是,我们将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
1978:百废待兴
年度人物:77、78级大学生
点评:30年前的大学生们已经成了这个国家的脊梁。
年度话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评:从那时起,几乎所有国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
1978年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这一年的春天,27万多77级大学新生入校,他们参加了上一年末的高考,从570万人中脱颖而出。当时报名要求参加高考的人多达1000多万,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37岁,许多考生拖家带口报名考试。由于十年浩劫,国家资源相当匮乏,印发试卷成了大问题。中央决定暂停印刷《毛泽东选集》第5卷,调配纸张,保证高考试卷先行印刷。
此前两年,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此前一年,1977年7月,邓小平正式复出。当年,邓小平提出“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这年冬天,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了。
这次考试被称为中国“国家和时代的拐点”,此后30年,高考也是千百万人命运的转折点。1978年春天,李克强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李源潮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进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当年的大学新生也许不会想到,此后30年间,他们会主政一方。现在,李克强是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重庆市的市委书记。
1978年是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的第一年,这一年共录取了一万零五百多名研究生。这个数字已接近文化大革命前17年培养的研究生的总数。
这一年,31岁的易中天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他的学术生涯从此开始。30年后,在电视上讲三国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是中国的电视红人。陈丹青在这一年考入中央美院“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他的毕业作品《西藏组画》被公认为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
1978年北京电影学院重新招生的那一天,被世界权威的《电影手册》评为二十世纪电影史上100个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在这一天跨进校门的人对中国和世界电影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等人成为了同班同学,第五代导演集体开始酝酿。
1978年入学的77、78两届学生集中了过去十多年间积压的优秀人才,在其后的岁月里,“77、78级校友”一直是各个大学的骄傲。
这一年,中科大创办少年班,当年招收29名“神童”入读。当时他们中最有名的宁铂在2003年出家为僧,相对默默无闻的张亚勤现在是世界顶级的计算机专家,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少年班至今还在办,关于这种培养方式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这一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台下的6000人中,有一位名叫任正非的青年人。33岁的他刚刚获得了全军技术成果一等奖。再过10年他将漂泊到南方的深圳,以微不足道的2万元创办一家叫做华为的电子公司。这家公司将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在2007年,员工的过劳死和员工集体辞职事件使华为成为中国当代社会的另一种符号。
6月,邓小平提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的派„„今年选三四千,明年
派万把人。”当年8月,教育部将次年留学生派遣名额增至3000。
1978年12月26日,第一批50名赴美留学的访问学者在夜幕中乘飞机离开了北京,他们中最小的32岁,最大的49岁。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临行前接见了他们,全国科协主席周培源和教育部副部长李琦亲自把他们送上了飞机。
英国《观察家报》说,“这些年轻人不仅将充分地接触英语,而且要接触一切民主政体下的东西,从炸鱼条到带脏字眼儿的政治评论。他们不久就会认识到,雨果和狄更斯早就死了,他们一直被灌输的那个悲惨景象的英国可能需要重新画了。而这一切,对他们,以及对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1978年,打开国门的一切工作都在准备之中。
5月11日,刚刚改版的《光明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大会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原点。在这之前的11月24日晚,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人家全部集中在一起。大家在一份契约上按手印,决定包产到户,“万一走漏风声,队干部蹲班房,我们全体社员共同负责把他家的农活全包下来,还要把他的孩子养到十八岁。”从此,中国农村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变革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12月,诗刊《今天》创刊号出版,它的主要撰稿者包括北岛、芒克、食指、舒婷、杨炼、顾城。这一年,顾城写下《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一年,柳传志在中科院做工程技术员,此时距联想的成立还有6年;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班的陈伟荣,黄宏生和李东生刚刚入学,那时中国还没有几个人见过彩电,康佳、创维和TCL大战中国电视市场还是遥远的未来;牛根生在内蒙古的草原上放牛,“蒙牛”要到21年后才宣告诞生;27岁的王石刚刚从兰州铁道学院毕业,这一年他到深圳参与一个建设项目,10年后他开始经营深圳万科集团。
这一年,微软公司刚刚2岁,比尔·盖茨还不知道自己会成为全球首富;在芝加哥,世界上第一个移动电话通信系统悄然开通,30年后,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电话用户。
此前一年,美国同时发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对太阳系外层行星进行探测。现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向宇宙深处飞去。
1978年是中国的马年。跃马迎春。接下来的1979年经常被人们称为“春天”。
第二篇:我们八十年代的童年
B
象我们这样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一代人,至今已经度过了二十几个年头,一百多年来,还没有如我们一样庸常的二十几岁,小日本被赶走了,内战又没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又被我们伟大的上一辈人征服,惊心动魄的文化大革命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而悄然成为历史,any way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人生的幸事。
我们过得朴实和清贫,但是健康和坦然,象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虽然被贫困所困绕,可是当时的我们更多的关心的并不是那些,我们只是在感受人生的纯真和平淡。贫困之外我们不乏快乐,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接触自然的机会更多,我们的童年也更自然,这构成了我童年最美妙的体验。
那些平淡的过去,那些无法重构的体验,随着岁月远去,有些事经历过了,成为过眼烟云,有些事经历过了,成为一种记忆。许多年过去之后,我们总会时时想起它,想起它当初对于我们来说的轰轰烈烈,想起它曾经怎样占据我们的心灵。
而它们已被岁月遮掩,风尘一经拂去,这一切竟如刀刻般清晰。那是我们成长的痕迹,那是我们心灵中的烙印。
拎着瓶子打过酱油和散酒,帮大人们买过香烟和五分钱一盒的火柴,每次看到二分钱一块的小儿酥糖果都会咂吧一下嘴将口水咽下去,最终都没敢买。
苹果和饼干可能是小时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美妙的食品,其实现在回想起那些美味来也不过是些在诸多营养食品或大鱼大肉填饱肚子后再也不想多看一眼的东西,但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还有更好吃的东西。还有罐头,那可能只有在得病的时候才能享用得到。
于是我们象农民伯伯盼着丰收一样等待着过年收获一点零花钱,但过了年后往往仍没有舍得花掉。那时候我们的生活真的很贫瘠,这些甜美的优雅的食品为我们那时的生活增添了一种味觉上的回忆。
用泥巴做过炮楼,学着小兵张嘎点燃。用废笤帚浇过煤油当作火把烧过,自己生火烤过山芋土豆,还用废的铁罐头盒子煮过毛豆吃。用铁丝、皮筋做纸弹枪,也有用火柴当子弹的,拿报纸做过风筝,不过一般只是花花架子,自娱自乐而已。
睡过防震棚,推过平车,帮爸妈挖过储红薯和萝卜的地窖,有时也会偷偷在地上挖个坑埋上一个萝卜看自己种的萝卜发的芽儿是啥样,每次都会被多事的鸡刨了出来,害得爸爸把地窖反复检查是不是露了个洞,不然这萝卜咋跑出来了呢?
傍晚的小院里,我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用馒头渣喂小鸡,空气中有种不真实的炊烟味道,仿佛糯米纸随时融化的轻薄。
谁家的单声道唱片机一遍又一遍放着罗大佑的童年,有时会让我顿生钦佩之情,想这名歌手就是名歌手,连唱这么多遍居然一点都不累。
差不多大的孩子中不只一个名字叫建国、国庆、卫星的,听说早我们几年出生的大孩子们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参加过刘少奇的平反大会,往村委的外围墙上神圣的刷过“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
很多生活用品多用“洋”字冠之以名,洋火、洋钉、洋皂、洋条,这些帝国主义的洋货怎么用怎么不屑,却有怎么用怎么舒服。
我们这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当然不会经历这些,我们上小学时几乎没什么大的政治事件,也没写过什么标语,通常只是会用粉笔在墙上写:“某某是傻瓜”、“某某某大坏蛋”等字样,一般总会招来大人的一顿喝骂。
与现在的孩子比起来,最大的差别可能我们有兄弟姐妹。我们常常被称为老大老二或老幺。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希望有一个哥哥,它意味着除了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外,他还是孔武有力的象征。
两个小男孩打架之前先想的是对方和自己有没有哥,那意味着后果可能会很严重。而当一个男孩拖着鼻涕哭着说我回家找我哥的时候,对手会感到很大的恐惧,尤其是他自己没有哥的情况下。
一个家庭如果有哥仨儿,那么老大是天生的孩子王,老二老三在同龄的孩子中也会很有话份儿,他们会从自己的大哥身上很快学会英雄气概,还有管理才能,可以说中国相当多的年轻的企业家就是出于这样的家庭。
其实打架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常态,因为总在一起玩,今天和你好,明天不和你好了。很认真,也很忧伤。
男孩子们之间的打架通常更有回忆价值,因为他们总是以动手为结果,打起来了,有闲着的大人们在旁边笑眯眯的看,绝不会去拉,哪怕双方脸红脖子粗怒不可遏,没什么不好的。
失败后哭着回家的孩子也不会得到父母的支援,相反他们还会大声呵斥:“又出去被人欺负了,你可真窝囊。”于是孩子们的哭声更响,但可能是过了一个小时,也可能是过了一天,他们就会又跑出去,打呀杀呀。
父母也不会真的把这个当成人生的经验将给他听,因为那是孩子的事。
还不怎么认识字的时候,看得最多的就是那种翻得很烂的小人书,六十四开本。有的是手工绘的,代表作是48本一套的《三国演义》,有的则是黑糊糊的电影剧照本,各种战争电影各种国产侦破故事各种样板戏。
因为没有儿童不宜的内容,所以那时几乎所有的文艺样式都有小人书版。再到后来,更多的国外电影剧照和国外小说手绘本出现,我读过最经典的算是《悲惨世界》和《王子与贫儿》,小人书中从此有了爱情,有了我们不懂的仇恨和美好。
那时候大家除了比谁的哥多,还比谁的小人书多,一个据说有一百本小人书的孩子同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知识就是力量嘛。
假如谁有全套的《三国演义》,他就可以成为偶像。现在谁若有也是一样,但那更意味着一笔财富。知识就是金钱。
然而小人书时代很快就随着电视的出现而消失了,但那之前小人书绝对是我们快乐的记忆中的最美妙的精神财富。
收集糖纸、火柴盒封皮、香烟壳也是我们非常热衷的爱好,不过火柴盒封皮和香烟壳收集一般是用来和别人游戏赌输赢的,所以收集糖纸是一项目的比较纯正的爱好,也比较能满足当时我们的一些虚荣心。
那时候能经常吃糖的人家并不多,大多数人家也就在春节时买上一二斤糖而已,所以想搜集一张别人没有的,可以让自己炫耀一番的糖纸并不比现在寻找一张邮票珍品容易。
搜集糖纸的最佳时节当然就是春节了!常常是一个大早就出了门盯在路上,老远看到地上有一张糖纸就会飞快地跑过去如获至宝般的捡起来!回到家就把它洗干再压干夹到一本厚的书里!有的时候看到别人手里拿的那种糖的糖纸是自己所没有的,就会跟在人家后边,直到人家把那块糖放进嘴里再把糖纸扔在地上为止。新的学期开始时,就把一大本糖纸带到学校去,和同学们炫耀一番,再进行交换!
不过童年时代在路上捡的东西太多了,除了糖纸,其他象火柴盒封皮、香烟壳子、小的瓶子甚至是棒冰的棍子,孩子们都会乐此不疲,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捡一些好玩的东西往往是为了游戏的需要,会充满着一种满足和充实的乐趣。
捡火柴盒封皮、香烟壳子主要是用来做为和别人游戏的筹码,或者干脆是游戏的道具,比如叠成三角或四角宝,看谁掷得远或者能碰触到你的对手的宝,那样你就能赢得更多的宝。
火柴盒封皮一般是通过用嘴吹或用用手拍,大家出相同数量的火柴盒封皮,猜拳看谁先开始游戏,开始后谁先一口气把叠成一摞的火柴盒封皮吹翻,这些火柴盒封皮就归谁。一番游戏下来,手往往拍得肿的象馒头一样,回去后又少不得大人的一顿骂,可是如果今天赢了一些筹码心里还是会美滋滋的。
捡棒冰棍子更是会热火朝天了,那是为了一种叫“扔棒冰棍”的游戏。和现在用扁平木头做的冰淇淋棍不同,那时候是用竹子做的,参加的多是二三人,每个人对出数量相等的棒冰棍,先来石头剪刀布,由赢的人先扔。
把一大把棒冰棍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地一米左右,太高了别人也不答应,属作弊行为),撒到地上,先把和其它不挨的拾起来,再用一根冰棍棒去一根根挑其他的,如果能挑到旁边一根而不碰动其他的,那这根就是你的了!如果你碰动了其它的,就该下一个人玩了。
那些我们童年时代曾捡过的许多东西填满了我的记忆,不过想想现在的孩子们不会再去捡这些东西了,大人们因为卫生和安全的考虑自然是不会让他们乱捡人家丢下来的东西,并且孩子们能玩的东西也不会再象那时那样贫瘠,他们可以在游戏机或一些更好的玩具里来感受属于他们的乐趣。可是我还是觉得那时的我们好玩,充实、带劲,真的。
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荡着五十年代那批人就荡旧了的双桨,我们走进了小学,那里有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约束,也有了视野更加开阔的自由和乐趣。
那时我最擅长写肉麻入骨的作文,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改革大潮席卷神州”,后改为“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类。我曾热烈讴歌班上某女生冰雪聪明、大公无私、比雷峰雷峰„„一个吊着两道鼻涕的9岁小丫头片子被我塑造成了完美无缺的革命战士。
还有看图作文,我还记得当时的描写:星期天的早上阳光明媚,老师带着我们去看电影。天是那么可爱,我们都开心的排着队。突然小明看到了路边掉了一毛钱„„结局大家都知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写过至少三篇这样可爱的东西。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整整看了N遍《小兵张嘎》和《闪闪的红星》,于是每次写观后感都是痛苦的事情,我把三年级写的抄了一遍,稍作修改后就变成了五年级的观后感。
在课桌上练习书法(一般是写着“某某大坏蛋”“某某吃狗屎”之类),有的人还擅长彩绘,一个学期下来课桌往往会成为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清明上河图”,不,应该是一幅幅×2,因为每个课桌上总会有那泾渭分明的“三八线”的。
笔记本上除了歪歪扭扭的写上自己的名字外,一般还会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自我激励的话,稍有个性一点的同学会写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问这话谁说的,一般说不知道,有点小聪明的会说“别人说的”。
学校的老师喜欢在课间操放一首“鸽子”,歌词大约是“飞吧,飞吧,我亲爱的鸽子,让你带着我,飞向远方„„”,总是在急急忙忙去厕所的时候跟着音乐边跑边唱。过了许多年,偶尔在电视上听见了,条件反射让我还是去了厕所。
小学时候看过一部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的广告上说“绝对吸引你的泪水”,一起去的老师有几个眼睛红红的,同学中间倒是很少哭的,也许我们那个年纪还不能理解那么多。但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却成了学校里脍炙人口的歌曲,每个人都会。后来在某次儿童节学校组织的晚会上,我们班上的那个小丫头居然因为这首歌得了个第一名,不是因为她的声音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因为她唱这首歌的时候居然流下泪水,这还得了,第一名非她莫数,不过看她那楚楚可怜的模样确实让人挺心疼的。
不过我们小学学会的歌大部分还是以配合爱国主义的为主,比如《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峰好榜样》等。还有一些是儿歌型的,比如《童年》、《小呀么小二郎上学堂》等。再后来,还学了一些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比如迟志强的《愁啊愁》还有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等,当时曾有一个非常恶劣的想法,这蹲监狱不是挺好的嘛,也能混得个才华横溢名声大躁呀。
我小时侯的乐感就很好,唱出来的歌声那叫一个悠扬啊,不瞒诸位说我还曾写过两首歌,只不过被一点都不懂欣赏音乐的老哥指斥为二十世纪最难听的歌,这使我的信心巨大受挫。我想如果我这辈子当不上音乐家,我哥定要负上一定的责任。
我们是爱科学的,我们上学时所在的那个时代就已经一点一点地崇尚知识与科学了,而随着我们认识的的字一天比一天多时,我们也能很艰难地读那些没有画面的大书了。
未来在小灵通那里呈现出一种诱人的美丽,我们虽然不知道那样的世界什么时候出现,但我们从那时候起就有了理想。更关键的是我们知道了理想中我们是如何生活的。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对作家、诗人之流无比崇拜,看见带眼镜或上衣口袋里挂着只钢笔的老师就艳羡得很。我曾经幻想我当了老师之后是如何如何的神气,还培养出了很多科学家、数学家。
我们唯一想不到的是,当我们进入那个未来世界之时,小灵通还是小灵通,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永远年轻,而我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了。而《十万个为什么》给我们提供的更多的是原来是这样子的。
现在这本书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本不过时的书,但现在的孩子选择太多,所以它更多的只是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的一种装饰品。
小学里学习的榜样是雷峰、赖宁、韩余娟,做的最多的事是捡东西,除了捡我们用来做游戏的东西外,有人认领的就交给失主(并会天真的跟失主说“碰到我们的老师和他说一声好吗”),没人认领的就给老师,老师一般会在早操上会当众表扬一番的,于是做好事的风气日甚。我记得有一段捡东西捡疯的我拿着一个笔套交给老师,弄得老师苦笑不得。
偶尔老师还会组织我们去捡树上掉下来的一些干树枝给五保户或捐一些图书以供学校建立图书室,不过这是损私肥公的事情,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的人认为我们捡的树枝是他们家树上的是他们的私有财产,于是会对学校的做法颇为愤慨。还有我原来就捐了六本书,甚至把哥哥最爱看的一本小人书瞒着他给捐了,害得哥哥还以为是老鼠拖走了,从此对老鼠恨之入骨,每个星期都会把家里的老鼠洞堵上一遍。直到现在我都没告诉老哥,那本书已经被我捐给了学校。
不过我还是为小时候我们那些学雷峰做好事的精神感到自豪和感动,现在显然已不可能那么单纯了,而且现在的孩子也很少有人知道雷峰他们了,你如果问他雷峰是谁,他很有可能会回答你是某个电玩游戏里的怪物或是某个动漫里的某个小配角。
学校门口的无证摊贩特别多,卖啥的都有。那种小的黑白的遗像似的香港明星照片五分钱一张,翁美玲的特好卖,卖着卖着还真成了遗像,估计那是最早的盗版。
还有一种折叠起来的,正面是明星照,反面是《妈妈的吻》之类的歌词,一毛一套,觉得有点儿贵,从来没买过。
还有“印花纸”,有一种是自粘的可以直接贴在书上,还有一种“印花纸”则需要沾点唾沫才能印出图案,非唾沫不可,干净的水不管用。
有拿个锅卖“秦糖”的,鼻涕似的黄乎乎一坨,三根小棍一搅和,成白乎乎痰似的了,吃得还挺香。还有什么“香烟糖”、“粽子糖”、“棉花糖”、“面饼”。还有转糖人的,转到什么给你什么,我老盯着“游龙转凤”,可转来转去顶多转个“老鼠偷油”。
还有卖那种酸梅做的果肉,一个酸梅肉包成一个糖果包装状,一个二分钱,并且以《西游记》里的主人公名字命名,有的叫“唐僧肉”,有的叫“八戒肉”。“唐僧肉”卖的特别好,据说是因为据当时对《西游记》已有初步权威了解的同学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那时的全是色素的桔子水装在一个看上去就有毒的容器里(那容器很有些象后来在中学里冲厕所的自动储水装置),水还在里面循环的转着,买上一杯美滋滋的喝,还好那时的小孩都特别纯洁,也没有对着那装桔子水的容器的形状乱想。
那时下课的信号是那口类似革命题材的电影中用来警示鬼子来了的大钟发出的,我们总是对下课的钟声特别的敏感,上自习课的时候我们听到下课钟声从凳子上跳起的反映,绝对比奥运赛场上百米赛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起跑的反映慢不了多少。
没有手表,我们判断下课往往却会有很土的高招,比如以第一天下课时太阳的光线透过窗户照在教室门上的位置为准,第二天只要看到光线快到昨天的位置就知道大约还有多久就下课啦。不过阴雨天的时候就失去了作用,也就会觉得特别的难熬,会觉得总下不了课。
放学后也不回家,先趴在窗台上匆匆做完作业(那时的作业多是把某某课的生词或课文抄写N遍),然后我们可以一直玩到天黑,用不着父母去接,也用不着有人来喊。我们累了饿了,就会背着小书包跑回家,不曾洗过的小手抓起一个馒头就吃。妈妈一问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就会振振有辞的说老师让我们在学校打扫卫生﹗害得妈妈老感慨老师的心狠:天天让这么小的小孩打扫卫生﹗
其实老师当然没有那么坏,只不过施教水平上有高有低罢了,我想有些老师的学力比我们小学毕业的时候高不了多少。
我的小学老师里大多数比较严厉,一般是采取“严师出高徒”的教学模式,罚站、罚抄课文、打耳光、罚面壁,这些骇人听闻的处罚在那时再司空见惯不过。
这也使我们对老师有了一种很显著的依赖心理,和同学打架了会威胁对方说:我告诉老师去。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孩子们在电脑或电玩游戏的教化里他们可能会恶毒的说:我要杀了你。不是教育水平不一样,而是我认为有些所谓的难以界定的人权影响了老师们的某些应当是正当权利的使用。
也有的老师会采用一些诱教的教学方式,据说大受欢迎。就是以讲故事为诱,让我们专心听讲,专心做作业,如果不专心听讲的人则有可能被罚出教室不准听故事﹙这一处罚往往比上面的体罚要严酷的多﹚。
那时听故事给我们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我记得有一个故事讲游击队员杨风的,这故事我哥那会听过,我那会听过,若干年后我妹妹上五年级的时候居然也听过。有一个片段我一直都没有忘记,说杨风一人赤手空拳杀死十个拿着机枪的日本鬼子,这曾令我们热血沸腾不已。在我们的心目中,杨风的名声绝对比李向阳响亮的多。
不管如何,若干年后再想起我的小学生活,我都非常感激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不管是严厉的还是给过我乐趣的。因为是他们给了我认识真知的启蒙,给了我要严于律己的中心思想和态度,给了我解读人生的钥匙。
我们玩的游戏除了上面我说过的外还有很多很多,不过有时候游戏也分男孩们玩的和女孩子们玩的。
男孩子的集体游戏是藏猫猫,当然那时不叫这种温文尔雅的名字,他们说那是抓特务。特务有的是国民党的,有的是美国的,最常见的是日本的。在一群孩子吵人的呼啸声中,我们经受了历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还有斗鸡,不是那种宠物鸡,而是用右手搬着左腿这样对斗,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称呼,我们那儿就叫斗鸡。这是一项人体接触非常激烈的游戏,经常是斗完了回家去找妈妈缝裤裆,当然又少不了一顿骂。
比较激烈的还有“挤钢渣”,冬天的时候由于比较冷,下课的时候大家靠着墙挤成一排,两边的人就往中间对挤,在寻找温暖的过程中也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乐趣。
还有一种游戏我已经忘了叫什么名字,就是两边分对等的人,分开十米左右的距离,面对面拉着手,然后一边开始唱着歌挑对方的人,被挑中的人要朝对面冲过来,冲散人墙的就可以拉走对方一个人,冲不散的就要被对方俘虏并兑变成对方的人。
还有用一根小棍推铁圈,看谁推的最远;抽陀螺,看谁的陀螺转的最快,持续的最久,有点艺术感的男孩子会在自己的陀螺点几个带颜色的点,转起来的时候煞是好看。
女孩子也是一起玩的,她们通常玩的是跳皮筋。和现在一样,轻盈的跳跃当中,女孩子学会了在别人赞美的注视下生活。皮筋通常是用废自行车内胎剪成的,后来也有用衣服上的松紧带来做。她们一边唱一边跳,在我的感觉中,女孩子们的心情永远是好着的。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的女孩子可以做男孩子的游戏(虽然不大受欢迎),但男孩子绝不能像女孩子一样跳皮筋,那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丢沙包也是孩子们玩的比较多的一种游戏,大多是女孩子玩,就是将沙包抛向上空然后接着,看谁到最后能接到更多的沙包,有些象现在马戏团的杂耍,不过技巧性没有杂耍难度高。沙包一般是用碎布缝的,里面装的是麦子或者大豆,沙包缝成正方形,外观上挺好看的。
还有“翻单背”,用一根头尾接在一起的绳子,在两只手之间交叉出不同的形状,由另一个人接到手上来并变换成另一种不同的形状,然后再接着来,最后不能破解的人输。这是当时难得的益智游戏,道具简单,规则容易,但是自打我上中学以后便没见有人玩了,这曾使我觉得非常的惋惜。为了不使这个游戏失传,我曾煞费心机的交一个小孩,交了老半天,他说了一句:什么呀,哪有俄罗斯方块好玩,我当场晕翻。
再一个是“拾杨窝”,在地上挖十个小窝,五个一排,共两排。然后到树上摘一把链枣,每人二十五个,每个窝里放五个。由一个人先抓起一个窝里的链枣走,一个窝里放上一个,放完了没有空窝的话接着抓起来走,直到空了一个窝,可以将空窝下一个窝里的链枣赢回。一局下来如果对方赢的链枣不够了,你便可以做地主去圈他的地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个游戏曾风靡一时,害得每个人家周围都被挖满了小窝。
我们打扑克牌只会打“八张牌”和“小猫钓鱼”,好处就是不管有几个人,不管牌缺不缺,总能玩得起来。不象现在打分或者斗地主,最害怕的就是“三缺一”,有时甚至是“一缺三”,而且即使四个人的时候任何一个人没心情就玩不起来。
这些游戏构成了我们童年时代主要的精神生活,也许有些已经忘记了规则,忘记了玩伴,忘记了我们曾经一边玩一边唱的歌,但是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因为那些游戏而来的乐趣,因为我们正是在那些乐趣中一点一点长大。
村子中心的空场上经常会有镇上下乡来放的露天电影,有一首郁冬唱的叫《露天电影院》的歌:我家楼下的空地是一个电影院,在夏天的时候它不断出现„„讲的就是那会的事,可是我们的经济状况一定不如他们,因为至少他还住楼,我们那会相当一部分人还住土坯房呢。
虽然是那几部老片子,虽然连台词都能背下来,但那毕竟是电影啊,电影是多么神圣的东西呀。放映员一停下车,先见着的孩子一定会扯起嗓子喊:来电影了!大对来电影了!比过节还高兴。
放电影之前,总能听到那些麦垛在场旁边的人家的叫骂上,因为没带凳子的人只有去扯些垛子上的草做着看,一场电影下来,那些原本看起来壮实丰满的麦垛肯定会被薅得其零八落。
总会早早地占好位置,如果去晚了也没关系,可以到幕后去看,那边每个人都是反着的,怪怪的,还有这样也可以躲开那些装模作样的大人的斥责。
那时看露天电影更象是社交活动,大家比着劲的高兴。很多年之后,我看高雅的西方人或正在高雅起来的中国人看歌剧听音乐会的心理和我们当初一样。
我们孩子们把电影分成三类:拳脚棍棒上见分晓的叫武打片、用机枪手榴弹的叫枪战片、没有任何﹝对打﹞动作的是索然无味的生活片。当时武打片中的代表作是《侠女十三妹》、《少林寺》等片子,模仿成了我们最深刻的观感,这些片子给了我们最初的体育教育。枪战片比较多的局限于革命战争片,向《英雄儿女》、《地道战》等,这些片子不象武打片那样吸引人,对我们来说只是聊胜于无罢了。至于生活片,我们难得会用心的看,当然了,即使用心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露天电影很快被电视取代,虽然没有完全取代,但是电视对于我们这些难得见见外面的世界的孩子们来说,电视后来很显然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
村上的第一台电视出现在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也就是87年前后。那时的电视里一共能收三个台:中央台、江苏台,还有一个应该是淮阴台,我记不大清楚了。反正电视台特别少但感觉那时的节目却很丰富,呵呵,当然是跟半导体收音机比了。
先是《霍元甲》,接着是《陈真》、《霍元甲》,还有《昨夜星辰》、《珍珠传奇》、《一剪梅》、《阿信》,还有虽放过N遍但我们还是很热衷的《西游记》、《葫芦娃》„„
童年时代最有名的电视剧是两部--《上海滩》和《射雕英雄传》。
《上海滩》播放时端的是万人空巷,一时间好像每个淮阴小伙子都多了一条白围巾,也不管是什么季节了,黑色的风衣也随处可见。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是五年级,我们班最高最能打架的那个也围一条围脖上学来,据传是他在上中学的“对象”给他织的,嘿嘿,可真是砸倒一片人呀。
同学之间也不正经叫名了,都是“X哥”,“阿X”什么的,遇上谁名字里有个“文”或“力”,嘿,可就拽喽,“文哥”,“阿力”,这称呼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一股子豪气。
《射雕英雄传》可以说影响了和我一般大的很多人的—至少是一个阶段的—人生。我从那个时候开始接触金庸先生的作品,从看他的小说到看他的散文、史评、时论。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文学大家。
对于我们这些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那部电视剧更具影响力的了。翁美玲就是黄蓉,谁也替代不了。那时我们一下课,操场就成擂台了,一百多个靖哥哥在那练“降龙十八掌”,三十多个洪七公拿着根棒子到处乱窜,七八个欧阳锋伏在地上练“蛤蟆功”,甚至还有三两个欧阳克摇着扇子去撩蓉儿„„
班里还出现好几本《九阴真经》,都是用演算本的纸撕下来长条,来回折叠成古书的样子。我还记得头几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等我上了中学,对武打片的举趣就不那么浓,开始喜欢看《义不容情》、《流氓大亨》一类的港片和《雪珂》、《京华烟云》等琼瑶的言情剧。那时的家长大多不许我们看电视,尤其是港台的。其实我们最早的伦理意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港台电视剧里学来的。
反观现在国产电视剧,模仿港台,打打闹闹的那套学来了,发人深省,叩人心扉的倒没有了。
那时候电视台少,也就中央台和地方省台,电视制作水平挺低,广告也很少,现在想起来还有印象。有个收录机的广告:一个摩登青年﹝那时候的摩登青年﹞带着耳迈在那里傻不塄登的随着音乐扭动,音乐是:“燕舞,燕舞,一起歌来一片情„„﹗”
有一种洗发膏广告,﹝不记得什么时候都改叫洗发水了﹞,一个小女子穿着飘逸的长裙荡秋千,温柔的歌声传来:施美,施美,使你更美„„佛出牌鼻炎康:大家轮流打喷嚏,然后一个女士说,家有鼻炎康,鼻炎不用慌﹗
肠虫清,一个女同志来问,有制蛲虫的药吗?卖药的老头神秘的一笑:两片﹗又有几个人来问,有制什么什么的药吗?老头也是伸出两个手指头,两片﹗大家都跑过来异口同声的问,都是一种药啊?然后旁白就开始发话,说什么记不得了。
还有,唱:威力,威力洗衣机﹗然后旁白:威力洗衣机,够威,够力,----真不知道什么叫够威够力。
更多的省台和地方小台的广告就是兰色的背景下,伴随着噼哩啪啦的打字声,播音员念着什么什么省优部优国优,或说某某厂长祝大家过年好,然后﹙尤其是地方小台﹚就开始放港台的武打片。
哦,还有一段,“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正义的灭害灵,正义的灭害灵,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
还有什么,好象还有好多,记不得了。
那时候最爱看的当然还是动画片,我觉得八十年代的动画片种类多多,更重要的是内容和艺术都很好,尤其是国产的动画片艺术性很强,而且别有特色。
《大闹天宫》大家都看过吧,里面的绘画和着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画画法堪称是有着强烈中国特色的动画片,而且那个时候的歌曲出奇的好听,这是后话,不提。另外那时的动画片教育性很强:《小马虎》教育我们要仔细,《三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要勤劳,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哪吒闹海》:酒是陈的香,哪吒是老的好;《老狼请客》:你要是没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神笔马良》:小时候我的最爱啊﹗《醉酒》:一个卡车司机酒后行车,开到建筑工地,撞了。演的次数太多了,不过风格跟别的不一样,倒是有点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半夜鸡叫》:小学时代看了《半夜鸡叫》以后,姓周的同学都惨了﹗
《小黄鹂学唱歌》:经典﹗也是经典的中国派画法,可惜现在很少了。歌也不错,现在也很少有了。讲小黄鹂练胆子学唱歌的故事:“小黄鹂,你唱得很好呵”“可是,我的胆子很小,怎么办呢”„ 另外其中有两首绕梁三日的歌,一个是“我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丽的歌儿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来真快乐;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来真快乐„”另一首是“红太阳,挂天上„”﹙开心,开心的流鼻涕﹚
《好猫咪咪》:教育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 ﹗另有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前年谣言,彻底推翻。”
《黑猫警长》:憨厚的黑猫警长,怕老鼠的猴子,会拐弯的子弹,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片的另一片天地,丰富的想象力,更加接近了当代孩子的品位。
《葫芦娃》:没看过的请举手,你,呵,先回去扫盲吧﹗
相比国产艺术性很强的动画片而言,国外的动画片更注重的是情节和动作的感受力,而且张力十足,大人和小孩一起看,大人的笑声绝不会比小孩少,而且绝对投入。
《米老鼠唐老鸭》:世界级的明星,不过李扬的配音“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哇,啊呕”—简直拽的没治了。
《大力水手》:“我是大力水手,我喜欢吃菠菜,因此我力大无比”。不过《大力水手》的女主人公实在是太丑了。
《猫和老鼠》:八十年代末的动画,小学生的必修课。反正猫永远打不过老鼠。
《机器猫》: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机器猫》是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讲的头头是道。不过当初俺年龄小,就是看着好玩。
最让人激动万分不能忘怀的片子是《恐龙特级可塞号》,严格说来那不能算是动画片,可是儿童是最大的市场,当时我们总是围了一屋子的小孩,看那位英勇无比的队长: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然后“啾”的一声,怪兽就玩完了。
对,这片子象极后来的风靡一时的《奥特曼》系列,也怪,小日本的片子里怪兽总是多得象牛毛一样多,而且杀伤力都极大,也许这是日本人出于对当初老美那两枚原子弹的敬畏和憎恶之心吧
还有《布利斯特警长》、《蜡笔小新》、《铁臂阿童木》等等好多好多,只是后来渐渐的长大了,这些都不知不觉的成为了回忆,渐渐地、渐渐地„„
我的童年象和风一样柔和甜美,象玛瑙一样清澈剔透,象俏皮的蝴蝶一样清纯可爱,撇开贫穷的捆扰,它显得是那样的绚烂明媚丰富多姿,那是另一种无限的富足。
不可能再有相同的明天,哪怕甚至只是相似的明天,明天永远不会那样,那种心无旁骛的欢趣,无可挑剔的淳朴,可以让所有的期待乏味,所有的幻想失去憧憬的思绪。
在那些无法忘怀的地点,刻骨铭心的时刻,我只能看到自己的脚步天真烂漫的挪移着,我看不到前方的忧郁难耐,也看不到已经过去的贫困落寞,只有自己的脚步无矩的但非常实在的蔓延着,坚定的就象我现在依然无法咏涵得透的人生。
初春的寒意在小村的炊烟朦胧里四溢着,谁家的饥辘肠肠象失群的鸭鹅一般哀鸣,黯然的暮色又增初春那另人不可抗拒的寒。
可是走过冬的严酷,感受到哪怕只是化冰一样的一丝的温暖,我的童年便能捕捉到盎然的生机,剥蜕着某些后天的伤痕,让我的生光彩夺目。
时光让我见证着某些属于历史的变化,可是我的欢乐不是历史,它是我内心积累的底蕴,它赋予我站着行走的力量,让我积极的屏弃掉许多不安的念头,凌乱的意识,让我在我的方向快乐的成长。
快乐---
嗯,它正是童年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第三篇:我们是大学生—毕业时刻观后感
[我们是大学生—毕业时刻观后感]
穷极无聊之时同学推荐看看毕业时刻,带着好奇的心态开始了我的想象的毕业时刻旅程,我们是大学生—毕业时刻观后感。
演员都不是那么出名漂亮,是真实的大四生,同在一间宿舍中,每个人都独具特色。
徐默涵家里特别贫困,但却独立勇敢大方高傲自尊心特强,成绩特别优秀,就像一枝清高傲骨的梅静静地开放在严寒的天气中,还源源不断地给周围的人带来慰人的香气;刘美曦大方开朗活泼热情,是大众的朋友,真得所有人的喜欢,是个真性情的好姑娘,喜欢一个人不计一切地对他好,就像是一团火,尽她的可能带来温暖勇气和美好;姚娇娇是个直来直去的千金大小姐,爱憎分明,豪爽大气乐于助人,身处良好的家境中却不自暴自弃,成绩专业课优秀得令人仰止,喜欢一个人就大声地告诉他,被拒了还大声地说:我有哪点配不上你,你个瞎了眼睛的东西!虽有些霸道,但却是她张扬个性的彰显;谭冰聪明阳光乐观毅力惊人,心里的想法永远都是那么地令人惊奇,狂妄地可爱,自信地敬佩,为了兄弟可以让自己的前途陷入迷茫之中,为了证明8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可以无怨无悔地三整天不吃不喝地翻译艰深的材料,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可以一整晚都在篮球场苦练三分球直到百发百中,他说自己喜欢鹰,宁愿自己在天空寻找新鲜失误飞来飞去累死,也不愿意去吃嗟来之食,这般傲骨与品性,敬佩;陈晓光勇敢有担当,为了家乡的建设宁愿放弃在北京的大好发展前途,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爱了多年的女友,还要去面对新娘结婚了新郎不是我的境遇,但是无论多难,他都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是在同学聚会上受了打击与刺激,他可以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去荷兰实地考察风力发电项目,却不舍得在旅馆住一夜而是选择在校园的草地上大声地歌唱: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梦想这个东西,他们带着这个光环行走在这个让他们失望让他们碰壁的世界,世界以痛吻他们,他们回报以歌。
求职路上的坎坷崎岖,家里人的施压渴求,都曾让他们深深地对自己这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读大学,到底读的是什么?当满世界招聘的人都对大学生这个群体持怀疑甚至瞧不起的态度时,他们深深地怀疑,自己辛辛苦苦地上了大学,每天积极地学习知识,到了了出了社会却要面对竞争这么大的就业压力,还得忍受去干那些低三下四的与自己的专业丝毫不相干的事儿,是不是这些年所学到的都是垃圾?到底该不该妥协?当他们一点小小的失误就引来老板们的讥讽侮辱时,是忍气吞声还是迎面还击?当自己所做的事儿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必须得做,这要不要坚持下去呢?他们遇到的这些,相信也会是我们将要面对的,观后感《我们是大学生—毕业时刻观后感》。◆分享好文◆面对责难侮辱,他们宁可丢掉这份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也要找老板说清楚甚至吵起来只为了证明人人是平等的;面对上司的打压,他们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永不放弃,永远都有一颗善良的坚强的心;面对家乡的环境问题,他们在北京偌大个城市把整个有关的部门转了好几个好几个圈,永远都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正义的。
徐默涵,这个人是我要真正地学习的。家庭背景一样的我们,可能有更多的相似的感触吧。当她妈妈病了她回家里时,我看见了她家的小茅屋,她家的山,她一边要照顾妈妈,一边要顾着家里的一切。她借钱帮妈妈住院,她忙着给家里的鸡鸭猪狗喂食,她自己一个人在灶前给自己做着饭,她一个人忙活着把快要倒掉的房子修修,她要报答好不容易供她上学的妈妈以及老校长的恩情,她背负着家乡孩子们读书的希望,她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学费,每天马不停蹄地忙,忙学习还有各种各种兼职,虽然穷,但是她的清高傲骨一直都让周围的人敬佩,从不贪图别人对她的好,从不爱慕虚荣……这么多,就像是我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含着眼泪看着她在屏幕上演绎着我的日子,好好想想,自己真的没有她做的这么好。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没有彻底地顶起家里的天,她说:我相信友谊的真挚
爱情的美好 人心的善良 未来的光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都给了莫大的勇气与希望。以你为傲!
关于喜欢这件事,他们也很可爱。感触最深的是,刘美曦对谭冰的爱,她说,真爱一个人,就头也不回地跟他走,穷途末路也不回头,真爱一个人,是想尽一切地对他好,看着他高兴我就高兴,还说,暗恋是一次朝拜,当到达心目中的圣地之后,所有信徒能做的,只是原路返回。这深深地震撼了我。她在他身体不好时跑到篮球场上把正在打比赛的他拉了下来并狠狠地说了他一顿;她在他找工作失意时漫天漫地地找到他说着鼓励他的话;她在他翻译材料不吃不喝时急的让他喜欢的人给他送去她买的食物;她对他说你永远都是我的偶像,真高兴我是你的朋友;她含着眼泪撮合着自己的好朋友和他只因为他喜欢自己的好朋友;她在听到他说我爱你时,哭得泪流满面。谭冰与徐默涵之间理智的放弃也让我明白了,喜欢并不代表两个人一定会在一起,还会有很多的因素,两个人的性格也很重要。骄阳对徐默涵默默无闻的好也告诉我,原来谈不成感情,还可以多一个朋友。陈晓光与徐默涵的最终结合,我知道了原来爱你就会跟你走,撒手闭眼跟你走,山穷水尽也不会回头。谭冰拒绝姚娇娇时说:爱情的值钱,在于它的芬芳,爱情的美妙,在于它的奉献,爱情之所以能够被千古讴歌,那就是因为,他能够让沉浸其中的人变得宽容,对家人,对朋友,对亲人,对陌生人,乃至对敌人,如果,我没有能够让你变成这样的人,我想我不是你真正的所爱,你只是恋了一场貌似的爱,所以,你也没必要伤心了。这些年轻的孩子们,追求的都是至真至性的爱,他们对爱的诠释,那么地高尚。
他们的求职经历,让我明白了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那么多。而未来的两年半,就要在奋斗中度过了。英语口语,专业知识,管理学,人际交往,优良的品质,社会责任感……我也要向世人证明,我们大学生是有素质的,有能力的!
很想,站在长城上,和你们一起,对着高高的山喊:世界是我们的!我们来了!我们来了!久久地回荡,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我相信 想飞上天 和太阳肩并肩 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想做的梦
从不怕别人看见 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 何处不能欢乐无限 抛开烦恼
勇敢的大步向前 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我相信我就是我 我相信明天
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 在日落的海边 在热闹的大街
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 我相信自由自在 我相信希望
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 有你在我身边 让生活更新鲜 每一刻都精采万分 i do believe
第四篇:读《瓦尔登湖》有感:我们生于此间的意义
我们生于此间的意义
——读《瓦尔登湖》有感
张大喵
写在前面
《瓦尔登湖》是我在中学时期便已经有所耳闻的一本书,依稀记得那时某一学期的语文课本选取了原著的其中一段作为课文,彼时觉得瓦尔登湖讲的应该就是一个远离世俗、寻找世外桃源的归隐式生活的故事,类似于陶渊明、鲁滨孙(这位是被迫远离世俗的),想来应该挺有故事性。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尝试读它的时候才发现读得云里雾里、甚是枯燥,只觉得里面描写飞鸟走禽与四时风景的段落和《红楼梦》里描述封建礼数、服饰家具的文字一样让人头疼。以前的时代怎样我并不敢妄言,但就我来到这个世界这十几年所接触所感知到的来说,人们大概绝大部分都喜欢看剧情比较跌宕起伏或者想象天马行空又或者有关“性”、“犯罪”这种刺激人类原始欲望的书籍,我想我也不例外,至少从前是这样的。
但是,近段时间我反反复复静下心来看了几遍《瓦尔登湖》,竟然发觉我慢慢地能够看进去了,并且在此过程中梭罗的形象慢慢地出现在我脑海里,像是在空空的大脑里放置了一个3D全息投影图像,这和我在初中沉迷《龙族》时边看书脑袋里边显现各种惊心动魄的大战的情形无二。
《瓦尔登湖》是梭罗在马萨诸塞州康德科小镇偏僻的瓦尔登湖旁独自居住两年的日记,它共有节俭、读书、声音等18个章节,在我看来,这样的一个日记类似于散文集,各章节之间读起来并没有非常严格整齐的逻辑关联,所以啊,我大胆地说一句,这本书实际上是梭罗写起来行云流水而读者读起来是比较吃力的。
这许多篇散文我也读得比较“散”,故我亦仿梭罗来个名词总结式标题将从中所得所感一一记录下来,见识浅薄,诸君阅之或得一启发或得一疑问均可,在此就不再赘述。
穿衣
梭罗在第一章《节俭》中即谈及自己来到瓦尔登湖的目的:“我到啊瓦尔登湖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过便宜日子,也不是为了过昂贵的生活,而是在最少障碍的情况下处理一些个人事务;阻止我因为缺乏一点常识、一点进取心和经营才能,而做出与其能说看来是悲惨不如说是愚蠢的事情来。”或许可以这么理解:我来瓦尔登湖就是想尝试简单而摈弃不必要的杂务的生活。
这种可以说是极简主义的想法下,梭罗首先谈及人们的穿衣问题,他认为如今的人类在购买衣服的时候更多是出于爱好新奇和考虑到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出自于自己真正的穿着的需要。我将其观点理解为,我们很多情况下将衣服作为自己阶层、权力、地位的象征符号,比如我们古时候皇帝的龙袍、西方绅士的西装还有“垮掉的一代”朋克而不拘一格的嘻哈系服装。19世纪环游世界的普法伊芙夫人从东到西做惊险旅行的时候,到了离故乡很近的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她说她觉得要去拜访地方局时自己不能够再穿旅行服装了,因为她现在是在一个文明国家里,在这里人们都是以衣取人的。我们热衷于买更雍容华贵的衣服或者更潮流的款式,这本无可厚非,人人都有爱美之心,只是在梭罗看来这样我们就更大程度上忽略了衣服遮羞蔽体和提供热量的本来功能,我们实际上和用来挂干净衣服的木头支架没有什么两样。
人穿得简单些,能够在黑暗中摸索到自己,并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很简洁,有备无患,这样,如果敌人占领城镇,他就能够像古代的哲学家一样了无牵挂地空手走出城门,这才是可取的。不知为何,读到这一句话我立马想起来在敌军破城时还在地上推算的阿基米德。
梭罗讲到一件厚衣服在大多数情况下和三件薄衣服的作用一样,顾客可以用真正适合自己的价格买到便宜的衣服,这里还引出了那句著名的“巴黎的猴子王戴了一顶旅游帽,美国所有的猴子也都跟着戴”。再在此我倒并不能完全认同,大概因为处在这个年纪的我仍然是非常注重服装的“华而不实”功能的。不过对于梭罗接下里的一段话我平时无比认同的:是穿衣者严肃的眼光和真诚的生活,才组阻止了嘲笑,使得任何民族的服装具有了神圣性。让穿着色彩斑斓的服装的小丑突然发作一场绞肠痧,他的服饰也会表现出他的痛苦状态来。当士兵被炮弹击中,他破烂的军装就如王袍般显贵。
住所
在梭罗初到瓦尔登湖之后,他便找到了一户人家,买下了他们的简陋的木屋,然后从中拆下地板、钉子开始了自己的建屋之历程。和对衣服的理解同源,梭罗认为房屋只要够用、能满足人类基本的需求(遮风避雨或者更简单地说为提供热量)即可。人类大抵是有着对洞穴的特殊情结的,在原始时期人们只需要一个洞穴就可以非常满足地开始自己的生活。谁不记得自己小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兴趣观看突出的岩石或接近任何岩洞的?这是残留在我们身上的、我们最原始的祖先的本能渴望的一部分,就好像我们对于乳房、对于母性的情结。
许多人为了支付一只更大、更奢华的箱子的租金,一直烦恼到死,而他们在小箱子里是并不会冻死的。我一点也不是在开玩笑。梭罗生活的19世纪的美国是如此,我们生活的21世纪的中国也是如此,或者更甚之。几年前一个《蜗居》的电视剧在中国的火爆正是因为它非常露骨而真实地表现了现如今社会上的人们被这个生存的箱子压得有多厉害。如今的姑娘相亲也是首先看你是否有房子,在这里我并没有觉得有多么地值得批判,毕竟社会的大潮流是这样的,如果你想要违逆大多数人的潮流向反方向游去,要么会静静死在河底,要么会留下不俗的瑰宝然后静静死在河底。对于人们被大箱子所压住,梭罗这么说道:虽然天空中的飞鸟有巢,狐狸有洞,未开化的人(这里按文中意思为野蛮人)有棚屋,在现代文明社会,却只有不到一半的家庭拥有遮身的房屋。原始时代简单无遮蔽的人类生活至少意味着这样一个好处,他仍然是大自然中的一个过客。当他吃饱睡足有了精神,便又考虑再度上路。他可以说是住在世界的帐篷下,不是穿过峡谷,就是越过平原,或者爬上山峰。而最终梭罗慢慢地独自建好了他自己的“箱子”——位于瓦尔登湖边上的一个小木屋,在这里他接待了爱默生、阿尔克特和钱宁等好友,小木屋最终花费28.125美元,这个价格是当时城里人一年的租金。
教育
在自己动手修建房屋和种地的过程中,梭罗认识到动手对于一个人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我希望一个孩子学到一些科学和艺术,我不会按通常的办法行事,把他送到某个教授身边,那里什么都教、什么都练,就是不教不练生活的艺术;——只通过望远镜或者显微镜来观察世界,从来不用肉眼观察;学习化学,却补学他吃的面包是怎么做的,或者学习机械学,却不学习这一切是怎么挣得来的;教他去发现海王星的新卫星,而不去看到自己的缺点,或者他自己是一颗奉承追随着一个什么样的无赖的卫星;或者观察在一滴醋剂中的怪物,却被蜂拥在他周围打转的怪物吞噬。举个例子,即使贫穷的学生在学习,学的也只是政治经济学,而和哲学同义的生活经济学在我们的学院里却没有实实在在地教过。其结果是,他一面在读亚当·斯密、李嘉图和赛的时候,一面使其父亲陷入到无法摆脱的债务之中。
除了讲到身体力行对学习与进步的重要性,事实上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使我们感知到一些额外的对于教育的启发点,私以为那就是博览群书、学贯东西。梭罗在文中使用了许多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古印度的宗教、古代中国的各位哲学家以及当时一些著作的观点及比喻来做自己的语言的例证,总是让我感到那种信手拈来的快感。尤其惊喜的是梭罗对于孔子、孟子的喜爱,光是“孤独”一章中便同时引用了《中庸》的“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斋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和《论语》中的“德不孤,必有邻”。当一个人肚子里有货且有很多货的时候,你的辩论以及陈述就有了大量理论支撑的坚实基础。
慈善
依旧是在节俭一章梭罗讲到有时候同乡的人会说他想法自私,于是牵扯出慈善这一话题。其实对于梭罗的解释我并不是完全理解,大致上又好像懂他的意思,他说:没有任何气味比走了味的行善更难闻了。他还说:每一千个人砍罪恶的枝丫,只有一个人在砍罪恶之根,很可能在穷人身上花去了最多的时间和金钱的人,正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最努力地制造出了贫穷的人,它的努力是徒劳的。而关于这些观点的理解,我认为是这样的:
首先,梭罗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造物主是慷慨的,这个世上本不该有需要慈善救济的人。每个人都可以从造物主那里获取面包。其次,如果这个世上出现了需要慈善救济的人,往往是由于“慈善家”们的掠夺造成的。一部分人抢了另一部分人的面包(富人的钱往往靠剥削穷人来获得)。继而出现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果“慈善家”真心想做慈善,为什么不在抢穷人面包的时候发发善心呢?
2.抢了面包,又把面包渣通过慈善还给穷人时,究竟是为了救助穷人,还是为了熄灭穷人可能发起反抗的决心和怒火呢?(若“授之以渔”,或可谓真正意义上的救助,若只是“授之以鱼”,则需思考一二。)
艺术
我是一个从小就比较敏感的人,对于情感、对于艺术,这么说并不是试图提高自己的品位与形象,事实上我也并不认为所谓艺术就是高贵的,私以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人人口味不同罢了。
我的QQ昵称叫做老艺术家,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个追求,我渴望自己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人、一个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处世的人、一个和自然和音乐交流的人,这样的人我即称之为艺术家。
在《瓦尔登湖》中“我生活的地方,我怕生活的目的”中我看到一句话:“我常常看到诗人在欣赏了农场上最宝贵的部分以后就离开了,而乖戾的农夫却以为他只不过得到了几个野苹果而已。”这让我感到一阵的欣喜,这样的描述在我看来实在是非常“艺术”的,艺术仿佛总是无法具象化表达的,这也就是我只能说它是极其“艺术”感的而无法言达。我钟爱音乐,尤其是民谣,爱的是那旋律和歌词以及低低吟唱的人声所营造出来的氛围,而这正切合梭罗对艺术的理解:画出一幅具体的画,或者雕刻出一尊塑像,因而做出几件美丽的东西来,这是很了不起的;但是能够塑造和画出我们透过它进行观察的氛围和媒介,那就更加值得称道了,这一点我们在精神撒谎能够是能够做到的。能够影响生活的质量,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孤独
终于到了这个话题,非常直白地说我初看《瓦尔登湖》就是事先对它有了一个定义的:孤独的书。有些书友在这本书的评论里面写这是一本“寂寞的人看的书”,不无道理,没有静下心来是很难看得进去的。这首先是一本日记,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刺激眼球的话题就这样一本“流水账”旁人是很难看得津津有味的;其次这是一本一个孤独的人写的日记,当然,孤独要和寂寞、空虚区分开来,孤独在这里更多的应当是一个人的客观状态(接近于独自),而后二者是心灵上的空洞与难受,这就好比along和longly的区别。
农夫能够一整天独自在田间或林中锄地或伐木而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有事情做;但是当他夜里回到家中,他却不能独自坐在一个房间里,完全由脑子里的思想来支配,而必须到他能“遇见大家”的地方去娱乐消遣,想要补偿自己一天的孤独;因此他不明白学生怎么能够独自一整夜和大半天坐在屋子里而不感到无聊和“沮丧”;可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虽然人在屋子里,却仍然在他自己的田野里工作,在他自己的树林里伐木,和农夫一样,到时候学生也要追求和后者同样的娱乐和社交,尽管可能以比较压缩的方式进行。
梭罗在独处的一个时间段里的确差点被涌入的空虚大败,但最终他战胜了它,适应了无所谓社交的生活。我也曾经无比空虚过。即上一个暑假独自在三亚做兼职时遭遇的一段痛苦的时间。那时候我一个人在三亚,离家千里之远,可谓举目无亲,然后和初恋的分手直接压垮了我。对于从小到大没谈过恋爱的我,这种精神上的打击尤为沉重,我一个人住在老板安排的大套间里,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房间越大,心里越孤独。如今想来若是早一些看《瓦尔登湖》,或者我就能早一些走出那种空虚。
超现实主义?超魔幻主义?
我对本书中“冬季的湖泊”一章的最后一段描述非常在意,并不能很明白它的意思,但是心里是能感受到梭罗的那种才气以及他心里的广阔世界的。
“我放下了书本,跑到我的井边去喝水。瞧啊!在那里,我遇到了婆罗门教的仆人,梵天和毗瑟奴和因陀罗的僧人,他还是坐在恒河上,他的神庙中,读着他们的吠陀经典,或住在一棵树的根上,只有一些面包屑和一个水钵。我遇到他的仆人来给他的主人汲水,我们的桶子好像在同一井内碰撞。瓦尔登的纯粹的水已经和恒河的圣水混合了。柔和的风吹送着,这水波流过了阿特兰蒂斯和海斯贝里底斯这些传说中的岛屿,流过饭能,流过特尔纳特,蒂达尔和波斯湾的入口,在印度洋的热带风中汇流,到达连亚历山大也只听到过名字的一些港埠。”
生活
梭罗给我传导出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是:过你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他劝导那个想要和他过同样生活的年轻人的观点吧。
我们生于此间的意义,就是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
第五篇:大学生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园
大学生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许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很多感悟。
在现今社会,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招聘会上的大字报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变化,并且能够在工作和生活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来到了东方伊人购物广场,开始我这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是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也可以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在这次实践中,让我颇有感触的一点是人际交往方面,大家都知道社会上的人际交往非常复杂,但具体有多复杂。我想也很难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说清楚,只有经历了才能了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为了你工作走到一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要和他们处理好关系还需要很多的技巧。就看你自
己怎样把握。我想说的就是,在交际中,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东西,那我们就学着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适应他的方法。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学回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积极的就是主动接近客户,拉近与客户的距离。这也实在锻炼了我们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洞察能力。我们大胆了才能冷静。冷静了才能很好地通过顾客的言语和表情察觉顾客的想法,然后在作出适当的回应,不至于慌张得不知所措。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说:在家的时候,有自己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日子肯定过的无忧无虑。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多少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己一个人去解决,在这一个多月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是都要靠自己。现在就算父母不在我身边,我都能够自己独立。
选择文化产业为主专业,会计为第二专业的我,在这次实践中自然比较关注这方面。虽然在实践中只是负责比较简单的为客人介绍衣服鞋子,,写发票等简单部分,但能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出来也使我颇感兴奋。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面面俱到,而在现实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过的东西,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到的情况。或许工作中用到的只是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书本上确实如此复杂。虽然大学生活不想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学校都是老师在教授,学生听课,理论部分占主体,而我自己对专业知识也能掌握,本以为电里并没想像的中如此容易。平时在学校,虽然也比较擅长与人交流,也学会了简单的会计知识,但在这里,顾客就是上帝,数字是绝对不能出错的,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质量不行,企业的生产就会跟不上,效率自然而然的也会随之降低,企业就会在竞争的浪潮中失败,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要时时保持着这种竞争状态,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这样,企业对每一个在厂的员工严格要求,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种要求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上的,在学校里可能会解疑题,算出一个程式就可以,但这里是更需要的是与实践的相结合,只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只是纸上谈兵,是不可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所以一定要特别小心谨慎,而且一旦出错并不是像在学校里一样老师打个红叉,然后改过来就好了,在工厂里出错那是必须要负责的,这关乎工厂的利益损失。
在社会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暑假工时,自己就有一些胆怯。自己觉得困难会很多,自己的社会经验缺失,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感到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了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管别人态度多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位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弱通往地狱。”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实践,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是我自己在学校学不到的。在社会
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锻炼的,以前是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有些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的接受。
在工作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呢,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就一切变得容易解决啦
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乏了知识,头脑就会枯竭。这次接触的服饰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的历程,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