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札记2

时间:2019-05-15 13:5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习札记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习札记2》。

第一篇:实习札记2

实习札记2

从实习的第二周开始,我们就要开始正式参加每周一的选题会,实习生每个人也要和正式的记者一样报五个选题。我们很头痛的是我们自己单独不知道怎么找新闻,发现选题。去年暑假实习的时候,我们不用报选题,都是记者他们准备,然后他们去采访的时候我们跟着他们学习。这次实习是大实习,我们虽然还是实习记者的名义,但是不能再像去年那样了。现在要开始报选题,我们也有点一头雾水的感觉。

为了能找到五个选题,我们每天都要出去“扫街”。看到什么都赶紧记下来,看适不适合做选题。走到眼镜店门口,想想夏天的墨镜;走到火锅店门口,想看看现在夏天,吃火锅的人多不多;自己早上起床,戴手表也在思考,夏天戴手表的人也好像比冬天多一些,这算不算是一个选题„„这样东拼西凑,五个还没凑够。在找选题的时候,就想到,以前不找新闻的时候,天天都能碰见新闻(我们现在在报社的消费版,选题也只限于消费类的信息):坐公交司机同乘客争吵架;司机开车太快,老人不慎摔倒;商场,两个商铺店主店主争吵,其中一人被气晕。碰到这么多新闻,但却用不上。但还有最后一把利器还没用上―上网找选题。在网上看看其他报纸的消费类信息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在网上总算有点收获了。

但是当我们在选题会上报选题的时候,我们又出糗了。当时我报的其中一个选题是我从网上看到说现在很流行墙布,看看包头的现在有没有买墙布的,我一说完,他们就说早就有卖的,这个不是新鲜事。一起实习的同学小张报的一个选题是,想看看咱们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是不是真有保健作用。这个选题也被pass掉了,原因是我们无法鉴定,而且要从报社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我们俩的选题没有几个用上。最后实习指导老师跟我说,报选题也不能随便报,得看看是不是跟咱们报纸风格相适宜,而且不能又大又空泛。我想起她们记者报的选题,王莉琴老师的一个选题是现在夏天很流行盆景加湿器,所以想向消费者推荐一下;刘语燕老师的一个选题是看看盒装水果与散装水果的差价。他们的选题小,但又是消费者需要的信息,最重要的是王老师的选题她已经都做好调查采访了,盆景加湿器的确很受欢迎。我明白了,在想到选题之后,自己要先去看看选题的可实施性,就像我报的那个选题一样,想到选题之后,我应该去市内的建材城了解一下情况,再决定写不写。

所以,参加选题会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选题是新闻的第一步,一定要把这第一的步骤做好。在学校我们学习新闻的价值性,那几个属性可以说是背的滚瓜乱熟,但在实际中运用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运用,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知识与实践脱节。这次的实习让我认识到,知识是灵活的,光记在心里是不行的,最总要是学会怎么运用。

第二篇:实习札记

实习札记

(三)今天是到扎兰屯电视台实习的第三个星期了。起初说先把我分到综合文艺部,我很纳闷,也很疑惑,因为之前在准能新闻中心时并没有综合文艺部,所以我觉得应该把我分到新闻部好当记者采访啊,后来才弄明白那是属于新闻主持人和后期处理的综合体。先让我到综合文艺部了解一下新闻制作的流程,再到新闻部实习,多多锻炼自己。当时心里想,还好在学校学过后期制作,不至于茫然无措。不过,虽然说,在学校时已经学过非编系统,但长时间没有使用过之后还是有点生疏,而且有的机子并不是Eduis系统,所以需要重新熟悉熟悉。

在电视新闻制作部这里,我接触到了许多在学校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比如录音、电视直播间、提词器、控制灯光的桌台等等。录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就是用Eduis系统录的,不过首先要调到DV的模式,再采集就可以了。而在调灯光时,指导老师就提前告诉我,要慢慢向上推,而且不要推到顶部,不然灯泡很有可能毁掉,而推到顶部会让灯光太亮,而且主持人也受不了。不过,在我身上最乌龙的应当算是提词器了,记得我刚播放提词器的时候,要不就是过快,要不就是过慢,所以总是需要重录。但是同事们都很好,都安慰我说没事,刚开始都这样,以后练熟了就好了。在电视新闻后期处理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因为是属于播出的节目,不允许错一点。如果错了被观众发现,这就属于一次电视新闻播出事故,是要负责的。记得有一次,我打字幕时,把“全国性”打成“国家性”,不过幸好被指导老师发现了,要不然台长来审新闻时,我就要挨骂了。

而且在电视台,我才发现是要用画面来配文字稿件的,而以前在学校完成片子时,我总是看有什么画面,再配什么样的文字,也就是用文字来配画面。所以现在的我明白了在真正工作的时候,要先写出文字稿件。所以在采访的时候,要尽量多拍些自己觉得有用的画面,也就是能够体现稿件的画面,以免到时候找不到画面而东拼西凑,造成画面粗糙。在制作部的时候,其中最让我烦恼的一项工作就是听同期声,因为要一字不差的听出被采访人说的是什么。有的时候真的听的很困难,因为有些人口语很多,比如嗯、啊之类的,总是重复很多遍。而且一些人还有一些方言,真的是听不懂啊。还有很多人说话时的音量很低,必须把耳麦声音提高很多才能听见。但是有的时候听老乡说话还是挺有意思的,可能你会觉得土,太直白,但这也是他们最最真实的声音、最最本色的还原。

在电视台还有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谁不带工作牌,谁就得买雪糕。有一天,刘雷台长来审节目时,就被我们发现台长竟然没带工作牌,于是所有的人都起哄说:台长买雪糕,然后就看见台长大手一挥,拿出两张五毛钱说去买吧,所有的人都嘘声一片。最后台长拿了十元钱让我们去买,虽然钱并不多,而且五毛钱一块的雪糕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所有的人都坐在一起吃着雪糕,真的觉得它就是最好吃的东西。而且大家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真的感觉到了幸福是什么味道。

第三篇:新闻专业实习札记

林海日报社实习札记(1)

王姗姗

2011年8月8日,林海日报社实习第一天,清晨5点十分,我便开始起床、洗漱,吃妈妈为我做好的早饭。5点40分,我和妈妈一起出门,我赶往火车站,妈妈呢,不是去早市,而是去工作,她的工作特别辛苦,我跟她比起来,起个早,中午在报社趴一会儿,晚上再坐火车回家,这些都不算什么。

我家是在免渡河镇,之前有个林业电视台但现在也不知道是否还进行工作,没有实习的地方可以去,所以我在离家半个小时车程的牙克石市林海日报社实习。《林海日报》创刊于1953年11月11日,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党委机关报,是首家全国公开发行的林业企业报,全国三十优企业报,也是呼伦贝尔地区创刊最早的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报纸为周六刊,《生活周刊》是其子报,面向全国公开发行。自1995年以来,已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报”称号,2009年荣获中国企业文化传媒贡献奖。

小城市的媒体没有那么忙碌,所以办公室里的编辑记者们有空时会时不时聊几句天,气氛轻松和谐,是我所喜欢的。我所在的是生活周刊部,主任在听说我想在一个月之内发表20篇稿件后,告诉我说:“那你努力吧,我们这的正式记者一个月的发稿量都没有那么大”。

来这里的第一件事,报社实习过的同学们都知道——看报纸。生活周刊共有24个版面,包括社会、关注、理财、休闲、健康等版面,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三到五个版面是整版的广告,还有如休闲、博览、警法、娱乐等版面是转载的新华网的稿子。所以我主要看了下本埠、关注、和沙龙版块,稿件主要就在这几版上发表,沙龙版可以写一些小散文之类的文章。

前几天主要就是看报纸度过的,然后编辑就个我安排了任务,她发现林业医院挂号时实行了一项新制度,挂号前需先办理一卡通就诊卡,然后才能挂号就诊,就和林业医院的相关人员打了电话,做了采访的预约。给我安排任务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的新闻敏感力确实是差一大截,我前两天刚去医院看了牙,办了一卡通就诊卡,却没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新闻线索啊,医院实行了新制度,应该告诉市民挂号时别忘记带身份证,还应该给市民介绍一下这个制度给市民带来的方便啊。注意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力,这是我来报社实习的第一份收获。

第四篇:职场札记

职场札记

求职咏叹调

——职场札记之一

第一次领教就业竞争的残酷,是在毕业前夕两次应聘落选之后。对未来充满期盼的我连遭打击万念俱灰,对今后的人生旅途只剩下了失望与迷惘。

应该说,在此之前我还是相当幸运的:教育良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的都是重点;文理兼优——学的是理科却发表过文章和诗词;兴趣广泛——体育、音乐不让特长生;尤其是在我前面总有一个优秀的领跑者——现已留美读博的姐姐,从小到大一直给我压力与动力,使我半点不敢懈怠。大学四年除圆满完成学业外,跆拳道练到红带,唱歌亦小有名气,并且读大四时就先在武汉贝海公司南昌分公司从事清洁产品推销,后考入江西康谷健康体检公司担任销售总监助理,以提前适应生存环境和体验就业谋生的艰难。

我所就读的江西财大金融学院,就业一向非常不错。可偏偏在我毕业时遇上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往年校园招聘的火爆场面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就业指导中心和班主任频频跟毕业生们打招呼:要主动出击啊,要选择分流啊„„见同学们南下的南下,考研的考研,我也有点慌了。虽然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但毕竟跟所学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职位的上升空间极为有限。“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所以我也开始留意起招聘信息来了。

没过多久,学院电话告知:广东东莞邮政储蓄银行要来招人了,但只有一个名额。有聊胜无,抓住了也是一个机会。于是我赶紧上网查找资料,复习有关专业知识。连家人也紧急动员,为我搜索求职指南之类的东西,惟恐与好运失之交臂。三天后我走进久违了的阶梯教室,惊愕地发现座无虚席,应聘者竟有上百人之多,真是狼多肉少百里挑一啊!

我忐忑不安地找了个角落坐下,高考时的紧张突然又出现了。从不信佛的我,暗暗念了句“阿弥陀佛”,祈求神灵保佑中个头彩。也许是运交华盖,也许是福至心灵,笔试的居然是我重点复习的东西。见不少同窗或冥思苦想或草草交卷,我不由幸灾乐祸心生窃喜。积十六年考试经验和对竞争对手们的了解,这次我的成绩肯定名列前茅。

参加面试的只有十八个幸存者,面试内容是分组按规定观点——“干一行爱一行”还是“爱一行干一行”进行辩论。这种正反互搏的悖论我在读高中时就是一把好手,到了大学更是如鱼得水,不是担任一辩冲锋陷阵就是最后作结一锤定音。抽签时我所在的组抽到的是“爱一行干一行”,辩友们面面相觑畏缩不前——从幼儿园起老师谆谆教诲的就是“干一行爱一行”,这“爱一行干一行”可怎么说?见本人貌似镇定颇有大将风度,大家便一致选为一辩。众望难推,我只得硬着头皮上阵了。

对方果然挟老本而来,现成的理论一套一套:“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能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诸如此类,高屋建瓴理直气壮。本人从小受家庭熏陶饱读诗书,立刻回之以爱因斯坦和孔老夫子的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并针锋相对地指出:与其不切实际地要求“干一行爱一行”,不如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只有爱得深,才能干得好!

本人的精彩表现,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位女考官,后来的提问几乎就盯着我一个人了。实不相瞒,本帅哥一向很有女人缘,呵呵呵,真是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古人云“乐极生悲”,今人说“可不要自我感觉太好啰”。此言果然不谬,最后被录取的,竟然是个成绩非常一般的人。学院领导有些内疚的看着我,安慰道:你表现得很优秀,广东那边也很惋惜,实在是名额有限。后来我才得知,这个名额是那位幸运者通过关系弄来的,我们这一百多应聘的不过是陪考而已。残酷的社会现实狠狠地给了我当头一棒,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陷于沮丧不能自拔。

不久,又传来了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招聘的信息。我抱着几分希望报了名,却全然没有了上回的激情。这次名额虽多,但由于不限专业,僧多粥少竞争仍然十分激烈。我强打精神过关斩将,可依旧功亏一篑名落孙山。对此次招聘居然不限专业,有知情者透露正是为了照顾某些特定的对象。我欲哭无泪,开始对求职产生了厌恶与恐惧。

得失在浔阳

——职场札记之二

就在我日渐消沉之时,九江银行登陆南昌组建分行,招聘金融及经济类相关专业大学生。为增强我的自信,父亲说到时候也会托九江的朋友找找关系,免得又被别人挤掉。我这才有了几分底气,重整旗鼓披挂上阵。事不过三,但愿这次不会重蹈覆辙。

招聘考试第一轮就是面试,10个人一组进行讨论。题目倒是别出心裁: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行驶突然撞到冰山,即将沉没的时候,发现有一艘只能容纳3个人的救生艇。而船上有十多个人,分别为带伤的船长、未婚先孕的年轻女子、有罪在逃的水手、经验丰富的医生,多次主持国家重大项目的老专家等。要求小组讨论决定让哪3个人优先上船,并说明理由。考试时间为30分钟,小组讨论20分钟,然后用10分钟进行总结陈辞。

刚开始群龙无首,我担心大家都只顾陈述自己的观点,整个场面会出现混乱,于是提出以面试的号码为序依次发言,每人不得超过两分钟。这样立刻就控制住了场面,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针对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又主张投票决定统一意见,结果大部分人都赞成未婚先孕的女子、医生和水手优先上船。最后总结陈辞时,同组的辩友都犹豫不决,于是我又当仁不让地挺身而出,简明扼要地陈述了理由。见考官频频点头,我知道自己第一关应该通过了。

果然次日就接到了第二轮笔试通知,笔试内容主要为行政能力测试及金融、经济、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除了第一项,其它都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应该没有问题。鉴于前车之覆,一接到第三轮面试通知我就催父亲去托关系打招呼;之后便充满信心地走进最后一轮面试的考场,单独面对一字排开的四位考官(后来才知道都是总行领导)。

考官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选择做柜员?我回答说:从最基层的柜员做起,可以便于自己了解银行的整个体系和全部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这个岗位上锻炼一段时间后,再往其他方面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是:我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回答说:毕竟自己的专业是金融,而自己读大学时曾获得过炒股大赛一等奖,并且帮父亲做过“纸黄金”,对投资理财有一定的经验,以后希望能做技术和营销并重的理财经理之类的工作。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在柜员岗位上做了很久依然还是原地踏步怎么办?我回答说:那就证明我能力有限,无法胜任更重要的工作;或者是自己适应不了九江银行的发展。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都应该被淘汰。

考完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回到家里蒙头大睡。不出父亲意料,录取通知很快就来了。欣喜过后,我和新同事们一道投入了紧张的培训与实习。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没有潜规则,一切都看你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想要加薪,那就努力学习、发奋工作吧;要想升职,除了业绩之外,还要在每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于是进银行不久,我和其他两位同事代表南昌分行参加总行的企业文化竞赛,荣获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后又在个人单项竞赛当中,翻打传票排名全行第三(全行共计42家支行近两百人参加了该项竞赛)。我由衷地感谢九江银行给了自己施展的平台,畅想未来不禁踌躇满志。

银行的待遇的确不错,虽然从事的柜台工作简单枯燥,我却乐在其中,感到非常满足。我总以为只要一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工作卖力点就够了。其实,这些对业绩论英雄的银行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那巨大的的存款任务,就把许多柜台和营销人员压得喘不过气来。我本来就继承了老爹那种不愿求人的性格,所以每个月靠着亲戚朋友帮忙才能勉强及格。其次,银行是个人际关系相当复杂的地方。某个不起眼的实习生,也许就是什么领导的公子千金。这种人我现在肯定是不会去惹的,可那时我真的是犯二,总想不通主管什么脏活累活杂活都支使我干,可一到发工资发现平时业务量只有你一半的老油条拿得比你还多。于是我对对行里某些人的厌恶与日俱增,一气之下向行长进言“改革”。没想到这下捅了马蜂窝,我立刻被严密的关系网所缠绕,不仅从分行营业部发配到边远的支行,而且年终被评为“基本称职”不能转正。现在想想都觉得讽刺,一年下来兢兢业业就这下场!

不过现在反思一下,自己犯的毛病的确也不少,总结为以下几点:做事不邀功(总觉得人在做天在看,可人都做得累死了,天看到有屁用啊);喜怒形于色,轻信不值得信赖的人,管不住自己的嘴;爱挑战领导权威(其实就是觉得领导没水平,蔑视领导)。总而言之,简直就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二愣子,简直二到家了,在此自赏一记耳光检讨下。

理想主义彻底破灭,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愤然辞职,重新踏上了求职的旅途。

跳槽珠三角

——职场札记之三

就在过完年交了辞职报告的时候,和波哥在QQ上发牢骚(波哥乃本人大学室友,在珠海某银行工作,小日子混得挺不错)。波哥说:华润收购了珠海市商业银行,听说机会很多。当时我不知道“华润”是什么东东,一开始还看成“雨润”(火腿肠品牌)了,就回了一句:卖肉的也做银行啊?波哥答曰:很大的集团,总部在香港。我心里就开始留意了,上网一查,是家央企,果然很牛逼;而且银行的招聘信息都超过40页了,什么岗位到要,看来的确是求贤若渴。于是,刚破灭的理想之火立刻又重新燃烧了起来。和老爹简单商讨了下,老爹说:就当辞职了去珠海玩一趟呗,如果能顺便找到工作就更好了。

刚组建的华润银行确实需要人,我一下就被录用了。初来乍到,发现华润银行年轻人真不少,都是同龄人自然也有很多共同爱好,这些爱好让我们很快就熟了起来。住我楼上的毅哥和我在同一个支行,我们都爱看球(上周末就是他半夜爬起来叫我一起看皇马和巴萨的比赛),而且聊得很投机。所以我们现在感觉更像学生时代的室友,互相串门很方便啊!信诚保险的耀哥是珠海本地人,也是个体育迷。和在南昌的我一样,很喜欢结交朋友组织活动,比如春天爬山、夏天去海岛、秋天摘荔枝什么的。还有以前在香港工作的康茜姐,和她比较才发现我实在是太嫩了,之前刚来的浮躁心态一下子都消失了,更坚定了自己重新开始的念头。

在珠海的经历,完全是为那份厌倦和迷茫交的学费。仅仅凭着激情和热血,我满怀信心的进入了一家当时觉得很有朝气的“新”银行。说它新是因为它刚经历了央企收购、债务重组;打引号则是由于它太体制化了,在接收原班人马的同时,把计划经济的那一套也照搬过来了,没有活力待遇很低。当我发觉越来越多的同事可以靠各种裙带关系被调去总行各个部门,而自己却被告知只能留在支行、要老老实实再从现金柜台一步一步重新开始时,就后悔没有做好“贷前”调查工作。我实在不甘心做个碌碌无为的“月光族”,于是及时在这笔“贷款”终审之前,我毫不犹豫地把它给否决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辗转于各家银行和人才市场之间,选择与被选择着。我曾经和心仪的兴业银行擦肩而过,也去宁波银行面过个人客户经理(记得当时投的不是这个岗位,稀里糊涂被忽悠去面试),还差点被一家香港银行录用,却因为不会粤语而功亏一篑。我在厌倦和迷茫当中反复徘徊,但也在大量面试中积累了经验,慢慢探索出了自己想要走的人生之路。

一直都觉得自己会在冥冥之中得到特别的眷顾,每到人生出现转折点时,我总是能安然顺利度过。当时我的心态也很奇特,很希望在银行找到一份不再是柜台、但又能或多或少用到过往经验的工作。谢天谢地,偏偏这份工作还真就出现了,自己也在一轮轮面试中走到了最后。这里需要特别感谢下广州发展银行的QL,就是最后面试我的考官,也是我这两年的领导。虽然在日后对她的管理和某些处事方式都有不少意见,但知遇之恩实在永生难忘。

我新的岗位职责是对小微企业主进行审查批复,确定贷款用于企业或个体户经营,也就是现在各家银行都开始发力的小微贷款业务。但两年前谁也没想到这块业务现在会这么火,直接从问津者寥寥无几的蓝海到现在激烈厮杀的红海。说来也真的很有意思,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正好就是《紧缩货币政策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一句话,缘分啊!

在广发银行的日子大体上还是快乐的,收获的是宝贵的总行编制、两年信审经验,结识了几个一辈子的朋友;但也犯过小人,体会到了小人当道的世态炎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憋屈;也曾为广发一直在股份制银行里排名垫底有过深思和研究(看这境界上升的,真是拿着民工的工资操着总裁的心啊),哀其不

幸、怒其不争(鉴于该部分内容比较敏感,在此省略数千字)。最后总结的就是“我待广发如初恋,广发虐我千百遍”,相信这也是很多还在广发奋斗的兄弟姐妹们心里的感受。于是,不安分的我又开始萌发了跳槽之念。

很快机会就来了,正好深圳招商银行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授信审批人员。早已磨练成“面霸”的我,自然一枪命中。“砰”!随着鲜红的印章盖在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上,我在广发银行的旅程走到了尽头。这两年,我从银行的二年级升到了四年级,岗位也从九江银行南昌分行洪城支行的柜员,变为了招商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的授信审批员。曾记得两年前离开九江银行,心里更多的是厌倦和迷茫,厌倦的是重复机械而又无多大发展空间的柜台工作,迷茫的是不知道自己除了柜员又能在银行胜任什么工作?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离别只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只希望喜欢我的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我;而少数几个和谁都过不去的人,也希望你们别再恶心大家了。说实话,现在你们只是暂时小人得志而已。没有真本事的人,注定就是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风水轮流转,说不定哪天被扫地出门的就是你!

第五篇:读书札记

我 的 读 书 札 记

学校:小榄镇中心小学班级:姓名:推荐书名《》

作者:译者:出版社:

分享理由(20字内):

启示或感悟(300字左右):

精彩话语:出自页码:

下载实习札记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习札记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书札记[★]

    “走进书香世界,尽享阅读乐趣”征文 作者:陈凤娟护理学院09级5班电话:*** 读书札记 书是一个好东西,我无法描述它本身的魅力,但我可以通过描述我读书的感受,来抒发我对它......

    生活札记

    生活札记 不劳而获有原因,做事考虑不周全,全心全意为人民,改变态度是关键;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养成遗憾无穷,琐事烦心无所谓,生活积极向前方。省吃俭用过生活,遇事三分想。少说多......

    桂林札记

    桂林山水甲天下,看到了这幅画,就想起了桂林漓江的山水,桂林的水很静,静得像一面大镜子, 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 桂林的山就更不用说了,细雨过后,山载着腾云驾雾,放佛看到了仙女......

    家访札记

    了解与沟通的桥梁 ----家访札记一年级的教学工作是细琐而又忙碌,每一个学生都来自不一样的生活成长环境,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一,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在......

    读书札记

    古代希腊形成数以百计的城邦,是当时希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结果,也是希腊地理环境影响与制约的结果。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希腊生产力进步,铁制工具广泛应用,手工业中铁......

    读书札记

    读 书 札 记贺中伟【书名】《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以下简称《影响》) 【最大的感悟】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最杂的感悟】1——8。 【1】 《影响》由五个篇目构成,......

    家访札记

    家访札记 ——孩子不为我知的另一面 利用暑期假期,进行了家访工作。天公不作美,这两天我是和雨做伴的。 对待家访,我也曾有过一些看法,认为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沟通也是很简单便......

    教学札记

    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融入语文课堂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教师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必须从接触学生开始,逐步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老师引导学生做什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