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能源年度总结
2012能源、计量工作总结
在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各科室、工段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能源、计量工作顺利完成。
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了各种报表上报及时,数据分析客观真实。无误报、错报的现象发生。对到期的仪器、仪表做到不拖、不等及时送检,为了做到心中有数且入帐数量准确,借大修之际对每一块需要送检的仪表逐一对照登记上帐。为防止计量器具出现漏检每次下发送检通知单后都要和实物一一对应,对需要报废更新的计量器具及时做到账目更,一年来无漏检现象发生。共累计送检计量器具361块(次)。顺利通过了今年的生产许可证及质量认证的资料验收。节能减排是我们国家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与我们的生产及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让大家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使全厂职工都来重视参与我厂的节能工作。利用节能宣传周之际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张贴能源宣传画向大家进行节约能源的宣传。此外,为了掌握各用水点的用水情况在一车间800吨、吹制溴、浴室、动力、外单位拉水点共安装水表5块,实时掌握用水情况,为节约用水提供及时的数据。尤其是今年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很好的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能源指标。分别为:电力2803.8kw.h/t标煤0.50t/t水23t/t。
第二篇:能源计量总结
2011年能源计量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落实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根据《计量法》、《节约能源法》和省、市局的文件通知要求,我公司从能源计量工作入手,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责任到人
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降耗规划要求,为加强公司能源管理工作,保证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了能源计量管理机构和管理网路。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为首的能源管理小组,公司能源管理办公室设在质量技术部,负责公司能源管理工作,生产部负责能源统计和资料的上报工作。能源兼职人员3人,各工段设立了兼职能源管理员;用能环节、节能工作均有人员把关。建立完善测量管理体系,我公司还特制定了每年的消耗目标,并进行了量化。公司制定了能源管理办法等节能规章制度,并将制度落实情况纳入部门的目标考核中,进行奖惩。派出了统计工作管理人员参加节能技术培训。公司多次组织专题会议学习节能方面的文件和法律知识,通过各种刊物开展节能宣传工作。我公司还建立和完善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定了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制定了能源计量器具档案,计量仪器齐全,而且计量器具粘贴检定合格标识,标识字迹完整,内容正确、完整。完好率100%,合格率100%,定期检验有记录,能源计量记录完整。
通过加强对能源管理,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1年9月15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我公司能源进行现场监察。
监察情况为: 1.能耗限额标准为:《烧碱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7—2007)中的规定,隔膜法液碱≥30.0%限额值为980kgce/t,隔膜法液碱≥42.0%限额值为1200kgce/t,隔膜烧碱电解单元单位产品交流电耗限额值为2570kWh/t。
2.现场监察结果为:我公司的隔膜法液碱≥30.0%综合能耗为968.00kgce/t,隔膜法液碱≥42.0%限额值为1159.57kgce/t,电解单元单位产品交流电耗为2447.55kWh/t。
通过以上数据对比,我公司的能耗低于国家标准,达到能源管理要求。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结合“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活动深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能源和计量的宣传活动。一是强化了能源形势宣传。大力宣传我公司能源形势,大力宣传能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全公司对节约能源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全公司的资源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二是加强了能源与计量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公司的能源意识和能源计量工作的法制意识。三是普及了能源计量知识,积极宣传计量知识、先进的能源计量仪表和检测技术信息、能源计量工作方面的典型经验、涌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使节约能源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明年的工作打算
在下一年里,我公司将总结经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开展节能降耗计量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依据GB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合理配备各种能源计量器具,提高全公司的计量检测能力,建立有效的计量监控、节能评价体系,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并按照计量法律、法规要求,按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我公司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可靠。
二是建立计量能源管理机构,健全机制,完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包括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等规章制度。把资源节约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的职责之中,纳入各单位的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
三是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促进公司人员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合理使用能源,加强对合理使用能源的控制,使我公司节能降耗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卓有成效。
综上所述,我公司通过开展计量节能降耗工作,促进我公司全体人员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夯实全公司计量工作基础,提高人员的能源计量水平,促进公司节能降耗。
江油启明星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2月20日
第三篇:能源培训总结
能源管理师培训总结
转眼间培训班的课程已经结束,经过两天的学习,我想每一位学员都有不同的但都有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打动了内心。无论是从听课到交谈,还是从所听到所闻,每时每刻、每一堂课,都让我有所感动和收获,许多不可言语表达的收获。加之与来自不同师团、不同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些天的几点体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干部,我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十一五”已经结束,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低碳经济任重道远,要求从事节能减排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努力工作,并且不断提高认识,提高能力,提高水平。
一、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
节能法制的制定、立法、战略地位、义务与权利、管理体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高耗能产品能耗额定,能效标示管理,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消费统计发布,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合理使用能源节能目标责任制能源计量,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了解用能设备管理、节能检测、能量平衡、能量审计和能效对标的依据、作用;主要通用设备经济运行指标,节能检测的检查项目,检测条件及检测方法企业能量平衡的方法,报告格式及用能设备的能量平衡,企业电能平衡,能效对标的方法,重点掌握用能设备、工序能耗监测,企业能源平衡的指标计算,能源审计的程序,能效对标工作的实施。
二、热能工程学基础与节能技术
三大类燃料(固态、液态、气态燃料)的基本性质、各部分成分组成及表示方法分析方法等;燃料燃烧计算;固态燃料,主要以煤的燃烧特性过程以及燃煤燃烧设备;燃油燃烧液态燃料的燃烧特点及过程,燃油锅炉结构与特点以及燃油燃烧器;气态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特点。气体、理想气体、混合气体的性质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二位稳态导热和非导热、对数温差与换热器的计算、黑体和灰体表面间的辐射热计算、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流体上的作用力。水分、灰分、固定碳、挥发份的意义及其对燃烧的影响,煤的燃烧特性(发热量、挥发份、焦结性、灰熔点)。
三、电气工程学基础与节能技术
电力基础知识,电力系统与电力网、电力负荷、供电系统、供电质量,用户供电电压与电源的选择以及无功功率补偿。低压电器选择的条件,低压电器的污染等级电器开关及保护设备。供配电路的节能方法,变压器的节能措施、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原理及节能技术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消除谐波的措施;电动机拖动泵类及风机类负载的节能措施,电机软启动的特点及节能分析、变频调速节能技术的分析、空气压缩机节能措施和制冷压缩机的节能措施。
总的来说,各位老师们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这次培训给了我们接受高端教育的机会,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打开了思路,不仅对热力、电力工程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对能源节能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从每个角度获得了知识,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实际工作中,完成好公司交给的每一项工作。如上是我对这次培训学习的己点肤浅的心得,如有不当请领导批评指正。
培训人 贾爱明
第四篇:能源概论 总结
序一: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的作用:
a)能源与社会:社会运行三要素:粮食、水、能源 b)能源与经济:
i.交通运输 ii.原材料开采加工 iii.信息传输 iv.等等
2.什么是能源:
a)定义:能量是做功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的能力 b)定义:能源:
i.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c)单位:焦耳
i.瓦特:1焦耳每秒 d)能源单位:
i.油当量:9000千卡/升 ii.吨油当量:ton oil equivalent
toe 4000万卡 iii.吨煤当量
ton coal equivalent tce
2778万卡 iv.一桶油=42加仑 v.1加仑=3.785升
e)kinetic energy潮汐能,风能等
f)potential energy 化学能,生物质能等 3.全球能源:
a)2014年:
i.中国
1.石油产量:2.11亿吨,进口3.1亿吨 2.煤炭:38.7亿吨,进口2.91亿吨
3.天然气:1329亿立方米,进口595亿立方米 ii.全球:
1.石油81.6亿吨 2.石油:38亿吨
3.天然气:31吨油当量 iii.预测2020 年能源需求将是现在的120% iv.预测2035年比2007年增长49% v.一次能源消耗:2013年至2040年增长三分之一 vi.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增长极快 vii.当今化石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0%,90%的商业能源 viii.核能占6%的能源和15%的电能 ix.可再生能源提供小于10%的总能源包括做饭和供暖,在发展中国家 x.可再生能源提供19%的电能,主要是水能 xi.核电站安全问题 xii.世界能源分布:
1.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裂变燃料占总能源消费量90% 2.石油:中东占56.8% 3.天然气和煤炭:
a)欧洲:54.6%及45% b)亚洲和大洋洲:18%煤炭,石油和天然气5% 4.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a)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 b)智能电网正在进行市场导入期 c)可燃冰 d)电动汽车
e)碳捕获封存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5.电产业大幅度减排的最佳办法:
a)可再生能源 b)核电
c)针对燃气发电和煤电的碳捕获和封存技术
序2:
1.美国能源:
a)2014年美国能源消耗:
i.石油 35% ii.天然气:28% iii.煤炭:18% iv.可再生:10% v.核能:8% b)2013世界能源消耗:
i.煤炭30.5% ii.石油:27.3% iii.天然气:22.6% iv.可再生13.5% v.核能:5% c)能源新政:
i.能源战略转型 ii.电力: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 iii.交通工具:混合动力汽车,电力汽车 iv.新能源技术 v.建筑 vi.智能电网、超导电网
2.英国能源:
a)历史积累碳排放量排在世界前列 b)发电能源比例:
i.煤炭:30% ii.天然气:30% iii.核能:19% iv.可再生19% v.其他2.6% c)严重依赖煤炭发电 d)海上页岩气储量巨大 3.俄罗斯及中亚:
a)俄罗斯:
i.石油公司组建 ii.天然气储量巨大 iii.主要能源产量:
1.煤炭:2.88亿吨世界第六 2.石油:1080万桶/日世界第三 3.天然气:20.4亿立方米世界第二 iv.能源消耗:
1.天然气:51% 2.天然气:22% 3.煤炭;18% 4.可再生能源和其他:9% 4.中国能源:
a)2012年一次能源消耗:
i.煤炭:66% ii.石油:20% iii.天然气:5% iv.水电8% v.核能:小于1% vi.可再生小于1% b)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
i.来自煤炭的污染物:
1.总悬浮颗粒物:大于70% 2.二氧化硫:大于90% 3.氮氧化物:大于60% 4.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大于85% c)2013电力来源:
i.煤炭63% ii.水电22% iii.风能:6% iv.天然气:4% v.其他 vi.总共1260GW d)2015传统能源产量:
i.石油2.15亿吨严重依赖进口 ii.天然气:1345亿立方米进口约1000亿立方米 iii.煤炭:35.8亿吨进口约2亿吨 e)电力:
i.2014年:
1.总共:13.6亿千瓦 2.水电:3亿 3.火电:9.2亿 4.核电1988万千瓦 5.风电:9581万千瓦 6.太阳能:2652万千瓦
f)农村能源建设:
i.朝气用户累计2000万户 ii.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厂 iii.太阳能 iv.问题:
1.人均生活用电量远低于城市 2.基础生活设施薄弱
3.50%的取暖还依靠直接燃烧秸秆和薪柴
g)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
(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差,探明程度低;(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
(3)能源工业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
(4)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能源工业发展;(5)能源供需形势依然紧张;
(6)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7)农村能源问题日趋突出;
(8)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9)能源开发逐步西移,开发难度和费用增加;(10)进口量大,能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11)能源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超预算;(12)未建立完善的能源市场及价格体系。h)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基本思想: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人口资源环境 序三:
1.环境与能源问题产生:
a)人类生存环境因化石燃料的使用而遭到严重破坏 b)环境污染物 2.能源危机:
a)石油“辉煌时代”终将过去
i.产量高峰2021年 b)世界能源消耗逐年增加
c)调整能源结构、保证国家安全 3.我国能源现状:
a)1993年开始进口石油
b)2007年进口石油占使用量约一半左右 c)2030年80%需要进口 4.国际可再生能源形式:
a)欧洲国家火电厂可再生电能比例不断提高,投入大量资金研究燃料油技术 b)美国:新能源战略,藻类研究,人畜粪便转化为原油 5.中国能源形势:
a)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减排承诺,2020年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45% b)2011年中国GDP占比10.5%,能源占比21.3% 6.环境能源工程研究的意义:
a)保障国家战略利益和安全 b)净化大气环境
i.藻类负担着87%氧气生产的任务 c)缓解全球变暖
d)变废为宝:废水、二氧化碳、阳光 7.环境能源:
a)定义:伴随环境污染治理过程所获得的能源 b)例子:
i.猪粪制取燃料油 ii.污泥智取燃料油 iii.藻类智取燃料油 iv.藻类制取酒精 v.污水为原料培养藻类,达到污水治理和能源获取的目的
8.生物质能:
a)定义: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存储在生物质内部的能量
b)农作物,林作物,水生藻类,光合成微生物,其他 9.生态平衡:
a)生物质能源远远没有开发出来,生态环境目前仍然没有好转 10.生物质转化:
a)物理转化 b)化学转化 c)生物转化
11.环境能源与生物质能源的关系:
a)环境能源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的理念,是生物质能源派生的概念。最大的特点是不损害环境
12.国家经济导向:
a)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b)适度消费,节约为本 c)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序四:能源与环境 1.可持续发展 2.环境问题:
a)人类利用物质和处理物质上分配不对等,使得利用速率大大超过处理速率才产生的 3.能源与环境问题:
a)不同能源的环境影响
b)化石燃料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影响 c)农村能源对生态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d)经济政策技术 4.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a)需求量激增 b)利用系数低
i.能源利用率33%,世界领先水平43%左右 ii.产值耗能: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 iii.主要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左右 c)浪费严重
d)农村能源匮乏,生态恶化加剧
i.3亿农民缺电,水利设施由于缺电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大量使用薪柴,马粪,依旧很难满足,因此大量砍伐树木秸秆,水土流失加剧
e)丰富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
i.潜力大,开发程度低 f)大量原煤直接燃烧
i.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煤 ii.必须研究推广煤炭选洗技术、燃烧技术 iii.气化液化技术
5.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a)化石燃料
i.开采和加工过程
1.煤炭:
a)矿井地表沉陷 b)露天开采占地 c)酸性矿水 d)矿井瓦斯 e)储运过程污染 f)洗煤厂排放水 g)煤矸石
h)煤炭焦化和气化 2.石油:
a)钻井泥浆 b)含油污水 c)石油废气 d)炼油厂废渣 3.天然气:
a)硫化物
b)伴生盐水:伴随抽出的地下盐水
ii.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1.温室效应 2.酸雨 3.热污染 4.颗粒物
b)水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i.效益:
1.防洪 2.发电 3.航运 4.养殖 5.旅游 6.保护生态 7.净化环境 8.开发性移民 9.南水北调 ii.不利影响:
1.截留造成污染物扩散能力减弱,水体自净能力受到影响 2.淹没土地、建筑遗迹等
3.泥沙淤积,河床抬高,下游河岸冲刷,河道变化 4.改变地下水流量和方向,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 5.挖石料和填土,破坏自然环境 6.阻断鱼类洄游
7.改变水文条件和小气候 8.可能诱发地震
9.小水电站会排放一些温室气体,水库生物质腐烂所致
c)核电对环境影响:
i.核燃料生产、辐射后燃料处理
1.核燃料开采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2.核燃料燃烧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较轻,一般不构成危害
3.切尔诺贝利: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放射性尘埃比广岛原子弹爆炸强400倍
d)开发利用系能源:
i.满足广大农村和草原、高山等地的需要 ii.环境污染少,保护环境 iii.满足特殊需要如宇宙飞船 iv.不利影响:
1.风能:
a)噪声电磁干扰,对景观和鸟类产生影响 2.太阳能:
a)占用土地,影响景观,生产硅 3.生物质:
a)占用土地、土壤养分丧失和侵蚀,生物多样性减少,用水量增加 b)秸秆、薪柴:室内空气污染 4.地热:
a)地表水热污染,污染土地和土壤,废气。地面沉降 5.潮汐能:
a)海岸线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e)解决思路:
i.合理开发 ii.有效利用 iii.生态还原 iv.发展清洁生产 v.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vi.加大环境保护投入 中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必须正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注重化石能源的洁净高效转化利用、节能减排、污染控制技术;从战略上又必须坚持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方向,逐步提高替代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在政策措施保证方面积极拓展制度创新,为低碳经济、低碳能源技术、污染控制技术道路制定政策法规,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章:能量与能源 1.能量:
a)机械能 b)热能 c)电能 d)辐射能 e)化学能 f)核能 2.能源分类:
a)按来源分:
i.地球本身 ii.太阳、宇宙射线 iii.潮汐月球 b)被利用程度:
i.常规能源 ii.新能源 c)获取方式
i.一次能源 ii.二次能源 d)是否可以再生
i.可再生 ii.非再生 e)能源本身性质:
i.含能体能源 ii.过程性能源 f)对环境影响:
i.清洁能源 ii.非清洁能源
3.能源迭代:
a)薪柴时期 b)煤炭时期 c)石油时期 4.能源弹性系数:
a)能源增长率/经济量增长率 b)一般发展中国家能源系数大于一代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5.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
a)生产
i.石油:沥青、重油、页岩油 ii.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 iii.煤炭:无烟煤、烟煤、褐煤 b)2009能源趋势消费:
i.石油:35% ii.煤炭:30% iii.天然气:24% iv.水电:6% v.核电5% c)能源消费量趋势:
i.终端能源消费数量趋势:
1.石油比例减少 2.天然气比例增加 3.煤炭比例减少
4.可再生能源比例略微增加 5.电力显著增加
6.能源与环境:
a)发电厂使用不同燃料污染物排放:
i.煤气小于油小于煤炭 b)我国环境相干问题:
i.烟煤燃烧引起的城市大气污染 ii.机动车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 iii.工业排放引起的酸雨问题 iv.秸秆焚烧引起的污染问题 c)世界性能源问题:
i.能源短缺及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能源危机 ii.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标准法规越来越严格 iii.新能源开发的难度 d)我国能源问题:
i.可持续发展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行政管理 2.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3.利用经济增长的机遇 ii.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应该才去的措施:
1.努力改善能源结构 2.提高能源利用率 3.加速实施洁净煤技术 4.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 5.加快电力发展速度 6.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7.建立合理的农村能源结构,扭转农村严重却能问题 8.改善城市民用能源结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9.重视能源的环境保护
第二章: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1.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
a)能量是物质运动的度量 b)能量守恒定律 c)能量贬值原理:
i.能量不仅有量的多少,还有质的好坏 d)自发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 e)能量转换效率:
i.无限转换能 ii.有限转换能 iii.非转换能:废能
2.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a)概述:
i.燃料燃烧 ii.燃料:能在空气中容易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热能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是能在经济上值得利用其发热量的物质的总称 1.固体 2.液体 3.气体 iii.燃料的条件:
1.可燃 2.热源
3.充足氧气或空气 4.着火点、燃点: a)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发生火焰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的温度
5.闪电:
a)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6.烟气量 iv.燃烧设备:
1.锅炉
a)不同燃料特点:
i.煤炭:
1.粉状燃烧/室燃 2.层状燃烧/层燃 ii.油:
1.液体燃料:加热蒸发、空气混合、点燃 2.内燃:高压燃烧 3.外然
4.高效燃烧: iii.a)提高雾化质量 b)实现良好配风 气体: 1.方式:
a)容器内燃烧:类似于内燃 b)燃烧器燃烧
2.过程:混合、着火、正常燃烧
3.热能转化:
a)转化为机械能:热机
i.内燃机:发动机
1.种类:
a)汽油机 b)柴油机
2.往复式、气缸、活塞 3.分类:
a)四冲程
i.进气 ii.压缩 iii.膨胀 iv.排气 b)二冲程:
i.将四个冲程纳入两个冲程中 c)比较:
ii.蒸汽轮机:
1.现代火力发电厂、核电站、舰船动力 2.占总发电量80%以上 iii.燃气轮机
1.组成:
a)进气道 b)压气机 c)燃烧室 d)涡轮机 e)喷口 2.优点:
a)质量轻体积小投资省 b)启动快操作方便 c)水电润滑油消耗少
iv.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最大的区别:
1.蒸汽推动和高温空气推动
b)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力发电厂
i.发电机:
1.同步发电机:
a)定子 b)转子 c)机座
ii.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
1.凝汽式发电厂:只能承担电能生产 2.热电厂:既能生产电能还能提供热能 3.热电联产:
a)燃烧系统:
i.输煤 ii.除灰 iii.烟气排放 b)供水系统:
i.冷却水 ii.生活消防用水 iii.除灰用水 c)汽水系统 d)电气系统 4.技术指标:
a)每千瓦投资造价:总投资额除以装机容量 b)发电效率一般30%-35%之间
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比一般的效率稍高,主要方向
4.能量的传输:
a)能量在空间的转移过程 b)含义:
i.能量从一处转移至另一处 ii.能源的运输 c)方式:
i.铁路 ii.水路 iii.公路 iv.管道 v.输电线 d)电能:
i.特点:发电、传输、用电同时进行 ii.趋势:大机组发电、建设大电网、提高输电电压 iii.我国的问题:
1.电压等级偏低、层次过多
2.输电方式单
一、缺少超高压直流输电 3.电网容量小,联网发展缓慢 4.变电设备陈旧老化 iv.装机容量:
1.小容量发电厂 2.中容量发电厂 3.大中容量 4.大容量
e)煤炭: 铁路:70%左右
1.陕西陕西内蒙西部(三西)为中心向全国缺煤城市运输 2.锡盟和呼伦贝尔:煤质较差 3.哈密:煤质好,但距离太远 ii.公路:
1.急剧下滑,省际调运大为减少
2.问题:能耗高、车辆折旧费较高,过路费较高,恶性事故、公路损毁、大量高级能源消耗
iii.水路:
1.北煤南运:海运55%,铁路直达43% f)石油和天然气:
i.原油产地主要在长江以北 ii.长距离跨省运输 iii.运输:
1.管道(主力)2.水运 3.铁路
g)石油:
i.减少蒸发 ii.延缓氧化变质 iii.防止水分进入 iv.防止混油污染
1.不同性质的油品不能相混,否则会使油品下降
h)天然气输送:
i.主要靠管道运输 ii.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
1.运到长江三角洲 iii.到2020年形成国产气为主,进口气为辅 iv.国内天然气供应四大格局:
1.西气东输 2.北气南下 3.就近供应 4.海气登陆
5.能量的储存:
a)机械能:
i.动能:飞轮 ii.势能:弹簧、扭力杆、重力装置、压缩空气、水利蓄电站 b)电能:
i.蓄电池 ii.静电场和感应电场:电容器 c)热能:
i.显热储存:太阳能热水器 ii.潜热储存:利用蓄热材料发生相变 iii.化学能储存:可逆反应吸热放热达到储存和提取 i.iv.地下含水层储冷:冬灌夏用 v.地下含水层储热:夏灌冬用
第三章:煤炭
1.煤的性质及分类:
a)形成:远古植物体因地壳运动而埋没地下,地质环境中经过漫长年代变化形成的,含碳量46%-97% b)煤岩系中
c)世界煤煤炭可采资源占化石能源可采资源量的66.8% d)煤层厚度分类:
i.薄煤层 ii.中厚煤层 iii.厚煤层 e)煤层倾角分类:
i.近水平煤层 ii.缓倾斜煤层 iii.倾斜煤层 iv.急倾斜煤层 f)元素:
i.碳氢氧氮磷硫 g)指标:
i.水分 ii.灰分 iii.挥发分 iv.发热量 h)简单分类:
i.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1.褐煤 2.烟煤 3.无烟煤
i)在我国的分布:
i.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 ii.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 iii.优质动力煤丰富、优质无烟煤和优质炼焦煤不多 iv.煤层较深,适于露天开采量少 v.共伴生矿种类多资源丰富
2.煤炭开采:
a)概况:
i.露天开采6-7% 1.效率高 2.成本低 3.周期短 4.劳动条件好 5.安全性高 ii.地下93-94% b)地下开采简介:
i.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大致连续发育的煤岩系分布区 ii.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矿务局/矿业集团公司 iii.开采技术发展:
1.爆破采煤工艺(炮采)2.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3.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iv.先行开采缺点:
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占用 2.水资源破坏和污染
3.大气环境污染:煤层瓦斯、煤矿矸石山 v.开采技术:
1.壁式采煤法 2.柱式采煤法
c)发展方向:
i.传统开采方式发展和提高,开采方式改进,开采装备研发 ii.心事开采方式:绿色开采
1.水资源保护 2.土地建筑物保护 3.瓦斯抽放
4.煤层巷道支护技术,减少煤矸石排放 5.地下气化技术
d)我国煤炭资源;
i.总量多,人均少 e)煤炭消费:
i.加工转换消费增长迅速 ii.终端消费(直接购买煤炭)增长缓慢
3.洁净煤技术:
a)定义: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 i.洁净生产 ii.洁净加工 iii.高效清洁转化 iv.高校洁净燃烧与发电 v.燃煤污染排放治理 b)选煤:
i.借助煤炭中各组分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将其分离开的技术 ii.目的:
1.清除无机矿物质,降低灰分和硫分,提高质量和实用价值,达到清洁高效地目的,得到精煤
2.炼焦煤:降低精煤的灰分,硫分,水分,提高回收率 3.动力煤:排除煤矸石,降低灰分,提高发热量 iii.意义:节能减排 现状:
1.起步晚,发展阻力大
2.引进技术和自出创新,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 3.产品种类少,精煤质量差 v.种类;1.干法选煤 2.湿法选煤 3.重力选煤 4.浮游选煤 5.特殊选煤 vi.步骤:
1.原煤破碎 2.原煤入洗 3.末煤浮选 4.煤炭脱水
c)型煤:
i.用机械方法将粉煤或低品质煤加工成一定形状尺寸和理化性质的煤制品 ii.投资小、见效快、适宜普遍推广 iii.优点:
1.热效率提高 2.节约煤
3.烟尘排放量减少 4.CO排放量减少 5.二氧化硫减少 iv.分类:
1.工业型煤
a)铁路机车用型煤 b)高炉炼铁用型灭 c)层燃锅炉用型煤 2.民用型煤
a)普通蜂窝煤 b)烟煤上点蜂窝煤 c)炊事用蜂窝煤
d)水浆煤:
i.概念:煤基液态燃料,由煤粉、水和少量添加剂组成 ii.发展现状:
1.以煤代油是我国的发展方向。水煤浆是良好的替代品
2.节省宝贵的油资源,还能解决运输、环保问题,显著地社会经济效益 iii.特点和性质:
1.为多孔隙的煤和水的混合物,具有重油燃料油的流动特性
2.净化处理,可以去除原料煤中灰分的50%-75%,黄铁矿40-90%,3.通过管道运输具有良好的经济型
4.很容易在压力下给煤,是很理想的燃料 iv.成浆性:用煤制备水煤浆难易程度和制成的水煤浆性能优劣程度的度量 iv.1.成浆地点分:
a)用户型 b)矿区型 c)中央型
v.分类:
1.精煤水煤浆 2.超精细水煤浆 3.煤泥水煤浆
e)煤的液化:
i.直接液化:
1.一定温度压力下直接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 ii.间接液化:气化制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金属催化剂上合成出脂肪烃和含氧化合物,制得多种气态和液态燃料和产物等(费托合成)
4.煤炭脱硫基本方法:
a)分类:
i.燃前脱硫:
1.洗选脱硫 ii.燃烧中处理:
1.高烟囱排放
2.混入石灰,型煤脱硫 iii.燃烧后处理:
1.烟气脱硫:
a)按方法分
i.干法脱硫 ii.湿法脱硫 b)产物处理方法分:
i.回収法 ii.抛弃法 c)脱硫剂使用:
i.再生发 ii.非再生法
生态伦理学: 1.概述:
a)环境科学与工程:行为 b)生态伦理学:思想 2.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
a)1854年,梭罗《瓦尔登湖》反对把人提高到其他自然物之上,“没有任何理由崇拜人”
3.伦理学:
a)范围:在于尽可能地提供有说服力的道德理由和依据 4.生态伦理学思想:
a)生态危机的实质不是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文化和价值问题,将生态问题的根源归咎于西方文化主流的主客二元分立的本体论、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5.缪尔:倡导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6.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
a)史怀泽的《文明的哲学:文明与伦理学》 b)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i.大地伦理学:扩大伦理共同体的范围 c)生态伦理学创立 7.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
a)《寂静的春天》
b)人类中心论到非人类中心论
第五篇:能源概论复习考试总结
能源概论
能量与能源的基本概念?能量 :广义地说,就是“产生某种效果(变化)的能力”反过来说,产生某种效果(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消耗与转化 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能量有哪些形式:械能 热能 电能 辐射能 化学能 核能 ;能量主要有哪些性质:状态性 可加性 传递性 转换性 做功性 贬值性能量传递过程的特点:能量传递的特点、能量传递的规律、能量传递的形式、能量传递的途径、能量传递的方法、能量传递的方式、能量传递的结果、能量传递的实质
能源有哪些类型 :1.球上的能量来源分:球本身蕴藏地的能源、来自地球外天体的能源、地球语其他天体相互作用的能源2.被利用的程度分常规能源、新能源3.获得的方法分一次能源、二次能源4.能否再生分:可再生能源、非可再生能源、按能源本身的性质分:含能体能源、过程性能源6:是否能作为燃料分:燃料能源、非燃料能源7.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分: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
价能源包括哪几方面内容:量、能量密度、储能的可能性、供能的连续性、能源的地理分布、开发费用和利用能源的设备费用、运输费用与损耗、能源的可再生性、能源的品味、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能源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薪柴等生物质燃料为主要能源的时代,延续了很长时间,生产和生活水平都很低,社会发展迟缓。2.八世纪的产业革命,以煤炭取代薪柴作为主要能源,蒸汽机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于是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劳动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但社会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也有极大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3.油资源的发展不但极大的缩短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距离,也大大的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能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都离不开能源动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经济正常发展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率呈正比例关系。能源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能源,不仅是衣食住行而且文化娱乐医疗卫生都与能源密切相关,从一个国家人民的能耗量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能源的生产、消耗与社会需求?生产:到2003年底,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其中,石油占37.3%、煤炭占26.5%、天然气占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消费:1990年至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没有变化。2002年以后,能源消费大幅上升。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26.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91.6%,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5推算,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40亿吨标准煤左右,从人均能源消费来看,2006年为1.87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74%,但仅为美国的1/6。当今世界的能源消费仍以石油为主。能源的需求:预计,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到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到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热污染、放射性污染、能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它表现在:1.发展”是大前提。2.协调性”是核心。3.公平性”是关键。4.科学技术进步”是必要保证。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政管理;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利用经济增长的机遇;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从
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在能量转换盒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恒定不变
能量贬值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管热力学第二定律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实质就是能量贬值原理,它指出能量转换过程总是朝着能量贬值的方向进行,高品质的能量可以全部转换成低品质的能量,能量传递过程也总是自发地朝着能量品质下降的方向进行。
热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对热设备:热效率等于有效利用热/供给热;对动力循环:热效率等于 输出功/供给热;对理想的卡诺循环:热效率=1-T2/T1 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的主要方式:燃料燃烧;
燃料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1.须有可能燃烧的燃烧物(燃料)2.须有使可燃物着火的能量(或称热源)即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温度以上;3.须供给足量的氧气和空气;
煤的主要燃烧方式:1.粉悬浮在空中燃烧,称为室燃或粉状燃烧;2.块在炉排上燃烧称为层燃或层状燃烧;
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方式及设备?设备:内燃机 蒸汽轮机 燃汽轮机 方式:热机为各种机械提供动力。
热能转换为电能的主要途径(发电厂):发电机 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火力发电厂的供水系统
我国火力发电的发展方向:1.展高参数的大机组;2.用的先进的煤炭洁净燃烧技术;3.一步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4.停和改造小火电;5.极发展热电联产;6.展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7.紧建设坑口电厂;
能源输送的主要特征:求的普遍性、输送方向相对稳定、输送方式受现有运输设施的制约、输送工具的专用性;此外还具有连续性,除准确及时外还需特别注意运输安全。
我国能源输送的流向有何特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理上分布很不均衡、我国石油开采以东北和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为主,大庆、辽河、胜利三大油田的原油产量占全国百分之六十以上,而石油加工则分布在广阔的消费地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石油消费迅速增长,石油进口量大幅增加,1999年进口石油已达到5743*10(4)t,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东南亚和西非。
机械能、电能、热能的储存方式:机械能以动能和势能的形式储存;电能以蓄电池、或用静电场的形式储存在电容器中;热能:显热储存、潜热储存、化学储存、地下含水层储热;
煤的基本元素组成:C H O N S P 及稀有元素; 常用的煤质指标: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
我国煤炭资源及分布情况: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从南北看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地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90.3%,其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地区占北方地区的65%,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南的地区只占全国9.7%;其中90.6%又集中在川、云、贵、渝等省市。从东西看,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一线以西地区,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的89%,该线以东地区煤炭资源仅占全国的11%,是煤炭贫乏地区。
煤的洁净技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盒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的总称;可概括为煤的燃烧前处理(选煤、型煤、水煤浆)、燃烧中处理(炉内脱硫脱硝、加固硫剂、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燃烧后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烟气除尘)及主要内容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洁净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
煤的气化与液化的主要方法:汽化:使煤与气化剂起反应,使之转化为煤气;液化: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合成法)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化合物组成。
石油资源情况:我国沉积盆地广阔,有485个沉积盆地,拥有沉积岩面积670万km2,其
中陆上面积520万km2,近海大陆架面积150万km2。根据2000年资料我国石油资源的地质资源量为1020亿吨,可采资源量114.4亿吨。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区,约占地质资源量的40%、可采资源量的60%左右目前专家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石油资源严重短缺前,现有的石油资源还可维持43年,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到2050年世界石油的产量会缩减至1960年的水平。加上非常规石油(油页岩,油沙等),估计石油资源可持续开发70年。
石油炼制方法:分离法,如溶剂法、固体吸附法、结晶法和分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分馏法。转化法,转化法是利用化学的方法对分馏的油品进行深加工。常用的转化法有热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焦化等。
主要石油产品:按石油产品的用途和特性,可将石油产品分成14大类,即溶剂油、燃料油、润滑油、电器用油、液压油、真空油脂、防锈油脂、工艺用油、润滑脂、蜡及其制品、沥青、油焦、石油添加剂和石油化学品。
天然气主要成分: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烃类组成,其中甲烷占80%~90%。我国天然气资源情况: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据2000年资料,全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47.23×1012 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9.3×1012 m3 天然气市场(用途)发电;民用及商业燃料;化肥及化工原料;工业燃料
我国水资源: 我国水能资源总量虽然十分丰富但是人均资源量并不高,我国水能资源多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利用情况: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估计,我国土地辽阔,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我国河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76亿kW,年发电量为59 200亿kW•h,不论是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还是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中国在世界各国中均居第一位。
水电站的基本类型:堤坝式水电站 引水式 混合式水电站 抽水蓄能式水电站
力发电相比,水力发电的特点:1水力发电的发电量受河流的径流量的影响
2、电站在运行中不消耗燃料,天然径流量多时,发电量大 但运行费用并不因此增加。
3、水电机组启停方便,机组从静止状态到满负荷运行仅需几分钟。
4、水电站主要动力设备简单,辅机数量少易于实现自动化。
5、电站因不消耗燃料,没有有害气体、粉尘和废渣排放。
燃料型二次能源有哪些:体燃料、液体燃料、焦炭
非燃料型二次能源有哪些:电、蒸汽:各种加热过程、热水、余热:直接利用、发电、综合利用;
新能源的基本概念: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非常规能源。新能源种类及特点:核能—“核能”来源于将核子(质子和中子)保持在原子核中的一种非常强的作用力——核力。核力和人们熟知的电磁力以及万有引力完全不同,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短程作用力。太阳能—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风能—风能蕴藏量大,分布广;不枯竭,可再生,无污染,是一种可就地利用而且干净的能源。受地理环境、季节、昼夜等因素的影响,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风能比较困难,需要综合运用高新技术。地热能—地球内部蕴藏的热能。海洋能—海洋能在海洋总水体中的蕴藏量巨大,而单位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所拥有的能量较小。这就是说,要想得到大能量,就得从大量的海水中获得。它具有可再生性。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辐射能与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要太阳、月球等天体与地球共存,这种能源就会再生,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物质能—可再生性,低污染,广泛分布,资源丰富。氢能—质量轻、导热性好、普遍存在、发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无毒、可用于燃料电池、可以以气液固的金属氢化物出现
新能源技术及开发、利用基本情况:太阳能利用技术 : 太阳能—热能、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化学能转换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制氢技术、氢提纯技术、氢储存与运输技术及利用。核能技术:核能发电技术及供热技术。化学能技术:化学能—电能,电池制备技术。生物质能应用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固化技术、热解技术、液化技术、沼气技术。风能利用技术:风力发电、助航、提水。地热能应用技术:采暖、发电、温室。海洋能:潮能发电、海浪
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意义:化石能源资源储量越来越少,在不远是的将来便发生枯竭,人们必须找寻新出路;对人类生存环境问题的重视,促进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有许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哪些:热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干燥,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炉太阳能制冷和空调,太阳池,太阳能热动力发电 光利用:光电转换制成的太阳电池
风能资源和风力发电:由于风有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并且有一定温度,因此它具有能量。太阳辐射到地球的光能大约有2%转变为风能。尽管如此,风能的数量依然很大。它相当于全球目前每年耗煤能量的1 000倍以上风力发电通常有三种运行方式:一是独立运行方式,它用蓄电池蓄能,以保证无风时的用电;二是风力发电与其他发电方式相结合;三是风力发电并入常规电网运行。近十年来,全球的风电发展迅速,自1995年以来,世界风能发电以48.7%的速率增长,即几乎增加近5倍。去年年底全球装机容量为13 932 MW(5个半核电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风电的增长,每年为40%(和行动电话的成长可比美),仅德国去年一年就装了1568 MW,超过了其他传统的发电总合。
燃料电池概念、原理及种类: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工作原理相当于电解反应的逆向反应;氢——氧燃料电池
“节能”的概念:就是节约能源消费,即从能源生产开始,一直到最终消费为止,在开采、运输、加工、转换、使用等各环节上都要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其有效利用程度
目前我国节能的工作重点:提高能源利用率,广泛开展节能工作,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 节约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节约热能包括:按质使用热能、余热回收和利用、新技术:空冷技术、强化传热技术、建筑节能
节约煤炭有哪些内容:提高燃煤设备和装置的效率;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发展各种先进的发电技术城市垃圾的能源化利用
热电联产的优点:大大提高了热电站的热能利用率;
如何做到节约用电?: 提高发电效率;输配电节电;电动机节电;电热和电炉类设备的节电金属弧焊机节电;照明节电。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的节电
什么是系统工程:就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各类系统的内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能源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是分析现有能源系统,通过(由决策者)对能源系统施行最优设计、最优规划、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功能,来创建满足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所需要的系统,着重于能源系统的组织建立和运行管理的一门工程技术。
能源系统的内容:能源勘探、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运输、分配、储备、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均由国民经济的若干部门组成。
任务:能源需求预测 能源供应预测 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能流分析 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大系统分析基本方法: 仿真方法、优化方法、评价方法。
能源系统的预测包括什么:能源需求预测,能源供应预测,能源新技术发展预测和世界能源宏观发展预测
能源弹性系数法:采用世界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相对比的方法,找出能耗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间的关系,在具体用到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标准时相应的能源需求
能源规划的原则:能源规划必须把能源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能源规划应该以长期规划
为主;合理的规划应该充分估计到规划的可执行性;合理的规划应该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的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够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的功能。
管理信息的主要功能:准备和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得各种统计工作简化,使得信息成本最低;及时全面地提供不同要求的、不同细度的信息,以期分析解释现象最快,控制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地分析大量的信息,并能很快地查询和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利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和进行科学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决策步骤:认识和分析问题;制定行动方案;求得决策方案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