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哲学与人生 第一课教案定稿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教育与环境。)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得出以下结论:
1、2、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象兔子会跑,但不会爬树。鱼儿会游泳,但不会走。猴子会爬树,但不会飞。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想问题。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秃鹰说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试想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就象秃鹰一样呢?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如:购买衣服,考虑的实际有:
1、客观实际:流动什么?适合不适合,男女、高矮、胖瘦。钱。
2、主观:自己的喜好。
客观实际在变,人在变(身高、器官、知识、才能都在变),想法也在变,所以人生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实际,也有不同的选择。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
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第7页“小龙”的故事,讨论书中的两个问题。
选择是多样性的,自由性的,上课可以迟到吗?(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得出结论:1、2、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注意人生选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前一段很流行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基本不用了。这样有好高骛远的感觉,不切实际,我们应实事求是进行我们的自己的定位。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10页“胡适”的故事,说明:1、2、3、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兴趣 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国家的需要。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选择中专、中职校是否是错误的呢?对照以上三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故事:有一位中职生,要缀学回家做生意,觉得自己的同学很多都赚钱了。哥哥带他回家,村里,汽车跑不过单车,而到城里呢?。。后来,他继续留下来学习了。
我们的实际又是什么呢?
选择了,就不要再犹豫了,就要勇敢地付诸行动,坚定地走下去,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
故事:一个以色列人与一个美国人在一艘船上相遇。午餐时间,他们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结果发现一个快餐车旁围着好多人,生意不错。以色列人说:“如果让我们来做快餐生意,也许可以发大财。”美国人说:“嗯,主意不错,但旁边的咖啡厅生意也很兴隆,何不再考虑考虑呢!”。告别后,以色列人把所有的钱都用于投资快餐店,经过8年的奋斗,建立了很多连锁店,也买了一艘游艇。有一天他驾着游艇,发现了一个衣衫不整的男子从远处走过来,近了才发现他就是原来有船上相识的美国人。他问美国人:“8年了,你都在做些什么呢?”美国人颓废地说:“8年来,我时刻都在想,什么才是我最合适从事的职业呢?”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明确目标后,却犹豫不决不能付诸实施,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板书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随堂练习> 练习册P4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第二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
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那么哲学是什么?
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哲学其实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这种智慧最大的特点在于反思,也就是反省与思考。正是因为反思,哲学将知识升华为智慧,启迪我们,培养我们的智慧,推动我们去探寻真理,最终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那哲学和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生比作走路,哲学比作老人。把哲学比作老人说明哲学是经过漫长历史的发展的,是千百年来无数智者的智慧、经验、思想的总结,这对于我们所走的漫漫人生路具有重要的帮助。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这句话就是说,人不能只莽撞的往前走,还需要不时的停下来反思,就是要反省、思考一下我们的得失,孔子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说,我们的人生需要反思的精神。咱们中国有句古诗,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说我们很难对我们身处的物质世界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叫做“熟知非真知”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哲学的方法能够使我们跳脱物质世界的束缚,从比较高的地方来审视,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嘛,我想,这也是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的重大指导意义。我们要用哲学指导人生,用人生体验哲学。我国台湾的学者傅佩荣说的好:“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我们学习这门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将哲学方法与人生问题的一一对应,有机结合。本课程的章节设置也很好的体现出这一点。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人生道路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能力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价值
简而言之,在本课程中,问题是人生的问题,内容是哲学的内容,这二者是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的。
希望大家在学习这门课时,不在于学到多少知识,而在于习惯思考和追问。甚至怀疑和批评。培养这种精神和习惯,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哲学智慧的启迪下,愿大家都能有阳光人生、快乐人生、幸福人生、成功人生。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第一个人生问题,人生道路的问题。人生道路在本课程中所对应的哲学内容就是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世界的多样统一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人生处处有选择。人生每走一步都是选择的结果。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成功的人生,在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失败的人生大都因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把握自己的人生命运,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理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选择”关系着未来的发展,“选择”关系着未来的方向,对与错都是自己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出最正确的选择。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他说“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人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句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那选择是什么?究竟要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呢? 我们先看一下教材第二页中王莉丽进行的人生选择。1.王莉丽家人期望的是什么?上高中,考大学 2.王莉丽本人的期望是什么?报考艺术院校 3.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4.总的来说,王莉丽的人生选择成功吗?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有人认为,人生选择具有自主性,所以人生选择就是想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那么什么是选择呢?
选择其实就是在一系列不确定的对象中来进行确定。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为自己把握命运,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同学们结合王莉丽的事例,说明人生选择为什么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人生选择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人生选择体现了人的自我觉醒与人的主观意志,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人生选择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是,人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志就能对人生道路做出正确选择的。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选择并非想怎么选择就能怎么选择,想选择什么就选择什么。如果仅凭主观意志的选择,其结果一定是错误的。所以说人生选择不能只靠主观意志。
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三页小赵的事例,回答: 1.小赵文化课基础不差,为什么选择学技术? 2.他的选择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下列结论:
小赵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认真的分析了自己的具体情况,从客观实际出发。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从小赵的人生选择我们懂得了,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和依据。
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比如例子中小赵仔细分析了自身的兴趣与特点这就是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做出了相应的人生选择。辩证唯物主义要求,不能把人的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也不能以人的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实。
那么客观实际又怎么理解呢?教材中有如下的解释:客观实际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客观事物及其实际状况,及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比方说,咱们阿拉尔,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咱们这里种的基本上是红枣、棉花这些耐旱的作物,你不能根据你的喜好,就是你的主观意愿,把你喜欢的火龙果,椰子种到这里来,那到时候你就赔精光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就是土壤、气候自身的属性与特点来选择种什么,就是我们所常说的“因地制宜”。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吧?你看,咱们这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不喜欢,一夜变成山青水秀的地方吧?只有主观认识和思想观念符合客观实际,我们的预期目的才能实现,我们的行动才有可能成功。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所以,目前我们还是只能乖乖种红枣和棉花了,对吧?
那么是不是我们阿拉尔就只能一直种红枣和棉花了呢?不是的。书上第5页说道:人们做事情的过程既是认识对象的过程,又是改造对象的过程。只有从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属性和规律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它,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从而实现改造对象的目的,把事情办好。比方说,咱们十团的苗圃基地,就建造了比较先进的科学大棚,根据我们这的土地性质,将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控制调整,就成功的种植出了香蕉等热带作物。这就是改造了客观对象,这种改造是在充分认识客观事物自身的状况和属性上进行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五页奶牛的故事。思考一下
主人做出的选择是什么?这样选择对吗?他是否违反了客观规律? 存奶请客,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他违反了客观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出以下结论: 教材中“存奶请客”一例,违反客观规律,最后弄得啼笑皆非。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人生问题。想问题办事情从客观实际出发,就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不仅反对把主观愿望作为出发点,反对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实际,更要求我们探索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性,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反抗国民党,这一天也被确定为建军节。南昌起义后,有人就建议应该迅速夺取城市,走苏联的革命道路。但毛泽东经过慎重分析,从我国具体的革命形势和特点出发,选择进入农村,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避开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同志的做法就是实事求是。那么实事求是是什么呢?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求:就是分析、研究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把这些合起来就不难看出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通过以上老师的讲解,总结起来看就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第三点根据客观实际选择人生道路。那“人生的客观实际”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六页中事例。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同学们钱学森为什么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排除万难,坚持回国?
2、钱学森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做出新的人生选择对同学们来说有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人生的客观实际,首先是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例子中钱学森就是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消息,知道祖国需要人才,所以毅然回国,他就是根据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做出人生选择的。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这是我们做出人生选择和采取人生行动的依据。这里的客观条件包括:自己的体质、学业基础、家庭等;主观条件包括兴趣、性格、能力等。比如书中慧雯同学的例子,她就是根据了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客观的社会环境而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什么?导游。
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不同人生阶段的选择,就要符合不同人生阶段的特点。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在十五岁时候决定学习的方向,三十岁的时候确定一生的原则,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的目标不在动摇,五十岁的时候明白命运是自己造就的,六十岁的时候广泛听取多种意见,这样到七十岁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而绝对不会做出逾规的事情。)也就是说,同学们,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境界,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的调整我们的人生航向。
最后,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就是教材上讲的: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才能把握好自己的未来。要认识和把握自己的客观实际,就必须要了解和把握自己的过去。既不能无视过去,否认现实,也不能只看过去,不看将来。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才能正确把握住人生的起点,才能认清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简而言之,人生的客观实际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人生客观实际指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2、人生的客观实际,还包括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3、人生的客观实际还指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 2学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宋襄公会失败?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强调客观事物具有内在规律性。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 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
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组织学生进行选择实践与评价:要求学生写出希望自己将来第一份工作应该具备的五个条件,并排列顺序。然后对这些条件进行逐项删除并排序。最后剩下的一个条件,往往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也是真正需要的条件。最后对这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板书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随堂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
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第四篇:哲学与人生_第一课教案定稿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王强的父亲是个足球迷,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未来的足球明星,为此,他把儿子送进一家有名的足球学校。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王强的球踢得有模有样了,但在一场校内的训练比赛中,他不幸被同伴踢伤,伤势非常严重。
医生告诉他的父母:别再让孩子踢球了,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再适应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再练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王强的母亲想让孩子退出足校,但父亲认为,很多足球明星都曾受过重伤,不是有人靠顽强的意志恢复了身体,又重返赛场吗?于是,父亲决定让王强休养一段时间再回学校踢球。
不幸的是,王强在比赛中又一次受伤,伤的是同一部位。这一次,王强再也没能站起来„„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遗传、教育与环境。)引导学生得出客观实际的含义,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得出下列三个结论。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运用教材第3页中“张仲景诊病”一例,得出以下结论:
1、2、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运用教材第4页中“存奶请客”一例,强调违反客观规律的后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就象兔子会跑,但不会爬树。鱼儿会游泳,但不会走。猴子会爬树,但不会飞。各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想问题。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就叫属下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通过这个故事,要求学生思考秃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秃鹰说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试想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就象秃鹰一样呢?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如:购买衣服,考虑的实际有:
1、客观实际:流动什么?适合不适合,男女、高矮、胖瘦。钱。
2、主观:自己的喜好。
客观实际在变,人在变(身高、器官、知识、才能都在变),想法也在变,所以人生不同阶段,必然有不同的实际,也有不同的选择。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
以此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概念。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使用教材中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理解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使用教材第9页中“残奥冠军侯斌”一例,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第7页“小龙”的故事,讨论书中的两个问题。
选择是多样性的,自由性的,上课可以迟到吗?(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得出结论:1、2、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注意人生选择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前一段很流行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基本不用了。这样有好高骛远的感觉,不切实际,我们应实事求是进行我们的自己的定位。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第10页“胡适”的故事,说明:1、2、3、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兴趣 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国家的需要。
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我选择中专、中职校是否是错误的呢?对照以上三点,说说自己的看法? 故事:有一位中职生,要缀学回家做生意,觉得自己的同学很多都赚钱了。哥哥带他回家,村里,汽车跑不过单车,而到城里呢?。。后来,他继续留下来学习了。
我们的实际又是什么呢?
选择了,就不要再犹豫了,就要勇敢地付诸行动,坚定地走下去,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故事:一个以色列人与一个美国人在一艘船上相遇。午餐时间,他们四处寻找吃饭的地方。结果发现一个快餐车旁围着好多人,生意不错。以色列人说:“如果让我们来做快餐生意,也许可以发大财。”美国人说:“嗯,主意不错,但旁边的咖啡厅生意也很兴隆,何不再考虑考虑呢!”。告别后,以色列人把所有的钱都用于投资快餐店,经过8年的奋斗,建立了很多连锁店,也买了一艘游艇。有一天他驾着游艇,发现了一个衣衫不整的男子从远处走过来,近了才发现他就是原来有船上相识的美国人。他问美国人:“8年了,你都在做些什么呢?”美国人颓废地说:“8年来,我时刻都在想,什么才是我最合适从事的职业呢?”
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明确目标后,却犹豫不决不能付诸实施,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文花枝出生在韶山市大坪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供弟妹读书,她做出了不少牺牲。2000年,成绩优秀的花枝中专毕业后,在浙江的一家酒店找到了一份工作,打工3年里,花枝没回家过过年,她把省下的钱,全部寄给了家里。平时出游在外,文花枝考虑最多的总是游客。她说:“作为导游,得为游客着想!”一次,一位游客发现文花枝在解说时直冒冷汗,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她说没事儿。游客很心疼,要她坐下来休息一下,但她硬是坚持带游客将所有的景点参观完后,才瘫坐在车里。2005年8月28日,22岁的文花枝率团旅游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在自己左腿严重骨折的情况下,她对前来施救的救援人员说:“我是导游,请先救游客。”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文花枝才同意接受施救。因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文花枝最终左腿高位截肢。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文花枝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得出下列的几个要点。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引导学生完整理解“客观实际”的概念。体会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板书小结>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把客观实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做到主观符合客观。2.从实际出发,就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2.人生实际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3.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3.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做力所能及的选择,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2.适应时代潮流,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3.抓住选择的机遇,主动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随堂练习> 练习册P4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随堂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A.物质 B.意识 C.社会 D.精神
答案:1.C 2.B 3.D 4.A 5.C <课后作业> 1.教材体验与探究:第1题,第2题。
2.我们国家有很多成语,请同学们查一查以下一些成语的意思和出处:自知之明、不自量力、量力而行、妄自菲薄。请列举说明这几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指出这几个成语的异同,并谈谈这几个成语与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的关系。
第五篇: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执教人:株洲市工业学校 曹学平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对待人生。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正确进行人生选择。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安排:4个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远比一些跑得快的人生重要。如何理解选择呢?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大师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有选择。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学生讨论分析
教材p2,“小赵开服装店失望却从事农机维修成功,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懂得“人生必须要经由选择”的道理,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导入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客观实际”。
(二)、讲授新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事例
例1: p3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给人治病的故事。问题:为什么的头痛病却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2: p4“存奶请客”。问题:何因反而挤不出奶?
2、着重把握四个知识点 客观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客观规律
3、难点问题提示
物质和意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符合客观(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规律。
4、得出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要的条件(或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基本要求)
2、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3、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让学生讨论分析相关事例。
例
1、p5写作失败书法却成功,说明了什么道理?
例
2、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脑袋却长着两副面孔?
“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憧憬。”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
“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它。
这一故事中要求我们明白什么道理?
2、引导分析,得出结论。
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同样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实际);
人生的实际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象的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主客观条件);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际(p6孔子言)。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该内容以自学为主,教师通过以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有一天同国王谈论哲学。莱布尼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其实何止是树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孪生兄弟,也有差异。有一位作家说过:“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 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这个作家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莱布尼兹对国王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后,他又继续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总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的地方。
这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居然千差万别,但又具有物质统一性(即:世界物质统一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意义所在: 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提示了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如:p9 “残奥冠军侯斌”;总结出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总有一条适合个人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该内容由学生自学)
(三)、板书安排: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客观实际的含义?举例说明
2、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要做到主观符客观;
要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和处理好人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二、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1、正确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就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
2、人生的客观实际的主要包括方面。 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条件; 个人的主客观条件;
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三、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1、人生选择的含义:p6——7
2、人生选择的重要哲学原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3、人生的多样性、可能性、现实性;
4、总有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四、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1、使自己的选择符合自己的主观条件;
2、使自己的选择适应社会环境和时代的需要; 3.抓住选择的机遇,慎重选择。
(四)、随堂练习: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
(五)、课后作业:
1、依据人生选择的有关道理,分析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
2、学习指导p6第3题。
(六)、教后感:(待补)
20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