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江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精选)
九江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优化、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根据《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和《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的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办法》中的教师是指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是指我校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并承担教学工作的人员。
第二条 教师进修培训的总体思路是:遵循人才成长、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围绕学科建设与发展,重点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优秀群体,努力改善教师学缘结构,提高教师学历层次,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供支持和保证。
第三条 教师进修培训的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学用一致。
第四条 教师进修培训的原则是:全面规划,重点优先;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形式多样,分层培养;严格考核,注重实效;公、自费结合,多渠道筹措资金;分期分批选派。
第二章进修培训的类型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教师进修培训包含以下六种类型:
1、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目的是改善师资结构,增加高层次学历的教师比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荐报考对象是在我校从事两年以上教学工作,任职期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达到规定的工作量,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各二级学院应从师资结构的完善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确定报考对象。
2、国内、外访问学者。目的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参加科研为主,通过学习和工作,接触和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动态,加深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象是在我校连续工作满三年以上,政治业务 1
素质优良,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副教授。
3、骨干教师进修。目的是培训年轻讲师。重点是师资紧缺的学科和专业,帮助年轻讲师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对象是连续三年满工作量,政治、业务素质优良的青年讲师。
4、单科课程进修(3个月以上)。
5、助教进修班。
6、各类培训(含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双语教学培训等。)
第三章申报及审批程序
第六条 教务处师资管理科是专任教师进修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七条 凡符合选派条件的教师首先需向所在二级学院提出书面申请,经教研室推荐、二级学院初审同意,申请者填写《九江学院教师进修申请表》,然后再由二级学院汇总、审核,并填写《专任教师进修培训计划表》。选派单位务必于每年3月底之前将两表一并报送教务处师资管理科。
第八条教务处根据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拟定教师进修计划,经学校批准后将进修计划下达到各有关单位,各单位依据批复意见做好教学安排以及申请者进修工作。
第四章管理及待遇
第九条 各二级学院应把本部门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要根据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荐优秀教师分期分批地参加进修培训。
第十条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一经录取应持录取通知书到教务处、人事处签订协议及办理有关手续。其他类型进修教师持拟进修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或接收函到教务处办理相关手续。将录取通知书或入学通知书的复印件以及招生学校的招生简章交师资管理科备案。
第十一条 选送教师进修的二级学院应当经常与接收单位及进修教师保持联系,检查、了解教师进修情况,每学年结束时,应对本单位教师进修情况做一次全面总结,并报教务处备案。
第十二条 脱产进修结束后,原则上三年之内不再安排其他形式进修。第十三条 教师在进修培训结束回学校后一个月内向所在单位作一次综合汇报,并及时填写《教师进修培训考核表》,连同进修单位的考核鉴定、学习成绩证明书(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等)、进修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等交教务处师资管理科,师资管理科在审核以上材料基础上,核准有关报销项目。
教师进修培训的各项考核材料、成绩、成果、鉴定等,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个人职务晋升、聘任使用、奖惩等方面的依据。
第十四条 教师完成进修回校后,未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或未履行完学校合同即调离、辞聘或辞职的,学校有权收回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和预借的生活费。
第十五条进修培训费用的报销
按计划审批办理了进修培训手续的教师完成进修任务,经考核达到进修预期目的的,经教务处师资管理科初审、教务处长审核,主管教学的院领导批准,给予报销部分培训费用。
1、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研究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根据工作需要,本人与学校签订协议书明确为毕业后为我校服务的,回校凭两证(在职攻读凭学位证)可报销学费(招生简章或入学须知上注明的学费、论文答辩费)的80%和招生简章或入学须知上注明的住宿费,但由学校承担的学费总额不超过叁万元人民币。每学期报销一次学校规定标准的往返交通费,其它费用自理。
2、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根据工作需要,本人与学校签订协议书明确为毕业后为我校服务的,回校凭两证(在职攻读凭学位证)可报销学费(招生简章或入学须知上注明的学费、论文答辩费)的80%和招生简章或入学须知上注明的住宿费,但由学校承担的学费总额不超过壹万伍仟元人民币。每学期报销一次学校规定标准的往返交通费,其它费用自理。
3、经学校同意选派参加的骨干教师进修班或作国内访问学者进修的,其入学须知上注明的培训费、住宿费由学校承担,并每学期报销一次学校规定标准的往返交通费。
4、进行单科进修的,如确因学校需要,经主管院长批准,由学校承担培训费用及每学期一次学校规定标准的往返交通费。
5、参加助教进修班培训的一切费用原则上自理。
6、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双语教学培训班及其他短期培训班学习的培训费由学校支付,报名费和教材费自理。
7、参加函授进修的,每一学期的住宿标准,按面授通知规定的天数计算,20天以内的,省内每天不超过25元,省外每天不超过30元。住宿天数在20天以上的,学校按每月200元支付住宿费,超过部分由教师本人承担。
8、非经学校推荐选派而参加学历考试、出国进修考试或参加出国外语水平考试的一切费用自理。
第十六条申请攻读学位者,学习期满,未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只报销由学校承担学费的1/3,其他费用自理。待取得学位后,再由学校报销剩余的应由学校承担的学费。
延期完成进修计划的教师,其延长期间的学习费用由个人承担。
第十七条 申请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研究生、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可凭录取通知书及与学校签订的协议,一次性向学校借支学习费用总额不超过贰万元人民币(必须有我校在职正式教职工担保)。
申请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硕士研究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可凭录取通知书及与学校签订的协议,一次性向学校借支学习费用总额不超过壹万元人民币(必须有我校在职正式教职工担保)。
第十八条 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期间的待遇
1、外出参加培训进修的教师(不包括国家统招博士、硕士研究生),脱产进修期间,其教学工作量视为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教学工作量,但不计课时酬金。
2、外出参加培训进修的教师(不包括国家统招博士、硕士研究生),进修培训期间,工资晋级不受影响,符合职称晋升条件的教师,其职称评定不受影响。
3、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师,脱产进修期间享受生活费(生活费的标准比照本人工资标准)及住房待遇,但不享受校内月津贴和年终奖等待遇。脱产进修期间的生活费由本人向学校每半年借支一次。超过协议约定的攻读学位的时限,仍需继续脱产攻读学位的,其脱产期间不享受生活费、校内月津贴和年终奖等待遇。
4、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在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后,愿意返校一边工作,一边做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文的,在我校完成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或担任管理工作实职者,享受校内在岗教师同等待遇。
5、攻读国家统招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师,根据工作需要,本人与学校签订协议书明确为毕业后返校工作的,其国家规定的学习时间,评聘职称时可连续计入校内工龄。
6、攻读国家统招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学校未为其支付学费且学成后愿意返校工作的,学校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与其签订服务协议,回校凭两证一次性奖励博士每人贰万元人民币、硕士每人壹万元人民币,并享受当年引进人才的相应待遇。
7、攻读国家统招博士、硕士研究生且明确为毕业后返校工作的教师,在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后,有条件返校一边工作,一边做课题研究或毕业论文的,在校工作期间可向学校借支生活费,完成教学任务,则享受课时酬金。待其取得学位回校工作后,由学校对其所借支的生活费予以结算。
8、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师,学习期间返校工作的,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准许其为完成学业适当请假,但一学年请假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学年请假超过一个月者,按照本条第3款的规定执行。
9、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在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准许其在面授时适当请假。一学期请假一个月以内(含一个月)者,享受校内在岗教师同等待遇。如需脱产学习一学期以上(含一学期)者,按照本条第3款的规定执行。
10、参加国内访问学者进修、骨干教师进修、单科进修及其他形式短期进修的教师,脱产进修时间在一学期以上(含一学期)者,享受工资,享受年终奖的一半,不享受月津贴。
第十九条教师攻读学位期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取得重大成果且署名
为“九江学院”的,学校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二十条 教师进修培训后应尽的义务
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后,返校工作最低服务期限如下(服务期起算时间为进修结束获得相应证书返校工作的当日):
1、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者,服务期为5年(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2、非学历脱产培训(公费出国进修、访问的除外)半年以上不满一年者服务期为2年,满一年者服务期为3年,满二年者服务期为4年,满三年者服务期为5年,以此类推。
3、未满服务期但来校工作满两年的引进人才,学校原则上允许其提出进修申请,未满的服务期和相应类别进修的最低服务期累加计算。
4、各类进修结束后,在服务期内再次参加进修的,未满的服务期和相应类别进修的最低服务期累加计算。
第二十一条 在服务期内进修教师一般不得调离,如有特殊原因本人申请调离的,必须偿还以下有关费用:
1、已由学校报销的培训费用。
2、学校为其培训支付的其他费用。
3、根据本办法第十八条有关待遇规定取得的各项收入。
4、按上述2、3两项费用的20%赔偿学校的损失。
5、未满的服务期按剩余服务期每年5000元缴付违约金。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 选派教师脱产攻读定向或委培博士、硕士研究生,以紧缺专业为主;非紧缺专业则以在职攻读为主。学校每年将送培专业公布一次。
第二十三条 非专任教师进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以前学校有关进修培训的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二篇:《九江学院重点学科管理暂行办法》
九江学院重点学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快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步伐,促使重点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和快速发展,确保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使各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学术梯队和设备条件得到较好的改善,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学科是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财力许可,择优遴选并进行重点建设的学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形成我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水平,增强我校综合实力。
第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重点;优先发展特色学科,大力改造传统学科,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建设一批优势和特色鲜明的重点学科,为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科学技术支撑。
第四条
重点学科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在建设”的原则。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办法
第五条
省级重点学科的申报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要求进行。各校级重点学科对照遴选条件提出申请,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填写《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申报书》,经材料公示、学校评审后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以申报者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审,经教育厅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六条
校级重点学科的遴选原则上与省级重点学科同年进行,申报
校级重点学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学科点有较强的优势和特色,具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
(二)学科点已形成2个以上研究方向,且至少有一个方向在省内处于学科发展的先进水平;或对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或对我校特色和优势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三)学科带头人(指第一学术带头人,以下同)必须是我校在编在职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思想品德好,教学科研水平高,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凝聚力,身体健康。
(四)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稳定的队伍(博士一般不少于5名,高级职称教师一般不少于6名),且在研究方向上分布合理。
(五)具有能够支持重点学科发展需要的图书文献资料和仪器设备,有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能为本学科点进行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七条
校级重点学科申报、网上申报材料公示、学校评审、评审结果公示、学校批准等程序进行。
(一)申报学科点实事求是地填写《九江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
(二)材料公示。对学科点申报书进行网上公示。
(三)专家评审,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
(四)评审结果公示。在校园网上公示评审结果。
(五)学校下文批准。
第三章 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第八条
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研究专长等方面不断优化。
第九条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承担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课题,大力培育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国家、江西省以及九江市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条 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十一条
加强学术研究基地建设,建成开放型的能接受高校、科研院所或公司企业学术骨干进修或学习深造的教学、科研基地。
第十二条
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参加和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不断扩大对外交流。
第十三条
通过分期分批重点建设,遴选出的校级重点学科达到校内一流水平,争取获得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资格;遴选出的省级重点学科争取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在有条件的重点学科点率先实现硕士点的突破。
第四章 建设和管理
第十四条
重点学科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3年,第二个阶段为2年。5年建设期满重新参加下一轮遴选。
第十五条
省级重点学科采取省教育厅、学校、学科点三级管理;校级重点学科采取学校、二级学院、学科点三级管理。重点学科以学科点管理为主,二级学院院长负责指导、监督和审核。
第十六条
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和学校的工作部署,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制定全校学科的发展规划,检查各学科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统一
管理审核省政府和学校下拨的建设经费使用情况。
第十七条
通过立项的重点学科,在学校、二级学院的领导下,根据本学科发展的需要,制定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与任务,填报建设计划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必须具体详实。除有总体建设目标和任务外,还要逐年列出建设目标、任务以及培养人才、进行重点研究计划、学科梯队建设计划、科研平台的建设计划,以便执行和检查。
第十八条
根据建设计划书,制定具体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购置计划,落实完成学科各项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原则上学科带头人不得中途更换),学科带头人的主要职责:
(一)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和计划,实现各项计划目标,特别是科学研究目标。
(二)负责本学科点学术梯队的组建、培养,明确学术梯队成员的职责。
(三)制定本学科点分建设经费使用计划。
(四)制定学科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
(五)组织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由学科带头人直接组织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在申报立项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攻关。检查本学科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研究进展和完成情况。
(六)组织本学科成员积极发表论文、出版学术著作(或教材)。争取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等各种奖励。
(七)向学校报告本学科点工作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执
行情况(包括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经费使用等情况),重点报告科研情况,对重要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必须有专门的简要介绍。
(八)做好学科点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抽查、中期评估和终期验收,对于评估或验收不合格的学科点,学校停止配套建设经费。
第二十一条
学校对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抽查、中期评估和终期验收:
(一)对抽查、中期评估不合格的学科点,学校可以采取要求整改、停止拨给经费、撤消重点学科称号的办法进行处理。
(二)对终期验收不合格的学科点,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该学科点参加下一轮申报遴选的资格。
(三)对取得明显建设成效的学科点,给予表彰,并作为下一轮重点学科的遴选依据。
第五章 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对批准立项的省级重点学科,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确保重点学科配套经费的投入。批准立项的校级重点学科,学校将安排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各重点学科应积极争取承担国家、部委、江西省和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努力提高学科建设的总体水平。
第二十三条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只能用于与学科点建设密切相关的开支。经费开支范围主要包括:
(一)论文发表版面费(论文须发表在CSCD核心期刊、CSSCI收录期刊、SCI收录期刊、SSCI收录期刊、EI收录期刊、A&HCI收录期刊等)、出版学术专著或译著补贴、科研课题申报费、教学科研奖励申报评审费、专利申请费等(不超过经费总金额的35%)。
(二)承办或参加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或比赛所需的差旅费、住宿费、会务费,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一般不超过经费总金额的15%)。
(三)购置学科建设必需的教学科研设备、文献资料、专业电子软件等(一般不得购置单价超过2万元的仪器设备或软件,单价超过2000元的仪器设备或软件由实验中心负责招标采购)(一般不超过经费总金额的20%)。
(四)学术队伍培训、进修,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费(不超过经费总金额的15%)。
(五)科研业务费(含测试、分析、计算费等)、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实验室改造费、科研协作费、调研费等(不超过经费总金额的10%)。
(六)对省级重点学科,由学科办对省财政厅下拨的建设经费收取3%管理费,主要用于重点学科的申报、评审、检查、评估、验收等日常管理。
第二十四条 经费报销程序:经办人填写九江学院经费报销单学科带头人审核并签字二级学院院长审核并签字学科建设办公室登记备案(根据《九江学院财务报销暂行规定》,超过2000元的须分管学科建设工作的校领导签字,超过10000元的须主管财务的校领导签字)财务处报销。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教师进修培训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激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加快我院“专业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规范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管理,结合学院教师队伍现状,特制定本办法。
一、进修培训原则
1、我院教师培训工作要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按需培训、目标考核,学用一致、注意实效,立足国内、在职为主、加强实践、多种形式的培训原则。
2、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方针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敬业奉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工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技能。
4、培训对象要以青年教师为主,使大部分青年教师更好地履行现岗位职务职责,并创造条件,及时选拔、重点培养在实际教学、科 1 研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学术骨干和新的学术带头人。
二、培训的主要形式
1、教师培训应根据教师职务的不同,确定培训形式和规范要求。
2、助教培训以进行教学科研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工程实践、社会实践为主,提高教学能力和工程能力。主要有以下形式:(1)岗前培训。凡新进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均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电子教案设计与制作》等课程,学员要参加省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结业考试或学校组织的培训考核,取得岗前培训证书。
(2)教学实践。各单位要为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学实践。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助教岗位职责要求,认真进行备课、讲课、辅导、答疑、带实习、指导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实践,在实践中熟悉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能力。
(3)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与教学观摩。通过老教师点评、学生评教,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专业教师必须进行此类培训。助教任职期间的工程实践、科技协作、实验室建设、生产实习、到企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锻炼时间原则上累计不得小于 半年,由教师所在系部统筹计划、安排,主要结合专业进行,面向社会、基层和生产第一线,一般应集中安排,特殊情况者可分阶段累积完成,青年教师必须在晋升讲师职务之前完成。
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考评员资格证书。
(5)毕业分配来校的青年教师,须担任一届以上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了解和学会做学生工作。
3、讲师培训应结合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进修培训,注重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每年累计不少于15天。主要有以下形式:
(1)根据需要和计划安排,参加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和单科培训,或选派出国培训。
(2)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报各级教学研究项目,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的改革与创新。
(3)参加科学研究。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开发实践。根据需要,可安排参加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访问学者、掌握企业前沿技术的访问工程师培训。
3(4)鼓励和支持教师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考评员资格证书。
(5)学历(学位)进修:在职(不脱产或半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由本人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和学院相关规定自愿提出申请。
(6)实行“进修学期减免工作量”制度。任讲师期间,教师有一次“进修学期减免工作量”机会,经教师本人申请,系批准,该学期教师只安排一半教学工作量,学院减免112学时,按标准工作量计算绩效工资。进修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
4、副教授培训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及学术交流,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提高学术水平。主要有以下形式:
(1)根据需要,可参加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讲习班。
(2)根据需要结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可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参加培训,或参加以学科前沿领域为内容的高级研讨班。
(3)根据需要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校际间学术交流,或选派出国培训。
(4)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科技创新。
5、教授主要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培训形 4 式是以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参加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著书立说、组建学术创新团队等。
三、培训的考核与管理
1、教师进修培训工作实行院系两级负责制。学院人事处是教师进修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人事处根据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学院教师进修培训指导性意见,统筹和组织全院教师培训,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对培训经费的使用实施宏观控制。各系、部、处根据学院教师进修培训指导性意见,结合专业学科建设需要和工作实际拟定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教师进修与培训,并填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教师进修培训计划申报表》,于春季开学前报学院人事处。
2、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临时培训计划和各部门因工作需要临时安排的培训,可由部门向学院人事处提出书面申请,由学院人事处视实际情况提出意见,由人事分管院长审批。
3、建立教师培训登记制度。系(部、处)是教师进修培训的责任部门,各系(部、处)要建立教师培训登记档案,记载教师接受培训的基本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和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4、各单位制定进修培训计划和审批进修项目时,单位审批人要对进修培训者提出明确的进修内容、进修目标、考核方式,并在进修完成后及时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报账。
5、进修培训工作期间表现及成绩纳入职工工作考核。教师进修培训结束后,必须将毕业证书和结业证书复印件、学籍档案材料、技能证书复印件等交人事处,存入教师个人专业技术档案。短期进修培训人员,培训结束返校后,应将进修培训期间学习内容整理成书面材料,至少在教研室或本系,甚至更大范围内交流。
6、经学院选派批准参加学历学位进修、省级以上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国内外访问学者进修培训、出国进修的教师必须与学校签订相应的服务协议。
7、短期、分散的培训进修应安排在寒暑假或非上课周进行,不得影响正常教学工作,不减免工作量。经批准需要或计划安排的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期间,根据不同情况,可对其教学工作量的要求实行减免,并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8、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学院的有关政策,教师培训费用按照学校、所在系(部门)、个人共同负担培养成本的原则,教师培训费用按以下规定执行:
(1)、学院计划内进修培训费由学院支付。(学院审批)(2)经批准临时安排的进修培训,学院人事处承担培训费,系(部门)承担差旅费。(学院、系部门审批)(3)各系(部门)安排的进修培训由本单位支付培训费。(系部门审批)
(4)国外访问学者、国外进修按相关规定执行。(学院审批)(5)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汽车学院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管理办法》执行。(学院审批)
9、对未能按要求完成进修任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不予支付进修培训相关经费:
(1)无正当理由,未完成进修培训任务或进修培训未合格。(2)学历学位进修,未能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3)进修培训期间受到学校或进修单位处分。(4)进修培训期间有违纪违法行为。
四、教辅系列、管理系列人员的进修培训参照此办法。本办法由院人事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10-12-27 7
第四篇:教师进修学院培训材料
延斌县2013—2014学中小学教师
全员培训指导方案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2013—2014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皖教秘师„2013‟17号)文件要求,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延斌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含教„2012‟216号)文件精神及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任务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目标,引导全体中小学教师重点学习重要的和新出台的师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参加“有效教学模式”主题培训,着力提升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和有效教学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
三、培训时间
1、启动时间。2013年5月—6月。学习宣传《江西省2013—2014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围绕培训目标和任务,开展县内培训调研活动,研究制定延斌县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方案。
2、培训实施。2012年7月—2014年5月。其中,新任
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
四、培训学时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不少于120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不少于72学时。其中,高中教师集中或远程培训24学时,校本研修不少于48学时。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72学时,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研修。
五、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师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帮助教师掌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等要求,牢固树立职业理想,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帮助教师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要规定,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
(二)业务培训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帮助新任教师了解教师专业标
准,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工作常规和学生管理规范要求,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技能、学生教育与管理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教师专业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德育工作常规与学生教育,班级工作常规与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常规与学科教学技能等。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帮助在职教师了解现代教学理论,掌握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模式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诊断、研究和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有效教学与教学模式选择,以学定教与“先学后教”模式应用,以教导学与“先教后学”模式应用,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应用典型案例研修等。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帮助骨干教师系统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培训、指导青年教师能力,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学习:现代教学理论与学生为本、高效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有效对策,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知识和方法,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修及教育教学研究等。
六、培训实施
(一)培训模式。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混合式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模式。高中教师培训采用“集中或远程+校本”模式;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或送培送教+校本”模式。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培训研修活动,落实问题讨论、互动交流、过程体验和实践模拟等培训活动。
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采取集中培训、校本研修相结合。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影子学习相结合,其中影子学习以任职学校为单位,师徒结队,以问题为中心、课例为载体,强化跟岗研修,落实问题解决学习。
(二)培训方式。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
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在县教育局领导下,由县教师进修学校采取“送教下乡”、“集中答疑”等方式组织实施。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通过问题讨论,引导问题发现和提出,引领问题分析和诊断解决,着力要点掌握和能力提升。
2.送培送教
采用基于学科、巡回送教的方式,由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省市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中)、组织市县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小学),以“情景式”培训为主,开展集中答疑、示范教学、课例研修和交流研讨等活动,务实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着力反思实践和问题解决。
3.校本研修
学校负责实施,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业务指导和服务支持,教育局负责督导检查。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分学段、分学科,以学科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基于学科有效教学模式,以“探究式”培训为主,以课例研修为形式,每学期聚焦2-3个共性问题,着力于经验提升和实践改善,开展岗位实践研修活动。成立学校(中心校)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指导有效研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侧重于影子学习,观摩教育教学活动,汇报教育教学实践;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侧重于反思学科教学实践;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侧重于学科教学与指导行动研究。
七、培训管理 1.加强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成立继续教育领导组和校本研修业务指导组,明确各学校校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培训工作负总责,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对培训的组织管理负直接责任。
各校必须落实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培训的常规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
2.加强业务指导
县、校两级业务指导组成员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形成高效顺畅的问题反馈和问题指导网络,真正发挥指导作用,把专题学习活动和教研室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结合起来。各校要适当减轻业务指导组成员的教学任务和其他事务,把校本培训业务指导工作纳入本人的工作量,让业务指导组的成员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履行业务指导职责,同时要对业务指导人员的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及时督促其履行指导职责。
3.加强培训者培训
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要加强培训者队伍自身的岗位培训和短期外出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每次集中培训前要开展集体备课,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做好培训的必要准备。对学员反映意见较多的培训者,要令其限期改进,不能胜任培训工作的培训者,要加强自主培训,限期达标。
4.加强过程管理
县、校两级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要相互配合,构建县、校两级培训组织管理和过程监控网络,加强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各校继续教育学培训计划或方案
应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备案。学校对教师个人自学自练要有布置、有检查,同时要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学期末要对本校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写成文字总结材料,上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县继续教育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每年要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各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情况和教师个人的自培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将在全县进行通报。
5.加强考核结果评价
建立健全、优化细化教师培训学考核制度,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实行“教师培训档案袋”评价方法,以观念转变、理念更新、知识重构、技能提升、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内容,以参训教师的主要任务为评价依据。
集中培训考核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校本考查以教师校本研修过程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并负责考核。县继续教育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学末将组织全面核查,对各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情况和教师个人的自培情况(校本研修报告册的填写、论文撰写、听评课等参与学校教研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继续教育学时认定的重要依据。考核不合格的,当不能参加职称评定,考核不得为优。
6.加强支持与服务
县教师进修学校要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有针对性 的网络、文本资源和其他必须的培训资源,改善培训条件,逐步建立能寓资源服务、网络对话、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培训服务平台,逐步使培训向远程网络化发展。县教师进修学校要建立继续教育联系人制度,配合县、校业务指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为教师们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为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提供最优质的培训服务。
八、教材选用
继续教育教材根据省教育厅皖教秘师„2014‟43号文件要求选用。高中选用分学科教材《有效教学模式应用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18.00,世界图书出版公司长春有限公司出版)初中及小学选用教材《有效教学的设计原理、策略与评价》(18.00,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的选择与应用》(18.00,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教师学历学位进修管理暂行办法
荆楚理工学院
教师学历学位进修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学历学位层次,改善队伍结构,规范教师学历学位进修工作的管理,按照我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校队伍建设现实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分期选派的原则。根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选派教师进修学习。
2、坚持按需选派、学用一致的原则。谁需要谁选派,学成归来谁接收。进修哪个专业,返校后就竞聘哪个专业的岗位。进修专业必须对口或急需,确保返校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坚持着眼未来、择优选派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优先选派工作业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能在未来学科(专业)建设中担当重任的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4、坚持严格考核、注重实效的原则。既注重进修前的选拔考核,又注重进修中的跟踪考察,更注重进修后的实效评估。
5、坚持在职为主、多方资助的原则。鼓励在职进修,支持脱产进修;学校、院部、个人分担进修费用;攻读硕士,院部支持为主,学校资助为辅。攻读博士,学校资助为主,院部资助为辅。
二、进修类别
1、脱产攻读学历学位;
2、在职攻读学历学位(含短期脱产)。
三、适用对象
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在编在岗的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职工。
四、资格条件
1、工龄要求。招聘进校或调入学校的教师在校工作满三年,已参训教师回校工作满服务期;
2、专业要求。进修专业与本人所学所教专业对口或相近,或为需要转型发展的专业,符合学校开设新专业、整合多专业的特殊需要;13、素质要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安心本职工作,身心健康。
五、选派程序
1、制定选派计划。各教学院部根据工作需要制定选派计划,交教务处审核并签署意见,送人力资源部汇总、复审、报批(每年年初);
2、发布选派计划。人力资源部于每年3月底发布计划;
3、个人申请。参加博士、硕士入学考试取得录取资格的教师,根据进修培训计划,填写《荆楚理工学院教师进修申请表》;
4、所在院部初审,并报人力资源部汇总;
5、人力资源部复审,并报领导审批;
6、签订进修培训协议。
六、扶助政策
1、学校支持教师硕博入学资格报考,资助纳入选派计划的进修,但不支持、不资助无选派计划的进修。
2、对纳入选派计划的在职攻读特色专业、紧缺专业和个人拟转型专业硕士学历或学位的教师,实行30%工作量补贴,完成额定工作量的70%视同完成全部工作量(不扣基础绩效,补贴年限不超过三年).其学费由学校全额报销(其他情形无此扶助政策)。
3、对纳入选派计划的在职攻读博士学历或学位的教师,实行40%工作量补贴,完成额定工作量的60%视同完成全部工作量(不扣基础绩效,补贴年限不超过四年)。允许有一年以内短期脱产,脱产期间实行全部工作量补贴。
4、在职攻读博士,获博士单证者,全额报销学费和论文答辩费,其他费用自理;获博士学历、学位双证者,全额报销学费和论文答辩费,一年以内的短期脱产期间的住宿费(学生公寓标准)、往返车旅费(每学期往返一次,火车硬卧)和生活补贴(每天15元)由学校一次性核算发放,另奖1万元。
5、脱产攻读博士,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对待:
①若调走人事档案,则停发一切待遇,学成后学校如有需求、本人愿意回校,可与当年引进人才同样竞聘、同等享受待遇;
②若调档后与学校签约保证学成归来,则根据个人意向,选择停发一切待遇,待获博士学历、学位双证后,享受当年引进人才同等待遇,或选择照发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社保、公积金不变,待获博士双证后补发脱产期间的基础绩效和各项福利,全额报销学费、论文答辩费、住宿费、往返车费和生活补贴(标准同第4条)。若学成后违约不归,则双倍追回已发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社保、公积金等,另交违约金十万元。
③若不调人事档案,则外出读博期间,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绩效和福利照发,社保照缴。奖励绩效原则上停发(所在院部有此发放制度的,按制度规定的标准发放)。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原则上不能因为不在岗、工作量未达标而受到影响。学成返校后,凭博士双证全额报销学费、论文答辩费、住宿费、往返车旅费和生活补贴(标准同第4条)。
6、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时优先考虑。拟在“十二五”以后,逐步过渡到无博士学位者不再允许参评教授,无硕士学位者不再允许参评副教授。
七、进修管理
1、脱产进修人员入学后一个月内需向人力资源部提供入学就读证明,每学期向所在院(部)提供进修鉴定和进修小结,否则,无资格参加年终考核和薪级调标。
2、进修人员所学专业一经确定,不得更改,凡未经学校同意而擅自更改专业、更改进修期限、更改学习形式的,一切费用自理,并追究相应责任。
3、进修人员在规定期限未完成学业的,须向所在院(部)和人力资源部提供书面说明(博士延期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年,未按期拿到学历学位证书的,所有费用自理)。完成学业不归、在外滞留超过3个月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4、未调档的进修人员,其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照常进行。
5、进修人员学成返校后,硕士服务期五年,博士服务期八年。服务期不满而要求离职者,除追回进修期间学校资助的一切费用外,另缴十万元的违约金(服务时间每增加一年,违约金减少20%)。其中,进修期间学校资助的费用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交通费及各类奖励和补助等。
八、考核登记
1、进修人员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返校后填写《荆楚理工学院教职工学历学位进修登记表》,并提交相关证书原件、复印件、档案等;
2、攻读硕士、博士学历学位的进修人员,在就读期间应在省级(含省级)以上公开刊物上发表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术论文,硕士2篇以上,博士3篇以上。或者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申请的科研、课题有一定经费进入学校账户。
3、科研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及所在部门对进修教师的综合情况进行联合考核(科研处负责成果考核、教务处与所在部门负责返校后教学水平考核、人力资源部负责档案与证书等有效性的核准),对无特殊情况未完成派出任务者,视实际情况追回已资助经费,五年内不得申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任何形式的培训进修。
九、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试行,凡以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的解释权属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