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文字形成时间鉴定的相关规定
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关于对外委托文件制成时
间鉴定有关事项的通知》(法司〔2008〕12号)
2008年2月27日
江苏南凯律师事务所刘均律师
《通知》内容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司法技术辅助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司法行政装备处:
近日,部分法院司法技术辅助部门来电来函请示关于对外委托文件制成时间鉴定的有关事宜。经研究,再次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般情况,对外委托文件制成时间鉴定时,应要求送检单位提供比对的样本,若送检单位不能提供样本,目前只有少数鉴定机构用多次测定法能鉴定三个月以内的制成文件;极个别公安部门的鉴定机构能鉴定六个月的以内的制成文件,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送检鉴定的检出率不高。对此,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人员应对委托案件的鉴定条件和鉴定机构的资质、能力进行审查,对落款时间和怀疑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要求送检单位必须提供比对的样本。
二、由于检材与样本在纸张、墨水、油墨、保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鉴定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鉴定机构自备的样本不可能满足与送检材在纸张的种类及颜色,墨水、油墨的色料及染料的主要成份,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相同。因此,不能使用鉴定机构的自备样本进行文件制成时间鉴定。
该《通知》第一款,要求送检单位应该提供样本。在特殊情况下,就是讲送检单位不能提供合法的比对样本、同时对落 1
款时间和怀疑时间在六个月之内的,“目前只有少数鉴定机构用多次测定法能鉴定三个月以内的制成文件;极个别公安部门的鉴定机构能鉴定六个月的以内的制成文件”;在“对落款时间和怀疑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必须要求送检单位提交合法送检样本。该款最后部分要求:“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人员应对委托案件的鉴定条件和鉴定机构的资质、能力进行审查”。“鉴定条件审查”就是讲法院在送检前必须对送检样本与检材之间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只有样本符合法定条件才能送检,否则就是违法送检。就样法院在送检前就有一个前臵程序:要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对送检样本形成一致;要么,对样本与送检材在纸张的种类及颜色,墨水、油墨的色料及染料的主要成份是否相同进行“物质材料的鉴定”,同时,查明,样本与检材在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是否相同。在审查清楚样本符合法定条件时才能正式提交鉴定机构进行“文件笔迹形成时间”的鉴定。“鉴定机构的资质、能力进行审查”就是讲,法院提供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选择的鉴定机构必须是对文件笔迹形成时间鉴定有合法资质的单位。同时有合法资质并不代表有该能力,法院还必须对其真实能力进行考察。有的鉴定单位可能连检测用的仪器都没有甚至有些鉴定机构人员连仪器不不会用,法院当然不能认定他们具有该能力。
该《通知》第二款,“由于检材与样本在纸张、墨水、油墨、保存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都会对鉴定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表明,样本在“纸张、墨水、油墨、保存环境等方面”不同,鉴定结果就不准;“鉴定机构自备的样本不可能满足与送检材在纸张的种类及颜色,墨水、油墨的色料及染料的主要成份,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相同。因此,不能使用鉴定机构的自备样本进行文件制成时间鉴定。”表明,1、不能将鉴定机构的样
本作为比对样本;
2、送检单位提供的样本同样必须满足:样本与送检材在纸张的种类及颜色,墨水、油墨的色料及染料的主要成份,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相同。《通知》用了相同而不是基本相同。事实情况是送检单位根本就不可能提供符合上述条件的样本,除非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就提交的比对样本形成一致意见,否则鉴定将没法进行。
3、既然不能用鉴定机构的样本进行比对,那么就不存在通常鉴定机构讲的“所谓鉴定机构数据库”比对的问题。
4、由于该鉴定是比对性鉴定,因而对鉴定意见的质证主要表现在对比对样本是否合法进行质证。
5、鉴定机构在进行鉴定前必须审查送检样本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对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共同认可的样本进行鉴定;对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样本,应该要求送检单位提供样本符合上述法定条件的证据,否则鉴定机构不能进行鉴定;样本与送检材在纸张的种类及颜色,墨水、油墨的色料及染料的主要成份是否相同属于“物质材料的鉴定”它不属于“文件技术鉴定”的范畴。再者,由于法定条件中样本与检材在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方面是否相同,鉴定机构根本就没法进行分辨,所以,文件鉴定机构不具备鉴定送检样本是否合法的资质。
第二篇:骨折形成时间鉴定
骨折形成时间鉴定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鼻骨骨折整复引发的争议 2008年03月21日00:00:00 来源:泉州晚报
甲、乙二人,因事发生争吵,甲持砖头打击乙的鼻部,造成乙鼻部软组织挫裂创,骨折形成时间鉴定。鉴定机构经医院X线拍片检查,发现鼻骨粉碎性骨折,根据《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条(一)款规定的精神,评定其伤情为轻伤。甲、乙双方对轻伤的鉴定结论均表示同意。甲因故意伤害他人,受到法律的追究。
甲、乙双方,因事发生争执,甲用拳头打击乙的鼻部左侧,造成乙鼻腔流血,外鼻肿胀,医生发现其外鼻畸形,拟诊为鼻骨骨折,给予施行鼻骨骨折整复术。之后,经X线拍片、CT扫描检查,诊断为鼻骨线形骨折(对位对线好)。乙鼻骨线形骨折,是否存在“明显移位”,能否按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条(一)款的规定评定为轻伤,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伤情鉴定结论产生争议。有的人认为既然医生给予施行了整复术,理应推断为存在“明显移位”的事实;有的人认为虽然医生给予施行整复术,但没有足够理由可以说明肯定存在着“明显移位”,而更应以伤后整复术前的X线片、CT片为依据,判断是否存在“明显移位”。
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受拳头打击、钝器打击等而造成损伤,在伤害类案件中,外鼻损伤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进行鼻骨骨折的伤情检验、鉴定时,以下几个方面是关注的重点:
1.要明确是否存在鼻骨骨折。鼻骨骨折与所受外力的强度和作用力方向有关。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薄而宽,故多数鼻骨骨折仅累及鼻骨下部。一般情况下,鼻骨骨折,经X线拍片、CT扫描等检查,均可得到确诊,鉴定材料《骨折形成时间鉴定》。
2.要判断鼻骨骨折的类型。《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条(一)款规定,鼻骨骨折应评定为轻伤的情形为: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因此,应判断鼻骨骨折是否为粉碎性骨折;如果为线形骨折,则应判定是否存在“明显移位”的现象。
①骨断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按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条(一)款的规定,评定为轻伤,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意见分歧的现象(如案例一)。但是有的伤者伤后求诊于医院,医生发现鼻部一侧塌陷另侧隆起的情况,凭临床经验判断为鼻骨骨折,随即给予鼻骨骨折整复术。在施行整复术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鼻骨粉碎性骨折(原来可能仅为一般的线形骨折)。正因为如此,所以说在施行鼻骨骨折整复术后所发现的骨折形态特征,能否作为伤情鉴定的依据,值得探讨。因此,建议医方在对伤者施行鼻骨骨折整复术前,应对伤者先行X线拍片或CT扫描检查,以明确鼻骨骨折的类型等情况。
②关于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认定问题。鼻骨线形骨折,如果骨折端没有处在同一直线上,即可认定为骨折端存在错位(移位)。对鼻骨线形骨折的伤情评定,常出现争议的情况,同一案例的鼻骨骨折,有的人认为鼻骨线形骨折伴有明显移位,应评定为轻伤;有的人却认为虽然存在着鼻骨线形骨折,但不应认定伴有明显移位,不应评定为轻伤。另外,鼻骨骨折后,在未进行X线拍片和CT扫描检查时,医院给予施行鼻骨骨折整复术,那么,医院作出鼻骨骨折伴有“明显移位”的诊断意见,能否作为鉴定依据,同样值得探讨,这也是伤情鉴定结论产生争议的原因之一(如案例二)。有的人认为伤者鼻骨骨折后,既然医院给予施行整复术,肯定存在“明显移位”的情况,不然的话,医院怎么会给予施行整复手术呢?有的人认为,在没有经过影像学检查(X线拍片、CT检查)的情况下,医生只经体检,发现伤者外鼻畸形(或触诊发现鼻骨骨折),即给予施行鼻骨骨折整复术,没有客观依据说明具备手术指征,因此,不能认为因施行整复术就必然存在着“明显移位”,而应以伤后接受治疗(整复术)前的X线片和CT片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刘锡杰杨永强)。
第三篇:笔迹形成时间鉴定
笔迹形成时间鉴定
第一,正文与签名不是同一人笔迹,这在法律上构不成重大瑕疵,法律认可的还是签名,因为毕竟有很多人不会写字,都请他人将内容写好后,自己署名,这样的情况很多。就像用打印机打印的借条一样,只要签名是手写的就行,内容部分可写可打印,意义不大。
第二,目前签字笔的书写时间鉴定是世界级难题,尤其相隔只有半天,没有机构能做这样的鉴定。可以做出两部分的签名的笔迹墨水的成分是否相同,但对该案的实际意义不大。
第三,要想翻案,只能从其他证据入手。例如:看他说的“借钱”时的情形是否有人证、物证上的纰漏,单从你说的这个借条很难推翻。
第四篇:鉴定申请书(字迹形成时间)
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 被申请人:
申请事项: 对被申请人向法院提交的“ ”中QQ的签字形成时间进行司法鉴定;“ ”与《 》、“ ”三个文件上所用公章是否同一进行司法鉴定。
事实及理由:,“ ”是被申请人制造的伪证,申请人怀疑是被申请人 月份起诉前后用擅自新雕刻的公章、签名写假时间伪造的“ ”和“ ”,被申请人应受民事制裁。
为查清事实真相,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特向贵院提出申请,请依法鉴定。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
二〇 年 月 日 甘肃中科司法物证技术鉴定所
第五篇:笔迹形成时间鉴定申请书——(民事诉讼- 申请书)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