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13: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第一篇: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8.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抒发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B“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流水本是没有生命的无情物,但此时此地在思妇眼里,成了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写出了诗人居所偏僻安静,因而心情闲适,心志高远。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战争连连,家信显得格外宝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深深牵挂和强烈思念。

8、C

第二篇:中考古诗词鉴赏

《中考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刘淑双

教学目标:①了解诗词欣赏的相关常识。

②理解作品的内容、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技巧。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确定目标。

1、同学们,在今年年中考试题中,出错率高得分率低的几个题型中,恐怕诗词鉴赏题是首当其冲的了,古诗词赏析不容忽视。这节课就领着大家来学习此专项,好不好?相信我们40分钟后一定有一个大的进步是不是?

2、了解考纲

(1)、考试范围

古诗文阅读材料选自课本内或课本外。

(2)、考试内容及要求

(1)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2)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3、明确学习目标①了解诗词欣赏的相关常识。

②理解作品的内容、表达技巧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导航,方法指津。

1、诗词鉴赏题一般是自选角度,但并非无章可寻,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有一定的规律,也就是不管考察什么内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主题)都要写出,再结合以上表达要求,大家可参考这样一个公式,即:本诗运用修辞或手法,写出了内容或效果,表现了作者

主题或思想感情。

请大家思考并讨论: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修辞和手

法有哪些?经常遇到哪些作者的思想感情?

请集思广益,看那个小组记住并积累的又多又准!

2、小组回答并补充,看课件加以订正。

附:各种常用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

物咏怀、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对比衬托、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动

静结合、以乐衬哀、运用典故、借用细节、虚实结合。

附:各种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

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

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

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修辞或手法

1)动词、形容词、叠音词等的运用:

为了使语言含蓄隽永、意蕴丰富,诗人会苦心经营、反复斟酌

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其中动词、形容词是作者炼字和读者品味的首选,因为一首诗意蕴的深浅主要取决于这类词,举大家熟悉的“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和“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州》),前者可以这样赏析:前句诗运用动词“敲”,以动衬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增添了审美的情趣;后句诗中的一个

“绿”字,形象生动的将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活化了出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中运用叠词,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同时给人一种特殊的形象感受,适于表达舒缓、悠然、深沉、婉转、缠绵的情感。如李清

照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

连用了七个叠词,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

得淋漓尽致。

(2)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诗人除了通过炼字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外,还经常使用修辞方法来

增强诗歌的意蕴。比如杜甫诗《旅夜书怀》最后一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比喻把飘然一身的自己比作广阔天地间一只

小小的沙鸥,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孤独无依的感伤,一字一

泪,感人至深。透过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的运用,可以使

我们更深刻地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

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3)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如《观沧海》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运用想象手法,借景抒情,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

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主题或思想感情的把握

(1)大家知道古人在诗词中常表达的思想感情了,那么,通过什

么途径了解的呢?

请大家看这些标题,看能否看出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

《春夜喜雨》——喜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乡、思亲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独

——借助标题或词语,找切入点,这可是最简单、最快捷的答题

路标,千万别放过。

(2)请大家做个连线题,当你看到的这些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事物时,你会想到什么?

连连看!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

流水、落花 :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

松、梅、竹、菊品行高洁、不畏邪恶 坚贞不屈。圆月团圆、思亲

鸿雁书信

古迹借古伤今

红豆相思

——左边的这些事物,在古代诗歌中,都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而这些事物在诗中,有专门的术语,叫意象,而它们所渲染形成的那种情感氛围,就叫意境,往后,再让你回答什么意象、什么意境时,就不至于一无所知了吧?

——这是寻找作者思想感情的途径之二:借助意象

知人论世(联系背景)

许多诗人把个人人生的理想、情感的寄托、对时事的看法凝聚在诗中。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们分别生活在唐代繁荣、鼎盛、衰落的不同时期,生活经历不一样,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基调不一样。

——这是第三途径:知人论世

四、总结回顾

1、常用格式是怎样?

2、古诗鉴赏经常用到哪些术语?

3、寻找诗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时一般会注意哪些方面?

五:课堂训练发放活页纸训练题。

第三篇:2018年浙江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专题十二

真题精选

一、[2017·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山 行

[唐] 项 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

B.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C.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

D.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

二、[2017·滨州]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德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日照]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诗中“一何盛“”一何劲”分别写出了“风”和“松”的什么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7·长沙]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折杨柳①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②,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 ①选目《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做简要赏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7·庆阳]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题目。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 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A.忆江南

B.如梦令 C.天净沙

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7·苏州]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一剪梅·舟过吴江①

蒋 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②。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 ①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②帘招:指酒旗。③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1.上片中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17·泰州]阅读文天祥的《泰州》一诗,完成题目。

泰 州①

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②外,身游坎窞③中。长淮④行不断,大海望无穷。晚鹊传家讯,通州路已通。

【注】 ①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②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在福州登位,即瑞宗)都在西南方。③坎窞(dàn):地底深穴。④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

1.谈谈你对颔联中“心在坤维外”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尾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7·盐城]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送日本国僧敬龙①归

韦 庄

扶桑②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③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 ①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②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③与师谁:“师”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

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2017·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题目。

牡 丹 徐 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 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1.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17·绵阳]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思吴江歌 张 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1.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17·成都]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山 雨 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本诗描绘了哪两幅画面?请结合所绘内容概括作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表现雨的猛烈,本诗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2017·乐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摊破浣溪沙①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②,太鲜明③。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 ①这是一首咏桂花词。②彦辅:晋代名士乐广的字,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③太鲜明:《晋书·刘隗传》载刘纳语:“王夷甫(王衍)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

1.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词的上片前两句都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写桂花的________和________。(3分)2.请分析词的下片写“梅花”和“丁香”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2017·眉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宴 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③,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 ①宴词:宴会上所作。②畎(quǎn):田间小沟。③催去棹(zhà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1.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诗中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悠悠”一个词则暗示了诗人一片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1分)2.如何理解“桃溪浅处不胜舟”?结合写法做简要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2017·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晴① 杜 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②。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注】 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7·济宁]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送 别 范 澄

酒尽津鼓①喧,风生浦帆乱。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 ①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17·荆门]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②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③,天上接行杯④。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⑤。

【注】 ①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开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②迥:渺远的样子。③下榻:指留宿处。④行杯:传杯饮酒。⑤回: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做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7·无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 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做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2017·泸州]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 发

韦 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训练

一、[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甲] 塞上听吹笛 [唐] 高 適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乙]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塞上听吹笛》中,诗人是通过“________”一字来抒发强烈感情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一字来抒发强烈思想感情的。(2分)2.这两首诗都用了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又有所不同,请结合画线诗句进行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③。

宿渔家 郭 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②愔(yīn)愔:寂静无声。③残刍:刍,喂牲畜的草。意为草料不多了。

1.晁端友的诗以______为线索,由“残日”“________”“卧听”等词可知。(2分)2.两首诗同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杭州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定林①所居 [宋]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 陆 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半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 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2.尽管两首诗中都有“闲”字,诗人的心境却不一样,请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②迷归艇。卧看明河③月满空,斗④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⑤悲人境。起舞闻鸡⑥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这首词是词人辞官后所作。②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③明河:即银河。④斗:指北斗星。⑤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⑥起舞闻鸡:晋代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后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祖逖自请统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1.请简要赏析“沙水迷归艇”中的“迷”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017·湖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北宋] 张 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1.词中张先郊外出游可能看到的景象是(2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D.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中的“无影”二字甚妙,试简要品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017·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初授官题高冠①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②。

【注】 ①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②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1.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练传神的分别是“吞“”醉”二字,请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017·绍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如梦令·春思① [北宋] 苏 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③,莫忘小桥流水。

【注】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了苏轼怎样的情怀?(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2017·嘉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夜泊钱塘 [明]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颔联借用“________”与“________”的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2分)2.颈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结合作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雨夜呈长官(节选)[唐] 李群玉

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1.由纯名词组成诗句,往往画面感强,意蕴丰富。如本诗的第二句,句中有人有景有情,请你想象画面和人物,进行描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后两句诗的评价是“两句十字,尽其意态”。联系你学过的写愁诗句,评析这两句诗的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2017·丽水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②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 ①吴姬:卖酒的女子。②欲行不行:欲行,想离开的人;不行,送行的人。

1.诗歌首句中的“香”字既指______香,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诗人借此渲染了“金陵子弟”相送时热烈温馨的气氛。(2分)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2017·温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 ①这是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途经造口壁写的。他想起金人追赶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太后情急下,连夜赶路,一路上百姓逃难的情景,感慨万千提笔写下此诗歌。

1.甲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第1题,谈谈对乙词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2017·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山 行 [唐] 项 斯①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注】 ①项斯:仙居人。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项斯除短暂做过丹徒县尉外,辞官长期身居草野,擅长写山村夜景。

1.诗歌中写出了村人农事的繁忙,请你写出两件村人的农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2017·无锡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 轼

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 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词中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2017·上海嘉定区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词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D.词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十五、[2017·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①李弥逊:字似之,宋朝吴县(今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的地方。

1.本诗首联用字巧妙,请选一字或一词进行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阐释。(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2017·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感。(2分)2.赏析诗歌首句加点词“悠悠”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2017·启东模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村 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 ①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1.本诗描写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作者也经历了一个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心路历程。(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2分)2.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2017·营口模拟]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 日 [宋] 晁冲之

阴阴①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②桃花。

【注】 ①阴阴:草木阴阴。②趁:追逐。

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图画。(2分)2.

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九、[2017·潍坊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浣溪沙 [宋]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①,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注】 ①画轮:代指华丽的车子。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浸”字妙不可言,请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一句“日斜归去奈何春”常被人津津乐道,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词的意境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2017·南通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送崔融 [唐] 杜审言

君王行①出将,书记②远从征。祖帐③连河阙④,军麾⑤动洛城。..旌旃朝朔气,茄吹夜边声。坐觉⑥烟尘⑦扫,秋风古北⑧平。

【注】 ①行:将要。②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③祖帐:为送别设的酒宴帷帐。④河阙:河,黄河。阙,宫殿。指京城。⑤军麾:军旗。⑥坐觉:安坐军中,运筹帷幄。⑦烟尘:这里指战事。⑧古北:指北方边境。

1.颔联中加点的“连“”动”两个动词用得贴切传神,请简要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情感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请结合下面两句诗以及本诗的尾联简要分析。(3分)诗句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十一、[2017·长沙模拟]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沙塞子 朱敦儒①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凤楼龙阙,又惊秋。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注】 ①朱敦儒:北宋词人。本词为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作者随宋室南渡,流落岭南时所作。

1.上片中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结合内容,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下片。(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十二、[2017·苏州模拟]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十六)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1.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庐屋,其写作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句诗展现的意境和情感,与其他三句有明显的不同?(2分)()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C.临空一鹤排云上,怅望青田云水遥。D.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二

十三、[2017·常熟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题目。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 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两首词中描绘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别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画线句在写景方面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所体现的词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D.沙场秋点兵。

原创预测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送 别 [唐] 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送 别 [唐]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两诗中分别以何物相赠友人?从中表现了诗人各自怎样的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城西访友人别墅 [唐] 雍 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1.诗歌用词精妙,“日高”二字看似平实,实则意蕴丰富。结合全诗加以赏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构思精巧,写的是诗人的一路所见,却含蓄地写出了友人的情怀。结合全诗加以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词,完成题目。

玉楼春 晏几道①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②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注】 ①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②金盏:精美的酒杯。1.前两句中,“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流露出了词人对东风的愁怨。(2分)2.“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请简要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 ①此词是作者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

1.词的上片描绘了“王氏庵”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2分)2.有人评价“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了辛词的悲壮基调”,请从下片中选取具体词句加以品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点绛唇·桃源①

秦 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注】 ①此词为秦观于贬官途中所作。1.“尘缘”在诗中指的是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花深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2分)2.秦观在词中感叹“山无数,乱红如雨”,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感慨“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同是群山阻隔,其中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鄂渚除夜书怀①

来 鹄

鹦鹉洲②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注】 ①此诗为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作者避游荆襄(现湖北一带)所作。②鹦鹉洲:洲名,在湖北汉阳县西南江中。

1.《旅宿》中________、________、远梦、家书等意象的组合表明这是一首羁旅诗。(2分)2.诗歌中两位作者都提到“愁眠”,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房兵曹胡马①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 ①诗歌写于开元二十八年,正值杜甫漫游齐赵的一段时期。

1.诗歌前四句以________、________两个极传神的动词,勾勒了骏马凌厉奔驰的雄姿。(2分)2.诗歌后四句转写马的品格,诗人以托物言志的手法,想要借马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中秋月 [宋] 晏 殊

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阳关曲·中秋月③ [宋]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 ①十轮: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②素娥:嫦娥。③此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时任徐州知府,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两首诗中的“中秋月”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2.两首诗都是通过描写中秋月来抒发情感,那么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是否一样?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真题精选

一、1.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D项,原诗颈联“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意思是从茅舍升出的袅袅炊烟中闻到了烘茶的香味,隔着竹篱听到了抽丝(缲丝)的声音。诗句并没有直接描写烘茶的过程。

2.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的语言风格、写法、构思、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赏析能力。C项,诗人选取了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以及“山当日午”“草带泥痕”“回峰影”“过鹿群”等,这都是极普通常见的事物,并非“极不寻常”。

二、1.示例: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画面合理,语言顺畅即可)[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诗句描述成画面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把诗句描述成画面不等同于翻译诗句,需要在翻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空白,突出诗句的画面感,营造优美的意境。就此题而言,学生要注意修饰语的运用,如“依傍着人+燕子的动态(飞来飞去)+情态(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修饰词+晚风”,同时还要抓住人(物)、时、地、事四个要素,把画面描绘丰满。

2.思念家乡。

[解析] 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远远游蜂不记家”“寻思旧事即天涯”中的“不记家”“寻思旧事”“天涯”等词语,可以判断作者远在天涯,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可见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1.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

[解析] 解答此题,应抓住诗中“颔联”“颈联”的主要景物,如“晚籁”“斜阳”“棠梨”“叶落”“荞麦花开”,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的特点。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外,还要注意题干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要求。

2.示例:兴长、惆怅。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中作者情感的把握。认真研读本诗,诗句中“兴长”“惆怅”很明显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村桥原树似吾乡”一句,写出了睹物思乡,看到他乡景色与家乡景象相同,激起了作者的思乡愁绪,心情自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四、1.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坚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2.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词写法和情感的能力。诗歌的题材是吟松,但写作目的是赠从弟,借赞松柏的精神达到劝勉从弟的目的,很自然会想到象征手法。情感是劝勉从弟要做松柏一样的人。

五、1.本诗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寻找意象,即是找出诗中出现的带有主观情感的事物。“杨柳”“春风”等都是意象,同时注意“水边”和“马”并非作者为抒发情感而描写的事物。这是一首送别诗,由“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可揣摩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即主要表达了作者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作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比喻:作者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题目要求分别从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角度赏析诗的最后两句。首先要找到体现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地方。春风“相惜”与“殷勤”,只有春风最爱惜柳条,虽然柳条已被折下,春风依旧在殷勤地吹拂着,就像有千万种的深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物比人,蕴含深情。此外,柳枝被折下来,离开了根本,犹如行人将别。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者比作春风。作者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而贴切,新颖而别致。

六、1.B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牌名的理解与把握能力。结合所学的几种词牌名,然后逐一对照,再确定该词为哪种词牌。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我们可从词中找出关键词“残月”“西风”等,这些词渲染了凄凉、冷清的气氛,再从“相思”一词中,即可知道本词表达的是作者的相思之情。

七、1.①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②以景物渲染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如何表现愁,可从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入手,可具体抓住一些词如“一片”“待酒浇”等。也可从描写方法如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入手,如这里的“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是环境描写,通过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渲染了惆怅的情感。另外还可以从表现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入手。

2.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洗客袍”从字面上看是洗衣服,这件衣服是漂泊在外时所穿,表达了回家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这一点还是很明显的。

3.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句的赏析。前面的“流光容易把人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很明显是对“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所以情感上是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再结合注释中的背景,应该还有亡国遗民的愁闷,这一点可能不太容易答出来。

八、1.写出自己虽身陷坎窞,藏于船中,但自己未曾放弃恢复国家,建立家园的念头,表达了诗人的忧国思家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抓住关键词,解读诗句的内涵。第二步,结合语境,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理解“心在坤维外”,首先要理解“坤维”一词,其次联系语境,揣测其言外之意。“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的所在地,此句含有忧国思家之情。联系写作背景和下一句“身游坎窞中”来看,该句还表明了诗人矢志抗元、九死不悔的决心。

2.运用拟人和借景抒情的手法,“传佳讯”赋予晚鹊情感和动作,写出了诗人因为“路已通”,不用再藏匿船中的欣喜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诗句赏析。赏析诗句,一般可从表现手法、内容、情感等方面来思考。联系写作背景来看,诗人藏身于船十余日,内心自然惊恐、苦闷,“长淮行不断,大海望无穷”便写出了这种感受。“晚鹊传家讯,通州路已通”,欣闻通州路通,自然喜不自胜。诗人把晚鹊拟人化,移情于物,传达了这种欣喜之情。

九、1.“东更东”指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由标题及注释可知,诗歌的主要内容与送别有关。前两句“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大意为:远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东面还要往东。“东更东”强调朋友归家的路途没有边际,非常遥远。

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念;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揣摩诗句情感的能力。第三句“此去与师谁共到?”即祝他平安抵达家乡;“一船明月一帆风”,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他直抵家乡,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而明月又具有象征义,代表了他明月般的品质。

十、1.①暮春时节,群芳凋谢,牡丹独开,享尽春光,占断万物之风光;②牡丹盛开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诗人爱牡丹是因为牡丹的美丽,美丽又体现在两个方面。前两句写所有花都凋谢的时候,唯有牡丹占据了万物风光,因此牡丹是美丽的。后两句将牡丹比作洛川神女的作品,美丽胜过朝霞,更是神化了牡丹的美丽。

2.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千姿百态,美丽胜过朝霞。

[解析] 本题考查衬托写法。需要考虑“牡丹”和“洛川神女”之间的关系。其中写牡丹的句子“千娇万态破朝霞”,即

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写牡丹要联系洛川神女。

十一、1.该句通过对秋风、落叶的描写,交代了写作的时节,勾勒出一幅凄冷、萧条的画面,诗人触景生情,引出下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奠定了全诗伤感与落寞的感情基调。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这是典型的写景句,又是开头句,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首句中的“秋”交代季节时令,“木叶”即树叶,“木叶飞”即树叶纷飞,画面显得萧条凄凉,为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

2.表达了作者思乡而不能归乡的遗憾与悲伤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据第三句中的“家未归”和诗题中的“思吴江”来看,这是思乡诗;第四句中的“恨”“悲”直接表明诗人的心情,其中,“恨”在古诗文中多为“遗憾”之意。

十二、1.山林晴夜、雨后流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此诗前两句描写了山林之景:整个夜晚,天空缀满了星星,月亮也挂在空中,月光洒满了整个树林,没有乌云,没有雷声,这是晴朗的夜空,是雨前之景。天亮以后,发现溪水水流湍急,才知道其他山上下了雨了,这是写雨后之景。

2.本诗通过描写雨后湍急的溪流,从侧面写出山雨的猛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除了“床头屋漏无干处”的侧面描写,还通过描摹“雨脚如麻”的景象对雨的猛烈进行正面描写。(意思对即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本首诗写夏天山中夜雨,写得含蓄。写雨,不写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换至雨后之景,这是典型的侧面描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十三、1.比喻 颜色 叶子(进一步答出“颜色金黄”和“叶子碧绿、茂密、繁多”也可)[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别及内容的理解。首先根据注释①,明确本词咏的是桂花,从而明确上片前两句写的是桂花。然后理解前两句的大意“桂花那金光灿烂的色彩和碧玉一般如刀裁似的层层绿叶”,明确词人将“桂花”比作“黄金”,写出了桂花色彩金黄;又将桂花的叶子比作“碧玉”,写出了叶子碧绿、繁多、茂密的特点。

2.词人分别用“梅花”和“丁香”的“俗”“粗”,来反衬(对比)桂花的清雅不俗,表达词人对高尚品行的向往与追求。[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根据对全词大意的理解,以及彦辅“以风流清高被人推崇”,并抓住下片中对“梅花”和“丁香”的评价“何俗甚”“苦粗生”,理解词人写“梅花”和“丁香”是采用抑彼而扬此的对比、反衬手法,明贬梅与丁香的“俗”“粗”,暗誉桂花之清、雅,从而抒发个人情怀——思慕、追求桂花(彦辅)的“风度精神”。

十四、1.惜别(依依不舍)[解析] 本题考查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题干已经明确了这是一首写“离愁”的送别诗。作者的思想情感一般包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或者蕴含在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本诗显然是属于前者。本诗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到诗人的满腹愁绪了。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暗示了诗人的一片惜别深情。

2.桃花溪太浅,怕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此诗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重。(或:化虚为实的手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赋予重量感,写出了愁之深重。或:运用夸张手法,将“离愁”夸大,担心溪水浅,载不动,进而写出离愁之深、之多。)[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联系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词句,抓住“不胜舟”理解诗句意思,“不胜舟”即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溪浅”表现的则是“离愁”之深重,因而是反衬的手法。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这离愁太“重”,溪水太浅,舟都会载不动。诗人通过想象,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现了离愁之重。这样写“离愁”,也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关于手法的赏析,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十五、1.选取典型的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相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的巫峡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

[解析] 颔联“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中,“湖外草”是眼前景,“海东云”是远处或想象景;颈联“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中,“莺相和”是近景、听觉,“鹤数群”是远景、视觉。诗人将“湖外草”“海东云”“莺相和”“鹤数群”等几种景物

放在一起描写,写出了一派生机的巫峡景色。

2.“急纷纷”写出了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忧伤(悲哀、抑郁)。[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感情。“急纷纷”是写“野花”“落”时的情形,通过“落花”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

十六、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入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2.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题干中明确为“借景抒情”,第四句中的“夕阳”点明送别的时间已晚,“在沙岸”描写夕阳余晖映照在沙滩和岸上,没有发现人的踪迹,只有诗人留在岸上的余晖里,自然可以体会出孤独寂寞之感。

十七、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雁引愁心”“山衔好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诗句“愁心去”“好月来”,可知反映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2.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诗句,可以确定运用的是夸张的表现手法。注意这两句诗从表面看写的是“云”和“天”,实际上要表现的是岳阳楼的高,从而表现了李白豪迈奔放的情怀。也可以从侧面烘托的角度进行赏析。

十八、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古诗词中关键词的能力。先根据注释提到的背景“晚年流落”,粗略把握词的内容。再整体读词,定位给出的句子“睡起觉微寒”,探究上下文语境。从“春犹早”可知是早春时节,从“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香消酒未消”,可知词人晚境凄凉,心情凄苦,借酒浇愁。“微寒”既写早春天气特点,又暗点心境,抒发了思乡念家的情感。

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词的情感主旨。先读题,由“哪些情感”可确定答题点不止一点。接着在词中定位该句,探究上下文语境,结合“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以及李清照的晚年境遇可知抒发了思乡之情,还有对朝廷苟安无能,时局难以改变的不满。

十九、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解析] 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也就是要找出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早”字。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的“树色遥”“泉声暗”都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表现出诗人出发之早。

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析]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中的“如”是一个明确的提示,表明本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月”和“珪”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以“珪”这种玉器作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月亮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模拟突破

一、1.满 尽

2.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的联想。李诗“不知何处”,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境,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二、1.时间 青灯

[解析] 首句写到“残日”表示太阳将落,是黄昏时分;第二句描绘了油灯(青灯)忽闪忽明的场景,点明了时间是夜晚;

三四句写夜雨愔愔,诗人不能入眠而听到马嚼着残余草料的声音,点明时间是半夜。

2.晁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孤单寂寞、前路茫然(纷乱惆怅)之情。“寒林残日”,乌鸦归巢,明灭的油灯营造了冷清的气氛,体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情;从“假寐”到“卧听”的动作转换可见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感到前路茫然,纷乱惆怅。

郭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住宿在渔家所感受到的温暖、愉悦之情。“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景,让诗人在渔家感受到了温暖、愉悦。(意近即可)

三、1.蜿蜒曲折(弯曲)高耸 2.示例:《定林所居》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四、1.“迷”字,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2.①化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了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②寓情于景,描写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事衰退内心的悲凉,寄寓了浓郁的爱国情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五、1.C 2.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倩影。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这里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出了热闹归于平静,最终恬淡清明的意境,这种无影有静的写法,令人玩味。

六、1.“吞”,表现出涧水淹没山间小路的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出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两个字表现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

2.用典、借代(答出一个即可)。表现了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七、1.繁茂、生机盎然。

2.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八、1.孤灯 一雁

2.颈联中“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梦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乡愁之绵长。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九、1.一座荒僻的寺庙,泠泠秋雨伴着瑟瑟秋风,一个孤独的游子,在这秋意深浓的夜晚惆怅不已。

2.示例:我学过的写愁诗句有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喻为一江春水,写出了愁的绵绵不绝。本诗同样化无形为有形,以东海水的深浅来量愁,两者对照,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广。

[解析] 可联系的诗句有: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十、1.柳花 酒

2.反问、对比、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白离别愁绪之深之长。

十一、1.表达了词人完成统一大业的崇高理想,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以及壮志未酬的感慨。

2.从1题来看,词人是有坚定的报国之志的,所以,这两句表面上是实写词人自己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仍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其实暗喻自己的报国之志非常坚定,有百折不回的意志,也有像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最后冲破阻碍,获得最后胜利的信心。

十二、1.蒸茗、缲丝。

2.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不惜谢绝仕途而归隐山林的情感。

十三、1.设问。词人自问自答,想象别后东坡此时雪压小桥、无人问津的冷清景象,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

2.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想要归耕农亩的愿望,也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对京官生活的厌倦之情。

十四、1.勉强欢乐

2.B

十五、1.略。

[解析] 可选取“网”“狼藉”等字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用字的妙处。

2.写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的凄凉景色,寄寓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言之成理即可)

十六、1.冷寂、凄清 悲愁、孤寂和思亲

2.示例:“悠悠”,长久,遥远之意,诗人远离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了。这句诗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

十七、1.悠然(悠闲、欣然、高兴、愉悦)惆怅(怅惘)2.示例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是目睹。有声与无语两种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示例二: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前句写万壑中的晚籁,为动,后句说数峰无语,为静,以晚籁之动衬数峰之静,突出了山村傍晚的宁静美。示例三:用拟人手法,把山峰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十八、1.草木阴阴 鹅鸭戏水

2.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爱春(惜春)之情。

十九、1.“浸”字把映照说成浸泡,就等于把云的影子说成是真的云,形象地写出了湖水的清澈。

2.作者由日斜归去想到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西湖春游,度过了一天欢快的日子,归去之际,不免若有所失,由欢乐而转入惆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表现了作者由欢快转向悲凉的心理状态。

二十、1.“连”“动”两个动词(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饯别的帐篷连绵不断,从宫阙直延伸到河边,军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表现了出征时饯别场面的热烈隆重和军容的威严雄壮(或:出征送行的场面声势浩大、气势强劲)。

2.诗句一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句二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可见一般的送别诗往往抒发离愁别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本诗尾联想象友人运筹帷幄的雄姿和展望荡平敌寇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对友人荡平敌寇的鼓励与祝愿(或表达作者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对国家安定的期盼、对友人军事才华的赞美),毫无惜别不舍之意,可见其“别具一格”。

二十一、1.山 酒 流落异乡的悲苦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怀国之情

2.下片前三句借景抒情,借树木错杂缠绕、瘴云浮而不见天日的蛮荒之景,抒发了词人的沉郁伤感之情;后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用红蕉的明艳美丽和江水西流反衬词人内心悲痛之深。

二十二、1.不相同。《饮酒(其五)》中诗人借修建人境的庐屋来表现自己虽身处闹市,内心却宁静悠远,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饮酒(十六)》中作者借“敝庐”来表现自己虽饱受饥寒之苦,但仍固守节操,穷困而不改其志的人生态度。

2.时近黄昏,南山云雾缭绕,景色宜人,不远处,几只飞鸟结伴而行,自由自在,飞返山林。3.B 二

十三、1.《浣溪沙》词萧条凄凉,令人伤感;《破阵子》词情趣盎然,充满生机。《浣溪沙》词通过描写夕阳下花谢燕归的暮春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限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流连;《破阵子》词通过描写清新自然的春天之景,表现了东邻女天真欢乐、聪明而富于想象、纯洁无瑕的美好心灵。

2.采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池上碧苔”是从视觉角度来写的,“黄鹂一两声”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或: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池上碧苔”为静景,“飞絮”为动景。)3.A 原创预测

一、玉壶冰和杨柳(柳枝、杨柳枝)。骆诗借此抒发对纯真友情的不舍,王诗借此表达离愁别恨(送别时的伤感悲苦之情)。

二、1.“日高”二字,写出了诗人赶路时间之久,行程之远,表现了诗人为拜访友人不辞劳苦地奔波和“未到君家”的焦急心情,并暗示了友人远离尘嚣、恬然自适的高雅情怀。

2.诗人未写“君家”,但诗人巧妙地以境写人,路途幽深偏远,处处枳花,含蓄地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恬淡自适的高雅情怀的赞赏。

三、1.无情 吹满或吹满地

2.词人表面上自解自慰,说伤春惜花费泪无益,不如痛饮美酒,恣赏落花,语极旷达,实际上却极为沉痛,较之惋惜更深一层,蕴藏着无计留春、悲情难抑的痛苦。

四、1.萧瑟破败

2.示例一:从“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两句可以看出词人志向转战大江南北,杀敌立功,事实上却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给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之感。

示例二:“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两句写出词人在秋夜因被子单薄被冻醒,却还依稀记得梦里的万里江山,收复失地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给人一种悲壮之感。

五、1.桃源(桃花源、远离世俗的地方)2.秦观的词表现了作者向往桃源的美好生活而不可得的愁绪(表现了作者贬官后仕途阻力重重、难回朝廷的苦闷心情);辛弃疾的词表达了对山河沦陷的痛苦之情。

六、1.寒灯 断雁 2.《旅宿》中作者在“愁眠”中蕴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鄂渚除夜书怀》中的“愁眠”所蕴含的情感更为复杂:既有对故乡遭受战争的苦痛,难回故乡的悲凉之情,又有光阴飞逝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的感叹。

七、1.批 入

2.积极进取、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

八、1.清 冷(寒)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2.不一样。晏殊《中秋月》中“此夕羁人独向隅”意思是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表达了凄怆的游子心情,流露出一种浓厚的乡愁。苏轼《中秋月》中“此生此夜不长好”意思是团圆之夜如此美好,但担心不会长久,表达了兄弟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的快乐,也隐含着诗人担忧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或:苏轼《中秋月》中“明月明年何处看”一句意思是明年又到何处去欣赏如此佳景良夜,抒发了诗人对前途未卜的哀伤与感慨。)

第四篇:2014年十堰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2014年十堰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3.本词上阕描写边塞种的艺术风格。

23.(2分)荒凉的秋景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

24.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24.(2分)B

第五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中考解读】

近几年,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中考语文的考点之一。鉴赏的考点涉及到: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感知艺术形象。在以往的考查中,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失分较多,得分率偏低,这已成为了制约中考语文得高分的瓶颈。中考的古诗词鉴赏,分值是5-7分,题型是主观题,以表述题、评述题为主,题量为1-2题。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所以,这节古诗词鉴赏复习课就定位在:一方面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主观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整体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答题技巧点拨”和学生的“我也可以这样做(做练习:我学、我练、我提高)”两个环节,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鉴赏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诗歌鉴赏题的方法和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

【专题知识点】

(一)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1.边塞诗 常用词汇: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伤感、思乡念亲、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等(如《渔家傲 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田园诗 常用词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愉悦、悠闲快乐等(如《钱塘湖春行》 《归园田居》)

3.送别诗 常用词汇:忆友怀旧、依依不舍、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激励友人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怀古诗 常用词汇:怀古伤今、怀才不遇等(如《赤壁》、《潼关怀古》)5.咏物诗 常用词汇:坚守节操、遭贬激愤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6.羁旅诗 常用词汇:思乡念亲、游子悲秋、羁旅愁思、惜春悲秋等(如《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

7.爱国诗 常用词汇:忧国忧民、为国捐躯、以死明志、保家卫国、借古讽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未酬的愁苦、关心国家命运、反映社会黑暗、批判态度、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山河沦丧等(如《过零丁洋》)

8.哲理诗 常用词汇:登高揽胜、蕴含哲理、振作乐观、积极向上、豁达乐观、不怕困难、远大抱负等(如《望岳》、《水调歌头》《登飞来峰》)

9.抒怀诗 常用词汇:年华消逝、闺中怀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失望惆怅、焦灼痛苦等(《醉花阴》、《浣溪沙》)

(二)观点态度

1.赞美、肯定、支持、同情、渴望等。2.批判、否定、揭露、不满、愤恨、惋惜等。

(三)体味语言

1.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

2.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其精妙之处。抓住关键词语和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

3.语言风格: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等。

4.常用词汇:勾勒、浓重墨彩、简洁、明白如话、言简意丰、诗青画意、富有哲理、质朴清新、耐人寻味、意境优美等。

(四)表达技巧

1.常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想像、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化用典故、动静结合、渲染、烘托、含蓄委婉等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互文、反问、赋比兴等)

3.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白描、细描)、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人物形象示例

1.豪放洒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东坡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春望》中的杜甫)3.归隐田园、寄情山水(《归园田居》中的陶渊明)4.爱国报国(《己亥杂诗》中的龚自珍)5.儿女情长(《醉花阴》中的李清照)6.雄心壮志、满怀抱负(《观沧海》中的曹操)7.以死明志、视死如归(《过零丁洋》中的文天祥)等

【方法点拨】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一)教师进行答题技巧的点拨

1.原则:① 在“读懂“的基础上答准、答顺、答美。2.结构:① 景+情;②事+情;③场面+情;④情形+情;

3.方法:①“一切景语皆情语”。② “诗言志”。③ 结合诗歌背景。④ 注意作家风格。⑤ 抓住关键字、词语、句子、诗眼来分析。

(二)常见的几种答题格式示例和练习(“三点”题——考点、热点、难点)(1)题型一:点评思想内容,理解主旨型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题格式:描写了(或叙述)什么的景色(场面等),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练习1(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2)题型二:赏析语言型

1.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学生背诵《西江月》)答题格式:点特色(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出特色)+例子(特色语句)+析感情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05年中考题)(学生背诗)答题格式:释含义+描景象+点情景

3.某词或句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学生背诗)

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的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答题格式:思结构(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虑主旨(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答案: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突出词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练习2(杜甫的《望岳》)(3)题型三:赏析名句型

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学生背诗)答题格式:抓词语+点作用 ◆练习3(杜甫的《望岳》)(4)题型四:描述画面型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学生背诗)答题格式: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扣住重点语句扩展诗句 ◆练习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5)题型五:分析技巧型

晏殊的《浣溪沙》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04年中考题)(学生背诗)答题格式:点明手法+阐述运用+分析效果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练习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6)题型六:比较阅读型

可以比较两首诗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表达技巧等。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答题格式:点明手法+阐述运用+分析效果

◆练习6、7(刘禹锡的《秋词》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举一反三】

古典诗词的简单赏析是近年来中考语文的常考题,要做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二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一、如何把握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两步走)

第一步:弄清中国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类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诗人在低头采菊与仰头见山这一不经意的瞬间,与篱菊和南山形成了一种若有若无的默契关系,进入了悠闲淡远、恬然自适的佳境。

第二类情感:伤春惜春,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北宋?王令《送春》)以惜春之情来写送春,新颖别别致。作者通过写花、鸟,把自然物象点化为情感现象,抒发出对春的一种执着、深厚、缠绵、凄婉的依恋之情。

第三类情感:秋思、秋恨,对离愁别绪的咏叹。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唐?温庭筠《梦江南》)“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既是写眼中所见,又借景物巧妙地烘托出一种怅然若失的痛苦心情,那凄清的景象,不正暗示了那悠悠不返的男人辜负了女主人公的脉脉之情吗?读罢使人感同身受,平添一种怅恨。

第四类情感:爱国报国之志。

此类诗歌通常从亡国之痛、壮志难酬这两个角度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唐?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两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不顾年迈体衰,一心想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两句借助梦境把诗人的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第五类情感: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控诉。

①不劳而获。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北宋?梅臣《陶者》)作者通过对比,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社会现实。

②政治黑暗(苛捐杂税、徭役、战争)。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姓君王,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唐?聂夷中《咏田家》)反映了农民在苛捐杂税的逼迫下不得将青苗和蚕抵押给债主的悲惨遭遇,呼吁统治者能关心民生疾苦。

③腐败无能(南宋、清朝)。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清?丘逢甲《春愁》)作者将自己的感情与民众的感情融成一股情感的潮水,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怒之情。

第六类情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唐?白居易《观刈麦》)描写了农民在夏日割麦的艰辛和贫妇在田中拾穗的可怜与悲苦,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类情感:对友情、爱情的赞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运用了谐音双关和比喻象征的手法,歌颂情人之间那种致死不变的爱情,成为千古名句。

第二步:掌握进入古代诗人情感世界的两条途径。

(1)由物象(事物的形象)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裴斐先生说:“客观存在的月亮只有一个,诗中出现的月亮千变万化。物象有限,意象无穷。”也就是说,月亮本身只是物象,只有在各种情境中被观照、被表现的月亮才是意象。“物象”即事物的形象,物象有表义物象、载情物象等。表义物象如“柳”。古人折柳送别,“柳”与“留”谐音,含有“柳”字的诗句往往与离愁别绪有关。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载情物象以“雁”为例:“惆怅秦城送独归,蓟门云树远依依。秋来莫射南飞雁,从遣乘春更北飞”。(《送客还幽州》)以对雁的怜惜寄托羁怀,也就是托物抒情。

(2)由诗人自身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处在唐朝典盛时期,希望营造一个理想的世界,一生蔑视权贵,一生不与统治者合作。这些思想情感在诗人的笔下表现很强烈。正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因此,提到“杜甫”就应想到他“陇国忧民”的思想;杜诗,乃至他个人情感也融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南宋是个风雨飘摇的朝代,汉人(统治者)被子金人赶到江南(杭州)。因此,南宋词人在诗词中大多表现出收复失地,慷慨报国的壮志。如陆游《示儿》中所写“王师北定中原日,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空祭无忘告乃翁”。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所写“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以下几种

1.正反对比。

古今对比、美与丑对比、理想世界与黑暗现实对比、田园生活与污浊官场对比。

2.衬托(正衬与反衬)。

①从正面衬托。“江山荒城猿乌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是涛声似旧时。”(陆游的《楚城》)“江山荒城猿乌悲”一句就用了以悲衬悲的表现手法。该句以“荒城”的悲衬托“乌”悲,衬托诗人内心的悲,猿猴、乌鸦与悲凉、愁苦相联。

②从反面衬托。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有一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被后世传为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大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绝项,放眼四望,那所有的山山岭都会显得十分渺小。该诗句表面上是在写景抒情,而实则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生活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蝉噪”衬托“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虚实结合的手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后文的虚写“铁马冰河入梦来”,与前文的实写“僵卧孤村不自哀”相照应,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无限慨叹。

4.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李煜词《浪淘沙》以自然界的花落、水流、春去不归三件事比喻离别后的江山如天人相隔,永不能见,沉痛哀婉,十分凄凉。

5.借景抒情的手法。

“一切景语皆情语”,无一纯写景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情。

以上只是从整体上对初中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还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扣住重点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平时要多看诗词赏析的文章等等。

【中考真题】

泰州市2009年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一)阅读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完成10~12题。(6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弹劾落职归隐。

10.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分)

答: 11.简要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这两句的妙处。(3分)

答: 12.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在词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参考答案:

10.(1分)归来华发苍颜

11.(3分)屋外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1分);渲染了词人所处的恶劣环境(1分);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1分)。(意对即可)12.(2分)作者在词中流露出身居荒村陋室,凄凉孤寂之感(1分),表达了词人念念不忘恢复中原的鲜明的爱国热情(1分)。(意对即可)

2009年无锡市

二、阅读与赏析(共40分)

(一)(3分)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①)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①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司马。

7.阅读上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2)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1分)

答: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参考答案:

(1)(2分)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1分),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1分)(2)(1分)明写天寒,暗写心寒。(“天寒”“心寒”各0.5分。)

2008年扬州市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诗歌欣赏(5 分)

10.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

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的 情景。(2 分)

(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像,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要点:漂泊远方(或“漂泊不定”“澡泊流离”“漂泊”“不幸遭遇”“被贬”等,1分);繁花似锦(或“春色迷人”“春光烂漫”“柳絮弥漫”,烟雾迷蒙”等,1分)。(2)甲诗:(要点):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1分),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己。(1分);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1 分)

乙诗:(要点): 作者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1分)寄托(1分)依依不舍的留别(1分)深情。

2008年南通市

5.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语文内部资料

参考答案:

①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2008年宿迁市

二、诗歌赏析。(4分)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①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

、的特点。(2分)②“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清、寒(冷、凉)(2)通过“一”宇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载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古诗词鉴赏

    强化训练古诗词鉴赏 一、(2015·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九日寄子约①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 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

    语文古诗词鉴赏

    语文古诗词鉴赏 1 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

    中考古诗词鉴赏教案

    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 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学习重难点:掌握答题技巧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泸州市历年中考诗词鉴赏考点......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马蕴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钱权熙,他的语文分数在70到90之间,成绩不稳定,分析过他的试卷和学习情况后,发现他的基础题部分基本不扣分,失分主要在于......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鉴赏的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教案 一, 二, 课前热身 背诵古诗词. 课前热身,背诵古诗词. 导入. 导入. 同学们,中国古诗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曲过目成诵......

    《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

    古诗词鉴赏 一、透视诗词鉴赏的考点(六点) 1、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 2、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 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4、品析语言特点 / 体味炼字 5、品味表达技巧 6、感知......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大全5篇)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