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达州新农村文化艺术节新闻
北京凤乐团赴四川参加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 2012年9月20、21日,为期2天的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于在四川达州隆重举行。北京凤乐团应邀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演出开场节目。《鼓乐龙腾》喧天动地的鼓点敲响展演活动的开幕式;《凤舞九天》激情的水鼓与柔美的舞蹈相辅相成,拉开展演活动的闭幕式。
本次展演以“搭建和谐大舞台,建设幸福新农村”为主题,共汇聚了来自北京、山东、浙江、陕西、四川等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700余名优秀文艺工作者同台献艺,集中展示在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新业绩、新成就、新气象。参加展演的节目形式多样,包括声乐、舞蹈、器乐、情景剧等,融合了时代主旋律、原生态雏形、现代流行、地域风情等多种文化元素。
9月18日,北京凤乐团20多名演员长途跋涉来到四川达州,经过紧张的排练、彩排,在20日的开幕式上为达州人们献上激情洋溢的鼓乐表演《鼓乐龙腾》。数十位身着红色斗篷的年轻演员挥动鼓锤,在蒙蒙细雨中随着铿锵激越的鼓声敲、击、点、顿,为开幕式的节目展演拉开序幕。热情的达州大竹人们顶着不时飘洒的蒙蒙细雨,兴奋满足地欣赏着演员们的表演,不吝献上自己最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9月21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迎来了最后的高潮——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北京凤乐团以一曲水鼓与舞蹈完美结合的大型鼓舞表演《凤舞九天》再次征服了在场观众,赢得掌声阵阵、喝彩连连。舞台上,凤乐团的女孩们神采奕奕、激情勃发,用
整齐划一的舞姿、激动人心的鼓点展现出凤乐人的魅力和风采。
活动结束,主办方及参加展演的各个团队均对北京凤乐团给予和很高的评价。尤其是凤乐团成员过硬的生活作风、高度的团队精神更是被国家文化部的领导评价为“各个乐团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
2012年 11月17日,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成立大会在燃气总公司隆重举行。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唐健禾、副院长王成端,建工学院院长田北平、副书记李春、副院长钟小兵,经开区常务副主任、达州市投资公司总经理王飞虎,达州市经信委工会主席蒋雷,达州市住建局副局长林钢等相关人员以及达州各区县校友代表60余人出席成立大会。
大会开始前,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视频《奋进的四川理工》。
大会由达州市住建局副局长林钢主持,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宣布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正式成立。大会首先由达州瓮福物流总经理周吉成介绍了达州校友会筹建情况,然后校友蒋雷宣读《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章程(草案)》,王飞虎宣读《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第一届组织机构及成员建议名单》,选举王飞虎为首届校友会会长,并选举了林钢、蒋雷、杜创、张军等10名副会长,产生理事25名,周吉成担任秘书长,王玉川、伍班林、付强担任副秘书长。
会上,达州校友会第一届当选会长王飞虎致辞。他首先感谢达州市对校友会成立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母校对校友的精心培育和关怀,也感谢校友积极参加成立大会。他阐述了达州校友会工作的原则、宗旨、作用等,并向校友们介绍了
校友会成立后的具体工作计划,并承诺达州校友会将围绕联络校友感情、了解校友需求、拓展校友资源、凝聚校友力量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为母校争光添彩。
王成端代表学校宣读了母校的贺信,向达州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达州校友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祝愿达州校友会不断完善、壮大,为母校和达州当地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唐健禾感谢达州市领导、校友们对校友会的大力支持,并向大家介绍了母校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希望校友们有机会常回母校看看、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希望校友会发挥自己的功能,进一步加深校友情,为母校和达州的发展共同努力。
校友唐家兴、夏勇、伍班林分别代表发言祝贺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的成立,认为校友会的成立为校友搭建了联系、沟通、交流的平台,并预祝校友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最后,林钢宣布四川理工学院达州校友会成立大会圆满结束。全体校友深情唱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祝福母校明天更美好!
随后,多年未见的校友们畅叙友谊,回忆了在母校度过的难忘岁月,介绍了各自目前的工作、生活情况。“叙友情,话相知,谋发展”,成为了校友们对达州校友会成立的共识。
第三篇: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上演
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达州上演
近日,为期3天的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在四川省达州市莲花湖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基地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向志,副省长杨兴平,省政协原副主席方小方出席开幕式。市委书记包惠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市政协主席康莲英、市委副书记罗冬灵出席。
下午15时30分,李前光宣布: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开幕。
随后,李前光、李向志、杨兴平、方小方、包惠一起触摸水晶球,共同启动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云南、山东、江苏、重庆、贵州、陕西、新疆、西藏以及达州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共同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歌舞、武术、小品、花式杂耍、乐器演奏、华阴老腔等富有乡土气息、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新农村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据了解,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以“乡村大舞台?幸福新农村”?橹魈猓?由中国文联、四川省政府主办,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工委、省文化厅、省文联和达州市委、市政府承办。
据悉,本届展演活动是一场突出“时代主题、乡村主体、农民主角”的盛会,是一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动、群众自发”的盛会,是一场展示“农村文化、巴人文化、红色文化”的盛会。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期间将开展“乡村大世界”走进第六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新农村建设全国纪实摄影十年精品展、“欢乐乡村行”红色文化主题演出、“欢乐乡村行”巴文化主题演出、闭幕展演及颁奖演出、新农村龙舟大赛、文化创意产品展销等七7精品活动,以及赛诗会、书法展演、读书交流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随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向宝云,省文联主席郑晓幸,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副秘书长邵志军,省农工委副主任杨波,省文化厅副厅长赵红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中国摄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金,以及市领导李天满、吴立岩、邓瑜华、肖克强、莫怀学、洪继诚、许国斌、杨勇革等出席开幕式,并与社会各界群众一道观看演出。
第四篇:四川新闻
今年9月,我省渠江流域遭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给巴中、达州、广安等地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下达渠江流域市、县各类救灾重建资金14.3亿元。渠江流域各地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农房重建工作,部分村民聚居点新村建设已启动。为帮助受灾群众加快重建、科学重建,实现“以新村建设引导灾后重建,以灾后重建推进新村建设”目标,省政府决定由省财政筹集6亿元资金,重点支持流域相关县(市、区)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纳入渠江流域治理的首要工作。水利部门计划采取“上蓄下泄、蓄泄结合”的方针,在渠江主要支流上新建一批防洪控制性水库,提高调蓄能力;在干支流上的重要城市和集镇新建和加固堤防,搞好中小河流治理,提高泄洪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建设完善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提高综合防灾能力。规划实施后,巴中、达州、广安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县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乡(镇)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达到国家防洪标准要求。
第五篇:四川达州通川桥历史
为便于物资运输出川抗日,又便于调遣川军出川抗日,民国27年(1938)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交通部从速兴建汉(汉中)渝(重庆)公路。汉渝公路1939年1月动工,1941年秋重庆至万源段竣工通车,但是宽约百米的州河将南北通道阻隔,汽车欲跨过州河,只好用木船推渡,速度既慢,又不安全,修架一座桥梁使南北贯通已迫在眉睫。
其实,在修筑汉渝公路的同时,通川桥的设计工作已经开始。1938年,由汉渝公路工程处第二测量队队长丁贡南勘定,桥渡工程处设计科科长赵国华负责设计。该桥选址于达城,于1939年2月动工,翌年11月主体工程完成,1941年2月全部竣工,3月1日通车。
通川桥全长300.92米,设计载重15吨,桥高从基础顶部至桥梁底部为16米,桥面净宽4.5米,两边人行道各宽0.75米,整个桥面全宽6米,该桥用了249个工日,耗用水泥630吨,钢筋28吨。该桥初制蓝图定名“州河桥”,将竣工时,桥渡工程处处长许行成题名为“利涉桥”(该石原在南岸桥头向西的桥墙上)。1940年冬,大桥南北两头铸造水泥牌坊(桥门),交通部公路总管理处科长周凤九来到达县验收大桥时,将桥名改为“通川桥”,取通达四川之意。该桥是当时四川公路建设史上最早的一座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的大桥,所以人们又把它叫作“铁桥”。1969年“文革”中根据政治需要,将通川桥更名为“东风桥”,1980年修补大桥时恢复了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