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

时间:2019-05-15 13:5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

第一篇: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

编写《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旨在为各级政府机构、行业社团、服务机构和社会各界从法规、政策层面了解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通过各级政府现有政策和制度的颁布,分析和掌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导向、方法及措施,为政府管理者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与经验借鉴,为信用行业机构提供发展定位参考,为行业自律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信用管理提供政策学习、查询和实践指导。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摘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摘录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 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联合开展“共铸诚信”活动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 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消费者协会《关于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意见》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关于印发《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业协会联系办公室《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做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印发深化中小企业贷款与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关于进一步发挥信用保险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加快建立律师诚信制度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务管理和政策支持若干问题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推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的指导意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诚信教育大纲(试行)》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加快建立建筑市场有关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建立房地产企业及执(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系统的通知》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上海、江苏、浙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共同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建筑市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关于征求《注册建造师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印发《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交通部《关于印发建立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通部关于印发《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乡镇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农业部关于印发《乡镇企业内部信用管理规莅》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活动的通知》商务部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长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药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的通知》附录:有关文件摘引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令《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人民政府令《天津市行政机关归集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上海市企业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集指标体系》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令《山西省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记录办法》和《山西省企业信用信息公布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黑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诚信龙江”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江苏省企业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么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发布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信用建设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省计委省法制办关于“信用安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安徽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诚信山东”建设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信用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湖北省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试行办法》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金融服务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湖南省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信用建设工作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网建设意见的通知》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信用建设的决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企业信用信息网络系统信息采集发布工作的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海南省征信和信用评估管理暂行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四川省行政机关征集与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细则(试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加强我省企业信用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信用社区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编者后记

第二篇: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论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如果说经济、政治和法德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结构之骨,那么其信用体系就是该社会结构的筋。一个信誉差的人难以在社会中立足,一个信用水平低的社会则不可能有很好的公序良俗。在充斥着欺骗和谎言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为社会信用缺失的恶果埋单。

我国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信用基础比较薄弱。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缺乏明晰的产权界定和强烈的维权意识,经济资源由政府通过行政命令在自己所属各单位之间进行配置,信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性手段,而且信用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以避免资源配置的自发性为理由,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是被严格禁止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发展对信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而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落后于这种要求;同时,从政府到民间,都存在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痛苦过程,因而失信行为广泛发生。此外,造成中国目前信用危机有以下几方面的深层社会因素。

第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对诚信意识的背离。市场经济对大众行为的根本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的动机方面。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假设绝大多数人都会在社会给定的条件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人们长期受限制的求利心理渐渐被“正名”而得到认可,并被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后,一些人便堂而皇之地采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的利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诚信现象渐渐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蔓延,这是导致人们对诚信意识背离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封建专制长期压抑对诚信意识的扭曲。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民众的命运随时会因为统治者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人们面临着“人治”社会各种各样险恶的生存环境,不仅人们的欲望不能真实地表达,思想也受到种种限制。说谎献媚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好处,真实诚信却常常吃亏遭殃,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意识扭曲着人们的诚信意识,是社会诚信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第三,道德教育政治化对诚信意识的弱化。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对

德育非常重视,但在内容设置上往往与政治教育相融合,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服从于政治需要,片面强调政治意义上的“忠”而忽视个人本性的“诚”,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这是导致失信的重要原因。

第四,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发达国家大都有比较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非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和失信惩罚机制);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政府对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的研究与开发。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针对信用方面的立法仍然滞后。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政府对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薄弱,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

第五,信用中介服务十分落后。目前我国仍是“非征信国家”,因此,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虽然也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运作机构(如征信公司、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和信用产品(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但不仅市场规模很小,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导致了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企业也缺乏加强信用管理的动力。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体系建设大致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公民信用等三个层面问题。不过,人们更为热衷于讨论的是企业和公民个人信用问题,而对至关重要的政府信用问题却鲜有问津。所谓政府信用就是民众和社会对政府信誉的主要评价或价值判断,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是国家信用的主题,同时也是执政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政府信用堪称一国政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因。“取信于民”是政治开明、社会稳定的基本保证,政府信用直接关系政府的形象和政府的信誉,政府信用是政府权威的灵魂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就像著名经济学家张维新先生的观点一样:“要建设中国信用体系,首先要打造信用政府”。实际上,政府的威信一靠外在的政绩,二靠内在的信用,以牺牲政府自身的引用炮制的所谓政绩必然是“失信于民”的泡沫政策,“取信于民”其实就是政府最大的政绩,最有威信,最有公信力的政府必然是通过“取信于民”赢得民心的“信用政府”,用老百姓的大实话讲:政府“说话就要算数”。

俗话讲: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这杆无形的心中之秤就是用老衡量政府信誉度的“信用之秤”。政府信用的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政令朝令夕改,官僚主义的行政作风盛行,行政腐败严重,行政决策随意,行政不作为泛滥,行政缺乏透明度,制造行政神秘感氛围,滥用行政管制,不当干预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行政执法中的地方或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明显等等。在现代法制国家,政府治理模式已经由官僚行政向民主行政、人治型行政向法治型行政转变,而民主型行政和法治型行政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政府恪守信用。政府的存在就是基于为广大纳税人提供服务的需要,用句中国式的政治话讲,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政府制定的每一项法规、政策,措施其实就是对民众的承诺,都是与民众订立的无形的公共契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滥用职权,执法不力,执法不公、执法随意,甚至执法犯法都是对政府信用的嘲笑。

市场经济是最典型的信用经济,信用是最贴近市场经济本色的隐喻,信用经济的理论不仅仅指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个人或企业的市场行为要诚实守信,同时也强调作为市场宏观调控和监督主题的政府也应恪守信用,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对自己行政行为的后果负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应当坚持“有所谓”和“有所不为”的理念,戒掉动辄行政管制之“瘾”,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正当的市场调节行为。信用政府的魅力不只是在于美化政府的形象和提升政府的信誉,还体现在可以赢得民众的信赖,支持、配合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实现内外两方面的“双赢”。因此,讲求信用,取信于民是政府的形象所系和魅力所在,也是广大老百姓的福祉所依和民心所向。

孟子曾说:“诚,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与性善论基础上的,天道本身就是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诚不是法制社会对个人必须做出的基本要求,而是整个个人对社会的义务。

道德的诚信是发自内心、自愿的、不计利害算盘的诚信,而非换取利益的筹码、追求诚信并不局限于你的职业、年龄、社会地位,它是人的一种操守,是道

德、人格不可获取的因素,也是确立了这样的道德诚信,各种诚信制度才能从道德上得到保障。信用的建立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制度上不完善的转型期,诚信往往会使眼前利益收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时道德的诚信尤为可贵,如果大家都追求策略的诚信,那么在诚信还未能获得明显利益的情况下,谁会讲究诚信?诚信又从何开始建立?

政府在信用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即政府是信用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也是对失信行为的裁判者。政府的信用形象和维护信用的能力出现偏差,社会整个信用状况就会产生动摇。而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信用的最大需求者和供给者。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在全社会的信用总量中起着支配和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关键是规范和提升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

建立信用政府,最基本的要求是“办事有章,言而有信”,转变职能,政务公开,依法行政。首先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其次,要加快制定《行政许可法》等规范市场主体和政府行为的新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统一管理和协调,以规范、高效的行政服务搭建起政府信用平台,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再次,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政府行为透明、积极、规范,不仅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利于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使政府向服务与监督并举的角色转换,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不仅要做诚实守信的模范,还要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尽快建立。在建设信用体系方面,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颁布法规,制定政策,实现对经济的指导,确立基本的信用制度;其二,支持守信,惩戒失信,行使广泛的监督职能,保障社会信用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以及律师、会计师、医师等各类维持诚信人员的监督管理及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信用服务方面,政府也应承担重要责任。

一言以蔽之,政府信用是百姓最好的“定心丸”,没有什么比拥有信用和赢得民心更加堪称政府最大的政绩。我认为打造信用政府是塑造“信用体系”的首要问题,我相信信用政府会让老百姓过上更加舒心、更加开心、更加放心的好生

活。

第三篇: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以信立身,用信行世

以信立身,打造现代社会的通行名片

今年初,睢宁创造性的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犹如一声春雷,惊动了整个神州大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巨大反响。“信用”“诚信”,这个几千年来不断被中华先贤论述的话题,再次在新时代的中国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波澜。

“以信立身”,“信义为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承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一诺千金”的历史佳话比比皆是。《庄子》中有个“尾生抱柱”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和女朋友相约在大桥下见面,结果女朋友还没等来洪水却来了,为了不失信他就抱着桥墩一直等下去,直到被水淹死也没有离开。这种“以死守信”的大信实在令人震撼。“曾子杀猪”的历史典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骗儿子说“不要闹了,回来让爸爸杀猪给你吃”,结果曾子回来就真的把猪杀了。这种不欺幼童的小信也十分令人感动。

古人云:“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信用是国繁荣兴盛的法宝,是人立身行世的凭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各国纷纷通过采取货币贬值来转移祸水,而中国政府却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巨大的信义使人民币顶住了各国货币的冲击,为挽救亚洲各国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也通过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信任,此后十年,中国吸引的外国投资连创新高,创造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奇迹。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海尔集团高度重视对家用电器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承诺,多年来的广告词一直是“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良好的信誉很快由国内扩展到海外,集团产业也随之在海内外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业绩。

一桩桩坚守诚信的故事,似乎证明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诚信的民

族。然而,当我们审视身边的日常生活,却又常常无法回避国人诚信大量缺失所带来的尴尬现实,甚至是惨痛教训!制假售假,合同欺诈,骗税逃税,变相传销,毒大米、毒奶粉、毒豆角、假老虎、假烟酒、甚至假疫苗,层出不穷。给全国人民带来惨痛教训的三鹿奶粉事件尘埃未息,又接连爆出了海南毒豆角事件,山西假疫苗事件,常州疫苗造假大案。信用缺失,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分明是合同不敢签、贷款不敢放、商品不敢买、人言不可信。这不仅毁了自己的诚信,还败坏了社会风尚。人们对失信现象无不深恶痛绝,因为它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对此,我们无法不忧心忡忡,我们无法不呐喊,中国社会亟需诚信作为必需的通行名片!

令人欣慰的是,在苏北的睢宁,在我们的身边,正掀起一场引领全国的大众信用体系建设壮举!睢宁大众信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将为全县人民树立了一个行为的标尺,那就是“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将为全县人民规范一个行为的准则,那就是“无信不立,无信不存,诚信者将积聚财富,失信者将失去财富”。事实上,带着诚信上路的睢宁,已经踏出了一路风光,让我们来看这组数据:信用管理办法出台的前2个月,农村盗窃发案率同比下降26.%,闯红灯车数同比下降22%,农村赡养老人纠纷案件大幅度下降。不止于此,伴随着睢宁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睢宁必将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社会生态,必将创造一个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从而为睢宁在蓬勃发展的信用经济时代,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无比优越的软件基础。

第四篇:中国社会信用体系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

姓名:秦可欣 学号:1350033 专业:信息管理 授课教师:胡靖 日期:2016年6月11日

目录

1.引言.......................................................................................................................................................................2

2.中国信用体系现状............................................................................................................................................2

2.1我国信用体系现状.................................................................................................................................2

2.2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3

3.存在问题..............................................................................................................................................................3

3.1企业、个人信用意识淡薄...................................................................................................................3

3.2缺乏企业个人信用获取渠道...............................................................................................................4

3.3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监管力度不足...................................................................................4

4.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4

4.1美国与欧洲征信体系简述...................................................................................................................4

4.1.1美国——市场化模式................................................................................................................4

4.1.2欧洲——公共征信模式...........................................................................................................4

4.2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4

4.2.1建立健全征信业的法律体系..................................................................................................4

4.2.2建立征信数据库并维护信用信息安全................................................................................5

4.2.3政府应提高自身公信力...........................................................................................................5

4.2.4鼓励征信中介机构和服务公司的建立................................................................................5

1.引言

中国是一个讲求诚信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有曾子杀猪、商鞅立木取信。过去,诚实守信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如今,信用已经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极其重要的角色,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成为经济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较为健全,而中国由于起步晚,这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展现出一种新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经济活动愈发频繁,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要建立起能与世界其他国家接轨的完善的信用体系。

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2016年4月16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和全国信用教育联盟(筹)在北京举办“第12届(2016)中国信用4.16高峰论坛”;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从这些不断召开的论坛和不断修正的条例可以看出政府和经济学家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并为此而不断努力着。

2.中国信用体系现状

2.1我国信用体系现状

首先我们利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作为中国社会信用综合指数的评价标准,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角度来分析2005-2014年来中国社会信用的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社会公共信用每年基本持增长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增长速率加快,13-14年的变化率已达到5.7个百分点,说明社会的总体信用意识在逐渐觉醒,政府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方面是有成效的。

政府公信力由2005年的60.5%到2014年的74.1%增长了13.6个百分点,每年平均增长幅度为2.07%,这些与政府近年来在公共服务、反腐倡廉、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上海政务大厅的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条新闻——《弘扬正能量 本市十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发布》,涵盖的案例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公务员选拔信用核查到企业信用管理,从信用卡用户信用核查到互联网信用平台;中央部委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这些都说明政府正在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将信用体系渗透到我们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来。但如今的政府与人民心中期望的人民公仆形象的政府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地域辽阔,由于管理层的多级传递,中央下达的政策与地方执行的政策必定出现一定出入,降低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比如:地方政府为企业徇私舞弊,欺瞒群众,损害大家利益;中央向地方拨款时各级政府存在“吃回扣”现象;群众上访常常受阻等。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起者和建设者,若连政府都无法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又何谈企业和个人信用呢?再加上群众自由和信用意识的觉醒,对政府公信力的要求只增不减,更迫使政府在提高公信力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企业信用是三者中增长最迅速的,从05年的53.7%到14年的68.2%,由不及格到超过个人信用,增长了14.5个百分点;增长率由最初的负增长到13-14年的16.58%。企业信用的跳跃式增长确实令人惊讶,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也合乎情理。一方面,政府愈发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为了提高自身公信力,政府会加大对企业诚信合法经营的监管,并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到市场经济中,这就使得企业开始严肃对待自身信用,以提高公司声望和形象;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经济趋势下,为了谋求低成本劳动力和原材料,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或者为了增加销量、扩大产品市场,企业的供应链也越来越国际化,与国外公司合作已是常态,这样的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融入到世界信用体系中去,再加上海外公司又十分重视企业和个人信用,一个良好的企业信用便成为合作能否达成的基石。但还有许多所谓“无良商贩”无证经营、欺诈消费者,政府需要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打击力度,并将这些违法行为添加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中。

个人信用的十年来的平均值为67.31%,是三者中最高的,但在十年来只增长了1.5个百分点,并且还出现过负增长现象,如06-07年和13-14年,增长速率却是最缓慢的,13-14年的增长率甚至为-3.24%。这组数据与我个人对公民信用的直观感受有所不同。在阿里巴巴解决了网上支付的问题,并让所有人都接受它的安全性后,中国的普通群众彻底加入到电商的热潮中。淘宝、支付宝的普及降低了网上交易欺诈的风险,“蚂蚁花呗”的出现让个人没用信用卡也可以先消费后还款,身边的消费环境越来越促使我们进入信用消费的时代。同时,良好的个人信用会营造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促进信用体系的建设,因此政府应该在宣扬公民信用意识上投入更多工作,公民也应为改善消费环境做出努力。

2.2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的需要。在世界各经济体都在信用体系中进行经济活动的背景下,中国想要更好的融入国际贸易中,就必须健全自己的信用体系。再加上我国信用业本就比西方国家落后,中国市场对西方国家的信用服务公司和中介机构来说就是一片尚待开发的沃土,对中国本土的信用公司产生巨大威胁,如果不发展我们自己的信用业,那么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垄断市场。

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信用调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一个企业的所有行为都会添加到它的信用记录中,当它想要与其他企业或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对方只需翻看它的信用记录就可以知道这个企业是否有过违规违法行为或不诚信经营。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纳入是否达成合作的判断标准之一,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商业欺诈,也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的监管。在中国许多食品药品不符合质量要求;许多输出“三废”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和处理成本,根本不考虑对环境的危害;当企业的这些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时,它就必须考虑违规违法生产的严重后果了。

3.存在问题

3.1企业、个人信用意识淡薄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大体是从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走人正规,信用经济更是不发达,社会信用关系十分淡薄。因此作为经济主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缺乏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意识。再加上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社会环境并不利于企业、个人信用意识的提升。对于消费者而言,国外消费者习惯于先进行购买行为后支付,而我们并不倾向于这种预支消费行为,因此信用卡在中国普及程度远不如西方国家.3.2缺乏企业个人信用获取渠道

在征信国家,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的的公开和获取是建设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征信信息主要来源于人民银行对个人借贷信息的记录以及征信机构以合理途径搜集的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信息获取渠道的是否合法、哪些信息可以公开,这些都是政府立法需要明确规定,而我国法律却缺乏这方面的具体条款,增加了信息获取和录入的难度,导致了现有征信数据的不完整。

3.3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在美国、英国这样征信体系完善的国家,征信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其完整的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这些法律法规的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并规范信用管理从业的服务范围和方式。虽然中国在《民法通则》、《刑法》、《合同法》中都有涉及诚信经营的条款以及对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惩罚措施;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但距离建立完整的征信业法律体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没有相关法律支持,政府的监管便无据可依;缺乏严格的惩罚措施,不守信用的企业和个人便无法收到严厉惩戒,更不能起到法律的威慑作用。

4.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

4.1美国与欧洲征信体系简述 4.1.1美国——市场化模式

征信机构独立于政府之外,以盈利为目的来收集、加工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政府不直接参与征信活动,而是设立信用管理局管理信用行业实务,并制定信用管理的法律和监督法律执行。这种模式优势在于信用市场运作自主性高、活力旺盛。劣势在于: 一是如果在本地征信制度发展不成熟时,外国或外地大型征信企业将很容易占领本地的征信市场,使得本地征信企业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难以发展;二是对法律法规体系的完整性有很高要求,需要政府有很强的监管力度。从劣势分析可 以看出,市场化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处在初级阶段的征信业的发展。

4.1.2欧洲——公共征信模式

公共征信机构主要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或银行监管机构开设,是由政府出资、非盈利性的,以法律或决议形式强制政府、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参加公共信用登记系统,按照对等原则,信用数据只向金融机构提供而不向社会其他需求方提供,主要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信用监管和执行货币政策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在征信信息数据庞大且分散的情况下,且征信行业的市场和社会背景并不发达时,由政府出面强制性向社会各行业部门搜集数据,效率更高,节约了时间成本。劣势在于:政府是出于非营利性目的,工作量大,运作成本高;同时,市场缺乏信用中介公司和服务机构,市场运作自主性差,效率低下。

个人认为,考虑到中国的征信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和个人信用指数并不高,市场经济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应多借鉴欧洲的公共征信模式,由政府牵头完善信用数据库并健全相关法规,同时鼓励建立信用中介机构和服务公司,等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较完善时,逐渐将征信业的控制重心由政府转向市场自主运作,以盈利 性的征信机构为主导,政府辅助维护宏观秩序。

4.2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 4.2.1建立健全征信业的法律体系

参照发达国家发展征信体系的经验,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这是征信业立法的一个重要基础。征信法律体系应该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是企业和个人信息获取的合法渠道和覆盖范围。合法渠道的规定主要是针对于信用中介机构和服务公司,为了保障企业和个人的隐私权以及信息安全,盈利性的征信机构必须保证信息获取渠道是公开透明的,同时需要承担维护信息安全的义务。明文规定覆盖范围是为了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在搜集信用信息的过程中,公民私权有可能受到侵害,参考国外的相关立法,我国立法应规定征信范围不包括什么来保障公权;二是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只有提高失信成本,才能让公众正视诚信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守信激励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三是为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制定制度框架。类比电影行业,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分级制度,导演才好把握拍摄电影的尺度。有了制度框架的明文规定,中介机构才好根据政策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4.2.2建立征信数据库并维护信用信息安全

征信数据库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条件,没有信用数据,就无法建立信用体系。征信数据库的数据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共信用数据,政府在将各类信用信息纳入数据库中后,需要保证这类数据的完整性和易查询性,保证数据的公开透明。2014年以来,上海市拆违办、市交通委、市住房保障局、市图书馆、市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煤气公司等单位与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举行了信用信息交接仪式。违法搭建、群租、破坏房屋承重结构、非法营运、出租司机绕路宰客、借书逾期不还、破坏书籍、长期欠缴水电煤费用等信息将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供政府部门、信息主体自身、信用服务机构等查询;另一方面是内部信用信息,这些信息仅供信用机构和政府开放查询。

政府在努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时,公民最担忧的就是自身的隐私权。在网民数量达到6.68亿的中国,仅2015年网民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引起的诈骗、垃圾信息等现象,直接损失达805亿元。这不禁令公民担忧信用信息与个人身份绑定后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方面中介机构和政府应该加强对信用数据库的安全管理,设置严格的用户访问权限,防止信息从数据库中泄露;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泄漏信息行为的惩戒,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当公民与政府共同为维护信息安全做出努力时,公民才会降低对信息安全的担忧。

4.2.3政府应提高自身公信力

所谓公信力是指“使公众信任的力量”,政府公信力的提高有利于政策的推广实施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就必须让公众信服政府是为人民着想,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如今政府公信力下降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腐败贪污行为的大幅曝光。如今,媒体关于曝光贪腐官员的笔触越发犀利,官员行为不检点直接影响到其所在政府的形象。因此,加大对贪腐官员的打击力度,可以改善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声望。第二,所谓的公务员“铁饭碗”。公务员常常被打上“混日子”、“铁饭碗”等标签,说明在大家心目中,公务员就是尸位素餐,就是不学无术。如果中央决策再如何正确,到了地方都是一样的空头条例,那么政府的公信力必将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合理分工公务员的职责,设立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改变人们对公务员“铁饭碗”的刻板印象。

4.2.4鼓励征信中介机构和服务公司的建立

社会信用体系只靠政府管理运作是不可行的,市场需要有其自主的运作法则,因此征信中介机构和服务公司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征信机构,就是指“依照有关规定批准成立,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向商业银行及其他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人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咨询及评级服务的法人单位”,它是信用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征信机构的发展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了,美国信用体系的市场化模式就是依靠盈利性的征信机构运作起来的。与美国不同的是,受世界经济大潮的影响,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成熟到由大众消费文化来促进征信市场的发展,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却因为世界信用经济的影响而变得非常紧迫。再加上美国征信巨头海外业务的扩展,Exparian和Trains Union已进入中国开展业务,若不抓紧发展本土的征信企业,一旦被外国企业垄断,再想发展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了。因此政府需要设立征信机构的制度规则并实施相关的鼓励政策来规范和促进征信机构的建立,有相关业务或想法的企业也应抓住征信业发展的龙头机会尝试进入征信林

参考文献:

[1]李家勋.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模式比较及提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6).[2]曹军新.我国征信管理从“划桨”转向“掌舵”,抑或两者兼之?——兼议<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2).[3]胡峰松:《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1 年.[4]尼古拉·杰因茨.金融隐私一征信制度国际比较[M].万存知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13]彭冬梅.我国网络经济下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6):170-171

第五篇:信用体系建设

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是关于社会信用信息传输、使用、维护的制度体系。社会信用一般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类。政府信用主要是指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对自身行使权力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落实状况;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则主要是指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遵守诺言、信守合约、履行义务的诚信状态。

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存在许多的问题。2002年7月下旬《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浮出;“十六大”第一次把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写入了党的文件。全国各地建设诚信省市乡村的声浪高涨;国内征信机构正象“久旱逢甘霖”般地迎接征信业“春天”的到来;外资征信机构也加紧了在华设立机构的步伐。信用体系建设的大潮正在中国大地上涌动。然而,我国欲建设的信用体系也正在孕育着新的问题。在此也谈谈个人的看法,以共同探讨。

《征信管理条例》是一部征信业的基本法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应将征信定义清楚,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对征信的定义为:对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加工、使用等商业性活动。从广义的征信业务的范围来说,征信至少应包括:企业和个人信用调查、资信评级、信用管理和咨询、信用担保、保理、商账催收等业务;从事这些征信业务,必需通过信用信息的采集、调查、加工和使用等手段;最终出售征信产品和服务,获得收益。广义的征信定义应为:征信机构在依法(规)从事企业和个人信用调查、资信评级、信用管理和咨询、信用担保、保理、商账催收等征信业务时,通过对征信对象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调查、加工、分析、使用等手段,为特定的用户提供商业性服务的活动。

信用体系的建立,仅靠《征信管理条例》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立法的保障。目前,国家的一些现行法律与建立信用体系和WTO规则不一致的应修改。同时,国家在立法时,也应把市场的培育结合起来才具有可操作性。如: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信用信息须被纳入基本信用信息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经济活动须经征信机构的征信和评级;哪些经济活动必须出具征信或评级报告后才能实施;征信机构在从事征信活动时应遵守哪些规范;等等。这样,征信平台才可能建立,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征信市场需求,信用体系的建立才有基础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信用体系在防范信用风险和惩戒不诚信者的机制作用。

1、关于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问题。信用信息数据库,是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征信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信用信息数据库包括基本信用信息库和特定信用信息库。

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如央行、工商、税务、海关、商检、质检、司法、公共服务等掌握着大量的基本信用信息,这些基本信用信息是国家行使管理职能而产生的。国家在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中,可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将这些国家机关的基本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政府基本信用信息平台即公共(政府)信用信息数据库,供符合准入条件的机构廉价使用。这是最经济、公平、公正的办法。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建立“诚信省、市、乡、村”热。由各地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在建立“诚信省、市、乡、村”中花巨资建立“信用数据中心” 的做法,难免带来重复建设、资源“私有化”、垄断和分隔。因各地的“信用数据中心” 数据有限、功能不一,日后难以并轨形成全国统一的政府基本信用信息库的问题也不可小视。这种由各地政府牵头搞的模式,只能短期、局部有效。从长期、全局看,无疑是政府资财的浪费;征信机构需花巨资购买和整合后才能使用;征信的社会成本高企。

由各征信机构向国家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或各地的“信用数据中心”购买,自己建立基本信用信息库。这种模式则意味着国家对用国家的力量建立信用体系的放弃。基本信用信

息的集中若不是靠国家的立法和财力而完全靠征信机构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目前,没有哪个国家采用这种模式。这也是造成目前国内征信机构发展慢、水平不高的最重要原因。特定信用信息库如何建立?特定信用信息库具有差异性特征,是各征信机构根据各自征信业务的需要而建立的专门化数据库。它是扩展了的信息资料,如国际市场信息。基本信用信息库和特定信用信息库两者的数据库资料范围不同;数据库资料搜集的方式也不同。特定信用信息库的建立只能由各征信机构根据各自征信业务的需要来建立。

2、关于资信评级机构集约化的问题。资信评级是一种以智力资本型为主导的经济活动。目前,我国的评信机构几经治理整顿、脱钩后仍有不下30家,货币(注册)资本普遍不多,业务不足且各自为营,人才资源分散,使原本整体素质就不高的状况十几年来无大改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证券资信评级业务管理办法---修改稿》中拟将征信(评信)机构的注册资本提高到几千万至一个亿。可见,管理层有意要将小而分散的评信机构进行重新整合,以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这是件有远见的做法!

但对于苦苦经营了十几年而无大多积累的“老”机构来说,如此高的注册资本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现有“老”机构加在一起的货币资本也不过一亿左右。诚然,货币资本大,可以体现经济实力,可建立自己的大型数据库采集更多的重要信息。但毕竟智力资本、人才资源才是评级机构更重要的内部资源。

因此,适当的抬高注册资本门槛以达到集约化经营的目的是必要的。但国家在设定注册资本门槛时应考虑内资控股与外资控股有别;老机构业内增资(老机构业内增资可规定年限分步达标)与新机构业外增资有别;“全能型”机构与“分业型”机构有别。

3、关于“违约率”的问题。资信评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风险管理的工具。而“违约率”是检验资信评级质量的工具,它可以检验不同的评级机构对同一评级对象在相同等级时质量上的优劣差异。“违约率”是资信等级可操作性的灵魂。评级机构避开严谨科学的违约率统计而片面追求评级指标体系的建设和评级方法的完善,将无法达到评级产品的质的飞跃。因此,评级机构应建立违约率模型。

很显然,由于我国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目前的评信机构虽经多则十几年、少则几年的惨淡经营,但绝大多数都未建立评级对象的违约数据库,只是侧重于对评级对象未来风险的主观预测。尽管厦门金融咨询评信公司引入了违约率概念(全国唯一),连续六年进行了违约率计算,也仅仅是停留在“金融债务违约率”(包括贷款、信用证、票据贴现)的水平上。可见,要真正使用“违约率”来检验资信评级的质量,有赖于评级机构的努力和数据库的积累。目前的条件尚不具备。在实施“违约率”作为检验资信评级质量的工具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4、关于征信立法和市场需求培育的问题。信用体系的建立,仅靠《征信管理条例》是不够的,需要国家立法的保障。目前,国家的一些现行法律与建立信用体系和WTO规则不一致的应修改。同时,国家在立法时,也应把市场的培育结合起来才具有可操作性。如: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信用信息须被纳入基本信用信息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哪些经济活动须经征信机构的征信和评级;哪些经济活动必须出具征信或评级报告后才能实施;征信机构在从事征信活动时应遵守哪些规范;等等。这样,征信平台才可能建立,才能培育出真正的征信市场需求,信用体系的建立才有基础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信用体系在防范信用风险和惩戒不诚信者的机制作用。

回顾我国评信业艰辛的发展历程,八十年代中至九三年治理整顿前,曾经也是银行对企业进行热火朝天评级(信)的时期,结果出现了如上的消极影响。治理整顿后至当前,我国较规范的评信业才刚刚步入起步阶段,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按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已探索出了一条对授信企业由社会专业评信机构与商业银行“联合评信”的路子。十五年来,既有沉重的教训,也有近五年来可贵的经验。为了不重蹈过去的覆辙以利于评信

业的健康发展,在商业银行也从事企业信用评级业务后,一定要兴利除弊针对以上的问题作出具体的安排。因此,对授信企业评级,要有“合”有“分”、“两条腿走路”,应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相结合:在有评信中介机构的地方,对在两家以上的银行授信的企业和虽只在一家银行授信但授信金额超过一定数额的大户,实行商业银行和评信中介机构“联合评信”的办法;对只在一家银行授信和授信金额未超过一定数额的企业,则由授信银行单独评信,“内部掌握”。在目前暂没有评信中介机构的地方,只要市场需求培育起来了,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大机构自然会设立分支机构或按市场规律与商业银行合作运作。

一个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应该包括哪些东西呢?美国是世界公认的信用制度最完善的国家,其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市场主体信用意识较强。美国信用交易十分普遍,缺乏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历史很差的企业很难在业界生存和发展,而信用记录差的个人在信用消费、求职等诸多方面都会受到很大制约。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信用成了在宏观上左右美国经济景气的重要因素,美国短期消费信贷5年以内余额从1946年的98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13010.44亿美元,当年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余额达到47378.23亿美元。第二,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达。美国有许多专门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这些中介机构都是完全的市场化运营,能保持相当高的独立性,能够为各种信息需求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产品,从而满足美国社会了解社会成员信用状况的需求。独立的信用中介机构是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支柱。

第二,信用法律制度相对完善。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美国在原有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经过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框架体系。1970年《公平信用报告法》是美国信用立法的代表,该法专门对个人征信机构的设立、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用信息报告的使用,消费者个人的权利,征信机构的违法责任等方面作了清楚的规定。

第三,信用行业管理到位。在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下,美国政府对信用行业的干预并不多,主要是监督市场主体,尤其是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者的守法状况。联邦贸易委员会是对信用管理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司法部、财政部货币监理局和联邦储备系统等在监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见,社会信用体系是与所有社会成员(包括个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信用活动有关的制度性社会工程,包括所有个人和组织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征信服务运作机制、信用法律制度、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以及有关信用管理的职业教育和道德建设。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全可以借鉴信用制度完善的国家的经验,从信用文化宣传、信用中介机构培育、信用法制完善、信用行业监管等方面入手,尽快为社会构建一个有效的信用服务机制。

下载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制度精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文/肖上贤 摘 要:社会信用体系是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

    西藏信用体系建设

    西藏自治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藏政发〔2013〕117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提出,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大力......

    信用体系建设 任重道远

    信用体系建设 任重道远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建立黑名单制度„„今年以来,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动态进展,总是牵动公众的......

    中国信用体系建设

    多举措完善中国信用体系建设摘要:信用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与神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内容。在现阶段,特别是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时期后,暴露了许多我国现阶段存......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搞好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本文作者从......

    信用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信用体系建设自查报告13篇 信用体系建设自查报告1 为进一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襄阳整体......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石龙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根据京山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关于落实《京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为推进我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总结1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转变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上半年,我局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