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论文问题
1、在平日经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或现象让你舒心,哪些最闹心,哪些看到明白,哪些感到困惑,试以调控房价包括物价为例,谈谈这其中政府最该做什么?房地产商最该做什么?百姓做什么?
国内物价普涨,各个部门对于通胀问题终于不再否认。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估计今年的物价指数升幅比3%要稍为高一点,这是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首次表态承认今年通胀率将超过3%的警戒线。他更不讳言:“年初国家制定的物价涨幅目标是3%,但现在看来,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一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日前也表示:“作为中央银行来说,对于通胀的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会放任通胀的出现。”在中国的语境下,官员们认可通胀,意味着通胀问题可能已很严重。这不禁令人想起今年“两会”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对通胀的表态,他当时说:“我从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懂得,两个问题可以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以致政权的巩固,一个是贪污腐败问题,一个是物价问题,我是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物价问题的。”然而,从今年的主流舆论看,警惕通胀从总理的个人意识转化成政策部门的集体意识,看来是费了不少周折的。
今年以来,反映物价的CPI不断走高,市场普遍预期,10月CPI很可能突破4%,而中国央行将推出进一步的紧缩
政策。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物价上涨体验,要比抽象的CPI数据来得更高、更真实。
大范围的、较大幅度的物价上涨显示,通货膨胀已经现实地来到我们中间。它已经不是什么通胀预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当前中国仍是负利率的情况下,较高的通胀无异于是对老百姓征收“通胀税”,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极大。就笔者所见,已经有很多普通家庭开始缩减日常开销了,因为他们手中的钞票开始迅速变得“毛”了起来,家庭主妇们抱怨,同样的钱,现在可买到的东西大大减少,小白领们也不敢像往年一样随意添加换季衣物。
很显然,物价上涨比房价上涨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更大,因为物价与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影响的是最底层百姓的生活;而房价上涨只是资产泡沫,对于有房者和现有城市居民,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收入增长足够快,那么普通人对通胀的承受能力会增强一些。但居民收入增长的情况并不乐观。以统计局今年前三季度公布的经济数据为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如果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只有7.5%。要指出的是,国内居民收入增长一向慢于经济增长,显示我们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很好地转化成居民的收入和财富。收入增长跑不过GDP,而通胀在后面快速追赶,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也变得极为有
限,就像一碗肉汤被兑得越来越稀。
更让人担忧的是,当前的涨价还不是全部。资源价格改革和税制改革,像两头涨价的老虎,正在前面等着我们。资源价格改革酝酿已久,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背景下已不能不推,但在当前环境下,资源价格改革就意味着涨价。税制改革表面上看是结构性调整,有增有减,但增税的种类显著多于减税的种类,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社会保障税等全都“虎视眈眈”。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商品涨价、资源价格改革以及增税的环境下,中国无异进入了一个稳定通胀的阶段,这也是普通百姓必须面对的“加税”时代。
2、传统经济学中描写了亚当斯密“一只看不见的手”,也提到凯恩斯“一只看得见的手”,你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现实经济中应如何实现两只手的作用。
经济学上有“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两个概念。“看不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部著作,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得见的手”出自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的理论,都对当时和以后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们之后各国的实践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光靠其中一只手发挥作用
或片面强调其中一只手的作用,都是不行的,而必须“两手抓”。问题的关键是对这两只手的功能与职责应当合理界定,明确各自应该抓什么、怎么抓。
看得见的手要求法律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地起作用,而不必由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调控;而看不见的手就是在法律不能纠正市场错误的时候而“伸出援手”,目的是弥补法律的某些不足。
注重协谓“两只手”,实践证明中国政府应对国际全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是有力有效的,中国的发展模式也在这次国际全融危机冲击中经受住了考验,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国际全融危机冲击中,也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又好又怏发展的重要经验。慨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发挥政府和币场两只手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应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我国社会政治制度高效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采取果断措施,迅速稳定币场运行 提升社会信心,扩大社会需求,同时尊重市场规律,坚持政府调控和币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这既是弥补市场水平,又激发了币场活力,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作用,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协同一致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是中国应对国际危机最重要的方面。
二、注重处理好短期和长期两者关系,远近结合,既符合短期规建要推出重点,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发展奠定基础,在经济增长遇到严重困难的特殊时期,采取超常规做法,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首位,同时重视短期增长目标和长期目标相衔接,保持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全球受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更加注重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裉本立足点,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坚定不移地实现开放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外需,努力保持国际市场的份额,形成内需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四、注重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既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动力,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支出,加强社会公共服务,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五、注重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调动各种资源,及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的运行,帮助地方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
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强大动力与合力。
特别重要的是,在积极应对国际全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 高度重视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这方面包括增强政府的决策力,建立宏观经济检测和预警制度,做到决策准,行动快,并完善政府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增强政府的应变能力 创新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行政结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做到反映敏捷,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加强行政督查检查,建立行政问责和绩效评估制度,确保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政府带头勤俭节约,压缩行政开支 降低行政成本,菅造行政新风,同时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改进全融监管,防范全融风险,强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发展电子政务,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务公开,提高行政决策和政府执法的透明度。加强行政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通过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有力的提升了政府管理行政水平。
以上这些做法和经验,不仅便中国经济化危为机,取得明显成效,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发展模式的科学内涵。
第二篇:经济论文
我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风险及防范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 魏思琦65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外并购成为中资银行制定多元化发展、获取技能或者进入新兴市场的基石。目前,部分资本实力较强的中资银行已经逐步开始通过并购方式推进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如何准确识别和防范并购风险,是稳健推进并购业务时应当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现状的分析,探究了并购的特点和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金融机构; 海外并购风险; 风险防范
一、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自2003年12月银监会决定逐步开放中国银行业市场,允许外国投资者最高参股25%以来,国际银行业纷纷掀起了抢滩中国市场,入股中国本土银行的热潮,这对中国本土银行带来了极大挑战。当今形势下,全球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外资银行不断在本国“攻城略地”抢占市场,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有实力的中国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审慎地开拓国外市场,以实施国际化经营。
截至2009年底,全球最大的五家上市银行中,有三家来自中国,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市值分别居全球第一和第二位。这说明,中资银行已经步入全球银行业巨头的行列,具备了海外并购的能力。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发展,中资银行面临着较大竞争压力。
(二)特点:与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掀起的银行业并购浪潮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境外并购正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境外并购的历史演进,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金融业的改革开放进程和成效。包含以下几点:
1.并购方式以现金并购为主。
2.混业并购开始出现。
3.股权控制是并购的主要战略意图。
4.并购对象以华语和英语语系地区为主。
二、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动因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银行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一切经济行为都受利益动机驱使,银行并购行为的目的也是为实现其财务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二)同时银行并购的另一个动力来源为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通过并购可以克服内部增长的限制,迅速扩大资产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这两大原始动力在现实生活中会以不同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即在多数情况下,银行并购并非仅仅出于某一动机,而是将多种因素综合平衡考虑的。和国外银行业的并购活动相比,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并不长,由于经济体制、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策略等因素,除了国际银行业并购的普遍动因之外,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动因还有其自身的鲜明特色。
三、中国金融机构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
海外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经营组织活动,从并购前的调研准备开始,直到并购交易结束后对标的行的整合,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贯穿其中。我国银行海外并购遇到的主要风险包括:
(一)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东道国会以并购项目涉及重大国家利益为由,动用法律或者政策直接干预。较其它行业而言,银行业较易遭遇政治风险,因为其并购除了会吸引东道国内的优质客户外,还有可能威胁到金融稳定,增加监管当局风险处置的复杂性。而“中国威胁论”等意识形态也增加了中国银行业并购的政治风险。如中资银行对美国银行业的并购就曾受到美国政府的严格审查。
(二)市场风险。由于中国银行在并购交易和海外市场方面缺乏经验,不太熟悉海外监管和法律环境,中介机构的职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因此许多投资者的质疑将会使银行的海外并购面临严峻的挑战。此外,国内行政审批制度的僵化、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行政法规代替国家法律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比如,中国银行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的案例中,收购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在监管审批期限内,银监会未做出反应,导致相关协议自动取消。
(三)财务风险。由于自有资金的充足和融资渠道的丰富,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会相对小一些。银行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并购方不可能完全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运营风险等,据此制定出来的并购价格可能会偏离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此外,在公开竞标的并购中,由于出售意图明确,竞争者的参与很明显地增加了并购方的价格风险。比如在招商银行收购永隆银行的过程中,招行就面临着多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但由于报价不具有竞争力而在第一轮竞标后就被淘汰了。当重返竞购行列后,招行与永隆银行最终达成了协议,但却是以3倍左右的市净率进行收购的。这使得招行的资本充足率也由前一的10.67%降至并购后的8.1%。二是交易风险。由于中资银行的海外并购大部分进行现金交易,并购成本偏高,从而使银行面临支付风险。
(四)整合风险。并购可以给双方带来“1+1>2”的收益,而这仅仅靠企业规模扩大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结构、原有业务、企业文化等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双方的完全融合。整合是整个并购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在这一阶段,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管理、文化和经营等风险。以文化整合风险为例,中资银行的成长背景、管理模式和规则制度与国外银行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极易影响银行整合的进度。目前,中国银行业进行的海外并购均是“以强吞弱”,弱势银行对优势银行的认同感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虽然中国银行是并购方,但由于它们大部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国际化程度和知名度较小,因此国外银行能否轻易接受中国银行的文化还有待观察。
四、银行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防范措施
并购是高风险的投资行为,而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经验较少,因此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在并购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或规避风险。风险的防范不仅需要并购银行引起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银行国有控股的现实条件下,我国政府也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来为银行海外并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多管齐下,规避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我国银行业海外并购中最先遇到的风险,有效预测和化解政治风险是银行能够成功实施并购的关键。在了解被并购方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法律制度的同时,银行要加强对外活动能力,积极培养与东道国政府的合作关系。中资银行应谈化国有控股的身分,以上市公司的角色去同外国机构进行沟通。此外,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利用国际上专业的风险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也是中资银行避免政治风险的有效手段。
(二)效规避市场风险,重点防范价格风险。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交易实施中,重点应该防范的是价格风险。现阶段我国银行对并购机构价值的考虑更多是从战略价值出发,包括扩展新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等。但如果我国银行在与目标企业进行谈判时,过度强调并购的战略性质和对目标企业志在必得的意愿,反而会为对方所利用,借机提高谈判价格,导致我国银行承担额外的价格风险。因此,银行在对收购企业进行价格评估时,要利用多种分析方法理性考虑目标企业的战略价值,将溢价水平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另外,银行确定并购方案的可行性后,应该实施快速收购策略,避免股价的过度波动增加并购的价格风险。
(三)快速高效的整合计划,规避整合风险。整合是伴随在并购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的,它应于并购交易达成前的目标银行尽职调查阶段开始。银行在成立并购团队的时候应该包括专门的整合评估团队,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整合方面有难以克服的问题时,银行应果断撤出并购行动。经营方面的整合,主要是对业务和技术的整合。对于银行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来讲,IT系统的对接是重点整合内容。因此,设计一个顺利让被并购方连接自身平台的系统成为中资银行的最优选择。我国银行在海外并购过程中文化的整合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寻找不同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之间的交汇点,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塑造活动,形成新的更具包容性和归属感的企业文化体系。
(四)政府转变职能,服务于海外并购。随着我国银行业海外扩张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跟不上步伐,这将加大银行并购的风险。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管理条件,指导银行业的并购,使银行业的国际化扩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盲目的投机因素。对我国银行业重点布局的海外地区,我国政府应尽可能地与这些地区国家签署有保障性的中外双边投资条约或多边投资条约,特别是在金融方面的条约,以具备法律效应的程序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避法律方面的风险。统一银行业海外并购审核批准的基本标准、健全审查程序以及明确各监管机构的基本职责等问题是政府应该做的另一项工作。此外,政府可以考虑利用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驻外使馆、国际商会以及银行业本身广泛的海外网点,建立起跨国并购专用的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成立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定期发布相关的风险信息,减少并购风险。
五、我国金融机构并购业务发展策略
(一)业务发展策略
1.扩大资金渠道。资金因素是我国投资银行并购活动所面临的最大障碍,也是并购企业
亟需投资银行伸以援手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证券公司大多数总股本在20亿元以下,可行的融资渠道是通过市场拆借、股票质押和债券回购等方式进行,虽然略比以前有所增加,但由于我国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以及对证券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不能直接为企业或客户提供融资的种种限制,使得融资渠道更加萎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投资银行可以考虑组织银团贷款或引进国外大型投资银行共同参与融资策划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在同知名投行的合作中取得经验,扩大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增强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金融风险较大。大部分投资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薄弱,没有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这无疑加大了经营风险。加之各投资银行质量参差不齐,管理水平不等,人员基础差,信息渠道狭窄,从而又加大了管理风险。我国投资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要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建立、健全风险约束和风险管理机制,在稳定运行、保证收益的前提下开拓并购业务。.努力创新,完善资本市场。创新是行业的生命,并购业务在投资银行中的开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投资银行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创新力度,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和行业竞争的风险和收益,组合出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来扩展并购业务,防范并购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同时,可以加大基础金融工具和投资银行基本业务的在资本市场的延伸,通过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带动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更为有效的实现资源配置。.实施制度改革,同国际市场接轨。制度因素是近年来促使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同时又是制约其扩张的重要因素。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金融市场根基尚浅,金融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金融资本市场为依托,所以迄今为止,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残留着政策的影子。国外著名投资银行高盛近几年来对中国的并购业务涉及很多,成功的案例也不少,但是其明显感觉到由于对中国的政策和法规的不适应而造成并购过程屡屡受阻。虽然我国正在逐步放松对个别金融业务的管制,但进程缓慢,并不能紧跟市场和行业发展的脚步,投资银行业内缺乏一个统一的业务标准也使得开展并购业务的风险加大。因此,我国投资银行应利用东道主的优势,把握国内经济政策动向,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研发,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开拓市场,早日跻身世界先进投行之列。
(二)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风险管理的政策性建议.是明确本行并购战略并贯彻执行。如准备通过并购方式实施国际化或综合化经营战略,应当首先衡量本行优劣势和国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明确本行并购战略,并努力贯彻执行,防止目标模糊,执行不力。.是谨慎选择并购区域和并购目标。要综合考虑全球经济走势,区域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环境和与中国贸易往来等情况选择并购区域,综合目标区域市场环境、监管准入政策、目标银行资质、股东股权转让意愿和方式、与本行战略契合度等因素,谨慎选择并购目标。3.是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选并购时机。要综合考虑经济走势、监管政策变动、资本市场动态、并购机会出现窗口等因素,谨慎选择并购发起时机。但是,并购机会出现往往不确定,稍纵即逝,既要谨慎决策,也要防止过于保守丧失良机。.是规范实施和优化并购操作流程。并购实施是并购战略的具体执行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中既涉及纵向的并购过程组织,也包括横向的支持体系建设,如并购基础条件和部门协作配合等。防控并购风险需重视并购流程,通过规范并购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特别
是重视尽职调查的有效实施)、夯实人员和信息等并购基础条件、优化部门协作配合,最终在人员、流程、内控等方面形成并购质量控制体系。
5.是高度重视并购整合的高效推进。并购整合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时间要求紧迫,整合效果关系重大,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可能的整合难度,尽快开始整合规划,高效推进整合进度,持续进行有效沟通,保持兼容并蓄的沟通心态,及时、高效解决相关沟通问题,尽快完成并购整合过程。
参考文献:
[1] 洪崎.走出去的跟斗与警示[J].商学院,2010;(1):2
3[2]于扬.中国工商银行市值稳居全球银行业之首[N].证券时报,2010;7(A6)
[3]郑士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7
[4] 王向荣:“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的路径分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
[5] 葛兆强:“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成长与我国银行业发展”,《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2期。
[6] 陈璐:“银行并购实证研究的发展及方法论演进”,《金融研究》,2005年第1期。
[7]路妍:“跨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第三篇:市场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以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劳动价值论以及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方式与马克思当时所面对的情况有本质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能直接解释和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部经济问题。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劳动价值论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代发生了很
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人香肠工厂,而投入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人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人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人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水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人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做出合理的解释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是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我们已经认定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合理性是什么?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在于:生产要素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物质条件,也是前提条件,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吸收器或物质载体,离开了生产要素,劳动作为一种活动就无从产生,劳动也就无法创造价值。这里的逻辑是: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提供生产要素创造劳动条件,使劳动得以产生,然后劳动创造价值。
既然如此,劳动者就不能独占劳动创造的价值,而要将其中一部分让渡给生产要素所有者,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创造劳动条件的报酬,也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也可以看成是劳动者用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向生产要素所有者购买劳动条件。生产要素所有者有权要求有偿创造劳动条件,劳动者不能要求生产要素所有者无偿创造劳动条件。劳动条件的价格(或者劳动者支付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价值占劳动创造的总价值的比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和劳动力的稀缺性以及生产要素所有者与劳动者谈判力量的对比。
第四篇:区域经济论文
产业集群发展及其经济意义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 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一、产业集群发展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创新型产业聚集
1.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集群。
2.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有:
(1)是拥有大批致力于创新、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的创新型企业、企业家和人才。(2)是集群内的主要产业是知识或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3)是具有创新组织网络体系和商业模式。(4)是具有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3.创新型产业集群按照不同标准还可进一步进行分类,按照产业类型可分为传统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按照创新类型可分为产品或技术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商业模式主导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1.资源型产业集群立足于资源型产业,是以资源型产业发展为前提的,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
2.特点:(1)在资源型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构成中,自然资源占据主体核心地位。(2)资源型产业体系和贸易体系甚至城镇发展都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中心,由资源优势所决定的资源型经济循环体系成为其显著特征。
3.分类。根据相关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可把资源型产业分为资源依赖型产业、资源依附型产业、资源依从型产业。在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时期,资源型产业发展迅速稳定。伴随着资源的减少、质量下降或枯竭,以及市场的变化,资源型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资源型产业集群结构的局限性叠加上政府对资源型产业的强烈干预,使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乃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受到很大约束。如中国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国家经济分工格局中被定位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这种定位和格局正是中西部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之一。资源型产业集群从依附于自然资源向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一)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
(二)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因此,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的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和惯例,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降低合作的风险和成本,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三)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 个方面:
1.集群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中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获取“学习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3.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由于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间进行频 繁的交流就 成为可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交流,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的产生。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竞争合作机制,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
4.集群对新企业的进入和企业增长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良好的创新氛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体系,使集群在吸引新企业进入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鼓励产业新手的出现,也有利于现有企业的增长和规模扩张。
(四)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1.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
2.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随着产业集群的成功,集群所依托的产业和产品不断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区域品牌。“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 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
3.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 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五)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产业集群依靠内部联系网络,有力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首先,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此外,在现代产业集聚体内,经济活动主体的合作交易往往能够在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这种基于社会网络信任基础的合作分工,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相互欺诈,对于维持集群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集聚本身产生的外部经济就是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产业集群的雏形一旦形成,便进入了内部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过程,即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与单位向该集群聚集,而新增的企业与单位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如此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第三,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在集群内部,不仅有很多的相关企业在此集聚,而且还有很多相应的研发服务机构及专业人才,新企业在此发展,可以面临更多的市场机遇,获得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及人才支持,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2.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1)创新是区域发展最根本的内在动力。首先,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其次,企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
(2)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以柔性专业化为特征的大量中小企业集聚群体。它们彼此之间通过分工与合作而结成稠密的区域网络组织,共同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这些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内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创新活动不断涌现,从而呈现很强的区域竞争力,如意大利东北部与中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等。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推动下,企业不仅仅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然后从整体利益中分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强,形成了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式。所以,通过产业的柔性集聚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区域,往往具有更强的创新功能和竞争力。3
第五篇:经济论文读后感
<<投资大师 沃伦~巴菲特>>读后感2012物电学院电子2班马力
在当今的投资市场上,沃伦~巴菲特无疑是财富和成功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世纪股神,他以100美元起家,靠着非凡的智慧和理智的头脑,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400多亿美元的巨额财富,从而演绎了一段从平民到世界巨富的不朽传奇。
投资股市市场,风云多变,极易让人迷失,但巴菲特的任何一项投资,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以才不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取得胜利。巴菲特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投资,还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投资首先要人缘,巴菲特投资要看他对某个企业经理人或者领导者的能力及品质的信任。
巴菲特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经历过两位数的银行利率,高通货膨胀,股市崩盘等险恶情况,但他都安全地度过了这些风风雨雨,没有使自己和伯克希尔遭遇重大灾难。而且这些风雨更磨练了他坚韧的性格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他通过一生的投资证明了自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人。
如今,巴菲特的独特而高效的投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全世界股市投资者的金科玉律。他的“价值投资法”、“集中投资法”、“长期持股”、“简单投资”、“选股法则”、“安全边际”、“投资组合”等投资方法和理念对每一个投资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书中教给了我巴菲特投资的9项智慧:
1.淡定从容:成功投资必备的素质和心态
2.先做人后投资:做人和投资要完美结合3.投资必须理性:把握正确的市场规律
4.选择决定财富:寻找最合适的投资对象
5.决胜技巧:掌握高超的投资技巧
6.理财策略:高效管理和配置盈余
7.趋利避害:走出投资的误区
8.习惯制胜: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
9.大原则必须遵从:合理投资原则及其应用
一个优秀的投资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基本素质。这是在投资领域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巴菲特的自信、理智、坚毅、耐心、独立思考等良好品性,成就了他从普通投资者到“股神”的传奇。
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可贵。投资中,要协调运用知识和直觉,投资要懂得市场规律,懂得投资理念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候,直觉也会成为制胜的法宝。每一项投资,都要胆大心细,勇于判断却不疏忽,敢于自我突破,养成坚毅的品格。风云万变的股市里,要学会有耐心,耐心等待才有机会,并且不断地学习知识。
做人和投资也具有密切的关系,巴菲特获得人们的尊敬和推崇,并非仅仅只是他的投资智慧和伟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做人艺术和智慧,因为他把人格和投资完美的融为一体,所以他才赢得了整个世
界,赢得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一份无比的荣耀。
要投资而不要投机,投机取巧一定会让你失败,用善念进行投资,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巴菲特在取得财富的同时,也积极向社会回报,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股市里,要多帮助朋友渡过难关,最后你才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不要把投资当成挣钱,把它当成你的一个生活方式,顺其自然地用惯性取胜。
投资市场上最大的陷阱就是狂热而缺乏理性。在巴菲特看来,赚钱的秘密不在于冒险,而是要理智地避免风险,所以,把握市场的规律,了解市场特性,发现风险的所在在投资领域里很重要。
投资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别人的愚蠢,正确掌握市场的价值规律,永远做价格合理的生意。
寻找正确的投资对象是致富的关键,投资要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和精细的分析来选择投资的企业。以企业家的眼光和所有者的心态关注投资的对象,从企业的实际价值和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判断企业的优劣。同时坚持“不熟不做”的原则,最终能找到最理想的投资对象。
投资时首先选择最优秀的明星企业,亏损的几率会巨幅减小;也可以选择最有潜力的企业,这样可以取得更大的利润;选择自己熟悉的企业,投资要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寻找最值得尊敬的行业也可以帮助你正确的理财。
投资要从长远利益进行投资,不能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善于套利,选择合适的时机,运用合适的选股法,进行集中投资,处处留心被投
资企业的状况,并且关注它的声誉。
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在于它的累积资金,而且要看它运用盈余的能力进行再投资。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和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炒作,别总想着跟大势被别人左右,切忌利欲熏心。养成反思失败的习惯,控股投资,珍惜时间,追求效益。
掌握市场规律和被投资者动态,进行合理的投资,将会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