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时间:2019-05-15 13: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第一篇: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标准

中心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净化的质量管理依据有:

1.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卫生部颁发;

2.《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卫生部颁发,卫医发[2005]330号;

3.(××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4.《××省血液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6年12月);××省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制定;

5.《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颁发,2006年;

6.《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

7.××市中心医院发布的有关血液净化的相关文件;

8.××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二、质量检查方案

检查标准1: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布局合理。改进措施:参照《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要求。配置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护士、技师;配置透析治疗间、治疗室、水处理间、工作人员及病人更衣室、接诊区、医务人员办公室、污染室等。

检查标准2: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措施保障安全。

改进措施:中心依据依照医疗原则、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医院的规章和自身情况,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

(1)血液透析中心消毒隔离制度;(2)复用室工作制度;(3)医院感染检测以及传染性疾病上报制度;(4)透析器透析管路重复使用工作制度;(5)透析室消毒细则;(6)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7)医疗废物管理制度;(8)医疗垃圾管理制度;(9)肾脏病诊治指南;(10)医院感染控制文件;(11)医疗质量规范;(12)血液净化护理质量规范;(13)维修工作制度;(14)医疗设备操作规程;(15)反复使用用品合格使用标准。上述制度有明确的责任人、记录资料、考核方式。

检查标准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程序,有完整的监测记录与应急管理预案。改进措施:(1)中心在医院感染方面接受医院医院感染办公室的管理和监督,制定专门制度,填写质量记录(病历、××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登记表等);(2)中心有完整的应急管理预案。××省《血液透析中心(室)应急预案及透析质量管理规范》(2008年12月),由我中心参与编写完成;(3)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透析中寒战高热、超滤异常、电导度异常、患者不适等情况,分析原因,由医疗、护理、和设备工程师进行改进。

检查标准4: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符合要求。

改进措施:(1)中心配备专职设备工程师,负责保证血液透析机与水处理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2)中心制定“维修工作制度”,对设备的维护、检查有明确的规定。

检查标准5: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透析液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

改进措施:(1)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液粉剂购自正规企业,由专职人员在配液室配置,每次检测比重、离子和电导度;(2)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检测:由工程师定期送检;

(3)透析液细菌检测:每月一次,由护士进行采样送检;(4)透析液内毒素检测:由工程师定期送检;(5)质量控制小组依照上述要求进行检查,依据自身质量检查和外部质量检查结果,由相关责任部门对不能达标的结果寻找原因,进行改进。

第二篇: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1血液透析室设置符合规范

C1:血液透析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许可证)C2: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的各项要求设置 C3:按照《医疗机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加强管理 B:职能部门对血液透析室进行监督管理 A:血液透析室建设符合标准要求,管理规范 4.20.1.2医、护、技岗位设置满足医院功能与任务要求 C1、C2、C3:血透室医师、护士、技师资质 C4:各岗位职责

C5: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短期培训经历 B1:保障岗位配置和人员培训的管理措施

B2:职能部门监督管理记录,对问题和缺陷有改进措施

A:医、护、技人员的履职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各岗位配臵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的要求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3分区布局、设施设备符合相关规定 C1:分区布局

(1)布局和流程应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2)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臵复用间。

C2:房屋、设施

(1)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2)每一个透析单元配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透析液排水接口,透析中心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者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3)透析治疗区内设臵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4)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5)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C3:设备

(1)基本设备: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臵,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2)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3)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B:有保障上述规定落实的措施,对问题和缺陷及时反馈,有改进 A:持续改进有成效,布局与分区、设施设备配置完全符合相关规定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1.4落实《关于开展县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腹膜透析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医政发 2011-127 号),启动了腹膜透析试点工作

C1:腹膜透析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本院具体试点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C2:腹膜透析试点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C3:对患者严格履行告知责任,签署知情同意文件,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透析病历)

B1:相关医疗规章制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B2:腹膜透析的质量控制制度、程序、指标 B3:执行记录文件

A:逐步推进腹膜透析技术的临床应用取得成效,为本辖区内的示范中心

4.20.2.1有质量管理制度与岗位职责

C1: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开展血液透析质量及相关工作,建立合理、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流程 C2: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其履职要求

B1:职能部门对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的记录

B2:职能部门对血液透析室的重点环节和影响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控制措施

A:通过信息系统加强血液透析质量监测,追踪和分析相关数据,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2.2有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

C1:血液透析患者接诊、登记相关制度,实施患者实名制管理 C2: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C3:病历书写规范,培训与教育记录

B:院科两级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有问题与缺陷及时反馈,有改进措施(职能部门、血透室)

A:登记资料完善,病历书写规范,改进措施落实 4.20.2.3有设备的操作规范与设备维护制度

C1:设备操作规范,使用者经过培训,培训记录

C2:建立透析设备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设备使用与维护记录。

B: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记录,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职能部门、血透室)

A: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维修响应及时,使用、维修记录完整,改进措施落实

4.20.2.4有紧急意外情况与并发症的紧急处理预案。

C1:紧急意外情况(停电、停水、火灾、地震等)的处理预案

C2:常见并发症(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和呕吐、头痛、胸痛和背痛、皮肤瘙痒、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心律失常、溶血、空气栓塞、发热、透析器破膜、体外循环凝血)的紧急处理流程

C3:对上述内容有培训,相关人员均能熟练掌握 C4:对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有演练(至少每年一次),有讨论与评价记录

B1:有完整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登记,定期总结分析,有改进措施。B2:按规定实施不良事件无责报告

A: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3.1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C1: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 C2: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与具体措施

C3:医院感染紧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并能定期演练

B1:职能部门和科室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的措施

B2: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收集感染控制指标,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感染科)

A:医院感染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

4.20.3.2患者进入血液净化室前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

C1: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血透室)

C2: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血透室)

C3:向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进行解释说明,签署血液透析知情同意书(透析病历)

B:职能部门监督检查记录,科室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A:医院感染管理与职能部门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评价改进成效(感染办)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5.1有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有完整的水质量监测记录

C1: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与执行的流程 C2:完整的水质量监测记录。

(1)透析用水符合相关规范。参照美国医疗器械协会(AAMI)对血液透析用水的要求管理。

(2)透析用水定期进行残余氯及硬度检测及电导率监测(前处理系统)。

(3)透析液内毒素和反渗水化学污染物检测合格。B:科室有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措施(血透室)A:对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有评价,持续改进有效 4.20.5.2透析液配制符合要求。

C1:透析液和透析粉符合国标(许可证)C2:透析液配制有操作常规

B: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并记录

A:职能部门对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4.20.7.1有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C1:科主任、护士长等相关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有工作计划与工作记录。

C2:有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相关文件(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B: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活动,每季至少一次(活动记录)A:质量管理资料完整,体现持续改进有事实。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二十、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

目录: 4.20.7.2 建立与完善运行中的数据库,做到实时记录,有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C1:血液透析室有运行数据收集的流程 C2:有质量管理方面基础数据:

(1)血液透析机台数/专职医师/专职护士。(2)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总例数。

(3)血透治疗总例次(普通血透、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单纯超滤例次)。

(4)维持血透患者透析1年内死亡率。

(5)血透中严重(可能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并发症发生例次。(6)可复用透析器复用率与平均复用次数。

(7)血透患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或E抗原转阳病例数。(8)血透患者丙肝病毒抗体转阳病例数。

(9)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死亡例数、血透转腹透例数、血透转肾移植例数。

(10)血管通路类别: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血透导管、动静脉直接穿刺、其他血管通路例次。

(11)血压控制(透析间期血压90/60~150/90mmHg)例数。(12)平均每名患者透析时间例数。(13)患者主观舒适度评价。(14)腹膜透析例次。

B1:定期对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B2:职能部门有监管,对存在问题与缺陷的改进情况有评价。A:科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用质量指标与同行比较,追踪评价,持续改进。

第三篇: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一、质量管理

1、麻醉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建立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及评价制度及组织,按照评价方法及程序对麻醉医师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记录,医院每半年进行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员工的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过程。

二、医疗规范

1、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2、有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有督察记录及处理措施。

3、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员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4、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案或制度、重点

措施及应急预案,有对感染控制缺陷进行整改与效果再评价的制度和程序,并落实到位,对员工进行医院感染控制教育,有记录。

三、医疗安全

1、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2、有麻醉方案确定过程和实施流程,有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各级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麻醉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麻醉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进行,麻醉记录应在24h内完成。

3、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4、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5、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6、履行各项告知程序,充分尊重患者权益,知情同意书由麻醉者或上级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发,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麻醉、处置、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及利害得失等告知内容,并记录在同意书中,术中意外处理或改变麻醉方式时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向患者家属告知;对新开展的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

醉方法及其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由具备资质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告知谈话。

7、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四、医疗核心制度

1、重要制度健全:具有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麻醉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要求科内员工了解并得到落实。

2、术前麻醉查房:接到手术通知单后,麻醉医师应按要求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决定适宜的麻醉方案,并记录于病历,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字确认,确定麻醉方案时要考虑患者年龄、全身状态,对麻醉、处置的适宜性应进行讨论,选择最适宜的时机与麻醉方法,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同意后签订手术麻醉同意书,开出手术前用药,并准备麻醉器械,落实查对制度,每个患者外科手术时必须有麻醉方案(计划),重点是全麻、危重患者、新开展手术及特殊患者。

3、术中管理:术中应监测患者生理状态,进行麻醉效果评定,发生意外状况及改变麻醉方式要按规定流程进行,要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谈话,落实查对制度。

4、术后随访:麻醉师对患者术后麻醉复苏阶段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对苏醒的判断有具体判断基本标准(意识状态、血压、呼

吸状态等),查看手术患者,并向责任护士交待注意事项,防止发生麻醉并发症,并做记录。

第四篇: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2013年医院麻醉科工作总结

2013年我科紧紧围绕加快科室发展这个中心,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以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全科素质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院领导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 思想和学习情况

今年以来,根据院党委的安排,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党性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能够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讲话精神。胡总书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同时又与社会主义时代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领会胡总书记精神,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围绕着我院改革发展的大局,积极开展我科各项工作,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科室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麻醉科是高风险高收益的临床科室,我是一切工作以质量为核心。为了把医疗质量真正摆上科室管理的核心地位,今年,继续完善和进一步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室、个人二级质量控制网络。避免了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坚持要求我科各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不向患者索要红包,要有视病人为“衣食父母”的观念,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我定期征求病人及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赢得了病人的信赖。

总之,2013年我们承接了2013年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2013年各项工作任务,也为2013年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信心,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地区医疗卫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功立业,为广大病患者解除痛苦,再造健康贡献力量。

第五篇: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

(1)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

(2)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

(3)加强科室新业务新技术、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培训计划和记录,建立员工培训档案。

检查标准2:建立并执行病理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改进工作,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标本核对制度,两人同时对标本与送检内容是否相符;病史、实验室检查、手术所见等是否填写详实进行核对,病房手术室标本由手术室护理人员送病理科,然后验收同时签字。

(2)严格执行标本、切片核对交接制度,交接环节由诊断医师和病理技师同时核对、签收,并填写“病理科日常工作交接记录”。

(3)严格执行标本保存及销毁制度,制定工作流程。

(4)加强病理报告发送制度的落实,认真做好签收工作。

(5)加强病理结果登记制度的落实,做好各项信息核对和准确编写病理号的工作。

(6)科室质控人员定期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检查标准3: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定期抽查常规制片、一般病理检查报告时间。查看高级诊断医师审核诊断、会诊的记录。

改进措施:

(1)严格工作流程,明确职责任务,司职到位,确保常规及疑难诊断报告质量。对疑难病例做好特殊检查记录、会诊记录等。

(2)严格执行病理上级医师复片制、科内疑难病理读片制和会诊制。加强与上级医院病理专业的技术交流,经常性的开展疑难病理上级医院会诊业务,提高医院病理诊断能力。

(3)加强青年技师“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定期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诊断技术水平。

(4)科室质控人员每日检查标本、切片核对交接纪录和报告审核执行情况;每周总结切片质量,与负责医师及时沟通;每月由科主任检查疑难病理例记录及报告发送记录和病理高级诊断医师按规程审核诊断的准确及规范情况,保障病理报告及时、准确、规范。

检查标准4:提高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病理切片、蜡块保存符合规定。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不断提高标本取材和标本切片的质量,每月由科室质控员统计石蜡切片的诊断符合率,科主任检查诊断符合率,分析差错原因,及时改进,并上报医院质控办,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95%的质量指标。

(2)安排专人负责保管病理切片、蜡块并定期察看,落实查询借阅制度。标本、腊块封存时间达标。石蜡切片优良率≥85%的质量指标。

检查标准5:环境保护及人员防护符合规定。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遵循程序进行标本的收集、确定、处理、安全转送及销毁。标本处理符合院内感染。安置空调等排风设施、消毒设备,污水处理系统,确保良好工作环境与安全。

(2)严格遵守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戴口罩、帽子、手套。污染区每日按照规定进行消毒,传染性标本更应注意消毒,定期检查标本的执行情况和特殊标本的保存情况,以防污染环境。

检查标准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病理部门服务满意。

考核方法:配合客户服务部,定期、随机对门诊、病房手术病人和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发放病理质量及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并反馈给病理科。

改进措施:

(1)科主任定期从客服部的反馈中查找问题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2)定期召开与临床科室的联席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下载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血液净化质量与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学影像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学影像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检查标准1: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相关小组、质量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等。 2、......

    心内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心内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

    药剂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精选)

    药剂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考核方法改进措施:(1......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改进措......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改进措......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查看考核为主。考查主要指标: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