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案例
1【案例介绍】
某百货公司因建造一栋大楼,急需钢材,遂向本省的甲、乙、丙钢材厂发出传真,传真中称:“我公司急需标号为01型号的钢材200吨,如贵厂有货,请速来传真,我公司愿派人前往购买。”三家钢材厂在收到传真以后,都先后向百货公司回复了传真,在传真中告知它们备有现货,且告知了钢材的价格。而甲钢材厂在发出传真的同时,便派车给百货公司送去了100吨钢材。在该批钢材送达之前,百货公司得知丙钢材厂所生产的钢材质量较好,且价格合理,因此,向丙钢材厂去传真,称:“我公司愿购买贵厂200吨01型号钢材,盼速送货,运费由我公司负担。”在发出传真后第二天上午,丙钢材厂发函称已准备发货。下午,甲钢材厂将100吨钢材送到百货公司,被告知,他们已决定购买丙钢材厂的钢材,因此不能接受其送来的钢材。甲钢材厂认为,百货公司拒收货物已构成违约,双方因协商不成,甲钢材厂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确定本案被告是否构成违约,前提是判定该买卖合同是否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和承诺的方式。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要判定本案合同是否成立,关键在于认定被告向原告所发出的传真在性质上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合同法》
第14条、15条分别对要约和要约邀请作了规定。本案被告向原告发出的传真,在性质上属要约邀请,而非要约。现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从当事人的意愿角度来看,应属于要约邀请。
其次,.从传真的内容上来看,是要约邀请而非要约。
至于原告回复传真和发运钢材的行为,法律上应认定为是一种要约行为。原告以传真告知货物的价格并发出货物来作出订立合同的提议,该提议已具备了未来合同的基本条款,且表明了原告愿意订立合同的明确意思。相对而言被告则处于承诺人的地位,被告可以承诺也可以不承诺,被告拒收货物,表明其拒绝承诺,所以合同根本没有成立,自然不能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
此外,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在合同不成立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在缔约过程中具有过失,则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但从本案来看,被告发出传真及拒绝收货,都不能认定其具有过失,因此,也不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案例介绍】
某个体户(被告)因向某商场(原告)购买彩电、冰箱、空调机等,欠原告债务10万元,双方约定于1999年10月底以前全部还清。但是在还款期到来后,被告未按期付款,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提出其朋友王某欠他15万元借款,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向被告支付,待这笔货款支付后,被告将立即还清欠款。双方为此达成还款协议,协议规定:被告“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王某还款以后还清余款”。至2000年4月底,被告仍未还款。原告要求被告立即还款,被告提出,依据还款协议原告同意在王某还款以后被告才还款,现王某因生意亏损无力按期还款,故被告暂不能履行还款协议。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立即支付货款。
从当事人双方订立还款协议的目的、还款协议的整体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该还款协议应属于附期限的合同。双方之所以规定王某还款的问题,是因为被告提出,王某可以在2000年4月底以前还款,因此原告同意达成还款协议。还款协议中规定的被告应“在2000年4月底以前还款”,是最核心的内容,还款协议中规定“王某还款以后”是从属于“1997年4月底以前还款”这个前提的,也就是说,王某还款不过是对为什么规定这个还款时间的一种解释,不能将这个解释孤立地作为一项条件来看待。所以,尽管还款协议的内容规定得不十分明确,但是该协议是指被告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还款。据此应认为还款协议仍然有效,被告应依据还款协议,于2000年4月底以前履行还款协议,付清全部欠款。
3【案例介绍】
丁某于1996年至1999年8月期间曾系某服装贸易公司的业务员。1999年8月24日,丁某辞职干个体,经营服装生意。但服装贸易公司未将有关代理权解除的事项告知其客户。该年9月,丁某事先未征得其原工作单位同意,以服装贸易公司名义与服装贸易公司长期的业务关系户香港某公司在深圳订了一份服装买卖合同,依照合同规定,香港公司向服装贸易公司提供男女毛涤等面料及各种样式和规格的男女服装100打,货款总额人民币12万元;交货期为同年9月至10月;货款在货到后10日内付清;违约金为货款总额的15%。合同签订后,丁某并未向原单位讲明此事,服装贸易公司对其所为也一直不知。9月27日,服装贸易公司收到卖方已将货物运至某市的提货单,服装贸易公
司得知事件真相,既不提货也不付款。香港公司多次与服装贸易公司协商不成,无奈于2000年1月以违约向法院起诉。
本案中,丁某曾是服装贸易公司的业务员,他辞职后未经原公司的授权,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应属无权代理。但是应当看到,作为与服装贸易公司长期的业务关系户香港某公司与之订立合同时,不知丁某已经辞职,没有理由怀疑丁某的代理权,也就是说从外部现象看,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且香港公司订立合同时善意无过失。所以,丁某的行为应认定为表见代理,该合同有效成立。服装贸易公司拒不提货又不付款构成违约,应依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当然服装贸易公司可以追究丁某的侵权责任,要求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损害赔偿。
4【案例介绍】
被告(李某)在1998年3月18日以个体户名义申请了营业执照,专营农副产品及日用百货。1999年4月5日被告向其好友钱某(原告)借款5万元用作周转金,双方约定于1999年10月10日以前全部还清,并立有字据为证。但是直到1999年10月底,被告仍未能还款,原告多次催要未果。1999年12月1日被告在进货途中,因司机万某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致被告受伤住院,加之经营管理不善,被告遂决定停止经营。得知此事之后,原告与被告协商还款事宜,被告提出只能以剩余商品(约5000元)还款。之后,原告了解到被告曾借款10万元给其妻弟于某购房,本应与1999年10月底前还给被告,但被告因念及亲戚关系碍于情面,没有向于某催要借款。于是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和于某支付借款及逾期还款的利息损失,同时要求代位行使对司机万某的交通事故赔偿请求权。
1、原告要求被告和于某支付借款及逾期还款的利息的诉讼请求,法院是不会支持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于某并不是原告钱某的债务人。所以原告无权直接起诉要求其支付借款及逾期利息。
2、《合同法》第73、74、75条对合同的保全所做出的相关规定,所谓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
就本案来说涉及到合同保全制度中的代位权问题,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已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回到你上面提到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一点,代位权的行使是债权人请求第三人向债务人履行债务,而不是请求第三人向自已履行债务,所以原告的诉讼请求肯定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5【案例介绍】
1999年8月6日,刘毅、何燕生、李阳三人合伙开办了茂盛化学制品厂,生产由吴海权提供配方的“洒得安”农用杀虫剂。吴海权向茂盛化学制品厂提供的“洒得安”说明称:“‘洒得安’属于吴海权教授的发明专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所谓复方某酸乙酯,稀释后油水分离,含甲醇很高,属于‘洒得安’的伪造品,不能取代洒得安使用,特此说明。甲醛和有机酸本来有杀虫效果,而‘麦稻乐’却当成主农用杀虫剂来代替某酸乙酯。用这种洒得安,只会增加环境污染,完全失去‘洒得安’固有特征。这是以冒牌来掩饰侵权,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是明目张胆地破坏‘洒得安’的声誉,实属可恨。”何燕生稍加修改后,印制了2000份“洒得安”说明书。说明书称:“发明人吴海权教授授权声明:目前市场上有假冒‘洒得安’出售,伪品改头换面,以所谓‘复方某酸乙酯(麦稻乐)’之名出现,欺骗广大消费者,并侵犯了专利权人吴海权教授的专利权及我厂的专利使用权,实属违法行为。„„请广大用户认准我厂生产的‘友骁牌’正宗‘洒得安’,它对人体绝对无毒无害,保证杀灭麦、稻害虫的有效率达95%以上„„”
茂盛化学制品厂将这些说明书向全国有关单位邮寄了数百份,并在国内多家报纸上以上述内容进行广告宣传(未经登记);致使诚民生物化学厂“麦稻乐”农用杀虫剂的销售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客户要求停止执行已订立甚至已部分履行的合同。诚民生物化学厂于是起诉至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茂盛化学制品厂停止专利侵权、赔偿损失。法院审理后查明,诚民生物化学厂生产的“麦稻乐”农用杀虫剂是经省农业局于1999年2月3日批准生产的农用杀虫剂;茂盛化学制品厂生产的“洒得安”却无任何许可文件且未获专利权。“洒得安”和“麦稻乐”都是复方某酸乙酯制剂,基本原料相同但含量不同。某酸乙酯在国内是由诚民生物化学厂厂长张兢光首创,于1998年11月申请发明专利。专
利局以申请文件不符合《专利法》第31条规定通知其修改,但他未在规定期限内给予答复。
首先,茂盛化学制品厂及吴海权的行为并未构成对张兢光的专利侵权。专利侵权的前提是专利权的有效存在。专利权是经法定程序、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发明创造由法定的专门机构审查批准而授予的专有权。它不是随发明创造的作出就自然获得,也不是只要申请就一定取得的权利。本案中,某酸乙酯的首创者张兢光虽然于1998年11月提交了发明专利的申请,但他未在专利局限定的期限内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2条
第二款的规定。张兢光没有获得该专利权,不发生其专利权被侵害的情况。但是,茂盛化学制品厂及吴海权的行为属于假冒专利行为,根据《专利法》第63条第二款的规定所以他们的产品并未获得专利权。
其次,茂盛化学制品厂的行为违反了《农药管理条例》。根据该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茂盛化学制品厂未取得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是违法行为。对该擅自生产农药的行为,依法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依情节严重进行处罚。
再次,茂盛化学制品厂的行为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农药广告内容和审查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该厂的广告中使用了无毒无害等表明安全性的绝对化断言,又使用了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是《广告法》
第17条所禁止的。
最后,茂盛化学制品厂及吴海权的行为已构成对诚民生物化学厂的商品声誉的侵犯。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亦规定,本案的侵权人(茂盛化学制品厂及吴海权)为打开产品销路,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利用产品说明书和广告在全国范围内公开诋毁诚民生物化学厂的商品声誉,已造成后者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这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应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其停止侵权,在公开场合及报纸等大众传媒上为诚民生物化学厂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6【案例介绍】
某旅游城市内有两家生产宾馆、招待所用的一次性塑料拖鞋的厂家——常鑫旅游商品厂和曼顿旅游商品厂。两家厂的产品质量相差无几,生产能力也相似,竞争十分激烈。1998年5月,当地又将新开了一家四星级宾馆——玫瑰苑宾馆。常鑫旅游商品厂和曼顿旅游商品厂都认为这将是他们的大客户,应想方设法让宾馆购买自己的产品。
4月的某天下午,玫瑰苑宾馆采购部的黄经理正在犹豫买哪家的一次性塑料拖鞋,恰巧碰到以前读大学时的同窗好友老陈来访。在交谈中,黄经理得知老陈现正在一家商品调剂中介公司工作,对宾馆用品采购十分熟悉。于是黄经理就请老陈为其决定购买哪家的产品。老陈和常鑫旅游商品厂的张厂长是老邻居,因而向黄经理推荐常鑫旅游商品厂的产品,并表示愿意代劳与厂家联系。当天晚上,老陈找到张厂长,告之白天向玫瑰苑宾馆推荐其产品的情况。张厂长非常高兴,表示事成后要付给老陈中介费。很快,常鑫旅游商品厂和玫瑰苑宾馆达成了协议:以每双0.42元的价格,共需40,000双,4月26日交货,买方若在3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折扣„„。常鑫旅游商品厂如约交货后,第三天就收到了货款;于是按约将货款的3%返还给宾馆。张厂长于4月29日给老陈中介费2,000元,厂里会计如实记入帐簿。老陈将钱交给公司的财务入帐,并按公司的规定提取了其中的15%作为奖金。后来黄经理又给老陈一张价值200元的超市磁卡作为对他中介的酬谢(宾馆在其销售费用中列支),老陈私下接受了。数月后,玫瑰苑宾馆又向常鑫旅游商品厂购买了50,000双,在上次价格的基础上打九五折,双方在财务上均如实作了反映。
曼顿旅游商品厂一直想把玫瑰苑宾馆拉过来。1999年5月,黄经理辞职,由李立接替经理职务。曼顿旅游商品厂遂派出业务员蔡敏进行公关;约定暗地里(不入帐)给李立每次货款5%的回扣作为咨询费,并允诺为其一家三口提供澳门五日游。李立于是借口常鑫旅游商品厂的产品有质量问题而不再与其继续合作,以每双0.43元的价格与曼顿旅游商品厂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首先,常鑫旅游商品厂同玫瑰苑宾馆两次交易中的销售行为不构成商业贿赂,不属于不正当竞争。常鑫旅游商品厂采用的是以明示方式给予对方折扣,并如实入帐,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是合法的折扣行为。本案中常鑫旅游商品厂同玫瑰苑宾馆的第一次交易是销售折扣。本案中常鑫旅游商品厂同玫瑰苑宾馆的第二次交易是折扣销售。两种折扣行为合法的关键在于是否明示和入帐,即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方式在依法设立的会计帐簿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明确如实记载。根据案情介绍,常鑫旅游商品厂和玫瑰苑宾馆均如实入帐,因此双方的交易不是不正当竞争。
其次,老陈接受常鑫旅游商品厂和玫瑰苑宾馆给他的中介费是否合法应区别对待。老陈作为中介人,为玫瑰
苑宾馆提供了销货方,因常鑫旅游商品厂和曼顿旅游商品厂的产品并无大的差异,所以这种推荐是合法的,他取得的中介费其实就是佣金。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佣金是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给予为其服务的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间人的劳务报酬,但必须如实入账。本案中常鑫旅游商品厂给老陈的中介费和玫瑰苑宾馆给老陈的购物卡均如实入帐,是合法行为。老陈接受常鑫旅游商品厂给他的中介费已如实入其公司帐上,按公司规定提取奖金是合法的,应予以肯定和保护;但他将玫瑰苑宾馆给他的购物卡私下收下而未入帐,是违反经济竞争法律法规及财会、税收规定的行为,应予以警告,责令其入帐,视情况给予罚款。
再次,曼顿旅游商品厂同玫瑰苑宾馆的交易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由此可见,曼顿旅游商品厂在帐外以咨询费和允诺提供免费旅游等手段获取玫瑰苑宾馆的定货,是一种商业行贿行为,已构成对常鑫旅游商品厂的不正当竞争。玫瑰苑宾馆李立私下接受这些贿赂,是商业受贿行为,同样构成对常鑫旅游商品厂的不正当竞争。
第四,关于本案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是经营者的行为还是职工个人的行为。根据案情所述,李立是玫瑰苑宾馆的采购部经理,虽然他不是法定代表人,但他有权也有义务代表宾馆决定采购事项;蔡敏作为曼顿旅游商品厂的业务员受厂里委派进行推销,都是为经营者在工作。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3条之规定,经营者的职工采用商业贿赂手段为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单位不能以贿赂行为是个人所为而不承担责任。
最后,商业贿赂行为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督检查。
7【案例介绍】
某卷烟公司甲1995年3月向国家烟草主管机关申请生产卷烟,获得了获准生产的批准文件。同年5月,甲卷烟公司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使用注册商标“蓝鸟”生产卷烟,并附送了批准生产的证明文件。同年9月,甲卷烟公司获得了“蓝鸟”的注册商标,并开始生产该品牌卷烟,逐渐在市场上拥有了一定的客户群。
1997年4月,甲卷烟公司发现邻市某卷烟公司乙在生产销售“兰鸟”牌卷烟,且未经商标注册。“兰鸟”卷烟的质量比“蓝鸟”卷烟的质量要低。有一些原“蓝鸟”卷烟的消费者购买“兰鸟”卷烟后,向甲卷烟公司提出投诉,指责厂家损害消费者权益,偷工减料。甲卷烟公司因此销售量减少,遭到损失。经过调查取证,甲卷烟公司委托某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为其解决该纠纷,并准备诉请法院求偿。
乙卷烟公司得到消息后立即找到甲卷烟公司。首先声明其使用“兰鸟”商标已有三年之久,即早于甲公司生产“蓝鸟”之前就已使用该品牌了,所以并无假冒侵权之意。当律师向乙卷烟公司出示甲公司的商标注册证后,乙公司则转变态度,表示希望通过双方协商,以取得甲公司的注册商标“蓝鸟”的使用权。甲公司同意订立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但坚持要求乙公司先行赔偿。双方后来就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乙卷烟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费之后,就开始使用“蓝鸟”商标。为了不使消费者误解,甲、乙公司约定,在产品上统一印上“甲卷烟公司制造”。
【评析意见】
首先,凡是从事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商品以及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商标,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都可以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商标注册。我国采用自愿注册的原则.但是,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上销售.目前,国家对人用药品,烟草制品等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即对这些商品采取商标强制注册的原则.这些商品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对烟草的专卖制度.本案中,甲公司,乙公司均为生产卷烟的企业,必须获得注册商标后才能生产,销售卷烟.可见,乙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的强制性规定,应该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其次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权人的一种独占权,未经其许可,其他人不得使用其商标,否则就构成侵权.而要获得商标专用权,我国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采用商标注册制度,即规定必须申请并获得商标注册才享有商标专用权.所以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有无商标专用权.乙公司的商标未经注册,即使其使用时间再久,也不会自然取得商标专用权,不能排除他人使用该商标.再次,乙卷烟公司的“兰鸟”商标与甲卷烟公司的“蓝鸟”注册商标相似,造成了消费者的误认,已构成对甲卷烟公司的商标侵权.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赔偿损失,消除不良影响.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或者被侵权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对乙公司的商标侵权行为根据情节给予罚款.最后,商标权人将自己的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要符合法律规定,并非双方达成协议就可以进行的.按照商标法,商标使用许可协议必须报商标局备案.许可人甲卷烟公司有义务监督被许可人乙卷烟公司的产品质量.乙公司应当提高其产品质量,与甲公司的“蓝鸟”卷烟质量相当才可以使用“蓝鸟”商标.这样规定是为了
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被许可人乙公司在其生产的产品上应标明其名称和生产产地,不得使用甲公司的名义,防止消费者误购.8【案例介绍】
1994年,福建省的林翠雯女士经申请获得了电蚊拍的发明和外观设计专利,后来该专利转让于福建九星公司。
电蚊拍的设计很简单,任何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使用这种电蚊拍时,都有理由后悔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做一个这样的工具。制造电蚊拍技术上没什么大的难点,而且市场上需求很大。因此,自获得专利权以来,福建九星公司在全国已先后打了50余起电蚊拍专利侵权官司。所以市场上“蚊子开始叮人,电蚊拍便开始告人”似乎成了近几年来一成不变的季节规律。
1998年,九星公司又将苏州金鹏电子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金鹏公司构成侵权,赔偿九星公司5万元。对此,金鹏公司非常不服。他们认为,如此简单的灭四害工具,只因制造上有些类似,便被判为侵权,九星公司实在是太霸道了;况且这是灭四害工具,具有公益性质,生产电蚊拍的行为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制裁。将生产销售电蚊拍的行为认定为侵权,是在阻碍社会进步,专利法不能这样规定。
九星公司虽然制造和销售能力有限,对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侵权产品难以招架,但是打专利侵权官司却屡有所获,已得到了数百万元的进帐。他们认为,专利法规定的对专利权人的保护制度真正落到了实处,体现了国家对发明创造的支持和尊重。
首先,发明创造人对自己的发明创造享有专利申请权,他也可以将专利申请权转让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享有专利申请权的人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后,由专利局对该项发明创造进行初步审查,即由专利局对专利申请的形式条件进行审查.获得初步审查通过后,申请人可申请对该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查.如果同样获得通过,则由专利局授予其专利权,发给专利证书.取得专利证书后,专利权人自专利申请之日起就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享有独占权.其次,本案中的电蚊拍尽管技术不难,但是在林翠雯女士发明前没有人想到或者没有人去申请专利;而一旦有人创造出该产品,并且获得了国家的专利,国家设置专利保护制度是为了对发明创造人的智力付出给予一种肯定,鼓励发明创造.当然,专利权人获得这种保护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即公开自己的技术,以公开来换取权利.而公开发明成果,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研究开发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并且有利于人们在已有技术成果上进行更先进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再次,国家对发明创造进行专利保护,并不是为了阻碍技术发展.为避免专利利用上的长期垄断,法律规定了专利的保护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0年,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专利不象商标有效期满可以申请续展,一旦保护期满,该专利技术即成为公有技术,任何人无需经原专利权人的许可即可使用其专利技术.换句话说,保护期满,专利权失效,专利权人不再享有独占权.本案中,其他对电蚊拍窥视已久的生产厂商,可以耐心等待九星公司专利权失效.到那时,他们无需支付任何费用,无需征得九星公司同意,就可实施该技术,并且不构成侵权.最后,发生专利侵权纠纷时,如果侵犯的发明专利是一项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的证明.实践中运用反证法,即当其提不出证明时,将推定他是依照和使用该专利方法所制造的,从而可以认定其侵犯了该发明专利方法的专利权
第二篇:经济法案例
3、刘某从百货商店购买了一台电扇,回家后高高兴兴地装好电扇,刚一打开电扇,不料电扇漏电,将刘某击倒在地,不省人事。家人立即将刘某送往医院,经过三个多月治疗,刘某才出院。为此,刘某要求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赔偿经济损失。试分析:但商店认为自己只负责卖货,不负责质量;电扇厂家则认为电扇出厂时有合格证明,出厂后的质量问题应由商店负责。刘某的损害赔偿问题,像个皮球被生产者和销售者踢来踢去,一拖就是一年。无奈之下,刘某诉诸法院。
(1)本案中,生产者或销售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2)刘某可以向谁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3)本案中,谁应当对该电扇的质量负责?
(4)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赔偿刘某的哪些损失?
答:(1)产品缺陷责任。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为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因产品缺陷给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应当承担产品缺陷责任。本案中,电扇明显存在危及人身的不合理危险,且实际上已经造成刘某人身伤害,因此,属于产品缺陷责任。
(2)商店或者电扇生产厂家。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3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既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因此,本案中,刘某既可要求商店赔偿,也可要求电扇生产厂家赔偿。
(3)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承担条件作了详细规定:只要生产者不能证明免责事由存在,则必须承担责任;销售者只有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责任。对于生产者的免责事由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三种:产品未投入流通;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产品投入流通进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具体到案中,商店如果能证明电扇的缺陷不是由自己造成,并指明生产厂家或供货方,则在向受害者赔偿损失后可向生产者或供货方追偿。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案中的电扇显然已投入流通,且该缺陷能被当时科技水平发现,所以只有在其能证明电扇投入流通时缺陷不存在,才可免除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店和电扇生产厂家之间的责任追偿问题。无论刘某向谁主张赔偿,谁都不可推诿,应先行赔偿再来确定最终责任者。
(4)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结合本案,商店或生产厂家因电扇缺陷造成刘某人身损害,需要赔偿医疗旨、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第三篇:经济法案例
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与其朋友乙、丙、丁四人合伙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四人商定,甲出资5万元,若合伙企业发生亏损,甲不再以个人财产承担亏损。乙以设备出资,丙以劳务出资,丁以场地出资,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3年,并将合伙企业命名为“众发有限责任公司”。
回答:
(1)本案例中有哪些内容不符合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2)该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乙以其设备向债权人戊出质但未告知其他合伙人,则乙的行为效力如何?
(3)丙的债权人周某以丙曾向他借款2万元为由要求撤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1万元,则周某的要求能否实现?
(4)后来,乙想把自己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其朋友钱某该如何处理?
2、甲曾是某高校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设立专门提供旅游咨询服务的个人独资企业。
(1)甲在申请设立企业的申请书中未载明注册资金的数额,则该申请书的效力如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否受理其申请?
(2)甲向该企业投资的五台电脑、一套办公桌椅,自个人独资企业成立后,所有权属于谁?
(3)该企业成立后由于经营有方业务越来越大,甲为扩大规模打算让其好友乙共同参与经营,乙能否成为该企业的投资人?若不能,则甲该如何处理?(4)1年后受SARS影响,该企业亏损严重,甲决定解散该企业并依法进行了清算。解散后,该企业的债权人之一丙才得知解散的消息,则丙能否向甲主张债权?为什么?
3、A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丧失清偿能力,被债权人申请其破产,法院依法受理该公司破产案件,并依法宣告其破产。清算报告如下(不限于):
(1)破产财产500万元。(2)欠公司职工工资100万元。(3)欠税款50万元。
(4)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30万元。
(5)欠债权人债务总额1000万元,其中欠B银行信用贷款100万元。
要求:
(1)说明该公司的破产财产的分配顺序。(2)说明破产债权人的分配比例。
(3)分析B银行在破产财产分配中是否享有优先权,能分配到多少财产。
(4)回答破产程序终结后,应当由谁负责办理公司的注销登记手续,向谁注销。
4、案情:甲与乙分别出资60万元和240万元共同设立新雨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雨公司),由乙任执行董事并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甲任监事。
乙同时为其个人投资的东风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风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欠白云公司货款50万元未还。乙与白云公司达成协议约定:若3个月后仍不能还款,乙将其在新雨公司的股权转让20%给白云公司,并表示愿就此设质。届期,东风公司未还款,白云公司请求乙履行协议,乙以“此事尚未与股东甲商量”为由搪塞,白云公司遂拟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
东风公司需要租用仓库,乙擅自决定将新雨公司的一处房屋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东风公司。
乙的好友丙因向某银行借款需要担保,找到乙。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向该银行出具了一份保函,允诺若到期丙不能还款则由新雨公司负责清偿,该银行接受了保函且未提出异议。
甲知悉上述情况后,向乙提议召开一次股东会以解决问题,乙以业务太忙为由迟迟未答应开会。
公司成立三年,一次红利也未分过,目前亏损严重。甲向乙提出解散公司,但乙不同意。甲决定转让股权,退出公司,但一时未找到受让人。
1.白云公司如想通过诉讼解决与东风公司之间的纠纷,应如何提出诉讼请求?
2.白云公司如想实现股权质权,需要证明哪些事实? 3.针对乙将新雨公司的房屋低价出租给东风公司的行为,甲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措施?
4.乙以新雨公司的名义单方向某银行出具的保函的性质和效力如何?为什么?
5.针对乙不同意解散公司和甲退出公司又找不到受让人的情况,甲可采取什么法律对策?
5、甲市某商场从报纸上看到某电脑商刊登的一则广告,介绍一种新型电脑,价格为每台6000元,多购可以优惠。因这种新型电脑的市场销售前景很好,商场当即发电传给电脑商,内容为:“定购你处新型电脑100台,如价格能降10%,则购买200台,货到后验收合格即付款。”电脑商收到电传后,回电称:“同意降价10%,但因库存仅100台,可以立即发运,另100台半个月后发运”。商场受到电传后未予答复。电脑商即派业务员林某将100台电脑运往甲市某商场,商场验收合格后以每台5400元价格支付了货款。林某告知商场因生产厂家提前发货,故另100台电脑可在7天内送到,请商场做好接货准备,商场称已从别的途径购进100台同类电脑,不再需要另100台电脑。林某立即回公司报告此事。电脑商认为商场不能擅自毁约,遂决定按期发运第二批100台电脑。但第二批电脑运至商场,商场拒绝接受。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各题:
(1)某商场向电脑发电传请求购买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2)电脑商的回电属于什么性质?(3)电脑商的业务员林某送100台电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4)商场接受100台电脑并付款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5)对于100台电脑而言,商场与电脑商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6)电脑商发运第二批电脑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7)商场拒绝接受第二批电脑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6、A电器厂与B公司于2006年3月15日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B公司购买A厂生产的新型电器插座5000套,总价10万元,B公司先付定金2万元,2006年6月底前交货,交货后B公司10日内付款,违约金按10%计算,发生争议由××省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合同成立后,B公司按约支付了定金。但A厂由于未及时组织生产,致使A厂不能按期履行合同,A厂要求迟延履行合同2个月。B公司认为迟延履行使其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因此于当年7月10日通知A厂解除合同,并要求A厂按合同支付违约金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A厂不同意,B公司遂于2004年8月向人民法院起诉。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B公司是否有权解除合同?为什么?
(2)B公司要求A厂支付违约金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法?为什么?
(3)B公司要求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7、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000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该公司董事长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规定,精密机床作价950万元,甲公司于10月31日前交货,乙公司在交货后10天内付清款项。在交货日前,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恶化,通知乙公司中止交货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予以拒绝。又过了1个月,乙公司的经营状况继续恶化,于是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①甲公司股东会议决议规定,对精密机床的处置应经股东会特别决议;②甲公司的机床原由丙公司报管,保管期限至10月31日,保管费50万元。11月5日,甲公司将机床提走,并约定10天内付保管费,如果10天内不付保管费,丙公司可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现丙公司要求对该机床行使留置权。依据合同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转让机床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3)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
8、2006年5月12日,甲、乙两公司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一份电子设备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甲向乙销售10台电子设备,每台2万元,2006年6月底交货,由甲负责委托运输公司送至乙公司,乙公司在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清货款。6月中旬,甲有确切证据证明乙经营状况严重恶化,随即通知乙中止履行合同,乙接到通知后及时提供了担保。6月底,甲委托丙运输这10台电子设备,但运输途中被人偷掉,致使甲在6月底前不能交货,乙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承担违约责任。甲认为不能按时交货并非自己过错,故不同意解除合同并拒绝承担违约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合同法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1)甲在6月中旬通知乙中止履行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7月8日,乙要求与甲解除合同是否合法?为什么?(3)甲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
第四篇:经济法案例
经济法案例 0815040103 丁欢
一.反垄断法
AT&T与柯达胶片冲印一体化案的比较
如何区别反竞争的一体化和竞争性一体化,AT&T与柯达公司的案例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在1982年AT&T解体以前,AT&T公司实行包括提供长途、市话服务,以及通讯设备制造和研究开发在内的一体化经营。AT&T通过设计专门的技术标准,并保守网络标准信息,以排除其他制造企业。当司法部反垄断处受理此案时,AT&T在申述中举出柯达公司 的例子。柯达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胶卷,这种胶卷只能用柯达公司自己制造的设备才能冲印,而且柯达公司对冲印其照片使用的化学试剂进行保密,从而形成胶卷生 产和冲洗上下游一体化。最终,司法部判AT&T的行为是反竞争的,并未判柯达的行为是反竞争。
AT&T和柯达的一体化的主要区别:一是行业特点不同。1982年以前,可以说AT&T是电讯设备的垄断买主;而胶卷行业 的用户是分散的竞争性买主。二是柯达公司开发了一个新的产品,尽管柯达产品的开发导致其他厂商(主要是Berkey)的成本增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生产新 的产品。实际上,柯达的行为促进了其他胶片生产厂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技术进步;而 AT&T是按其设备标准设计公共网络的标准,如果其他制造商不采用AT&T的标准,其设备就无法与公共网络连接。
因此,可以说柯达公司是利用竞争优势,而AT&T公司是滥用市场力量,其一体化和保密是反竞争的。由此可见,一体化行为是否违反反垄断法,主要判据是一体化企业是否滥用市场力量,关键要分清滥用市场力量和发挥竞争优势的区别。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艾美时装店经过对市场的分析,认为男士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将是 1999 年男 士服装流行趋势,即于 1998 年底到当地工商银行贷款 80 万元,向某合资服装厂订购一批男士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西服成本价为每件 800 元,领带成本价为每条 180 元。工商银行与艾美时装店在贷款合同中约定:贷款期限为六个月,自 1998年 12 月 30 日至 1999 年 6 月 30 日,到期还本付息;延迟还款按有关法律规定承担违约责任,除还本付息外,并加收罚息。1999 年伊始,果然三粒扣西服及大方格领带在市场流行。元旦及春节期间,艾美时装店所进的货物已卖出多半,销售额达到 65 万元。春节过后,西服销售进入市场淡季,二月份后,西服及领带几乎无人问津。时间已近1999 年 6 月中旬,银行贷款还款期限即至,而艾美时装店由于资金周转问题还款困难,于是艾美时装店老板决定降价促销: 西服每件降价为 788 元,领带降价为每条 168 元,低于成本销售。一周后,艾美时装店将剩余西服、领带卖完,终于按期还清了贷款。在艾美时装店降价促销期间,其他服装店由于西服及领带价格高于艾美时装店,顾客大量减少。于是各服装店纷纷指责艾美时装店以低于 成本的价格销售的行为排挤了同行;有的服装店还到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对艾美时装店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处理。试分析: 1.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是什么 ? 2.在什么情况下低于成本销售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 3.艾美时装店的低于成本促销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 ? 答题要点:
l. 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不正竞争行为的主要特征:(1)行为的主体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销售地位的经营者。
(2)经营者实施该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
(3)经营者实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2. 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
(3)季节性降价;
(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3.艾美时装店的低于成本促销行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该时装店是因清偿债务而降价销售商品,而并非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
三.产品质量法
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化妆品损伤皮肤案,原告诉称:因使用了某A化妆品厂的产品造成面部皮肤严重损伤,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被告辩称:原告使用的化妆品确为本厂生产的产品,但该产品是厂内正在研制过程的实验品,并未投入市场。
经法庭调查,原告使用的化妆品是身为A化妆品厂检验员的男友所送,法庭委托有关产品检验机构对化妆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厂生产的化妆品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进一步对原告进行皮肤测试,结论是原告皮肤属于特殊的过敏性皮肤,对该化妆品具有特殊的过敏性,从而导致皮肤损伤。
试分析:
1.在什么情形下生产者可不承担赔偿责任? 2.A厂是否要承担产品责任,为什么? 答题要点:
1.生产者对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无过错责任,除非生产者能举证产品具备免责条件。生产者能够证明存在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生产者不承担产品缺陷损害赔偿责任。《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用于销售的产品”,因此未进入流通的产品属于仍在生产者控制之下的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即使造成损害,生产者也不承担赔偿责任。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产品缺陷尚不存在的,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产品存在缺陷是由于谁的过错所造成应当予以确认,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不存在,说明缺陷是产品在脱离生产者控制后进入流通领域才产生的,这种缺陷可能产生在运输、仓储或销售过程中,赔偿责任应由仓储、运输或销售部门承担。
(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生产者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所指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指当时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
2.根据上述第(1)条的规定,本案原告使用的化妆品并非通过流通渠道所得,而是通过亲友私自从厂里拿来,该产品未进入流通领域,因此A厂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第(3)条的规定,A厂研制的实验品经过质量检验并未发现有害物质,对一般消费者并不存在缺陷。但产品中肯定还存在某些可能损害某些特殊过敏皮肤,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有可能发现产品缺陷,但是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认为该产品并不存在缺陷。
因此,A厂具备比较充分的免责条件,生产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某市一对青年夫妇将一套高档全毛服装送该市某洗染店干洗。数日后去取衣时发现白色服装染上了两大块污渍,污渍正处衣服前襟,影响了整套衣服的美观,而且全毛的面料经洗后竟毫无全毛质感,板结发硬。这对夫妇要求洗染店赔偿。洗染店经理承认由于操作人员有过失而造成污渍和面料板结,但赔偿的数额只能是洗染费40元的2倍,顾客不满意,未接受此赔偿金额,经理出示洗染凭证上的字样说:“我们有约在先,凭证上早就规定造成损失最高赔偿费就是干洗费的2倍,凡洗染业均如此规定。” 试分析: 1.洗染店凭证上的约定是否有效?
2.该行为是否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答题要点:
1.洗染店凭证上的约定无效,洗染店理应如数赔偿。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该案的洗染店经理以“有言在先”,以“凭证上早有约定”为由减轻责任,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禁止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格式合同又称定型化合同或标准化合同,在消费领域中是指经营者为与消费者交易而单方制定的条款,涉及交易内容的通知、告示、声明、顾客须知等可视为补充性或独立性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具备简单、快捷的优点,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2.据上所述,洗染店以格式合同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是为了减轻理应承担的责任,其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属于违反经营者义务的违法行为,应予制止。
第五篇:经济法案例
合伙企业法案例
合伙企业案例1
甲、乙、丙3人各出资5万元组成合伙企业,经营汽车配件生产、销售,名叫大发汽车配件厂。该合伙企业的负责人是甲,对外代表该合伙企业。问题:
1、甲在担当合伙企业负责人期间,能否与王某再合作建一个经营配件的门市部,门市的货卖给大发汽车配件厂?
2、假如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甲不得代表合伙企业签订标的额10万元以上的合同,后来甲与某机械公司签订了12万元的合同,此合同是否有效?
答:(1)根据<合伙企业法> 的规定,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同其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同时,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经合伙全体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也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因此,甲在担当合伙企业负责人期间,不能与他人合作建立经营汽车配件的门市部,也无权与其他同类企业进行相关业务活动.(2)根据<合伙企业法> 的规定,合伙人执行本企业事物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时权力的限制,不能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因此,甲如果与某机械厂签订了12万元的合同,而对方并不知道甲的权限范围时,该合同应当认定有效.合伙企业案例2
甲、乙、丙三个合伙养对虾。甲出资15万,乙出资5万及负责相关用地,丙提供技术和劳务。对虾厂向当地信用社贷款20万元。后对虾死亡全部损失。信用社打算通过法院查封甲的一幢临街房子,拍卖后收回20万贷款及利息。信用社的作法是否合法?
答:不合法,不能直接查封合伙人甲的财产,应首先以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清偿,不足部分各伙人才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九条 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合伙企业案例3
朱某与甲、乙两人商议合伙开办一小食品加工厂,三人商定各出资2万元,订立了书面协议。
在准备生产过程中,发现资金仍然不够,朱某于是动员胞弟朱丙支持他们2万元。朱丙表示出资可以,但要参加合伙的盈余分配。经朱某与甲乙两合伙人商议,对朱丙参加盈余分配表示同意,但约定朱丙不得参与合伙的经营活动,正式写下书面协议。小食品加工厂成立1年后,朱丙了解到该厂经营情况不景气,就以父亲生病缺钱为由,要求抽回他的2万元。朱某不答应。答:(1)还没有成立。虽然朱某与甲、乙已经订立了书面合伙协议,但还未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合伙企业法》第17条规定,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合伙企业成立日期。(2)不能视为新加入合伙。因为当时合伙企业并未成立,朱丙的行为仍为设立合伙企业的行为。(3)朱丙抽回出资的行为视为退伙。因为朱某对此行为,事后并未表示反对,视为同意其退伙。朱丙有权要求抽回剩下的8000元出资。《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退伙时,其他合伙人应当退还退伙人的出资。(4)朱丙对小食品加工厂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朱丙退伙时,合伙企业的财产状况未进行结算,朱丙对退伙时和退伙后企业的债务仍要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合伙企业案例4
甲、乙共同出资设立了一个有限合伙企业A,甲出资10万元,为有限合伙人。乙出资5万元,为普通合伙人。某人丙欲与A合伙企业建立业务联系,多次到A企业进行洽谈,每次都是甲负责接待并商谈业务细节,乙有时也在场,但是并没有告知丙甲的有限合伙人身份。甲以有限合伙企业A的名义与丙签了三次合同,前两次该企业均予以付款。丙按照合同约定第三次发货后,A拒付贷款,丙遂要求甲承担清偿责任。请问:甲应否对该合伙企业对丙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答:有限合伙人一般承担有限责任,作为第三人的丙有理由相信甲是普通合伙人,根据普通合伙人与第三人的关系,合伙人执行本企业事务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时权利的限制,不能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所以,当丙相信甲是普通合伙人时,该笔交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同法案例
合同法案例1
甲和乙是大学同学,又分别是A厂和B厂的法定代表人。一日,甲写信给乙,谈到A厂将在半年后上一个新项目,届时将用30万元向B厂订购一套设备,并希望到时候乙能送货上门。乙接到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同意。半年后B厂送货上门。但是A厂拒收,其理由:甲调走,A厂新项目未获批准。且与B厂未签定书面合同。B厂认为,A厂与B厂之间有书面合同:甲的来信构成要约,乙的回信构成承诺。故合同成立。请分析A厂与B厂有没有合同法律关系。答:案例中提到A厂将在半年后上一个新项目,届时将用30万元向B厂订购一套新设备,并希望到时候乙能送货上门只是对将来的打算,并不构成要约,只是要约邀请,乙的回信不构成承诺,所以合同不成立。
合同法案例2
某大卖场打算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举行促销活动,散发的商业广告中写有这样的字句:10月1日至7日期间,每天前20名消费者,购买摩托罗拉某新款手机特价800元。李某看到广告后,便在9月30日夜排队,经商场发牌号确认,在前20名内。10月1日早上当李某进入商场后,营业员告知促销计划已改变,特价手机取消。李某认为,商场的广告是要约,自己的行为符合商场要求构成承诺,因此要求履行合同。商场则认为,商业广告只是要约邀请,因此双方无合同。请分析双方买卖合同是否成立?
答: 商业广告符合要约条件的,视为要约.该广告中称”购买摩托罗拉手机特价800” 内容具体明确,”10月1日至7日期间,每天前20名消费者”,同样也是向特定人发出;同时,商场也没有不受广告内容约束的意思表述.因此,李某的行为符合商场广告要求构成承诺.双方买卖合同成立.合同法案例3
甲在5月7日上午用航空信寄出一份要约给乙,通知中注有“不可撤销”字样,规定在5月17日前答复才有效。但甲又于5月10日下午用电报发出撤回通知,该通知与要约于5月11日上午同时送达乙处。乙接到要约和撤回通知后,立即用电报发出接受通知。事后双方对合同是否成立问题发生纠纷。甲乙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不成立,虽然通知中有“不可撤销”字样,但是根据要约的撤回的规定,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通知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处,此案例中,撤回的通知与要约同时到达,符合条件。所以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
合同法案例4
卖方A出售3000吨生铁,于星期三向买方B发出要约。星期四B在复电中提:“能否将现货交易改为2个月内交易?”但卖方未作答复。至星期五下午,B在尚未接到A的复电的情况下,立即发出接受电报。但卖方声称因买方修改了要约的内容,他的要约已失效,因此他已将生铁卖给第三人。但买方却坚持他已在星期五作出有效接受,因此合同成立。该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根据要约失效的情形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改变时,要约失效,而该案中的交货期改变,符合上述条件,所以合同不成立。P1272个月 时间跨度很大,A可以不回复,B变更要约,只能对自己生效,所以合同不成立。
合同法案例5
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两枚,标签表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两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出售不合格商品,申述有效期为1年,该案例已超过一年的有效期,所以不能撤回买卖关系,其主张不能得到支持。
合同法案例6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苹果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万公斤苹果,货款为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卖与丙,而不
向乙交付货物。乙可以怎样最大限度维护自己利益?
答:《合同法》第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可见,违约金条款与定金条款并存时当事人只能择一适用。此时若乙选择适用定金条款,他可以获得的支持是双倍返还定金计8万元;若乙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他能够获得6万元违约金的赔偿,同时,由于甲未履行合同,乙此前支付的定金4万元对于甲来说构成了不当得利,有权依不当得利之债主张返还。也就是总计10万元 合同法案例7
公民甲与房地产开发商乙签订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分购房款算作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后发生纠纷,甲以所付装修费远高于实际装修标准为由,请求法院变更。请问该装修费用条款效力如何认定?
答: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属无无效合同,而案例中的乙为减少缴税,更改了合同的内容,属于不合法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所以该合同不成立。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该条款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因而无效。
合同法案例8
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汽车运输公司安排本公司司机刘某驾驶。运输过程中,因刘某的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乙公司未能及时受到货物而发生损失。现问,乙公司应向谁要求承担损失?
答:《合同法》第311条规定:“承运人对运输过程中货物的毁损、灭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承运人证明货物的毁损、灭失是因不可抗力、货物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以及托运人、收货人的过错造成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所以本题中最终的实质责任由承运人汽车运输公司来承担,但《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则按照约定解决。”本案中甲公司要运送一批货物给收货人乙公司,在甲、乙公司之间存在合同关系,甲公司是负有履行交付货物的债务人,债权人为乙公司。虽然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丙电话联系并委托某汽车运输公司运输,但由于汽车运输公司司机刘某过失发生交通事故,致货物受损最终导致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发生损失。这其中甲公司与运输公司之间存在另一个法律关系即运输合同关系,而与乙公司无关,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乙只和甲之间有合同关系,故乙公司只能向甲公司主张违约责任,而甲公司在承担违约责任之后,则可以根据运输合同向汽车公司主张赔偿。合同法案例9
甲公司与乙公司(建筑企业)于1997年4月签订了一买卖合同,约定1997年8月30日由甲向乙提供建筑用水泥一百吨。同年甲公司所在地发生洪水灾害,甲公司未将受灾之事通知乙公司。同年8月底,乙公司催促交货,甲公司未交。同年9月30日,甲公司发货,同时致函乙公司,说明因水灾而延迟交货事实。乙公司因延迟收到水泥而影响工程进度,被发包方扣罚工程款1万元。问:乙公司可否要求甲公司承担1万元的损失?为什么?
答:洪水的到来是不可抗力,甲本可以不用承担损失,但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行使不安抗辩权并中止履行合同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便对方决定提供担保事宜,避免对方因此受损,如果未尽通知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当事人将承担法律责任。此案例中的甲方没有及时通知乙方,所以要赔偿。
合同法案例10
某歌星与演出公司签有一份演出合同,约定将在07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一个商业演出中演唱两首歌,但是歌星在4月下旬的时候,忽然给演出公司发来传真,声称因档期问题,无法来参加演出,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赔偿演出公司经济损失,而演出公司则认为,演出门票已售出,公司声誉无法挽回,坚持要求歌星必须履行合同中的演出任务。请问歌星是否有必须参加演出的法律义务?
答:实际履行需要”法律可能”,不能强制歌星来演出,这会侵犯其人身权利.歌星可以以其它方式承担违约责任.合同法案例11
某公园要在10月举办秋季花展,特地从某苗圃订购一批秋季能开花的反季节牡丹,但是公园收到这批牡丹后,发现其为春季开花的正常牡丹,因此无法展出,便要求和苗圃解除合同。但是苗圃认为,这批牡丹是优良品种,公园春天仍可展出,因此不同意公园解除合同的要求,只同意减收部分价款。请问公园要求解除合同的请求有无法律依据?
答: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公园为秋季花展,特地订购一批秋季能开花的反季节牡丹,春季开花的正常牡丹,无法展出,不能视为实现合同目的,为根本违约.合同法案例12
甲因出国留学,将自己一幅名人字画委托乙保管。乙将字画挂在家中欣赏,后来乙因急需用钱,便将字画卖给了丙,请问买卖合同效力如何认定?
答:根据《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题中甲未追认,乙也未取得处分权,所以乙与丙所签订的字画买卖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根据善意取得的制度,丙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效力未定的合同中,善意购买的丙享有所有权,同时甲有权请求乙承担侵权责任。合同法案例13
卖方于8月10日以信件向买方发一项要约,其中规定:“接收通知需于8月30日前送达卖方”。两地邮程往返各为7天。买方于8月20日回信通知卖方表示接受其发盘,此信于9月1日才送达卖方。卖方收到后未表态。此种情况下,买方回信是否构成承诺?为什么?
答:按正常时间到达时构成承诺,但延误由于邮递员产生的失误,原则上有效,除非买卖表示反对,但是买方未表态,不视为反对,所以回信构成承诺。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1
公司开发生产的专治灰指(趾)甲的“良友”牌“明甲”产品投放市场以来,耗费巨资在各地媒体进行了大量、广泛的宣传,该产品受到消费者好评,并多次荣获有关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不久,B公司也生产专治灰指(趾)甲的产品-“民生”牌“明甲”擦剂,并投入市场。请问B公司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我们《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采用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标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的,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B公司行为不合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2
心通胶囊为传统中药,在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A公司在某报刊出如下广告: “目前市场上出现非A公司生产的心通胶囊,为确保广大患者的经济利益及身体健康不受损害,购买此药时请您认准正宗名牌„雪莲‟商标”。请问A公司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A公司行为不合法,因为此药是传统中药,可以是别的企业生产,A企业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产品质量法案例
案例分析题1
1995年,甲公司制造了一缺陷产品,但主观上不知情,连同其他产品一并销售给乙,在使用中该产品爆炸,造成乙右眼失明,遂法院起诉甲公司,要求甲赔偿,在诉讼中甲公司认为,公司在制造产品中已尽了足够的注意,主观上无过错,不应承担责任。请问:甲的主张能否成立,说明理由。
答案:不成立,产品责任为无过错责任,甲公司即使主观上无过错,也应当承担责任,且甲公司制造的是一个缺陷产品,不符合 <产品质量法>上生产者不承担责任的范围.案例分析题2
何某在上海公司购买了一台温州公司生产的DL-20型不锈钢淋浴器,何某之妻李某用该淋浴器洗澡时被电击死亡。经鉴定:事发现场的DL-20型不锈钢淋浴器接地线路接触不良,电热管绝缘不好,电源进线一个接线端与保护盖之间有电击穿,使外壳带电,该产品安全性能不符合要求。请问何某可以怎样维护权益?为什么?
答案:何某可以要求销售者上海公司或生产者温州公司承担产品责任.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这种责任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不能证明自己制造,销售的产品是合格产品,就应该对产品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全部民事责任,受害人有权选择产品制造者或者销售者承担全部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
案例分析
赵某在A商场购买由B公司生产的冰箱一台。半个月后,一日赵下班回家发现,因冰箱电路出现故障,高温下导致冰箱起火,烧毁部分家具及用品,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赔偿损失。A商场辨称,该冰箱是本商场销售的商品,赔偿责任应由产品的制造者承担,销售者不应承担责任。请问:该案如何处理?
答案:消费者赵某的财产损害,主要因b公司生产的冰箱有缺陷所致,生产者要承担产品责任.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的规定,销售者可以先行进行赔偿.但销售者无过错,不承担最后的赔偿.如先行赔偿,可向生产者追偿.劳动法案例
案例分析1
晓力2007年9月大学毕业后进人一家国有大型物流公司工作。当时签订的劳动合同规定,晓力的合同期为5年,试用期6个月。晓力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家公司管理混乱,合同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比一般同类公司的工资要低许多。于是在工作后的第四个月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则要求晓力支付因解除合同而产生的违约金。晓力认为自己是在试用期内,不应当支付这笔违约金。问:晓力是否应当支付这笔违约金?为什么?
答:晓力不需要支付该笔违约金.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可以与该劳动者约定当劳动者违约时应当支付违约金,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条例,当劳动者违约时,应当承担违约金之外,其他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案例分析2
某工厂女职工张某因怀孕导致高血压而在家休病假,此时恰逢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大量裁减人员。张某的车间主任把她和另外一名患有职业性矽肺病的刘某以及一名长期停薪留职的孙某一同作为解聘人员上报至厂部,厂部很快批准解除了这三人的劳动合同,并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了经济补偿。但是这三人均不服,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问:①他们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解决争议?②本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1)本案可以通过调解来解决争议,如果调解不成,则可以申请仲裁,如果仲裁不服,则可以提起诉讼(2)张某和刘某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停薪留职的孙某可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