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一、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最南端,东与***县仅一江之隔,南与***长江大桥隔江相望,西与枞阳依江毗邻。总面积9.63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713户,2538人。耕地面积3188亩,农业主导产业为蔬菜,其中有611户从事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25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2%,现有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我市“菜蓝子”经济重点工程之一。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本村蔬菜产业,2008年6月,由村“两委”主要成员发起,成立了有386户村民参加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组织带领下,2008年全村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2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5469元)。2009年蔬菜种植实现产值2350万元,人均纯收入8320元(同期全县人均纯收入为6048元)。2009年,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申报,全村100公顷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其中黄瓜、丝瓜、番茄、辣椒、毛豆等5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自2007年以来,我村先后获得了市级生态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省专业示范村称号。***蔬菜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了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信息化建设示范社称号,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获得安徽省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
二、远程教育开展情况
自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远程办的得力指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质量运用”的要求,着眼于远程教育的长期性和学用的实效性,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措施,规范管理,同步推进硬件、软件建设,较好地完成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建设工作。
(一)加强站点的领导和管理
1、领导重视,制度健全。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是决定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我村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原则,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支部委员任成员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站点管理员,明确职责和任务,确保了机构运行正常。为使远程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将统一制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上墙,使各项制度一目了然。同时对管理员的职责范围和行为规范做了明确的界定,及时、准确的做好活动记载,对收看内容、信息反馈、设备运行、维修和考勤记录等,逐一登记造册,使站点管理规范化、运行正常化。
2、认真抓好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注重对管理员进行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管理员对远程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二是注重对远程教育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学习,管理员积极参加县
组织的培训班。在日常工作中反复操作训练,并向兄弟村委会相互学习,逐步提高了操作的熟练性。通过学习使管理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保证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党员干部群众收看节目打好了良好基础。
3、高标准的抓好硬件设施和场地建设。根据上级远程办的要求,统一配备了电视、投影仪、音响等整套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了宽带网络、卫星网络。村部建有固定的“党员远程教育活动室”并挂牌,活动室宽敞明亮,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完善了防雨、防盗、防潮,防晒等设施,活动室桌椅齐备,符合教学与管理要求。在网络维护上,严格落实网络管理维护措施,根据远教设备特点,制定了防盗、防尘、防火、防潮等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措施,保证了远教工作管理有序。
(二)结合实际,落实培训
1、制定好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根据节目播出安排表和干部群众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分内容的指导正确收看,科学地制定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学习培训计划。计划培训主要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知识、蔬菜种植技术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科普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市场信息等。按照每月1-2次的集中学习任务,安排集中收看内容和时间,并及时、准确的做好记录。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看得懂、学得进、用得上、干得好,推动农业生产进步和农村经
济发展。同时,我村利用蔬菜合作社的平台,多次进行蔬菜种植培训,请市菜篮办的专家为村民讲解蔬菜种植技术。今年,我村于4月和9月举办了两次培训班,人数达200人。
2、抓好培训管理,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如把远程教育学习培训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视频教学对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把远程教育与创卫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文明创建知识,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农村新面貌;把远程教育站点与农村基层党建、法制教育、农民学校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站多用”的作用。同时,我村远程教育工作还与发展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让农民真切地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实惠,进一步发挥远程教育的最大效益,我村多措并举,在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后,多次组织干部群众到省内各地进行观摩学习,解放思想,实地查看种植大棚蔬菜基地。在春耕时节,为确保农民群众买上放心、优质的农用物资,我村切实发挥“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资供应主渠道的优势,结合农民群众对农用物资需求的实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销售网络,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综合服务站”农用物资的选购、储备和配送等工作,确保春耕生产中农用物资的正常供应,并实施零差价销售给农民,为其提供方便、节省资金。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合作社十农户+基地+远程教育”发展格局,成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和蔬菜专业合作社,拓宽了村民增收的路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共带动农
户386户,2009年共带动农户增收267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6917元,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互利双赢。
3、联系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及时为农民解疑。我村多次与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联系,合办主题活动。市远程教育专家顾问团通过网络在线互动与现场咨询服务相结合,深入我村田间地头指导,与我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相补充,在涉农项目申报、农业融资、财政扶持政策、种植养殖技术、创业辅导、法律法规咨询等方面为农村党员群众释疑解惑。同时还向村民发放了《便民服务联系卡》。
(三)切实加强信息反馈和设备保障措施
一是收集、反馈农村党员干部想看什么、需要什么的信息,明确专人负责,并及时反馈。二是将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和接受信息状况及时向乡远称点汇报。管理员严格按照接收软件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我村的远程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取得了一些经验,但离上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我们将借这次中组部远程办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从加强领导,加强管理,规范建设入手,力争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长期、规范、有效的远程教育工作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第二篇:大湾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发挥远教优势 助农增收致富
——连儿湾乡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转化典型事迹
十月,天高气爽,步入大湾村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示范基地,只见上千亩的党参、黄芪苗长势喜人,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这是大湾村近年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取得的喜人景象。
大湾村地处连儿湾乡西北部,现有14个村民小组,386户,农村人口1698人,现有劳动力933人,党员41人(女5人),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粮播面积4170亩。
由于大湾村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差,群众靠天吃饭,种植的小麦、蚕豆一直以来都是产量低,价格便宜,使全村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方针,以产业调整为重点,以远程教育为手段,带领群众走以扩大党参种植面积,壮大黄芪育苗产业的发展路子,使群众收入大幅提升,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建好站点,党员群众尝到了甜头
村党支部把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手段,抓住其教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生动、直观等群众容易接受的特点,积极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工作。为了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切实为老百姓服务,在管好用好远程教育方面,村党支部积极想办法,添措施,切实加强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首先,在制度建设上,村党支部结合本村实际,进一步修改完善了《大湾村远程教育管理员职责》、《大湾村远程教育课件管理制度》、《大湾村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等工作制度。其次,在教学培训上,一方面,按照乡上安排的支部书记和远教管理员的培训任务,积极参加远程教育技能培训,通过对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农村党建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远程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使远教管理员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信心。另一方面,扎实抓好党员群众的培训,采取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执行每月2次的集中学习和每季度1次示范性学习的培训制度,强化对党员群众技术知识的培训。第三,在为老百姓服务方面。谈及远程教育,大湾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是这样说的:“只要村民有需求,我们就尽量满足,只要村民想学习,我们就搞好服务,只要村民想发展,我们就给予帮助。”正因为如此规范的管理、饱满的工作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几年来,大湾村的远程教育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远程教育已经融入了大湾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尝到了甜头的大湾村农民群众用顺口溜表达他们对远程教育的喜爱:“远程教育是个宝,致富信息早知道。鼠标一点能听课,名师专家能传招。科学技术奔小康,农民心里乐呵呵。”
抓好教学,老百姓学到了技术
大湾村党支部以“搞好培训提素质,提升素质促经济”为目的,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技能为落脚点,结合农村党员群众的实际需求,扎扎实实抓好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大湾村党支部认真思考,反复研究,采取了四种教学方式,为党员群众学政策、学技术提供帮助和服务。首先,组织党员群众“吃大餐”。就是坚持“政治理论集中学、重要节目全员学、先进典型普遍学”的要求,既有组织地开展教学,也尽量不让教学影响生产生活。灵活安排培训地点,把培训班设在“农家课堂”和示范基地,举办种植技术现场交流会,既方便了群众就近参与,又辐射带动了周围农户的发展。其次,根据村民实际“开小灶”。就是分类施教,抓好不同类别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根据党员群众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设班开展“零距离”培训学习。利用远教助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深化拓展年系列活动,抓好流动党员、流动人口的学习和管理,提升了学习效果。再次,给党员群众派发“点菜单”。大湾村积极开展“点菜”式收集信息,把党员群众想要了解的信息收集、归纳并反馈乡远教办。“做菜”式落实片源,结合群众需求,做到“菜单”内容丰富化。“上菜”式按需播放,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第四,结合实际“送快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如每年结合二月牛羊疫情防治,村党支部适时组织全村养殖农户在养殖大户张德义养殖基地现场开展防疫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全村养殖户养殖技能,确保实现增收致富。
用好远教,产业得到了发展
2009年年初,大湾村党支部在一次远程教育学习会上,为给全村寻求增收项目,村党支部书记牟志权和主任周满斌不辞辛苦在远教网上搜索适合大湾这种干旱少雨的气候类型所适合的经济作物。经过党员群众仔细研讨,认为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非常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大湾村。随后,在村“两委”的协调和呼吁下,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出资近万元从岷县调集党参和黄芪苗发放给部分村民试种植,当年试种的村民实现户均增收250至300元,村民们笑着说,这是远程教育给我们带来的成果。
2010年以来,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户及致富 能手观看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相关技术资料,村党支部书记组织5人到岷县学习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技术,并根据田间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多次聘请县乡农艺师到田间查看指导农民,定期发放科技资料,给农民讲授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科技及操作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充实了农民的生产技术,依托科技,依托市场,发展以党参、洋芋种植和黄芪育苗为龙头的种植业。按照“政府鼓动、产业推动、市场拉动、能人带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种、养大户的带动作用,带头种植党参、洋芋和黄芪育苗,使该村去年农民收入的90%来自于洋芋和中药材。全村122户农户种植党参1280亩,创产值1200万元,950亩的黄芪育苗更是达到了平均亩收入达到1万元。试种成功后,2011年大湾村把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作为党支部抓远程教育学用结合的示范项目,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利用群众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浇灌党参和黄芪苗,探索生态发展模式。2011年,全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农户达到320户,种植规模扩大到2800亩,因受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影响,预计能实现产值2200余万元。
过去的大湾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村内严重缺水,经济发展先天不足。而今的大湾村,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在全面铺开,洋芋种植已高达2000亩,党参种植和黄芪育苗种植达2800亩,牛羊养殖规模达到3000余头,预计年内出栏肥猪和仔猪近1000头,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历史回环往复,斗转星移,岁月的沧桑演绎着这片土地上远程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诠释着大湾村党员群众借力远程教育发家致富的足迹。如今的大湾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环境幽雅、和谐稳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湾村将继续在远程教育致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扬帆远航。
第三篇:却限村远程教育工汇报材料
却限村今冬明春培训材料
现将我村今冬明春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汇报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萨尔塔木乡却限村(十五队)为农业村,成立于1978年,位于乡政府以南3公里处,距县城5公里。全村总户数213户,人口760人,汉族419人,哈萨克族23人,回族318人,其中农业人口720人,非农业人口40人。有村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8名,其中女性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党员中心户2个,村民小组长4人,十户长18人,村民代表26人,三老人员4名,贫困党员1名。
全村总耕地面积3420亩,牲畜最高饲养量3300头只,种植结构以打瓜、油葵、食葵、玉米为主,养殖结构以牛、羊、猪为主,特色种养殖项目阿勒泰羊和蜜蜂养殖。2010年人均收入为5230元,2011年人均收入为5700元,2012年人均收入达到5850元。
近三年来,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集体地和沙坑对外承包。年收入为5.6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做好“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培训。邀请乡组织委员、统战、民宗等部门负责人到宗教场所开展相关宗教事务管理培训2次,利用远程资源,不定期组织信教群众观看政策法规。
(二)做好“一村一技”培训。与县畜牧局联系,请老师,开展牛羊养殖技术培训2次,利用远程资源,播放养殖相关技术视频2次。及时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临时资源查询5人次。
(三)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天天远程”、“村支书讲远程”、三会一课、五微活动等,对党员干部开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以及地委、县委扩大会议精神,每月开展一次宗教事务管理及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以口语化的讲解方式,让党员群众更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四)做好农牧民技能培训。与镇劳保所联系,聘请老师为妇女开展为期15天的烹饪技术培训,为群众创业增收夯实基础。
(五)结合四个一百,“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展农牧民文娱竞赛活动5场次,丰富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村民团结奋进。
(六)积极配合三民活动夜校学习。为三民工作组提供夜校学习资源和设备,确保了夜校学习正常开展。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宣传各项会议精神及惠民政策效果明显。现已为2户村民申请冬羔补助。
二是带动了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烹饪技术培训课的开展,让妇女同志们掌握了多种民族特色菜的做法,为村民饭桌上增添了一份幸福。种养殖技术的培训,让村民对养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掌握,为养殖节约成本和提升育肥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三是促进了村和谐稳定,民族团结。通过对上级各项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村民的交流与座谈,加强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促进了相互理解,增进了友情,进一步强化了村情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们将借这次地区远程办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改进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教育作用,使广大党员干部长期受到教育,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
第四篇:刘家硷村农村远程教育汇报
刘家硷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刘家硷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乡党委的精心指导下和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让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为导向,坚持把开展远教活动作为新形势下提高我村党员干部战斗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民心工程,村“两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使我村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刘家硷村基本概况
我村距县城22公里,子安公路穿越而过,辖5个村民小组,90户,466口人,其中党员26人,劳动力107人,耕地面积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23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8120元。主要产业包括运输业、养殖业和大棚种植业,其中新秀西瓜种植已成为我村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目前为止,我村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3类晋升一类村,在新农村建设中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二、远程教育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自我村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村“两委”班子精诚合力,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不断创造工作新方法,逐步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明确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占平为我村远程教育工作第一 责任人,大学生村官刘斌华为站点管理员,各小组组长、致富能手等年轻实干的同志为骨干,层层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制定了站点规范化建设目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人员,有效促进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创新工作方式,灵活教学方法,确保学有成效 坚持党员干部与群众并重,在学习内容上,坚持党建与科技并重。在组织方式上,采取“五看”,即按照教学计划统一收看;结合会议穿插收看;利用各种培训安排收看;组织生活会集中收看;根据党员文化程度分层次重点收看。在教学形式上,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当前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经常性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对象需要结合;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
(三)、建立工作制度,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学习五项制度,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做到规范化操作,人性化管理。如实记录远程教育学习记录薄、签到册、讨论发言记录,收集党员群众的建议意见情况,真实反映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认真搞好工作经验的总结,积极借鉴其他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定期或不定期的认真总结自己在开展远程教育工作中得出的新的经验,确保远程教育工作有序、稳步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难统一。
部分基层干部对远程教育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只是站在下级服从上级的角度,被动地去开展远程教育工作,导致一些基层党员群众并没有真正理解开展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目的。部分党员群众觉得远程教育设备是摆设,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是负担,甚至对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存在抵触情绪。个别管理员说:“知道有这么多麻烦,要这些设备干什么。”部分党员反映:“远程教育节目谁爱看谁就看,何必那么认真。”甚至有的村党支部书记说:“远程教育在基层用处不太大”。
(二)、是人员难组织。
通过统计,全村外出务工党员占村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增加了党组织组织党员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的难度。
(三)、是设备难管理。
设备管理的三大矛盾日益凸现。(1)管理员队伍不稳定与上级较高的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受村级班子调整、管理员年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级管理员进行新老交替,导致工作衔接不畅,极易造成工作被动。(2)设备安全保管与正常运行之间存在矛盾。全县自建站点设备全部安装在村党员活动室,设备安全难以保证。(3)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和网络不稳定,增加了维护难度,部分管理员受技术能力 限制,难以全面排除故障,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我们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在全村党员群众大力宣传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群众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变要求学为自愿学,想要学。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的社会影响力.2、走访调研,收集需求。通过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学习与探索,我们将定期走访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及时收集种养大户及各类人群的学习需求,来丰富远程教育的内容。将远程教育逐步提升为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的一条主要途径。
3、加强学习,注重结合。我们将着力在学用结合上狠下功夫,结合正在开展的争先创优和“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等活动,排出学习内容,做好每月至少2次的集中学习活动。定期向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大棚种植户发放远程教育平台下载的实用技术节目播放单,动员参加个性化学习,切实提高学用结合效果。
总的来说,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离各级组织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克服各种困难,团结一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为把我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做成党的富民政策“直通车”,党和人民的“连心桥”而不断努力奋斗。汇报人:刘斌华
2011年6月
第五篇:远程教育汇报
镇村远程教育汇报材料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嘉陵江以南,距镇政府8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159户593人,有耕地104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052元,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村一品”重点村和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年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群众按照“三个百万工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村两委会共有干部7人,党员17人。
二、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村远程教育始于2010年,自建设以来,村两委高度重视,派出两名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村民参加镇、村两级电脑培训,实行远程教育A、B岗制度,要求村级远程教育管理员政治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强,有无私奉献和为民服务的政治素质,群众满意率高,业务能力强,能按照组织的要求做好远程教育份内的所有工作,特别是A岗管理员能随叫随到,能及时联系上,能对设备进行一般的故障处理和对设备的平时维护,使各项设备随时处在良好状态。B岗管理员能在A岗不在的情况下,能接着进行播放、记录、服务等功能进行操作。
经村两委研究,建立起了一月四次的村级播放、学习、收看制度,集中学习日一般规定在每月1日,学习内容一是集中收看网上最新的点播和直播节目。如怎样当好村干部、基层党建、科普法律、实用技术等等,收看完毕之后进行座谈,结合村里实际,谈体会、谈经验、找教训,制定整改措施。村党支部、村委会把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列入工作计划,主要领导按月检查远程教育工作,使得我村远程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村远程教育设备目前比较完整齐全,基础设施达到“技术方案”的标准,站内整洁卫生,每次收看完毕、当场清理、打扫,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请维修人员前来修理。每次收看都做好远程教育记录,使用完毕后及时拨掉电源连接线和信号线,防潮、防雷措施到位,确保设施能够安全正常的使用。
抓好管理员队伍建设,是远程教育的重中之重。遇到情况和收看信息上下联动,及时向镇远程教育站汇报和请示,平时按月及时下载中央、省、市远教节目,经常浏览市县两级辅助平台。一年多来,远程教育节目给我村村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很多村民实实在在的偿到了甜头,为我村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