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痛录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3:0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思痛录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思痛录读后感》。

第一篇:思痛录读后感

思痛录读后感

《思痛录》是我喜爱的一本书,大约10年前出版的,我看过不止一次,每次都能让我沉思良久,心底深处感到一种震撼。我也爱把它推荐给我认为可以比较深入讨论问题的朋友。就是现在每次上书店,也都爱顺便看看这本书还有没有在卖,可惜一直都没再有。

这是一本回忆录,一个老共产党人的回忆录。但是它回忆的不是昔日的成就和辉煌,而是“痛”,回顾一生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反思之后的结果是“痛”。

为什么?这使我也一起随着作者朴实流畅的语言、小说一样的叙事,思索,再思索。读过之后,觉得这本书的分量非常重!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书,如此真诚、如此痛彻地反思半个世纪以来的政治运动,——不但反思极权体制的荒谬,同时也解剖自己的灵魂。

作者韦君宜生前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编辑出版了很多著作,也培养了一大批作家。韦君宜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她是那个时代中最有理想的激进青年,“一二 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为了民族救亡,她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放弃了爱好的学业,去了延安。半个世纪的风雨,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使她忍不住拿起笔,用知识分子的良知来记述她所经历的时代。

关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回忆,有人从1957年反右开始,有人从1955年“胡风案”开始,但韦君宜的回忆从1942年 前后的“抢救失足者”运动开始。一般人对“抢救失足者”运动比较陌生,但对与之相关的“整风运动”大都非常熟悉。前一阶段我们单位开展干部集中教育活动,领导讲话时还在重温延安整风精神。与学术著作相比,回忆录有可能在细节上与史实有所出入,我也看到过个别当事人的文章,就《思痛录》的细节提出质疑,但是 文章的个人视角和个人经验给人的真实感受是史实资料难以替代的。

原来只知道“抢救失足者”运动是康生的一大“功绩”,是继当年苏区揪AB团之后又一次扩大打击面的极左运动(现在的党史教育越来越实事求是了,我2006年在中央党校学习和去年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时就明白了一些以前总是被含糊或是回避的问题)。当时在延安十几天内就揪出所谓特务分子一千四百多人,包括“不自觉地为敌人服务"的特务。但其中究竟如何荒谬,以前并不很清楚。

《思痛录》让我们近距离直观地了解了当时的情景:“特务”队伍逐渐扩大,从成年人到中学生再到小学生,一直到六岁的小特务。报社新来了年轻文书,弟弟就是 新近被登报点名的小特务,韦君宜问这个同事:“你弟弟怎么会参加了特务组织啊?”对方淡淡地说:“他啊?你只要给他买些吃的,叫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通 过这些似乎漫不经心的对话,《思痛录》使得“抢救失足者”运动的荒谬一目了然,正如通过杨绛的《洗澡》,更能领会那些针对知识分子发动的思想改造运动。书中描述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敬礼道歉那段,也让我看后心里不平静——这是道歉了之的事吗?

这本回忆录不仅讲述了“抢救失足者”运动,还触及到当代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诸如“反胡风运动”、“反丁、陈运动”、“大跃进”、“反右运动”、“周扬事 件”、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事件已经被很多人、很多次讲述,《思痛录》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叙述的这些人和事,而是韦君宜充满反思的立场。她毫不含糊 地表示,自己从最初的“三反五反”开始,就由“被整者变成了整人者”。而且对历次荒谬运动的追忆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是追问灵魂。

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是中年以上的中国人 无法回避的共同经历。但很少能有人像她这样把“左”的思想和毒害义无反顾地倾吐出来,把当年政治运动中毫无法律根据的“中央精神”和“随时变化的‘领导意 图’”痛加剖析,还把反胡风、反右斗争中的一些细节大胆披露出来。看 过很多回忆文章,有些揭露和反思也很深刻很彻底,但一般是从受害者或是旁观者的角度,极少有“加害者”能认真反思自己也参与其中的“恶”带来惨痛教训的史 料。

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中,人们的角色不断变换,有时是座上宾,有时又成了阶下囚,绝大多数人可能都具有过“被整者”和“整人者”的双重角色,有 些人即使不主动整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自保摇旗呐喊,客观上也起到帮凶的作用。但在回忆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把叙述的焦点集中在“被整”的经历,对“整 人”的经历或者略而不提或者轻描淡写。韦君宜写《思痛录》、巴金写《随想集》、季羡林写《牛棚杂忆》,都是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对历史的负责。但我觉得韦老 更是难能可贵,因为她能直面自己走过的路,反思自己付出了一生的信仰,虽然这道路和信仰曾令她骄傲和荣耀,虽然其中的阴暗和错误并不需要她负责任,但她以 “痛”来警示后人,这样的勇气和决心令我十分敬佩。因此,我觉得这不是一本简单的回忆录,也不仅仅是一本说真话的书。她的反思不是一般的痛定思痛,而是大彻大悟。

摘录书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主要是作者的前言部分),也是在我看来这些话尤其重要: “入党后我从不怀疑党的光荣伟大。为这一点,一切都可以牺牲。多少同学找机会奔往美国学习,我的父母愿出资送我留美,而我放弃了这一机会。我在学校本来是很不 错的学生,在中学屡次得奖,入大学读哲学,也觉得金岳霖的逻辑、冯友兰的哲学史什么的很有味道,实在。而休谟的人性论,使人深思,得一种思辨的快乐。但在决心入党之后,我把读书所得的一切都放弃了。我情愿做一个学识肤浅的战斗者,坚信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说的一切,因为那是我所宣布崇拜的主义。我并没有放弃一向信仰的民主思想,仍想走自由的道路。但是共产主义信仰使我认为,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包含在共产主义里面了,包括自由与民主。我由此成了共产主义真理的信徒。”

“我跟着党,受苦受穷,吃糠咽菜,心甘情愿。真正使我感到痛苦的,是一生中所经历的历次运动给我们的党、国家造成的难以挽回的灾难。同时在左的思想的影响下,我既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这是我尤其追悔莫及的。”

“那么又为什么搞文学呢?自然也不是为了挣稿费或出名,是觉得文学可以反映我们这队伍里一切动人的、可歌可泣的生活,叫人不要忘记。但是现在我在干这些,在当编辑,编造这些谎话,诬陷我的同学、朋友和同志,以帮助作者胡说八道作为我的“任务”。我清夜扪心,能不惭愧、不忏悔吗?这一点自知之明,我早就有 了。”

“更应该惭愧、没脸见人的是我自己和我们这些知识分子干部,跟着那种丑角去参观,甚至还随着帮腔,点头赞扬,闭眼不管,还签字„„这是干什么?是不是帮同 祸国 殃民?我们能够不再这么干了吗?我只希望自己在没有去见马克思之前,能坚持这十分可怜的一条,不再帮这种腔,不再点这种头,想想古人,好像该并不很难做到 这。”

“历史是不能被忘却的。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痛苦地回忆、反思,思索我们这一整代人所做出的一切,所牺牲和所得所失的一切。思索本身是一步步的,写下又非一日,其中深浅自知,自亦不同。现在均仍其旧。更多的理性分析还是留给后人去做吧!”

摘录以上段落是想说明这篇回忆录的价值是作者不但敢于直面残酷的现实社会,而且勇于剖析自己当时的行为和心路历程。实际上《思痛录》是叙事的,并没有过多的议论和理性的归纳和剖析,全是实录实感,情节也很吸引人。但她的文笔非常有功力,虽然平实朴质,但有强烈的感染力,直接深入到人心,让人触动,让人震撼。

感到震撼还因为读出了作者的真诚,在这样复杂的矛盾中坦露自己的真诚,尤其不容易。不仅有真诚还有勇气——不局限出于个人良知披露和承担的勇气,更难得的是追本索源的勇气、质询和探究的勇气。

因为与韦君宜的女儿杨团是同学,所以从杨团那里知道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和出版的艰辛。《思痛录》大约是在“四人帮粉碎之前,周总理逝世的前后”动笔。这也就意味着,这本回忆录从动笔到出版,经历了长达20年的时间,时间很漫长。大约1986年韦老就患脑溢血半身瘫痪,后又患脑血栓,《思痛录》大部分是在病床上完成的。90年代初,韦老中风后

不能行动也不能言语,一度以为自己见不到回忆录出版的那一天。她自己是一个出版家,太清楚这部著作的份量和中国出版界的规矩了。

一直奔走联系这本书出版事宜的是韦老的老战友牧惠,据他的文章说,“出书的事,联系了多家出版社,都不成功。有的出版社已经排了版,最终还是打了退堂 鼓。” 即使如此,韦老不愿意妥协,不仅拒绝了出版社改换书名的建议,还表示:“内容也一字不改,不出就不出吧。”所幸的是韦老终于在生前见到了这本书的出版,那 时她躺在病床上已不能说话了。

据说,很多老同志都关注着这本书的出版,可能是说出了一批有良知——不仅是良心,而是良知的老共产党人的心声。她的清华老同学,一二九运动老友于光远说过,韦君宜之所以痛苦地活着(当时韦老已经卧床很多年了),就是想看到这本书的出版。我曾看到牧惠的文章,描述书出版时的心情,“我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完 成了于光远流着眼泪给我下达的任务!”

实际上《思痛录》就是韦君宜的“遗嘱”,一份历经曲折终于公开的“遗嘱”,只是不是写给子女,而是写给国人:不只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一批既有真知灼见又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老共产党人。

第二篇:《师德启思录》读后感

近日我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

这部电视片构建了师德的历史与现实的精彩画卷,在这个画卷中,包括中国古代、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荀子、韩愈、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以及外国思想家、教育家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学说,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出的理论贡献,使我深刻感受到师德的博大精深。而胡安梅、包全杰、王思明等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师德就是榜样,当今实践师德是第一要务

这部教学片中那些师德高尚的教师,无不是身体力行的楷模。师德修养重在修炼,重在实践。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闪耀着人格魅力的光辉。

在教学片中,那些偏僻山村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教师们忘我的奉献精神,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在实践师德过程中,表现出了无比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例如陕西省延长县下西渠村王思明老师,放弃很多能够走出深山、挣大钱、出名的机会,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的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他为了父亲留下的“无论如何不能误了孩子”的遗言,为了改变黄土高原几代人面朝土背朝天的贫穷面貌,用自己的热情和道德责任感,和学生一起勤工助学,不但改变了学校的校园环境,而且也教会了学生一技之长,在劳动中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王老师经常告诫自己:要教会孩子们学习方法,将来他们会学会老师不会的知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爱岗敬业,尽心竭力,表现出了师德的熠熠光辉。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只想到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师们。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王思明、胡安梅,像全国优秀师德标兵、辽宁丹东凤城东方小学校长包全杰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中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众所周知,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要遇到如何看待教育对象的问题。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实践,比如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常称成绩差的学生为“差生”,教育者本身不自知,认为这种称呼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对于被冠以差生之名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副沉重的枷锁,容易使他们更加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差生”一词反倒可能成为这些学生追求上进的思想障碍,销毁他们原本不多的自信,助长他们的自卑心理和自卑情绪,致使他们走上自暴自弃的歧途。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是检验教师职业道德的尺度。

教育心理学表明,任何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在于教者能否善于发现。许多成绩差的学生智力并不差,他们爱劳动,乐于助人,会办事,会玩耍,动手能力强等。但是他们这些能力的发展容易受到束缚。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所谓“差生”的精神压力更大,由于被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们的心理上带有创伤,其个性不仅得不到一定的发展,而且还会被扭曲,变形,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误区而导致人格的残缺。

一个人要进步,必须有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差生”心理上尤其需要自我肯定。笔者曾接触过这样一名学生:因为成绩差,她宁可背半旧的破书包,骑一辆她母亲的破旧自行车。她的想法很简单:成绩差,这是应该受到的待遇,不起眼最好。

称一个学生为“差生”,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给了学生一个否定性评价,教师经常使用否定性评价,也就使得学生也用一种否定性评价来评价自我,如“我的智商低,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儿”、“反正我怎么也学不好,破罐破摔算了”等等。学生的态度、行为也可能在这种否定的自我感受支配下而永远陷于消极状态的泥坑,不能自拔。

称一个学生为“差生”,折射出了教师心理上对这些学生的不重视、不尊重;表现在教育行为上则是偏爱成绩差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这和公正公平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无意是背道而驰的,是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格格不入的。

其实,转变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更能反映一个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这也是体现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固然能体现教育的成功,但若能改变所谓“差生”,使他们在各方面进步显著,甚至赶超前列,更能体现教师的功力。

师德内容、师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吐故纳新教学片中重点提到了“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依法执教的问题”,这是时代对师德实践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已不仅仅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法律的要求。惩罚学生最要不得,而且也是违法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但是他们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差,做出一些令人费解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情是很难免的。

仔细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案例,其中有学生相互之间因误会引起的争吵,有因对某学科不感兴趣而被迫放弃,有因对某个老师不满而故意作难,有因心理紧张造成的失误,有因个性倔强引起的是非,有因自

控能力不强而产生的不恰当的发泄行为,还有无意犯错。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一方面,不要求全责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要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即使对问题较多的学生也要耐心开导努力帮助,绝不可算陈年旧帐,那种做法只会更加降低学生改正缺点的勇气与信心,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能习惯性地给有行为过失的学生戴“帽子”。从另一方面看,学生调皮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如果不去了解,不加分析,一气之下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是事与愿违,向负面效应发展。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淘汰一些旧的东西,增添新的内容。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不可不加以审思而慎行。

第三篇:我思故我在———《沉思录》读后感

一本书和一本好书的区别在于,好书让你读得越多,得到的越多,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它更让我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并不了解它的本意。

对于道德和人性自身的探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这是温总理的枕边书,这是克林顿在《圣经》之后受影响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国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它不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沉思录》不仅是对自我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充满对人类道德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却在悄悄退化,而《沉思录》正是让我们重新找回“逝去的文明”的钥匙。在本书首卷中,我们便能读到这样的话,“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在马可的时代,还是由神权所统治。如果说,神和道德扮演着同样的角色,都是人类欲望的救赎之路,那么,神不过是基于道德而产生的一个具象的实体。林达在《西班牙旅行笔记》中写到:“人们常常把基督徒看作是一群愚民,实在是小看他们了。真正的勇士,是有勇气挑战自己内心的人。这是悟性的开启,是人认识自己和神灵的最关键一步。他们被神灵擦亮眼睛,最终想改变的只是自己。他们和赛内加一样,试着借助自己的创造力,用那些哲学、伦理和逻辑来摆脱内心困境。终究如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那样,无法成功。于是,他们走向神。”走向神,平凡如我们,无法拯救他人,但至少能拯救自己。而在伟大的神明背后,其实便是宏伟的道德,在几千年中,真正扮演救赎角色的其实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道德。如此说来,人的一生,原也是同内心欲望战斗的一生,而战斗的终极目标,不过是道德。如果我们能战胜自我,由一个高尚的道德所引导,那么这个社会的丑陋面也会随之淡去。(张弛)

第四篇:碎思录美文

碎思录

抓紧从容赶早

办事要领有三:一曰抓紧,时日必争,分秒必争;二日从容,不慌不忙,少出差错;三日赶早,不失时机。三者间有矛盾,使之统一起来是运用辩证法的一种技巧。

既安且进

世界上哪有一生都顺心的人?我主张“随遇而安”,少搞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不是提倡“安常守顺”、“安弱守雌”,也不是对一切逆来顺受,“安之若素”。什么样的遭遇都挡不住积极战斗者的进步。顺境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逆境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就求知而言,世界大也无限,小也无限,总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冷眼热心肠

眼是观察外界的视觉器官。观察世事要客观,要冷静,眼热不得。但是心肠却冷不得,要热。不但要热忱地关心人,关心事业,还要用最大的热情去行动。要“冷眼”而不要“旁观”。用冷眼观察世事,用热心肠干预世事。而且,道理很简单,眼越是冷,世事中究竟应该干预什么,如何干预,就越清楚,干预的效果就越好。

坦本义为平直宽广。直率开朗则为其转义。毫不掩饰自己的革命观点,则是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胸怀。心地宽广的人,未必没有愤懑。“虽斯宇之既坦,心犹凭而未摅”。抒发凭心,也是坦率的表现。问心无愧,就可以处之坦然。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夫子倒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第五篇:《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读后感

《重建家园-我的退思录》读后感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过:活着就意味着思考。退而不休,思之愈深的钱理群先生,给我们带来的这本《重建家园》即是对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思考,钱先生的书名“重建家园”,到底指的是重建什么家园?为什么要重建家园?读了文章的前三辑,重点对价值、生活重建这一部分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在本辑中,钱先生通过2008年的三件大事——雪灾、震灾、奥运会,给出了我之前思考的答案。

2008年4月27日钱先生在北大1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就曾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之中国最需要什么?”当时钱先生提出一个分析:当今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巨大的成绩;但也就同时面临着这样一个摆脱了贫困、开始富裕了的中国,将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当今之中国,正走在十字路口。钱先生认为,在这样的转折关头,需要提出“四大重建”、即“制度重建”、“文化重建”、“价值重建”、“生活重建”。

钱先生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要将灾难转化为育人、治国的精神资源,其核心就是一个“价值重建”与“制度重建”的问题。这也是本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灾难,让我们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同时也重新认识我们个人。在灾难之前,我们对世界、中国、中国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自己,都有过许多悲观的、甚至绝望的看法;因为灾难,我们原来看不到的,忽略了的世界、中国以及我们自己人性中最美好的方面,突然呈现出来,我们被灾难中人性的光辉所深深地感动。

诚然,我们也有恐惧,害怕这一切在非常态的灾难退去之后,我们再一次回到常态生活中,我们被激发出来的美好的人性,再一次被自私、颓废、麻木、冷漠所代替。我们会不会又恢复那个自私的、颓废的自我? 恢复那种冷漠的、互不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恢复那样一种僵硬的、官僚化的、非人性、反人道的权力运作?

而钱先生这本书正是致力于这一难题。通过价值重建,把在抗灾中从人的生命本能中爆发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提升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伦理观;通过制度重建,将抗灾中所展现的政府和人民的新关系,提升为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并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通过价值与制度重建,我们打破这样的循环,把这次灾难的“非常态”中爆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变成一种稳固的社会与精神的“常态”。

当然,这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家园的重建。我有时候在想,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现在,缺失的是什么?或者从小的方面讲,我们个人缺失的是什么?小平同志曾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这个国策引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近三十年。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还是误读了这个政策,形成了狭隘的经济思维模式,一切行动都以经济利益为衡量点,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也如此。在这种狭隘的经济思维指导下,个人变得自私、颓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麻木,社会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不光彩的权利运作。有人说,“Such is life!”这就是社会现实,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这其中有很多的无奈。

当然,在这里我无意去当道德的批判家,拿着道德的长剑去伤害别人。我想说的是,在我们每个人(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其实好人、坏人谁又能分的清呢)的内心深处,我相信都会保存有自己的那份良知,或者说是自己道德的底线、心灵的净土。这是促进我们社会进步的最强大的精神原动力。

写到此处,又想起了崔卫平老师说过的那段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此共勉,共同支撑起我们个人和民族的精神家园。

下载思痛录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痛录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国教育启思录读后感[5篇材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美国教育启思录》有感 杨慧 寒假期间,在休息与忙碌家务的空闲,读了校长为我们推荐的精神食粮《美国教育启思录》。说是精神食粮,一点都不夸张,工......

    辛亥革命首义启思录

    辛亥革命首义启思录刘友凡辛亥首义,起于武昌,燎燃华夏,激荡五洲。百年回望,沧海桑田:中华民族,从积弱之邦到屹立东方;炎黄子孙,从涂炭之民到当家作主;华夏文明,从残烛之光到圣火映天,肇......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书 名: 中国高等教育启思录作 者:中国高教育学会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ISBN: 9787564022693开本: 16开 定价: 70.00 元内容简......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的肩上承担着多么重大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看过此片之......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自“教职工队伍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每周四组织全校教师观看了《师德启思录》,及时进行了交流,老师们一致认为《师德启思录》教学片,是加强教师职业道......

    师德启思录观后感

    依法执教,做合格的人民教师--观看《师德启思录》的体会近期,按照磁山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我校认真组织收看了《师德启思录》,看后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了讨论,畅谈了自己的深刻......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读了《沉思录》一书,我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和待人处事颇有启发和收获。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那更加美好的生活。......

    《沉思录》读后感

    宁静地沉思 ——读《沉思录》有感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