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追星心理

时间:2019-05-15 13:2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生追星心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生追星心理》。

第一篇:学生追星心理

学生追星心理

●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的侠客;女的则羞花闭月,多扮演善良温柔的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在赛场上能左右全局。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崇拜甚至疯狂。

●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不少本来不想追星的同学也加入了队伍。

●时尚心理:在不少中学生看来,追星就是件时髦的事,管它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呢。

对策

●对青少年崇拜偶像“要疏不要堵”:学校及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平台与同龄人及时交流,而不是盲目封杀,让孩子将自己封闭起来。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把握尺度,切勿触碰原则的“高压线”:对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应及时驳回,培养其自我控制的能力和习惯。

第二篇:追星心理探究

2005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

课题名称:“追星一族”形成心理的探究

1,确立课题的理由:

平时,我们总会发现身边有不少同学都可称得上是“追星族”.从影星刘亦菲,谢霆锋……到歌星周杰伦,“超女”们…,再到球星迈克尔·乔丹,罗纳尔多……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心目中光芒闪耀,魅力无穷.对于自己所追的星,或者说自己所崇拜的偶像,有的中学生们看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听他唱的每一首歌曲,对他的比赛更是一场不缺.不仅如此,他们还疯狂地购买偶像的画册,唱片,收集有关偶像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如数家珍.可见,一阵明星风席卷了高中生的生活.然而,追星对高中生有利还是有弊,是社会应关注的话题.所以我们小组选了这个课题,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让高中生正确处理追星在学习生活中的位子.2,研究目的:

在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中,也存在着追星现象.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研究活动,针对自身,更准确地处理追星在学生生活中的位置,并希望以此带动周围的高中生,做到适度追星,合理追星,健康追星.使追星成为紧张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和促进剂,避免因为盲目追星而影响荒废学业.3,研究过程:

1,在毫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所选课题,制定了具体的活动计划,也完成了任务的分配.在明确了任务和计划之后,组员谈谈自己对此次研究的期望和想得到的成果.2,来到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根据我们此次研究活动的内容,在网上收集与研究有关的资料,包括中学生的追星情况,追星心理,社会对此的看法等,为我们小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而有价值的依据.3,我们从自身的追星情况出发,以查阅的资料为依据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将大家的问题汇总,把主要和重要的问题提炼出来,制成社会调查问卷,最后咨询指导老师对问卷进行补充修改.4,随机邀请41名高一学生让他们完成问卷,并向他们提一些关于我们研究的问题,了解中学生中的追星情况,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5,将问卷得到的数据用Excel制成统计表,根据每个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校高一学生追星过程中的几种现象,组员分别针对调查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组长将大家的想法汇总.6,根据我们已有的资料,提出一些有利于我们研究的问题和我们不理解的问题,利用一节课,对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老师进行采访,以便解决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7,研究组成员针对此次活动中的自己的表现发表评论,并开诚布公地对其他人的表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完成自己的研究总结.8,组长对这次研究型课题的开展和组员的表现和协作精神作一个总结,指出问题,为将来可更好地研究提供借鉴,最后完成研究活动的总结性报告和多媒

体演示.4,研究成果:

(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和分析:

不同的学生追星的目的不同,追星的心理不同,追星的方式不同,追星的程度不同.我们就针对周围同学追星的这些特点和共性,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并将数据处理汇总,得出了之下的结论:

你追哪种类型的星

现在活跃在大众面前的各类明星,主要分为两大派:实力派和偶像派,那么我们周围的同学们更青睐哪种类型的明星呢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表显示现在的中学生还是有不少人他的审美眼光还停留在表面,他们认为外貌美丽,帅气的人就是他们的偶像.我们追求美的事物,但更看中实质.毕竟外貌无法陪伴一个人一生,而内心的东西却可永存.所以中学生追星还应更注重明星的实质,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外貌..2,你追什么地方的星

随着日剧,韩剧,港台剧等在大陆的放映,各地的明星也争相在大陆露面,那么我们高一学生更倾向于追什么地方的明星呢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本表显示中学生更偏重港台的明星,这跟他们强大的宣传攻势是分不开的.中学生接触的多,自然也就对它的关注度高.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中学生之所以有较为普遍的追星现象,和媒体是分不开的.想要使中学生正确的追星,需要媒体的帮助.3,你追什么明星

明星偶像其实有很多的种类,随着年代的变迁,人们所追逐的偶像发生了改变,那么时下我们身边的高一同学到底比较多的是追求什么明星呢 是体育明星 影视明星 歌星 主持人 抑或是政界的名人等呢 我们的调查显示了如下的结果

本表显示中学生追得最多的明星是曝光率很高的明星.也就说明中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在追星上.比如追球星的人,他们会看完一个季度的比赛.而喜欢NBA的学生,就会熬夜看比赛.这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业都是没有益处的.中学生对追星在生活中的位置还是没有放对

4,你如何追星

每个人追星的方式各有不同,追星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尽相同.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究竟是如何追星的呢 我们也作了相应的调查和统计: 本表显示中学生追星所采取的行动还是较为一致的.可这些行动既费事又费财.中学生的经济来源大多是父母,很多学生不会考虑父母的经济情况,为了追星可付出一切,这是不理智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5,你追星的程度:

时下有很多“追星一族”为了“追”自己喜爱的明星,会做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由于追星的过程过于狂热而劳命伤财,导致身心受到伤害,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那么我们身边的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的追星行为是否理智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

本表显示大多数中学生追星是理智的,追星程度一般.然而还是有人追星程度痴迷甚至狂热,他们把追星当作生活必须的一部分.这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中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而不是过分追星.只有控制了学生的追星程度,才能

解决一系列问题.我们的调查所反映出的这样的结果,也应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如何引导这些狂热追星的同学走出追星的迷雾,也是一个深远而值得探讨的问题.6,你追星的理由:

现在的许多明星大多数都有亮丽的外表,非凡的气质,炫目的服饰,富有个性的发型, 当然也有很多有实力的明星,这些是不是都是我们追星的理由呢 还有有别的其他什么原因呢 那我们身边的伙伴们,追星更多的是看重明星们的哪方面呢

本表更仔细的显示了中学生的审美观.追求外貌的人还是很多,所以这些学生追星的时间不会长,往往今天一个明天一个,这样追星既盲目又没有意义.注重实力的中学生也许还会从明星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果明星一直没有负面行为,对学生也许还有一些益处.(2),采访实录:

由于中学生追星这一行为也涉及到“追星”心理的问题,究竟我们为什么要追星 追星的利弊权衡如何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正确追星呢 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学校资深心理老师——黄桂华.她也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种种疑问.问:你对中学生追星有什么看法

答:中学生可在追星上面找到心理的归宿,有的流行歌手,像周杰伦,他的节奏,歌词比较符合我们现在的心理和想法.现在的追星族追的内容很有一种盲目性.人家说这个好,好在那里也不知道,可能仅仅从他的外表,感觉到还蛮酷的,而且他还出现一种另类,一种异化的东西.大众化的东西他就不喜欢.像周杰伦的那种节奏,阿杜沙哑的嗓音,可能这种另类的很特别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们的喜欢.因为本身我们学生就有叛逆心理,对大众化的东西不感兴趣,对这种另类的追求个性的,他们比较喜欢.问:现在中学生一般性追星就是买唱片,看电影之类的,可有些学生表现的就比较过分.比如有明星来开演唱会,他们会要求家长买几百甚至上千的门票,有的学生为了看明星还逃课,你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的答:中学生追星时把它的全部的精力花在这个上,根本没有考虑父母的经济背景,这个跟他的心理特点有关.这个年龄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差,他的自我意识很强,当这样一种现象或这样的明星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就把其他的事忘得一干2净,他只知道我要和他见面,哪怕握一下手,拥抱一下他就觉得有很大的心理安慰度.这和它本身的心理不成熟有联系.等到35年后,到我们这个年龄段,就觉得追星没有意义.高中生缺乏一个理性的判断.他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不知道好在那里.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

答:在青少年成长历程中,社会家庭学校起很大作用,所以说包括电视网络,应该在这方面外加宣传.教师中,工人中优秀的很多,相对而言这方面的的宣传较少.打开电视娱乐类的节目很多.学生接触到关于明星的东西比其他要多.这些东西如果是好的话,有积极作用,如果不好的话,学生也可能完全接受,因为他的崇拜性,明星做什么事,他会去模仿.对他的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问:我们发现明星效应是很大的,我记得在《流星花园》播放的时候,很多学生学习F4打架,逃课之类的不好的事.如今中学生追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社会应作些什么呢

答:如果这个名星他在好的公益方面宣传,比如濮存昕,这样的善举可对学生有一定启发作用.但是有的明星他打架,甚至违法了,因为在崇拜的时候容易去认同这些人的行为,对自我就迷惑了.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的判断力,要多看励志方面的书,还要多看中外名人激励人奋进的书籍,不要每天买的书也好,看的报纸也好,都只关心娱乐的,因为关注娱乐的时间一多,你本来时间就不多,剩下就没多少时间了.我们也发现有的人他不追星,他崇拜周恩来,毛泽东,为什么呢 因为他从小接触的都是这类东西,所以高中学生应该有这个判断力.问:有些学生不仅追星,自己也有明星梦,像最近电视里“超级女声”之类的电视大奖赛,这些活动有很多青少年参加,有的甚至只有十45岁,到底青少年要不要去参加这种比赛呢

答: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一个,作为一种个性的张扬,展示才艺,这是可取的,这也是人生当中的一段经历,因为在心理学上你参加各种活动,多体验,多实践,你在同伴的鼓励当中,在老师的肯定当中,你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参加比赛对信心的提高很有帮助,对一个人的人际交往也有帮助,这是好的方面;但是我们学生也要很正确地判断自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的,如果有天赋,你可去向这方面发展,但是你的梦想要和自身条件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天赋,再有梦想也是没有用的,现在社会有些追星族他其实是逃避现实,他想通过投机的形式,一唱歌就成名了之类的,让人家关注我,逃避现实学习的压力.总之,这个问题要客观来看,该表现的应该表现,但还是要准确的评判我到底适合不适合.5,研究总结: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以及分析,我们提倡:无论高中学生追星是好是坏,高中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只有将学习任务完成了,学生才可去做其他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只能学习.高中学生可去追星,但必须追出意义;高中学生可谈论明星的事,但必须掌握好分寸;高中学生可效仿明星的言行举止,但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高中学生可学习明星的作风,但必须学习正确的……其实高中学生追星的好坏掌握在高中学生自己的手里.在此我们希望所有高中学生摆正追星在生活中位置,真正做到追星学习两不误.6,研究体会:

通过这次研究型课题的研究使我们收获不少,首先,我们懂得了收集资料的一些途径,例如以前我们上网只是局限在聊天和看一些娱乐新闻,现在我们了解了网络还是我们获得快捷准确信息,搜集资料的非常重要的途径.其次,同学间的合作也很重要,我们这次5个人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终于完成这次探究活动,真是3个臭皮匠能顶个诸葛亮,不仅使我们5个人的友谊更加稳固,也使我们体会到,协作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是不少或缺的.最后遇到问题多思考,不要被困难所吓倒,我们这次活动也碰到很多困难,但我们本着坚持不懈的恒心和决心,那些困难一个个被我们克服了.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从中感受到了学习和探索的乐趣,觉的很过瘾.我们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

第三篇:中学生追星心理广播稿

录音稿

A:范韵贇

B:陈可

开场音乐《see you again》

A:欢迎大家收听七(4)班COC小队的广播,我是主持人范韵贇。B:我是主持人陈可,我们本期广播的主题是关于追星。首先,我们都知道,追星有利有弊,追星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崇拜的对象,并朝他们成功的方向发展,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未来,但是,追星也有可能因此耽误学习,浪费钱财。

音乐《Everytime》0.24~0.57

B:我们要思考怎样的追星才是对身心健康,而哪些追星是对身心不益的。中学生追星的理由有如下几点:第一,慕拜心理。中学生们所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女的则羞花闭月、沉鱼落雁;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这些难免让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第二,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追星现象很普遍,势力也很大,以致本来没多大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做“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第三,时尚心理。“追星”,在不少中学生看来,就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何必管它那么多?只 要有“星”可“追”就足够了。

音乐《always》0.30~0.58

A:28岁的兰州女子杨丽娟苦追偶像刘德华13年,不仅致使倾家荡产,父亲为圆女儿心愿竟然卖肾筹款。该消息一经报道,立刻引起强烈反响。然而,这位见了偶像刘德华的女粉丝仍不满意,其父被逼无奈,留下几张遗书,跳海身亡。

加布里埃尔说,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一些人因为追星而妨碍名人生活或者产生强迫症倾向就说明过度追星的坏处。曾有研究发现,崇拜名人会降低一个人的自信心,因为无止境地向往和追求超出自己生活现实的生活方式最终可能导致一个人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能力太差。还有些人会患上“名人崇拜综合征”,其症状是偶像崇拜完全令其难以自拔,就像酒鬼对酒精上瘾一般。

音乐《手写的从前》1.12~1.56

B: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A:一,不盲目追星。你所崇拜的应该是真正值得你崇拜的,该不是徒有其表,更应该能震撼你的心灵。二,不疯狂追星。不要滥花时间和钱在追星上。因为,星的光环不应该罩在你的身上,追星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更不应该成了你生活的全部。三,摒弃狭隘心态。同学们所崇拜的偶像有同有异,不能因为偶像的不同,就对别的同学持排斥甚至敌对的态度。四,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 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总之,不要在追星中失去你自己,因为你最终只能成为你自己。

B:另外,我给同学提几条建议

一、从中学生自身而言,健康的心态是为重要的。以坚定自己的立场为核心,培养自己哲学的头脑,冷静的思维方式,独特的眼光。

二、从校园来说,是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努力地学习,追星的那股热劲应该用于对学习的执着,不要随波逐流,顺应大众。因为时尚是永远也追求不尽的。

三、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下教育子女的方法。根据子女的性格加以正确的指导,要塑造子女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教会子女,永远不要忽视了周围关心他们的人,多进行与子女的沟通。

音乐《ours》0.00~1.21

A:众所周知,没有星星,宇宙将漆黑一片.偶像之所以被称为偶像,是因为他们出类拔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年轻人需要榜样,而偶像肯定是在某个领域获得巨大成功后才成为偶像的.那么,今天的追星族,明天也许就会成为明星!

B:人生需要偶像,孩子更需要偶像,偶像使人的生活变的充实、丰富,偶像会使人的心脏跳动的更加有力,生活的目的更加明确!当一个人临终时,他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从未有过偶像,他不遗憾?没有在自己人生的旅程中加入过追星族,是人生的缺憾!慎重选择值得追的星,以他为榜样和偶像,在给你的生活增添色彩的同时,“超过他,也成为明星”的念头会激起你更多的潜能!

A:正确认识追星现象,正确引导追星情结,让我们的明天都能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和耀眼之星。

音乐《to the sky》0.0~1.15

第四篇:心理辅导:理性追星

总第6课时

我和我的偶像 ——我能“追星有理性”

教学目标:

1、了解与理解

(1)引导学生摆正“追星”的心态,明确“追星”的利与弊。(2)通过活动使学生对偶像崇拜从表面的追星行为到感受明星光环背后的付出。

2、尝试与学会

(1)反思自己在 “追星”方面的现实情况,改正对自己成长不利的追星方式和行为;

(2)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对偶像崇拜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3、体验与感悟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角度看待偶像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自我肯定,从崇拜偶像转向对自己的欣赏,将“追星”转换为自己学习的动力。活动准备:

1、课前一组滚动图片(至少7类明星)做为情境导入,配以音乐《快乐崇拜》循环播放。

2、学生准备:自己所追“星”的照片、图片或文字资料等,以便课上交流;

3、在上课前每人填写“我的偶像与我”学生单(附后),按照上面的分类分成不同的小组。(提前分好,方便课堂的交流讨论和进行活动)活动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粉丝大盘点”

1、要求:请说出下列偶像粉丝团的名称。

2、内容:

东方神起 ——仙后团

李宇春

——玉

米 周笔畅

——笔

笔(迷)Super junior ——妖精(E.L.F)

3、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偶像。他们身上总会有一些特点是我们所向往的,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崇拜的偶像。

二、团体转换阶段:我的偶像我喜欢

小组讨论与交流: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崇拜过什么人,或者说都有过自己的偶像。那么你对你的偶像了解有多深,你又对他(她)喜欢到什么程度?

课前同学们已经填写“我与我的偶像卡”。现在我们是按偶像卡上相同类别的同学组成的七个小组(娱乐明星组、事业成功人士组、运动明星组、专家学者组、伟人组、普通人组和其他组),小组交流时结合探讨的问题:

1、你们小组的偶像所属类别?你的偶像是谁?被推荐宣讲的原因?

2、准备分享的内容应围绕相关问题:

(1)你对偶像的欣赏重点是什么?从偶像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

(2)偶像成名道路或奋斗经历;

(3)我们组都采用什么样的追星方式?

(4)你们的相似处?你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三、团体工作阶段:我的偶想我了解 全班分享,选代表发言:

1、请各组同学推荐自己的偶像。把“偶像卡”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例如:我的偶像是姚明,他是一位运动明星,他篮球打的出色;并且他善良、阳光、向上;他的每场比赛我都要观看。

2、偶像背后的故事

同一个偶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点。一个好的偶像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命运。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偶像表面的风光,其实在每个光鲜照人的明星背后,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辛酸经历。为了做到崇拜不盲目、追星不过度。下面我们来请同学分享一下他(她)的偶像背后的故事。

教师分享:周杰伦背后的故事

教师小结:明星成名前付出的艰辛、舞台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光彩往往是汗水的结晶。无论是娱乐偶像还是社会名人,不凡的平凡人,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其个人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但是,人无完人,偶像也可能存在许多缺点弱点,甚至错误。

3、我们的追星方式

学生结合身边的故事,讨论澄清:

你们组的追星方式有哪些?如果有人说你盲目追星,你认可吗? 追星方式的不同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正面的或负面的)?如何在追星的过程中把握合适的尺度?

4、“偶像热”的冷思考 —— 关于我 我怎样才可以具备偶像身上的这些特点呢?

偶像的内在品质对自己的影响,与现实自我接轨。即爱你更要爱自己 崇拜“明星”是可以的,但更要关注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寻找自己的优势,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在现实自我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专长,建立自己的理想自我。

四、团体结束阶段:交流反馈,总结提升

1、教师总结:我们的偶像千姿百态,每一位偶像都有他独具魅力的地方,每一位成事成名者都有他成功的理由;我们崇拜偶像的原因多种多样,偶像带给我们的东西也是各不相同。人应该有自己的偶像,但选择怎样的偶像应从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出发;学习偶像身上闪光的品质和感人的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为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要避免盲目(及模仿与从众)崇拜,因为它会误导我们的成长方向。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幻想,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他人的偶像。

2、教师自我开放:向学生介绍自己不同阶段崇拜的偶像。

“追星”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的一种特有的偶像崇拜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经验、看待事物的观念等的变化,我们崇拜的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偶像带给我们的精神动力使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完善和确立,到成年之后偶像崇拜现象就会逐渐消退。送给同学一句话:“成长伴有崇拜,理性崇拜推动未来”。

3、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抓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一些模糊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澄清。课前他们乐在其中的准备工作使得他们在课堂中能够有很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发言踊跃。通过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学会冷静分析“偶像崇拜”的性质,使他们在流行风中把握自己,并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追星背后的真正的心理需要,找到满足心理需求的合理途径。从最后环节的“用一句话说说本课关于偶像的探讨带给你的感受或启发。”就能看到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课最大的优点是关注学生。在辅导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欣赏的偶像给予肯定,着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明星们成功的原因上,明白他们之所以成为明星,是其不懈努力、积极进取的结果;让学生明白追星的本质是要“追”积极的方面,学会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发现自身的优势,塑造积极的自我,达到了自我实现的目的,从崇拜中获得了力量。

在小结部分教师做了一个自我开放,谈到了自己年轻时“偶像崇拜”的变化过程,既接近自己,又很好的表达了同理心,让学生感觉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创设课堂上的开放、温馨、宽松的氛围,有助于同学们无拘无束地真情流露,成为了学生难忘的快乐课堂。

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学生交流时说的都是自己的偶像,表述起来会情不自禁的说到一些学生间常用的“潮流语言”,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问题或教师不懂的语言,教师需有心理准备,并随机应变,才能最终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关于学生追星的思考

关于学生追星的思考

卿丹静

2005年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频道播出了《少女追星之旅》。其大概内容是:今年8月中旬,一个名叫曾勇的人在长沙街头到处寻找在8月13号这天突然离家出走年仅15岁的女儿曾依。曾依是岳阳市第四中学初二的学生,她不仅是班上的班长、优秀班干部,而且还是岳阳市的市级三好学生。这样优秀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会突然离家出走呢?曾依的父亲说,女儿离家出走之前患上了神经性厌食症。据曾勇介绍,从去年10月份开始,他们发现女儿的身体日益消瘦,饭量也逐渐减少,每顿饭就只喝两勺粥。曾依身高有1米56,以前她的体重是88斤左右,这种身高和体重的比例应该很正常的,但是曾依还是有意识地开始节食减肥。即使有时候父母强迫曾依吃点东西,她也会立刻去卫生间想办法把东西吐出来。对于曾依的这些反常行为,曾勇夫妇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曾勇认为:在这方面做父母亲的有很大的责任,当时小孩性格比较内向,有心里话不跟父母亲说,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曾勇说,曾依小时候身体素质很好,连感冒都很少有,几乎就没上过医院。可就是这么健康活泼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会因为减肥而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呢?曾勇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有一天,曾依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曾依告诉父亲:自己喜欢孙燕姿、蔡依琳,都是一些偏瘦的那种明星。曾依就这么说:“孙燕姿有一米六几呢,她只有80斤”。原来,曾依是个追星族,很崇拜歌星影星们娇小无比的身材。曾勇直到这时才弄明白女儿患上厌食症的真正原因。但是这时已经太晚了,因为女儿的病情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甚至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父母监督她吃饭,曾依就感觉到自己吃饭没有自由,所以对父母就产生了一种误解,后来她思想也很有压力,最后有一天晚上,就是在吃晚饭的时候,曾依就跟父亲发生了冲突,最后她说她不认这个爸爸。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今年8月13号这天,曾依在姑姑家玩耍的时候,突然留下一张纸条,与家人不辞而别。曾依带了自己随身带的一些东西,带了几瓶酸奶几包饼干,带了一套白色的睡裙,就这么走了。眼看着女儿离家出走都快10天时间了,可仍然没有找到一点线索。不知道患病的曾依在外面是死是活,曾依的家人感到痛苦和绝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当中。2005年8月22日,曾依离家出走后的第10天,晚上7点。记者在北京某医院急诊大楼的一间病房里,见到了曾依。虽然记者在来之前,对于曾依的瘦弱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真正见到曾依时,还是让记者感到无比震惊。用皮包骨、骨瘦如柴、行将枯竭、气若游丝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现在的曾依一点都不为过。曾经的青春曾经的明媚已然不再。把曾依送进医院的肖先生就在前一天晚上11点左右接到了曾依姨父的电话,说曾依正在北京西站的候车室里。当肖先生赶到车站候车室的时候,曾依就躺在西客站的候车室里。肖先生立即将奄奄一息的曾依送进了最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医院诊断的结果是,曾依严重营养不良,低血容量性休克。据曾依给病友们讲述,她在离家出走后的当天,就在火车上被人贩子拐到了北京。人贩子逼迫她在北京西客站一带乞讨,如果讨到钱就给她点馊面包吃,如果没讨到钱,就不给她吃的。曾依说人贩子已经4天4夜没有给过她东西吃了。曾依说,10天来,她不敢报案,因为怕挨打。我们也的确看到了曾依手臂上的伤痕。曾依说,可能是人贩子发现她已经病入膏肓,没有利用价值了,才将她抛弃在西客站附近。她这才有机会爬到电话亭旁边给家里打了一个求救电话,当时是曾依的姨妈接到的曾依的电话。2005年8月22日晚上11点钟,由于抢救无效,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曾依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曾经健康快乐、青春靓丽,曾经如花一般的女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一个天真与弱小的生命,离去时还不到50斤。而就在两天之后,将是她15岁的生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曾依与病魔搏斗的时候,她的父母还正在赶往北京的火车上,她甚至没能最后跟父母见上一面。

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的心情无比的沉重。的确,作为一名教师,这个节目无疑是对我们的鞭挞和教育,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思考和反省。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因疯狂崇拜

偶像而出现的悲剧一再在中国各地出现,2002年,浙江温州一位17岁的初中生因无钱亲眼见到偶像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四川一位13岁女孩在连看8遍《流星花园》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生死未卜等等悲剧。我不禁想到目前最红火的“超级女生”。如果说以前学生对明星的崇拜还有节制和理智的话,那么“超女”无疑点燃了追星、偶像崇拜的火焰。超女比赛期间,为了偶像学生们不在乎用上课的时间发短信、拉票,做的不亦乐乎;为了支持自己的偶像,两方对吵、对打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的课桌上不再是勉励自己努力学习的话,几乎就是各个明星的照片;作业本变成偶像的成长历程记录本、歌本;更甚者,哄骗父母拿钱买学习用具,其实是买偶像们的歌碟、八卦娱乐消息、图片等等物品。更加严重的是学生们面对超女们从普通女孩子变成偶像、明星开始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或者梦想,那就是自己也要去参加超女,也要做明星,也要生活在镁光灯、鲜花、掌声里、也要拿高薪等等。学生的心开始动摇,开始选择他(她)们觉得的捷径。而由于超女的红火使各种媒体也陆续举办了各种各样的类似比赛,吸引着这些学生们。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放任?批评?严格管教?说教?我们不妨这样去想:或许自有学生起就有了偶像崇拜,只不过每个年代所崇拜的对象不同而已。“追星”是个新鲜词,然而就其本质而言,追星现象早已有之。

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八、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热爱的明星,都有各自珍藏的“明星簿”。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少男少女心目的偶像也发生了变化。当代少男少女的“明星簿”里再也找不到“雷锋”、“张海迪”,也很难看到保尔柯察金、刘胡兰、董存瑞等等昔日闪光的明星,取而代之以周润发、周杰伦、孙燕姿等等港台影视明星及通俗歌手做为自己的偶像进行崇拜。我见过很多少男少女那份对明星的狂热而感到惊奇,也为少男少女因崇拜明星而激发出的创造力而大为感动,也为他们种种荒唐举动而担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不久前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2710名大中学生进行 “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专题调查。被调查的青少年中,有50% 的人承认有过特别喜欢、崇拜某个“明星”的经历;有34.5% 的人承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其中初中生的比例达49.3%。青少年崇拜外国和港台“明星”的人占60% 以上。学生们崇拜的偶像中,99% 以上是影视界和体育界“明星”。那么少男少女何以如此崇拜追随各类明星呢?追星族们心态如何呢?面对如此狂热汹涌的追星潮我们又作何感想呢?由于时代的进步,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师的传授。从媒体、从网络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增加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特别是中国和世界接轨,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思想和行为方式也随之进入了中国,学生的个性也开始了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更加具有独立性。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因素的不成熟而导致学生由崇拜偶像而走上自伤、自杀的道路;因崇拜偶像而放弃学业、忽视学习等现象,这些都与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关。同时,也不由得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媒体的宣传等方面进行深深的思考。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喜欢明星、喜欢偶像很正常,这也是他们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示自己认为是美好的事物,十五六岁的孩子真的到了开始追求美的年龄了,我们的家长、教师、社会媒体是不是应该学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告诉他们什么是美:健康才是美、自然才是美,更重要的,生命才是美,因为拥有生命才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丽。那么面对这个时代的学生们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更好的去帮助、引导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呢?

一、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学校:我觉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追星不应该一味的指责和限制,更加不能回避。我们应该意识到:

1、追星是青少年从孩童向成人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心理过程的反映。青少年处于由孩子向成人的发展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他们的理想、愿望正处于迷茫和混沌中,需要自我的实现和完善,他们既想摆脱儿童的心理,又想像成人那样体现成熟。明星的出现使他们眼前一亮,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自我实现的希望,追随他们、崇拜他们,已成为心中的渴求。

2、偶像崇拜是当代青少年的一种自然、普遍的现象。沉重的学习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严峻的就

业压力、课后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等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压得很多学生喘不过气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青少年寻找快乐的本性就在有限的自由时间里投向了“明星”和“偶像”创造的娱乐天地,从中得到暂时的快乐与放松。当明星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展现于大众,进入他们生活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去崇拜,与明星一起疯狂,一起宣泄,以满足心理的需求。

3、追星也是广大青少年心理的需求和情感宣泄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的重要转型时期,性的发育正走向成熟,但性意识仍是朦朦胧胧,对异性产生好感,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异性的影子。在年轻人的眼里,明星是快乐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是最有成就的典范。他们都向往梦幻般的青春,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明星,成为顶尖人物,并以此成为生活中的目标。

4、追星是青少年寄托希望和理想的一种表现。大多数明星都有一技之长,或在体育竞技上,或在艺术上。加上其外观或是英俊潇洒,或风姿绰约,体现了美的风采,年轻人常常被他们吸引,从思想、行为和外表等去模仿学习。在偶像崇拜这个问题上,如果处理不好,有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偏差,进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为防止学生盲目崇拜,对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要进行科学的干预和适当的介入,开展科学的偶像崇拜教育。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折射出青春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性格教育、认知教育、情绪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正确的认知、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会树立正确的“偶像崇拜”观。

二、家庭教育误区:不能认为孩子到了学校教育教导就是老师的责任。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想法,所崇拜的偶像明星,然后和教师相互配合。家长一般关注的是儿女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活动、情感需求往往关心得不够。其实,崇拜偶像是青少年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对于孩子崇拜偶像,家长的任何不客观的甚至过激的言语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激化矛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但家长也不能对此置若罔闻,任孩子如痴如醉地迷恋明星。在孩子追星这个问题上,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并坦然接受孩子对明星的崇拜。不管是喜欢李玟,还是为周杰伦着迷,孩子喜欢就肯定有他喜欢的道理。家长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这个问题,与孩子真诚地对话,交流对明星的看法,就能赢得孩子的信任,从而使孩子在自己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吐自己的苦闷与烦恼。这样家长就可以解开孩子的心结,从而积极地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明星,支持孩子对的一面,指出片面的地方,引导他往好的方面发展。同时家长应告诉孩子,明星的成长历程并不都是阳光灿烂,要看到他们鲜花、掌声后面辛勤的付出,要让孩子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成功的道理,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并不是所有有“追星”经历的孩子都会一败涂地。对于孩子的追星,关键在于家长以怎样的姿态进行引导,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愉快的同行人和牵引者。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星和崇拜偶像,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没有盲从性,能正确分析偶像的优点和不足,追星是为了追求明星的亮点,学习明星好的东西,并以此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积极奋进的精神,这种人都能健康成长。再有,父母切忌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禁锢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终究要长大的,长大了就有了主意,就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做父母的,不可以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影子,而要好好地关心一下孩子的想法。只有父母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家长和孩子之间才没有隔阂,这个家庭也就不会有如此的悲剧发生。

三、媒体的不当引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崇拜的是“正面偶像”,对崇拜者则起正面作用;如果崇拜的是“反面偶像”,对崇拜者则起反面作用。导致崇拜者自杀的偶像,当然是反面偶像。如果我们崇拜雷锋,崇拜张海迪,崇拜孔繁森,我们会因为崇拜他们而自杀吗?不会,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获得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进而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媒体应坚持正面的宣传导向,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各类“偶像”的宣传、报道和评价,要充分展示偶像的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青少年以

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媒体宣传只有让正面、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偶像群”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占据合适的位置,对青少年才是一种正确的引导,也只有这样的偶像对青少年才有激励作用,青少年会因为崇拜他们而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而目前媒体对偶像的宣传存在以下一些现象:缺乏理性的“捧杀”、过分商业化的“炒作”。对于那些吸毒、多角恋爱、偷税、傍大款,言而无信、喜怒无常、耍大牌、假唱的歌星影星,我们的娱记们是津津乐道。媒体如此误导,青少年长年累月面对并崇拜这样的“偶像”,岂有不“学坏”之理?各种新闻媒体对偶像自杀事件的宣传,各种书籍、电视节目中对自杀的不当态度,都有可能误导青少年,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自杀或许是一个解决问题,获得解脱,令冤枉自己、使自己受委屈的人感到自责和后悔的途径。基于这样的错误态度,在遇到冲突、挫折时,个体或许会采用自杀这种消极的办法。追星热是社会诱导的结果。有的商家和“星”们的经纪人利用各种手段,对“星”们大肆包装,以追求最大的利益。这些“星”高高在上被推了出来,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有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出现了种种偏差。所以,媒体做为现代传播的主体力量,不应该只以商业为目的,也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做考虑,要知道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媒体不应该为眼前的利益而忘却我们的明天。

四、学生本身: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着“偶像崇拜”现象。在众多的中学校园里,每天,学生们在可能的时间里纵情谈论着他们喜欢的偶像。少男少女崇拜偶像本无可厚非,但疯狂得为偶像去自伤、自杀、荒芜学习是不可取的。不管青少年因为崇拜偶像自杀和荒芜学业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凡是采取自杀行为的青少年,凡是因此离开学校、丢弃学习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绝大多数是不健康的,其心理承受能力差、性格缺陷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在追星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青少年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遇到挫折时,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受压抑的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就不会失去理智而做糊涂的事了。一个人如果有真心朋友,他内心的种种不快、压抑就会有处倾诉,紧张的情绪会得到缓解,一般情形下是不会自寻短见和离开集体的。故性情孤僻的青少年在追星受挫时可能会采取极端的做法。

1、感情需要友情:寂寞的少年需要心灵乳液,渴望成熟的少男少女需要获得情感共鸣。当代少男少女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而情感贫瘠的环境里,独生子女的现状,使他们缺少父兄们所有的手足情;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他们的父母很少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极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内心敏感、恍惚,情绪波动极大。他们需要平衡自己,需要诉说内心的种种体验,对青春的种种感觉,需要诉说自己友情的失落,诉说朦胧的爱情,需要诉说成长中的种种烦恼以及伴随青春而来的种种苦涩。这种时候,那么以优美的歌喉动情地吟唱着温馨的情感、美好的未来、艰辛的人生的歌星们款款而来,他们形象新鲜时髦,他们的歌曲委婉、真诚、直逼心灵。在这歌声中,少男少女听到了仿佛来自心灵深处的自言自语,心灵深处的迷惑与憧憬;这些戴着由舞台、灯光、美丽时装构成的光环的歌星们,一时间成了少男少女最遥远而又最亲近的朋友,这些朋友不像身边的朋友那样飘忽不定、不易把握,只要你一心一意地“爱”他或她,就能在他或她的歌声中、影视形象中获得感情交流与心灵的沟通。可以说,少男少女追星心态之一就是追求友情,追求心灵的共鸣。

2、向往成功:成功是少男少女的强烈愿望,明星们的光环令他们看到成功的荣耀与辉煌。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成功的人生,事业的成功是人生成功的主要内蕴。从一踏进校门,抑或从刚刚懂事,孩子们就被长辈们谆谆教导,长大要有出息,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歌星、影星们的知名度,伴随知名度而来的荣耀与财富,令少男少女逼真地看到了自幼便朦朦胧胧的成功,他们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他们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有位中学生这样对我说:“要想成功必须凭借自己良好的素质进行顽强的拼搏。靠投机取巧,靠侥幸,即使成功,也会最终走向失败。明星之所以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占尽风光,必定不是平庸之辈。没有一身本事,绝对放射不出明星之光。”很多的少男少女,就是抱着这种寻求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奥秘的心态,而成为狂热的追星族的一员。

3、发现理想的未来自我:人有两个自我:真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人的一生可以说是真实的我不断地设计理想的我,并为将理想的我变为真实的我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少年时代正是开始勾画理想自我形象的时代,在反复地创作,反复地勾画自我理想形象的季节里,他们蓦然发现:那位歌星,那位影星,那位体坛明星抑或文坛新秀似曾相识,亲切而又温暖——噢,原来“他”或“她”就是我心目中反反复复勾画的理想的我。

4、追求时髦: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风景,促使少男少女总想成为多彩社会中独特的一族,现代潮流中腾跃的浪花。这是众多追星少男少女的心态。很多人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喜好,他们的明星剪贴簿绝对跟着潮流走。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今天蔡依琳,明天孙燕姿。今天开口“好开心好开心”,完全琼瑶式的甜软蜜语;明天又嘻哈的说唱。很多中学生说,实际上并不怎么喜欢那些歌星,也不大明白为什么他们一唱歌就如醉如痴、如颠似狂。只是觉得周围的同学都个个追“星”聊“星”,那神情就跟说自己的街坊邻居一样。好像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一块,便觉得自己跟不上流行,傻得要命,于是便星夜苦战,收集阅读“星”们的传闻报道;省上早点钱,收藏“星”们种种歌带,甚至不惜连骗带哄逼父母“放血”去购买贵得吓人的“个人专辑”,然后还得理一个“星”式的发型,穿一身“星”式服装,讲一口“星”味言语,自我感觉够时髦、够前卫、够个性。男孩感觉自己成了所有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女孩感觉所有的男孩都在对自己行注目礼。于是,仿佛自己也成了自己崇拜的星。

5、寻求刺激:课堂、家庭、操场,三点一线太单调;歌厅、舞台、酒店,“外面世界”真精彩,追星,从这个舞台追到那个舞台,从这家饭店追到那家酒店——多刺激!持这种心态纳入“追星族”的少男少女也为数不少。这类追星族成员的最初心态也与前一类有共同之处,起初也觉着追星时髦,追星浪漫,继而体味到追星行为是一种刺激,是平淡学生生活的盐。

追星和偶像崇拜需要理性化。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对人生追求的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心目中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偶像,当前的追星也是这样。因此,对追星现象和偶像崇拜既不要一概反对,也不要放任自流出现问题,而要积极引导,使之理性化。首先,社会、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认识到追星和偶像崇拜都是正常的社会现象,应充分理解孩子,肯定他们追星和偶像崇拜的合理成分。偶像崇拜是很多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映,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偶像崇拜的影子。要看到大多数青少年在追星中没有太过激的行动,不会对成长有什么大的障碍,相信他们会正确处理追星中的各种问题并逐步走向成熟,完全能渡过青少年到成年的心理难关,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其次,也要指出青少年追星和偶像崇拜必须要有理性指导,盲目崇拜、神化和迷信偶像,会导致丧失自我,走偏方向。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认真研究偶像崇拜的现象,社会上一些盲目崇拜偶像出现的偏差,如自杀、离家出走,或过分追星学习下降等,家长和老师都不能等闲视之,要及时警示孩子盲目追星不仅增加经济负担,加重情感投入,而且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并与孩子共同探讨吸取这些教训,指导孩子正确处理追星与学习及身心健康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孩子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引导孩子对明星要一分为二,不能盲目叫好。要学习明星内在的品质、人格魅力,让孩子明白明星虽然非常风光,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有痛苦和艰辛。有的明星由于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行为与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背道而驰,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就能帮助孩子们提高认识是非的标准,避免盲目崇拜。对青少年追星引导要得法。不要动不动就说教,就压制或强行干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和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着想,用心灵去体会孩子的所为,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要正确理解孩子,让他们讲出心里的想法,指出如果过于盲目崇拜偶像,没有了自我,崇拜偶像就成了负担,成了生活中的绊脚石。对于孩子在崇拜偶像中的正常行为,应从正面入手,给予支持。最近有关媒体报道,有一个老师已65岁了,但他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花了大量的时间,不顾日晒雨淋,不怕劳累和丢面子,到

各种场合找目前知名的所有明星和科学家等签字,设法获得有关纪念品,孩子们都喜欢他,他被孩子誉为老年“追星族”。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观察体验青少年追星的现象,通过追星引导追星。在教学时,只要他一亮出明星的签字和一些纪念品,孩子们就会与他一起谈笑风生,主动与他交流追星的想法,他成为孩子最忠实的朋友。在友好、欢乐的气氛中,他及时引导,指出了崇拜偶像的利弊,推荐了很多在国内外有名的科学家及模范人物,详细介绍了这些人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个精神振奋,都决心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使之将来成为这样的人。在学习上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不能施加过多的压力,要讲究教学方法,想法培养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要及时引导青少年通过追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要抓住孩子求知欲望很强和需要榜样的心理,及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有成就的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提高孩子学习这些人物的兴趣,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尤其要引导孩子学习身边普通人的榜样,引领孩子向这些人学习,立志成为一个坚强有为的人。只有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引导青少年发展正确的态度观念,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耐挫力,家庭、学校、媒体、社会各方面有机协作,才会避免追星悲剧的再度发生。

下载学生追星心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生追星心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追星现象调查展示汇报

    《学生追星现象调查》展示汇报阶段设计 活动目标 1.给学生一个倾吐真情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心目中“星”的形象,用生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独......

    心理课教案——野谈追星[合集5篇]

    野谈追星 一、教学目标 明确追星的利与弊,了解如何看待追星现象,将追星的热情化作自我提升、不断超越的动力,并付诸实践。 初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寻求独立的阶段,他们......

    追星研究课题

    怎样看待追星现象 课题背景 青春年少,浪漫多情。校园的围墙隔不住少男少女们向往多彩世界的心。最诱人的无疑是街头或邻居家飘来的劲歌妙曲,是电视上边歌边舞的影 “星”。走......

    追星议论文

    永远的乔丹王爽也许你不喜欢运动,也许你不会打篮球,但你一定知道一个伟大的名字--迈克尔?乔丹。 (连用两个“也许”,设置两种排除情境,更加反衬出乔丹的伟大。) 曾几何时,扣篮大赛上......

    学生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题 说明:下面有50道题,每道题有3个备选项,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每题只能选择一种结果。 A.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B.难回答 C.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第一部分:学习方法 1.......

    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的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

    学生心理.doc

    在普通高中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一些行为,既不是什么思想认识问题,也不是什么涉及纪律的问题,而是因为心理障碍而引起的反常行为。我们的学生管理往往比......

    透视“追星”教案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帮助学生走出“追星”误区,树立正确的“追星”观;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追星”现象,能够深刻剖析“追星”的利与弊,学会将“追星”转化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