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

时间:2019-05-15 13: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

第一篇: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

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

1、面向积极的人生

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题目,“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位置和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将话题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考查着考生的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准则等。因此,高考作文的选材,应该面向积极的人生,展现一个乐观积极、胸怀大局、兼顾大家的“我”。

例如:2005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我心飞翔》。

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色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色字塔顶徜徉。” 小溪说:“雨珠奋力可以挤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飞翔,亦有飞上云颠俯视山川的婀娜。” 绿叶说:“红花耀眼出众,独当一面,人人赞不绝口,而我心飞翔,亦会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赢得赞誉声声。”

或许,雄鹰的矫健,雨珠的轻逸、红花的美艳都在你所想到的情理之中,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蜗牛、小溪与绿叶虽微小,却也可成就一番伟大的出人意料,又有谁可否认它人真实性呢?„„

开头的三个譬喻材料就认准了这一选材方向,令人读来为之一震,不得不惊叹小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2、面向深厚的文化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选材面向“深厚的文化”可使作文一扫稚嫩与单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然,“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这里主要是指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等等。在这方面,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作文选材源泉。考生作文如果能较为集中地选取这些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他的文章就往往会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至圣》。从开篇的孔子“万古流芳”到写他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再又归结到“至圣”。文中选取引用的古代诗文、历史故事、文史记载非常丰富,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读后不能不令人拍案。

3、面向广博的知识

语文是大语文,它无所不包,作文也一样,它能涵盖一切。因此,作文的选材应尽可能地展示考生广博的知识,让人能从作文中领略其丰富博学。无论是“理化生”,还是“史地政”,无论是“公检法”,还是“文体卫”„„天上地下、历史现在、三教九流皆可成为作文的材料。

例如:2004年江苏省满分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文章将“西安”与“南京”人格化,让它们各自讲述自己的特点,选材内容极其丰富,包含大量的文史地理知识,可说是选材面向广博的知识的典型。

第二篇:高考作文选材的四项基本原则

高考作文选材的四项基本原则

1、现实生活性原则

“文章合为时而著”。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因此,选材也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

例如:2003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明天一定记着开窗》。文章选取房东大娘在“非典”的日子里,对“我”一片关爱,为“我”开窗这一材料,就有很强生活性、时代感。

当然,遵循现实生活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使用历史材料。使用历史材料关键在于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意义来重新解读。

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选取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苏联斯大林格勒、中国东北某个村庄三个历史画面作为材料,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2、准确典型性原则

作文的选材需要的是慧眼识珠,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所选取的材料应该紧扣文章中心,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搞同类材料的堆砌,坚决去除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从而使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表现力、感染力、震撼力,能以一当

十、以少胜多,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稳中求胜》。作者选取宋江和刘备的“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来论述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可说是选材准确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独特新颖性原则

“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立意,也指选材。这里,新颖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当今时代刚刚出现的材料;②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料;③溶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选取新颖的材料能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

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作文《人生的斗士》。选取当代科学界的泰斗史蒂芬·霍金与命运抗争的材料,就显得非常新颖独特。

4、文体特征性原则

不同的文体对选用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议论文要求列举引用材料简明扼要,不纠缠于个别事例,不陷入对具体人事的叙述和描写;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在表象和过程上多做详细刻画。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高考作文淡化了文体要求,但淡化不等于可以无视文体的区别,相反,我们还应加强文体特征。

例如:2004年四川省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作者在列举刘备的事例从反面论述时,就没有纠缠于个别事例,而是用一句话“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作高度概括,体现了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第三篇:如何突破高考作文的选材

高三语文专题教研

———如何突破高考作文的选材

芜湖县第二中学 张晶晶

一、明白选材的标准

1、现实生活性原则

选材应立足于现实、关注生活、与时俱进,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感受时代前进的最强音,发现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气象。只有这样,作文才具有强烈的时代感、震撼力。

当然,遵循现实生活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不可以使用历史材料。使用历史材料关键在于给它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从现实的意义来重新解读。

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选取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苏联斯大林格勒、中国东北某个村庄三个历史画面作为材料,其意义就在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2、准确典型性原则

所选取的材料应该紧扣文章中心,准确无误的表现主题,且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能搞同类材料的堆砌,坚决去除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例如: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稳中求胜》。作者选取宋江和刘备的“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来论述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可说是选材准确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独特新颖性原则

“文贵于新”,这“新”不仅指立意,也指选材。这里,新颖的材料并不是仅就时间而言,它有三层含义:①当今时代刚刚出现的材料;②一些鲜为人知的旧材料;③溶进自己独到见解的人所共知的材料。选取新颖的材料能使文章增色、引人入胜。

4、文体特征性原则

不同的文体对选用材料有不同的要求。议论文要求列举引用材料简明扼要,不纠缠于个别事例,不陷入对具体人事的叙述和描写;记叙文要求形象生动,在表象和过程上多做详细刻画。需要指明的是,目前高考作文淡化了文体要求,但淡化不等于可以无视文体的区别,相反,我们还应加强文体特征。

二、认准选材的方向

1、面向积极的人生

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的题目,“诚信”、“心灵的选择”、“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

人”、“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位置和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将话题置于人生的大背景下,考查着考生的生活态度、生活信念、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准则等。因此,高考作文的选材,应该面向积极的人生,展现一个乐观积极、胸怀大局、兼顾大家的“我”。例如:2005年河南省满分作文《我心飞翔》。

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色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色字塔顶徜徉。”小溪说:“雨珠奋力可以挤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飞翔,亦有飞上云颠俯视山川的婀娜。”绿叶说:“红花耀眼出众,独当一面,人人赞不绝口,而我心飞翔,亦会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赢得赞誉声声。”

或许,雄鹰的矫健,雨珠的轻逸、红花的美艳都在你所想到的情理之中,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蜗牛、小溪与绿叶虽微小,却也可成就一番伟大的出人意料,又有谁可否认它人真实性呢?„„

开头的三个譬喻材料就认准了这一选材方向,令人读来为之一震,不得不惊叹小作者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2、面向深厚的文化

选材面向“深厚的文化”可使作文一扫稚嫩与单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方面,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永不枯竭的作文选材源泉。考生作文如果能较为集中地选取这些经典著作、文化名人、历史掌故,他的文章就往往会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例如:2005年福建一考生的《至圣》。从开篇的孔子“万古流芳”到写他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再又归结到“至圣”。文中选取引用的古代诗文、历史故事、文史记载非常丰富,时时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读后不能不令人拍案。

3、面向广博的知识

作文的选材应尽可能地展示考生广博的知识,让人能从作文中领略其丰富博学。无论是“理化生”,还是“史地政”,无论是“公检法”,还是“文体卫”„„天上地下、历史现在、三教九流皆可成为作文的材料。

例如:2004年江苏省满分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文章将“西安”与“南京”人格化,让它们各自讲述自己的特点,选材内容极其丰富,包含大量的文史地理知识,可说是选材面向广博的知识的典型。

三、注意选材的细节

1、注意点面结合就议论文或议论化散文来说,事例的列举毕竟只是个例,列举的再多也难免给人以“以偏概全”之嫌,怎么办?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个例加以阐发,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例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心灵的选择》。

“面对鸦片泛滥,长此下去,全中国将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的危难境况,林则徐毅然挺身而出,虎门销烟壮举威慑中外;面对元人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决然赴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章在“点”列举之后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扩展阐发“从古至今,有多少豪杰,多少壮士为了心中的高尚情操,为了祖国的尊严,面对生与死的激烈碰撞,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蹈死不顾,至死不悔。这不悔正是他们心中做出的正确的选择,他们的豪言壮语、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选择已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的举动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从而将其铺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文章的论述无懈可击。

2、注意正反结合作文的材料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如果仅从正面(或反面)去阐述事理,有时难免会顾此失彼,使文章的论述缺乏严密性。这时,最需要做的就是正反结合。

例如:2005年广东满分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为阐述“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更需要理性的引导”这一中心论点,作者首先从正面选取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赢得了世人的尊敬;然后从反面选取日本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参拜“靖国神社”„„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这一正一反,对比鲜明,从而使文章的论述十分严密,无懈可击。

3、注意大小结合作文的话题有大有小,大的话题不一定非要用大的材料,小的话题也不一定非要用小的材料。在作文的选材上,我们有时可以化大为小,有时可以化小为大。

例如:2004年河南省优秀作文《煮咖啡》。作者将“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一个大命题转化为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一件小事“煮咖啡”,通过“煮咖啡”来表现自己对“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的意见”认识看法,可说是大的话题与小的材料的完美结合。

4、注意虚实结合实的材料是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虚的材料是指通过作者联想想象虚拟出来的人、事、物。有时,作文但从“实”的角度难以写好写深,此时就应该从“虚”的角度入手,从而跳出“实”的束缚,为作文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

例如: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面对大海》。若单纯写实,只将所见所闻,化为文字,停留在表象的描述,缺乏深层思考,自然不能让读者有所启迪。此时,若能从虚的方面入手,由大海联想到“豪情壮志”,联想到精卫填海的意志和毅力,联想到李斯的“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大。”最后归纳为“大海孕育生命,大海启示人生哲理”,这样就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

第四篇:高考作文的审题与选材讲解

高考作文的审题与选材讲解

[考点解说]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

二是纵式联系。此类从字面往往难以把握其内涵,审题时必须进行纵深思考,必须分清材料的主次轻重,不可平均用力,方可找到分析的切口。

三是循环联系。这在材料作文中恐怕是最难的一类,考生往往因搞不清它们间的关系而乱谈一气。全国高考题《树木?森林?气候》便是如此。对具有循环关系的材料,首先应搞清几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和内在联系,找准最佳议论角度,通过辩证分析,才能使议论富有说服力,避免片面性。

3.话题作文的审题

①明确文题构成。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或注意)四部分构成。话题作文的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等,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提示语的作用或是对材料作解释说明,或是补充介绍,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材料,更有效地打开思路。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和材料的关系,既可能是话题范围仅仅是材料蕴含的意义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话题范围远远超过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

②审读材料(包括提示语)。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怎么可以抛弃呢?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要按这个道理立意,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抛”来写的。

③审读“话题”。“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尽管这样,对话题也一定要看准,想清,这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否则就有偏离的可能。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是一种假设,就是规定了前提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了话题的范围,而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考场作文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④将“话题”与材料结合起来。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既要紧扣话题,又要紧扣材料。只扣材料不管话题,就会信马由缰,写出的作文似是而非;只扣话题不扣材料,就会把话题作文写成命题作文,写出的作文与要求若即若离。如这样一个话题作文题: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请以“感谢 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根据材料来看,本话题中的“自卑”应是“为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的意思。

二、考场作文的选材

考场作文的选料除要求能表现中心、真实、典型、丰富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材料要新颖。新颖的材料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所谓材料新颖,是指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创造、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首先,要求我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要独具慧眼,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思维活动过程。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抛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的构思,精心选择刻骨铭心的人和事,尽情抒发震撼心灵的感情,细致描写令人回味的故事,勤奋点击精彩多样的生活。其次,我们一定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从众多的表现角度中选择一个新奇的,给一些本来并不新鲜的材料赋予新的生命。而作文命题一般并不明确提出审美趣味方面的要求,但在选材时,也要有明确的审美指向,选用格调高的材料表现主题,以落实《考试说明》中“思想健康”的要求。

[精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以《警告中国人》《周洪说话》等作品名噪一时的作家周洪,又以《我平庸,我快乐》一书迅速走红。此书以一句“我平庸,我快乐”颠覆了传统的成功人生哲学,引爆了人们关于价值观、幸福观的争议。对此,有人认为,“我平庸,我快乐”是人生苏醒的信号,它提出了衡量“成功”的新标准——并非是是否优秀,而是是否快乐。有人认为,平庸不可能带来快乐,因为它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对现实的逃避;而作者却认为,平庸不是贬义词,它只是强调自身需求和选择自我生活及价值的判定。《我平庸,我快乐》的出版商罗志梅甚至把这句话上升到“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认为“我平庸,我快乐”强调的正是为人处世的平常心,呼唤的是健康人格、健全心态,是对“社会人”的情商的再教育。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例文

宁愿不快乐

佚名

人类真是进步了,偌大的地球,要不了一分钟就能从一极驰到另一极。只要有雅兴,找个美国人聊聊就像去敲邻人的门一样容易。每天一张报纸,一台电脑,一份报告,一程短跑,一张光碟,一枕美梦,就是完整而有情趣的全部现代生活了。于是,有人说:“我平庸,我快乐。”是啊,平平淡淡地处世,从从容容地待人,一边享受自我,一边服务社会,多“健康”的心态啊!

沏一杯茶,懒懒地享受书斋之乐时,望着袅袅升起的雾气,突然入了神:大概是上个世纪初吧,当京官们也懒懒地在藤椅上品茶吸烟时,在平庸中享受大清盛世时,是谁将莫高窟的文物盗走?是谁把荼毒生灵的“福寿膏”偷渡?长椅上舒展的快乐背后,是激烈的拼杀;痛心疾首的耻辱与悔恨,在啃食整个中华大地的骨肉,在狂饮百代中华儿女的鲜血!我怔住了,被历史,被长椅上的平庸与快乐。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思潮,把我推向了“时空隧道”,让我在历史的关山中跋涉、搜索、思考。孔子不快乐,“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思索探寻着如何做人的圣人,用韦编三绝代替了肉味,用跋涉游说代替了纵情山水;屈子不快乐,“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一个愤世嫉俗报国无门的臣子,用孤愤的诗行代替了富贵,用汨罗江中的一圈涟漪代替了宠幸;辛弃疾不快乐,他在“闲愁最苦”的悲叹中“把栏杆拍遍”。他们都不快乐,但历史偏偏就定格了这些不快乐的人。当时间洗去历史的铅华后,人们从这些铮铮铁骨、忧国忧民的不快乐的人身上,领略到了一种大快乐,甚至是自豪与景仰。

六朝的轻歌曼舞没被人记住,记住的是杜牧悲愤的《泊秦淮》;盛唐的歌功颂德没被人记住,记住的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享受平庸的人或许在太平盛世可以快乐一生,但不甘于平庸的人却能在不快乐的跋涉中为后人掘出不绝的甘泉。较之二者,我宁愿不快乐,这也许很累,也许和不上当今流行音乐的旋律,也许会失去所谓的“平常心”,但我依旧宁愿不快乐,并劝勉长椅茶香中的人和我一样呐喊,一样奔驰,一样不快乐!

点评:本文用正反两方面的翔实的论据有力地反驳了“我平庸,我快乐”的观点,语言警策,振聋发聩。文章立意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

[模拟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贫与富、美与丑、卑鄙与高尚、聪慧与愚钝、苦难与幸福„„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没有差别,将会变成一潭死水。

也有人认为;富有、健美、高尚、聪慧、幸福„„这是人人所期盼与追求的,只有消灭了差别,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完美。

请以“差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提示:差别,是永远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差别。对于国家而言,承认差别与差距,找到不足,迎头赶上去;对于个人而言,要注意向高尚者学习,缩短差距。有人追求高尚,有的人追求金钱,这也是差别;有的花是玫瑰,有的花是牡丹,这也是差别。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可不少。灯红酒绿、金钱美色、名誉权位„„甚至赌与毒,都能让你的心灵经受考验。面对诱惑,人怎样才能拥有一个充实的、高尚的、有意义的人生呢?

请以“战胜诱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提示:这里的话题是“战胜诱惑”。如果忽略了“战胜”二字,大写特写“诱惑”的种类、危害以及深受其害的各种案例,文章也许可以写得很精彩,但对于话题来说,却肯定是偏了。因为根据这个话题,作文的重点,应该放在“战胜”二字上。

第五篇:学习三个面向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个面向”的心得体会

近期,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又重新学习了马建堂局长在2013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出“三个面向”,即“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这三个面向是建立现代化服务型统计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一、三个面向是建立服务型统计的题中之义

马建堂局长在2013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服务型统计是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企业和公民的权利和隐私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对我们传统的统计行为、统计理念带来很大的挑战。”这个新的挑战,既要求统计调查人员直接与统计用户接触,利用科学、真实的统计数据为党政机关服务,为各个部门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又要求统计调查人员深入到基层去,规范部门、街道、乡镇基层统计工作,增进与基层企业的互动支持,切实了解调查对像的实际情况,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真实可靠。因而,只有把三个面向落到实处,才能在信息化、网络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采集到更准确、更真实的数据,才能保证保证服务性统计建设的顺利进行。二、三个面向是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 三个面向符合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要求。八项规定要求“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三个面向就是要把工作深入到最基层去,把调查服务深入到每一户调查对象当中去,随时了解情况,及时反映调查对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措施提供依据。三个面向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相契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为民、务实、清廉”。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即求真务实,出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这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每个统计调查工作者的要求,坚持三个面向,把为民务实的思想牢记于心中,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才能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三、三个面向对于我们工作的意义

马建堂局长提出的“面向统计用户、面向统计基层、面向调查对象”的三个面向和“建立服务性统计”,这是对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提出的新要求: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确保数据质量到位,确保统计服务到位。就我自身工作来说,就是要深入到规模以下小微企业和限下贸易企业和个体户当中,做好政策信息的传达和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工作,就是要结合样本企业的数据和本地区的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践行三个面向是我们每个统计人员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我们来说,就是要把三个面向实施好,总结好,在三个面向中体现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成果,通过两个的结合不断推进我们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学习三个面向,我对于统计调查工作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此为指导,为实现“服务型统计”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载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考作文选材的三个面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三 点石成金法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三 点石成金法 所谓点石成金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或运用别人已写过的材料进行创作,不照搬抄袭,而能从中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化腐朽为神奇......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之招术二十三:点石成金法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数之二十三 点石成金法所谓点石成金法,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或运用别人已写过的材料进行创作,不照搬抄袭,而能从中挖掘出更新、更深的意义,化腐朽为神奇......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七 引经据典法

    高考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十七 引经据典法 引经据典、即是用已知公认的道理、原则作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方法。人们在分析某一问题,论证某一观点时,为了把问题分析得更透......

    作文选材

    作文选材 选材,即根据题目的要求考虑些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作文中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如何审题,这一讲我们将学习这类文章如何选材。我们知道,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必须精心......

    作文选材

    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 教学目标 1.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习围绕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重难点 1.学习怎样围绕中心选择作文材料 2.学习围绕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作文选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冬梅 选材的要求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

    论文选材

    校园,一个承载着青春的载体,装进了我们满腾腾优待宣泄的情感。校园,一个潭幽静的水,水面光洁如丝绸一般。而我们,偏要去做激浪的石头,有棱角的石子。我们看不惯一成不变的校园,于是......

    作文选材

    作文选材 第一部分,选材的要求 1、要选择小而有意义的材料。 每当老师布置一个作文题,不少同学总要搜肠刮肚去拣"大"材料,比如写《我的爸爸》,就要去想爸爸干过哪些惊天动地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