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修班发言稿-孟宪刚(改1)
战战兢兢,不虚此行
为期一年半的“院校联动,整校推进——北京市实验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研修项目”结束了,正如开班时专家所言,整个过程是“痛并快乐”的。开门大视野
充满期待:
研修伊始,专家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的解读,让我对目前职业教育整体面临的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教学标准粗放、学科体系色彩重等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意识到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彻底改变了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打破了知识体系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排序方式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更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让我对我校各专业的专业内涵有了重新审视、思考,也给了我可能更深入实践的机会。眼界大开:
接下来,赴湖南长沙职教基地的考察学习更让我大开眼界: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长沙职教大格局,从上级主管职教的领导的大局观和远见卓识,到每个学校细小而精准的专业定位,直至每个专业由企业直接参与招生、培训和就业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等细节表象,无不印证长沙职教基地生机勃勃的动力源泉。于是,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坐苦惑中学 但之后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备受煎熬的过程。每周五一坐三个多小时的培训学习,课后及时地消化吸收,再集体调研讨论、补充资料,最后才能完成方案的书写。但是,袁晓主任审阅后则可能全盘否定,要求重新再来,这种苛刻真的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和折磨。那时的失落与沮丧,让我抱怨多多,一度我眼前一片茫然,真是“痛并困惑着”。
重拾信心
在一次论证会后,我有幸和严宝山校长做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聊天。在近3个小时的闲聊中,老人家睿智、博学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年轻心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我倍受启发:“尽量创设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务必给学生最为真实的工作体验”,这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基础,“做中学”的形式必须能够实现“学中做”的目标。——我又有了一些信心。
实践解疑惑
在最后教学实施环节,我选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作为研究观摩课,希望上一节理实一体的新型课堂,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自我构建的同时,对于技能的获得和进一步提升也应起到应有的作用,既体现必要的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又体现相关过程性知识的传授。支撑工作过程的理论知识,究竟于何时、以何种形式呈现,难易程度如何把握,如何“够用”又如何“不多”等问题一度让我对“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困惑甚至是“恐惧”。专业室所有同事和我一起反复剖析设计思路,甚至逐步推演,最终发现本节课原始设计的教学目标制定过大!于是反复删减、修改,数次推翻重来,历经十易其稿,最终确定。
这是一个令人崩溃的过程,当然也是收获最大的环节:理实一体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够用即可”真的不是说得那么简单,一切源头还是教学目标,而这又是由“工作过程”和课程标准决定的,不取决于学生想学什么,更不取决于教师想教什么,而是取决于“工作任务需要”!
云开月明乐
首先,在三位专家和专业室全体同事共同努力下,通过教学实践,我基本上解决了我对“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的困惑,对新的课改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此为一乐。
其次,回望整个研修班的学习过程,如同困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明知凭借羸弱的身体和简陋的工具,即便凿穿面前的墙壁,也不一定能见阳光普照一样;
但终于坚持下来,打通了一扇窗,立刻就呼吸到新鲜空气。战胜了懒惰和惯性,更有所得!此为二乐。
再次,通过课后对同学们的访谈来看,同学们对这样的课堂效果充满了肯定。“我真的听懂了!”学生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更让我深有感触,也更感觉课堂真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如果每节课都有这样的效果,正如庆敏校长期待的那样还课堂给我们的学生,“吾辈何求”?此为三乐。
最后,整个专业室所有老师在研修学习过程中,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尤其是最后的教学实施环节更是团体智慧的体现,老教师的主动、无私和直言不讳都让我不敢懈怠。现在再放大开来想,如果全校、每个专业都能如此,我校的职业教育定大有可为甚至大放异彩。此大乐也。
不虚此行,任重道远
研修班的学习结束了,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才刚刚开了个头;一次成功的课堂体验并不能代表自己真的领会了此中精髓,但我相信我们的团队,也相信我们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未来会更好!
再次感谢这个研修班,感谢各位专家的指导。
第二篇:孟宪芳课改总结
课改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学习邢台威县人才学校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实施了课堂教学改革。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优代差,共同进步,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把课堂交给学生,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真正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有收获很多,以下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教学设计应准备得更充分
(1)要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把基础知识落实到实处,强化基础的训练,更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学生掌握。对于重、难点可通过问题的设置,层层递进,逐步深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2)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该注意:①容量要适中,不可过大,如果内容太多,学生自主思维、合作交流不充分,不宜过小,如果单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大家合作的必要,;②难度要适当,过难只有少数人的真正参与,过易会使学生无须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维价值的合作,没有什么意义。
(3)要合理设计每一堂课,把握好各环节时间,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自主学习、哪些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时间是多少等等。
二、教学环节的安排应更合理
教学中既要保持教学环节的完整又要不拘泥于形式固守形式不放,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习的方式、程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具体实施时既要照顾到各个环节的独立性由又应使它们有机结合,注重课堂的时效性。
1、重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合作交流前学生必须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
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2)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独立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2、合作交流要得当
(1)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分。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刚刚展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便偃旗息鼓,终止大家的讨论,合作交流因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了其深入展开。
(2)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而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因时度式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3、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我认为无论是自学反馈,还是质疑问难都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一个检测总结,可以是教师小结,也可以是学生小结。
三、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堂中教师应注重
自身参与,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期望,激励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
(1)教师应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教师不能无事可干,应积极引导参与,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教师应该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并且不流于形式;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并给予及时的肯定。
(2)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差异。
在整个课堂甚至一个小组中,学生间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尽量使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
①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②教师对好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基础差的学生提供帮助,尊重他们。
③学习过程中时刻体现分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希望。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一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
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是不可能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我们要有意识地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通过这段时间的课堂实践,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虽然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反思、改进,必将使之更趋合理有效。
第三篇:《口技》教学设计——孟宪军
《口技》教学设计 孟宪军
张小莉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建立“活动“与“探 究.两个彼此联系的解读过程,以 “识口技”“赏口技,‘’悟口技,‘等活 动作为载休,在自主提炼的垂础上 共享积累方法,通过角色体验感受 口技表演的高妙,欣赏作者独具匠 心的表现艺术,借助阐发感悟,从 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生智效。【教学目标】
1.诵读,改通文意,提炼文言 阅读方法。
2.品味,欣赏绝技与奇文。
3.感悟,体会文章蕴涵的文化 智葱和人生道理。【教学过程】
一、设境导入
教学铺垫:听一段录音,听完 后向没有听过的人描述你所听到 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口技片断;学生 描述,教师.氛评。)
教师设悬念:这的确是一段口 技表演,不是大自然中的鸟鸣。表 演技艺很离超吧!口技是用人体的 发声器官来模拟自然界和生活中 的各种声音,是一种传统的表演艺 术。口技表演要达到这种水平很 难,要把艺术家的技艺传达出来也 非易事。今天,我们就跟随林嗣环 走进300年前的那场妻会,去享受 口技艺人带给我们的听觉盛宴和 作者那精湛绝伦的表现艺术。
二、探究·欣赏
1.识口技—感受抑扬跌宕。
活动: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然后根 据故事的情节变化和自己的感妥,画一条曲线。
展示:教师组织学生接读课 文,然后引导学生纠正读音,订正 句读。展示曲线:
探究:从曲线看,你认为怎样 朗读才能读出故事味和作者表现 的情境?
结果呈现:总体上要读得起伏 跌宕、疾徐有致。第1段,要读得沉 着、字正腔圆。第2段,语速由缓慢 到快疾。再到级怪,语气由低到高。第3段,语速级懊沉静。第4段,总 体上息速、离昂,但又需要有语气 的起伏跌宕和语速的疾徐缓急。第 5段,级慢,字正腔脚。
活动:与同桌为伴,分工合作,运用说读法核理文意,边读边把!要词句的意思说出来,同伴听读并 作订正补充。
探究:通过两人a目乍,你认为 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确地梳理本文 的文愈?
结果呈现:(1)成语解释。有一 些文言词语与从古代流传下来的 成语中的某些词语,意思是相同 的,因此可借成语去解释。比如,“善.可用“明眸兽睐”电的“善’去 解释:“目.可用“一目十行‘,中的 “目”去解释;’‘名”可用“不可名状” 中的“名“去解释;“走.可用“飞禽 走兽,‘中的“走”去解释;“毕”可用 “知一万毕’中的“毕”去解释。(2)比较辨别。对一些多义词和活 用词可运用比较辨别的方法解释。比如,“以为妙绝”和“群响毕绝’ 中,两个“绝.分别是“极点“和“停 止”的意思;“手有百指,不能指其 一端”中,两个“指“分别是“指头. 和“指出“的意思,一个是名词,一 个是动词;“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中,两个“乳’的意思分别是“喂奶“ 和“乳头’‘,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 词0(3)语境推断。对于文中的通假 字和某些修辞手法的解释,可根据 语境进行推断。比如,“满坐宾客,中的“坐”,根据前后语瑰可认为是 与“座.通假;“指其一端’‘“名其一 处”中的“指”与’‘名‘’,以及“一端” 与“一处’,均可按照互文的修辞作 解释。
2.赏口技—揣摩奇技妙笔。
教学情境:《口技》仅以367个 字,就把一场表演刻画得精彩纷 呈,妙趣横生,让人如临其境,如闻 其声。张潮在将它收录进《度初新 志》时评价道:“绝世奇技,复得此 奇文以传之,读竟.辄浮大白。’‘意 思是,读了(口技》一文,领略了绝 世奇技,欣赏了千古奇文,忍不住 要喝一大杯酒庆贺。涨潮为何会忍 不住喝酒庆贺呢?
活动:请同学们采用旁批点评 的方法欣赏“口技’的特点。展示 时,可从观众角度去评论表演的绝 妙之处以及感受,也可合作尝试表 演其中的口技片断。
结果呈现(1)观众评价。形象 逼真,故事曲折—口技艺人的技 艺不同凡响,模仿的声音不但像真 的一样,而且能把一个完整的故事
表现出来。故事不复杂,但表现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起火救火的 声音简直像亲眼目睹似的,可把人 给吓坏了。道具简单—“一人、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o表现 的声音富于变化—由远而近,由 外而内,如由’‘遥闻深巷中犬吠,l到 “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由小 到大,如“欠伸”“吃语.声音很细 小,孩子的啼哭声则较大:由少到 多,第一、二两个场景中的声音稀 少,第三个场景中的声音该多。(2)合作表演。学生自选,表演一家 人晚睡的声音,或表演“起火‘,的场 面。教师通过适时评价,让学生体 会口技表演者的离超技艺。
探究:口技艺人为什么这样构 思表演过程?比如,为何在表演前 后展示“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 抚尺而已”的道具?只模拟失火、救 火的场景也可以,为何还要模拟其 他场景的声音?为什么要把声音表 现得具有层次和波澜,可以用’‘口 技艺人”的口吻介绍,也可以使用 采访的方式问答。
结果呈现:首先,首尾展示简 单的道具,前者是告白,给观众以 悬念和期待,后者再次告白,是证 实用“口技”表演的真实性,以便给 观众留下回味的余地。其次,失火、救火场景也许很能显示口技表演 者的技艺水平,但是不能展示多样 的声音和情景,而且缺少铺垫和相 对完整的故事情景,会使人莫名其 妙。再次,模演的场景有三种:一家 人由睡到醒;一家人由醒复睡;失 火和救火。之所以要表现出声音的 层次性和俯仰跌宕,是为了通过复 杂的声音逼真地再现生活场景,并 有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其入耳 入境—疏密相间,张弛有致,方 为取胜之道。
活动:读过课文,我们分明感 受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超乎寻常,而且林嗣环的表现艺术也不同凡 响,简直就是用笔稿妙之至。先以 同桌为伴分工朗读,一人读口技表 演及其模拟的声音,一人读表演以 外的叙述及观众的反应。然后,可 以读者的身份欣赏评论,亦可从作 者的角度还原写作构思,把发现和 感悟旁批在课本上。
探究有人说这篇文章“出神 入化,如入其境”,有人说如“江中 风浪,跌宕起伏又婉蜓相连’,还有 人说“深得烘云托月之道”,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结果呈现:(1)以声入画,以画 显声。描摹的声音不但逼真,还能让 人仿佛看到那些人、景、物、事。比 如,“遥闻深巷中犬吠“,是将人2于 夜晚的深巷中;“妇人惊觉欠伸,其 夫吃语”,“妇拍而呜之”,都是借助 口技的声音融入了作者的想象,将 声音变成了可视的形象场景,使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善口技者,‘所 搜长的不仅是模拟各种事物的声 音,还善于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听众 的想象,林嗣环就展开了这样的想 象。比如,作者对失火、救火声音的 描写,分明向我们呈现出其时火势 猛烈、人们慌乱奔跑和急忙救火的 紧张场面。那些本来舒舒服服坐着 品味茶香的宾客们,已被火灾吓ML 以至于脸色骤变,“两股战战”,“奋 袖出臂”,“几欲先走,’o观众显然是 沉迷在声音所塑造的场面里,展开 了想象,仿佛2身于火灾现场,感受 到了巨大的危险。这正是作者的高 明之处oc2)脉络清楚,波澜起伏。先 写开始前,再写技演中,后写结束 时,以时间为序,条理清楚。三个场 景的故事紧密相联,从其中一些表 示事件相承的词语上就可以看出 来,如“既而’“当是时’“未几”“忽” .‘俄而,’“干是““忽然‘,等,从而令表 演的故事如蛟龙蜿蜒游动,又连续 不断。同时,写一段口技表演,紧跟 着一段观众的神情表现,交替进行,既使读者能全面了解口技表演的全 貌,又使行文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场景波澜起伏,宾客 的反应也随之形成了张弛变化,因 而文章显得曲折跌宕,摇曳多姿。(3)虚实结合,疏密相间。描攀口技 艺人发出的各种声音是虚写(都是 命想象和判断得出的),宾客(观众)的表现是实写,前者正面描述,后者 侧面烘托,正所谓“烘云托月”。第三 个场景因为最复杂,声音也最寮杂,最能表现口技表演人技艺之妙,所 以繁写;第二个场景模拟的声音最 少,相对来说,不能最好地体现出口 技表演人技艺之“善l,所以略写。
3.悟口技—体会意蕴哲思。
活动:请学生自己试粉模仿文 中任一片断的声音给同伴听,并跟 同桌讨论一下如果描写大年夜的 爆竹声该怎么写才能写好。
探究:林嗣环在写完《口技》 后说:“嘻,若而人者,可谓善画声 者矣!遂录其语以为《秋声》序。’显 而易见,他是借口技表演人的‘’善 画声”来说明《秋声)的“善画声’ 的。那么,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达到 “善画声”的境地呢?或者口技表演 人和林嗣环为何能成就这精妙绝 伦的技艺或创造出这脍炙人口的 佳作呢,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享用 了古代口技艺人送给我们的听觉 盛实,领略了’‘善画声”的林用环 二画声”艺术的非凡魅力。正如大 家所说,只有以“勤于历练‘,’‘专心 致志”“敏于发现.“善干创新”作 支撑,才可成就绝世奇“技‘,和传 世奇“文”!
(孟宪军山东东营市教科 院;257091张小莉中国石油大 学(华东)附中;257000)
第四篇:魏书生 学习心得体会 孟宪东
班级管理精细化
----学习魏书生的一点启示
(孟宪东)
2013-9-14 魏书生老师是当代教育名家,他所取得的特色教育的秘诀就是用心做教育。他的忘我精神,他的教育志向,他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心里有学生。所以他能献身教育事业,最终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
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精细化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种管理方法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班集体中的重要位置,在岗位上体验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富有极强凝聚力的优秀团队。其精心细致,周密的程度真是令人佩服。而真正要实现班级管理精细化最需要的就是坚持。魏书生管理班级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执行贯彻。
魏书生的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有常务班长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备品承包责任制等。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有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魏书生的监督检查系统很是严密,自检之外,有互检、班干检查、班集体检查、教师抽查、同时还有相应的处理措施,十分有序,十分规范。在如此制约手段的作用下,学生怎能不养成严谨的学习、生活习惯呢? 魏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面向集体又不能忽视个别教育工作,他做个别教育工作的点子是极多的,大有随手拈来之意。班级日报、特色周、自我激励、奇特的惩罚方式都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人格。尤其是他的“惩罚”艺术让我们很受启发。学生犯了错误,处理的方法就有写心理病历、唱歌、写说明书、做好事等多种。每周进行的选举,产生“闲话能手”、“逃避劳动能手”、“心胸狭窄能手”、“最关心班级的人”、“做好事最多的人”、“本周进步最大的人”等等,这样既选先进也选后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效果明显。他把批评变成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他把惩罚变成一种刻骨铭心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教育,看来,这种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够真正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能够真正帮助学生走出误区。而这些富有创意的教育方法是出自于老师对学生们的“真爱”。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而个别教育工作中,魏书生最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吕叔湘老先生说:“魏书生想的是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为了转化后进生,魏书生一直要求全校专任教师和兼课的校长主任们,都要和一位学习困难的后进学生交朋友,建立“互助组”。他跟老师们讲:“咱们不要埋怨学生难教,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埋怨患者得的病太重,就不给治了,那他的医疗水平不会高。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提高了教育水平。当然,咱们也帮助后进学生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所以咱们这个组织叫„互助组‟”。多么朴实的言词,多么深刻的内蕴啊!这不是我们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最好指南么!
通过对魏书生老师的学习,仿佛自己又走进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不断攀登的动力。自己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通过学习,对魏书生老师管理的理解就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他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多令人羡慕啊。这是一个人人向往的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魏书生老师站在时代的高度,大胆改革,探索出一条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育人之路。他的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最主要的表现在科学的方法、民主的观念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魏书生老先生对班级的描述是这样的:
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
班级像一条挺长的船,乘着它,人们越过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乡村、城镇。
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这是魏书生老师对班级的描述,也是魏老师实际教学的心灵感悟!
让我们共同去感悟、去反思,让我们把对学生的爱化作能够带给学生们快乐成长的智慧,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在我们的教育中,洒下更加自信、更加灿烂的笑声,迈出更加坚实、自信的脚步,真正体验到成长的充实、快乐与收获。
第五篇:学习孟宪锋
学习孟宪锋,立足本职做贡献
读完了《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孟宪锋》一书,我的感触很深,我深深地被孟宪锋的先进事迹所吸引,更被他那崇高的精神所打动。他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谓;他退伍不褪色,换岗不移志,他是新时代共和国军人的楷模。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以最朴实的方式,在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崇
高的人生价值。在通州能够涌现出这样的先进人物,我感到十分自豪,他就是我身边的“活雷锋”,是我永远都学习的楷模。孟宪锋曾经是一名军人,而且是一个一等功臣。他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无私地献给了祖国。他无疑是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培养出来的栋梁之材。从小受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家乡培养,立志要做雷锋式的好战士的孟宪锋,如愿加入人民军队的行列。在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孟宪锋掀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在八年的军旅生涯中,他精心钻研,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军事知识,不久就成为训练标兵,是有名的“神炮手”,出色完成了近百次迎外表演任务。他默默奉献,关心战友胜过关心自己,对待战友胜过亲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了雷锋精神。
在1976年的抗震救灾中,面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孟宪锋充分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拚搏的精神,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双手扒流血了,继续扒;由于过度疲劳累晕了,醒来继续干。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与大自然搏斗的特殊战争,孟宪锋他们打赢了,但他们的心情确是相当沉重。
孟宪锋在军营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他没有被提干,也没有被选为志愿兵留队,八年后,他服从组织安排光荣退伍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等功臣,孟宪锋退伍回乡后,组织没有给他安排工作,他没有因此沉沦,更没有失去信仰。“我当兵是为尽义务,组织给我记功是给我的荣誉,不是安排工作的资本”,孟宪锋是这样对妻子说的。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孟宪锋先在村办企业当工人,但是,不久企业倒闭了;在乡镇皮鞋厂当设计员,皮鞋厂转制了;又去了食品厂,食品厂解散了;给个体户推销面包……最后,当了一名修鞋匠。孟宪锋面对生活的压力,面对人生一个又一个困境,一次又一次挫折,他没有被击垮,他和命运做着顽强的抗争。
孟宪锋是一块金子,无论放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在哪里,他都以帮助别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以别人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幸福,热心照顾非亲非故的杨义昆老人,一直到老人离开人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孟宪锋,这位新时代的道德楷模,他用自己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通过孟宪锋的光辉足迹,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为社会奉献了多少。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孟宪锋就是这样做的。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有些同志贪图享乐,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甚至被金钱和权势俘虏。他们会说孟宪锋是个“傻子”。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精神文明相对滞后,太需要孟宪锋式的先进模范人物了。
读完了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人活着究竟为什么?如果是为了个人而活着,那他是多么的渺小;如果是为了别人,为了全社会的人活的更好,那他是多么高尚,他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我想我们要叫响学习孟宪锋的口号,更重要的是要做出学习孟宪锋的实际行动,无论在什么样工作岗位,在多么艰苦的工作环境中,都要以孟宪峰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困难和逆境中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