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退役士官养老保险范文
退役士官养老保险
[导读]:所有退役回城镇的士兵无论有、无工作单位,均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军龄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60岁后可享受到养老金。劳社部发
[2007]28号文件规定,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复员退伍军人可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一、关于少数选择自谋职业及下岗失业的城镇退役士兵攀比要求享受政策待遇问题。
按现行政策,所有退役回城镇的士兵无论有、无工作单位,均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军龄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60岁后可享受到养老金。劳社部发[2007]28号文件规定,城镇无工作单位的复员退伍军人可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据测算,“军龄视同缴费年限”的优待已远远高于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人每月发给10元的老年生活补助标准。选择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不仅可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金,还可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10号)规定,享受就业扶持等其他优惠政策。下岗失业且有就业愿望的退役士兵,可凭退役证、身份证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求职登记,符合《国发[2005]36号》规定条件的,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相应的再就业扶持政策。由此可见,退役回城镇的退役士兵享受的政策待遇远超过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享受的老年生活补助,不应攀比。
二、关于少数已纳入国家定期抚恤补助范围的优抚对象要求双重享受政策待遇问题。
按现行政策,已纳入国家定期抚恤补助范围的优抚对象不分年龄,已享受到每人每月不低于220元的抚恤补助待遇。这些人员不能享受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政策待遇,既符合现行优抚政策“不能重复享受”、“就高不就低”的一贯原则,也照顾了各类优抚对象之间的待遇平衡。
三、关于少数政策范围内不满60周年的农村籍退役士兵要求提前享受待遇问题。
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政策,为的是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既然是老年生活补助就只能等年龄大了才能享受,60周岁是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所以老年生活补助只能到了60周岁才能享受。
四、关于少数政策范围内的对象要求提高补助标准问题。
给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是一项新建立的政策。这项政策涉及的人员时间跨度长、数量大,政府投入的资金比较大。目前国家的财力并不宽裕,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应体谅政府的难处,认识到国家为解决他们的问题已作出了很大努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个标准将会适时适当予以调整。
第二篇:军队退役人员养老保险
军队退役人员相关养老保险政策
一、基本概念
1、转业干部(分为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两种)计划分配:从部队领取转业费,地方政府负责安置在单
位工作的原军队干部。(有一笔资金、军龄视同、困难企业提前5年退休)
自主择业:从部队领取转业费,地方政府不负责安置
工作,每个月领取退役金的原军队干部。
2、复员干部
从部队一次性领取复员费,地方政府不负责安置工作,每个月也无退役金的原军队干部。
[2000年与2001年的政策截然不同。按照84号文件参保必须是复员在新疆的,不能扩大范围]
3、复员战士和士官
如何识别档案(军区以上批准),办理参加手续。
二、养老保险政策(摘要)
1、自主择业干部政策
新劳社字[2004]61号《关于军队自主择业转业干部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精神: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允许在其户口所在地或就业所在地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缴费年限从其在当地缴纳养老保险费之日算起,原军龄不能视同缴费年限。
2、领取一次性复员干部政策
新政办[2001]109号文件,主要是领取一次性复员费的军转干部只要参保,军龄就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劳动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落实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28号):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和军队复员干部尚未参保缴费的,可持有效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军龄手续,原有军龄可视同缴费年限,对已办理登记军龄手续后按规定缴费的,其实际缴费年限与原有军龄合并计算为缴费年限。
新劳社字[2007]115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军队退役人员劳 动保障政策政策的通知》。主要是落实劳动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28号),解决养老保险接续问题。
新劳社养字[2002]84号《关于原国有单位职工脱离原单位后要求参保补费或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精神:领取一次性复员费的原军队干部,从离开原单位当年的4月1日起补缴,但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者,其补费年限不得少于10年。补缴的养老保险费由本人按规定全额补缴。补费后,本人原在部队的军龄可视同缴费年限。《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劳社养字[2002]84号文件规定的补充通知》(新劳社养字[2007]57号)以及再延迟一年政策
新政办发[2008]190号《转发自治区民政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部分军队复员干部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生活困难救济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军队复员干部军龄满15年及以上的,直接纳入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建立养老保险关系;军龄不满15年的,按照自治区劳动保障厅《关于原国有单位职工脱离原单位后要求参保补费或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劳社养字[2002]84号)规定补足15年后,纳入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其补缴费率为20%补缴基数为各年上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补缴所需资金,由自治区财政负担。复员干部参加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可继续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费用由个人承担;也可终止缴费,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新人社发[2010]54号《关于1993—1999年军队复原干部接续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关系有关事宜的通知》(新人社发[2010]54号)规定:其核定的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自治区当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可按自治区平均水平计发。对文件下发之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自治区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水平的,从文件下发之日起按平均水平计发。
《转发自治区民政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部分军队复员干部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和实施特殊生活困难救助政策通知>的通知》(新政办发[2012]109号):1993—2000年军队复原干部,按照新人社发[2010]54号文件规定,纳入自治区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后,可继续按照各年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的费率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个人承担8%,其余12%由各级财政承担。在此之前,以个人身份参保且按20%费率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军队复员干部,可凭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缴费凭证,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核报应由政府承担的12%基本养老保险费。
3、计划分配干部
中办发[2003]29号、新党办[2004]6号文件主要精神:在困难国有企业工作、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军转干部,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劳动部、财政部、人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对转业到企业的干部给予养老保险一次性补贴。退出现役上本人工资×服役年限×0.3%×120个月》(【2002】后联字第3号)。
4、士兵及士官待分配期间工龄政策
参保缴费的原士兵及士官,曾在部队服役的军龄可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关于对城镇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间有关工龄认定问题的复函》(新劳社函字[2007]200号)给哈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函:待分配的时间从报到之日起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因组织原因导致待分配时间延长的,经当地安置部门出具证明,其延长时间也可计算为连续工龄;对因本人原因导致待分配期限延长的,其延长时间不能计算为连续工龄。
2011年下发新人社发[2010]62号,再次明确待分配的时间最多为3年。
第三篇: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总结
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总
结
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总结2007-02-02 23:04:08
××市××区2005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安置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2004年冬季士兵退出现役工作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民政厅、云南省人事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截止7月中旬,圆满完成了2005年转业士官和退
役士兵安置任务。现将安置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期间共接收转业士官和退役士兵143人。其中:转业士官8人,城镇退役士兵44人(其中复员士官6人);回农村安置的退役士兵91人(其中复员士官10人)。经过“双考”安置11名,其中转业士官7人,城镇复员士官2人,城镇义务兵2人,自谋职业41人,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943530元(人均约23000元),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148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区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作为关系全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分管副区长殷绍焜多次与安置办、人事劳动局研究工作方案,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区安
置办根据省、市文件规定和政府领导的要求,制定了《××区2005年转业士官及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方案》。4月21日由分管副区长殷绍焜主持,召开了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2005年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讨论通过了《2005年转业士官及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方案》。会上,区长解仕清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严格执行省有关“双考”安置的规定,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严守纪律,确保工作到位;二是严格执行省、市政府有关自谋职业安置补助的文件规定,确保自谋职业安置补助金的落实;三是要加大对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就业形势的宣传力度,认真做好退役士兵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安置前的培训工作;四是有接收安置任务的单位要顾全大局,无条件地接收安置任务。
(二)加强培训,正确引导,转变观念
5月21日,区安置办公室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2004年接收的52名
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培训。殷绍焜副区长代表区政府、区安置办作了动员讲话,并向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介绍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区民政局的领导传达了“双考”安置的有关政策规定、自谋职业优惠政策及货币补偿安置办法;区人事劳动局的领导介绍了××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典型事例;区人武部的领导鼓励退役士兵发扬我军光荣传统,积极为家乡建设再创业绩。
(三)严格“双考”程序,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一是落实安置计划。3月初,区安置办会同人事劳动等部门对今年的安置工作进行摸底调查,认真分析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的素质和特长,走访部分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主动征求他们对择业的意见;对适合安置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的岗位进行调查摸底,在
分析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区安置办积极与人事、编制部门配合,对我区区属事业单位的编制及使用情况、用人单位情况进行清理,在人员编制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努力挖掘潜力,强化与用人单位的协调,落实了11个计划安置岗位(含市安置办下达的计划安置岗位2个):分别是区森林经济民警分队1人、区融资担保公司1人、区种子管理站1人、乡镇文化服务中心2人、公园派出所1人、北城中学2人,李棋卫生院1人、区邮政局1人、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1人。计划安置岗位于4月31日至5月6日在××电视台连续播出7天、××网站上进行公示,并在区人事劳动局、民政局办公楼前进行了张榜公示。
二是严格资格审查。3月初,区安置办和区人事劳动局依据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的档案,采取个别走访的方式,对符合参加“双考”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资格进行了初审,4月14日由区安置办组织,区人事劳动局、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监察局参加,逐一对符合参加“双考”安置报名条件的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经审查,符合参加“双考”安置报名资格的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兵共计52人,其中转业士官8人,城镇退役士兵44人,并于4月15日在区人事劳动局、区政府第二办公楼前进行张榜公示。
三是认真组织报名。4月21日,在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培训会上,对“双考”安置报名工作作了动员,4月底又对报名须知进行了培训。5月8日至5月16日组织报名,全区有43人报名参加“双考”安置。
四是严格“双考”。文化考试在省、市的统一组织下,区安置办积极做好配合,认真办理《就业安置申请表》、报名代码表等手续,并按省安置办要求对文化考试成绩进行公示。
为了确保实绩考核的公平、公正、公开,在考核中,我们严格执行《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
行)》的规定,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殷绍焜为组长,区民政局、区安置办、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监察局、区人事劳动局有关人员组成的实绩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区2005年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实绩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组织领导、考核时间、操作程序等,印制了《××区2005年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实绩考核登记表》。在正式进行实绩考核前,区安置办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立功证书、证章、职业资格证等有关证件进行收集和初审,初步对实绩进行考核。6月13日,由实绩考核领导小组成员严格按照《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的规定,逐一对报名参加“双考”安置的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考核,并由参加实绩考核的成员在《实绩考核成绩登记表》上签字,实绩考核成绩按规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
五是严密组织,严把选岗关。择优选岗是“双考”安置的关键环节,为确保
“双考”安置选岗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我们制定了《双考安置选岗工作方案》。在选岗会召开前,由区安置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11个计划安置接收单位负责人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安置任务。6月29日,在区人才交流中心召开了“双考”安置选岗会,区安置办、区人事劳动局、区编委办、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和11个接收单位的领导及“双考”成绩前15名的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家属参加了会议。会场设置了《选岗程序》、《计划安置岗位》、《“双考”成绩1—15名排序名单》公示牌。选岗严格按照《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依据个人考试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对公布的安置岗位进行选岗。选岗采用摘牌的方式,按照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考试考核名次,依次选择安置岗位,并现场签订《安置岗位认定书》确认,区编委办、区安置办现场办理安置手续,区纪委、区监
察局的领导现场进行监督,××区公证处的公证员对选岗过程进行了现场公证。
(四)自谋职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
根据《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促进办法》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偿的批复》的规定,今年我区自谋职业的城镇义务兵一次性安置补助标准为20000元;自谋职业的转业士官、城镇复员士官以服役2年为基数,一次性安置补助标准20000元,每多服役一年,按上××区人均在职职工工资的40%增发。共有41人申请了自谋职业,其中转业士官1人、复员士官4人、城镇义务兵36人。
(五)加强就业指导,积极扶持就业
为了切实帮助农村、城镇退役士兵就业,我们加强了与人事劳动部门、乡镇就业服务中心及企业等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了解各单位用人信息,及时为求职的退役士兵免费提供就业咨询、就业
信息等就业服务项目。同时,积极向有关企业推荐,今年先后向昆玉钢铁厂、××保安公司、生活圆点广场、××振高真空太阳能设备厂、××环球彩印厂等单位推荐退役士兵56名,使部份退役士兵较好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我们按照省安置办的要求,对2001年来我区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档案进行了清理,按规定上报了人事代理名单,为实施人事代理作好各项准备。对1998年以来转业士官档案进行了清理,填写了《云南省接收安置转业士官档案信息》表。
三、几点体会
(一)阳光操作是确保“双考”安置的保证。我们从公示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名单,到计划安置岗位、文化考试、实绩考核、选岗结果公示等,全程都由区纪检、监察、人事劳动部门、退役士兵家属、以及新闻媒体跟踪监督,选岗还请了公正机关现场公证,确保了双考安置的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二)严格执行安置规定是确保“双
考”安置的根本。在”双考”安置中,我们严格执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04年冬季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区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方案》和《××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日程表》,对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时间步骤进行了细化,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按规定对各个环节都进行公示,确保了“双考”安置工作的紧张有序进行。
(三)营造氛围是推行“双考”的基础。5月21日,区安置办公室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52名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进行了有关“双考”安置政策培训,搞好思想发动,让退役士兵吃透“双考”安置政策。选岗时,召开了公开选岗会。同时,利用退役士兵报到、报名等时机,加大了对“双考”安置政策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双考”安置的良好氛围,为圆满完成安置任务奠定了基础。
(四)创新机制是确保“双考”安置圆满完成的保障。“双考”安置在我区是第一次,经验不足,特别是实绩考核,具体怎样操作没有经验。为认真做好实绩考核工作,我们在严格执行《云南省城镇退役士兵安置考试考核办法(试行)》的同时,成立了××退役士兵实绩考核领导小组,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劳动、民政、安置部门的人员组成,制定了《××区退役士兵实绩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技术资格证、立功证书证章等收集起止时间;进一步明确了实绩考核的操作程序,考核人员分工及职责等。
(五)精心组织好选岗是“双考”安置成功的关键。为确保选岗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选岗前,由区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由11个计划安置接收单位领导及负责人事工作的人员参加的会议,进一步统一接收单位的思想认识,加强协调,明确安置任务;制定了《双考安置选岗工作方案》,精心组
织召开了××区转业士官、城镇退役士兵“双考”安置选岗会,按选岗程序现场签订《安置岗位认定书》确认,区编委办、区安置办现场办理安置手续,区纪委、区监察局的领导现场进行监督,××区公证处的公证员现场进行公证,××日报、××大众电视台、××××电视台作了宣传报道。
我区2005年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安置部门的辛勤工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但面临的安置形势仍然严峻,任务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开创我区安置工作的新局面。
第四篇:士官转业退役安置国家政策(摘要)
士官转业退役安置国家、市、区相关文件精神(摘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八十四号
第十章 军人的义务和权益 第六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安置转业军人,根据其在军队的职务等级、贡献和专长安排工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十章 现役军人的待遇和退出现役的安置 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以及属于烈士子女和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八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退出现役,由安置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3、国发〔1999〕27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
四、退出现役的士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作转业安置:(二)服现役期间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的;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608号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节安排工作
第二十九条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5、国家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2005年第6号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6、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6号《上海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暂行办法 》 第十二条(安置方式)下列退役士兵中,除国家和本市规定不予安排就业或者自谋职业的以外,由区县安置部门安排就业:
(一)转业士官;
(三)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并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被评定为二等、三等残废等级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7、2011年10月市委、市政府和上海警备区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市征兵工作的若干意见》
完善退役安置办法。对在服现役期间荣获个人三等功(含)以上奖励和烈士子女的退役士兵,由所在区(县)政府安置并可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8、沪人社专发(2009)45号 《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则第四条
除下列人员外,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一)国家政策性安置的;
9、奉人[2006]44号《上海市奉贤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
一、招聘范围和原则
(一)除参照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外的事业单位招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适用本办法。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一律实行公开招聘。
10、2003.12.03 奉贤区人民政府《奉贤区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四、安置方式
(一)区人民政府安置的对象 下列退役士兵中,除国家和本市规定不予安排就业或者自谋职业的以外,由区双退办按有关规定组织安排就业。
1、转业士官;
3、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并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评定为二等、三等伤残等级的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
安置的类型:
2、指令安置:被评定为二等、三等伤残等级的退役士兵、复员、转业士官由区人民政府指令安置。
五、接受单位的义务
4、单位接收退役士兵就业后,就是单位的一名正式员工,非个人违规违纪和非单位破产等原因,接收单位不得随意终止劳动合同。
第五篇:一名即将提前退役士官的感言
一名即将提前退役士官的感言
我是XX大队XX中队一名即将提前退役的士官,再过十几天就要复员了,当兵四年感觉过的好快,即将面临的退伍,有些不舍,但是却不得不离别。
四年前,怀瑞着几时的梦想,家人的希望,同学的羡慕和朋友的祝福走进了警营,接着新兵连三个月之后下中队,每天反复着的生活这四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叫才枯燥,什么叫味,原来牺牲奉献并不是一句话,是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的,第一次送老兵时,说实话,刚下中队那会,老兵的态度可不是怎么好,只盼着他们能够赶快走,但不知道为什么当他们真的背起行囊,起身的那一刻我为什么会哭的那么伤心,心里头一万分的舍不得这种心情,可能只要当过兵的人能体会到部队四年,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与战友的生离死别,立功授奖时的开心一笑,训练场上的摸趴打滚,战友之间的生活摩擦,现在想起来都还是历历在目恍然如昨天重现
今天,因为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因为一些其他事,我选择离开关心帮助过我的领导,亲如兄弟的战友,熟悉的操场,整齐的营房,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我不清楚我走的那天会不会流泪,甚至痛哭,我们来自四面八方却终将分别,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终将各奔东西,在即将离别的时候,我却希望时间过得更慢一些。虽然,我的心思早就飞到家乡,飞到温暖的家。
再见了,战友,再见了,班长,再见了,我的警营生活,我会去怀念,我会去想象你们的好,你们的责备,我甚至还会去想种种不愉快,总之,我会想这几年的一切,我会去记在脑海里。
谢谢你,战友,谢谢你,老班长,谢谢你,钢铁一般的军旅生涯,是你们让我成熟,是你们让我成长,是你们让我回味过去种种幼稚,不断的改变过去的作风,练就一身算不上本事,却终生享用的精神和意志。
永别了,我的绿军装,永别了,我的战友,永别了,我亲爱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