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秋期到泸州参加全国中小学第三代课堂改革和高效课堂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共)
2013年秋期到泸州参加全国中小学第三代课堂改革和高效课堂观摩活动的心得体会
姓名李欣学科地理培训时间2013.11.30-----2013.12.1培训课程全国中小学第三代课堂改革和高效课堂观摩主讲人李升勇、崔其升、王斐、于娜
一、从本次课程您学到了什么?(请详细列举)(100字以上)
1、何谓教育!
2、教育的目的!
3、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向伪专家说不。
4、学校的管理要自上而下的风气正
5、以德服人、领导要有宽广的胸怀
6、课堂教师的调度
7、教师课堂的精气神
二、在本次课程中您感受最深的是哪几点?(100字以上)
于娜老师的课堂风采
李申勇专家的教育的意义
李升勇的向伪专家说不
崔校长所谓领导的“地位”和领导的“榜样”作用
崔校长的领导艺术
于娜讲的初一的学生首先教育的是行为习惯,三、这几点对你有哪些启示?(150字以上)
教师做教育要向学生看齐,教师要相信学生,走进学生,对于学生既像父母,又像兄长或者姐姐。还要像朋友;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目标,学会装聋,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本鞥太瘦他人思想或言论左右,不然就是四不像了。结合我们学校的有些年级学生的习惯太差所以认为我们初一的学生首先英该抓行为习惯的教育,由于习惯不好,导致了个别年级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很不好
四、这几点对你现阶段工作有哪些帮助?(100字以上)
我自己以后教书育人的时候向着自己的学生,对他们淳淳教诲,教育孩子的时候主要从习惯抓起,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不能受别人的讽刺和打击而放弃自己对孩子们的管理松懈,孩子就是孩子,需要教师像父母或者亲人和朋友一样去关心他们,多鼓励他们,使他们身心能够健康的成长
五、今后您要如何把以上所学知识运用至现实工作中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150字以上)
在学习这些专家的简介后,我自己也带了班级管理,所以对于他们的管理不能松懈,我现在的班集体是一个女生特别多把班级,女生个性很小气,不善于交流,所以我要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和同学们交心,在行为习惯上和做人上严格要求,我一直倡导的是拿望远镜区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也有的学生由于自己的成绩好和以前所在班集体养成的坏习惯----自负、集体主义感不强、随心所欲等,我在班会上做了严格的强调,而且对一些同学的过分的行为做了不点名批评和警告,这两天班级班风更好一些了。班主任九像父母亲,对自己的班集体就要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成功,我们就成功了,我们在指正孩子们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就是论事,不会对孩子们有什么想法,不然他们心里会不舒坦,心里就会难受,这不是我们要的结果,所以倡议班主任多多走进孩子们,去了解以他们,躲引导孩子们,这样班上的班风才会正,班级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3月8—9号两天,校领导安排我们六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安康市组织的关于‚全国中小学课堂改革,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大型观摩活动‛的学习,本次给我们讲课和讲座的分别是三位来自昆明和江苏的特级教师,听了三位专家的课例和讲座,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罗蓉老师讲的课例是《杨氏之子》,罗老师首先用独特的文言文形式介绍了自己,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这一成功的导入课堂,对后面整节课的学习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在拓展环节,罗老师也独出心裁,将文章中的‚‘孔’指以示儿曰‛中的‚孔‛巧妙的换成不同的姓氏‚梅‛、‚黄‛等,让学生举一反三,进行相应的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杨氏之子‚甚聪慧‛的深刻体会,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谓精妙之极!整节课的教学流程清晰而不失灵动、丰富而不失真实。我知道,这是罗老师充分挖掘教材,在备课环节做足了功课,正像她的讲座所说‚让精彩的备课成就高效的课堂‛。罗老师就‚高效课堂‛为在座教师做了充分指导,从高效课堂的概念、怒气按存在的问题、高效课堂需要的能力等几方面做了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听完罗老师的讲座,我最深的感触是要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做的功课是:备课充分、学会整合、师生互动、注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接下来云南的陈文老师上的《蚁国英雄》和江苏的许习白上的‚再读《渔歌子》‛也非常精彩。陈老师在课堂中注重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适时的运用幽默来带动学生的求知欲,正符合他后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迷恋你的课堂‛所阐释的语文课堂教学观。而许习白老师将张志和的《渔歌子》再现给同学们时,用完全不同的手法将教材重新处理,以独特的角度让学生们再次走进《渔歌子》所描绘的意境,通过大量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渔歌子》这首词的韵味和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以独特的感受、给教师们新颖的感觉。许老师的教学手段正如他所讲‚追求有价值的语文教学‛。
两天的学习,专家们帮我在语文教学方面指点了迷津,但也引起了我长时间的反思。教学之路还很长,我将要继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第三篇: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观摩活动
心得体会
在这次仁寿县教育局举办的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校四名老师有幸听到了吴丹青和催秀琴两位老师精彩而高效的授课、讲座,可谓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谈一些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还在教学路上辛苦探索的年轻教师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老师。
一、扎实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语言清晰流畅,和蔼亲切,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富有诗意:吴丹青老师的诗文语言沁人心脾,能让听者自然而然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范读课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崔秀琴老师《海燕》一课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倾注了强烈的情感,极具感染力,震撼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逐渐高昂的三读了这句话,让整个教学就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下进行下去。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语言过度自然有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文学功底深厚,是学生博学的导师;如《海燕》一课的作者介绍。崔老师由“这么勇敢自信的‘海燕’是谁写的呢?”自然过渡到了作者高尔基。对高尔基的介绍更是条理清晰,每部作品是跟高尔基的生平和俄国十月革命等历史结合起来讲,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记得牢固。崔老师还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非常幽默,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乐在其中,很轻松。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的老师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崔秀琴老师的课“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幽默,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自由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从文本入手自己寻找,归纳慨括。并用自己的理解感受边读课文变表演。如崔老师讲“海燕”的特点全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并找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老师再根据其它学生的回答补充,圈画重点,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板书形象地勾画出“海燕”的形象。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得轻松愉快。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吴丹青老师《雨巷》诗文教学,每一节诗请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后老师鼓励表扬,再试着说比如这个字读重一点,那句话读慢一点,让学生重读,再问学生这样读是否更好。这样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优美文字感悟能力。
四、特色教师
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适时进行鼓励和赞美。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几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充分运用文字语言、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如崔秀琴老师让学生选读《海燕》一课中的片段,不断用语言鼓励赞美,用掌声表扬。学生表演动物造型后,老师学着学生的样子模拟赞美。吴丹青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把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选出来再读,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肯定。
注重反复朗读。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感和语言。崔老师和吴老师再两篇文章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老师给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博大精深,情感的丰富多彩。
观摩两位老师的教学之后听崔老师的“为什么要上好课”和吴老师的“为‘写’而‘读’。让听课的老师更明白两位老师再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深受启发。我们见到的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名师的课堂。可是现在农村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差,往往提个问题再简单再引导有些学生就是不发一言,一句话不说,这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来说无从着手,希望老师们给点有效的方法指导。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通过语文的教学活动,最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较差,创新教育从何入手呢?
我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背诵检查,储备“粮食”。我指导学生既在课内,也在课外诵记名篇名段、名言名句,并开展比赛活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背诵教学的常抓不懈,使学生肚里的“墨水”多了,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比以前风趣、丰富多了,写作的内容也较以往广泛生动多了。二是注重拓展阅读,增加“营养”。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有限,学生读书量少得可怜,长期“营养不良”,影响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向学校建议,发动全校师生捐书,增加了图书室的藏书量。然后,合理地安排好图书出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摘抄名句,熟记精彩文段,写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在阅读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营养”全面了,“仓储”盈满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夯实了语文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有可能有所创新,这也可以说是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吧。
本次观摩活动让我们年轻教师真正感受了什么事有效益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学习导师们的优秀教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努力教育好祖国未来的栋梁。
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 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增新九年制学校教务处
2013/4/22
第四篇:初中语文名师高效课堂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观摩活动
心得体会
新集初中
李云
在这次教育局举办的初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两位老师精彩而高效的授课,可谓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谈一些体会:
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些还在教学路上辛苦探索的年轻教师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学老师。
一、扎实的基本功 两位老师语言清晰流畅,和蔼亲切,教态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富有诗意:王琼老师的诗文语言沁人心脾,能让听者自然而然沉浸在诗的意境中。范读课文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如《罗布泊消失的仙湖》一课中的句子倾注了强烈的情感,极具感染力,震撼力,让学生不由自主的逐渐高昂的三读了这句话,让整个教学就在这样的感情基调下进行下去。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语言过度自然有引导作用。教学过程中信手拈来,文学功底深厚,是学生博学的导师;王老师还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非常幽默,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乐在其中,很轻松。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的老师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崔秀琴老师的课“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幽默,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自由畅谈,自由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从文本入手自己寻找,归纳慨括。并用自己的理解感受边读课文变表演。如王老师讲“罗布泊消失的仙湖”的特点全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并找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老师再根据其它学生的回答补充,圈画重点,引导学生把黑板上的板书形象地勾画出“罗布泊萧瑟”的形象。这个环节学生充分发挥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得轻松愉快。并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刘彩霞老师《口技》教学,每一段请一个学生读,学生读后老师鼓励表扬,再试着说比如这个字读重一点,那句话读慢一点,让学生重读,再问学生这样读是否更好。这样让学生充满自信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优美文字感悟能力。
四、特色教师
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恰如其分的课堂评价,适时进行鼓励和赞美。课堂评价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几乎都做到了这一点,她们充分运用文字语言、体态语言——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如王琼老师让学生选读《罗布泊》一课中的片段,不断用语言鼓励赞美,用掌声表扬。学生读出感情后,老师学着学生的样子模拟赞美。吴丹青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把学生读得好的地方选出来再读,这些都是对学生的肯定。
注重反复朗读。老师都把朗读当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径,借助朗读反复欣赏感悟文章的情感和语言。王老师和刘老师再两篇文章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朗读,都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老师给予范读和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博大精深,情感的丰富多彩。
观摩两位老师的教学之后听王老师的“为什么要上好课”和刘老师的“为‘写’而‘读’。让听课的老师更明白两位老师再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深受启发。我们见到的是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名师的课堂。可是现在农村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差,往往提个问题再简单再引导有些学生就是不发一言,一句话不说,这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来说无从着手,希望老师们给点有效的方法指导。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是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的学科;通过语文的教学活动,最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语文学科基础较差,创新教育从何入手呢?
我针对初中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巩固,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我重点抓了两个方面:一是加强背诵检查,储备“粮食”。我指导学生既在课内,也在课外诵记名篇名段、名言名句,并开展比赛活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背诵教学的常抓不懈,使学生肚里的“墨水”多了,他们回答问题时的语言比以前风趣、丰富多了,写作的内容也较以往广泛生动多了。二是注重拓展阅读,增加“营养”。农村初中图书室藏书有限,学生读书量少得可怜,长期“营养不良”,影响了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我向学校建议,发动全校师生捐书,增加了图书室的藏书量。然后,合理地安排好图书出借,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摘抄名句,熟记精彩文段,写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在阅读拓展练习中,学生的“营养”全面了,“仓储”盈满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夯实了语文基础,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就有可能有所创新,这也可以说是初中语文的创新教育吧。
本次观摩活动让我们年轻教师真正感受了什么事有效益的课堂,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不断学习导师们的优秀教学,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努力教育好祖国未来的栋梁。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2009年2月7日和8日两天聆听了中国名校共同体几位专家关于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的报告,让我感受颇深,共同体成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关键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敢的开拓精神。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我想从得到的体会和感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体会:给我的启示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我觉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中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一是落实到位,二是相信学生。先说说“落实到位”的问题。他们每节课的第一个环节都是五花八门的检测,而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我觉得他们的检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我非常清楚“落实” 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几点思考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交流。惊叹他们课堂教学的同时,心里不免跃跃欲试,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教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老师,不是学生。与其说老师的认识上不去,不如说老师的担心更多:担心学生能不能学得会?1
杜郎口的教学活动的确实令人感到是一种在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模式,不过我们要想的事,他们的教学三部曲能够有充足的可是来安排吗?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节课的知识要在三节课来完成,我们的课堂教育有那么多的课时吗?
2.教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一是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纪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期也会存在学生不愿回答或不敢在老师和学生面前回答等问题,可采用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初期的讨论也会有个别学生混水摸鱼的现象,可通过老师、班主任的教育,年级、学校检查评比、通报批评等方式规范。
三、杜郎口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的借鉴
在我们学校借鉴杜郎口的教学经验,面对高一年级的学生,我感觉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积极性不应该是喜欢但不用心学,有兴趣但不知样变表现自己的感受。
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现在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现在进行的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读书,学会自己完成作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能用写或者画表达自己的感受)。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共同体成员校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让杜郎口精神在我校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