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美大学必修课 之读后感
完美大学必修课 之读后感
在读大学之前,我看了两位北大学长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将自己宝贵的第一手经验写成了这本完美大学必修课。他们在书中诉说自己在北大四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使我读后受益匪浅,让我对大学有了基本的打算,让我可以认真的规划我的大学四年,拥有一个毫无遗憾的大学四年生活。
本书总有五章,外加一个续与结语。在序中两位作者就提出了本书的核心思想——self-education awareness(自我教育的自觉)。书的主要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进入大学前、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每个部分都都自己的一个标题,分别为:发现自己、赢在起跑线上、一步一个脚印、挑战自己和天生我才。每个标题都简明扼要的概括了整章的内容。
在我看来,大学时人生中一个重要阶段,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很发展自己的大好机会。就像张锐大哥说的大学是人生的实验室。在大学里我们很可能碰到很多新的东西,我们也正处于活跃的青春期,当然也会踊跃的去尝试一切全新的东西,在此我们可能会犯错,我们会失败,但失败并没什么,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失败却会给你带来心灵上更大的震撼和刻骨铭心的记忆,使你一次有一次的发现自己的过错。这样之后我想最终我们会弄清楚我们在大学里想要干什么,需要什么,擅长什么。在大学四年里,我想我们更应该不断进步,看清自己的每一个脚步,理性的思考与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使我们日益成熟,更快的更好的融入社会。在此期间我们更需要不断的反省自己,大学里会有很多选择,面对选择时我们要看清什么是对我们最好的,什么该放弃,什么该坚持。为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去磨砺自己。
在刚刚结束的高三生活中,我懂得了坚持,不管有多困难,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现在要进入大学了,书中告诉我需要赢在起跑线上。张锐大哥将大学比作一场短跑,所以我想不管是大一还是大几,我想我们都需要咬紧牙关,不遗余力,力图从第一秒开始就领先,在短短的四年中爆发生命的无限潜能。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我们将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面对这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我们需要用自己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同学。着当然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我们鼻子下这个器官,交的朋友多了,我们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不管在哪里,人际关系永远都是一个很好的武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未来发展将会不那么坎坷。话说大学里还有很多活动像社团、兴趣、外语、双学位、讲座、体育运动、独立生活等诸多方面活动。作者在参与这些活动时可谓是看天下风景,交天下朋友。在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自我提升。我希望自己可以拓宽一些视野,并在思想上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学里我想我也会积极参与这些社团。不过我还会注意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努力把本专业的知识学好。
看了作者的精彩的四年大学生活,我真有点向往这四年,不过大学的生活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逆境会带来难以想象的考验。谨慎平和的心态在顺境同时适用,“越是胆子大的时候,越要细致、谨慎;越是风生水起的时候,越要气沉丹田”这句话在书中被反复提起。正是这些带有魔力的关键词让一切皆有可能的大
学生活变得有意义,变得让人难以忘怀。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们不相信命运,我们没有听天由命的资格,我想大学里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办法去面对你你逆境的勇气,也许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同僚会很成功,我们不需要去羡慕他们,我们更需要学习他么的长处,竭尽全力的去做到比现在的自己更好。
看清自己的力量,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目标。但我会记得书中学长们的忠告,努力追求属于我自己的完美大学生活。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即:self-education awareness”。
陈礼欣2012-8-22
第二篇:《完美大学必修课》读后感
《完美大学必修课》读后感
读到《完美大学必修课》一书时,我已是大学这人生的实验室的大三学生,读完后不敢说自己受益匪浅。但是,也正是我处于大三这个大学的学龄,在这大学已经摸爬打滚了两年了,关于书中所讲述的发现自己、赢在起跑线上、一步一个脚印、挑战自己和天生我才等各方个面,我也可以以大学半程亲历者的身份来作出评论:该书总结的非常详实而准确,可读性很强。
同时,它对我本身说还是有相当的教益。尽管我不会把这两位北大的大学成功历经和经验奉为圭臬,但是,对于在大学四年长跑赛已跑了半程的我来说,我也只能更多地从挑战自己和天生我才两方面获益了。不管前两年的软件建设如何,无论如何大三这一年我都要不遗余力的完成硬件建设和自我总结了。其中“寻找本领域做好的导师的指导”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建议。就我室友而言,他从大二开始就善于与专业课程讲师交流对话,不仅等到讲师对他的是尽心尽力帮助,连讲师的人际圈他也渐渐涉入。本学期他精心编撰成了一本四十万字的小说《烟云人生》,就经过讲师介绍向成都某文艺社的王其进老师。虽然没有能成功出版,但是王编辑给出的意见堪称独到,对于初次从事长篇小说写作的人参考价值非常之大。
一个好导师很重要,能很好的使用导师的人际资源更重要。
最后想提一下我在阅读时和阅读后书本比较启发我思考的两个关键点。
一是入党问题。其中任羽尔舅舅写给他的信封:一个人入党,实际上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真有那样的人把入党当成一种“优越”。不可置否,在现在的大学这种人的确存在,而却大量存在。这种人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多大出息的。如果说十年前“那样的人”只是为了所谓的优越感,那么现在的高校大学生入党就不仅仅是爱慕虚荣了。现在形形色色的大学生们普遍申请入党,且不管他们是否已经对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党的认识、加强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至少他们申请入党动机就不太纯粹。毫不讳言的说现在高校的大学生入党不再是一种信仰的选择和追求,而是把它当作一张可以为就职加分的证书。这应当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是转专业问题。记得大一下学期,两个去意已决的好哥们直接转到经济学专业去了。他们或多或少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将来不好混。但是这专业也并非乏善可陈,就这几年来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也是可圈可点的。就毕业前景而言,甚至有早期转出来的学姐学长,返回本专业参加研究生考试。不敢定论两个哥们前景将来如何,就在这里祝福他们吧。
每个大学每个专业抑或白璧微瑕、不堪完美,但是每个学子依然可以在里面称心如意地享受完美的大学学习生活。只要正确地搞好大学规划,并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在四年之后耕有所获、学有所成。
第三篇:2012级数理力学系完美大学必修课成功举办
数理力学系完美大学必修课成功举办
为了给2012级新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对本专业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大学生活的合理规划打下了基础,数理力学系于10月16日晚18:30在明德楼N301举办了完美大学必修课,数理力学系全体大一新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土木工程专业老师马好霞、罗敏、王军军作为主讲人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在一段激动人心的开场视频拉开了序幕,视频中展现了数理力学系团总支学生会在过去的一年里举办的活动,通过这段视频,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数理力学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随后,主持人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为什么上大学?”、“我到底想要什么?”、“我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让大家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下来,土木工程专业的三位老师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从土木工程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设立大学目标、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每一位老师都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实例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精彩而又朴实的交流,使大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与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大家的困惑在交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最后,进入自由提问时间。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大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借这个机会纷纷向老师们提问,同时也提问了相关专业的一些知识。在一片温馨的氛围中,大会结束了,大家都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提高了大家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家纷纷表示将更好的发展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做好大学学习生活的规划,让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过得充实精彩。(文/数理力学系 沈飞)
第四篇:《党史必修课》读后感
《党史必修课》读后感
赵彦宁
近日拜读了《党史必修课》一书,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6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党的历史虽然只有96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
第五篇:《完美教室》读后感
《完美教室》读后感
景山学校小学部
袁彩玲
3月份的一天,我又去学校的阅览室看了看,豁然发现了一本很吸引人的书——中国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完美教室》。我赶紧借了这本书。”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看完后,我有所悟,也许是自己后知后觉,也许是《完美教室》这本书更贴近我们,也许是这本书中更完整地诠释了如何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俞老师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想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就得先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主要有:
一、“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姿势。倾听是一种最美的德行。倾听是一种最高的智慧。”这是上一堂关于倾听的课时,俞老师送给百合班的孩子们的一句话。猛然想起这不就是我们第二册语文书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吗?原来“学会倾听” 不是一篇翻篇的旧文,而是应该贯穿于我们教育教学始终,更是伴随我们终生的好习惯。我想作为一名低年级老师,重要的不是看我们一节课完成了哪些教学任务,而是应该关注孩子们在课堂上专心倾听的表现。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只能维持几分钟甚至更少,他们对于倾听重要性的理解不可能像百合班的孩子们那样深刻、透彻,有思想,有见地,所以要让他们养成倾听的习惯就这时得先让他们会听,想听,爱听。生动的语言,精妙的设计,形象的表演,适当的奖励这些一定会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一群忠实的小听众。
二、勇于表达。一堂课是师生双方的互动,如果只有老师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和孩子的端端正正,鸦雀无声,这应该是失败的课堂,因为这堂课没有能“焕发生命的光彩”,俞老师说:“生命的光彩是:学生灵 动的思维的展现与碰撞,学生深刻的思想流露与完善。”会听更要会说,更要敢说。俞老师把课堂上的求真看得高于一切,于是,她把举手的事看得高于一切,她曾经先后写了三封信关于举手的故事致百合班的孩子们,在她的鼓励之下,全班40名学生都能勇敢地举起手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追求真理,成长自我。
从我们平时的听课不难看出,现在孩子在课堂上的举手率是与年级的高低成反比的,这或许是与孩子的性格有关,但我想更重要的可能是外在原因,也许一次不恰当的评价从此就让孩子失去了表达的信心,也许是生硬的提问让孩子无所适从„„想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吗?想看到小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吗?想听到孩子们独到的见解吗?积极引导、有效提问、独特评价、幽默语言会给我们沉闷的课堂送来一缕清风,会让孩子们勇于表达,爱上表达。
三、精于作业。每天与孩子的作业亲密接触是每个老师的生活方式之一。如何使作业不再成为老师的负担,而是享受呢?俞老师在举行了一次作业展览之后就和孩子们一起列出了好作业的要求:1.保持每个字书写工整。2.保持每句话的书写基本在一条直线上。3.拒绝使用橡皮、修正液和修正带。之后她没收了所有的涂改工具,让孩子们自觉遵守,孩子们坚持了半年后,作业中已不见一处的涂改痕迹,全班40人,人人如此。这时的作业首先从形式上做到了让人赏心悦目。认真对待每个汉字、每行汉字、每段汉字的习惯已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看来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平时在完成课堂作业时,因为要应付领导检查我们就会提出高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格式统一化,但 2 是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家庭作业却因为种种借口放任自由,孰知这不但让马虎的作业更加“惨不忍睹”,而且扼杀了优秀作业的积极性。要想让孩子在作业上求精,除了给他们提高要求之外,更总要的是坚持,过程中是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鼓励,及时地评价、奖励。
好习惯成就好性格,好性格成就好命运,好命运成就完美人生。俞老师说得对:“我们的教育得慢一点,再慢一点,为的是,从孩子的现有出发,一步步学会更好地倾听,享受倾听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表达,享受表达本身;一步步学会更好地作业,享受作业本身„„”
是的,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作业,才会爱上倾听,爱上表达,爱上作业,这样他们不就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了吗?
而书中俞老师的工作态度也让我佩服不已:
一是她的用心。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要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这句话是俞老师对百合班的孩子说的,我觉得更像是对我们老师说的。开学前一天,为每一个未见面的孩子写上一段开启新生活的寄语,直到凌晨两点。那工整而洒脱的字体,那充满期冀的话语,那一张张百合名片……如果不用心,怎会诞生如此有魔力的名片?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曾想给孩子在开学第一天就能收到一份来自老师的神圣礼物。可是,每到开学的时候,除了将教室打扫干净,桌椅排整齐,就再也没有别的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需要我们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就计划好。
二是她的智慧。在我们的周围不缺少像俞老师一样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的老师,但我们往往会把学生推到另一个极端。我们用爱为孩子编织了一张网,却束缚住了孩子。在百合班,俞老师一直在做的其实只有一件事,3 那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思考、主动探索。今年带了一年级,我和孩子们约定,每天下午,只要是我的课,前10分钟,为孩子们读故事讲故事。于是,下午我的课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课,当我走进教室,看到的是坐得端端正正的孩子们,看到的是眼睛发光的孩子们。显然,我已用故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三是她的底蕴。读着俞老师的文字,我觉得我是在学习语言。俞老师的文笔优美,文字具有力量。她写给学生的一封封信,无一不是孩子们的范文,孩子们在读信的同时也在学习语言。我们该用什么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练就一技之长非常重要。我想每一个老师都应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有底气,有智慧。
品一杯香茗,赏一篇文章,宁静也许就会慢慢将我环绕。用心去爱孩子们,用智慧去引导孩子们,幸福也许就会慢慢将我和孩子们一起环绕。打好地基是关键
朱永新教授说,教室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怎样把我的教室打造得更完美是我这两天思考的问题。读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面对生命中的一次偶遇,面对如此纯真的孩子,要通过教育给予他们怎样的一个童年?这童年又将在他们一生的生命中呈现怎样的色彩?”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以往只是当成一份职业,以为只要做好本职即可,然而,现在我又重新思考,面对一群孩子,我将怎样润泽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