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划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 任永萍
《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教学计划
宁夏幼儿师范学校任永萍
本学期我担任11级15班至20班《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的授课任务,周课时12节,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制定如下: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课程性质为必修课。
2.本课程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课程。
3.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幼师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有关师德内容和教育法规的教学,使学生懂得道德规范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以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知道进行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师德觉悟,使他们懂得做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质,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要求,使他们今后能脚踏实地、刻苦磨练自己,成为品德高尚、为人师表、依法执教的教师。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贯彻落实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自觉性。确立自己的教育信念,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
三、教材简析:全书共七章,在内容上可分为师德修养和教育法规两部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章爱岗与敬业第三章师生关系第四章为人师表 难点:第五章心理健康与专业发展
关键:第一章道德与师德
五、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的正确性。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帮助学生认同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并且付诸实际行动。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信、行相统一。
(4)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更多参与、体验、感悟和内化的机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学习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提供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求答案,既提供参与职业生活实践“操作”的活动和机会,更强调体验“思考”的过程和方法。
七、评价和考核
1、评价目的通过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反思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以便发扬成绩、找到差距、明确方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由此产生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使教师透过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以便发扬成绩,改正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评价方法:平时综合表现占40%,期末考试占60%。
第二篇:师德修养与教育法规重点
(一)师德: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这个可以称为“师道”),以及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这个可以称为“师德”)。师德修养:就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是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师德修养实际就是提高教师的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培养师德习惯的过程。专业标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专业标准的作用?答: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道德休养:是指人们为了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所用的功夫,它可以指一个人已经达到的道德境界,又可以指为达到这种道德境界而进行的自我锻炼和陶冶提高。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休养)的内容?答:是培养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习惯是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教师职业休养实际就是提高教师的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培养师德习惯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答:广义上指反映和概括教师职业道德现象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本质的基本概念;狭义上指那些反映教师个人与
社会、教师个人与他人之间最本质最主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主要包括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教师的公正、教师的荣誉。教师的幸福。
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答: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为人师表的榜样原则;依法从教的法治原则。道德修养的方法?答:
一、在学习中明“道”,二、在思考中悟“道”
三、在实践中行“道”
(三)尊重学生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尊重学生的意义和价值2尊重学生人格3尊重学生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差异性)4给学生以更广阔的自由空间5尊重差异性
6、尊重后进学生和换位思考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答: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发展变化历程、给学生以更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我们怎样尊重差异性答:接纳差异性把差异看成资源尊重后进学生。教育的产品是什么?答:1不能把学生看成学校产品2实践中的教育把学生和学生的成绩当成了产品3学校的产品也不是服务4学校的产品是课程
(四)怎样平等对待家长尊重家长?答:人格上尊重学生家长、态度上平等对待家长、方式上有效指导家长 怎样与家长进行沟通?答:
(五)何谓教师专业化?答: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话的基本含义是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飞专门机构、专业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育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既包括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也包括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为什么要不断专业成长?答:通过专业成长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专业成长,适应教育变化和改革、通过专业成长,适应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怎样实现专业成长?:致力更加美好的教育生活、虚室生白、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专业成长的方式和因素:在实践反思中成长、在同伴互助中共同成长、借助专业引领实现成长。《专业标准》的作用: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发展:
(六)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条例、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国家、社会组织、学校、教师和其他人群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和不同之处?联系: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都是国家管理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都是在教育活动中应予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行为依据2一般来说,教育法规,尤其是教育法律是建立在教育政策的基础上,成熟稳定的教育政策会被确立为教育法律。3教育政策实施需要“法”的保障只有合法的教育政策才能成为真正可供遵循、实施的政策,同时政策实施的全过程都要依法执行4教育政策的制定应依法律为依据,法律规定政策不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不同:制定机关不同、约束力不同、表现形式不同、稳定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属于特殊的社会规范,是组成法的基本单位,是调整大量同类社会关系共同准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对由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予以调整后形成的教育法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含义1教育法律关系是以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2教育法律规范作为人们实施教育教学、发展教育事业的行为准则,为人们的权利与义务设定了一种可能性3教育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殊社会关系4教育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的要素: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教育法律关系内容。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以补救的法律制度。教育法律救济的意义?答:教育法律救济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护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法制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法律救济方式包含了哪些?答:教师申述制度、学生申述制度、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诉讼、教育行政赔偿。
(七)教师的权利: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 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宪法对教育有什么要求?答:规定我国教育的社会性质、目的任务、结构系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对少数民族、妇女和有残疾公民在教育方面予以帮助;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了学校的教学用语;规定了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篇:师德修养计划
新时期师德修养计划
教师:彭廷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之说。在新的一年里,我将以塑造教师良好形象为方向,以关注孩子生命为己任,以关心孩子成长为目标,在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师德修养的同时,为学 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工作中,我要尽职尽责,忠于职守,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各项工作。在课外积极学习各种师德理论,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利用各种案例来警醒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已,以身作责。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师德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在此过程中,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辩别善与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沧桑,才能真正锤炼师德。
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
如果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深刻地了解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应该如何改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常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做到老,学到老。
四、德及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并不是所有德只能体现在对人对事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常以德化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教育学生,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用爱心去实现对各种学困生的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被更多的孩子所喜爱。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教育的大发展。
五、为学生倾注所有的爱心。
作为一个教师,爱心最重要。“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
作为一个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我,对于很多事都还不熟悉,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自身师德修养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更上一层楼。作为一个教师,教师是崇高无上的,它将永远是我的追求。
第四篇:师德修养计划
师德修养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师德素质,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特制定自己的个人师德修养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德育计划》和《师德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落脚点,以“热爱学生,教书肓人”为核心,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标准,以“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准则,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的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师德培养目标
1、通过政治学习,了解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实现依法执教。
2、严格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3、学习优秀教师事迹,立足岗位,爱生、敬业、奉献。
4、诚实守信,甘于奉献,做一个让学校、家长、学生认可的教师。
三、主要工作
1.深入学习学校《师德工作计划》,明确目标,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风建设十不准》等有关规定和《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文件,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在日常教学中,要热爱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心爱护学生,不变相体罚学生。
3.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意识,争取做一名受欢迎的教师。
4.依法从教,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
5.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
6.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争取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7.全面落实学校的要求,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积极投身于岗位练功活动。
8.读好书,今年要精读《给教师的建议》、《教师人文素养》和《成功教育》等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认识。
9.认真做好家访工作,对班级中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双差生必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0.积极学习,认真阅读有关的教育理论书籍,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11.对相关的学习要做好笔记,认真反思、体会。
以上便是我的师德修养计划,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学校满意,家长和学生都欢迎的教师。
第五篇:师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
师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徐秋楠
随着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由此带来的诸多思想观念的巨大变迁,道德观、价值观等都在不同程度的冲击下产生震荡。这样的情形对人的心理健康构成很大影响。尤其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其健全心里的教师群体更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通过教师培训学习,我深深地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有教无类……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师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方能不断地学习工作中陶冶情操,具备高尚的师德。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会存在一系列职业道德问题。农村学校教师缺乏,在岗教师工作压力很大,教学任务重,大部分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津贴少工作时间长,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家中无人看管,家长不支持教师工作,认为学生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家中无人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因此想做一名优秀班主任就更难了。
当今社会,多数公众对教师的许多期望非常极端,教师也面临着社会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选择,心理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占重要地位。
专题讲座提到,教师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人才观,直接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而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和态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正确对待学生、悦纳学生,特别是悦纳后进学生的教师才能维持心理平衡,保持积极的乐观的情绪情感,健康、幸福、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影响了我的工作情绪,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剖析,并想办法行动上改变自己。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寻找自我心理平衡点
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言必行,行必果”,行动实践大于说教,师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用良好的是的品质,撑起教育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