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场感悟1
1、工作要认真。第一次失误,可以原谅;第二次失误,会让他人质疑你的状态;第三次失误,只能说明工作没有用心。
2、如果一份工作,做到没有任何积极性的时候,多半是该离开了。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浪费用人单位的资源。该走人了,就走人吧。
3、自己份内的事情尽力做好,份外之事视情况来担当。以免替别人干活,没做好。接受批评的人是自己,真是受累不讨好。
4、在向领导汇报工作之前,一定要把事实状况弄清楚了,一定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以免领导询问时,哑口无言。
5、工作中允许犯错。犯了错,自己无法解决了,要第一时间报备领导。让他心里有个准备,领导大多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或有效的帮助;领导多半不喜欢从别人口里说,他部门的员工怎样怎样的不好。第一他不了解情况,即便你有原因,他也无法为你辩解或者圆场。其次,当别人质问他的时候,他对事情一无所知,很尴尬,很没有面子。
6、同事之间不过多说自己的私事。博得同事同情或者认可似乎没必要;让自己的私事成为同事之间谈论的话题似乎更没必要。
7、同事就是同事,人走茶凉。犯错时,大多是维护自己,很少有人来保护你;但也要心存美好,同事成为朋友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8、同事冒犯自己的时候,要给以一定程度的还击。告诉对方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但要注意把握一个度。
9、非工作时间,来电显示是单位的电话,不想加班,就不要接了。有工作,不去做,领导脸上多半是晴转阴;回去做,即使有加班费,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为了避免麻烦,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姐姐我没听见电话响。
10、无关自己的事,尽量不打听,被公认为八婆或者八公似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
11、当同事或者他人征求你意见的时候,先别急于回答。问问对方,TA是怎么想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退路。
12、工作中,尊重每个人,不抱怨。即使TA的学识、能力远不及你,也要尊重对方。每个人的存在及TA所在位置必有他的道理。TA的身上必有你要学习的地方。
第二篇:职场感悟
职场心得
职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看到别人在职场上呼风唤雨,你认为很惬意,是么?但是他们风光表面的背后,又有几个有看到他们曾经付出的巨大艰辛?这个社会其实是很公平的。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没有回报。要怪,就怪自己投错胎,怪自己的老子没本事,当初没有给你留下一大笔可以挥霍的资本!说归说,对于那些想改变自己的朋友们来说,还是需要看清楚一些东西,有一些经验也想和大家分享分享。同样是职场人士,我也有我的经验和感受。在打工的3年里,我得到了7次加薪(同时进入公司的员工,加薪不超过2次的员工大有人在),顺利地从员工做到了总监,是公司所有员工中成长最快的。我敢肯定,在看过这篇文章的人当中,肯定有人比我更优秀。但是对于那些更渴望得到帮助的朋友们来说,我还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有人问我成功有没有捷径,我告诉他,唯一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以下的9条如果你做到了,成功对你而言,只是个时间问题。一、一定要清楚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把职场想得太美好,其实不然。如果你没有规划好,你就会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工作不开心;没有前进的动力;工作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好;自己的才能无法发挥;看到以前的同学待遇如何如何,便受不了刺激,急切地想跳槽;当初为了生存而找的工作,根本就不适合自己„„
这是几乎所有初入职场的朋友都会面临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会在步入职场的1-3年之内最明显(3年之后之所以不明显,是因为你已经被现实折磨得太久了,已经被种种不平现象同化了,因此也就习惯了。你曾经的种种抱负被现实碾得粉碎,于是,你也从一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碌碌无为、甘于平庸、成天为了生计而奔走的普通打工者)。如果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你就会荒废这3年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会更长),而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这3年至关重要,是锻炼能力、积累资本的黄金3年!一旦错过,则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从头再来,重新弥补!更有甚者,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弥补!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如果你的职场年龄还没有超过3年,恭喜你,还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一旦超过了3年,那么,你的每一次改变,都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为什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因为,有了目标,才有行动的指南。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这才是你前进的最终动力。工作不开心、动力不足、盲目跳槽的最根本原因是职业目标不清晰。没有目标,便没有了追求,于是,所有的行动只是为了挣一口饭吃。你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应该端什么饭碗。或许你在30岁之前还有挥霍的资本,因为年轻嘛,做什么都不怕。连广告上都说了,“30岁之前,有什么好怕的?!”而一旦过了30岁,你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要慎之又慎,因为:你要结婚、你要养活老婆孩子、你要供房贷、你要供养年迈的父母、孩子大了还要上学、父母年迈了需要照顾„„等等等等,所有的这些责任,都要你来承担。如果没有规划,一旦出现问题,你只能自乱阵脚。人生的职业发展如同品牌塑造一样,只不过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你自己的发展目标,也就是你人生的品牌目标。有了目标,就要考虑该怎么走。每走一步,都应该离目标更近,而不是更远。所以,你每做一个决定的时候,要衡量这个决定对不对,唯一的标准就是:它是不是能够帮助你离目标更近?如果不是,那么,赶紧住手,因为,你走的路偏离了你的目标!再走下去,只能错得更离谱!
对于人生目标,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这是一个老话题,很多人以为自己很了解了,其实却远不是那么回事。大家可以看一些相关书籍,但在中国,此类书籍的最大问题就是说教性比较强,实用性非常差!很多人看了书之后依然一头雾水,不知所措,看了之后反而更糊涂。我的意见是,最好还是找一些专门的机构咨询一下。注意:是咨询,不是测评。二者的区别在于,咨询的意义在于“为客户提供可应用性的解决方案”,而测评则仅仅局限于“帮助你认识自己”,至于怎么做,怎样行动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目标,不知道!因为测评的人都是专家,而国内的专家都是做研究的,没有实战经验,甚至对职场升迁是怎么回事都不太清楚,怎么可能指导你做实战规划?
二、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代表全部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专业技能。步入职场你会发现,能力其实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重要,它并不是是步步高升的全部资本。你会发现一个能力不太强的人做了你的上司,只因为他在这个公司干了10年——这说明“资历”是你高升的本钱(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里特别明显,因此,在国企工作的朋友和公务员同志要注意了);有时候你会发现能力并不怎么强,但是与老板关系非常好的人通常能够得到提拔——这说明“关系”也是本钱。在我原先工作的公司,有两个特别明显的例子。一个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男士,跳槽来到公司,能力也特别强,但就是与同事处理不好关系,自认为自己非常牛,喜欢主动当别人的“导师”,动不动就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顶头上司非常讨厌他;而同时进入公司的另外一位女士,能力不是特别强,但是非常踏实、勤奋、与其他同事相处得也很好,能够顾全大局。最后试用期结束时,那位女士得到了公司的认可,而那位男士则收到了公司的辞退通知。
在职场上,一定要对职场有清醒的认识,不要生活在梦幻当中,不要太理想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恃才傲物,不要认为有能力就可以走遍天下。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职场发展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职场发展的“潜力股”。这些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态度及敬业精神等各种“软实力”。对于有些朋友而言,可能会对这些“软实力”不屑一顾。很多人会说,如果老板喜欢爱拍马屁的人,难道我就要委屈自己,学着去拍马屁?很不幸,我会告诉你,答案是肯定的,你一定要学会拍马屁,否则吃亏的是自己。但要声明的是,我不是教你诈。中国有句成语,叫外圆内方,用在人际交往上,就是说你与人相处要学会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但不可因此而失去了内心的准则,否则就变质了。尤其在中国这种注重人情的社会,这种人际交往的能力一定要好好练练。如果有时间,看一下《厚黑学》,了解一下社会现实,切忌不可因此而迷失了自己。
三、要有足够的“亮剑”资本
有的大学生经常会跟我说,我毕业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份月薪多少多少的工作,争取做到什么什么职位。这时候我总是会耐心听完他们的“远大蓝图”,然后问一句:“你凭什么达到你的目标?你的资本是什么?”然后他就会哑口无言。我相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也会和这位大学生一样,有着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是大学四年下来,你有没有想到,要实现这些目标,你的资本是什么?对于很多已经身在职场的朋友而言,你晋升的资本又是什么?
人生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毫不犹豫地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实力,要敢于展示,善于展示,这就是“亮剑”。因为这年头,酒香也怕巷子深,是金子未必会发光。相反,发光的倒是那些碎玻璃、烂瓶子。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茫茫人海,如果你一直都谦虚地默默无闻,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既然具备了“亮剑”的意识,那么,下一步你就要考虑到亮什么剑:我到底拿什么资本给人家看?对于职场上的朋友而言,你“亮剑”的资本又在哪里?你的业绩提升了吗?你的能力提升了吗?你在一年内看过多少本对自己的职业有益的书籍?你参加过几次培训班来为自己充电?如果没有,你又凭什么让老板为你加工资?靠抱怨?你肯定会提前被职场淘汰出局!
四、慎重对待第一份工作
这一观点,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有意义。现在整个社会、媒体、专家等等各种单位都一直在鼓吹“先就业,再择业”。这种论调不是今年就有,而是多好多年前就出现了,并且屡屡出现,不绝于耳。相信当年我们大学毕业时候,也会有很多人相信了这一点吧?管它呢,骑驴找马,先找份工作挣钱填饱肚子再说!但是根据本人自身的经验及职场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本人绝对不赞同这种说法。相信现在在职场上发展不顺的朋友,多半也和第一份工作有关系吧?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第一步错了,以后就会经常犯错。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为什么第一分工作这么重要呢?原因有三:
1、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具体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你的头脑印象中,诺基亚已经是手机的代名词。如果有一天诺基亚生产出了一种“诺基亚牌电脑”,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非常不对劲对不对?这主是先入为主现象。我原先有一个同事,曾经在海尔工作过,她用的是海尔的手机,功能也非常不错,但她总是说要换一部手机,我问她原因,她说,兜里装着海尔的手机,总感觉像装了一个大冰箱,非常不舒服。为什么?先入为主呗!不要小看这一现象,其实对人的潜意识影响非常大。海尔的手机和电脑等IT产品卖得不好,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先入为主:大家普遍认为海尔是家电的代名词,而不是IT的代名词。
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观念同样会影响你以后的发展。你的第一份工作会对你以后的工作产生影响,你跳槽时,你的新雇主也会通过你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来判断你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曾经有一个大学生,毕业之后想做策划,就找了一家广告公司。刚进公司时,因为文笔不错,被安排到了文案的位子上。而与他同时进去的另外一个人,恰恰因为文笔不好而被安排到了策划的位子上。后来她屡次想转行做策划,但都是因为前一份工作经验的影响,而始终没有得到转行的机会。
2、职场中不允许从头再来。如果公司招聘的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员工,一定要求是“相关经验”!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样的员工一般不需要培训,可以直接上岗,会很快为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如果是工作几年以后再打算转行的应聘人员,一般不会受到重视,一是不会给公司直接带来效益,二是培训起来也比较困难,思维已经固化。与其这样,倒不如招一名应届生,白纸一张,可塑性强,发展起来潜力更大。所以,一旦有了工作经验之后,再想转行从头再来,难度相当大。除非你认识公司的高层领导,可以得到一个机会,否则,很难。
3、时间成本不允许。步入职场的前三年,是一个人职业成长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时期。如果你这时候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骑驴找马式的转行上,则会浪费你最宝贵的青春,你的成长也因此比其他人慢一步,而很多晋升的机会将因此而失去。
所以,对待第一份工作,一定要慎重。找工作就像结婚,情愿不结,绝不能乱结。
如果现在你刚刚步入职场还不到3年,劝你趁早做一个职业规划,亡羊补牢,尤未为晚。一旦你结婚了买房子了,你再想弥补都已经晚了!
五、要保持一种“空杯心态”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要倒呢?”
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这就是“空杯心态”的故事哲理。它最直接的含义就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要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只有将心倒空了,才会有外在的松手,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这是每一个想在职场发展的人所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如果想学到更多的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我见过很多的大学毕业生,刚进入公司时常常处处吹牛,说自己在学校如何如何,本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迫不得已才来到了这里等等之类的话,好像这家公司委屈了自己。在这里提醒一下那些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这种心态千万要不得!不要认为自己很牛。还是那句你不爱听的话: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话又说回来,你要是这么牛,为什么不像比尔?盖茨、戴尔、乔布斯那样,大学没毕业就退学去创办一家世界级的大企业?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你要是有本事,就用事实证明给人家看,而不是成天抱怨!
对于身在职场的朋友而言,这一心态同样重要。中国有一个词,叫“虚怀若谷”。我们都知道,优秀的人有极高的素养,甚至是虚怀若谷,他们都有一个能包容一切的胸怀,有了这样的胸怀,你在职场上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类似的词还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等等,不多说,自己去体会。
六、要懂一点做人的常识
职场就像一个大熔炉。在职场中,不仅仅是要挣一碗饭吃,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如果连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懂,你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更会失去更多的发展机会。因为,在中国,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中国有句古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我见过很多人,虽然已经工作多年,但对于做人,却连一点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做人的道理万万千,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以下三条: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你和同事之间闹过不愉快吗?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你是否深刻地反省过自己?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是否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过?有人向你提出不同意见时,你是否能够坦然接受?面对别人的指责,你是否曾经微笑着予以回应?人人都有自我防备的本能,这一点无可厚非。但在防备的同时,你是否敞开胸怀接纳过别人?“忍一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出现问题时,如果大家都能够怀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又有什么问题会出现呢?很多人不知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正是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于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很容易走向成功。宽大的胸怀会让你积累很多的人脉,得到大家的尊重;当你需要帮助时,大家也乐意伸手。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意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如何独立。对待每一个人,都要怀着宽容和感恩的心。正如李嘉诚先生所言,“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
2、学会倾听。生活中我们往往会主动寻找倾诉对象,做一个倾诉者,而回避做一个倾听者。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倾听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有时它甚至比交流还要重要。学会倾听,能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学会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学会倾听,能使人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学会倾听,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学会倾听,能体会一种默默无语的关心和体贴,赢得亲情、爱情和友情;学会倾听,还能在矛盾激化时,让对方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自己,打开僵持的局面„„
学会倾听就是学会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气度。切忌中途插话或打断他人,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和缺乏修养。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会反思的人,永远懂得倾听!无论什么时候,倾听都显示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
3、诚实守信。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社会中固然处处充满了相互利用、利益至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诚实守信就变成一种无价的资产。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而那种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固然可以占一点小便宜,但那种短视的行为,会让你慢慢失去很多东西。学会尊重别人,信守承诺,尽量去帮助别人,宽待他人,都可以提升你的诚信。要想成就大事,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永远不会过时。总之一句话: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七、要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我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头就提醒“愤青”或者“类愤青”们不要看这篇文章?因为他们多半是放荡不羁、不会遵守游戏规则的主儿!很多人都会感觉到,在职场上发展,不仅会受到各种约束,而且处处都充满了不公平现象。比如:上班迟到老板会扣你工资,但你加班的时候却从来没有拿过加班工资;你立功的时候没有受到过表彰,一旦犯错,老板却指着鼻子骂个不停。
在这个世界上,不要奢求公平。那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从来都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员工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一场游戏。是游戏就会有游戏规划,否则,游戏就玩不下去。但是,游戏规则是谁制定的呢?当然是老板,各种利益也偏向老板!身在职场的你,一开始肯定看不惯这种现象,但你一定要学会慢慢接受这种游戏规则。不要试图改变这种规则,因为在老板面前,你没有太多的话语权(更有许多多年以来自然形成的潜规则,你更是无法改变)。说得再难听些,你只是一个打工的,混口饭吃,给你吃就不错了,还嫌饭凉?如果不想做,可以离开。还是那句话: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记住这句话:“如果你不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屈从,要么离开!”
八、行动远比说话更重要,空谈家绝不是好的实干家 看到这里,大家对以上的内容大概有三种反应: 1)、感觉非常有道理,会认真反思,积极行动; 2)、这些道理不用你说我也懂,纯粹是“废话”; 3)、感觉道理都懂,但心生疑问: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如果你是第一种反应,我衷心地祝愿你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如果你是第二种反应,我希望有机会能够聆听你的高见,因为你把道理都看“破”了;如果你是第三种反应,我希望你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有时候之所以结果未如我们预料的那样,不是因为我们不懂,而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多,而行动得太少。“执行力”不仅是企业生存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个人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要想成功,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正如IBM的广告所言:“停止空谈,开始行动!”
九、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无论你再怎么抱怨,再怎么不开心,饭还是要吃的,觉还是要睡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未来的事情永远只属于自己的。买房子也好,娶老婆也罢,压力只有自己扛,老板不会为你操任何心。与其有时间去抱怨,但不如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基本功,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本事,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万不可因为自己的书生意气而自做一个自毁前程的“愤青”。当然,你的准备是多方面的,除了专业技能外,其他的辅助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管理能力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个规划,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么努力才能实现。适当的时候也要充充电,不要舍不得那半个月的工资,这也算是为自己的未来进行投资,有什么舍不得的呢?如果你现在不学会“舍”,以后将永远也“得”不到。有时候,你之所以发展得不好,不是因为没有机遇,而是因为你没有准备好,导致机遇与你擦肩而过。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再怎么不合理,再怎么不公平,但是发展机遇是时时都会面临的,只看你有没有准备好。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令人刮目相看的真本事,说不定明天就有人请你做某世界500强的总裁也不一定呢。
李嘉诚先生曾经写了一首诗激励他的员工,发人深思,读了之后,感慨颇多。我把它放在这里,希望与大家共勉!当你们梦想伟大成功的时候,你有没有刻苦的准备? 当你们有野心做领袖的时候,你有没有服务于人的谦恭? 我们常常都想有所获得,但我们有没有付出的情操? 我们都希望别人听到自己的说话,我们有没有耐性聆听别人?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我们对失落、悲伤的人有没有怜悯鲜花? 每一个人都希望站在人前,但我们是否知道什么时候甘为人后? 你们都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你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 我们常常只希望改变别人,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改变自己吗? 每一个人都懂得批判别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怎样自我反省。大家都看重面子,大家都希望拥有财富,但你知道财富的意义吗?
各位同学,相信你们都有各种激情,但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
以上是本人多年工作的切身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过来人,我真诚地希望在职的朋友们及即将就业的大学生们也能够以一种“空杯心态”看待这篇文章。有时候,过来人的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那是他们用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血汗教训。“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这篇文章不能起到这样大的效果,但对于有些朋友而言,相信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真诚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能够行动起来,不图为社会做多大贡献,只求你们能够在职场上发展得更顺利,拿更多的薪水,买得起房子,养得起老婆孩子,对得起两鬓成霜的父母,也就算对得起自己的一生了。
第三篇:职场感悟
职场感悟
“一个人要取得大成就,什么是最关键的因素?” 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曾出现过无数次。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时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使我不得不对它认真思考。每次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著名人物的奋斗史,当然也有我身边一些普通人的成功经历,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历程。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不在于能力、学识,甚至也不是理想,而是职商!职商才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关键。
职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我们都知道有智商、情商、逆商等,而职商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有什么特定的价值?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换言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职商,而我个人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经过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并成为学校优秀的学生之一。在学校,我是班里专业课成绩最好的一个,还参加过全校学生业余科研会。所以说在理论上我的基础足够充实。在10月的招聘会上仅一个月我就收到五家公司的接收函,虽然我们还要等到第二年的7月才毕业。
当我走进火车站,准备来福州找工作时,昔日的同窗好友,同学们来为我送行,他们有些伤感地看着我,很为我的前途感到担忧。而那时的我豪情万丈,在火车开出的那一刹那,我冲他们挥了挥手,豪迈地说:“10年后再见!”但令我没想到的是,生活远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很快,满腔热血的我就经受了巨大的震荡。然而迎接我的,却是人生的第一记闷棒。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学历,进了公司很快就会大展宏图。不料,领导却安排我和另外几个刚毕业的专科生去车间实习,每天工作都很辛苦,特别是各种工作都需要去做。这和我当初的设想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甚至认为领导看不起我。经过了1年半的实习工作,我被安排到部里工作,第二记闷棒紧接着就来了:重要的任务从来轮不到我们,我接手的都是些小工作。等到终于有机会接手重要任务了,我所感觉到的却又大多是平时接触不到的无奈与坎坷。这与我在大学里想象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
就这样继续了一段时间,但这时的我,在同事和领导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干的人。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一度感到十分压抑。我想辞职,但又不甘心,在大学里我的成绩那么优秀,我的能力受到那么多老师甚至校长的肯定,为什么在工作中却处处碰壁?偶然一次我看到普希金的诗:“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它犹如当头棒喝:我一直在责怪生活,其实该责怪的是我对生活的片面认识!就这样,我重新回到了现实,从虚幻的人生设想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我开始明白,生活没有错,错的是我对生活的认识,单位也并没有太多的错,错的是我自己对工作的态度。人为何要那么傻呢,为什么不先主动做好一件事给别人看呢。我一直挑剔单位,而不是埋头干事,没有一点儿成绩,却又处处要求单位重视我,这怎么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自己的主动和成绩来赢得别人的信任。
不久,机会来了。一次,车间的镗床坏了,师傅们拆卸检查了很久没有发现问题,而我查阅相关资料,对结构进行整体分析,逐步排除故障可能的原因,最终确定了故障的根本位置。虽然这次任务很正常,可领导知道了后却表扬了我。因为部里本来没有给我安排任务,我却表现得很主动。这是我进入部门一年多来,第一次受到表扬。心里的兴奋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明白:与其处处挑剔,不如主动做事。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在工作中主动出击,领导分配给我的每一个任务,即使是很小很琐碎的,我都会认真完成,争取做到最好。
我认为,工作态度我们要懂得转换: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从凡事挑剔到不找借口找方法; 从游离于单位外的自然人到自觉遵守单位规定的单位人。每次回忆这段经历,我都会想起比尔·盖茨写给大学生的11句格言,尤其是其中两条: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比尔·盖茨是改变世界的人,他将世界带入信息社会,但是,这样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却说要首先适应世界。这说明:你挑剔世界并没用,不管生活的波涛如何汹涌,你都先得跳到里面学会游泳。
(2)“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这是比尔·盖茨对尊严的看法,在一次部门的讨论会上,大家对此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三个观点,十分恰当地概括了比尔·盖茨这句话的价值:第一个人说:“一个人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学生还是职场老手,对他个人而言,尊严占很大比重,但对公司而言,只有做出成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严。” 第二个人说:“强者用能力取胜,让别人给予他尊严;弱者需要别人在乎他、同情他、理解他的尊严。” 最后一个人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自己的尊严看得重要无比。但是,单位不会为你的尊严买单,只会为你做出的成就买单。”多一分主动,就多一份希望;先适应世界,才可以改变世界
偶然我读到湖南作家唐浩明写的《曾国藩》。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把它当一本普通的书看。可越往下读,越觉得有意思,从中领悟到了不少职场的智慧。曾国藩38岁就位居要
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他苦练湘军,打仗取得了巨大胜利。可就在他做得最好的时候,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皇上讨厌他,大臣排挤他,连他最好的朋友左宗棠也骂他虚伪。他一气之下回到了湖南老家,非常苦闷,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吐过血。这时候,在他弟弟的引荐下,他认识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建议他细读《老子》、《庄子》。静心研读一遍之后,曾国藩深有感慨,总结出了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所谓“大柔非柔”,是说一个柔和的人,并不代表柔弱。而“至刚无刚”,是指内在刚猛的人,并不需要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处理和别人关系时,一定要表现出柔和的一面,不要显得过于刚硬。从此,曾国藩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态度,变得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处处考虑环境的影响。于是,他越走越顺,终于进入了的零阻力状态。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而且有能力,理所当然就应该成功。但曾国藩的例子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你是一个好人,你有能力,并不代表着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找到了职场中从失败到成功的关键:不仅要做好工作本身,而且要懂得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如果眼中只有自己,不懂得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无法在职场中取得成功。“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
(1)锐气藏于胸:人一定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但是,运用锐气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藏”,要把锐气藏在胸中。如果放在外面,咄咄逼人,不仅会伤别人,更容易伤自己,而藏起来,就能成为最大的生命力。
(2)和气浮于脸:跟人打交道,要学会一团和气。和气能使人更容易接纳你,为你打开更大的空间。“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量大还是气大。
(3)才气现于事:才气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具体事情当中,只有将一件事情做好之后,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
(4)义气示于人:义气在这里有两层涵义。第一,我是一个为别人服务的人,第二,我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大,你将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读完《曾国藩》后,我明白了,在职场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和别人、和环境的关系。而要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不要“自以为义”。职场中人要时刻培养自己的谦卑心、谦恭心,要有时刻归零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才能去掉工作中的阻碍,才能在职场中越走越顺。
我们都曾像曾国藩一样走入了一个误区:我是好人,我有能力,我应该取得成功。但事实情况并不如此,你还要懂得处理与环境、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像一个三角形,缺
一不可,否则就不稳定。仅仅做一个好人并不够,还必须有智慧,特别是要有处理好三方面关系的智慧,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第四篇:一些职场感悟
一些职场感悟——女人篇
1.若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就不要说什么了,努力就行了。
2.找男人千万别找精明的,精明的人一般不善良,找聪明的就行了。
3.人言可畏,所以听听就好,千万别信,更切忌传播!
4.在现实社会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发小除外。
5.跟老板要斗脑子,跟主管要斗心眼儿。
6.谦虚谨慎,成熟稳重,永远都不会过时。
7.别混日子,小心日子混了你。
8.25岁之前可以任性妄为,25岁之后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
9.经济独立前最好别谈恋爱。
10.要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在你冲动的时候想办法浇灭你的怒火,而不是浇点油,让你尽情燃烧。
11.想要与得到,中间还有要做到!
12.一定要出去走走,那会让你更充实,而非固步自封。
13.千万别贪图安逸,那会使你堕落。
14.不要在一个朋友面前表达对另外一个朋友的不满,要谨记祸从口出!
15.不要随便的去评价别人的男友,更不要轻易的去劝人家分手,感情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你只要聆听,足矣!
16.可以保持理智,但是在自己的亲人和爱人面前要会撒娇。
17.不想做的事情可以不做,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
18.善待身边的人,交朋友要用心,即使没有回报。
19.远离小人,即使没有办法,也要对他微笑,至少可以让他少害你。
20.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习惯。
21.不要网恋,也不要跟自己的客户谈恋爱,那样的人,会被认为是很随便的人。
22.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在社会上除了你自己,不要想着去靠别人。
23.不要总想着从别人那得到多少好处,要时刻想着能为别人提供多少好处。
24.不要奢望从别人嘴里听到的都是赞美,有非议或者否定,那是你的幸运,你可以找到你的不足。
25.要经常总结,给自己一个交待。
1.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找到好的单位不要得意忘形,一下子不得志也不要郁闷。无任何时何,不要让心灵都扭曲了。
2.遇到挫折一定要找人倾诉,就算你不喝酒不抽烟,也要打破这个戒律。放松比压抑更好,健康的人格是迎接下一步挑战的强力武器。
3.不要过分埋怨别人尔虞我诈.阴奉阳违。你能与狼共舞,适应社会,才能实现你的理想。一些事业有成之人士忍受事事非非.评头论足.指指点点,真是忍辱负重。没有代价,确实很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要吃不了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4.不随便用成功定义自己,成功是无止境的。打工再成功也难以超越老板,小老板又难以与大老板相比。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给自己合理定位,既不要满足现状,也不要苛求自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不断抬升自己。自己跟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
5.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相信科学,测试自己的心理和其它特性,准确定位,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实现自己规划目标所需的条件,过程当中也要及时纠正与调整。登上一百米的高峰再畅谈如何征服二百米吧。打工就暂时不要妄想搞上市公司,等你有了你自己的企业再作打算吧。幸福定律是:不要老想着幸福如何来临,到时幸福自然就会来临。当你到达某种高度所要想的问题不是你今天能想到的。
6.如果自己不想做大事情或不适合做,在一个单位里呆着就不要这山望那山高。但理财和投资的理念应贯穿你的生活始终。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平平凡凡打工,精耕细作理财,也能有一番天地。无论你的处境如何,记住,今日有酒今日醉使不得。
7.无论应聘什么岗位,觉得自己与竞争者毫无优势可言,一位要费点心机,尽量表现与众不同的地方。自尊和尊严是两码事,舍弃自尊可以赢得尊严。如何你觉得有信心,那么表现自我吧。记住,无论你放在哪个环境,都有胜人一筹的地方。
8.不管你的老板或上司向你吹嘘或承诺很多,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即自重。不要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做好自已的事,才能给自己希望,也时也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赋予你更多的发展空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要寄托某个政党会给你共产主义社会,《国际歌》唱得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靠自己。
9.天下打工是一家,不管你身处何位,不要自卑,不要自大,不管别人怎么待你,不要看不起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普通的生产女工,挣几百元一个,她所带给乡下家人的富足和快乐,不见得会少于几千.上万月薪的人士。
10.不要另眼看待一些职业(包括妓女.摆地摊的.真乞丐),有生存才有人权,而且有的还要养家糊口,供人读书。国家大环境造成的现象,请你给予足够的宽容。要鄙视就鄙视政府官员的腐败及官僚作风,还有杀人.放火.绑架者吧。
11.经营人际关系,包括与客户的关系,诚信第一,切切不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收卖”别人,也不要一昧地认为别人靠近你是为了揩你的油。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是一句好话,但为利益所驱而交朋友确实不受欢迎。有时君子之交谈如水,体现做人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呢?在当今这个环境里,这样做更显弥贵。
12.推销,永远都是推销你自己,有如谈恋爱。所以要经营好自己,才能经营好产品。所以推销法则,第一.自己,第二.产品,第三.口才。
13.善待自己,不要为了事业而忽略了亲人.朋友和人生百味。此外,学会保护自己,打工赚钱,不能忽视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还有一个职业风险,比如拿回扣,也要企业环境里的潜规则,安全第一。如果是私人企业老板辛苦创业,这时候你做企业的偷手既不安全也不仁义。
14.文明从自我做起,如公车上让位,排队办事等等。心灵的舒坦虽然不能换取物质,但可以赢得明天。
15.如果觉得一段时候毫无进展,就想办法突破自己。跳槽.轮岗.换岗.学习,抽烟.喝酒.跳舞.游泳等等,做自己以前没做过或很久不做了的事情。不作死水,活水才有生命。
16.有句话: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另外再加多两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未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必将人手一部车,所以现在每车的千万不要发愁,小车会有的,更不用说面包了,关键是方法,方法对头,只是时间快点而已。
17.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对。应该:信任人很好,但监控人更好。这是从管理体制.管理学上来说的。不要自已认为自己是个良民,老板信任你是对的,老板不信任你是错的。信任需要长期的磨合。要想成为老板的战友,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诚心。EE179589822CS您的邮件于 2011-01-22 17:00:00(呼和浩特市速递局大客户服务二部)已妥投投递结果: 本人收签收处 理 时 间
2011-01-1516:49:00
2011-01-1517:20:00
2011-01-1521:21:00
2011-01-1521:30:00
2011-01-2211:23:33
2011-01-2213:55:11
2011-01-2217:00:00 处 理 地 点 上海邮政速递物流电子城经营部上海邮政速递物流电子城经营部上海市上海市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速递局大客户服务二部邮 件 状 态 收寄离开处理中心,发往上海市邮政公司邮政速递局到达处理中心,来自上海邮政速递物流电子城经营部离开处理中心,发往呼和浩特市到达处理中心,来自上海市安排投递妥投
第五篇:通信职场十年感悟
通信职场十年感悟
看了本版很多职场人的经验之谈,有的属于纯传销式的忽悠(本人也参加过类似的老鼠会,很容易看出来);有的是借人之口;还有的是抱怨。人都有发表的欲望,我也谈谈。
在通信行业里混迹了十年,只做到部门的中层,不喜欢成功不成功来衡量价值(说这话的人都不成功,呵呵)。真正的价值是在其中体验的过程,关系、见识、经验、收入等等一切。这一切的组合是我十年的全部。其实,技术发展与否,学到什么知识并没什么意思,有意思的是人的成长。王小波说过,做一个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人,比成功更有趣。而有趣的关键是我们本身的感受。工作本身不重要,感受重要。
1.目标和意义
很多人都有抱怨:生活没有目标,事情没有意义。目标是什么,我问过很多人,不过有一种答案我很喜欢,生命的目标是什么,生命的目标不就是死亡吗?如果我们在晴朗的夜晚看星空,就有一种感受,宇宙眼中的我,如同我眼中的一粒尘埃一样没有意义。人类哪天消失了,海浪还是海浪,阳光还是阳光,地球也还是地球。所以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意义本身并不存在。意义是给人服务的,所以本来就不存在什么意义和目标,一切的目标都是消亡,或者热寂。很叔本华吧,那工作生活还有什么趣味呢?
过程,过程才是永恒。就如同虚无主义的人说的那样: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存在是以过程而存在的,因此,过程才有意义。记得我们在做一个咨询研究,做了很长时间,结果客户的需求消失了,感觉是白白花了大把的时间,怨言、悲伤、愤怒接踵而至。其实仔细一想,真正有价值的并非达到的目标,而是过程。过程中结识了朋友,过程中体会了工作,过程中有了大量情绪的体验。
过程最有趣。工作就是享受过程。生命的一切都是享受过程。
体会过程这个事挺难,因为大量的过程带来的感受都是担心、悲伤、愤怒、鄙视等等,感受这个过程恐怕不是享受吧。那就做你感觉有兴趣的事吧。
2.兴趣
职业规划里,拿“兴趣”忽悠人最冠冕堂皇,也似乎最得人心。
兴趣这样的忽悠不知道害了多少年轻有为有抱负的一代代。
注意,我并不是说兴趣本身害人,而是现在用“兴趣”做忽悠害人。
这里提几个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
2.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经常听说有程序员转学MBA读经济,最后还是回来做程序员的;他们说他们对经济学更感兴趣。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工作中读研究生换专业,说自己其实感兴趣的是B,不是原来的A。结果是发现做B也没兴趣,回来做A又不赶趟了。我本人也有过转专业做别的的念头,以为自己对那些感兴趣,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a.想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b.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
c.拿兴趣说事往往是我们逃避工作现实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借口;
我有一个同事,属于高级程序员了,但他在开发完一个软件后,跟我提过他不想编程。可是他写起代码来十分投入,以至于忘我,从他的表情中能够看出他的兴趣还是代码,他所谓的“不想编程”可以翻译为“我需要休个假”。如果真的听他的,让他改方向去做市场忽悠客户,那恐怕对企业,对他个人,对客户都是灾难。
所以当对那些编程、优化、规划、工程乃至市场、销售、维护感到厌烦想换换的时候,想想真的是没兴趣吗?人就是这样,沉浸于其中,却不知道自己喜欢。我们被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因干扰的太厉害。
那怎么找自己的兴趣呢?
有人说我喜欢做医生,有人说我喜欢做老师,有人说我喜欢编程序,有人说我喜欢做销售„„,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兴趣。
真正的兴趣是你在做这件事时,到底是以目的为导向,还是以过程为导向。
举个例子,如果说我想做程序员,是因为做这个行业能有稳定的收入,那就不是兴趣,因为这是目的导向。
而如果说做程序员只是很享受写几万行代码,并将代码实现的那种过程,享受那种连夜调试之后调通的感觉,那就是过程导向,这是真有兴趣。
所以,话又说到第一部分了,还是过程有意义。
回到开始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回顾一下我们的人生,从小时候开始,做哪些事是出于目的导向(比如:钱、讨好父母老师、逃避惩罚„„),而做哪些事是过程导向(完全沉浸在过程中),大约能找到兴趣点(就是你的G点,呵呵),它不应该是一个行业,而应该是某一行为。比如:跟人聊天、玩游戏、看书、打球、打牌、开车、旅游„„似乎里边没有工作耶?
别忙,还没找到G点呢,只是找到了我们的敏感区,真正HIGH的地方得继续挖掘。
回到开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对做A有兴趣?
为什么你对销售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网优有兴趣?为什么对做维护有兴趣?
你可能会回答:“这些狗工作,谁TM有兴趣了”
那我这么问:“为什么你对打麻将有兴趣?”你能回答上来吗?
说句老实话,四个人打麻将,都对打麻将感兴趣,但这四个人的“G点”可以完全不一样。没有几个人是为了赢钱地
A喜欢赢,每次他和了,他就会很爽。这是A,他喜欢“赢”。
B不是,B是个女孩子,打麻将时很爱说话:“张三家如何如何?李四家如何如何?”,他喜欢“关心”
C也不是,C总爱问为什么,他不在乎输赢,但他很想知道怎么输的,怎么赢的,他喜欢“钻研”
D也不是,D戴了一个1克拉的钻戒,她出牌很有意思,出牌时要用左手甩一下再打牌,要让别人知道她戴了那东西,他喜欢“炫耀”。
所以,同样感兴趣的事物,原因可以完全不一样,你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这个原因是从小就会有的,是天生的,这是我们兴趣的“G点”。
所以,有人说,我不想做网优,我喜欢做销售,那是没找到兴趣所在。如果你喜欢“炫耀”,做网优一样可以炫耀,炫耀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现在的社会给你好大的平台让你炫耀呢。(这里没有任何褒义贬义之分,一切兴趣都是中性的)
当然,有的行当也确实需要特殊兴趣的人,如果找一个爱“钻研”的做销售,他可能拿不下单,不过或许他会研究出一套销售模型,让那些爱“关心”的人更方便去拿单。
这是一个逻辑过程,遵循它你总能找到个把“兴趣”的。想想工作中做哪些事是完全不追求目的,只是享受过程的,哪怕短短的一瞬,不觉得很HIGH吗?然后深入挖掘一下,就找到了。
另外,擅长和喜欢往往是一致的,因为喜欢就会一直做,做多了自然擅长。恐怕只有中国这种恶心的教育会造出擅长弹琴,但绝对不喜欢弹的人。
PS,那天有人问我,为啥有的人五音不全,还特喜欢唱歌呢?我说,你看他是更喜欢唱歌还是更喜欢发泄呢?他是喜欢一个人唱还是喜欢一堆人一起时唱呢?他喜欢唱那种歌,摇滚还是抒情呢?„„喜欢唱歌跟音乐有时一点关系都没有。
3.目标
前几天看了《挪威的森林》,里边有一句话讲的很哲理:”死不是生的对立,死是生的一部分。“
在一开始已经说过了,一切事物的目标都是消亡,生命的目标是死亡,真正有意义的是过程,那职业规划为什么还要谈目标呢?
a。目标不是过程的对立,目标是过程的一部分。
b。过程是战略层面,目标是战术层面。
所以,之前对终极目标做了一番打击之后,现在还得搬回来。因为树立目标是人的本能,在心理学有个词能说明这种本能,叫“动机”。
享受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动机。同时,仔细的分析你所享受的过程,你会发现,你享受的还是由你的行为产生过程后所发生的反馈。这种预期的反馈就是目标。我们说追求过程是追求反馈,而我们真实确定的目标包括了内心的反馈和外界的反馈。
举个例子,我写这篇BBS,这对我个人而言很享受过程,我的兴趣在于“表达”和“炫耀”(再次注明,个人兴趣无所谓好坏,炫耀这个词是中性词)。那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
1.把我心里要说的完整的表达出来。
2.得到读者的反馈。(这里再注明,对于纯喜欢表达的人而言,正反馈、负反馈都能带来兴奋;)
好了,这里有两个目标,其实我们做的每个工作都至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工作本身的目标状态,一个是后边的反馈(或者叫影响),当然还可能有给我们的好处(比如:挣到钱)。
是后边那些反馈,那些持续不断的反馈让我们很HIGH。因此,我们享受过程,实际是享受过程当中很多小目标的达成以及所出现的反馈。
那么职业目标是什么,职业目标就是享受过程中一系列小目标和小反馈的集合。如果你很喜欢赢,那追求事业的成功完全可以做职业目标。想赢的人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什么专业,只要能赢,那就会很HIGH。
但如果你的G点根本就不是赢呢,比如是“完美”。那职业目标就可能是:自己做一桌子无可挑剔的满汉全席(这个提法其实属于愿景),或者,将一个重病患者完全治好,至于别人能否做成能否做的更强,没有关系。对吧。
所以,成功学的问题在于,它把我们所有的人当成了只有一种兴趣,只有一个地方有G点。
我必须强调,成功学的干扰太过强大,我看到很多对我的回复都并不是完全是对我写的内容感兴趣,而是对我的岗位和职业感兴趣。
我记得在面试时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设想一下10年后的你”,这就是一个目标题。
或者说,这是一个愿景目标题。那些能很清晰的回答问题的人,一般都会在录取候选人中。
如果你想象不出10年后你所希望看到的你,那么就没有真正的目标集。
对于想进行职业规划的新手来说,这就是一个作业。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描述一个景致,你在做什么,周围什么环境,你什么感觉,越细致越好。
之后,目标自然建立而成,就是把你在10年后达到这个状态抽象一下啊。
再次强调,这绝对不是成功学,你所希望10年后的你绝对不一定是作老板,或者做领导,很有可能是:提出一个有趣的软件架构,最终实现成软件;或者,在各个经理面前讲述产品,直接影响客户;或者,当网络出问题在大家都一筹莫展时,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决方案;又或者,生一堆孩子,看他们快乐的学走路,学说话;„„
以上是我对职业目标的看法。
过程是一个个小目标达成后的反馈。
目标就是一个个小目标的集合。
目标之前得有个愿景,它是你希望看到的一幅图。
4.担忧
在C114待了很多年,在论坛里边的文章背后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一个特别有趣的东西就是“情绪”。
情绪是能量的流动,心理学家将情绪分成了几大类,大约是: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羞愧、厌恶、释怀、惊奇、无聊。其余的情绪都是以上几类的组合,或者程度的不同。
如果你多看几篇C114的文章,你会发现里边最主要的情绪是“恐惧”,有的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但根源还是恐惧。
“我担心„„”
“天天做维护,怎么办啊?”
“„„出路在哪里?”
“„„会不会有前途?”
这是C114里经常出现的句子。
担心,担忧,恐惧,很容易体会到。
在通信行里干这么些年,我也常常恐惧,担心项目做完了没的做,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完全生疏的工作(比如,从做规划转到做市场,转到做测试,转到做管理,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全新的),担心难以和某些同事相处,担心客户不满意,担心项目做失败了,„„很多担心。
后来,读了一本书《心灵的七种兵器》,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推荐大家都看看(绝对不是做广告,武志红确实写出了一些***)。
那些在C114表达担心的朋友们,他们希望有人就某个事给个方法。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你的情绪,事情的方法解决不了情绪。所以给方法不能解除担忧,方法是后边的步骤。
我们说要战胜恐惧,但恐惧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打败恐惧就是打败自己。所以战胜恐惧,只是把恐惧藏在了心里,等它以后长大了,会更狂暴的吞噬自己。
那怎么办?《心灵的七种兵器》给了一个招,就是体验恐惧,沉浸在恐惧之中,这样你就会发现恐惧的原因,这种情绪就自然被接受。不信你试试。
我们总说,我们担心什么,担心做这行没出路,担心在这个企业钱少,担心做这事会失败,担心后边跟着另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我该怎么办?”
一问自己该怎么办,那就是感觉自己搞不定了,不是搞不定事,就是搞不定人。那什么是搞定呢?
搞定就是控制。所以,很多话都可以翻译的,先翻译成“我担心A发生”,再翻译成“一旦A发生,我担心我控制不了”。
恐惧来源于控制。可是真正的控制是不存在的,你一旦想控制了,就是制造了一个分裂。就自然会陷入恐惧。实际上,战胜恐惧本身,也是一种控制。
放弃控制吧。
放弃控制很难,有这么几个步骤:
首先,是接受,接受你的一切情绪,接受恐惧,接受控制。
之后,是专注,专注于你所担心的工作。比如,担心开车出事故,那就专注的开车。
然后,是信任,如果是对人的恐惧,多给他一些信任。
信任,是团队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PS,在《心灵七种兵器》里边,作者提到,恐惧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如果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或者愤怒,也许该是重新检视一下生活的排序了。
从基层拼到主管层比的是责任心,执行力。
从主管层拼到中层比的是机遇人脉和综合素质。
从中层拼到高层比的是眼光和胆略和自信。
[Next Page]
在工作中,管理团队过程中,往往神一样的对手或是目标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猪一样的队友。
10年成为中层,在国企里,应该算快的了,就算是在外企,这也绝对不算慢的。根据调查,50%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职场人,在退休前,都可以混到一个manager的头衔,问题是有的人用5年,有的人用10年,有的人用30年的时间,用更快速度上去的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去积累更高的跳跃所需要的资源,人脉。
如果很多朋友还是关心升到什么岗,有什么头衔的话。我感觉挺失落的,我一直强调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即便从成功学角度来说,这个岗位也是玻璃天花板了。那怎么办?成功学害人,它只能逼着人一次次向上爬,而得不到真正的快乐。我只是想表达一下如何去体验真正的快乐。而不是迷失在岗位与头衔的幻觉中。
没有猪一样的队友,只有我们看他们的角度。看过苏东坡跟佛印的故事吗?苏东坡眼里的佛印是坨大便,那他自己也是;佛印眼里的苏东坡是佛,那佛印自己也是。他刚来的时候能力不行是他的责任,但是过几年他还不能成长,那就是团队负责人的责任了。
不过确实,有的团队成员早年的经历造成了他现在的人际关系很差。有时我也挺烦的,真的做到心胸宽广很难。
在写下一节之前,先对第3节目标做一增补。
关于目标,有点话还没说完,但确实是工作这些年总见到的一个现象,我定义叫目标转移,心理学称为“执着”。这个现象导致了多少人不能释怀,不能快乐。而又有多少人似乎还沉在其中不知道原委。
增补的就是这样一个略带荤的笑话:飞机失事,幸存一个男人落到了大沙漠,他很绝望。所幸不远处有个绿洲,有水有食物,大快朵颐之后就是保暖思淫欲了。结果没的做,正好一只母骆驼来到这个绿洲。于是他就想从后边上,结果够不着,于是他就堆小沙丘,站在沙丘上上。但是每当他要碰,那个母骆驼就往前窜一下,搞的他还得堆沙丘,再爬上去,但骆驼还是不配合。就这样绿洲周围出现了一连串沙丘。
这时又一架飞机失事了,掉下一个美女,他看见了。赶紧过去,人工呼吸,带她来绿洲吃喝,美女非常高兴,身子躺在绿洲上娇媚的说:“哥,我愿为你做任何事,任何事!”这哥们马上正色道:“去,帮我把骆驼扶住。”看看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骆驼,我们又堆了多少沙丘
5.学习
到这节了就该谈谈具体操作的东西了,那些不喜欢看虚头八脑的忽悠的可以看看。
有本书叫《第五项修炼》,里边提到了学习型组织。于是中国的老板们就蜂拥的把自己的企业搞成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里说的无非就是几条,企业和员工的愿景一致;员工改变心智,空杯,形成团队学习;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系统思考。国企里搞这个比较有水平的华为算一个。我所体会的学习还跟这个学习型组织不太一样。
角度
很多人跟我抱怨,“干这个项目什么都学不到”。估计不少人有这个感觉,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在熟悉了之后就是惯性操作了,似乎什么都学不到了。常常我也困惑于此。多数情况并不是事情本身的原因,而是我们看它的角度太定势了。举个通信的例子,比如说网络优化,网优靠的是经验,做过两年的人就有经验了,这时就会烦,又老出差,就会觉得没得学了,觉得是不是要转管理或销售了。其实如果你真的对“观察”和“钻研”感兴趣,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把网优经验积累起来,然后形成一个文档或者开发一个软件,甚至可以写书。有本书叫《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就是搞网优的人写的,挺有料的。再比如说,网优会经常出差,看各种设备,各种环境,各种机房。如果你爱好摄影,可以把整个环境、设备、机房、天线全部拍下来,也许会很有用。还有有意思的,网优中很多小改动都可以形成知识产权,华为那么多知识产权,好多就是网优出来的。你一年写5个知识产权,三年以后试试找工作,薪水不会太低。这些都是学习。(呵呵,把好多招都告诉各位了,我自己就没得玩了)再比如开协调会,或者评审会,里边可学的东西多了。牛人都怎么表达的?他们什么表情,强调什么?怎么写的PPT?老学老学,你就会这么牛。所以学习就是对事物多角度的看待,翻过来掉过去观察,然后总能找到可以学的地方。
习
另外,学习是两个字组成,学是模仿,习是练习。我们罪恶的教育制度让我们学的太多,习的太少。那种填鸭式教育都是模仿。甚至有教数学的老师让学生回去背解题步骤的荒谬事情。所以有的学生上学时分挺高,到了工作里就坏菜了。教育体系的原因。以后有小孩别太关心他的成绩,关心关心他喜欢什么,然后好好培养才是正果。你看工作当中,全是靠熟练,因为工作要讲效率。同样一个活,别人干一星期,你干两天,那你给企业创造的就多,日久天长,你拿的自然就多。那你靠什么就干两天啊,靠熟练。熟练就是习来的。或者说的更直接一点,时间堆出来的。那怎么堆时间呢,第2节不是说了吗?找兴趣点。没任何兴趣点的堆时间肯定很没意思。那兴趣点做习,那肯定越来越强,这就是你的强项,以后就靠它吃饭。“那弱项怎么办,怎么通过学习来补上?”总有朋友问这个问题,并佐以木桶原理来辩解,说短板决定木桶的装载。什么原理都有个范围,木桶原理可不是用在个人成长上地。在个人成长上是完全相反。尽最大可能加长你的长板,短板就别考虑了。
沟通
不论你做什么,沟通都要学。你没发现那些个沟通好的人都活的很滋润。那些个喜欢沟通的人都很自在。这个社会是人群社会,而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人不是大老虎,大老虎可以独来独往。人不行,打从猩猩那会就是群居动物了。既然是群居动物,那就必须得沟通。所以人天生就要沟通。那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沟通,喜欢一个人搞呢?个人感觉是小时候体验过什么了,就是受什么刺激了。否则人人都会沟通,你要是出国发现美国人就都爱沟通,爱表达。所以在中国混比在美国混容易,在中国你会沟通,那你很容易挣的多。在美国人人都会,没招了吧?还是得强调,沟通跟你的性格没关系,不是非得外向的人才沟通好,内向的人就不行。也不是说沟通就是忽悠。做销售的基本功是沟通吧,但你发现没有那些真正销售做的好的人,其实说话并不多,也不见得性格就外向。还是那句话,别被成功学忽悠了。内向有内向的优势,内向说明你更在乎自己的感受,道家讲真正牛的人都比较内敛,庄子讲过呆若木鸡的故事就这意思。你看比尔盖茨的面相,是不是挺内敛的。
它山之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话用在工作里简直就是速成武功秘籍。现在学科都是综合学科。专精于一处、而臻极致的人肯定能活的不错。但是还一种人也很滋润,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来自其他行业,而且是一用就灵,至少是客户满意。这就是它山之石。记得C114有个爱立信的兄弟写诗写的好的,他就说他是做通信里边写诗写的最好的,同时是写诗的里边最懂通信的。两边吃的开。
所以该学的多了,学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