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

时间:2019-05-15 02: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

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

演员的演戏风格各有不同,有比较内敛稳重的、有张扬有力的、也有流于表面稍显浮夸的……而教师也有不同的教书风格,像窦桂梅般激情飞扬,王松洲般博学诗意,武凤霞般优雅从容……对于教师,课堂风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可是,教师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加重要。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该是什么呢?有的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是教育的研究者、建设者与开发者。我却认为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谓引导,就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带着学生们向着学到更多的知识而行动。到底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给自己角色定位呢?

其一,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能调动学生更好的学习。在我前几年的一次语文课上,有个学生一直在调皮捣蛋,自己上课不听课,还要打扰其他的同学,这让我很头痛,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也没效果,于是我就把大部分心思花到他身上,对他进行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记忆能力很棒,对古诗几乎能做到看两三遍就能背下来,于是在学习《绝句》的课上,在学生齐读古诗之后,我把他叫起来让他背诵这首还没有开始学习的古诗,他自己也感到很惊讶,站起来明显的有点不知所措了,于是我对他说:“你再看看,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背的很流利的。”其他同学纷纷把目光投给了他,也许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多人的注视,他很紧张但还是背了出来,尽管不是特别流利,但我还是把掌声献给了他,其他同学也都为他鼓掌,之后我又对他表示了赞赏。在这一节课中,我明显感到他并不像以前上课时那么调皮了,而是认认真真的在听课,还不时的举手回答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也都跟着学习的步伐一步步的跟着我一起走。自此之后,他不再像以前,学习起来也更有自信了。只是我们的一句赞赏,就能让学生发生改变,就能使学生掌握住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我们的赞美之词,多好!

其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最尴尬的可能就是当你的学生来问你问题,但你刚巧答不上来,“哎,怎么连老师都不会呢?”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不是说要去避免学生的提问,而是自己补充知识,多学多练。

其三,循循善诱,不要以为的把知识一股脑的全说出来让学生去慢慢消化,而是一点一点,逐步渐进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思考再自己得出结论。你讲给学生听,他们未必就领会了,但经过他们自己思考之后得到的就不同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有耐心,不要学生在想的时候创意奇特,剑走偏锋就感到窝火,得先夸他们想象力丰富,再把他们一步步的引进正确的圈子里。有次上课时用“……像……像……像……”造句,这个连用三个比喻是比较困难的,有个学生就站起来回答,他是在之前例句的基础上,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像……”我当时没听明白,以为是他还没想完整,可课堂上却并没有其他同学想要回答。见没有完成,我又重新再讲解了一次例句,并且自己也造了一个句子出来,我对他们说:“不然,你们仿照老师的这个句子,像之前那位同学一样,把其中一个“像……”改成自己的,再拼到一起,不就变成你们自己造的句子了?但是得保证自己造的这一个比喻句要尽量有自己的特色。”

把难度从三个比喻句降到一个比喻句,再来重新整合,得到的效果比预想的好得多了。还得到了许多造的不错的比喻句,更有甚者,自己加以琢磨,一个人想出了完整的一个句子,造的也挺不赖。后面想来,如果我在学生开始造句不成功时就训他们,这堂课可能就无法继续,后面的精彩就更不用想了。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不论是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还是其他,我们都该找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断努力,支撑起教育事业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定位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着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角色中摆脱出来,进入新的角色。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的书橱,而是教他如何去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从中,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而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学生的控制者与管理者。新课程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角色从原有的传道授业者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转变。当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出版业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作为学生唯一信息源的地位已经动摇。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现成教科书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专利”,教师不仅鲜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与,也只能处在铺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做法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因循守旧,陷入僵化。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的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即不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行动研究”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它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课程的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而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参考

书,就不知怎么讲;离开练习册,就不知考什么。新课程标准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新理念,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忽视了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不能适应个别情况的需要。二是不能充分发挥地方、学校的独特传统和优势,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据研究,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其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地域性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对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弥补了单一国家课程模式的不足,发挥了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特色,满足了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与特点,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教师必须成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课堂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和形成课程开发能力,使开发出的课程能符合本地区本学校的需要;教师要培养和造就课程评价能力,学会对教材应用的质量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界定。

四、综合知识的掌握者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者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化人才,信息化人才有赖于信息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教材立体化,从原有单一的纸质课本转向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向网络教材发展的教材媒介体系。文字材料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教材的所有功能,多媒体、立体化的教材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更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更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更益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将网络上知识信息应用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教师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筛选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创造信息;教师要有熟练的计算机、多媒体操作能力,能够将教学软件、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并且能指导学生进入互联网络检索信息获取知识。

第三篇: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时间:2004-5-22点击次数:2767字号:大 中 小

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然而,教师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就常常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的老师面对这种“蜕变”的痛苦、困惑、迷惘,有时还会走进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误区。

误区一:新课空间自由度大,教师缺乏自信

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教师认为自己须文武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缺乏走进新课程应有的自信,乃至“惧怕”学生。而新课程施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1)充分信任,予学生学习时空。教师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2)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误区二:新课程实施灵活性大,教师难以驾驭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误区三:新课程强调主体参与,教师“全身而退”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2)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误区四: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更多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合作的工作方式,在与他人合作中,教师往往不顾自身特点,一味采取“拿来主义”。

相应之对策:定向发展自身的教育个性

(1)提高综合素质。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教语文的可以光顾数学、体艺等学科,教数学的也可以涉猎文史、科学等知识,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

(2)明晰自身优势。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合作反思,从中寻找自己的优势。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大自身优势,善煽情的教师可以想想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涌动激情,善引导的教师则可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润物细无声”,朝着这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潜能的方向发展。

(3)逐步形成风格。把自己的个性渗透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批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入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第四篇: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高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2005-6-9 10:02:30 来源: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摘 要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将在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并将这种发展的成果用于新课程的建设。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本文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实施前景,帮助教师了解教育工作以及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进

一步明确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 教师角色

一、引言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即制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对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它需要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重新定位。笔者认为执行新课程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在新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教师角色的传统隐喻及分析

“教师是蜡烛”它肯定了教师的奉献与给予。但是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了

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教师是园丁”它提供了田园式的宽松环境;重视学生的成长历程;注意了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强调教师作用的发挥。但是教育阶段的固定性使教育缺欠了修复性(季节与时令);

存在着淘汰制和人为的强制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但是,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易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形成新的机械运动。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它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科

知识的有效传递。但是,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训,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

“教师是警察”它强调了纪律性。但是,师生关系过于严肃,缺乏亲和力,对学生挑剔多

而鼓励少。

以上对教师的隐喻指出了传统教师角色的四个强调与四个忽视:1.强调社会责任,忽视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2.强调教师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3.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4.强调教师的传递性,忽视教

与学的创造性

三、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一)从师生关系看,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

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语法知识讲解,让学生被动抄笔记、背诵语法规则、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习“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不教。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学科知识,而且要结合学科对学生进行品德上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学习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15Necklace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要求学生阐述自己对主人公所作所为及遭遇的看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2003年秋季使用新教材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的教师面对新教材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教,学生不知如何去学,于是就出现了新教材,老教法的不正常现象。新课程所蕴涵的新理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以解释和应付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加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自己就应该是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三)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看,教师应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与课程的分离,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改革中的实施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例如;在上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10THEWORLDAROUNDUS时,我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环境保护”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任务;让学生调查本社区的环境状况,然后制定一份环保宣传海报,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使他们加深对环境问题危害性和严峻性的认

识。从而为环保事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总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于否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必修).高一英语上册

[3]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第一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五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不仅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更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夯实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理念应运而生,与之伴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活将发生质的改变:

一、自身素质的改变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自身素质的改变应该成为为师品格的重要追求。那么,要做到自身素质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要做到教学有激情,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通俗,抑扬顿挫,善于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引起学生共鸣,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教案加以改造和创新,引入新颖性的东西,这也是做好激情教学的根本所在。

另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教师个人思想、品德、精神和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表现,这多方面的表现可以汇聚成一点,那就是要关爱学生。内驱力才是事物发展的持续的有效的源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喜爱教师这个行业,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所建树。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在与学生交往的小节行为上做出示范,以具体的行动影响学生,表里如一,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学生的精神生活。

二、教学观念的改变

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成功的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从方法、手段、途经和资源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和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三、教师角色的改变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合作者转变

在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观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学习。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即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励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经验。

2、由提供者向提醒者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不再是课前搜集调查各种相关信息,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信息提供者,而是变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把单一的课堂回归到生活中的提醒者。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肯定会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会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此时教师要提供可用的学习资源,学生才能继续有效地展开学习。

3、由读书型向社区型转变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书匠”显然已经落伍,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小学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研究,但不是在办公室里查阅书本进行研究,而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的研究。

四、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法灵活,使学生在“活动”中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自学、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问、有机会讲,以民主的精神、合作的方式进行管理,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力手段,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工作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融入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体现了跨学科、跨文化的特性,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意味着很难独立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和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加之激烈的竞争环境,教师一定要依靠集体的力量,伙伴的合作,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变独立的工作方式为合作的工作方式,通过不同学科与同科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教育经验,借助相关专家的评课与指导,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语文课程改革既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挑战,又提供了机遇。教师应抓住这一机遇,关注课程改革、学习、思考、研究新课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不断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改变自已、完善自已。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2007年02月08日 星期四 20:11 浅谈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贵州省黔西县定新乡青杠小学 熊祖凤 贵州省黔西县永燊中学 漆道頔 关键词:新课程 教......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发挥学生个性,兼容多种教学方式的新型教学观念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新课程的实施与对教师角色的再......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小学 李红芳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告......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汪洙的《神通诗》里有这样一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见,古人心目中读书是多么高尚、多么重要的事啊。因此,在新课......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的角色定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相继颁布,是中学地理学科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这两个配套的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根本目标可以归结为“育人”,即培育学生做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在此背景下,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必要......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老庄子中心小学 张树红 今天听了张宏伟老师讲授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收获很多。张老师心贴心的话语,恰当的举例,让人真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