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
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小学 李红芳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告别传统角色,走向新角色,真正走进新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新角色应实现由管理者到发展者的转变;由教授者向合作者的转变;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由执行者向建设者的转变。关键字:新课程 小学语文教师 角色转变 正文: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颗颗充满活力的教学弄潮儿,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新课改带来了新理念,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自己新的角色使命。
一、小学语文教师由管理者走向发展者
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忽视了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成了纯粹为考试服务的“工厂”;分数成了学校形象的“代言人”,成为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只有拼命教,拼命训练学生。教师作为人所必需的精神生命质量得不到保障。只是被动地管理对象,只有“输出”,没有“输入”,而在新课改的今天,强调的是学校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体现。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地加强学习,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应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同时为教师展示专业水平搭建平台,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新教材在编排上也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对新鲜事物要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及时获取信息并发掘有意义的实际知识以及包括科学、文学、美学、哲学、政治和伦理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同时在组织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本身资源的开发。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发展者”呢?对此我反复思考,故有感而发。1.善于吸收——做学习型教师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要求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每位老师都会体会到知识的困乏、现在的课堂是开放的,无法预见的,面对学生的畅所欲“问”,怎样对答如流?所以,新课改要求我们终身学习,做学习型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新课程与新教材还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乐于接受和熟练掌握。积极地利用好电化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现代教学媒体的功能,实现语文课堂的不断优化。2.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课堂的实践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和不断实践的过程。上完课后,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今天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老师收获了没有,课的哪一个环节处理的特棒,哪一个环节还有待提高,篇幅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用就行。如果教师能做到长此以往、坚持不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每节课都会有新意,有亮点。3.勇于奉献——做敬业教师
敬业精神是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教育工作当做职业来看,更要把它当做事业从事,以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真心、热心,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这才不愧为人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面临一个更富开放性和弹性的教学环境,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思考的维度,增加接触各种各样文化和思想的机会。
二、小学语文教师由讲授者向合作者的转变
对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赫尔巴特片面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权威,而杜威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主张“儿童是中心”。自古以来教师都是滔滔不绝的传授者,我们曾经以此为荣。有话可说,说明我们满腹经纶,这才真是个好老师呢。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讲台已大大限制了教师,限制了教学。“讲台”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讲授知识的舞台。教师站在讲台上就要讲。从前,一节课几十分钟,我们挖空心思,引经据典,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一字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但是学生究竟听进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是“讲”所无法考查的。现代社会,信息的纷繁复杂已是不可能“讲”尽的,信息技术的快捷方便已不是“讲”所能比拟的。如果语文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教师的讲上,那必然是死路一条。其实,不论什么能力都是教师讲不会的,也是学生听不会的。站在游泳池边上大讲游泳之道而不让学生下水的游泳教练肯定不配做一个教练。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证明,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单纯的听教师的讲,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长此以往,他们只能是知识的容器,而决不会成为发明的机器。而作为教师我们是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的。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觉得教师应该走下讲台,不要让过多的讲解占据孩子们宝贵的学习时间,不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填充孩子的头脑。孩子是有灵性的,有比我们更为广阔的天地,他们的将来不会再重复我们的过去,我们又何必用我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去塑造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呢!走下来吧,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在课堂上,与学生同迷惑,共探索,同收获,共快乐。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应着重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理解学生具有的“未完成性”和“可塑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教学内容、进度和标淮。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将会更加宽广,教师用知识建立权威的局面将被打破,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新知识和信息,师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只有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步入学生的世界,才能亲近并真正了解学生,只有放下师道尊严才会尊重赞赏学生,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重视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习者、合作者、研究者的身份,给学生以深沉的慈爱、温馨的关怀和近距离的理解,创设出新课标倡导的民主、和谐、积极、开放、融洽的现代语文课堂气氛。
在我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当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我让他们分小组讨论学习,看看课文写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通过讨论了解课文内容。当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我发现在研读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各种景物,而且还学懂了课文是怎样按时间顺序描写课文的,以及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词语。而作为教师的我给他们的是轻松和协的学习氛围,当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显然,教师不必多“讲”,不必过多地分析、说明。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创设其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学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才是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
三、小学语文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转变
信息化时代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取信息的渠道,语文教师己不能满足于仅仅充当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应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车的世界》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小小交通警》、《洒水车》、《让车》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车、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小学语文教师由执行者向建设者的转变
传统课程,学校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导致了教学过程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程,课堂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场,忽视了被训练者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质量得不到提升。现行的新课程,有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尊重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它看重讲求提升儿童少年生命过程的质量。重视学的经历,形成情感互动,体现内涵要素(也就是说着重体现知识与技能培养,重在过程与方法,关键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适应力的模式上也有重大的不同,传统的教育课程模式是金字塔的模式,是高精尖少数,而新的课程下的模式,培养人结合社会的需求,是“橄榄球”模式。
新课程评价要求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他的语文数学成绩一直不理想,真可以说算是老师眼中的差生,父母也无可奈可。可是,这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却明显高于其他同学,他在同学们当中有很高的威信,当老师不在的时候,能处理班级工作中比较棘手的事情,当父母不在店里的时候,能留住顾客,并顺利成交。难道这样的学生一定会比那些优等生差?新课程提出了评价一个学生应充分了解学生。顺着这一基本要求,我们再去认识上面这个孩子,我们就要先肯定他的能力,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心,再在学习方面给予帮助,那么一定会在学业上更进一步。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是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最亮丽的风景线。
新课程一切是“新”的,这“新”意味着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这“新” 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语文教师不断付出艰辛的实践,付出智慧的创造。不断地 对自我的教学活动进行反省,积极的参与教学实践,调整教学过程中的错误的或失当的角色定位。从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促进者,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小学语文教育学》,徐家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大卫·拉泽尔[美]:《智慧的课程——利用多元智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詹纳·格洛克[美]等著(邵红香等译):《自然智力——校园中的科学》,《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30日第8版 [6]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因,提出了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以及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因
义务教育新课程,是全新教育理念下研编而成的,在内容上、教法上均产生了质的改变。它呼唤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师的教法、素质和能力,都需根本性转变和提高。传统理念下,教师体现的“指挥官”的角色,是无法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其原因有四:
(一)新课程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课程内容设置有利于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它把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从根本上讲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它彻底解放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学生有自己课堂活动的权力;同时它还重视培养学生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自觉、积极、主动地来认识客观世界的意识和欲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新课程的设置具有人本性、综合性和均衡性,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实用性和师生共建性。在研编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力求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地发展。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地域差异与课程的适应性,每个知识面处处都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展开。
(三)新课程突出了知识来源的自然性和探索性。在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把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的培养放在了重要地位。解决了传统教材“繁,难,偏,旧”的现象和来源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缺乏与现代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相联系的问题。
(四)新课程的开发具有民主化、异地化,突出了地方和学校对课程设置的创新性和切合实际性。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教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二)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三)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从而得出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这是把掌握的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四)由教“学问”变为育“思维”
学生潜能能否得到开发,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是学生学习中主要的智力活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而更应该是方法,正确灵活的思维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创新思维的火花常常产生于多种思维相互碰撞、高度协调和合理组合之中,潜能的开发常是诸多思维品质长期积累而出现的突破。【1】[2]
(五)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六)评价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原来对学生的评价完全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新课改下,对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多元化,既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获得知识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学生的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并能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在评价时还要注意信息的全面性。全面的信息包括学生学习缺陷部位、性质和程度,以及纠正的方法措施,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取得进步。教师必须承认差异,并注意进行层次教学,进而才能缩小差异,以正确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健康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学习新理论,接受新观念,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出发,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新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我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
从近几年我国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教师角色问题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观点可谓“百花齐放”各自均有不同的视角。尤其是2003 年以后关于新课程教师角色的研究论文和相关专著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的实施给一线教师们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使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引起了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研究基本较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基本内容, 为我们全面思考教师角色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教师角色研究的领域不断地拓展, 如教师角色冲突的研究、教师角色理论的研究等等, 使教师角色问题的研究向前迈进。同时, 也丰富了我国关于教师理论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可以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参照
这些研究发现自身的不足或借鉴他人经验, 从而为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发展指明方向。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对教师的角色转变在内容上只是片面地注重教师与学生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 并且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角色内容大体相同。特别是不同学科下的教师角色内容也都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具体化。二是是对教师角色的研究中理论研究较多, 而实证性研究较少,导致我国教师角色转变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没有落到实处。三是提高教师角色的措施不够细化, 特别是在心理调适和素质培养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对教师角色的研究在客观上折射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正确认识并合理定位现代教师角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2005
[2]张娟《谈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3]程俊俏《我国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研究述评》2006 [3]
第三篇: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浅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改成功与否,教师是关键,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成败,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关键。因此,必须对新型的教师角色作认真的思考,加以重新定位。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核心问题是引导
新课程强调的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语文教师要在注重合作,创设情境中,让学生“动”起来。语文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讲述《醉翁亭记》时,可以设置想象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来感知文本,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促进角色。可设置这样一个情境: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详尽注释,以及网上查询的资料,以“导游”身份写导游词,分小组合作轮流当“导游”、“游客”。导游依次介绍景点“,游客”可向“导游”随时提问。然后各组分别选出最佳“导游”、“游客”,在班内表演。十几分钟后,一份份精彩的导游词呈现在我面前,有些导游词得体而包含亲和力的语言,老到而充满诱惑力的语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和概括能力,我又顺势抛出一个问题:安徽旅游公司为招商引资,开发旅游资源,扩大“醉翁亭”这个旅游胜地的知名度,希望同学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写一则广告词。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作起东道主来,一句句精彩的广告词流泻于他们的笔端,迸发出智慧的火花:①到安徽———游醉翁亭,品醉翁酒,忆醉翁情。②忆当年欧阳文忠公,品酿泉美酒,赏今日琅琊醉翁亭,做醉翁美梦。③忆昔日文豪欧阳修,游安徽名胜醉翁亭……这样,在复述,补充,质疑,解难中,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并领略到了精彩的语言。
为进一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同学们深切体会文章主旨,激活文章的内涵情趣,设计两个问题情境:①假如时空倒回到北宋的庆历年间,你在醉翁亭上与欧阳公相遇,你会怎样与他对话?②人生道路上,当你遭遇挫折或获得成功时,你会如何面对?这样设置情境,放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尝试着运用自己的心力感悟去获得。
二、教师应是课堂教学中“平等中的首席”,关键是发动学生的合作参与
课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首席”,他本身的作用并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向与情境共存,权威也转人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脑力劳动过程,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琢磨讨论,学生的发现能力,质疑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要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积极创设让学生生疑、质疑、辨疑的条件,营造探究问题的气氛,让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身心解放,无拘无束,无心理负担,就能勇于求知,寻根究底,对文本的阅读与学习就不会浮在表面,而会纵向深入,横向扩展,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碰撞,溅发火花,学生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各自受到启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到“平等中的首席”角色,而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包办者,课堂上就会出现浓烈的探究气氛,学生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时就会出现惊人之语,神来之笔”,令人振奋。
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就不是一个发光体———教师,而是“能者为师”,每个学生都会发光。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使学生语文兴趣,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获得提高,而且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师的提高。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三、新课程的教师应充满人文关怀,要以情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充满人文关怀,师生之间更是情意绵绵。教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似火。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境界,师生对文本的深入探讨,心灵之间的沟通就畅通无阻。“情”忌外加,矫揉造作“,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学对它所传递的情和意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传之以情,以情激情,感染学生。这种情是真挚的,高尚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受到熏陶。
教师将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就可激发情感。如于漪老师教学生学习《最后一课》的最后一个场景时,不是一般性朗读、讲述,而是声像并茂,引入高潮。“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就在一位学生满带感情的朗读、刚停,寂寞笼罩课堂的刹那间,录音机里骤然响起“当,当……”12响沉重而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又诧,全神贯注。趁学生惊诧之际,出示一张韩麦尔先生写的“法兰西万岁”两个大宇的彩色图片,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观察、仔细阅读,要求他们在认真品读的基础上,用自己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当时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描述韩麦尔的神情、语言、动作以及他内心的痛楚和期待,描述此时此刻小弗朗士的心情和感受,说明这个场景在《最后一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观察、阅读,情不自禁地朗读,沉醉于文本之中。极其精心地寻找“惊人”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屏息聚神,在心中弹奏出爱国主义最强音,思想升华,情感浓烈,师生在共同学习中成长。
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是靠单纯的技巧和手段的转变,而且是理念、情感的转变,以及学养和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只是客体意义上的“知道”,而且是主体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让学生感、说、动、做,让语文融入学生所有的感觉中去。从根本上讲,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提升语文教学的境界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摘要
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基层教师需要注重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来应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师生关系的转变,以及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的转变,以便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
新课改;角色转变;社会变革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无疑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发生巨大的变化[1]。新课改使我们醒悟到传统教育的弊端,醒悟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成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持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教师职业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与职能随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随着新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我国整个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转型时期,社会文化、政治、经济、传统习俗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因此,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成为事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战略性任务。全社会期待教师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责任,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教育和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变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随着人类文明进入全球化的新时期,知识经济初现端倪。与此同时,日益发达的现代交通技术缩小了人类的物理时空,以信息高速公路为载体的互联网缩小了人类的心理时空。资本、技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自由化、全球贸易的市场化,引发了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教育的联动变化【2】。这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使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和服务的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培养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保证未来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因此,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本,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地球村时代。全球化必然要求教师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职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转变:需要教师加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需要教师从现有教育制度与传统文化维护者和传递者转变为文化的创新者和改革者,成为社会和教育变迁的改革者;全球化同时还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育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注重教育为经济的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变革的时代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二)教育改革呼唤新的教师角色
知识经济的曙光、全球化时代的冲击、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等,使社会发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在培养一代新人和各种人才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成为一个主体性得到高度弘扬并能适应多样化的未来世界的人。就教育的时空而言,学校不再是唯一的教育场所,家庭、社会将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任务,并由此形成立体的教育网络。
就教育的内容而言,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者的灵活主动性增强。从教育的功能看,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开拓了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学生过于依靠课堂、依靠教师、依靠教科书的单一学习模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传统的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的、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切都迫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内容
(一)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3]。在传统封闭式的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输出者,由于教师被定位在学校这个“围墙”内,由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源泉——教师向知识的需求者——学生输出知识的活动,教师就必须承担着把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知识通过输出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的职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教师“单向输出”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我们知道,学生不是一个待灌的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学习掌握知识,又可以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知识的输出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发展了,因此,教学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也应以关注学生学习的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体性也就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信息社会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并且快过时的知识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主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做出适应终身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二)从教师与课程运做的关系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要实现教学生活角色的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构建者转变。
当课程有“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相互作用的主体,教师即课程,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学生同样是课程的有机构成,同样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课程也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美文化,这是课程观的重大变革。
新课程体系给教师预留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新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结合,与实践链接,为教育教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新课程实行开放的内容体系,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注重实践和实际,关注人生、社会和环境,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可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向课程构建者角色转变的作用非凡。
(三)从教师自身角度看教师角色转变
1、由传统教育者向终身学习者转变
在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教师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工作者,其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从踏上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需要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生的学习途径日益多样化,学生的知识也更广泛,如果教师不注意随时充实自己,就无法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也不可能在教学中贯彻教学相长的思想。在新课程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各学科出现了一种交融的现象,适应这一变化,自身知识储量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教师更应该成为终身学习者,学那些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学在教学中没有应用过的东西。
2、由传统工作方式向新工作方式转变
传统的教师是一个孤立的单行个体,有一本教案(或教师用书)就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方式所谓单调。新课程下,教师要教会学生合作,教师自己首先应学会合作。首先,应学会与其他教师的合作,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4】,只有不同学科教师间的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因此,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和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教师打交道。其次,应学会与家长的合作,长久以来教师与家长之间似乎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必须与家长合作,要争取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的问题,教育是一项与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只有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效。可见,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不再是单兵作战,工作方式的转变成为必要。
以上,就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应该进行的几点转变。
三、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
教师角色转变从另一个角度说应该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部分,那么,如何促成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这是一个和现代化社会中的教师素质有关的问题。教师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因此,要成功地实
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必须从上述各成分入手【5】。
(一)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活动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具体情景下所具备的知识。新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它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还应该对学科外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是要知识广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社会的要求,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可。新课程下,教师首先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树立基础教育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观念,学校应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自我教育、规划自身的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民族责任感和参加国际竞争意识的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任务,另外,爱要突出认识和关注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其次,教师要树立活动教育观,活动教学强调探究,强调学生的活动,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在客观上保证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塑造和建构了学习主体。
(三)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教育能力,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才能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成功地“扮演”好教师角色。首先,要使教师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策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个融洽、有效的人际环境。其次,要使教师具备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管理观,探索适应个体特点的、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模式。最后,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素养,提高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道路,它的实施同时也符合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规律。经过这几年在全国的推广,得到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不过,它在全国的推广,对于全国从事基础教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地理解“教师角色转变”这一概念,并且形成新的教师角色转变理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关键就看教师能否成功转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职业在以后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中责任重大。
参考文献
一、期刊文章
[1] 徐申.《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转换》[J].《河南教育》,2006,(1):48-49.[2] 刘近枚.《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定位》[J].《教育研究》,2006,(8):36-37.[3] 冯波.《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7,(2):80-81.[4] 王晓东.《新形式下的教师再定位》[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校学报,2007,(1):22-23.二、专著
[5] 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20.
第五篇: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在新课程逐渐推广之际,准确认识与全面把握教师新角色已成当务之急。
一、语文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转变
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教学,在多数情况下,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期望。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导演的角色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 “ 导演 ”,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二)舵手的角色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否则,就像有的老师那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 “ 舵手 ” 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三)记者的角色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 “ 手 ” 的话题,老师可以从 “ 手 ” 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 “ 门 ” 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 “ 门 ” 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 “ 树 ” 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四)主持人、裁判员的角色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 “ 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语文教师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合作者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应该是本质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这样二者的关系才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不至于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教师才能有投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一)变单一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既要有师生间的合作,也要有生生间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见解,能够与学生共同讨论交流,生生间的合作要有充分讨论的时间,让各小组成员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彼此交流各自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在相互交流中借鉴别人的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合作学习可在针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质疑、理解之时,可在学生学习有异议之时,可在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之时,也可在就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之后的谈收获谈体会时进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差异,学生所关注的侧重点及理解程度的不一样,群体展开合作交流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水平高低各异呈现出个性化特征,而这些都可能与教者的理解及教学设计不一至。只有允许学生尽情表达,鼓励学生尽情表现,才能谈得上解放学生的个性,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二)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的语言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动态组合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各种活动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陶冶情操,培养个性。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更是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形成语文能力的最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亲自去调查、了解、研究,去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变讲授教学为活动教学。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来说最主要的途径是活动式教学。活动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作为一种教学观,它视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活动是建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因此,活动式教学是实施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活动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活动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题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 : 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效应场”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多益。
三、语文教师应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
《课程标准》中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过去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程数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要树立三种观念
1.课程资源观。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对课程资源及教育价值的认识,我们需要有更为深远的视界。例如,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科书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订教科书、编教科书。事实上,教科书只是随造纸印刷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课程资源。仅以教材而论,教科书也只是教材之一种,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教材,卓然走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所。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知识的传声筒”“课程计划”执行者与“教学内容”完成者,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一部“生命的经典著作”的课程价值。实际上,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是最具生命性和创造性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教师不是作为被动的“雇用者”而存在,而是课程设计和课程创新的主体。2.系统优化观。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中的各因素的组合、配置和优化的过程,任何一种因素发挥作用,只能收到局部的效果,而不能取得教育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系统优化以及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之协调运作,相互支持,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高效。所谓优化,主要是指优先性、优效性和适切性。优先性要求在众多资源开发利用中分清轻重缓急,先后有序,形成递进序列;优效性要求开发利用的高效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适切性要求科学合理地对待现有条件,应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3.潜课程观。潜课程又称“隐蔽课程”,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和教学活动中的被人忽视的各种因素,以及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以往,我们在谈到课程及其实施时,只注意到“显课程”,而忽视了伴随其间的潜课程。潜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就已存在,而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将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尤需我们注意。比如,在开发家庭学习资源时,可能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关注和思考,增强学生的体察能力、理解能力,但也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创伤、甚至伤害了学生的感情等;再如,在对社会上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时,良好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多方面的正向引导功能,但其中的消极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在设计课程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潜课程因素,使显课程和潜课程互相补充、互促共效,发挥潜课程教育的积极作用,排除并避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当然,潜课程中大量的内容是无法预先计划的,只能在随机出现时因势利导,相机为用。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
1.遴选、鉴别的能力。现代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囿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切性;在资源相对贫困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交通的能力。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等等。
3.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学生传统语文学习方式的现代转换与超越,同时也是教师语文教育方式的重要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近学生生活;要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然要与社会、家庭、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文化场所取得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以上,从不同视角对语文教师角色进行了基本定位,其实语文教师远不是“圣人与完人”,能够分身从事多种职业,只不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能够行使上述角色的功能与职责。教师在新课程中扮演多重角色乃是大势所趋,因此徘徊与张望只能拉大教师与新课程的距离,使自己游离于课程改革之外。对于教师来说,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尽快地融入到课程改革中来,尽早找到自己与新课程的差距,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以便在新课程实施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