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自信、乐观、热爱生活和高度负责,乐群众之所乐,苦群众之所苦,急群众之所急,群众的利益永远大于自己的利益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焦裕禄。38女人站http://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病魔和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一心一意地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可怕的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可怕的是不能在这个世上做更多有益于社会、有价值的事情;除了吃苦还得要吃苦,吃苦才能知甜,吃苦才会有进步,吃苦才更能热爱生活。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第二篇: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春暖花开时节,习主席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深情回忆焦裕禄事迹,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指明了方向。
焦裕禄,以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50年来,他铸就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呕心沥血的焦裕禄精神,以其所具有的价值力量感召时代、光照千秋,是不朽的精神丰碑、强大的前进动力,阐释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范,昭示着高尚的人生境界,成为我们党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焦裕禄的事迹穿越半个世纪的时空,再次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共鸣。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是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现实的需要。今天,本版撷取一些关于焦裕禄的人和事,希望广大官兵能藉此进一步走进焦裕禄的精神世界,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使焦裕禄精神在中华大地永放光芒。
焦裕禄生平
焦裕禄(1922.8.16-1964.5.14),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领袖与焦裕禄
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1966年9月15日,经周总理同意,焦裕禄二女儿焦守云被安排登上了天安门,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毛主席拉住焦守云的手,走向观礼台。第二天,焦守云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合影,刊登在《人民日报》,她当时才13岁。
1990年6月15日,邓小平为华夏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焦裕禄》题写了书名。这本书还辑入了陈云、宋任穷为纪念焦裕禄逝世26周年的题词和董必武、郭沫若为焦裕禄同志所作的诗词。
1991年2月9日,江泽民来到兰考,向焦裕禄陵墓献了花圈。他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既然居官在位,就要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办实事。是‘菩萨’就得‘显灵’,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江泽民还会见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及其子女,并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4年5月和2003年12月,胡锦涛先后两次视察兰考。1994年5月,胡锦涛到郑州参加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大会,并为“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落成剪彩暨焦裕禄铜像揭幕。胡锦涛发表讲话说:“在今天,认真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仍然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呼唤,是加强党的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对于焦裕禄,习近平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24年前,习近平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填写了《念奴娇》词,表达对焦裕禄的崇敬之情。5年前,习近平到河南调研,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今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还会见了焦裕禄5个子女和当地部分焦裕禄式好干部。
记者与焦裕禄
焦裕禄事迹是怎样发现的1964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题为《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的报道,这是有关焦裕禄事迹最早的一篇报道。新华社记者张应先参与了这篇报道的采写。
张应先是时任新华社河南分社副社长。在一次记者情况汇报会上,农村组记者鲁保国介绍说,1964年5月河南省召开豫东沙丘造林会议,兰考县县长张钦礼在会上除汇报本县造林情况外,还介绍了原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抗击自然灾害的事迹。
记者的介绍一下子把大家带到了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严重灾害的豫东平原上。1962年冬天,组织上派焦裕禄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他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县委“一班人”制定了3年改变兰考面貌的规划,表示不达目的死不瞑目。在焦裕禄的带领下,后来县里的人心凝聚起来了,形势好转起来,但焦裕禄却积劳成疾倒在还没有治理完的沙丘上。接着,高飞、戴德义两位记者把间接听到的有关情况,也在会上作了介绍。
随后,河南分社成立了由张应先、鲁保国、逯祖毅3人组成的焦裕禄报道小组。新华社于11月19日播发了他们撰写的稿件,《人民日报》第二天刊登了稿件。
焦裕禄的事迹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在河南引起很大反响。中共河南省委正式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忠心耿耿为人民的精神,并指示《河南日报》加强这方面的报道。
时隔一年,新华社副社长穆青带着记者冯健到河南了解灾情。最初他们没有准备宣传焦裕禄,后来听了分社对焦裕禄事迹的汇报深受感动,认为焦裕禄的精神太感人了,有进一步宣传报道的必要。焦裕禄对人民的感情是从哪来?焦裕禄在灾害面前顶天立地、在病魔面前视死如归,力量源泉何在?作为县委书记,他的工作方法领导作风是如何形成的、该如何体现?穆青决定留下来,赴兰考采访。
在兰考,穆青、冯健、周原等人经过和各级干部群众座谈,搜集到许多生动感人的素材,决定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再一次报道焦裕禄的事迹。1966年2月7日,1万多字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和《人民日报》刊发后,震撼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
1990年春夏之交,穆青、冯健、周原再访兰考。在兰考,在豫东农村,在同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交谈中,他们看到听到了人民群众对焦裕禄的深切怀念。人们思念他,赞颂他,呼唤他的名字,把他的形象深深刻在自己心里。于是,他们采写了《人民呼唤焦裕禄》这篇报道,如实地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怀念焦裕禄,怀念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深情。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正是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填写了《念奴娇》词。这首词发表在1990年7月16日的《福州晚报》上。
群众与焦裕禄
乡亲们亲切称他为“老焦”
焦裕禄在兰考一共工作了470多天。在这470多天里,焦裕禄带领群众没日没夜、争分夺秒地艰苦奋斗,一改兰考贫瘠旧貌。这470多天,是焦裕禄生命最后的470多天,它驻留在兰考两条黄河故道旁,在绿油油的麦田间,在泡桐树林的年轮里,在兰考老乡的心坎上。
在工作之余,焦裕禄的时间,大都跟群众泡在一起。在兰考的日子里,焦裕禄与群众结下深厚的血肉之情,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起焦裕禄,依然亲切地称他为“老焦”。
1963年12月13日晚上,北风刮得呼呼叫,小雨下个不停。焦裕禄身披雨衣,提着羊肉、红糖、大红枣、黄豆,到土山寨村农民郭大爷家,看望他生病的老伴。焦裕禄敲了敲门说:“大娘,我来看您来了!”郭大爷开了门,一看是焦裕禄,感激地说:“老焦,天这么晚你怎么又来了!”焦裕禄坐在大娘床头说:“大娘的病好点了吧?我今天去红庙,听医生说,羊肉、红枣、红糖、黄豆放在一起熬汤喝,可以治浮肿病,我特意给您带来点试试。”
一天,焦裕禄与同事在同一个饭桌上吃饭,吃着吃着,焦裕禄手中的筷子伸到盘子里夹了个空。有人问:“焦书记,吃着饭你还在想啥?”焦裕禄说:“我怎能不想呢?改变兰考面貌的重担在咱们身上,全县36万人民眼巴巴地望着咱们呢!”
一个冬天的黄昏,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群众:住的怎样?吃的烧的有没有困难?生产队的牲口咋样?这天,焦裕禄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大爷的家里,大爷卧床不起,大娘双目失明。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
1964年春天,焦裕禄病情恶化,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强调工作忙离不开不去住院。医生开了药方,他嫌药贵不肯买,继续坚持下乡工作。当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时,仍在思考如何撰写改变兰考面貌的文章。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惦记着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家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的盐碱地上麦子长得怎么样,老韩陵地里的泡桐树栽了多少„„
也就在那年,正当兰考的封沙、治水、改地斗争节节胜利的时候,焦裕禄永远地离开了。
家人与焦裕禄
一位好丈夫和好父亲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患肝癌不幸逝世,年仅42岁。在焦裕禄葬礼上,妻子徐俊雅手牵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几个孩子低声悲泣的情景令人心碎。
焦裕禄生前热爱生活却少有时间享受生活,但他孝敬老人、爱妻子、爱儿女。现在,焦裕禄家里甚至连张全家福都没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焦裕禄心里惦念的仍然是兰考人民,但他却始终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子女眼中的好父亲。
焦裕禄生前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曾强烈地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年,徐俊雅就是循着焦裕禄那悠扬的二胡声来到他身边的。闲下来的时候,焦裕禄拉二胡,妻子伴唱,其乐融融。
徐俊雅经常为焦裕禄补衣补袜。有一次,袜子破得太不像话了,补新底还要拆旧底。徐俊雅气得把袜子扔在一旁,焦裕禄拿起针线,笑了笑说:“不给咱补咱自己来,袜底越厚站得越稳!”她又心疼地把袜子夺回去认真缝起来。
焦裕禄患病期间,为了给他补补身体,徐俊雅特意为他订了牛奶,可焦裕禄不肯喝。徐俊雅知道,他又在想老百姓的红薯片汤,心里难受喝不下。推来推去,急得徐俊雅眼泪都掉下来了,啪嗒啪嗒落在白色的奶汁里。焦裕禄不忍再伤她的心,才端起牛奶喝了下去。
焦裕禄对儿女要求十分严格。一次,焦裕禄发现儿子焦国庆很晚才回家。一问,原来是看戏去了。他问国庆:“哪来的票?”孩子说:“收票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叔叔没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召集起来,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接着,在他的建议下,县委起草了一个通知:不准任何干部搞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子弟“看白戏”„„
焦裕禄病重时,对前来探望的长女焦守凤深情地说:“小梅,你参加革命工作了,爸爸没有什么送给你,家里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就作为送你的礼物吧„„”
如今,焦裕禄的儿女们越来越感受到父亲的伟大,在平凡中默默传承着父亲的精神。
链 接
焦裕禄心语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一个落后地区的转变,首先是领导思想的转变。如果领导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多危险,多可耻呵!先烈们为解放兰考这块地方,能付出鲜血、生命;难道我们就不能建设好这个地方?难道我们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当怕死鬼?当逃兵?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为人民服务还分职务高低吗?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啊!
——要好好记住,当工作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
(责任编辑:梁飞)原标题:关注:关于焦裕禄那些人和事
第三篇: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饱含深情,对焦裕禄精神时代内涵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出了明确指示,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为民务实清廉作风,提供了标杆,指明了方向。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时期,总书记莅临河南视察,对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河南各方面工作给予有力指导,这是习总书记对河南发展的关心关爱,也是对全省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焦裕禄精神是一面镜子。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高度契合,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兰考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实践载体、重点对象、组织指导原则、特点规律,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对标立规中查找差距,在上下互动中解决问题,在攻坚克难中提振信心,在思考辨析中把握规律,确保每个层级每个单位都真正取得实效。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焦裕禄精神之所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正在于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但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成为全党学习的榜样。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高度概括了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所在、精髓所在,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生动体现,是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的鲜活教材。在新的历史时期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务实发展,就必须大力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为焦裕禄精神注入时代内涵、时代风采,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的新风貌、新形象,持续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实现新转变、新提升,创造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业绩。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河南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组织党员干部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抓好教育实践活动和各项工作。通过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河南克难攻坚、崛起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磅礴能量。
从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看,公仆精神是本质,奋斗精神是精髓,求实精神是灵魂,大无畏精神是重要内容,奉献精神是鲜明特征。作为党员要做到: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何时候都决不犹疑、决不含糊、决不动摇。二是要坚定宗旨意识,始终与群众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群众的贴心人,做群众的主心骨。三是要坚定发展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干事创业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开拓进取与尊重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他强调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时代和人民对发展的要求更高了、面临的任务更重了,更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分深远,它有利于我们的党员干部端正和形成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利于我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焦裕禄精神的实质就是“群众路线”的践行
弘扬焦裕禄精神,首先要把准焦裕禄精神的实质。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当时,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很严重,农业产量很低,群众生活很苦,焦裕禄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身作则、带病实干、严于律己、关心群众,后来积劳成疾、以身殉职。可以说焦裕禄在兰考,既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又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还有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务实作风和高超能力。焦裕禄精神的表述内容可以很丰富,但最准确、最权威的表述应该是习总书记最近在兰考调研考察时所概括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我以为就是“群众路线”的践行,就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弘扬焦裕禄精神,其次要明晰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我认为,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焦裕禄“一切为了群众”的“为民”精神,既有助于新时期人们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坚定,也有助于走中国道路
焦裕禄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兰考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唯一追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新时期党员和领导干部迫切需要加强人本情怀的涵养,一方面,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具备仁爱的道德品质。这一人本情怀又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克己”,即严格依照各种规范准则要求自己,忠实于为人民服务的干部角色;二是“敬人”,即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营造以爱唤醒爱、以信任增进信任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在公共管理中,仁爱不是作为权力执掌者的美德,而是公共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当各种制度还没有完善到足以保障社会正义时,尤须我们的干部具有敢于牺牲私人利益与感情,执著于为民谋求福利的胆识与魄力。
为此,要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等观念十分深刻和入脑入心,而且要对“民为贵”、“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观念十分认同并身体力行。内心要真实、信念要真挚、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要真诚;要深知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并不遗余力地去实践和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走中国道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道路、共同富裕道路和公平正义道路。它对应的或者说它内在的要求就是“为民”。“走中国道路”和“为民”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要一切为了群众”。
焦裕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务实”精神,既有助于新时期人们对伟大事业信心的增强,也有助于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
焦裕禄同志从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这种大广度、大强度和大深度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务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是根本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是我们为人民服务应有的作风。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就要弘扬好焦裕禄精神。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主要是两方面精神: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两种精神的内核就是“务实”精神。务实,就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也是勤俭、勤劳、勤政、勤奋的中华传统美德。这两者内在要求的作风就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弘扬中国精神”和“务实”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焦裕禄“一切依靠群众”的“清廉”精神,既有助于新时期人们对党和政府信赖的加深,也有助于凝聚中国力量
焦裕禄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有安排知青就业的指标,他也是先安排别人,将自己的孩子空下。他还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焦裕禄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买的。反观我们现在有些豪华楼堂馆所、“白宫式”衙门,反差之大,令人咋舌。
清廉,就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保障。当下我们的干部不仅要长期经受执政、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和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而且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特别是民情、党情、国情、世情的“四情”有了深刻变化,形式之风、官僚之风、享乐之风、奢靡之风的“四风”有蔓延之势。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现阶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和难题也前所未有。一是改革向纵深发展,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难度加大;二是思想文化向激荡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管理难度增大;三是公众期待向更高层次发展。这都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深化改革、大胆探索,需要坚定不移地立足中国国情,弘扬民族传统、彰显民族特性、把握民族现实,需要坚定不移地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潮流、回应时代呼声、赋予时代气息。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主要是两方面力量: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两方面力量的支撑点和力量源就是“清廉”。清廉,就是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就是保持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习总书记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我省各级干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认为,总书记关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等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现实针对性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加强党风政风作风建设提供了指南。
古人论为官,推崇“清、慎、勤”,常言“公生明、廉生威”。公与廉,是严于律己、严以修身的效果;慎与勤,则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展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曾被口口相传,“老实人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则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些经验和传统,都为今人留下了镜鉴。
为官莫忘“严”与“实”。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真正将改进作风落到实处,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习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三严三实”,并语重心长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这表明了中央对狠抓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制度建设的长远打算。习总书记对作风建设“三严三实”的要求言简意赅,对广大基层干部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村干部天天与村民打交道,作风如何、能力怎样,关系到一级党组织的形象。村官虽不是“官”,但同样必须加强作风建设,同样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家看得清清楚楚;必须以身作则、拿出榜样,离开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信任你,就没有人跟你干。这些年,聚贤村与苏北花卉有限公司“村企共建”,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靠的就是村党委带领大家干事创业、增收致富。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为指针,以好的作风用权,以好的作风律己,更要以好的作风谋事创业,实实在在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总书记强调的‘三严’‘三实’,是我们基层干部做人做事的行动准则。”南京秦淮区洪武路街道分管民政的副主任李一非说,眼下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新论述,对于我们改进作风,是一剂醒脑洗心的“良方”。严字当头,从实处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认真”二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从严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观。牢记“三严”“三实”,就能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始终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始终懂得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真正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从严格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就可以做出让百姓满意的成绩来。
习总书记 “三严三实”的要求,强调的是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完成历史任务、得到群众认同,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它既有制度上的约束,也有个人修养的要求,突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色。让“三严三实”变成每位党员的实践行为,就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党的宗旨、严守党的各项规定,就要切实做到执政为民、勇于担当。只有这样,在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才能获得群众信赖,才能感染和带领群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把我们的梦想化为现实。她说,中央严字当头抓作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执行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常抓不懈。贯彻“三严”“三实”,就是我们当前抓好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的确,作风建设应该常抓不懈,为的是治某些党员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之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的是治急功近利、不负责任之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的是治挥霍奢靡、铺张浪费之病,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我们应该深刻领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始终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转变作风,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不断改进服务。
学习“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和震撼,引起我们对自己展开一场深刻的价值思考。
一、我是谁——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大学辅导员老师。明确 “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每个辅导员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学生、家长、学校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我们日常的教学创造性实践之中,才能更好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好地为学生、家长、学校以至社会服务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引导动员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
二、为了谁——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同志,我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党员同志始终与人民群总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那么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老师,怎样才能把党员的光荣使命落到实处呢?那就是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大学辅导员教育事业,“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育,投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同时,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还要加强党性修养和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的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人师表,行为示范,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有集体观念,顾全大局,团结互助,勤恳踏实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三、依靠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我理解在具体的教育事业中依靠坚定健康的教育观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弄清“依靠谁”,我才找到工作的方向;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更应该汲取群众智慧,从领导、同事、家长、朋友、学生中获取动力获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集思广益,深入到学生中、家长中获取“第一手教学材料”,从学生中、家长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群众路线是党的“法宝”。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践行党的宗旨的主动性、自觉性,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减少官僚主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公仆意识。只有我们少点私心、多点爱心、公心、小心、细心和关心,尽量让周围的人开心,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深入学习,找准工作中的目标方向,找准工作的力量源泉,正确自身定位,加强学习交流,提高认识,深化实践,贯穿工作的点点滴滴,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生在世,总要有追求,追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有两个:一个是物质追求,一个是精神追求,也就是精神信仰或理想信念。也许有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可能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物质生活已经无可挑剔,但如果没有精神追求,缺乏信仰,生活将会很空虚。这足以说明,精神追求、精神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就好比是人的灵魂。人不能没有灵魂,因此也不能没有信仰。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这“股风”是什么?我认为,这股风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古今中外,人们都一直渴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中国共产党就是以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为最终目标,这既是共产党先进性的灵魂和核心要素,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代表了广大人民特别是有志之士的心声,更是吸引广大热血青年为之不竭奋斗的动力,相信有了这样的精神寄托和理想追求,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地投身到****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去。因此,把党的崇高理想作为人生的追求,深深吸引我向党组织靠拢。
关于“入党为什么”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当初入党时也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认识。正如有些人所说,这绝不是一个在某阶段时间可以一次性作终身解决的问题。认识有个过程,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深入的、没有止境的。为什么要入党?通过多年来的学习、思考和实践,特别是近期主题教育和廉政建设月中的集中学习,我开始对“入党为什么”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我想,对于我来说:
首先,入党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我认识到,入党的过程实质就是认识党、热爱党、发展党和捍卫党的过程,不能存有任何私心杂念,更不能带有功利欲和虚伪心。同时,对于个人来说,形式上的入党一生只有一次,而思想上的入党则是一辈子的事。
其次,入党是一种觉悟的提高。作为一名党员,在思想和言行上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通过实际工作和生活,团结、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志。如果说党员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地方,我觉得那就是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觉悟。
第三,入党是一种特殊的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论是98年的抗洪救灾,还是XX年的抗击“非典”,事实证明,在每一个重要时期、特殊时刻,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因此,“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起码品格,不计教个人得失是对一个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入党,就是要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在奉献中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入党,意味着比群众多吃亏,也意味着比群众多挑重担,更意味着比群众多做牺牲。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为什么”所要着重思考、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在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下功夫。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作为乡镇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必须树立以下四种观念:
一是从政甘于清贫。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代表人民群众行使手中的权力,从政不是发财的途径,当官更不是发财的岗位,想发财,就不要从政为官;想做官,就要甘于清贫。纵观古今中外,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的人,有几个得到了善终呢?
二是为民不遗余力。“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一定要竭尽全力对待,千方百计解决。要乐于同群众同甘苦,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敢于挺身而出,为其排忧解难。
三是工作不存私心。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同时,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自觉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是办事不图回报。我觉得,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为民办事是党员的天职,只要合乎条件,群众要做什么,我们就要给予什么方便,没有什么理由好推辞,没有什么价钱好讲,更没有什么好获取的。办事应该只图功效,只图让人民顺心,让群众满意。
总之,通过对入党动机的冷静思索,深化了我对党组织的认识,深化了自己作为党员的责任感意识。或许这些认识还很肤浅,但我始终坚信当初选择入党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永远正确的,我将严格按党员的要求,按照党员干部要求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时刻牢记入党为什么,时刻想想入党为什么。
第四篇:焦裕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站推荐)
学习《焦裕禄》有感
焦裕禄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作为每一个党员同志和党的领导干部,我们都要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服务人民的精神。
近段时间在单位党支部的布置和安排下,我认真观看了电视连续剧《焦裕禄》带着感动含着眼泪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虽然已经播放完毕但我的思绪依然停留在对这部电视剧的回忆当中,焦书记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时刻浮现在我的心头,思绪万千,感触颇多。
一、只有心里真正装着群众才会为了群众而付出一切
什么是真正地热爱群众,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了群众,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我们才会真正为了群众的利益而牺牲自己。这是我观看《焦裕禄》这部电视剧时最大的感触。焦书记第一天去兰考赴任,就看到许许多多的兰考百姓集体外出乞讨,他们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土地的信任,同时失去了对当地地方官的信任。当时焦书记再三恳求他们留下,但他们还是带着对焦书记的不信任和对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离开了养育他们的村庄和土地,为了活着这一最根本的生存需求,他们甚至抛弃了自己的自尊,只为了能够存活下来。当时看着苦口婆心劝告百姓的焦书记我百感交集,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让学生而每天苦口婆心地教育着我们自己的学生,他们也像这些百姓一样不能够完全理解我们的苦心。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尽心竭力地想要让自己的学生更好,为了学生我们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每天留在学校陪着他们学习,却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尊敬,相反地他们孩子不停地抱怨我们。所以当我看到焦书记殚心竭虑地劝告兰考的百姓时,我非常理解焦书记心头的那份焦虑和惋惜。
当然也正是因为焦书记心里装着这些百姓们,他才会耗尽自己的生命来改变百姓们的生活和命运,饿了不舍得停下吃饭,累了不舍得停下来休息,一心想着要把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奉献给他所热爱的兰考人民。
回过头来再看我自己的工作,有很多地方也是感同身受,一心就想把最好留给自己的学生,每天都在坚持着,努力着。
二、宽容像一盏灯,照亮和温暖群众前进的心
一群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自己的梦想来到了兰考,和焦书记一起为泡桐的的培养和种植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他们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他们品尝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实验的单调和生活的贫困,所以生活在上海的张小芳动摇了犹豫了。兰考当地政府决定给张小芳一个处分,但是热爱人才,尊重人才的焦书记没有同意组织给张小芳的处分,以一颗宽容之心和爱才之心,宽容理解了年轻人在成长道路上所犯的这些错误,决定不给张小芳任何的处分,这些小事同样反映了焦书记对百姓的爱,对人民的宽厚和理解,因为他深切地知道这一个处分会在年轻人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为了留住张小芳,作为一个地委书记,焦裕禄亲自给张小芳写信邀请她回来,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张小芳的联系方式,组织所有的大学生给小芳打电话,每人说一句温暖小芳的话语。也正是焦书记的宽容和热爱,温暖了照亮了群众前进的心,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年轻的姑娘,使她毅然放弃了大城市的舒适和繁华,选择了兰考的清贫和寂寞,为兰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焦书记对于犯了错误的同志也可以做到隐忍和宽容,以他博大的胸怀去感知每一个犯错的人,绝不会对这些犯了错误的人一棍子打死,而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悟和感动他们。当时机耕队的同志犯了错误,他们在屋子喝酒抽烟大口吃肉,横行霸势非常嚣张,就是对这样的几个人,焦书记也是怀着宽容之心感召他们。一边是他们几个酒肉香烟,另一边则是我们的焦书记蹲在院子里吃着硬邦邦的玉米面窝窝,当我看到这样的一幕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我们热爱的焦书记,他一生辛苦为民,把分给自己的大米白面都送给了更困难的同志和南方来的大学生们,自己却吃着又冷又硬的黄面窝窝,这就是我们的县委书记。
但是他并没有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去严肃处理这些司机或者开除他们,相反地仍然让他们继续工作,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和感召他们,让他们更加深刻地反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只有这样他们的反省才会更深刻。
作为教师,我也反省自己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否可以真正做到真正热爱学生,对学生没有任何私心。前段时间我们班有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差行为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主动提出不想上学了。虽然我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赶走任何一个学生,不以学生的成绩评论孩子的好坏,但是当他们真的决定要离开学校时,我并没有真正从关爱他们的角度去制止他们离开,却总认为他们离开不是我赶走他们的就问心无愧,以求得自己的心安理得。批评和反省一下自己,感到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并没有真正做到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并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这是我们需要改正和反省的地方。
同时我也在反思,我们又该怎样面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呢,我们是给与他们严厉地批评还是通过一些道理和实例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呢,其实有时候和风细雨地讲道理它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声色俱厉地批评,更能让孩子们心服口服。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每天面临这几十个孩子,他们既有着自己的思想,但又不完全成熟和正确,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来对待我们的这些孩子们呢?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如果真的爱我们的学生,就请尊重我们的学生。
2.如果真的爱我们的学生,就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经常和学生换位思考,真正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
4.宽严相济,做一个真正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老师,也要做学生的榜样,以我们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感知我们的孩子们。
5.爱屋及乌,爱学生就要有包容孩子犯错的宽容心,但一定要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学生明白对错的道理。
第五篇:雷锋——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雷锋我们永远学习榜样
雷锋这个名字听说过吗?我想大家都听说过,最近电视中经常在提向雷锋同志学习,陈老师也在教大家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今天我首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雷锋的情况:
雷锋,湖南长沙人,1940.12.18出生于贫农家庭,父母兄弟受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地主和资本家的迫害相继惨死,他7岁就成了孤儿,在穷亲戚的帮助、照顾下生活。1949年解放后,受到党和人名政府的亲切关怀,被送入学校读书。他刻苦学习,并积极参加土地改革斗争。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196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升任班长,并被评为抚顺市人名代表。1962年8月15日,在执行汽车保养任务时,身负重伤,不幸牺牲,时年22岁。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从1963年学习雷锋开始到现在已经49年了,社会变了,由原来的 集体干活,吃大锅饭,到现在的土地分包到户,自力更生;生活条件变了,由原来的食不果腹到现在的丰衣足食;人的思想也变了,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有人说“人都是自私的,不可能有什么忘我高尚的人”,说什么“再厉害攸关的时候,谁都是按照人的本能进行选择的”,在这种错误的人身价值观念导向下,有些人只为自己,不顾别人,只求索取,不讲奉献,只图享乐,不思奋斗,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这些否定雷锋精神的观念所产生的恶果,我们现在都已经日益痛
1切的感受到了。前几年在北京有几个学生掉进了龙潭湖中,眼看快淹死了,岸上的人却对“救命”的呼声听而不闻。有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人,见人落水呼救,居然要呼救者“先给钱,后救人;不给钱,不救人”。试想一下,如果落水呼救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当时不在现场或不会游泳,路人对落水者视而不见,听若忘闻,自己又会怎样想呢?
时隔49年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依然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需
要大力提倡和发扬。今年,中央政府倡导全国上下所有人学习雷锋精神。向雷锋学习,绝不是要简单的模仿,而应当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基本方面下功夫。我们新时期的小学生应当学习雷锋精神的哪些方面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学起:
一、要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60年左右没有电视,偶尔可以看次电影,一天,在看电影的时候,开演之前,雷锋同志拿着一本书聚精会神的看着,一个小朋友很奇 怪问“值么点时间,你怎么还看书啊!”雷锋却说:“时间短吗?我已经看了三四页了,时间短,可是看一页是一页,积少成多吗。学习,不抓紧时间不行啊!”说的这个小朋友很不好意思,因为他平常学习抓得不紧,没有珍惜时间看书学习。
雷锋就是这样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来学习。他在鞍钢当推土机手时,就开始抓紧时间认真读书;到了矿山焦化厂工地,在寒冷的夜里仍然坚持读书;如无以后,他更进一步发扬了刻苦读书的精神。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时刻牢记这么克斯的叫道:‘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雷锋很珍惜晚上的时间。每天晚饭后,他除了参加其他活动,其余时间一般都用来读书。又是他感到时间不够,在熄灯以后还要读上一会儿。可是熄灯号一响,在亮着灯学习,就会影响同志们休息。因此车场的工具棚、厨房都成了他学习的地方,有时还到连部办公室去学习。在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夜。
雷锋同志不光自己学习,还经常和同志们一起学习。每星期一、三的晚上,只要连里没有活动,他就组织全班共同学习,并渐渐的形成了一个制度,一直坚持了下来。当他听到有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的时候,他又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下了这样一则日记:
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
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一块好好的模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顶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应钻进去的。
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的这种“钉子”精神使他的战友们坚持学习,使我们的广大人民在那个困苦的时代里坚持学习。同学们,今天我们提倡学雷锋,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能够抓紧时间学习不要浪费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当然,抓紧时间学习不是说让大家课间十分钟不要玩、回家也不要玩,时时刻刻都学习,而是希望大家能正确的分配学习和玩的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该玩儿的时候玩儿,该学习的时候要认真学习,不要三心
二意,边学习一边心里还想着玩儿,这样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将来长大成人后,回想起上学的时侯认为自己没有虚度光阴,没有浪费时间就好。
二、要学习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的思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就是雷锋的崇高愿望。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这天,雷锋因公出差,踏上了从抚顺开往沈阳的列车。上了车,他看到旅客很多,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一位老人。他又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帮着扫地板,给老人找座位,帮助中途下车的旅客拿东西。一些旅客让他歇歇,他却说:“我不累”。到沈阳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他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个大嫂不知什么时候把钱和车票都弄丢了,而火车马上就要开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补了一张车票,塞到了大嫂的手中,让她拿着赶快上车。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的为人民做好事,这就是现在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自己而然的想起了雷锋„„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是啊,做一点好事不难,但要做一年的好事、做一辈子的好事那就特别难了。雷锋做到了,他的一生始终在为人民做事。今天,在这个大会上,我要表扬六年级同学,在学习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们还抽出时间给学前班的小朋友打扫教室。有些人会认为打扫一次教室有什么好表扬的,我们也扫过。不,他们不止扫一次,一个月,两个月,他们从上学期9月份开始,一直坚持到今天,天天轮流为学前班的小朋友打扫教室。今天在这里表扬六年级的所有同学,但也希望不要骄傲,将来走出这个学校,到一个新的环境
中也能一直坚持下去。同时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向六年级同学学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牺牲一点自己的休息时间,多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三、要学习雷锋同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雷锋自从参军后,他从每月的津贴费中,出了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不断充实他的“小图书馆”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储蓄所。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不知不了多少次了,最后已经不得完全改样了,还舍不得丢。天快暖了,连队发放夏装,没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鞋。当司务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的时候,他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套衬衣,一双鞋就行了。”司务长很奇怪问为什么,雷锋说:“有一套就够穿了。我现在穿的这套带不定的衣服,也比我小时候穿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呢!剩下的一套给过节约啦!”还有一次,他去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召开的运动会,大热的天,做完了规定项目,真是又热又渴。他掏出钱,想去买瓶汽水,可巧,这时供水站送来了开水,他又把钱收起来,转身走了。一个战友问他怎么又不买了。雷锋笑笑说:“喝点开水不是一样解渴吗?”有人问:“你就一个人,咱那么多钱干啥?”他却说:“为了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这人又问:“咱们国家那么大,困难再多,还能缺你那几个钱!”积少成多呀,你算算,每人一天节约一角钱,全国一天节约多少钱?不算这笔帐不行呀!
同学们,听了雷锋的这些故事我想有些人会认为:光攒钱不花,真傻!是啊,自己又没有父母兄弟,姐妹亲戚这么多钱留给谁,干什么呢?原来雷锋把这些钱全都支援了灾区和人民公社(也就是现在的乡政府)。雷锋的这种“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大家都要注意从节约一粒米、一分钱、一滴油、一度电做起,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们来算一算这笔账,我国大约13亿人,假如每人每天节约一角钱,那么全国就节约13亿角,合一亿三千万元钱。一亿三千万元能够干什么呢?能够盖4300多个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够盖6000多座小楼房共那些没有房子的贫苦人家居住,能够帮助多少流浪在外的少年儿童重返这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我们现在上学的学费政府全包了,自己只出课本费,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政府每天为每个同学补贴3元钱的营养费。有人认为国家富裕了,我们是不是不用再这么节约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国家在科技、国防等很多方面还是很落后的,因为政府没有钱去研究科学技术,没有钱去研究新式武器飞机。如果我们的家庭都有钱了,身体都能健康的成长,能够支付自己的学费,政府就能省出这笔钱,用这笔钱来搞建设,搞科技,我们国家一定会更加强大。作为小学生,我们如何做呢?我代表全体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要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为班集体献力献策。
二、刻苦学习,努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勤俭节约、热爱集体。不浪费一张纸和一滴水,不损害课桌凳等公物。
雷锋是人们心中的英雄,是道德模范,是做人的楷模。让我们切实发扬雷锋的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雷锋的接班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