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02:5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

第一篇: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

追寻

——读《我这一生》有感

楔子

今年夏天,我去了燕园。博雅塔旁,满池都是清清的莲叶,一团团,圆圆的叶子轻贴着湖水,没有接天蔽日的气势,似乎有些小心翼翼。人们说,这是季荷。我不禁俯首低徊。季荷,季老在红楼任教时所手植也,今已亭亭溢目矣。

都说这是一个大师凋零的年代,新世纪,巴金老人走了,启功老人走了,季老也走了。这些在五四风云中成长起来的人,在新旧文化冲突中丰满起来的人,在新中国见证下飞跃起来的人,在文革改革中深刻起来的人,他们的一生,究竟要用多少张书页来衡量,用多少段轶事来填充,用多少句毁誉来见证?我不知道。读《我这一生》,我没有资格评论,甚至没有资格思考,我所能做的,只是放空大脑,怀着虔诚的心,仰视大师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一路俯拾前人走过的脚印,悉心珍藏。

自幼因为家境贫寒,季羡林被送到伯父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坎坷中,他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教员。命运阴差阳错,偶然的机会,他赴德国留学,在那儿,他找到了自己毕生所爱,并结识了恩师益友。由于二战,他不得不留在德国,几年间,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尽情遨游。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祖国,北大任教的几年间,他经历了文革风雨,在牛棚中思考尽了人生的命题意义,也唏嘘尽了时间的人情冷暖。风平浪静后,深厚的积淀开始显现出异彩,他渐渐由一位研究方向单一的学者,迅速发展成涉猎极广的“杂家”,文史哲儒释道,各有专攻。他的小品文平易简约却韵味悠长,他的学术著作深入浅出,将学术传承的淋漓尽致。季老晚年不慕名利,恬静淡泊,人们尊称季老“国宝”,季老为此专门撰文辞“国宝”“大师”等称号。这样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他的一生该如何波澜壮阔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提到季羡林,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句子便是它。季羡林的一生,担当得起这四句话。

学者的担当与责任何在?

学者应让天地拥有内在的精神与品质。上下几千年,谈起文明,谈起精神,总会让人联想到无数的名句,无数的书籍。华夏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内含不同,就是靠这些点滴百年千年积累起来的。而精神的积累,就靠每个时代的学者。从未听说哪个地域的民族擅长武斗而传芳百世,天地之心,永远是学者之心。

学者应心系生民。生于尘土,而复归于尘土。隐匿于深山老林,与青灯黄卷苦伴一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真正的学者,是更加“接地气”的形象。能够以自己的言行感化混沌愚民的无知,也能以自己的学术成为生民的精神力量。

学者能够担当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学问,技能,或是精神,都是一代代薪火相传的产物。学者所学,不仅为个人所用,更为一门学术的生命力。学问越高深,越艰涩,传承就越需要。

学者能够使人心灵纯净,去除浮躁,渲染人世的安宁。武力的反抗可以以暴易暴,用武力来平压,心灵的逆反,却只有靠另一个更加伟大的灵魂来改造。学者之心,是最为高尚纯净的,学着本身的存在,就可以压下俗众的浮躁,制服不安分的胡思乱想,万世的太平,便只有靠这种精神制服来实现。

学者,无所不能。

季老,是这样一个人。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贯穿全书的一首陶渊明的诗,我想,季老一生的温婉平和淡泊坦然,很大程度上是受这首诗的影响吧。陶渊明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一辈子寻找桃花源,在市朝中“大隐”,一生坚持简约,不为五斗米折腰。现世的季老,带给我们的思索不亚于千年前的靖节先生。在生命的大悲痛与大制约下,个体似乎永远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不喜亦不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陶诗似乎更胜一筹,对于新世纪的生活,“不惧”甚于“不悲”。面对大化,每个人都会油然生出强烈的渺小感,似乎在无边的大海上沉浮,哪怕抱住一截生命的浮木,也只是换一种方式随波逐流,任何呼号都是无力而绝望的,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惧”呢?偶然的蝇头小利,或是不经意的收获,都似乎表明着命运的垂青,这时候,谁能“不喜”呢?然而,“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其中,必摇其精”。这样浮浮沉沉的一生,又有多少人还能在庸碌之外,略有成就呢?

而对于人生面临的无数的选择,在季老看来,还是“应尽便须尽”吧。前路艰险,未知的事物多,机遇也多,在机遇面前嗫嚅退缩,不敢向前,只会把时间和机遇浪费。应尽的时候,只需竭尽所能。“求其必然”之后,便“顺其自然”吧,让所有应该流逝的往事流逝,无复独多虑。豁达一生,来去无牵挂。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有种感觉,季老一直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与坚信。他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相信人心向善,相信所有的丑恶都是偶然的错误,哪怕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无比认真地完成着自己苦不堪言的工作,同时日日反省自己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差距,在被红卫兵批斗得流离失所的时候,他甚至从心底里没有一丝怪罪那些孩子们。季老只是努力地反省自己,努力地让自己“更红更专”,甚至在他被人欺凌的时候,在他和他的学术被人侮辱的时候,他依然看到了人世美好的一面。在牛棚改造,他依然能看到工友间被压迫的友谊,能看到尽管畸形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亲情。在当门卫的时候,他依然每天坚持翻译,在零碎时间翻译出了《摩罗衍那》。在人性遭到挤压的时候,他努力看到了自然的美。

尽管季老的“愿望”没能实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好,但季老仍旧倔强而执着地坚守着“对每个人都好”。我时常在想,一颗被世俗伤透了的心,是如何自己在宁静中舐舔伤口,迅速恢复,又继续在大浪中沉浮。或许这就是季老大度所在吧。

季老的“恍然大悟”,让人心里无比的惭愧与悲痛啊。“根本不可能的”,季老何时语气如此强烈过?既然根本不可能,似乎只有接受了,但季老接受得如此平和,如此理所应当,不得不令世人敬仰啊。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终于,季老步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或许有人认为,长寿是件幸福的事,但在季老看来,活得太久,反而是件痛苦的事。因为看的太透,懂得太深,经历的太多,想得太远,反而对生命,对人世没了幻想,只有了现实,又怎会时常受到鼓舞呢?

季老是平和的,是淡然的,但面对漫漫人生路的悲哀,也只能“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读到这儿我不禁想问,既然季老对人生的悲哀如此洞彻,又是什么驱使着他一路“坎坎坷坷”地走到了耄耋之年呢?难道是一种学者的担当?还是对人生的责任感?

其实,所有的一切,在季老心中都是有印记的。他忘不了年幼时对母亲的愧疚,(那篇《永久的悔》究竟折磨了季老多少年啊),他忘不了留德期间的人情冷暖,(值得一生回忆的情该

多么深厚),他忘不了文革时的屈辱与罪辛,(耄耋之年,对多年前的细节依旧历历在目)„„其实,他一点儿都没忘,甚至记得刻骨铭心。只是,他不能让自己受回忆之累,毕竟人只能往前看,总活在回忆里,又怎能往前走呢?我不敢说自己经历过什么,但却总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短短十几年的回忆就足以把我压垮,季老如此厚重的回忆,却只是云淡风轻。难道只有经历过一切,才能拥有平淡超然的心境吗?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稀奇古怪的。个人走的路有时候并不由自己来决定。假如我当年留在家里,走的路是一条贫农的路。生活可能很苦,但风险绝不会大。我今天的路怎样呢?我广开了眼界,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季老的一生是不平坦的。我时常在想,人完整的一生,就像一簇四通八达的铁路,经历了无数的岔口才到达了现在的位置。如果当初,在某个不起眼的岔口,我们稍稍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如今的自己会身在何处,去向何方?十几年的时间不足以承载生命的偶然性,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这过去的无数的“偶然”,酿就了眼前的必然。如果季老年幼时未被送到养父母家中,他会留在农村安守一生,如果当初离开清华之后,没有逆流留德,他会在讲坛执鞭播桃种李,如果在德期间,没有被二战困住,他不会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量„„在不知不觉中,命运操纵着,抗争着,妥协着,在默默中,命运改变着。

季老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呢?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他是认识了世界的。每每提到老教授,总会想起游学世界,总会想起飘扬的白发下深邃的目光,脑海中总会浮现在遥远的异国,年轻学子眺望着故土,眼里满是思念与坚毅。认识了世界,他更是认识了人生的。人生又是什么呢?是法西斯外表下,季老感受到的温情吗?是共产主义外衣下,季老体会到的世态炎凉吗?而最让我惭愧难当的,是季老认为自己获得了“虚名”。如此厚重的积淀,如此丰富的阅历,若季老空负“虚名”,我辈又有何人敢称,自己拥有实学呢?

“我曾走过阳关大道,也曾走过独木小桥;坎坎坷坷,又颇顺顺当当,一直走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当年让我自己选择道路的话,我究竟要选哪一条呢?概难言矣!”

不知为何,这句话让我产生无比的悲痛感。一句“概难言矣”,吐露出的是百岁老人怎样的无奈与辛酸。回首来时路,皇皇近百年,这部百年的巨著中,有多少情节是悲,有多少情节是喜,又有多少情节,连作者都不清楚究竟是喜是悲呢?在我短视的目光看来,季老何曾走过阳关大道?他的哪一步不是步履维艰?但这样一条不平坦的路,居然被季老形容为“颇顺顺当当”。一路豁达无碍地走到耄耋之年,或许宽容之道便是长寿的秘诀吧。

一位位世纪老人,当他们步入耄耋时,给人的感觉总是这样无比的平和与坦然,少年是无知轻狂的,盛年是志满意得的,中年是畏首畏脚的,只有老人,只有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老人,内心才能拥有这种真正的宁静吧。他们经历过,体会过,忧过,惧过,痛过,爱过,失望过,憧憬过,因而再回首时,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没有人能够真正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一生,哪怕重来一次,也不知在哪一个个岔路口如何选择。但毕竟每条路都有它延伸的方向与理由。于是,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不多的岁月。如果年少时没有离家求学,如果没有遇到那样一群师友,如果这个夏天没有选择同济,现在的我又会身在何方,牵挂何事,追求何物呢?概难言矣!

可我的这句“概难言矣”,同季老的这句相比,又是怎样的微不足道。那个年代,每个小小的决定都足以改变一生。当局者迷,当走过这段曲折时,便不由的感慨了。感慨又如何?个中滋味,“概难言矣”!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的这

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考,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这大概就是季老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吧!继续选择这条路,依旧做个学者。但季老的“附加条件”却让我沉思,“脸皮厚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不好意思”在学术上偷懒,“不好意思”在名誉上争执,“不好意思”给他人带来麻烦?“心黑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黑不下心”攫取唾手可得的利益,“黑不下心”欺凌甚至反抗欺凌,“黑不下心”给后生传授不精准的学术知识?“自知之明少一点”,这一生,季老又是怎样“颇有自知之明”地婉拒了无数邀请,“颇有自知之明”地辞去了各种头衔,“颇有自知之明”地把各种机会让给了别人„„来世,哪怕有来世,季老又怎会允许自己放下这些,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俗人呢? 季老是在反思自己,实际确实在叩问世人,叩问社会啊!怎样才能让这个世界的人,脸皮不再那么厚,心不再那么黑,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再那么多,自知之明不再那么少呢? 几个问题,跨越两个时代。

尾声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颁奖词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

读完全书,我已全然没有了感慨。一代学者不平凡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他留给人的,远远不止是那等身的著作,那四处播撒的学术的阴凉,更是无可估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财富。季老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缅怀,除了唏嘘感慨,便只有生生世世的追寻,追寻那渐行渐远的大师的风采,追寻那被人遗忘的沉静的时代。

第二篇: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

追寻

——读《我这一生》有感

楔子

今年夏天,我去了燕园。博雅塔旁,满池都是清清的莲叶,一团团,圆圆的叶子轻贴着湖水,没有接天蔽日的气势,似乎有些小心翼翼。人们说,这是季荷。我不禁俯首低徊。季荷,季老在红楼任教时所手植也,今已亭亭溢目矣。

都说这是一个大师凋零的年代,新世纪,巴金老人走了,启功老人走了,季老也走了。这些在五四风云中成长起来的人,在新旧文化冲突中丰满起来的人,在新中国见证下飞跃起来的人,在文革改革中深刻起来的人,他们的一生,究竟要用多少张书页来衡量,用多少段轶事来填充,用多少句毁誉来见证?我不知道。读《我这一生》,我没有资格评论,甚至没有资格思考,我所能做的,只是放空大脑,怀着虔诚的心,仰视大师这波澜壮阔的一生,一路俯拾前人走过的脚印,悉心珍藏。

自幼因为家境贫寒,季羡林被送到伯父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坎坷中,他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教员。命运阴差阳错,偶然的机会,他赴德国留学,在那儿,他找到了自己毕生所爱,并结识了恩师益友。由于二战,他不得不留在德国,几年间,他如饥似渴地吸收先进的文化知识,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尽情遨游。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祖国,北大任教的几年间,他经历了文革风雨,在牛棚中思考尽了人生的命题意义,也唏嘘尽了时间的人情冷暖。风平浪静后,深厚的积淀开始显现出异彩,他渐渐由一位研究方向单一的学者,迅速发展成涉猎极广的“杂家”,文史哲儒释道,各有专攻。他的小品文平易简约却韵味悠长,他的学术著作深入浅出,将学术传承的淋漓尽致。季老晚年不慕名利,恬静淡泊,人们尊称季老“国宝”,季老为此专门撰文辞“国宝”“大师”等称号。这样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他的一生该如何波澜壮阔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提到季羡林,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句子便是它。季羡林的一生,担当得起这四句话。

学者的担当与责任何在?

学者应让天地拥有内在的精神与品质。上下几千年,谈起文明,谈起精神,总会让人联想到无数的名句,无数的书籍。华夏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内含不同,就是靠这些点滴百年千年积累起来的。而精神的积累,就靠每个时代的学者。从未听说哪个地域的民族擅长武斗而传芳百世,天地之心,永远是学者之心。

学者应心系生民。生于尘土,而复归于尘土。隐匿于深山老林,与青灯黄卷苦伴一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但真正的学者,是更加“接地气”的形象。能够以自己的言行感化混沌愚民的无知,也能以自己的学术成为生民的精神力量。

学者能够担当承前继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学问,技能,或是精神,都是一代代薪火相传的产物。学者所学,不仅为个人所用,更为一门学术的生命力。学问越高深,越艰涩,传承就越需要。

学者能够使人心灵纯净,去除浮躁,渲染人世的安宁。武力的反抗可以以暴易暴,用武力来平压,心灵的逆反,却只有靠另一个更加伟大的灵魂来改造。学者之心,是最为高尚纯净的,学着本身的存在,就可以压下俗众的浮躁,制服不安分的胡思乱想,万世的太平,便只有靠这种精神制服来实现。学者,无所不能。季老,是这样一个人。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是贯穿全书的一首陶渊明的诗,我想,季老一生的温婉平和淡泊坦然,很大程度上是受这首诗的影响吧。陶渊明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一辈子寻找桃花源,在市朝中“大隐”,一生坚持简约,不为五斗米折腰。现世的季老,带给我们的思索不亚于千年前的靖节先生。在生命的大悲痛与大制约下,个体似乎永远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不喜亦不惧。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陶诗似乎更胜一筹,对于新世纪的生活,“不惧”甚于“不悲”。面对大化,每个人都会油然生出强烈的渺小感,似乎在无边的大海上沉浮,哪怕抱住一截生命的浮木,也只是换一种方式随波逐流,任何呼号都是无力而绝望的,在这种情况下,怎能不“惧”呢?偶然的蝇头小利,或是不经意的收获,都似乎表明着命运的垂青,这时候,谁能“不喜”呢?然而,“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其中,必摇其精”。这样浮浮沉沉的一生,又有多少人还能在庸碌之外,略有成就呢?

而对于人生面临的无数的选择,在季老看来,还是“应尽便须尽”吧。前路艰险,未知的事物多,机遇也多,在机遇面前嗫嚅退缩,不敢向前,只会把时间和机遇浪费。应尽的时候,只需竭尽所能。“求其必然”之后,便“顺其自然”吧,让所有应该流逝的往事流逝,无复独多虑。豁达一生,来去无牵挂。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有种感觉,季老一直保持着孩子般的纯真与坚信。他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相信人心向善,相信所有的丑恶都是偶然的错误,哪怕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无比认真地完成着自己苦不堪言的工作,同时日日反省自己与“共产主义思想”的差距,在被红卫兵批斗得流离失所的时候,他甚至从心底里没有一丝怪罪那些孩子们。季老只是努力地反省自己,努力地让自己“更红更专”,甚至在他被人欺凌的时候,在他和他的学术被人侮辱的时候,他依然看到了人世美好的一面。在牛棚改造,他依然能看到工友间被压迫的友谊,能看到尽管畸形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亲情。在当门卫的时候,他依然每天坚持翻译,在零碎时间翻译出了《摩罗衍那》。在人性遭到挤压的时候,他努力看到了自然的美。尽管季老的“愿望”没能实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对他好,但季老仍旧倔强而执着地坚守着“对每个人都好”。我时常在想,一颗被世俗伤透了的心,是如何自己在宁静中舐舔伤口,迅速恢复,又继续在大浪中沉浮。或许这就是季老大度所在吧。季老的“恍然大悟”,让人心里无比的惭愧与悲痛啊。“根本不可能的”,季老何时语气如此强烈过?既然根本不可能,似乎只有接受了,但季老接受得如此平和,如此理所应当,不得不令世人敬仰啊。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终于,季老步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或许有人认为,长寿是件幸福的事,但在季老看来,活得太久,反而是件痛苦的事。因为看的太透,懂得太深,经历的太多,想得太远,反而对生命,对人世没了幻想,只有了现实,又怎会时常受到鼓舞呢?

季老是平和的,是淡然的,但面对漫漫人生路的悲哀,也只能“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读到这儿我不禁想问,既然季老对人生的悲哀如此洞彻,又是什么驱使着他一路“坎坎坷坷”地走到了耄耋之年呢?难道是一种学者的担当?还是对人生的责任感?

其实,所有的一切,在季老心中都是有印记的。他忘不了年幼时对母亲的愧疚,(那篇《永久的悔》究竟折磨了季老多少年啊),他忘不了留德期间的人情冷暖,(值得一生回忆的情该多么深厚),他忘不了文革时的屈辱与罪辛,(耄耋之年,对多年前的细节依旧历历在目)„„其实,他一点儿都没忘,甚至记得刻骨铭心。只是,他不能让自己受回忆之累,毕竟人只能往前看,总活在回忆里,又怎能往前走呢?我不敢说自己经历过什么,但却总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短短十几年的回忆就足以把我压垮,季老如此厚重的回忆,却只是云淡风轻。难道只有经历过一切,才能拥有平淡超然的心境吗?

“一个人的一生难免稀奇古怪的。个人走的路有时候并不由自己来决定。假如我当年留在家里,走的路是一条贫农的路。生活可能很苦,但风险绝不会大。我今天的路怎样呢?我广开了眼界,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季老的一生是不平坦的。我时常在想,人完整的一生,就像一簇四通八达的铁路,经历了无数的岔口才到达了现在的位置。如果当初,在某个不起眼的岔口,我们稍稍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如今的自己会身在何处,去向何方?十几年的时间不足以承载生命的偶然性,可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发现这过去的无数的“偶然”,酿就了眼前的必然。如果季老年幼时未被送到养父母家中,他会留在农村安守一生,如果当初离开清华之后,没有逆流留德,他会在讲坛执鞭播桃种李,如果在德期间,没有被二战困住,他不会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储量„„在不知不觉中,命运操纵着,抗争着,妥协着,在默默中,命运改变着。季老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呢?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生,获得了虚名。

他是认识了世界的。每每提到老教授,总会想起游学世界,总会想起飘扬的白发下深邃的目光,脑海中总会浮现在遥远的异国,年轻学子眺望着故土,眼里满是思念与坚毅。认识了世界,他更是认识了人生的。人生又是什么呢?是法西斯外表下,季老感受到的温情吗?是共产主义外衣下,季老体会到的世态炎凉吗?而最让我惭愧难当的,是季老认为自己获得了“虚名”。如此厚重的积淀,如此丰富的阅历,若季老空负“虚名”,我辈又有何人敢称,自己拥有实学呢?

“我曾走过阳关大道,也曾走过独木小桥;坎坎坷坷,又颇顺顺当当,一直走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当年让我自己选择道路的话,我究竟要选哪一条呢?概难言矣!” 不知为何,这句话让我产生无比的悲痛感。一句“概难言矣”,吐露出的是百岁老人怎样的无奈与辛酸。回首来时路,皇皇近百年,这部百年的巨著中,有多少情节是悲,有多少情节是喜,又有多少情节,连作者都不清楚究竟是喜是悲呢?在我短视的目光看来,季老何曾走过阳关大道?他的哪一步不是步履维艰?但这样一条不平坦的路,居然被季老形容为“颇顺顺当当”。一路豁达无碍地走到耄耋之年,或许宽容之道便是长寿的秘诀吧。

一位位世纪老人,当他们步入耄耋时,给人的感觉总是这样无比的平和与坦然,少年是无知轻狂的,盛年是志满意得的,中年是畏首畏脚的,只有老人,只有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老人,内心才能拥有这种真正的宁静吧。他们经历过,体会过,忧过,惧过,痛过,爱过,失望过,憧憬过,因而再回首时,也无风雨也无晴。或许没有人能够真正准确地评价自己的一生,哪怕重来一次,也不知在哪一个个岔路口如何选择。但毕竟每条路都有它延伸的方向与理由。于是,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不多的岁月。如果年少时没有离家求学,如果没有遇到那样一群师友,如果这个夏天没有选择同济,现在的我又会身在何方,牵挂何事,追求何物呢?概难言矣!

可我的这句“概难言矣”,同季老的这句相比,又是怎样的微不足道。那个年代,每个小小的决定都足以改变一生。当局者迷,当走过这段曲折时,便不由的感慨了。感慨又如何?个中滋味,“概难言矣”!

“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辈子还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的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考,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自知之明少一点。”

这大概就是季老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吧!继续选择这条路,依旧做个学者。但季老的“附加条件”却让我沉思,“脸皮厚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不好意思”在学术上偷懒,“不好意思”在名誉上争执,“不好意思”给他人带来麻烦?“心黑一点”,这一生,季老是怎样“黑不下心”攫取唾手可得的利益,“黑不下心”欺凌甚至反抗欺凌,“黑不下心”给后生传授不精准的学术知识?“自知之明少一点”,这一生,季老又是怎样“颇有自知之明”地婉拒了无数邀请,“颇有自知之明”地辞去了各种头衔,“颇有自知之明”地把各种机会让给了别人„„来世,哪怕有来世,季老又怎会允许自己放下这些,成为一个随波逐流的俗人呢? 季老是在反思自己,实际确实在叩问世人,叩问社会啊!怎样才能让这个世界的人,脸皮不再那么厚,心不再那么黑,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再那么多,自知之明不再那么少呢? 几个问题,跨越两个时代。

尾声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感动中国颁奖词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看望季羡林

读完全书,我已全然没有了感慨。一代学者不平凡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他留给人的,远远不止是那等身的著作,那四处播撒的学术的阴凉,更是无可估量的文化历史和精神财富。季老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缅怀,除了唏嘘感慨,便只有生生世世的追寻,追寻那渐行渐远的大师的风采,追寻那被人遗忘的沉静的时代。

第三篇:《季羡林的一生》读后感

《季羡林的一生》读后感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社会科学界泰斗,其品德文章,学品人品是国内外学人所称道的。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范文澜先生誉为〝国宝〞,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季羡林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郝斌教授又誉他为北京大学的〝镇校之宝〞。他学富五车,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翻译学、哲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所通语言近十种,其文学著作在文化交流、佛教、语言学、糖史等方面均成一家之言,有传世之作。多年来季羡林先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也成为年轻学人热爱的老一辈学者,他从一位农民之子成长为学术泰斗的经历,给无数学子以鼓励。

《季羡林的一生》作者蔡德贵,是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曾任季羡林助手,因此对季羡林大师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该书即是详尽叙述了季羡林先生从幼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让我们从中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淘气孩子成长为学界泰斗。而先生的博学睿智,谦恭有礼,真诚朴实,在书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禁折服于季羡林老先生的学识和气节。

正如蔡德贵先生所说,季羡林先生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是一位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社会科学界泰斗,是学术的象征,是知识分子的象征,更是气节的象征,那么,我们不禁要猜测,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呢?而这正是该书回答的问题。

该书以平实的语言,论述了季羡林先生的成长历程,并且在对季

老求学生涯的描述中,着重对季老的亲朋,恩师,如胡也频、董秋芳、朱光潜、瓦尔德施米特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正是这些人引导季羡林先生走上了文学之路。而齐鲁文化的深刻影响,清华大学的学术熏陶,在德国受到的严谨的学术彻底性的训练,最终铸就了季羡林先生这样一位笃实敦厚的博大长者,文通中外的硕彦鸿儒。

季羡林先生作为名冠遐迩的东方宏儒,吸引众多学者去探讨研究的,除了渊博的学识外,还有他所具备的知识分子的品格。在该书中,季羡林先生对于学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对他人的谦恭有礼,宽厚挚诚,以及对祖国的关注和热爱,处处可见。

季羡林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文化大革命其间,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他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的信心。而在该书中提到的先生的散文作品《二月兰》《幽径悲剧》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先生的赤子童真。

通过该书的介绍,我们从中感受到季羡林先生学识和人格的吸引力,亦让人不禁发出大师已逝,继者难寻的慨叹。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钦佩季老的学识和人品的同时,最重要的是继承和发扬季老的治学态度和道德精神,那么,即使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公共管理学院3班

学号:20111300111

姓名:周舒玲

第四篇: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在书中季老不知道多少次的提到了他的母亲,那个他6岁了就离开了再也没能再见到的那个女人。

母亲,一个太过于沉重的字眼,女性和男性是很不一样的,女生更加柔弱也更会体现出自己的感情,所以可能这样吧,女性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的比父亲更加重要的角色,起码在男生的世界里,母亲是第一个也是自己成长经历中起先锋作用的女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形成的几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一个女人特别特别的重要,我一向是个谨慎的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吸收了我的母亲的特点。

相对照而言,母亲和父亲,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柔弱的强大,而父亲往往给予的是那种在内心中支撑你最坚硬的东西,父母给予的大多数东西都是没办法用言语描述的,其实自己就是父母的一种融合。我的父亲年轻时急躁而直爽,老了之后缓和和理解,母亲年轻时强大而又隐忍理解,老了却有点小女人的脾气,一切的东西都不是表面的样子,没有完美只有切合,其实都有让步都有理解和忍让,爱情总是轰轰烈烈,而之后的婚姻真的是需要是努力去维持,这种努力一定是双方的,而且不能用天平去衡量,说起来就变得好复杂。非得说起来的话我融合了好多人,一张毒蛇的破嘴像大舅,身体素质比不上二舅不过也蛮好,心底里有三舅的小气,有时候遇到不平的事也会冲出来像我大姨,最心底的善良是老娘的,对别人都蛮不错的是三姨的,办事雷厉风行直爽有傲气没架子是我老爸的,有时候也会很有脾气是小叔的,对爱情很笨拙却坚持心中所想的稳稳的想法是大伯,有点很笨的小九九还知道心疼东西是二伯的,每个人都在我身上有一点点的印记,包括所有在我身边的朋友兄弟,认识的人,每个人都会在我身上留下很多的印记,我很笨的谢谢这所有的人教会我这么多的东西。

忽然就偏离的题目,母亲,我一直很奇怪的问题,还是那种理科生惯用的心理在作怪,季老在回忆中不止一次的后悔没有去孝敬自己的母亲,但是通读全篇,甚至没有发现他的母亲对他有多大的影响,我在好奇是不是一种高教育分子知识分子的一种本能的遵从中国基本传统的一种心理在作怪,有时候经常会有这种让事情非常不美好的想法,不过只是把自己分离出来一个极度理智而客观的自己,用这个自己去审视所有的事情,其实写出来是很煞风景的,不过所有的都只是假设而已,这个自己会适当的躲在自己的最深处。

真亦假假亦真,再写下去可能会想更多正面或者负面的假设了,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季老是个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我心目中自己应该的样子,假设并不影响我现实生活中的我,只不过是我思考的一种方法而已。打断于此。

第五篇:季羡林黄昏读后感

季羡林黄昏读后感

开元小学雅竹班 赵可

《黄昏》这一文是季羡林先生早期的作品,写于他大学毕业前夕的1934年1月14日,本文是以作者独特眼光来审观生活中的黄昏的匆匆流逝以及作者对黄昏的来和去提出了提问。

窗外红彤彤的落日染红了天际,燃烧的激烈,却又带上几分美艳。此情此景,恍若画卷,却又更胜一筹。只是,这绯红撩人的黄昏,又有谁真的有所在意?众人都只是在对的时间干错误的事情,然后又在错误的时间,在艳红转而黯淡之后,才会无比叹惋,摇头直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季羡林的《黄昏》是绝美中带着窒人的叹息。在温馨美丽惬意的黄昏面前,我们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却又也是那么的可悲。我们不曾有过欣赏黄昏的经历,却也不曾珍视过这些机会。这些排山倒海般向我们袭来,让我们措手不及,应接不暇。

总有人爱推迟,总会满不在乎地说:“这事等明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日月月,岁岁年年。明明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殊不知我们自己口中的明日,就足以将你我推入地狱!

曾经有过这么一道益智题:“什么一直在到来却从来也未曾到达?”我一度为想出答案而伤透脑筋。然而,答案出来却让我啼笑皆非——明天。是啊,我们是否对黄昏就如同对待明天一样。知道它会到来,却从没重视过它的到达。有人说,不要只看重结果,重在过程。可是,没有希望没有目的的等待难道不是一种摧残吗?

一天的黄昏有一天的美丽。夏日里看墙角渐暗,看四周的白墙也布上一层阴影,一直看到暗灰的天空里嵌上闪着眼的小星。在冬季,黄昏来得早了,是寒风吹走了它的光和热吗?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颤抖,渐渐地它的身影也模糊了。

黄昏真美丽,可他不能久留。当日子悠悠流走,你是否留够时间体会人生的美好,别被太多的梦牵绊,别让这关在门外。

下载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季羡林《我的一生》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季羡林语录读后感

    《季羡林语录》读后感 本月阅读了《季羡林语录》,该书主要记录了季羡林先生一些关于人生、处事、修身养性、生活、治学等智言慧语。俗话说,名言警句,圣言古训千千万,记住并理......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六、二刘源川 也许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尽管久仰季羡林大名,尽管《季羡林谈人生》就放在案头,我却迟迟未能细读。年前在电视和网络中,闻年过耄耋的季......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一滴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 一粒沙子可以看出世界, 一张脸上可以看出一座天堂, 而好书可以无数人的命运。--题记最近读《季羡林谈人生》引来些许感慨......

    季羡林说国学读后感

    题记:本文章的目的:写这篇文章没有别的意思,季羡林说国学读后感。我才疏学浅,读的书也不多。仅仅发表一些很个人的看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也记录一些想法,以及自己对该书的一些笔......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读一本书就是在和作者交谈,不同的作者给你不同的信服感。和季羡林这样的大师交谈,你始终会觉得他是那么高大,那么令人景仰,而自己又显得那么卑微和渺小。提到季羡林我就想到这......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范文一: 这本书是由季老的随笔散文整理汇编而成,每一篇文字都在探讨一个相对独立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就可以相对比较全面地了解季老对待人生的哲学和态度。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