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季羡林自传》

时间:2019-05-12 17: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季羡林自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季羡林自传》》。

第一篇:我读《季羡林自传》

我读《季羡林自传》

以前朦胧记着读过他老人家的散文,语言很优美,却忘记了出处。前两天下了《季羡林自传》,很想感受一下大家的风范,季老是我们的国学大师,还是世界级的。但我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的只是谦恭、勤奋。

“不似少年,胜似少年”他在上了年纪之后这样评价自己,的确,我们年轻的一代,勤在何处,又奋在何处。人家季老九十多岁了,天天早起,还在不停地书写文章。这真的是一个伟人与平凡人的差距。他说自己的一生是平凡人的平凡经历,“平凡”哪一个伟人不是一步步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要是真有一生下来的就是天才,我只能认为他是高级中的高级生物。我也认同了一个观点,“不是谁都可以成为伟人的!”单从付出来看,那简直天壤之别,“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季老的勤奋可是出了名的,单从他的简短自传里,我可以真切感觉到。做文章与“史德”,发现了原来自己还有一点地方像季老的,做文章不撒谎,“做人做良心,做文亦如此”这是我一直信奉的态度。有的时候会想一些问题,同学说平凡的人没必要记录的。我说我不想让自己以前成为一片空白。“该记忆的会被留下的”也许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另一种说法,“这样做能使自己平静!”每次当我长时间没动笔的时候,我总觉得对自己是一种亏欠,甚至会有负罪感。说实话,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写,以前为了发泄,最后转成记忆空白的填补,现在长大了,有为了什么啊?也许,只为了让自己平静,让自己思考多一点!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惰性,却并不会及

时的改正,这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变相的放弃吗?我说不清楚。以前看过不完整的《拿破仑传记》,发现季老的自传里不仅字数少,而且经历也很一般,但季老是一代伟人,总是在想平凡和伟大到底差在哪儿,不足在哪儿。我记得以前写过一篇作文《平凡与伟大》,伟大也平凡,平凡中凸显伟大,他们没有根本的界限,我一直都很平凡,平凡的不知所措,有的时候很慵懒,有的时候却很勤奋,但是我缺没有一丝的上进心。我清楚的明白这样下去我将一直平凡。看来我需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我不时问着自己,“还记得你的目标吗?”难道你想让梦只是梦吗?永远没有实现的那一天吗?

“不,我不能放弃的,我不准自己是个逃兵!”

真正该做好当前的事了,现实与理想,我真希望可以并存于我的生活。想学的东西好多,但却总是因为懒惰而不断尝试,也在不断失败。这样,真有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反省过后,学学季老的精神—一份坦然,一耕耘,我想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宝贝,一起努力!

2010.6.1

海宁

经典语录:

1——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我认为,要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应该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理论。

二、理论面。

三、外语。

四、汉文。

2——一要求证,二要小心。

3——至于搜集资料要巨细无疑,要有诘责而遇到精神,这是不言而喻的。

4——这样做能使自己心里平静。

第二篇: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一位受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从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勤奋钻研、谦虚谨慎,身处逆境的泰然处之,面对学生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季老的一生,几度起伏,也正是人生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成就了他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品格。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只有在风浪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成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读季老的自传,不仅可以了解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可以学以致用。

一、眼界宽广、追求远大,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在日本侵略,时局动荡不安的清华园,还是在被饥饿和战争阴云笼罩的德国小城哥廷根,无论是在幽静的朗润园,还是在破败的牛棚中,他都始终坚持学习、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这也使得他日后能够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2国语言,博学多才,在东亚语系与印度佛教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更何况是我呢?自从去年来到市政府办公室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单位浓郁的学习氛围。办公室许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同事依然坚持学习,这种学习热情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鼓舞着我。他们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都让我钦佩不已。

来到办公室近一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习的益处。其实,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不仅源自书本,更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工作的实践与感悟。以前,我觉得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现在我认为:学习更是为了拓展眼界,丰富人生,让自己乐在其中,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外物的变化。《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总是寓于平凡之中,只有真正享受学习,每天积累一些,学习一些,才能聚沙成塔,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的优秀干部。

二、勤奋进取、谦虚严谨,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治学态度上,季羡林先生勤奋严谨,一丝不苟。在担任北大东语系主任和北大副校长期间,他时刻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有一个故事曾在北大流传多年: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当时这位学子的心情如何,但是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谦虚和蔼、可亲可敬。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看到了季羡林先生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季老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工作,风雨无阻。他到北大工作后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也知道每天遛弯、下棋是舒服的,但是几十年来,每个清晨,我都不曾留恋朗润园秀美的景色,直奔图书馆。如果一日不做研究,一日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我便会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在荒废光阴”。已入耄耋之年的季老,却依然如此勤奋的工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虚度光阴,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多一半时间是在工作的,所以,勤奋进取、谦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取得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来办公室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这里工作忙。但来了之后才有更深的体会。这里大到市领导、秘书长,小到科长、科员,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领导、同事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勤奋进取,不计回报,深深感染了我。我想,正是有全市这么多领导干部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莆田今天的发展成就。

三、看淡得失、贵在当下,做一个坚毅的人 季老在书中写道:“经历过这么多困苦,回头再看,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季羡林先生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东语系,并于毕业后远赴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曾经以勤奋、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手创办了北大东语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梵文、吐火罗文、佛教等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经经历了十年浩劫,被抄家、批斗,在牛棚里一住就是几年;也曾经在平反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大副校长等职,蜚声中外。季老的一生,几度起落,无论是无人问津、受人唾弃,还是备受推崇、万人瞩目。在大风大浪中,他始终不喜亦不惧,淡然面对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却因为腐败堕落而倒下了,邱晓华、刘志军„„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人不胜嘘唏,说到底还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把个人荣辱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干部,我要时刻以这些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能力,磨砺品格,完善自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高尚品格。他在“文革”期间依然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季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格将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间。

人生只有一次,能在办公室这个团结进取、富有凝聚力的团体工作,我倍感荣幸。领导的谆谆教诲,同事的殷殷帮助,都让我受益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当作是锻炼能力、磨砺品格的机会,不断超越自我,用勤奋和汗水书写人生的崭新篇章。

第三篇:《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2011-09-27 14:43《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郑叶红

在这本自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喜欢上舞文弄墨,又如何坚持十年孤身在外留学,《季羡林自传》读后感。季先生的笔调可以说冷静中不失幽默,坦率,真诚,经常有着对自己的清醒的评价,也表达着对其他人的尊重、感激和对人性的敏锐体会,充满着睿智的思考,也有着孩子般的率真,读后感《《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没有加一张照片,没有头戴桂冠的记录,没有细琐尘俗的炫耀,大师只是平实地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记录了那些自己最为看重的环节比如中学校里的老师如何治学,比如留学时的恩师如何倾心教授,自己如何一心向学,邻居、房东如何宽厚,比如回国后的研究如何得到支持等。岁月的磨砺,让大师更清醒地看待世间的喧哗,翻阅编者附在书后的年表,无数的头衔,无数的著作,无数次获奖,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在季先生看来,都不是必须要记住的。

大师最后说到多年来的一个座右铭,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代表了大师对生死的态度。

第四篇:读季羡林有感

读季羡林有感

最近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对某些内容很感兴趣。我又看了一些有关季羡林自述、自传及报道之类的文字。综合起来,我感兴趣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季先生之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读的是西洋系,专修方向是德文。他在德国留学时读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两个副系分别是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这个主系就是他毕生研究方向。他在自传里这样说道:“在哥廷根,我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指的是梵文的学习。这条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六十年,今后还将走下去,直到不能走路的时候。”

他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成就怎样呢?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说:“吐火罗文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懂。”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梁志刚说:“对于一个一个的学术高峰,他都踩在脚下。”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王邦维说:“从国家的学术发展意义上,季先生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也代表中国学术在某一个方面的一个高点。”就是说他是他研究的那个领域的“唯一”,可称之为印度学大师。

然而,《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却称道季先生“国学大师”。在它的片头有这样的话:“谨以此片缅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好像季先生是以“国学大师”而出名。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看似是不同的领域,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走遍天下更知故土的情深,所谓越是精通外国文化的越能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季羡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许多是从中外文化的比较中产生的。”所以季先生这两个“大师”是不矛盾的。

(二)管教之作用

对高小三年的学习,季羡林总结道:“谈到学习,我记得在三年之内,我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只有三名甲等),两个乙等第一,总起来看,属于上等;但是并不拔尖。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我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我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是在晚上。”

他这样总结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我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我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表现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到了高中,因为他对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他比,他的总成绩就独占鳌头了。从中可以看到管教的作用。

(三)学校自然环境之影响

季羡林自述:“山大高中是文理科分校的,文科校址选在北园白鹤庄。此地遍布荷塘,春夏之时,风光秀丽旖旎,绿柳迎地,红荷映天,山影迷离,湖光潋滟,蛙鸣塘内,蝉噪树巅。我的叔父曾有一首诗,赞美北园:‘杨花落尽菜花香,嫩柳扶疏傍寒塘。蛙鼓声声向人语:此间即是避秦乡。’可见他对北园的感受。„„学校环境犹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过的地方,我有意识地用功念书,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应该说季羡林终其一生的文学事业是在济南孕育和起步的,正是在济南这座诗城初步形成了他浪漫而浓烈的艺术家气质,或者说学者兼艺术家气质。”

(四)师资力量之雄厚

季羡林自述:“这所新高中(山大高中)在大名之下,是能副其实的。首先是教员队伍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山东中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国文教员王玉先生家学渊源,学有素养,文宗桐城派,著有文集,后为青岛大学教师。英文教员是北大毕业的刘老师,英文很好,是一中的教员。教数学的是王老师,也是一中的名教员。教史地的是祁蕴璞先生,一中教员,好学不倦,经常从日本购买新书,像他那样熟悉世界学术情况的人,恐怕他是惟一的一个。教伦理学的是上面提到的正谊的校长鞠思敏先生。教逻辑的是一中校长完颜祥卿先生。此外还有两位教经学的老师,一位是前清翰林或进士,由于年迈,有孙子伴住,姓名都记不清了。另一位姓名也记不清,因为他忠于清代,开口就说:‘我们大清国如何如何。’所以学生就管他叫‘大清国’。两位老师教《诗经》、《书经》等书,上课从来不带任何书,四书、五经,本文加注,都背得滚瓜烂熟。”

(五)教育意识之超前

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在山大附中,高中生季羡林开始学习第二门外国语——德语。一所中学,除英语外,还把德语列为选修课,教育之超前,别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学,就是放在今天的中学,也是新闻。在季羡林同辈的学者中,小学时就接受英语辅导、中学学习两门外语的人,怕是不多见的。”

(六)教学之创造性

季羡林自述:“学期中间,接过胡先生教鞭的是董秋芳先生,他同他的前任迥乎不同,他认真讲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他出作文题目,非常奇特,他往往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随便写来,意思就是让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了一篇相当长的作文,是写我父亲死于故乡,我回家奔丧的心情的。董老师显然很欣赏这一篇作文,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我正是如拨云雾见晴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我之所以五六十年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弃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助手蔡德贵:“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指董秋芳老师)在语文教师中属于另类,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不合格的,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格,因为他布置作文从来不出作文题,在黑板上就写四个字‘随便写来’。在这样的一个老师面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也被刺激起来。”

(七)蛇之变龙的奇遇

以下均是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的报道。在山大附中,季羡林最大的“优胜纪略”,是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状元公”的奖赏。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兼任的。王是前清的状元,著名的书法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位“状元公”要表彰学生了。表彰的奖品是他手书的对联和扇面。表彰的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达到或超过95分者,高中有6个班。可以出6个甲等第一。结果六个班平均分数超过95分的学生,只有季羡林一人,季羡林的平均分数是97分。“王寿彭的书法本来就极有名,再加上状元这一吓人的光环,因此他的墨宝就极具有经济价值和荣誉意义”。

这是季羡林一生中由蛇变龙的“奇遇”。

这次“奇遇”的意义,消除了他的自卑感;他要发愤学习,保住荣誉。从大明湖的南岸来到北岸,他渡过的不是一个大明湖,而是跨越了一个人生大台阶。他说:“我是一条小蛇,从来没有幻想成为一条大龙,这一次表彰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决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季先生说:“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书法提识,笔者注)的15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变成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先生。”

(八)志向之确立

季先生的志向是研究印度学。这个志向是如何确立的呢?从以下两个片段可以窥见一点踪迹。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1924年,作为中印文化交流使者的泰戈尔来华访问,一个演讲在省议会,正谊中学离得很近,季羡林也挤进去,季羡林有缘在大明湖畔看到了这位银须飘拂的印度大诗人。这次会面让十三岁的季羡林对泰戈尔和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就能模仿他的体裁写一些小诗,并翻译他的诗歌。泰戈尔的诗中对自然、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季羡林内心强烈的共鸣,并为他将来从事东方文学的研究埋下伏笔。”

季羡林自传:“在所有的课程中(笔者注:指清华四年的学习),我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九)季先生之勤奋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在北大工作期间,他很忙,只有利用每天早晨四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做学问。他的那扇窗曾是北大每天最早亮灯的地方。他就靠着三个小时,六十年下来,写出一千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他每天四点起床工作,这种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

季羡林自传:“我体会,一些报刊之所以要我写自传的原因,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治学经验之类的东西。那么,在长达六十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我究竟有些什么经验可谈呢?粗粗一想,好像很多;仔细考虑,无影无踪。总之是卑之无甚高论。不管好坏,鸳鸯我总算绣了一些。至于金针则确乎没有,至多是铜针、铁针而己。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了一个纸卷,层层用纸严密裹住。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你说它不对吗?不行,它是完全对的。但是说了等于不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十)机遇之准备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卞毓方:“如果他没有学英文,他也考不上清华大学,也不会去德国留学,正因为小时候别人都没有学英文的时候,他叔父在业余让他去学习英文,所以他以后上了高中的时候他的英文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比较好的,最好的。”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在当时来讲,这十年的济南的中小学的教育,对他来讲,对他一生的成长我想都是至关重要的。”

季羡林自述:“于是我转了学。转学手续比现在要简单得多,只经过一次口试就行了。而且口试也非常简单,只出了几个字叫我们认。我记得字中间有一个‘骡’字,我认出来了,于是定为高小一班。一个比我大两岁的亲戚没有认出来,于是定为初小三班。为了一个字,我沾了一年的便宜。这也算是轶事吧。”

季羡林自传:“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我这个癞蛤蟆不敢吃天鹅肉,我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只报了一个‘破’正谊。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我翻出来了,„„结果我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所以讲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季羡林先生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

第五篇:《季羡林读景》读书笔记

《季羡林读景》读书笔记

“智者乐,仁者寿,长着随心所欲。曾今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给获奖者季羡林的颁奖词。季羡林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陌生。他于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因家境贫寒,六岁时投奔时在济南的叔父,受到严格教育。先后获清华大学西洋文学学士学位,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副校长等。是著名的教育家、东方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

《季羡林读景》一书是宁静致远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宁静致远系列丛书是为了纪念季老收录选编并于季老去世一周年时出版的,旨在用朴素的追思情感为读者呈现季羡林先生读书、读人、读景、读世、读史的精准思辨,感受先生一生追求学问的“彻底性”和“天人合一”的世界眼光,泛博大爱以及最宽忍最明亮的心怀。整套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智者一生的思想轨迹。我比较喜欢历史和山水风景,以前经常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但很少读写景方面的书,这一次偶然看到《季羡林读景》一书,感觉还是非常欣慰的。

《季羡林读景》这本书收录了季先生从22岁到91岁近70年的写景散文。有趣的是,在季先生31岁到51岁这整整2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收录一篇文章,不知道从1942年到1962年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书中大部分文章都不是很长,可能是因为我文学修养太低,通读这些文章时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单从文字表面来看的确是平淡无奇,用一个文雅一点的词——朴实无华——来形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在这60余篇散文里我找不到太多华丽的词藻,很多时候看似都是平铺直叙。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怀疑:这难道就是大师之作吗?还文绉绉地冠以“宁静致远”的封号,是不是太过于矫揉造作了。但后来,尤其是当我回味读过的一些文章时,才渐渐明白“宁静致远”用在这里一点也不为过。这本书并不适合在喧闹的都市里读,而是适合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如果外面飘着雪就再好不过了),一个人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简单的一处景。一簇海棠花、一株夹竹桃都蕴含着错综复杂的情感和哲理。正如编者评价的那样:季老的很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并不单一,而是相互融合贯通又有学者的精研在里面,涉及书、史、人、世,个体与天道之融,小我与大观之势,内容极为丰沛,文字蕴含极为深远。

我只把这本书细读了一遍,不能完全领会书中潜藏的思想精华,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

书中有一篇文章看起来比较突兀,题目是《母与子》。说它突兀,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并不是什么写景散文,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篇短篇小说来看。文章大意是作者母亲去世,作者回家乡奔丧,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之中。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个“干皱的面纹,霜白的乱发,眼睛因为流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憋了进去”的老妇人。这个老妇人显然是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有点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他有一个儿子,因为家里没有饭吃,出去当兵。老妇人每天都盼着儿子回来,后来终于收到了一封早该在半年前寄来的信。因为村里只有作者认识字,所以老妇人兴奋不已的把信交给作者,请作者帮她读信。然而信的内容却是她的儿子已经阵亡了,让她找一个人把她儿子的棺材运回来。作者不愿让这位已经饱受摧残的母亲再次受到打击,便谎称她儿子升了官,很快就会回来看她。

文章以作者自己与母亲和老妇人与当兵的儿子一暗一明两条线展开,非常带有文学色彩,但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两对残缺的母子、不加修饰的文字,竟将母子之间的亲情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母亲健在时,唠唠叨叨,我们或许还会感到烦,但当你读到“正中放着一个大而黑的木匣子,这匣子里装走了我的母亲,也装走了我的希望和幻影”时,你的心恐怕要颤抖了。当我们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世界,离开了故土,离开了母亲,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就把母亲忘了。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在情人节也许会不惜重金买一大堆玫瑰送给不知道最终属于谁的女孩子,但在母亲节却吝啬得连一条祝福的短信都不舍得给母亲发。殊不知母亲每天都在某一个角落里望眼欲穿地企盼着孩子的身影。面对装着母亲的木匣子,作者陷入极度悲痛之中,这是回忆、内疚交织的结果。母子亲情剪不断,怎几颗眼泪了得?

季先生留德十年,其中哥廷根这个只有十来万人的小城成了先生的第二故乡。不是因为在哥廷根他获得了博士学位,而是因为一座塑像。这座塑像是有生命的,他是一位教授,也是季先生的“博士父亲”。季先生留德十年里经常去这位教授家吃饭,季先生几乎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悲惨遭遇:二战期间,教授的儿子战死在北欧战场,不久,教授自己也被征从军。留下教授夫人一人孤苦伶仃,季先生就成了她最亲近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教授怀着毫不利己的心情对季先生加以教导,才使得季先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学有所成。同时季先生与教授夫妇之间也结下了难解的师生情。时隔35年,当季先生再次踏上哥廷根时,教授夫妇已经是老态龙钟了。师徒促膝长谈,共同回忆那些老哥廷根的老生活直到深夜,最后依依惜别。尽管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但都不愿承认。老教授把先生送上车,车开走了,老教授却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成了一座塑像。

这是多么深厚的师生情啊!完全没有了隔阂,超越了国界,黯淡了学术。一座塑像诠释了一种不寻常的情愫。我时常在想中国的一句古话:患难见真情。季先生与老教授夫妇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身处异国、孤独无依的季先生把自己的导师作为亲人,痛失爱子的教授夫妇也把季先生作为精神的寄托。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联系,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师生关系,因为一场战争,他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这种真情与亲情有多大区别呢?

也许是编者故意安排的,在这本书中另有两篇文章描述的也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作者是从花园为切入点来引入的。也是一对老夫妇,不同的是,这对老夫妇住在中国,而且他们的家离季先生的家不远。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德国人。男的非常喜欢侍弄花,女的则有点怪,三十多年从未打理过花园。一夜之间男的突然死去,别人都以为女的会回德国,但出人意料的是,季先生在一天中午竟然发现女的在花园里采摘丈夫所种牵牛花的种子,季先生问她采摘这些种子干什么,她的回答极其简单:“我丈夫死了,但是他爱的牵牛花不能死。”短短一句话反映出多么厚重的夫妻情就不用我再多说了。

这本书既然是写景散文当然不应该少了对山水美景的描写。季先生一生去过不少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景观也有所了解。但是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发现太多专门描写著名景点的文章。《登黄山记》《在敦煌》是比较少有的几篇相对较纯的写景之作。很多文章都是写一些不起眼的花草树木,像《枸杞树》《海棠花》等,但即使是写一些小花小草也掺杂有其它的成分,真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在书中经常会读到作者同外国友人一道观景的内容。文章基本套路是前面大部分写景,后面笔锋一转升华到两国友谊的高度。比如“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夹竹桃》)“大米上写着‘印中友谊万岁’几个字”(《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应该是季老的一种写作风格吧,但我并不想就此做太多评论,论写作,季老是专家,我还没有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季老的敬意。季老作为一个文人,却时刻关注着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在这里他实现了“小我”与“大我”的转变。一个中国人在外国,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爱国,保持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更是爱国。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高度信息化、日益缩小的社会里,中国必须注意与周边及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这是一个大国长久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石,是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当属《延边行,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季老写这篇文章的手法比较巧妙,他以一条半死不活的鱼的口吻来向人类控诉。控诉人类对鱼类的残忍捕杀,控诉人类吃喝成风的恶习,控诉现实社会的勾心斗角。这篇极具讽刺性的文章是季老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日益恶化的关系的批判。在《喜鹊窝》中,孩子偷走小喜鹊的情节与这里的吃鱼是异曲同工的。作者是在用这些无声的文字来唤起人们的良知,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在《老猫》《咪咪二世》中,作者提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三只猫:虎子、咪咪和咪咪二世。这三个小不点前后陪伴了季老十几年。季老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也懂得季老的心思。季老每天都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任务:溜猫。想象一下,夕阳抱猫

向斜阳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说了这么多,无论亲情、师生情还是夫妻情,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大爱。整本书实际上是以和谐为主题的。季老认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全世界都要“和为贵”。这不正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吗?

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旗正在中华大地迎风飘扬,而季老早就在用他一生的心血默默地为这面大旗着色。《季羡林读景》一书里作者用短短的几十篇散文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智慧。面对浩渺的宇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守好“人”的本分。

陈双强

2012-2-9

下载我读《季羡林自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季羡林自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季羡林传有感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们都有自己坚持的一份信念,无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或者是自然科学研究。这份信念让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为名利,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只是为了......

    读季羡林《我这一生》有感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生的自我命题——读季羡林《我这一生》有感 郭 燕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篇命题作文。从蹒跚学步到垂垂老矣,短短几十载,平淡或者跌宕,低沉或者激越,全凭自己书写。 偶然的一个机......

    读季羡林《二月兰》有感

    读季羡林《二月兰》有感 我是一个没有识真慧眼的人,总是会以貌取人,以名取人,庆幸的是,在喜欢上季羡林三个字以致喜欢他的作品的时候,我的辨别是对的,他确是一个值得喜欢,值得景仰......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孩童,会因为浅读了一个奇妙的童话而幻想世界;老人,会因为浅读了一封亲人的书信而倍感温暖;你,会因为浅读了一篇睿智的哲理小品而心生感悟;我,会因为浅读了......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先生谈人生问题的短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有幸拜读之。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出的......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我读《季羡林谈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对我的人生非常有益的的书,那就是季羡林的《季羡林谈人生》这是一篇随笔共53篇,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季爷爷在书中......

    读季羡林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有感(精选五篇)

    读季羡林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有感 杨 渊 季羡林的文章我读的不太多,但读起来,深深地被他的文笔和个人的情感所感动。细腻的情感,平实的笔风,让我深感季老文学功底的深厚和......

    读书笔记-读《季羡林:做人和读书》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