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季羡林《八十述怀有感》
读季羡林《八十述怀》有感
寒假闲来无事找了几本书来打发时光,偶然间读到了季羡林老先生的这篇《八十述怀》,只读了短短的两行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一口气读到了最后,如同饮了一杯清香的茶般过瘾;沐浴了一次温泉般舒畅,让我的神经彻彻底底地解了解乏。
细细品读完这篇写于1991年1月1日的“八十述怀”全文,一个慈祥、乐观豁达而又坚强的学者,一个具有高尚思想品德的师者,一个有些衰老还很健康的老者,已经跃然纸上了。季老用有形的文字传递着无形的魅力,尤其是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宠辱不惊的沉着泠静让年轻的自己颇为向往。和大师的文字对话,不仅能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像是在促膝而谈,共话巴山夜雨;而且能让人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如沐春风,满心飘着墨的幽香和书卷的沉香,这等大家风范着实让我倾心不已。
“我从而顺利地渡过了那一场灾害,而且我当时的精神面貌是我一生最好的时期,一点苦也没有感觉到”;“其间跨越了一个十年浩劫。我当然是在劫难逃,被送进牛棚„„活下来了,也许还是有点好处的。我一生写作翻译的高潮,恰恰出现在这个期间。原因并不神秘:我获得了余裕和时间。”不管是面对三年困难时期还是十年浩劫,季老表达的都是一种充满自信和勇敢的精神状态。还顽皮地把“噩梦”看成“春梦”,季老用困苦和磨难成就了平静如水的内心和淡泊致远的境界。再想想自己现在经受的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让困惑中的我顿悟到了自己现在真正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反思自省而不是一味地推卸和逃避。没准目前面对的小曲折就会历练和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惊喜。我的思想也还在,我的感情也还在,我也必须去干一点事情,让现在的自己找到适合的位置和任务,当我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季老对人生道路有这样一层感悟:“回头看既然这样沉重,能不能向前看呢?我上面已经说到,向前看,路不是很长,没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回忆过去,道路是漫长曲折的,经历是坎坷的。即使是数十载戎马磨砺,名就功成,桂冠无数,也要卸下光环,轻装上阵,前途依然是光明的。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回忆和憧憬哪个更好一些呢?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段文字我彻底明白了其实哪个都好,又哪个都不好。回忆太重,但会越变越美;憧憬太耀眼,但会越变越暗淡,唯有珍惜现在,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尽全力做自己该做的,才是必要的。
“我理解这个过客的心情,我自己也是一个过客,但是却从来没有什么声音催着我走,而是同世界上任何人一样,我是非走不行的,不用催促,也是非走不行的„„聊以自慰的是,我同那个老翁还不一样,有的地方颇像那个小女孩,我既看到了坟,也看到野百合和野蔷薇。”鲁迅的这篇《过客》是我前些年读的,当时的感悟没有这么深刻,品完季老的这段文字才觉得自己的理解是多么得蹩脚和浅薄。既然知道前方是坟墓,既然知道灾难和死亡不可避免,不如在走向终结的路上尽情发现美好,闻一闻野百合的香味,看一看野蔷薇的清秀,在满眼笑意中张开怀抱奔向前方。“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绝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所谓的大家,他们之间总是惺惺相惜,甚至是可以隔空对话的。文字不仅可以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共觅知音,更可以历久弥新,芳香四溢。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这样说到:“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色;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短短几行文字囊括了季先生八十岁之前的人生道路,将自己的大起大落,坎坷风霜用平实质朴的文字缓缓道来,就像诉说别人的故事一样轻松,这种宠辱不惊的胸襟气度定是用无比丰富的阅历修炼而成。我羡慕这种胸襟,羡慕这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坦荡。说到王维的这两句诗包含了深深的佛理禅性,王维又被称为“诗佛”,季先生的人生观和王维的参禅悟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颁奖辞这样说到: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老期望的将来在坟茔的那边,会永远有野百合、野蔷薇的摇曳飘香,自然流芳,风光无限。
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历久弥新,重读一遍甚至几遍,每次的感悟都会有所不同,因为我们的人生阅历和境遇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经典的字里行间寻找作者的气息和自己的影子。我可能在走着年长人曾经走过的路,比我年少的人也可能在走着我曾经走过的路,如此循环往复,从过客到归人再到过客,短的是生命,长的是苦难,面对生活百态只需求得顺其自然,宠辱不惊。
第二篇:读季羡林有感
读季羡林有感
最近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对某些内容很感兴趣。我又看了一些有关季羡林自述、自传及报道之类的文字。综合起来,我感兴趣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季先生之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读的是西洋系,专修方向是德文。他在德国留学时读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两个副系分别是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这个主系就是他毕生研究方向。他在自传里这样说道:“在哥廷根,我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指的是梵文的学习。这条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六十年,今后还将走下去,直到不能走路的时候。”
他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成就怎样呢?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说:“吐火罗文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懂。”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梁志刚说:“对于一个一个的学术高峰,他都踩在脚下。”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王邦维说:“从国家的学术发展意义上,季先生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也代表中国学术在某一个方面的一个高点。”就是说他是他研究的那个领域的“唯一”,可称之为印度学大师。
然而,《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却称道季先生“国学大师”。在它的片头有这样的话:“谨以此片缅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好像季先生是以“国学大师”而出名。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看似是不同的领域,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走遍天下更知故土的情深,所谓越是精通外国文化的越能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季羡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许多是从中外文化的比较中产生的。”所以季先生这两个“大师”是不矛盾的。
(二)管教之作用
对高小三年的学习,季羡林总结道:“谈到学习,我记得在三年之内,我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只有三名甲等),两个乙等第一,总起来看,属于上等;但是并不拔尖。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我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我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是在晚上。”
他这样总结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我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我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表现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到了高中,因为他对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他比,他的总成绩就独占鳌头了。从中可以看到管教的作用。
(三)学校自然环境之影响
季羡林自述:“山大高中是文理科分校的,文科校址选在北园白鹤庄。此地遍布荷塘,春夏之时,风光秀丽旖旎,绿柳迎地,红荷映天,山影迷离,湖光潋滟,蛙鸣塘内,蝉噪树巅。我的叔父曾有一首诗,赞美北园:‘杨花落尽菜花香,嫩柳扶疏傍寒塘。蛙鼓声声向人语:此间即是避秦乡。’可见他对北园的感受。„„学校环境犹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过的地方,我有意识地用功念书,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应该说季羡林终其一生的文学事业是在济南孕育和起步的,正是在济南这座诗城初步形成了他浪漫而浓烈的艺术家气质,或者说学者兼艺术家气质。”
(四)师资力量之雄厚
季羡林自述:“这所新高中(山大高中)在大名之下,是能副其实的。首先是教员队伍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山东中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国文教员王玉先生家学渊源,学有素养,文宗桐城派,著有文集,后为青岛大学教师。英文教员是北大毕业的刘老师,英文很好,是一中的教员。教数学的是王老师,也是一中的名教员。教史地的是祁蕴璞先生,一中教员,好学不倦,经常从日本购买新书,像他那样熟悉世界学术情况的人,恐怕他是惟一的一个。教伦理学的是上面提到的正谊的校长鞠思敏先生。教逻辑的是一中校长完颜祥卿先生。此外还有两位教经学的老师,一位是前清翰林或进士,由于年迈,有孙子伴住,姓名都记不清了。另一位姓名也记不清,因为他忠于清代,开口就说:‘我们大清国如何如何。’所以学生就管他叫‘大清国’。两位老师教《诗经》、《书经》等书,上课从来不带任何书,四书、五经,本文加注,都背得滚瓜烂熟。”
(五)教育意识之超前
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在山大附中,高中生季羡林开始学习第二门外国语——德语。一所中学,除英语外,还把德语列为选修课,教育之超前,别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学,就是放在今天的中学,也是新闻。在季羡林同辈的学者中,小学时就接受英语辅导、中学学习两门外语的人,怕是不多见的。”
(六)教学之创造性
季羡林自述:“学期中间,接过胡先生教鞭的是董秋芳先生,他同他的前任迥乎不同,他认真讲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他出作文题目,非常奇特,他往往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随便写来,意思就是让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了一篇相当长的作文,是写我父亲死于故乡,我回家奔丧的心情的。董老师显然很欣赏这一篇作文,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我正是如拨云雾见晴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我之所以五六十年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弃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助手蔡德贵:“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指董秋芳老师)在语文教师中属于另类,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不合格的,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格,因为他布置作文从来不出作文题,在黑板上就写四个字‘随便写来’。在这样的一个老师面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也被刺激起来。”
(七)蛇之变龙的奇遇
以下均是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的报道。在山大附中,季羡林最大的“优胜纪略”,是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状元公”的奖赏。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兼任的。王是前清的状元,著名的书法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位“状元公”要表彰学生了。表彰的奖品是他手书的对联和扇面。表彰的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达到或超过95分者,高中有6个班。可以出6个甲等第一。结果六个班平均分数超过95分的学生,只有季羡林一人,季羡林的平均分数是97分。“王寿彭的书法本来就极有名,再加上状元这一吓人的光环,因此他的墨宝就极具有经济价值和荣誉意义”。
这是季羡林一生中由蛇变龙的“奇遇”。
这次“奇遇”的意义,消除了他的自卑感;他要发愤学习,保住荣誉。从大明湖的南岸来到北岸,他渡过的不是一个大明湖,而是跨越了一个人生大台阶。他说:“我是一条小蛇,从来没有幻想成为一条大龙,这一次表彰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决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季先生说:“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书法提识,笔者注)的15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变成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先生。”
(八)志向之确立
季先生的志向是研究印度学。这个志向是如何确立的呢?从以下两个片段可以窥见一点踪迹。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1924年,作为中印文化交流使者的泰戈尔来华访问,一个演讲在省议会,正谊中学离得很近,季羡林也挤进去,季羡林有缘在大明湖畔看到了这位银须飘拂的印度大诗人。这次会面让十三岁的季羡林对泰戈尔和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就能模仿他的体裁写一些小诗,并翻译他的诗歌。泰戈尔的诗中对自然、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季羡林内心强烈的共鸣,并为他将来从事东方文学的研究埋下伏笔。”
季羡林自传:“在所有的课程中(笔者注:指清华四年的学习),我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九)季先生之勤奋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在北大工作期间,他很忙,只有利用每天早晨四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做学问。他的那扇窗曾是北大每天最早亮灯的地方。他就靠着三个小时,六十年下来,写出一千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他每天四点起床工作,这种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
季羡林自传:“我体会,一些报刊之所以要我写自传的原因,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治学经验之类的东西。那么,在长达六十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我究竟有些什么经验可谈呢?粗粗一想,好像很多;仔细考虑,无影无踪。总之是卑之无甚高论。不管好坏,鸳鸯我总算绣了一些。至于金针则确乎没有,至多是铜针、铁针而己。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了一个纸卷,层层用纸严密裹住。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你说它不对吗?不行,它是完全对的。但是说了等于不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十)机遇之准备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卞毓方:“如果他没有学英文,他也考不上清华大学,也不会去德国留学,正因为小时候别人都没有学英文的时候,他叔父在业余让他去学习英文,所以他以后上了高中的时候他的英文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比较好的,最好的。”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在当时来讲,这十年的济南的中小学的教育,对他来讲,对他一生的成长我想都是至关重要的。”
季羡林自述:“于是我转了学。转学手续比现在要简单得多,只经过一次口试就行了。而且口试也非常简单,只出了几个字叫我们认。我记得字中间有一个‘骡’字,我认出来了,于是定为高小一班。一个比我大两岁的亲戚没有认出来,于是定为初小三班。为了一个字,我沾了一年的便宜。这也算是轶事吧。”
季羡林自传:“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我这个癞蛤蟆不敢吃天鹅肉,我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只报了一个‘破’正谊。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我翻出来了,„„结果我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所以讲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季羡林先生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
第三篇: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一位受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从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勤奋钻研、谦虚谨慎,身处逆境的泰然处之,面对学生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季老的一生,几度起伏,也正是人生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成就了他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品格。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只有在风浪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成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读季老的自传,不仅可以了解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可以学以致用。
一、眼界宽广、追求远大,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在日本侵略,时局动荡不安的清华园,还是在被饥饿和战争阴云笼罩的德国小城哥廷根,无论是在幽静的朗润园,还是在破败的牛棚中,他都始终坚持学习、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这也使得他日后能够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2国语言,博学多才,在东亚语系与印度佛教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更何况是我呢?自从去年来到市政府办公室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单位浓郁的学习氛围。办公室许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同事依然坚持学习,这种学习热情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鼓舞着我。他们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都让我钦佩不已。
来到办公室近一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习的益处。其实,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不仅源自书本,更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工作的实践与感悟。以前,我觉得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现在我认为:学习更是为了拓展眼界,丰富人生,让自己乐在其中,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外物的变化。《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总是寓于平凡之中,只有真正享受学习,每天积累一些,学习一些,才能聚沙成塔,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的优秀干部。
二、勤奋进取、谦虚严谨,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治学态度上,季羡林先生勤奋严谨,一丝不苟。在担任北大东语系主任和北大副校长期间,他时刻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有一个故事曾在北大流传多年: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当时这位学子的心情如何,但是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谦虚和蔼、可亲可敬。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看到了季羡林先生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季老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工作,风雨无阻。他到北大工作后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也知道每天遛弯、下棋是舒服的,但是几十年来,每个清晨,我都不曾留恋朗润园秀美的景色,直奔图书馆。如果一日不做研究,一日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我便会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在荒废光阴”。已入耄耋之年的季老,却依然如此勤奋的工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虚度光阴,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多一半时间是在工作的,所以,勤奋进取、谦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取得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来办公室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这里工作忙。但来了之后才有更深的体会。这里大到市领导、秘书长,小到科长、科员,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领导、同事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勤奋进取,不计回报,深深感染了我。我想,正是有全市这么多领导干部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莆田今天的发展成就。
三、看淡得失、贵在当下,做一个坚毅的人 季老在书中写道:“经历过这么多困苦,回头再看,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季羡林先生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东语系,并于毕业后远赴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曾经以勤奋、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手创办了北大东语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梵文、吐火罗文、佛教等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经经历了十年浩劫,被抄家、批斗,在牛棚里一住就是几年;也曾经在平反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大副校长等职,蜚声中外。季老的一生,几度起落,无论是无人问津、受人唾弃,还是备受推崇、万人瞩目。在大风大浪中,他始终不喜亦不惧,淡然面对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却因为腐败堕落而倒下了,邱晓华、刘志军„„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人不胜嘘唏,说到底还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把个人荣辱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干部,我要时刻以这些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能力,磨砺品格,完善自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高尚品格。他在“文革”期间依然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季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格将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间。
人生只有一次,能在办公室这个团结进取、富有凝聚力的团体工作,我倍感荣幸。领导的谆谆教诲,同事的殷殷帮助,都让我受益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当作是锻炼能力、磨砺品格的机会,不断超越自我,用勤奋和汗水书写人生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读季羡林传有感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们都有自己坚持的一份信念,无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或者是自然科学研究。这份信念让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不为名利,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只是为了在自己的有生之所为人类多做一些贡献
-----题记
2011年,在学校买了一本书《季羡林传》,以前对季老的了解很少,只看过一些很少的报道,记得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季老去世的消息,心中却有种隐隐的伤感。那次和朋友逛书店,无意中看到了新出版的《季羡林传》,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后来由于忙于其它俗世,一直没有时间静静的去读。直到来了北京,重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规定了自己每天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读书。第一本就是它。
现在已经看到一多半了,还剩下一些没有看完。但是,每当想起看过的部分,总有点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心中对他老人家的精神,品质充满了敬佩。而从他身上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正直,朴实,认真,专注,都对我的学习,为人,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之所在----不是忙忙无为,而是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懈的奋斗。
他不求虚名,一切务实,不说空话,用行动来影响别人。他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开始学习,做研究,对时间的利用更是争分夺秒,把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让其充满意义。与之相比,当我感叹自己没时间学习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了惭愧。我有时间不比他多十倍百倍,可是,这些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却没有为我留下任何东西,或许说是我却没有向时间索取任何想要的东西,就那样看着它白白的流走。这在学习上,他给我立了一个榜样,当我看书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我想让自己放松的时候,我一想起季老来,就感觉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这也促使我用心的学下去,而不去计较学了多少。
他始终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始终不忘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学术研究上,他刻苦认真,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他朴素的精神,又让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了朴素和崇高。当现代的人们都的追功求利的时候,都
在蔑视崇高的理想的时候,他却在坚持着。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人生总会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究竟要干什么。想不通这个问题,做什么都没有动力,就会安于现状,不求进取,最终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了解了季老的一生贡献,我几个问题不得不让我深思:
(1)我现在能确定自己追求的人生吗?
(2)把每天的时间真正利用好了吗?
(3)自己的努力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
(4)我说的,都能做到吗?
(5)我能不能把自己理想坚持下去?
当这些问题放到眼前,你要不断的思考的时候,会想的越来越细,思考的东西的越来越多,而自己以后的路怎么走,也越来越清晰。
第五篇: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我读《季羡林谈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对我的人生非常有益的的书,那就是季羡林的《季羡林谈人生》这是一篇随笔共53篇,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季爷爷在书中谈到了人生、缘分、命运、处世、朋友、爱情、成功等众多话题。季老先生用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先生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诠释。他说,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季羡林觉得,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总是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最重要的是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
在季羡林的《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中最后一句是这样说到:总之,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真的,一个家庭的气氛会影响着我们,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家,要面对不同的家庭气氛,在学校里我们也有一个小家。我记得老师曾今告诉过我们学校是一个染缸,会把我们染黑,我们必须在这里洁身自好,学校的气氛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气氛更加影响着我们。
走过了近六十载春秋的我,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岁月无尽,生命有终,不是命运决定人生,而是人生决定命运,不完美才是人生。从《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悠悠岁月中,人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果而结果。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犹豫和茫然。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忘昨天,憧憬明天,珍惜今天。
季羡林爷爷在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的人生感悟。他告诉我们: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人说你才读初一,怎么会看这么深奥的书,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看每一本书,做每一件事,只有用心去看去做,这样即使没有看懂没有做好,那都不会遗憾。只要你用心去理解,去看这本书,你就一定会从中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