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季羡林《我这一生》有感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生的自我命题——读季羡林《我这一生》有感
郭 燕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篇命题作文。从蹒跚学步到垂垂老矣,短短几十载,平淡或者跌宕,低沉或者激越,全凭自己书写。
偶然的一个机会,观看了中央十台《大家》栏目,采访的正是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又有幸读到大师的《我这一生》,爱不释手。笔墨之下,大师命运多舛的一生娓娓道来却是波澜不惊,这份谦逊和淡然,大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之意,大家风范,可见一斑。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清平。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等多国语言。季羡林先生从一个农村贫苦的孩子成长为一代学术宗师,走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历程。他幼年孤身投奔济南的叔父,在军阀混战、日军侵华的**中读完小学和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他“二战”期间留德求学,忍受孤独和饥饿,十年磨一剑。“文革”十年屈身牛棚,直面诋毁和迫害,忍辱译巨著。改革开放三十年发愤著述,致力学术和教育,潜心做学问。他大开大合的一生,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始终引领着学者们顺应时代发展的文化潮流。
人生当立志。立志是事业的大门,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青年时期的季羡林曾有过迷茫,但很快他就找准了目标,学习和研究梵文,终其一生都未改变。多年以后,对于自己的治学生涯,季羡林这样说
道:“假如从小学起就能决定一生的研究方向,所学的东西都与这个方向有关,一点时间也不浪费,一点弯路也不走,那该多好啊。”治学如此,做人更应如此。不论我们身处何种位置,对工作对生活都应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奋斗,践行内心的信念。我们坚信,只要把握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行,我们的工作必将更加出色,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我们的人生价值必将实现。
人生需勤奋。季羡林先生的求学之路,学问之道,最需要的便是耐得住寂寞,下得起工夫。德国的留学经历,在季老的回忆中,用了“坐拥书城”四个字来形容。独在异乡为异客,这种孤独寂静的环境,正好给了他空前绝后的读书机会,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奠定了他日后成就的基础。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有三个条件:天资、机遇和勤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力改变。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力掌握。只有勤奋一项是可以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我也时刻告诫自己不能懈怠和自满,必须抓牢勤奋两字,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和工作者。
人生当磨难。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遭遇一些困难,经历一些挫折。“万事如意”不过是人们相互间的美好祝愿。在困难挫折面前,人的心态不一,结果自然就不同:有人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但也有人百折不挠,锲而不舍。“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简单平实的话语,透出大师的那份从容。这样的人生何其坦然,何其淡雅。特别是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在工作之中偶尔
也遇到些困难曲折,更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种种际遇。
人生贵坚持。在《我这一生》这本书中,我们看到耄耋之年的季羡林仍笔耕不辍,著述颇多,给中国的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季羡林之子季承回忆说:“父亲通常整天在书房做研究,只有吃饭的时候出来,即使卧病在床仍每天读书写作。”大师正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完他的余生,让人尊敬。在办公室工作学习的劲头松了,工作的激情少了。如今读大师的传记,对照大师的一生,甚是汗颜———我们还远未能称“老”,即使到了可以称“老”的时候,我们应当用大师一生的经历激励自己,虚心做人,用心做事,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让书香充盈我们的人生之路,让阅读成为一种幸福的生存方式。
第二篇: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在书中季老不知道多少次的提到了他的母亲,那个他6岁了就离开了再也没能再见到的那个女人。
母亲,一个太过于沉重的字眼,女性和男性是很不一样的,女生更加柔弱也更会体现出自己的感情,所以可能这样吧,女性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的比父亲更加重要的角色,起码在男生的世界里,母亲是第一个也是自己成长经历中起先锋作用的女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形成的几乎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一个女人特别特别的重要,我一向是个谨慎的人,很大程度上也是吸收了我的母亲的特点。
相对照而言,母亲和父亲,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柔弱的强大,而父亲往往给予的是那种在内心中支撑你最坚硬的东西,父母给予的大多数东西都是没办法用言语描述的,其实自己就是父母的一种融合。我的父亲年轻时急躁而直爽,老了之后缓和和理解,母亲年轻时强大而又隐忍理解,老了却有点小女人的脾气,一切的东西都不是表面的样子,没有完美只有切合,其实都有让步都有理解和忍让,爱情总是轰轰烈烈,而之后的婚姻真的是需要是努力去维持,这种努力一定是双方的,而且不能用天平去衡量,说起来就变得好复杂。非得说起来的话我融合了好多人,一张毒蛇的破嘴像大舅,身体素质比不上二舅不过也蛮好,心底里有三舅的小气,有时候遇到不平的事也会冲出来像我大姨,最心底的善良是老娘的,对别人都蛮不错的是三姨的,办事雷厉风行直爽有傲气没架子是我老爸的,有时候也会很有脾气是小叔的,对爱情很笨拙却坚持心中所想的稳稳的想法是大伯,有点很笨的小九九还知道心疼东西是二伯的,每个人都在我身上有一点点的印记,包括所有在我身边的朋友兄弟,认识的人,每个人都会在我身上留下很多的印记,我很笨的谢谢这所有的人教会我这么多的东西。
忽然就偏离的题目,母亲,我一直很奇怪的问题,还是那种理科生惯用的心理在作怪,季老在回忆中不止一次的后悔没有去孝敬自己的母亲,但是通读全篇,甚至没有发现他的母亲对他有多大的影响,我在好奇是不是一种高教育分子知识分子的一种本能的遵从中国基本传统的一种心理在作怪,有时候经常会有这种让事情非常不美好的想法,不过只是把自己分离出来一个极度理智而客观的自己,用这个自己去审视所有的事情,其实写出来是很煞风景的,不过所有的都只是假设而已,这个自己会适当的躲在自己的最深处。
真亦假假亦真,再写下去可能会想更多正面或者负面的假设了,不过这都不重要了,季老是个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我心目中自己应该的样子,假设并不影响我现实生活中的我,只不过是我思考的一种方法而已。打断于此。
第三篇:读季羡林有感
读季羡林有感
最近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对某些内容很感兴趣。我又看了一些有关季羡林自述、自传及报道之类的文字。综合起来,我感兴趣的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季先生之学术成就
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读的是西洋系,专修方向是德文。他在德国留学时读的主系是梵文、巴利文等所谓印度学,两个副系分别是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这个主系就是他毕生研究方向。他在自传里这样说道:“在哥廷根,我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指的是梵文的学习。这条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六十年,今后还将走下去,直到不能走路的时候。”
他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成就怎样呢?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说:“吐火罗文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懂。”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梁志刚说:“对于一个一个的学术高峰,他都踩在脚下。”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王邦维说:“从国家的学术发展意义上,季先生在这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他也代表中国学术在某一个方面的一个高点。”就是说他是他研究的那个领域的“唯一”,可称之为印度学大师。
然而,《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却称道季先生“国学大师”。在它的片头有这样的话:“谨以此片缅怀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好像季先生是以“国学大师”而出名。
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看似是不同的领域,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谓走遍天下更知故土的情深,所谓越是精通外国文化的越能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季羡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有许多是从中外文化的比较中产生的。”所以季先生这两个“大师”是不矛盾的。
(二)管教之作用
对高小三年的学习,季羡林总结道:“谈到学习,我记得在三年之内,我曾考过两个甲等第三(只有三名甲等),两个乙等第一,总起来看,属于上等;但是并不拔尖。实际上,我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有一件事值得提出来谈一谈:我开始学英语。当时正规小学并没有英语课。我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上课是在晚上。”
他这样总结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在正谊中学学习期间,我也并不努力,成绩徘徊在甲等后几名、乙等前几名之间,属于上中水平。„„一下课,我就跑到校后湖畔去钓虾、钓蛤蟆,不知用功为何物。但是,叔父却对我期望极大,要求极严。他自己亲自给我讲课,选了一本《课侄选文》,大都是些理学的文章。„„根据他的要求,我在正谊下课以后,参加了一个古文学习班,读了《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书,当然对老师另给报酬。晚上,又要到尚实英文学社去学英文,一直到十点才回家。„„我在正谊中学读了两年半书就毕业了。在这一段时间内,我懵懵懂懂,模模糊糊,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最后离开了我的大虾和青蛙,我毕业了。”
“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这就是他从小学到初中学习表现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到了高中,因为他对国文和英文都有点基础,别人无法同他比,他的总成绩就独占鳌头了。从中可以看到管教的作用。
(三)学校自然环境之影响
季羡林自述:“山大高中是文理科分校的,文科校址选在北园白鹤庄。此地遍布荷塘,春夏之时,风光秀丽旖旎,绿柳迎地,红荷映天,山影迷离,湖光潋滟,蛙鸣塘内,蝉噪树巅。我的叔父曾有一首诗,赞美北园:‘杨花落尽菜花香,嫩柳扶疏傍寒塘。蛙鼓声声向人语:此间即是避秦乡。’可见他对北园的感受。„„学校环境犹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过的地方,我有意识地用功念书,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应该说季羡林终其一生的文学事业是在济南孕育和起步的,正是在济南这座诗城初步形成了他浪漫而浓烈的艺术家气质,或者说学者兼艺术家气质。”
(四)师资力量之雄厚
季羡林自述:“这所新高中(山大高中)在大名之下,是能副其实的。首先是教员队伍可以说是极一时之选,所有的老师几乎都是山东中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国文教员王玉先生家学渊源,学有素养,文宗桐城派,著有文集,后为青岛大学教师。英文教员是北大毕业的刘老师,英文很好,是一中的教员。教数学的是王老师,也是一中的名教员。教史地的是祁蕴璞先生,一中教员,好学不倦,经常从日本购买新书,像他那样熟悉世界学术情况的人,恐怕他是惟一的一个。教伦理学的是上面提到的正谊的校长鞠思敏先生。教逻辑的是一中校长完颜祥卿先生。此外还有两位教经学的老师,一位是前清翰林或进士,由于年迈,有孙子伴住,姓名都记不清了。另一位姓名也记不清,因为他忠于清代,开口就说:‘我们大清国如何如何。’所以学生就管他叫‘大清国’。两位老师教《诗经》、《书经》等书,上课从来不带任何书,四书、五经,本文加注,都背得滚瓜烂熟。”
(五)教育意识之超前
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在山大附中,高中生季羡林开始学习第二门外国语——德语。一所中学,除英语外,还把德语列为选修课,教育之超前,别说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学,就是放在今天的中学,也是新闻。在季羡林同辈的学者中,小学时就接受英语辅导、中学学习两门外语的人,怕是不多见的。”
(六)教学之创造性
季羡林自述:“学期中间,接过胡先生教鞭的是董秋芳先生,他同他的前任迥乎不同,他认真讲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他出作文题目,非常奇特,他往往在黑板上写上四个大字:随便写来,意思就是让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写了一篇相当长的作文,是写我父亲死于故乡,我回家奔丧的心情的。董老师显然很欣赏这一篇作文,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写了几个眉批:‘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我正是如拨云雾见晴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却被董先生和盘托出。我之所以五六十年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弃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山东大学教授、季羡林助手蔡德贵:“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他(指董秋芳老师)在语文教师中属于另类,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不合格的,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格,因为他布置作文从来不出作文题,在黑板上就写四个字‘随便写来’。在这样的一个老师面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而也被刺激起来。”
(七)蛇之变龙的奇遇
以下均是2004年8月6日济南日报《文化周刊》的报道。在山大附中,季羡林最大的“优胜纪略”,是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而受到“状元公”的奖赏。当时的山东大学校长是山东教育厅长王寿彭兼任的。王是前清的状元,著名的书法家。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这位“状元公”要表彰学生了。表彰的奖品是他手书的对联和扇面。表彰的标准是每一班的甲等第一名,平均分数达到或超过95分者,高中有6个班。可以出6个甲等第一。结果六个班平均分数超过95分的学生,只有季羡林一人,季羡林的平均分数是97分。“王寿彭的书法本来就极有名,再加上状元这一吓人的光环,因此他的墨宝就极具有经济价值和荣誉意义”。
这是季羡林一生中由蛇变龙的“奇遇”。
这次“奇遇”的意义,消除了他的自卑感;他要发愤学习,保住荣誉。从大明湖的南岸来到北岸,他渡过的不是一个大明湖,而是跨越了一个人生大台阶。他说:“我是一条小蛇,从来没有幻想成为一条大龙,这一次表彰却改变了我的想法,自己即使不是一条大龙,也决不是一条平庸的小蛇。”季先生说:“王状元表彰学生可能完全出于偶然性。他万万不会想到,一个被他称为‘老弟’(书法提识,笔者注)的15岁的大孩子,竟由于这个偶然事件而变成另一个人。我永远不会忘记王寿彭先生。”
(八)志向之确立
季先生的志向是研究印度学。这个志向是如何确立的呢?从以下两个片段可以窥见一点踪迹。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1924年,作为中印文化交流使者的泰戈尔来华访问,一个演讲在省议会,正谊中学离得很近,季羡林也挤进去,季羡林有缘在大明湖畔看到了这位银须飘拂的印度大诗人。这次会面让十三岁的季羡林对泰戈尔和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就能模仿他的体裁写一些小诗,并翻译他的诗歌。泰戈尔的诗中对自然、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激发了季羡林内心强烈的共鸣,并为他将来从事东方文学的研究埋下伏笔。”
季羡林自传:“在所有的课程中(笔者注:指清华四年的学习),我受益最大的不是正课,而是一门选修课: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和一门旁听课: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这两门课对我以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说是一直影响到现在。我搞一点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显然是受了朱先生的熏陶。而搞佛教史、佛教梵语和中亚古代语言,则同陈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九)季先生之勤奋
《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在北大工作期间,他很忙,只有利用每天早晨四点到七点这段时间做学问。他的那扇窗曾是北大每天最早亮灯的地方。他就靠着三个小时,六十年下来,写出一千多万字的学术著作。他每天四点起床工作,这种习惯他坚持了几十年。”
季羡林自传:“我体会,一些报刊之所以要我写自传的原因,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治学经验之类的东西。那么,在长达六十年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我究竟有些什么经验可谈呢?粗粗一想,好像很多;仔细考虑,无影无踪。总之是卑之无甚高论。不管好坏,鸳鸯我总算绣了一些。至于金针则确乎没有,至多是铜针、铁针而己。
“我记得,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了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出钱买了一个纸卷,层层用纸严密裹住。打开一看,妙方只有两个字:勤捉。你说它不对吗?不行,它是完全对的。但是说了等于不说。我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十)机遇之准备
《人民日报》社高级记者卞毓方:“如果他没有学英文,他也考不上清华大学,也不会去德国留学,正因为小时候别人都没有学英文的时候,他叔父在业余让他去学习英文,所以他以后上了高中的时候他的英文成绩在班里一直是比较好的,最好的。”
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张光璘:“在当时来讲,这十年的济南的中小学的教育,对他来讲,对他一生的成长我想都是至关重要的。”
季羡林自述:“于是我转了学。转学手续比现在要简单得多,只经过一次口试就行了。而且口试也非常简单,只出了几个字叫我们认。我记得字中间有一个‘骡’字,我认出来了,于是定为高小一班。一个比我大两岁的亲戚没有认出来,于是定为初小三班。为了一个字,我沾了一年的便宜。这也算是轶事吧。”
季羡林自传:“当时山东中学的拿摩温是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我这个癞蛤蟆不敢吃天鹅肉,我连去报名的勇气都没有,我只报了一个‘破’正谊。可这个学校考试时居然考了英语。出的题目是汉译英:‘我新得了一本书,已经读了几页,可是有些字我不认得。’我翻出来了,„„结果我被录取,不是一年级,而是一年半级。”
所以讲机遇偏爱有准备之人。季羡林先生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
第四篇:读《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有感
读《我这一生(林语堂口述自传)》有感
林语堂先生,一代文学大师,又被称为幽默大师,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其父亲的理想是要把家里所有孩子送进大学,这给幼时的林先生指出了前进的道路,林先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国内优良的教育,直至艰苦的西方游历求学,实现了父亲的理想,同时也为自己以后在文学上的造诣奠定了厚重的基础,归国后,林先生不断致力于学术,从事文化研究,同时创办文学刊物以实践,经过不懈努力终为文学大师。
在自传里,林先生品味童年,追忆求学岁月,讲述自己的婚姻,论述宗教信仰,最后浓缩了所有的人生阅历,道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闲适、淡然生活的追求。从其对整个人生的讲述以及其对人生的感悟,我们观之而必有所思,特别是对于一个有如此成就的人的人生。
林先生回忆,童年时,每天清晨父亲鸣哨,于是几个孩子开始集合做早操,做完早操林就开始担水等各种家务,接着开始学习古诗等。家庭的教育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雏型,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会不断烙印在孩子的身上,父母自认为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将是孩子前行的道路的路标,所以林先生终有成就从其父亲那里就有迹可循,林先生自小生活的地方三面环山,实属山清水秀之地,林先生一生推崇与自然的亲近,也自认为自然给予其文化的生命,所以林先生的大师之路,一开始就从童年按部就班的在进行。
在圣约翰大学读书,给予了林先生结识发妻廖翠凤的机会,但他们的结合仍旧是封建式的父母安排,林在书中评价道:“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由结婚才开始的。我们年龄越大,越知道珍惜值得珍惜的东西。由男女之差异而互相补足,所生的快乐幸福,只有任凭自然了”,相对于现在的自由恋爱,也许林先生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创造了一段美满的婚姻。林曾经说过,“不追求浪漫情趣而专心做良好而乐观的伴侣的人都会在无意中得之”,或者这就是林的方式。现代的婚姻,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一开始的自由恋爱就容易屏蔽掉很多现实和责任。如果以家庭生活是否和睦、婚姻是否长久作为评判标准,那么婚姻的美满,仅决定于两个人的品性。
林先生在清华任教时得到了去欧美求学的机会,求学期间历经各种坎坷,得益于妻子的陪伴与支持,林先生很圆满的学成归国,此番游学经历打下了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着高深的英文造诣。他凭借着深厚的语言以及文化积淀,行走于中西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从林先生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他游历中的坎坷与艰辛,廖翠凤一开始在美陪读,犯了好几次盲肠炎,花完了本准备四年的钱,在廖家的一直支持下才勉强支撑,后来由于哈佛无理取消奖学金,于是只能到欧洲为劳工服务,在德国申请进入了耶拿大学,修学了几年,最后申请进入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而莱比锡大学的语言学世界驰名。为了维持生活,翠凤不得不变卖金银首饰。她心疼极了,但又不得不这样做。林安慰她说:“凤,等我赚了钱,买来还您。”她只好苦笑。这段经历,虽然是那么的坎坷,但我觉得也是林这辈子最宝贵的片段,学业上达到顶峰,同时与本毫无感情的妻子建立了情感。有时有些人不断抱怨生活的艰辛与不公,其实一个人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境遇,只要去经历了,肯定会有收获,有时恶劣的遭遇蕴藏着更厚重的宝藏。
林先生的父亲是基督教教会牧师,林本人一生信奉过基督教、佛教、道教,在不断的宗教信奉过程中,林形成了他对宗教乃至人生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的多元文化观也由此形成,他的哲学在他的翻译理论或实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人不管是否信奉宗教,内心总需要有坚定的正面而积极的精神信仰,精神信仰能够指引人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行,可以让人在逆境中坚定自己的脚步,以功利的角度来讲,精神信仰是人实现理想的食粮,是维持内心世界能量的源泉。
在自传里林先生有大量篇幅,讲述了人生,讲述了自己的人生体验,讲述了对人生的态度。晚年人对人生的认识值得我们去品读,尤其是这样一位有丰富阅历的人,这样一位在事业上达到巅峰的人。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实践他对人生的态度,但,我们可以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看待人生。“以放浪为理想的人”、“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人类的快乐属于感觉”,注重生活中的自我感受,接纳生活带给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他的生活态度,“茶和烟草”、“坐在椅中”等,是他觉得人应该怎样生活。也许我们只是被生活中的茶米油盐所累,所以背负着各种包袱无暇看清脚下路。甚至我们都无法正确的去感悟,在生活重压之下注重于当下生活的暗淡,我们应该如同林先生,恬淡的对待生活,接纳一切,享受生活中的给予。
品读一位大师的自传,我们聆听他对人生的认识,再观之自己的生活,也许找不到契合点,但,我们同时也是在书写自己的人生,只是我们还不清楚后面怎么写。各种人生都有一个模板,林先生给了我们一个模板,只待我们多去经历,多去感悟。
财政信息中心 汪勉
第五篇:洗去浮躁,得沉静——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洗去浮躁,得沉静——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我对季羡林先生始终怀有敬畏,洗去浮躁,得沉静——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八个字,成为解读季羡林的钥匙。“清新俊逸”、“沉郁顿挫”,清华4年苦读、北大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教经历,使这两种风范在他身上水乳交融。
买来季羡林先生的《我这一生》,放置案头,竟不敢即刻就读。我怕---怕被揭起懒惰的伤疤,怕触碰掩藏于心底的那点虚荣。读大师的文字,就像聆听其教诲,总在相见恨晚之时,让人惭愧无比。
不知道自哪一日起,耳边多了聒噪,脑海充斥着喧嚣。读着季羡林,渐渐找到那种久违的感觉,那是掠去喧嚣、滤去浮躁后剩下的东西,那是沉静。当年季先生所在的济南省立中学的校长给他的评价恰恰也是两个字---平静。恐怕正是这种沉淀下来的东西,成为日后季先生有所成就的根本。
“要说从我身上还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勤奋。我一生不敢懈怠。”季先生如是说,也如此做。以季老80万字的《糖史》为例,当他领悟到“在糖这种微不足道的日常用品中竟隐含着一段人类文化交流史”时,便着手搜集资料,“80多岁,正是古人‘含饴弄孙’的时候,我却开始向科研冲刺了。我每天走七八里路,从我家到大图书馆。除星期日大馆善本部闭馆外,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坚冰在地,我从未间断过”。
读至此,实在倍感惭愧!尽管季先生并不讳言天资和机遇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但他的勤奋又何尝不令我们小辈汗颜?他的笔耕不辍又何尝不值得我们认真效仿?他坦承自己有一点学习语言的天赋,以他这样的天赋,仍几近一个世纪如一日地孜孜矻矻,而我等愚钝之人,有何道理来投机取巧呢?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无他,唯“勤勉”二字。
“我自己觉得,桂冠去掉,里面还不是一堆朽木,还是有颇为坚实的东西的。”季先生在昭告天下:他头顶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都比不上那些“坚实的东西”。我尤其欣赏这一句话,它实在、自信;它不是任谁都敢说得出口的,必得有厚实的底蕴作基础---那是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底蕴、等身的著作以及求实的精神。“做学问,搜集资料,我一向主张要有一种‘涸泽而渔’的劲头。不能贪图省力、打马虎眼。”即使在他生活异常艰苦、人生异常寂寞的时候,依然选择做学问,读后感《洗去浮躁,得沉静——季羡林《我这一生》读后感》。“耐得寂寞”一说用在季老身上可谓名副其实。当下,“耐得寂寞”恐怕正是我们晚辈身上最缺乏的定力。
如此,对学校“名师工程”的理解就自然顺畅了。
学校出台“名师培养方案”,这不是学校在为难教师,也不是与教师个人成长毫无关联的,岂不闻“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当我们将那些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内在需求时,一切不都显得顺理成章了吗?
工作忙,或者没心情,纯粹都是自己不上进的借口。还有什么比被剥夺工作权利更让人心情沮丧的呢?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季羡林这个留德10年归来的博士、堂堂的北大教授,竟被打成一个“不可接触者”,要经常到学生宿舍楼去收发信件。就是在“一生最倒霉、精神最痛苦的时候”,他萌发出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念头。他通过北大东语系图书室从印度邮购了精校本的《罗摩衍那》。晚上回家把梵文译为汉语散文,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白天枯坐门房中,脑袋里不停地思考,把散文改为有韵的诗„„就这样,一部鸿篇巨制愣是被季老“啃”了下来。
在大师的精神感召下,我无形中对自己的学生也多了一丝“苛刻”。看到不认真完成作业又欲蒙混过关的学生,我在感到心痛的同时,脑中会立刻闪现出季老在书中所提的那位严谨的德国教授对学生进行口试的故事。第二天课堂上,我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有一位医学泰斗,在考试时曾把一盘猪肝摆在桌上,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瞠目结舌,他们哪里想到教授会拿猪肝来呢。教授对他们说:“一定要实事求是,眼前看到什么,就说是什么。连这点本领和勇气都没有,怎能当医生呢?”另一次口试,他指指自己的衣服,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学生端详了一会儿,郑重答道:“先生,您的衣服曾经是褐色的。”教授大笑道:“你及格了!”因为教授平时不大注意穿着,一身衣服穿了十几年,原来的褐色变成黑色了。这两个例子讲的都是实事求是精神,从中可见师者的良苦用心。
我就此正告学生:“一个人也许不够聪明,甚至可以不够勤奋,但你不可以不诚实。”我希望他们都能记住这一节课,在将来的求学之路上凡事都做到实事求是,尤其希望那位企图蒙混过关的学生记住这个教训,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季先生评判书籍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好书能鼓励人前进,而不是拉人倒退;能给人以乐观精神,而不是使人悲观;能增加人的智慧,而不是让人变得愚蠢;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而不是给人以低级下流的愉快。季羡林这本《我这一生》,正是赋我以精神,予我以享受,赠我以力量。
《我这一生》,季羡林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刊载于《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7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