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生》有感

时间:2019-05-12 17:0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山生》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山生》有感》。

第一篇:读《山生》有感

读《山生》有感

田兴铁矿综合办公室:陈志鹤

《山生》我读了两遍,还要读第三遍、第四遍……

为一幕悲惨的童年生活而落泪,也为一个一心为民的从政生涯而感动,更为一个英年早逝的汉子而哭泣…...他,一个身居要职的“父母官”,一个带领干部开展“当农民的儿子”活动的“儿子”;一个面对权势、压力从不弯腰的硬汉,一个看着无钱治病的农村贫困户凄然泪下的真情汉子;一个在工作中追求先进工作法,带头学习电脑办公的时代跟随者,一个长年只穿同一身衣服的落伍“老农民”。正如他在自己博客中所写的:童年的生活及父亲和亲人们给予我许多性格特征,自卑、自尊、孤傲、热情、宽容、固执,等等,包括许多相互矛盾的个性。

他就是王彦生,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一位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他用短暂的生命抒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深沉的爱,给党和人民交了一副满意的答卷,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诠释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真谛,谱写了一曲平凡而伟大的人生赞歌!

一、他孝敬父母,情系群众;

王彦生四岁就失去母爱,在父亲和亲人的照料下长大,他时至中年,又得母爱,视为亲娘,孝敬备至。他常常讲,“人要有良心,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啊!”他为孤独的老父亲找了老伴,又尽其所力把父母接到身边,悉心照料,在感到身体不适后又带着全家出去旅游,满足了父母要做飞机的愿望。他出门下乡兜里总要揣着几百元钱,遇到困难户就要塞上一张,遇到老人,总要上前唠上几句;有一次一些

上访的群众在上访途中遇到交通事故,乘坐的马车突然倾翻,两名群众摔成重伤,致使一触即发的上访态势猝然而至,个别干部长出一口气,幸灾乐祸,王彦生大怒,“这是什么感情?”说着,马上赶到现场把受伤群众送到医院,接着又联系病房、拿药、找医生。看着这名满头大汗的组织部长,本来心有怨气的上访群众特别感动,气一下子消除了。

二、他关心下属,保护干部;

在日常工作中,他从不以领导自居,以一个老大哥,老朋友的身份对下属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在付岩伟(一名办公室主任)不知情的情况下送他去医院接受了根除癌症细胞的手术,并使其完全康复;组织科长王海峰反映年终干部考核过多过滥,基层干部每年要拿出两三个月时间应付,有怨而不敢言,王彦生果断要求以集体名义发稿,并在县委领导追究责任时,实事求是,通过入情入理的解释,化解了县委领导的迷惑与不解,也化解了王海峰的政治风险,并且使县委领导进一步认识了王海峰,使其很快被破格提拔。

三、他慧眼识珠,善于发掘;

“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这是王彦生对组织干部工作的真切体会和精神总结。一个经常组织村民上访,被视为“不稳定”分子的村党员经过其调查后竟然成为村支部书记,两年后,所在村子竟然又成为全省有名的典型示范村;一名机关副职在干部调整时颇受争议,王彦生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这名干部只是性格使然,耿直率真,不太注意说话的方式,确是一个有魅力的可造之材。于是,他力排众

议,大胆向县委举荐这名干部到一个最为艰苦最为困难的基层单位担任正职。短短一年时间,这名年轻干部就打开了局面。

四、他刚直不阿,懂得拒绝。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王彦生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拒绝送礼。面对蜂拥而至的送礼人,王彦生很是无奈。对于这些钱物,王彦生一概不收,一些亲戚朋友送来的小米、鸡蛋、水果等土特产,算是心意,勉强收下,待其临走时回赠一些东西,价值却是更在其上。

一名年轻干部多次找到组织要求提拔,并托多位领导说情。在打了两年的“公关战”毫无收货后,找到王彦生“理论”:“王部长,都说你好说话,到我这怎么就这么难呢?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给你送礼啊?你开个价吧!”王彦生拍案而起:“组织原则不是任意交换的筹码!你这种性格不该,迟早会栽跟头。”不到一年,这名干部就因违纪收到了处分。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这是王彦生乐观豁达、包容大度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直到临死的前一秒,王彦生还在为丛台地区“两会”的召开认真地组织准备着,只是,作为组织者的他,第一次缺席了,也永远地缺席了……

他,犹如一颗划破长空的流星,短暂的生命孕育了永恒的真理!他,宛如一座高高耸立的灯塔,时刻放射着耀眼的光芒,指引着无数的共产党员为中国的中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振兴旺达去奋斗!

第二篇:读《生》有感

自从开学后,日子就不再平静与慵懒,整天被那些琐事困扰着,连看书的时间多挤不出来。我是一个爱书的人,特别喜欢无忧无虑,凭着自己的喜欢去读书,不用刻意的去记住一些东西,只需要享受读书的过程,享受书中的故事情节,享受哪些优美的语句来来的想象。

终于到清明放假了,别人都计划着要去哪里旅游,去搞一些活动,而我却借了几本书,打算把我这难得的几天时间都奉献给它们。

今天我读得第一本书是日本作家柳美里的《生》。《生》是日本最重要的“私小说”代表作。她依托自己的亲身经历还创作了《命》《魂》《声》。这一系列大的书可用下面一段话简要概述“我们相遇于十五年前。那是你三十九岁,我十六岁。你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渊博高远的老师,宽厚仁慈的父亲,血肉相通的兄弟,肝胆相照的朋友,温柔如水的情人。后来我们走失了。若非你到癌症晚期,我们会重逢吗?眼睁睁地看着你滑向寂寞的死亡深渊,我无可奈何,唯有记下你临死之时的笑容,你的叹息…..仰望苍穹,唯一能做的,只有哀哀书写你的离去。”

它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那就是毕淑敏的《心理小组》。同样是描写身患绝症的人,只是由于作者的角度不同也让我有不同的感受。《生》让我感受到的是作者的痛苦,挣扎与不舍,而《心理小组》则更多地是医生对病人的同情,及对病人的帮助。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病人在面对死亡是的勇敢与坚强,在我们感怀而心酸落泪的时候,却又能生出无限的勇气与希望。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样的一种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珍惜生命,把握现有的时光,积极向上,做一个让让别人为你而感到骄傲的人。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真正的爱,并不需要迫不及待地表白,而是要耐得住时间的折磨,始终站在所爱之人身边。明白这一点的人,也深知等待的惨烈,但不管等多久,心中永远开着不褪色,不枯萎的鲜花。这样的人比起那些心中无话的人来,却更容易被出卖和伤害。”它告诉我们去做一个有爱的人,默默的奉献,虽然会有时会没有收获,虽然会受伤,但你的心却像花儿一样的芬芳迷人。我相信我也会是一个心里开着花的人。

第三篇:读《警校生》有感

读《警校生》有感

宗帅斌

第一次拜看到了读吕铮老师的作品,《警校生》给了我深深感触和共鸣。

林楠,书中作者的化身。从作者初入军营,开始军训。我仿佛看到了九月份的自己。承载着父母的希望、自己的梦想以及朋友的支持,踏入了警校。正如吕铮老师缩写:在烈日炎炎中拔着军姿,练习齐步。还有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踢正步一跳一跳的黎勇被冠以“麻雀”的外号伴随了他多年,“机甲战士”,“僵尸跳”这些看似普通的语言却能在我们警校生的脑海里呈现出生动的画面。作者笔下的军训确实是亲身经历感同身受。林楠的舍友也是各有千秋,正义感十足的“那大侠”、优秀自负的秦天、知识分子模样的“爱因斯坦”、“四害”之一的“麻雀”、“大脑袋”胡峥还有军人精神“希特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灵魂,鲜活而生动。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希特勒”张克。他那一句“这要是在德国,早拉出去枪毙了。”让我忍俊不禁,以至于同学都沉浸在《十宗罪》、《心理罪》的沉重气氛中时,我却偷偷笑出了声。当然张克的固执与军人般的强硬让我吃惊,让我佩服。他对军事的痴迷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令人唏嘘。

秦天,书中作者不多的“对手”。他的优秀令人羡慕,但他的却过于自负。而那次拳击比赛也深深打击了他。秦天的花拳绣腿注定抵不过对手的稳扎稳打。而林楠与秦天的“对手戏”最让我揪心。对于小蔓的爱慕让他关系冰冷。爱情的确令人难以捉摸,优秀并不能抵过两个人的感觉、灵魂的交流。就如“叶子”和“小草”的交流,让人充满对爱情的向往。

当最终林楠将“叶子”的身份告诉小蔓时,我的心也紧张而酸涩,仿佛多年前的自己,在爱情面前的稚嫩和无知,最终伤害了小蔓。与林楠相同,多年前的自己似乎也干过相似的傻事。不敢正视自己的心中的女孩,后悔而无奈。最终林楠错过了小蔓,这一错也许便是一生。当然书中还是有反派的,林浩便是一个。仗着自己高年级便想欺负张克,结果还是不了了之。却让我感受的警校真实的生活也会存在这样的人。也体会到兄弟是支撑自己最有力的臂膀。不禁让我想到宿舍的五个兄弟。来自天南海北,挤进了323宿舍,有欢乐有矛盾,却能团结在一起。给予了我这个宿舍长莫大的支持。感谢!学校中的比赛也展现了207的团结。拥有满皇族功夫,沉溺武侠世界的“那大侠”总能捍卫尊严。当他们在菜市场教训混混时的动作,看得我热血沸腾,幻想着不久后自己也能如他们一样保卫人民,惩奸除恶。而他们一起等待学校是否会开除他们时,七个人的状态让我感觉熟悉和心酸。回想军训,每天都希望不被搞、不训练。和207的兄弟颇有几分相像。

小蔓,书中唯一一个女主角。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小蔓”。他爱上了那个出现在信中的“叶子”,注入了心血,为了他补习乐理。那一封封充满情意的信纸令人沉溺在朦胧的爱恋中,就像中学生的暗恋。当林楠最终讲出事实,我似乎体会到了小蔓的心碎,幻想破碎的残忍。可她还是会微笑,依旧开朗。”她还是个聪明的女孩,不会直接拒绝林楠而是一句后会有期,意味深长。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小蔓”,她会是林楠努力的动力,会是“麻雀”变身“战车”的魔法。可是爱情同样是一杯毒药,会让人沉沦、颓废;会让人心碎,失去生活的希望;会让人沉默的流泪。现在,还是怀念林楠与小蔓之间那份朦胧的爱恋。

当林楠从警校毕业,207宿舍走上了实习的岗位。我看见了未来的我。可能不会如想象中捉拿要犯,出现在命案现场的刑警,而是像林楠那样工作于基层的“片儿警”、“麻雀”口中的“二级警察”。但他们同样很努力。他们会在公交车上捉小偷、展览馆前抓票贩子还要在凌晨为忘带钥匙的老人开门。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或许也要从基层干起,从一个“片儿警”做起。但我同时佩服林楠的勇气,他不畏惧地扑向拿着双管猎枪的犯人,那一刻生死置之度外。我问自己:我是否有那样的勇气,我摇摇头。来到公大数月,我只是把自己当做预备警官,却还未学会警察的精神,还未斩断七情六欲,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还不合格。

不得不说,吕铮老师的描写太真实,我感觉我的生活就如林楠一般。警校生的生活真实呈现在我眼前。就像一首歌唱的就是你生活的城市,你居住的街道,你会爱上这首歌。吕铮老师写的《警校生》就是我的生活,所以我感触颇深。

就像书最后写的:一切都已经改变,而我们却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就像当秋天过去之后,春天自然会来。我们经历的,只不过是一段旅程......致未来四年的自己。

第四篇:读《如果山知道》有感

读《如果山知道》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如果山知道》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这本书,很厚很厚,回味无穷,一如山一般,永远也读不完……

“因为,山在那里。”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亦是登山人对“为何登山”的解答。好深奥!好有味道!我将这本书神圣地贴在胸前,仿佛能够触摸到山的心跳与脉搏——那浑厚的回响;仿佛能够看见山的血液缓缓流动——那壮阔的雪浪。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崇敬。不禁想起一句话:“在雪山草地的映衬下,我定会向我永生永世的家乡,向那亘古神圣庄严,顶礼膜拜;澄澈的阳光下,闪耀着一颗纯净的心……”

或许,这就是山的魅力所在吧!

山,一个充满神韵的美丽庄严的字眼;山,包含了很多很多。

很想很想去看一看曙光照耀下玫瑰色的娇羞的南迦巴瓦;很想很想去抚一抚被漫天大雪所覆盖了的冷漠的珠穆朗玛;很想很想去望一望咆哮着的雅鲁藏布“大拐弯”;很想很想尝一尝绒布冰川的融冰汇成的绒布河的.甘甜。

书中的插图,同样使我深深着迷,登山者把自己心中对山的感悟拍成了山最眩目的一个角度,但遗憾的是,他们无法将之与自己的心情相融合,而那种感觉,恰恰是一生都难得!

但愿,有一天,我不再仅仅从一些薄薄的相片上领略山的风采,而能走上他们走过的那条路,亲身去体验那种满心荡漾着的欢欣。

若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梦实现!去登山,更是去读山……

第五篇:读《夏山学校》有感

读《夏山学校》有感

读《夏山学校》有感1

静静地半躺在床上,读完尼尔先生著的《夏山学校》后,确实感到一阵又一阵的热潮怦怦激荡自己的胸膛,我的脑子里浮想起了一幅又一幅教育的场面,我在不断地叩问自己: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想起念师范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质》)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慑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又想起一年多以前,在网上读到了山东教育记者陈为友来自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创新课堂的报告《开放,开放,再开放》:“这里取消讲台,教室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

“无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

当教育以如此美丽生动的生命形式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再次感到了无比的震撼,我被如此活泼的教学呈现形式所深深折服。

然而,当我读完《夏山学校》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它让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说我之前理解的教育还是有形的、可演绎的,夏山学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了。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

在夏山学校,是否上课,由学生自己决定。曾经有个叫默文的学生从7岁到17岁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课也没有上过,出校后同样成了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拥有幸福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他用自己的手艺赚了很多的薪水。

在夏山学校,要求老师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正如尼尔校长所说:“我们决定办一所可以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学校,为此,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管训、指导、约束,以及一切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尼尔用了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自己的信念,夏山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夏山学校中的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之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学习,充满自信,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都在这里真实而又生动活泼地展现,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发展。

在夏山学校,没有任何的说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脉搏一起跳动的声音,一起成长的快乐。这种教育,已经超出形式、技能乃至内容的层面,没有固定模式,没有固定内容,它事实上已经超出了传统教育的理念,而上升到一种精神的层面和哲学的境界。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比海洋还要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把夏山学校的教育比之为心灵的教育,只有我们教师的心灵和学生的心灵自由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当传统的教育还在为课堂组织教学、道德教育、传授技能等争论不休的时候,当“爱的教育”还在谈论奉献、谈论爱与被爱关系的时候,夏山学校已经穿过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实现了教育心灵的交融和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讲,夏山学校的教育无疑超越了“爱的教育”,《夏山学校》一书无限地拓展了我们教育想象的空间。

当然,这种教育可能会更多地让我们引发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的感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也应该站在坚实的大地上,多几次仰望星空聆听天籁的机缘,以填实日渐空虚和贫乏的心灵吗?

让我们合上书,从心灵深处再次发出叩问: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读《夏山学校》有感2

自从事教育事业以来,读了很多教育类书籍,但是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校长尼尔的教育理想是:“对于是否上课,学生们拥有完全的自由。他们可以选择上课,也可以选择不上课,如果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完全不上课……”这对于我们这种已习惯现行教育的规章制度而言,是否会相信世界上竟存在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学校?而这样的学校绝非天方夜谭,夏山学校证实了这一点。

在夏山,孩子们是被高度尊重的,是自有的;尼尔说:“要孩子做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对工作感兴趣、对友谊感乐趣、对爱情感快乐的人,或者让他成一个痛苦的、冲突的、恨自己和恨社会的人,这大权操在家长和老师手里。幸福是怎样获得的呢?我的答案是——消除权威。让小孩做他自己要做的人,不要教导他,不要教训他,不要勉强他上进,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这也许不是你喜欢的答案,但是如果你不采用我的答案,你应该自己去找更好的答案才是。”

夏山学校里的学生数量是极少的,也许不同年龄的学生的所以总和都没有我们现在一个班级的人数,然而在这里出来的也有许多着名的人物,这些学生也许很多并非和常人完全一样,但是他们在夏山一点点地弥补他们的“缺陷”。还记得其中的一个故事:“汤姆从5岁起就来到夏山,离开时已经17岁了。这期间汤姆没有上过一节课,他几乎将所以时间都用在了手工房里。在汤姆9岁时的某一天,尼尔(本书作者)竟一位地发现他在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便问汤姆是谁教他的。汤姆回答尼尔是自学的。在汤姆工作后,他的老板告诉尼尔,汤姆的最棒的员工,他从来不到在走,而永远都在跑。”这个故事在说明什么?它说明一般儿童绝不是天生就由缺陷、胆怯或者呆痴,事实上,汤姆永远热爱生命的潜能。在夏山,教育的目的即是:生命的目的,是愉快的工作和发现快乐。教育不应该听了在知性上,教育应该包含了理性和感性。教育必须注意儿童的需要和能力,儿童天性不具备利他主义,他还没能发展出成人的成熟的爱。()故事中的汤姆在慢慢长大,通过他的实践,道理和知识往往会更加深刻地印在他的脑里。

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翻过的错再犯就要惩罚等等,老师的压力很大,孩子的内心也一直很焦虑,甚至对工作学习产生了恐惧感。我们知道,人在没有恐惧的时候,心灵是绝对自由的,创造力也会随之显现。所以教育应该从心开始,让学生和老师的心中不再心存恐惧,这样老师和学生才可能面对自己,发现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创造力发挥出来。

读《夏山学校》有感3

颇不喜阅读那些标榜教育的书籍,也许是因为一些专业书籍内容僵硬面目可憎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吧。这样的反专业的情况在绝大多数的人那里存在,我以为是属于“干一行憎一行”之类的附属结果,可是当我读到英国人尼尔写的《夏山学校》,我知道并不是这样的。

这本书我几乎是不间断地读完,一边读一边画注自己的感慨,它是我读的书里画注最多的一本之一,也是教育类的唯一一本。罗罗嗦嗦地写了这些废话,实在是因为自己对它的喜爱有点满溢出来了,也是对专业书籍的意外所获的额外添加吧。尼尔在中国还没结束文革的时候就离世了,他的夏山学校在中国还是炮火纷飞的时候开始建立,在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成熟,在我们三年灾难的时候开始形成冲击世界教育观念的热潮。在五十年后的今天我读到它。无法想象在中国那样的时代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竟然有了那样的学校!我无法在这里介绍书的内容,因为所有的二手货都是蹩脚的,我也无法在这里说老尼尔的思想,因为仅仅剥离出思想来讨论是苍白的。所以我只能发自己的感慨和赞叹,表达自己对这种教育思想的喜爱和憧憬。不过这老尼尔的夏山学校的时间表也告诉我另一个信息:1900年《释梦》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到英国讲学,同年去美国讲学,同时他的理论在世界风行开来。作为最早一批的心理医生之一的尼尔,就是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下开创了夏山学校(1921年)。

偶尔翻开《夏山学校》,其中的气息立即将我挟裹,我开始从头读起,一段接着一段,而且开始向别人推荐它。我相信有些文字是有魔力的,它们会与趣味相通的大脑瞬间融合,《夏山学校》之于我的眼睛就是如此。我才读了几页就强烈地感到一种熟悉的况味迎面漫来,我的疑心开始产生了,但是没过几页,谜底就出来了,果然老尼尔曾经是一个心理医生,果然老尼尔曾经接受精神分析,果然老尼尔出自一个严厉压抑的家庭。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对人性的洞悉对孩子的保护,他的实验精神他的坚持他的写作,为人类紧身衣下的呼吸解开了第一颗扣子。伟大的尼尔!而且他在76岁的写作所反映的观点,也不仅仅是精神分析的素质在起作用,还有他一生积累的人生所获,这些因素注定老尼尔的写作是真诚的'。也正因其真诚而具备了引人入胜的阅读吸引力。但是我知道老尼尔的那个年代做那样的学校、传道那样的教育思想,就像今天我们的社会群体听到他的理论时一样会掉眼珠,因为我们的社会也刚刚从严厉中产生最初的缝隙。

好在国人的权威心理让我们在推崇这样的外来理论时不被当作异端邪说。以反精神分析的方式推行精神分析的思想,似乎从它开始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无法逃出这个悖论式的轮回。但是不管是怎样的授粉方式,如果有了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开始。老尼尔把他的治疗室放大成了一个学校,他把一个病人放大成了一群,他把谈话治疗的单一手段放大成了生活过程。他用同样有限的生命时间治疗了尽量多的孩子,同时将这特殊的治疗方式以人们愿意接受的名词---“教育”----书写和传播于世,进而影响和间接治疗了社会。伟大的尼尔。虽然我不愿意去概括尼尔的教育思想,而且我在书中有共鸣之处也非常之多,以至于画的像教科书,但是我还是愿意摘取一些话语在这里分享。好让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至少有一点点感性的触摸。

1.孩子们不愿意去上课的持续时间和他们对以前学校的反感程度成正比。(就是这句话让我强烈地闻道了精神分析的味道。因为病人被治愈的时间和他们被整成病人的时间成正比。呵呵。)

2.当你和孩子平等相处时,你对他发脾气是没有危险的。

3.自由的孩子是不易受到别人影响的,因为他们没有恐惧,而无所畏惧是孩子所能得到的最棒的礼物。

4.保守从根本上说就是恐惧。

5.孩子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生活。只有唯唯诺诺、萎缩胆怯的社会才需要失去意志的人。

6.也许“给”比“取”更有福,但是显然“给”是很累人的。

7.不自由的孩子会表现出过度的侵略性,以过度反抗别人对他们表示的恨。

8.虽然我将自己对社会的想法写下来、说出来,但是如果我以行动去改造社会,社会就会像对付人民公敌一样把我干掉。(哈哈哈哈,深有同感!社会会吃掉所有与他们现在不一致的思想。)

9.我知道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改造社会,而是给少数的孩子带来幸福。(伟大之处正在于小型而真实。)

10.我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

11.小孩和大人一样,只能学会他们喜欢学的东西。所有的奖品、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12.思想臣服于情感。

13.一个困住成千上万盲目的教师的符咒----认为除非孩子学得到东西,否则他就是在浪费时间。

14.父母对未来的恐惧,对孩子的健康会有非常糟糕的影响。

15.我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能快乐地工作、积极地生活。

16.假如孩子在自由环境下让他们的各种情结自然消失,就不需要治疗。

17.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极具疗效。

18.有爱情的性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它之所以被压制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其余都是借口。(真相是不容易被接受的,这句话估计可以跌掉很多人的眼镜。哈哈哈。)

19.孩子只对眼前事物感兴趣,将来对他们来说太虚无缥缈了。

20.懒惰往往是因为没有兴趣,或者健康不良。一个健康的孩子是闲不下来的,他一天到晚非得做些什么才行。

21.过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那一段梦幻时期,当他们成为青年时,便能面对现实生活,而不再向往儿童时期的游戏。(看看我们的成人是如何沉迷于游戏的就会明白他说的有多么对头了。)

22.现代文明的罪恶就是在孩子还未变成大人之前,都已经被训练成大人了!

23.那些自由发展和玩够了的小孩,好像不大会变成热心群众的一分子。(这里的热心群众就是鲁迅笔下的看杀人的和要求祥林嫂讲阿毛的事情的那些人们,还有就是半个世纪前那些带着“卐”字袖章的军人,更多的就是诸事的观众。)

24.我们发现最坏的演员是平常比较做作的那种学生,这样的小孩永远不能忘掉自己,站在台上总是很不自然,因为他们总是感觉别人在注意他。

25.无忧无虑的孩子却能把一个悲伤的角色演得非常动人。

26.奖品从来都不是目的,而做一件事本身才是目的。

27.真正的运动精神,只有在自由地决定玩或不玩时才会产生。

28.我怀疑七岁便知道他该做什么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一个平庸保守的人。

29.我很高兴自己住在能让个人发展的英国,我容忍孩子,教育部容忍我,我已经很满足了。(呵呵,如果排除尼尔的带有讨好性的表达因素,这一点的确是夏山之存在的环境支持。因容忍而有夏山!因容忍而有尼尔!)

30.是不干预孩子的成长和不给孩子压力的观念,成就了今天的夏山。

31.对自己的重要与否,我们实在应该看得轻一点。

32.夏山学校的前途也许不太重要,但夏山这个观念的未来,却对整个人类有极大的重要性。新的一代一定要有机会在自由中长大,给他们自由就是给他们爱,唯有爱才能拯救这个世界。(读到这里,想起我曾经写的一点感想,我知道我们是相同的,融合的,所以我那么被吸引,那么喜爱他。这是我的《唯有爱可以》:“名声不可以,地位不可以,知识不可以,权威不可以,金钱不可以,荣誉不可以,光鲜不可以,力气不可以,诅咒不可以,鞭打不可以,远离不可以,躲避不可以,畏惧不可以,骄傲不可以,占有不可以,挥霍不可以,缠绵不可以,好心不可以,理性不可以,真实不可以,时间不可以,唯有爱可以,治愈心灵。”)

33.只有自由才能使孩子尽量发展本性中的“善”。

34.受到严格制约、训练和压抑的孩子,不自由的孩子,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看得到他们的身影……他很驯良,听从命令,很怕批评,同时极想做一个正常和受规矩的人。他毫不迟疑地接受一切教给他的东西,然后又把他的心结、恐惧和失意再交给他的子女。35.定时喂奶……其他理由像对身体发育有益等都是借口,压根就是想把孩子训练成一种视责任重于乐趣的动物。(老尼尔的愤怒。哈哈哈。)

36.总有一天,人类会把他们所有的痛苦、仇恨和疾病的根源,追溯到他们违反生命的文化现象上。

37.严格的训练会造成麻木不仁的人…..身体麻木会造成人类各种身体器官的疾病。

38.如果情感可以自由发展,头脑也可以自由发展。

39.被鞭打的小孩和被鞭打的小狗一样,会长成一个顺从的自卑的成人。

40.我谴责那些规定喂奶时间、开药方以防止吮吸指头、禁止玩弄生殖器和不让小孩自由的医生。(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话,很精神分析。)

41.许多孩子都是在谎言和愚蠢的禁令下长大的。

42.无人能维持中立,因为那也将意味着死亡。(正因为艰难,维持了才能呈现其巨大的价值,这正是夏山的成功,也是所有精神分析成功个案的成功因素。)

43.要永远爱和保护孩子。

44.在合理的家庭中,孩子与父母有平等的权利。学校也一样。

45.健康的家长会适当妥协。(家长的“输”是多么地重要啊!不知道有多少孩子牺牲在家长的“胜利”之下!)

46.假如没有紧张或愤怒的声音叫他做这个或不准做那个,他处理一切时都会心中有数。

47.生命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生命里的罪恶是限制或摧毁幸福。幸福带来善良,不幸则导致种族屠杀、民族仇恨和好战。

下载读《山生》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山生》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夏山学校有感

    《夏山学校》读后感 东苑小学 周灿 “我问过许多孩子:‘你祈祷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每个人答的都不一样,他们永远在想别的事。孩子不得不想别的事,因为祈祷时强迫性的,对他们......

    读《我们的山》有感

    读《我们的山》有感 读《我们的山》有感 主要内容: 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中的两个兄弟―阿福和阿财因偷摘玉兰花而和富家千金李佳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歹徒绑架了阿财和李......

    读山就这么高有感

    读《山就这么高》有感 芦溪镇路行学校八年级 :刘小莉指导老师:曾小平翻开这本熟悉的《初中生之友》,其中《山就这么高》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带着好奇,我读完了这篇文章。......

    读夏山学校有感

    读夏山学校有感自从事教育事业以来,读了很多教育类书籍,但是当我读到《夏山学校》这本书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在夏山学校,教育已经达到了一种“......

    四年级读《山猴子》有感

    四年级读《山猴子》有感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西津路小学四(1)班 李群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读了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的书,名叫《山猴子》,那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书。小说围绕石山猴这......

    读《生本教育》有感

    读《生本教育》有感 以生为本,你舍得吗? ——读《生本教育》有感 东洲国际学校 朱金燕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2015年第四期《人民教育》,这一期的主题是'生本教育:课程与教学再造'......

    读王荣生有感

    读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有感 迁安市第六实验小学吴立东 辛辛苦苦啃完王荣生教授撰写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终于对萦绕自己很久的那个问题:“语文到底教什么?”有了些......

    读《时生》有感1000字

    读《时生》有感1000字胭脂红《时生》是我2018年读完的第二本书。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是看了《嫌疑人X》的电影。我这个年纪的人,那么晚才接触东野圭吾先生确实算是比较晚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