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医学院2011年度优秀团干部推荐表
温州医学院2011年度优秀团干部推荐表
温州医学院2011年度优秀团干部申报主要事迹介绍 执笔书写人生路,且把书香铸青春。追逐梦想路,我们一路奋斗,一路拼搏。转眼间,大学已过去三个年头,我也渐渐褪去初来时略显青涩的外衣,洋溢出属于自己这个年龄的成熟与魅力。
一、拥党爱国,思想坚定。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集体,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每个共青团员的梦想,为加入这个先进集体,我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进入大学以来,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心理素质,自觉履行团员义务,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刚入学便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积极的在每季度上交实质性思想汇报,向党组织靠拢。经过两年的发展考核期,我于2011年5月顺利通过党组织的审查,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二、乐观积极,热爱学习。
我是一个乐观积极、奋力拼搏的男生,骨子里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儿,在学习上我不甘落于人后,一直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门功课。不放弃是我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更进步是我的职责。大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段,我们应该努力抓住这个机会,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在校就读的三两年时间里,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合理安排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分配学习、工作和休闲娱乐的时间,养成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后认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做好预复习工作,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真正存进自己的脑海中,并学以致用。大学三年,我顺利通过了所学课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以及浙江省计算机二级考试。另外,我还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借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储备知识,增长见识,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完善自我、服务大家。
刚进入大学,我坚持着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的想法做学生工作。
在同学的支持和老师的信任下,我先后担任了班级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等职务。在担任班委的三年时间里面,我一直兢兢业业,诚诚恳恳的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付出许多,也收获许多。三年多的班委的工作,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基层支部工作经验,这使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一直努力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在此期间,班级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班陆续获得学院“班级凝聚力比赛第一名”、“学院环保优秀团支部”、“领跑检生—四星级班级”等荣誉。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我也获得了“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院级优秀团干部”等荣誉。这些对于我工作的肯定进一步坚定
了我努力做好工作的信念。一个没有领导者的集体是散乱的,同样,一个好的决策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从而有更强的创造力。对以后的工作,我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建设,找出不足并努力改进,将我们的班级发展成为一个在学院乃至全校都出类拔萃的优秀班集体。
与此同时,我也加入院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表现和辛勤付出,先后担任学院学生会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副主席、主席。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与锻炼,熟悉、了解了整个学生会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大二时担任检生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协助主席制定了明确的制度,使学生会日常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轨。而后成功组织了几次大型的活动,如“2010年检生学院秋季运动会”“检生学院2010年迎新晚会”、“百科知识大赛”等,并组织了演讲朗诵、书法比赛、辩论赛等系列活动。大三至目前担任检生学院学生会主席,更加完善了组织的工作奖惩制度,并通过干部干事素质拓展等活动来加强学生会内部凝聚力建设,最终形成了一个战斗力强,团结协作的精品团队,并打造了“爱在海洋”生命艺术节、“检生学院2011年迎新晚会”“学术文化节”等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为学院同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为温州医学院的校园文化活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为人友善,爱心奉献。
我活泼开朗、待人随和的个性让我与同学之间形成较好的朋友关系。我充分发挥自己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积极与舍友和周围宿舍的同学交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并且协调好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各项事宜。积极参加学校学院各类比赛活动,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参加各类集体活动,也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使我更自信更开朗,成熟稳重。2010年暑假我参加了温州医学院赴福州生存锻炼实践团,十天的艰辛付出,使我成功完成了生存挑战,在实践结束之后我与我的队友们将十天来赚取的5000多元钱捐给了福建省红十字会,为援助闽南灾区的重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关注时事,热心公益,在西南旱灾,以及玉树地震期间,我给予了密切关注,并积极呼吁班上同学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
怀揣着梦想,我前行在大学的大道上,书写着自己五年的书香生涯,舒展着人生的美丽画卷。执笔书写人生路,且把书香铸青春。时间会在指尖慢慢流走,但我会把握好人生的每一分钟,我相信,做好自己,我能成功!
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徐柯2011年12月4日
第二篇: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
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8500余人(包括各直属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300余人,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07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70人。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教授评审权和10个一级学科教学副教授评审权。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特级专家、拾百人计划”、省高校特聘教授、拾151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百分网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9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52万多平方米。图书馆文献13
温州医学院8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3种期刊入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各地设有14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
附属医院名称: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儿童医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台州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温 岭医院。
百分网系部介绍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是温州医学院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之一。承担学校临床医学、法医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各个专业本科、硕士及成人教育等各层次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基础医学院自2002年起招收法医专业本科学生。为适应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基础医学部大力开展医学教育改革,实行课程整合,开设多学科有机组合的综合性课程;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方位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前沿学科课程的教学,新编或出版众多反映学科发展新理论和
温州医学院新技术的专著、教材和实验讲义;改革实验教学,逐步实现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司法鉴定《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在教学综合改革、实验中心建设、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基础医学院以建设省内一流的基础医学学科为目标,优化学科组合,鼓励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现拥有部校级重点实验中心1个(机能中心),省级精品课程二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组织胚胎学),校级精品课程四门(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积极引进和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扶持年轻学科带头人,向国内外派遣进修人员,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多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获奖成果、发表论文以及出版专著的总量位居温州医学院二级学院前列。基础医学部现有10个教研室,2个实验教学中心;5个硕士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温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借助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科研、师资力量,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医学教学和科研基地。
第一临床医学院
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与附属第一医院一体化运作,目前在学科地位、科研医疗水平、教学质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综合实力居全校前列。温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基础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第一临床医学院有临床研究室12个,1个医学科学研究所。拥有3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1个省医学重点扶植学科,2个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浙江省高校重点扶植学科,6个学校重点学科。拥有卫生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心1个和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2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主任医师(正高)107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高)173人,中级43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6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入选省高校青年资助计划共7人,浙江拾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3人,温州市“551”工程共104人次。2002年至今温州医学院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项。临床教师获得教学改革课题省厅级1项,校级20余项。
在学生培养和教育方面,第一临床医学院根据教学需要设有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方向、临床医学专业(专升本)、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美容等五个专业和22个临床教研室,教学管理规范有序。积极推行教育模式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课程,提高办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适应新世纪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了人文学科与非医学类现代科学技术课程,开设介绍学科进展启发创新思维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在第二课堂上,以党团组织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温州医学院学生表现突出,成绩斐然。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一所有着85年历史的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浙江省内医疗机构中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享有较高品牌声誉的医疗机构之一。现编制床位980张,开放床位1400张以上,在编职工1912人。2004年门急诊138万人次,出院病人3.18万人次,住院手术16485人次,并已规划和启动在5年内建成一所2000张床位、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研究型新型医院。
第三篇:温州医学院社团集合
社团概况
温州医学院学生社团是学校内学生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各种能力,拓展知识领域,调整知识机构,挖掘潜能,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开辟第二课堂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在校团委、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指导下开展各种具有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如今我校已发展一批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竞技与文娱艺术等四大类社团,现已有校级社团49个。温州医学院学生社团中心所属部门分类表
学术科技中心(10):X(01)电脑协会 X(02)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 X(03)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协会 X(04)轩歧中医社X(05)学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总会 X(06)轩辕法学社 X(07)英语俱乐部 X(08)针灸协会X(09)多媒体设计协会(筹)X(10)数学建模协会(筹)
公益实践中心(12):G(01)阿里郎韩流驿站 G(02)百草社 G(03)奔浪文学社G(04)茶艺协会 G(05)创业协会 G(06)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协会G(07)绿枝缘环境保护协会 G(08)烹饪协会 G(09)手语协会G(10)樱花日语社 G(11)集邮协会(筹)G(12)向日葵自助协会(筹)
体育竞技中心(13):T(01)Chocolate滑板俱乐部 T(02)交谊舞协会 T(03)篮球协会T(04)排球俱乐部 T(05)乒乓球协会 T(06)棋牌协会T(07)探路者户外总动员 T(08)“天瑞”跆拳道俱乐部T(09)网球俱乐部 T(10)武术协会 T
(11)先锋轮滑社T(12)“青春达人”健美操社团(筹)T(13)羽毛球俱乐部(筹)
文娱艺术中心(14):W(01)笛音协会 W(02)动感手工艺站 W(03)Feeling话剧社W(04)吉他协会 W(05)街头舞元素 W(06)科幻动漫协会W(07)口才协会 W(08)摄影协会 W(09)书画协会W(10)Wingirl俱乐部 W(11)依舞之鉴 W(12)越韵戏曲社W(13)魔术协会(筹)W(14)型show社(筹)
第四篇:温州医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11-9-7 15:19:00 点击数:
3175
一、学校简介
温州医学院是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前身可追溯到1912年在杭州建立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原名“浙江第二医学院”;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当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国务院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8年获批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2年获批准招收七年制学生;2003年获批准为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设立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有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等八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硕士、中西医结合临床和中药学等五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并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同时设有1个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30个本科专业(其中眼视光学本科专业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级新生入学后,全日制在校博士研究生达8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2300人。
我校1993年获得副教授评审权,2007年获得教授评审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0余人(包括各直属附属医院)。目前有研究生导师8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2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特级专家、省“百人计划”、省高校特聘教授、省“151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我校树立特色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学科集聚发展、扶植学科重点发展的战略,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承担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5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60多项;科研总经费超过3亿元;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6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近年来,在教学成果评奖中,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
我校拥有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0个、省医学重点学科群1个、省医学重点和重点扶植学科14个、省示范中医科1个、省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省中医药重点扶植学科1个、省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1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个。形成了一批诸如眼视光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药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内科学、遗传学等独具特色的学科。
目前学校占地129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52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138万册。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和14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总床位近两万张。学校主办、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有《温州医学院学报》、《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肝胆胰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和《检验医学教育》等五种,其中前三种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我校一贯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宽合作渠道,已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法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印度、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62所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包括联合培养博士、互派学者、互派留学生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其中与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项目作为我国第一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博士层次的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中美两国管理机构的评估并获高度评价。
欢迎有志于献身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事业的青年学子报考我校!
二、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
(1)在所报考专业(或相关专业)专升本,并已取得专升本主干课程合格成绩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复试时提供合格证或成绩单,总分425分以上,有效期5年);
(3)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011年10月31日前见刊)。
特别提醒:同等学力考生务必于2011年10月10日前(以邮戳为准)将以上材料寄到我校,我校审核通过后才予以准考;对未提供材料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报考专业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详见招生目录备注栏。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我校招收该类考生的专业,详见招收目录备注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不符合以上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一律不予准考。
三、报名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2011年9月25日至9月29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2011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自行登录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推荐免试生须在10月31日前凭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放的校验码在研招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二)现场确认
2011年11月10日-14日考生须凭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网上报名号到网上报名所选择的报考点缴纳报名费、照相、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未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三)资格审查
我校根据考生报考信息进行全面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方准予考试。请考生务必仔细对照报考条件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中提示的信息,对不符条件者我校一律不准考。
(四)报名注意事项
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主要用于复试通知、寄发录取通知书等工作,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姓名等)及联系电话,此信息必须在2012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信息必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电话无法联系等原因而出现投递失误或通知不到考生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四、考试
(一)初试
1、在线打印准考证: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及地点
(1)初试日期:2012年1月7日-8日,详见《准考证》所定日程;(2)地点:在考生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初试地点考试。
4、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具体考试科目见专业目录。其中政治思想理论和英语一满分均为10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自命题业务课满分为150分,总分均为500分。
5、因我省实行网上阅卷,故请考生主观题考试用笔务必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
(二)复试
1、复试前资格审查:
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2、复试时间:2011年4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复试地点:温州医学院。
4、同等学力考生,若初试成绩合格,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成绩合格方有复试机会。加试科目请在生物化学、免疫学、生理学三门科目中任选两门,但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
加试科目的参考书目分别为《生物化学》第6版,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免疫学》第4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7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同等学力考生录取后原则上须延长一年学制。
6、各硕士点复试科目及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五、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考生入学考试的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培养硕士生需在录取前签订合同。
被拟录取的新生如要保留入学资格,需在录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校同意,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2012年6月中旬发放录取通知书,9月初组织新生入学并进行资格复审。
六、奖助学金
我校近3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平均公费率90%以上。为了使研究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我校为研究生提供较好的条件,在读研究生不仅可享受普通奖学金约300元/月(其中国家普通奖学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不足部分由学校普通奖学金补充),还可享受由学校以及导师提供的硕士研究生的助教助研津贴平均每月不低于500元,其中一等助教助研津贴(约占人数20%):700元/月·生;二等助教助研津贴(约占人数60%):500元/月·生;三等助教助研津贴(约占人数20%):300元/月·生。同时,学校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以下奖学金:
(一)面向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
1、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设立的光华奖学金:我校是浙江省属院校中唯一设立该奖学金的学校。
2、中国科学院毛江森院士在我校设立的毛江森奖学金和助学金:特等奖学金2万元,奖学金5000元,助学金2000元。
3、生物药械豪森药业奖学金和助学金:特等奖5000元,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500元。
4、康泉奖学金:特等奖1万元。
(二)硕士专业奖学金
1、眼科学专业:爱尔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英文考级奖、拓普康奖学金、强生奖学金、BOSTON奖学金、尼康奖学金、科林奖学金、科医人奖学金、正泰奖学金、高视远镜奖学金等。
2、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东瓯奖学金、迪安奖学金。
七、其他说明
(一)上述说明如与教育部2012年硕士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教育部招生文件为准。凡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遵守上述要求,否则谢绝报考。
(二)我校招生专业目录里公布的招生人数为2011年实际招生人数,2012年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文件为准。各专业推荐免试生人数不超过其专业总招生人数50%。
(三)根据教育部招生文件的规定,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业务课考前辅导班,也不出售往年试题。
(四)考生要诚信报考,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考生在各阶段请注意浏览我部研究生招生网页(http://www.xiexiebang.com/研究生招生
附件1:温州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pdf格式,请安装Adobe Reader软件)附件2:温州医学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pdf格式,请安装Adobe Reader软件)
附件3:《中药基本知识综合》入学考试大纲.(pdf格式,请安装Adobe Reader软件)附件4:《护理综合》考试大纲.(pdf格式,请安装Adobe Reader软件
第五篇:温州医学院文献综述标准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
姓名:
学院(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我国网络体育信息研究黄杰信息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管(1)班0723020020叶 夏职称:讲 师
2011年02月17日
:
我国网络体育信息研究
【摘要】:随着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现代传播手段和经济形态正逐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休闲娱乐等领域,它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大的特点,对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与此同时体育信息已成为互联网上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传播集体育训练、科研、教学、娱乐于一体,扩大了受众群众,满足不同人群对体育信息的需求。国外某颇具说服力的搜索引擎显示,全球排名前10位的搜索主题中体育排在第6位。
【关键字】:网络体育信息;信息传播;门户网站;网络传播平台
一、网络体育信息价值综述网络体育信息扩大受众群众
互联网能对国内外重大赛事进行图文并茂的直播,也能任意点播已经成为历史的运动会和体育比赛录像,随时能进行多角度的欣赏,进行空闲时的消遣娱乐,真正的集体育训练、科研、教学、娱乐于一体,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体育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辐射的面将会越来越来广,只要进入互联网,就能查阅、浏览你要得到的体育信息。和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除了方便,快捷外,它极大扩大了受众人群,无论是体育工作者,还是普通网民,只要你进入互联网,你就会看到有关体育赛事或相关的体育信息,这不仅能满足体育爱好者进行查阅、浏览,而且还能为比较及时想知道赛事情况的一般人群提供体育信息服务。网络体育信息加速体育信息专业人员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育信息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和开发,同时也为体育信息专业人员提供了扩大知识储备的机会,未来体育信息专业人员的工作将会是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联系用户进行信息交流,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开展咨询研究等。这些体育信息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还要对新软件,新文献,新载体,新技术有较高的掌握水平。这些专业人才都是体育信息资源在互联网传播过程培养的新型技术人才,他们将进一步加速对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传播,形成良性循环。3 网络体育信息促进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体育信息资源的利用合理度越来越充分,信息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已大大简化了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远程体育教学、网上体育行业
管理、单项协会和联赛的网上管理等,极大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此外,互联网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国际体育文献数据库,奥林匹克数据库,浏览各种体育期刊,文献。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大大提高了体育科研人员的工作效率,缩短了体育科研成果的研制周期。
二、国外网络体育信息的发展现状体育电子商务平台促进网络体育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中的消费是一种以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创造型消费。消费的直接对象是信息商品,如体育游戏软件、体育新闻、体育书籍、比赛门票以及体育用品的价格等。它们都可以用信息来刻画,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市场传输,销售商关注的也是客户的各种信息。与网际娱乐或其他领域小型站点不同,体育电子商务站点通常吸引众多的广告商,这也对网站更好地开发新项目起到了一定的资助作用。公用信息平台为电子商务提供全面支撑服务,包括在线支付、物流配送、比赛订票、订房等服务均可在线完成。在推动体育电子商务方面,发达国家重点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一是构建为大型赛事服务所需的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支付配送等,建立高效快捷、安全准确、网络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发展住宿餐饮、旅游购物等面向赛事的电子商务服务;二是利用智能卡技术,为大型比赛相关人员在赛事注册、安全识别、支付等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方便统一的智能工具;三是在比赛举办城市实行城市交通卡、银行卡等各类卡基应用,建设遍布整个城市的卡基支付网络、各种终端和相关信息应用系统,构建良好的卡基环境,为各种支付和应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国外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极大促进了体育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信息网络化使体育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革
互联网是个良好的通讯平台,是个巨大的信息源。由于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其使用者无论通过哪一个子网都可以获得所需信息,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也要无偿地为网络提供信息资源。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正在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式以及人们的体育行为方式。过去面对面的现场对垒、购票、观摩等活动变成为数字在光纤网络中飞快流动,极大地提升了体育信息传输与储存的数量、速度与品质。作为一种传媒,互联网具有很好的实时性,比赛成绩公告、各种体育新闻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及时传播。例如悉尼奥委会网站的开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访问者,扩大了悉尼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网站的建立不仅使悉尼奥组委多了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也打开 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信息发布和反馈中枢,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
三、我国网络体育信息的发展现状我国信息化基础薄弱,实现体育信息网络化尚须做出很大努力
目前全球信息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尤其在新业务和信息服务方面的差距比较明显,全世界84%的移动电话用户、91%的传真机和97%的互联网主机分布在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的信息网络化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尽管我国网络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但骨干网的利用率不足30%;政府平台达到2000多个,但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且无法共享;接人互联网的总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60,上网速度还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各类互联网企业目前还处在一个困难的投人期,网上信息资源有限,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互联网在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这一状况制约了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进程。网络体育信息的趋同化和同质化逐渐走强
纵观各大网站体育频道,所设栏目都比较齐全,也就是说各网站差异化不明显,缺乏个性。体育信息的趋同化和同质化原因一方面是信息来源的单一。目前我国网络媒体因为不具有新闻采访权,缺乏原创采编权,新闻采编力量相对薄弱。只能对传统媒体采写的新闻进行提炼、加工、重组、整合,利用网络特有的如图文结合等表现形式发布出来。这也导致有些网络媒体照抄照搬传统媒体上的体育新闻,以至于某些网页上的体育新闻出现雷同。另外一方面是信息处理方式的简单化。很多重大新闻信息是有背景的,在报道体育赛事的同时,如果对赛事背景加以适当挖掘和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的分量和信息量,并且加深读者对体育赛事的全面认识。毕竟信息产品不同于传统的产品,趋同化和同质化是信息产品的低级形式,信息产品内容的趋同化和同质化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所以说,体育信息的趋同化和同质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四、加快我国体育信息网络化建设综述实施差异化战略,树立品牌意识
经过几年的发展,门户网站已逐步成为一个跨媒体的综合性大平台,经过第29届奥运会的洗礼,网络媒体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制定并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对于提高网站的竞争能力,扩大网络受众,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到各大门户网站,一方面,要把握顾客需要,清楚市场细分可能。这主要是由于受众在地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性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其对体育网络信息的需求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因此,各大门户网站必须分析研究网络受众对体育信息的各种需求,在内容上体现差异化,满足不同网络受众对不同体育信息的需求,以及同一网络受众对体育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即便是相同的体育信息服务内容,也要通过差异化的服务让网络受众获得更好的感知。从而进行更好的定位,施行差异化战略,专注于做好几个标志
性栏目,突出体育新闻的精神品味,拓展体育信息的文化内涵、人文魅力,树立起独特的品牌,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拓宽体育信息传播内容,增建大众体育数据库
目前,我国网络体育信息传播主要侧重于“竞技体育”相关赛事、新闻等方面的信息,对商业价值不大的“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方面信息很少涉及。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高系统反应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拓宽信息传播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纵观各门户网站所建数据库主要有奥运数据库、NBA数据库、足球数据库、篮球数据库、体育人物数据库。其实这些数据库严格意义上来说,更多是属于新闻专题或者信息集成,资料也不够全面和翔实,相关数据大量缺失,离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库建设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数据库的种类和数量还无法满足大众的多种需求。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推广,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必将在我国掀起一阵全民健身热潮。身体健康与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参与运动是保持和促进机体健康最为重要的手段。因此,将体育健身知识、自我锻炼和保健方法作为主要内容,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体育信息数据库,融健身、体质监测、娱乐、健康咨询为一体的全民健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文臣.对国外群众体育发展的研究探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3).[2] 滕忠红.体育网站回访率影响因素: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经济论坛,2009,(15).[3]
[4]
[5]
[6] 徐林川.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0(01):31-33.钱利安.国外大众休闲体育兴起的因素探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05).葛余辉,周超群,卢怀飞.我国体育网站研究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6).王相飞.我国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7] 贾书申,李凤华.网络在体育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95-97.[8] 孔卉.浅谈我国体育信息学科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1999,(05).[9] 张龙.国外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10] 曾永忠.互联网体育信息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2007,(6):99-101.[11] 闻涛.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9).[12] 罗璇,郭讲用.体育信息网络传播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03):34-38.[13] 邵晓军.当代网络体育新闻的特点_问题与发展方向[J].新闻知识,2010,(05).[14] 敬宏.体育网站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_美国体操网站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J].才智,2010,(34):56-60
[15] 李爱群.我国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04):61-66.[16] 方程.全民健身活动中群众体育意识形成的理论研究[J].价值工程,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