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

时间:2019-05-15 03: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

第一篇: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

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

—张旭睿(安徽宣城)2012弟子规夏令营第一期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7日

我怀着紧张、激动和憧憬的心情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大家庭,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将来21天的时间里,我相信自己会改变不良习惯和性格,展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虽然这22天是那么的短暂,仿佛一转眼就会,但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尽力改变自己,上午飞一般地逝去,但俞老师的话却使我受益匪浅,下午感到一些疲惫,一项游戏缓解了我们的心情,使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相信我,会改变的,祝愿各位假日愉快,展现一个全新的优秀的自我!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8日

这一天是有趣的一天,虽然有些疲惫,但也兴致勃勃,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彻底地改变了。

今天一早,阳光照进窗台,我们便起床了,又是崭新的一天,我怀着希望与期待迎接,上午的诵读课,让我们激情大开,下午的潜能课,我们更是兴致大发,心得课,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一天又是迅速而深刻地度过。

时光飞逝,记忆长存。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9日

精彩而深刻的一天又过去了,将要迎接的是全新的开始,因此,我们要以真诚、愉快的心情等候迎接,随着初升的太阳缓缓上升,我们也随之起了床,凡事要有好的开端,我飞一般的洗漱完毕,开始了新一天的功课,课堂上,俞老师教了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想想我自己,我感到万分惭愧,我以前基本上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再是,我相信自己会改正的。

再次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愿大家能尽力改变自我,塑造全新的形象。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0日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弟子规夏令营的第4天了,我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更新。

今天,老师说到了命运,我们认识大命运,有些是命中注定的,有些却是可以靠自身来改变的,说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可怕与恐惧,也说到了“境随心转”。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好,但我会渐渐改进,成就全新自我。

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1日

这里的每一天看似无聊,其实趣味十足,每个道理都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今天老师说到了: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我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到,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之前虽然做了不少的善事,但我的缺点却也有好多,就像一只杯子,只往杯子里装善,但缺点就像是杯底的一个漏洞,装善装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会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2日

“正气十足,邪气不干”,这是我今天记忆最深刻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都会抱怨他人与环境,从不反省自己,这使我的抱怨越来越深,这使我对待事物的心情逐渐下降,以致我对世界的万物都充满着厌恶,早上的鸟鸣是噪声,中午的太阳是火球,晚上的月亮是尖刀,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不要怪周围的环境,要怪就怪自己的正气不是十足的,正所谓,境由心转。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3日

今天,老师让我们找到了自己那块最短的木头,我认为自己最短的木头是不擅表达。

我是一个不擅言语的人,这使我受到许多人的误解,其实我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知道的,我非常关心和担心我的家人,我的爷爷身体不是太好,医生让他戒掉烟和酒,可他就是不听,我家和别人的家庭有些不一样,我和爷爷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每天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到爷爷家去吃饭,爷爷是十分辛苦的,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九、十点钟入睡,我是十分担心他的,但我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为他做些小事,我不太喜欢看书,有一次,妈妈非让我看书,我不乐意,大声喊了一声,爸爸连忙过来用衣架打了我一下,我偷偷地流下眼泪,不是因为身体被打得痛,而是我的心在痛,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爷爷劳累我担心,奶奶在外地我思念,爸妈不能理解我而伤心悲痛,爸妈一直把我当成小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想法和心思,基本上玩得时光是和我的弟弟度过的,但我小时候不懂事,做过许许多多对不起弟弟的事,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我以前和小区里的小孩玩,不愿和他玩,居然还咬他,有时不和他玩,就满小区地跑,而弟弟就在后面追,我发现我真的对不起弟弟,发自内心地感到有愧于他,但我现在会用我的行动去补偿他,祝愿我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

不擅表达这块最短的木块,这使我做了许许多多令我后悔的事情,而有些事是无法弥补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弥补这块最短的板。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4日

读书时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成败。

今天老师说到了读书的四种心态,它们分别是:空杯的心态,杯口朝上,杯底不漏,杯子干净,空杯的心态是指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杯口朝上是指要有平衡的心态,杯底不漏是指自己应尽力改正缺点与不足,杯子干净指得是自身的心灵是纯洁的,想想自己,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问题,别人说的时候就不会去认真地听,我也没有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使我的知识不久便会忘记,也是由于我看过杂书和电视剧的缘故吧,我的心灵不是那么纯洁,但是我会改变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心得——张旭睿 2012年7月15日

人生难得、中国难生、真法难闻,这三个难使我记忆颇深,人生难得说得是我们上辈子因做了不少的善事,今世才投胎成了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中国难生指得是中国是个和谐的国家,世界上如此多的国家,我们却偏偏生长在中国,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缘,为祖国付出一份力。真法难闻是指真正的佛法一般人很难悟到,我们中国作为孔子的故乡,我们应该感到是万幸了,今天老师还说到了:有才有德的人是极品,有德无才的人是庸品,无德有才的人是危险品,无德无才的人是废品。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说无德还有点德,说无才还有些才,但德与才也不是太好,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第二篇:学习弟子规心得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做事先做人

——听傅新峰老师《走进<弟子规>》心得

有幸在2015年5月18日听了傅新峰老师的讲座《走进“弟子规”》。这是第一次亲身聆听和学习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内容的《弟子规》;第一次由此较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中国2500年以来历史和文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很早就有人提出了 “做事先做人”思想理念及行为准则,究竟做事先做人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做事先做人的目标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去寻根!由于中国所经历的种种历史变革和政治运动,孔孟之道所体现的传统文化曾被当做封、资、修的东西遭批判,被抛弃。从我上小学开始就已废弃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纵观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心浮气躁”的种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说这就是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果,它“造就了断裂的几代,数典忘祖的几代,被西化的几代,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的,无知无畏的,麻木失落的几代人!”

我们常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是力求从自身做到“清白和干净。”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是想自身清白和干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大千世界里,你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万情、万欲会每时每刻影响着你,改变着你。你只有真正明白了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是需要后天养成并自我修炼的,你才能踏上“推天道而明人事”的正途。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它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不断进步,走向繁荣智慧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所在。而传统文化所说的“孝悌忠信、礼仪庸耻、仁爱和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德、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真诚恭敬、淡泊勤俭、谦虚守礼、责任智慧”等等有益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德,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有道”,也是几千年来的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的核心就是“孝悌之道”。

《弟子规》是依从《论语•学而》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基础,经清朝康熙年间李毓秀先生编写的用以训导童蒙的《训蒙文》,后又经清朝的贾存仁先生改编后,改名为《弟子规》。其核心内容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中国传统伦理的角度去看,可以夸张一

点儿说,《弟子规》给我们每一个人设定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即最低标准)。一个人如果做到了《弟子规》的要求,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弟子规》是一本如何落实德行教育的教材,许多人认为它是给孩子看的、学的,对成年人没有用处。这个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先贤编写《弟子规》的初衷,是想让人从孩童开始就懂得去守规矩,以端正自己的品德,打好道德的基础。但我们面对的一个社会现实是,近百年来在漠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几代人所经历的教育是以实用、功利等为主要内容的,造成了国家逐步走向富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但道德缺失现象却普遍存在,甚至成为一种 “恶疾”,在各个社会层面演释着各种丑恶现象。从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到胡锦涛主席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可以看到“德性”教育在当今中国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刻不容缓的国家大事。从中国传统观念上讲,《弟子规》是为人之道必须学的基础课程,也是所有希望一生能够成就优良人品,修德立业,成圣成贤的人必须学习的规范,以圆满自己的学业、事业、家业、道业,为和谐社会的实现从自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并且通过我们自身的学习,修炼而养成的高尚品德去影响自己的子女、亲属和周围的亲朋好友,以实现正己化人的功德。

下面我以总叙开始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弟子规》总叙所述源于《论语》。而《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导子弟的科目,又是孔老夫子的言行,它所记载的均是孔老夫子每天的生活行操,所以“弟子规,圣人训”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训导。但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弟子规中所说的113件事,是以强制性规范而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的?还是圣人从自性中总结出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性德?应当说,《弟子规》中所说的每件事,都是人的本性中本有的东西,只不过是圣人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加以论证,再把它说了出来。

“ 首孝悌,次谨信”是讲“孝”和“悌”是圣人训中最根本的东西。

“孝”是一切德性的根本,也是圣贤教育的起点。“孝”是一个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下两代融为一体即为“孝”,所以上下两代不可分。“孝”字又像儿子背着老子,老子为儿子指引方向,二者紧密相连。在对孝的认知和理解上,普遍被认为仅应对自己的父母(包括祖辈)行孝、尽孝,即“孝”是针对家族、血缘而言的。但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如《论语》、《孝经》、《弟子规》及诸多佛经中都告诉我们,“孝”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只有当你认为与世界万物(包括

父母、长辈等等)为一体时,你才能有爱心,才能对待众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或说像爱自己一样)。爱心的原点在哪里?就在“父子有亲”上,即父母跟子女的亲情是爱心的原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来源于父母,所以我们与父母是一体的。但要把“一体”的认识涵盖宇宙万物,是需要有圣人之心量的。在对“孝”的认识上,有人认为对父母的话没有原则地去听、去做是愚孝,是否应提倡呢?对此,我们应从主观上去要求自己如何落实孝道才会客观地表现其孝不愚。即以《弟子规》入则孝篇中的前四句去要求自己对父母及一切长辈,长者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其中不能片面地理解为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如果先贤要求我们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那“亲有过,谏使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去感悟、落实“孝”道的真谛。

“悌”是指友爱兄弟姐妹,是“孝”的延伸,首先要对父母讲孝道,要恭敬,其次对兄弟姐妹要友爱,要敬重。“悌”也是一个会意字,是关心兄弟之意。“孝”、“悌”连在一起,就是对上辈、同辈都要敬爱,推而广之,就要爱众人。

“谨”是指恭谨、谨慎,是一种生活态度。人只有谨慎才能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思想中的毛病、习气,才会更注意一切生活、行为细节,甚至是思想念头,并通过克服自己的念头去培养、成就高尚的情操和德性。

“信”即讲诚信。做人应当讲信用,尽管现今整个社会信用缺失,但我们都明白,一个人没有了信用,谁都不相信你了,你就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了。信用一旦被破坏,你还能干出事业么?这里所说的“信”还指信念,即人生的志向和奋斗目标。孔夫子说:“人无信,则不立”,所以在《弟子规》中也要求我们:“凡出言,信为先”。

“泛爱众,而亲仁”是指要对一切大众存有广泛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来源于“孝悌之心”,孔夫子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意为如你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怎么会去爱他人呢?因你对父母、兄弟都不爱,表现出爱他人只能是装样子,其中必有所图。孟子也说“亲亲而仁民”,亲亲是指对父母等亲人要亲敬,然后才能谈到仁民,即对一切民众有仁爱之心。所以“泛爱众”这种博大的爱心,是孝悌之心的发扬光大化。这一句中的“而亲仁”是说对于仁德的人、圣人君子我们要去主动亲近,向他们学习,跟他们在一起,使自己的品德学问得以提升。其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意。

“有余力,则学文”在《论语》中的原文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说上述六条要

求都做到了,做好了,你有“余力”了就应马上“学文”,即学习圣贤之教,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一切能培养个人德性、智慧的东西。如果你仅按照“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去力行了,而不去系统认真学习圣贤、先贤的教育,以自己的见解去“力行”,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自以为是。正如《弟子规》在“余力学文”中所说:“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力行(实践)与学文(学习)要紧密结合,即知行合一,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才能学以致用。

以上《弟子规》总叙是一个 “纲”,告诉我们做人应当具备的德性应以“孝、悌、谨、信、爱众、亲仁”为基础,同时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对于《弟子规》所讲的113件事应从幼年开始学习、培养并具备的德性(幼年未学,现在补学也为时不晚)要求,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勤于实践才能体会其真谛。正如许多人学习了《弟子规》后感悟到:《弟子规》是正己化人,做人宪法。从“正己化人”这个层面上讲,要明白的一个道理,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说当我们做事遇到阻碍、不顺及与他人发生矛盾时,首先应从自身找原因,从自身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去责备他人,怪罪客观,有一句话说得好“各自责,天晴地宁;各相责,天翻地复”,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了矛盾或争论,如果互相指责会产生什么结果?但如果大家都冷静下来,从自身去找原因,然后以诚恳的态度去面对同事,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常有人说某某人看他就不顺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态呢?严格讲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古人说:“论人之非,当源之心”,说明你还没有真正学好,领会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中“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八德。所以,学习《弟子规》不仅是针对孩子们的教育,尤其当今对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很重要,并且要端正学习态度,即用每一条去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不要用其处处衡量他人,要求他人,把《弟子规》当作镜子去照他人,应建立加强个人德性修养的信念和规划,培养用欣赏他人的心态去面对同事的态度,经常检讨,忏悔自己,以实现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人、教育子女的目的,并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去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和世界之大同。

非常期望能多听听傅新峰老师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自己能通过全面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真正寻找到“做事先做人”的根基,并且把它贯穿在自己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篇:学习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学习笔记——总序 8月2日 晴

忙碌了一段时间,安排从今天起开始学习《弟子规》,在自己的博客中作为读书笔记进行记录,有助于自己记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 学而篇》第六条。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写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弟子规》是儒家的经典重要所在。总序就是《弟子规》的总纲领,他勾勒出《弟子规》的总的内容纲要,《弟子规》完全融入儒家经典的精华,就是儒家教导所有的学生、弟子,应该如何从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尽到一个人的本分,并如何落实。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人共处,道理简朴而且实用。

弟 子 规 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读之物语: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感悟“首孝弟”

古人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对他人也会友善的,工作、生活自然顺利。我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年冬天,他还在县城里读中学。他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母亲的身上。除了繁重的农活,还要忙家务,喂鸡、喂猪,给他筹措学费,里里外外都是母亲忙碌的身影。

一年到头不停地操劳,让母亲过早地苍老了,头发开始花白,皱纹也爬上了她的额头和眼角。每次看见妈妈苍老疲惫瘦削的身影,他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疼痛。他曾经想过不再去读书了,回家帮妈妈做农活。可是妈妈态度非常坚决地对他说:“孩子,妈再苦再累也要供你读大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妈就指望你了。”

他学习十分刻苦。课余时间,别的同学都玩去了,有的聊天,有的打球;只有他或在教室里埋头做作业,或是找一个僻静的角落认真读书。

一天,他从家里回学校,走了很远的山路后,终于到了县城。这时,他的肚子饿得咕咕叫,累得脚也拖不动了。看着路边飘着饭香的小吃店,他感觉更加饥饿难忍。可是他舍不得衣兜里的钱,这钱来得很不容易,再说也实在太少,他还要留着做伙食呢。

最终,他还是忍不住在路边的小摊边要了一碗便宜的清汤面。热腾腾的面一端上来,他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哇,太香了!他埋头吃着面,并没有看见一位老婆婆走到他的面前。等他抬起头来,猛得看到一个人站在面前,不由得吃了一惊。

老婆婆穿着一件旧棉袄,花白的头发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凌乱。她盯住他看了片刻,然后用颤抖的声音哀求道:“我几天没吃东西了,求您给点吃得吧。求您啦„„”他楞在那儿,简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婆婆无助地望着他,象一个即将淹死的人。

突然,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钱都给了她,然后,转身离开了那儿。

我曾经问他:“当时你是怎么想的?那时候你也很困难呀,钱虽然不多,对你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

他沉默片刻,慢慢地说道:“那一刻,我想起了妈妈„„”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真的,当时我并没想什么,只是一看见那位婆婆,不知怎么就想起我的母亲。所以,我就把钱全给她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的确,孝悌是仁道的根本。一个对亲人都不好的人,怎么能指望他对别人好呢?

进一步而论,“孝弟”还蕴含着深广的智慧。因为“仁”是从孝悌开始的,而慈悲必然能开启我们的智慧。堪布益西彭措在《因果明镜论》中开示道:“慈悲是无尽的宝藏,在慈悲中自然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通过爱他利他就能将其引发出来。”又说:“从母爱的例子我们应当了解,人真正成长的标志在于其内在爱心的发展!在爱心的沐浴之下,会使我们的智慧和德性得以发展。”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一位外国老太太有一道难解的题。她走过很多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等,都没有人解开这道难题。后来,她听说中国人非常有智慧,便专程来到中国,看是否真是这样。

她随意来到一座公园里,见一家人正兴致勃勃地游玩,便走上前,说想请这家的三个孩子帮自己解一道题。他们愉快地答应了。老太太对孩子们说:“这个小瓶子里放着三颗拴着线的石子,瓶口只能通过一颗石子。假设这个瓶子是一口深井,现在这口井很快就要灌满水了,你们必须在五分钟之内逃出来,否则,就会被淹死。你们每人各拉住一根线,把石子从瓶子里拉出来就算逃出来了,明白了吗?”

孩子们点点头。随着老太太一声;“预备,开始!”只见最小的那个孩子迅速将石子拉了出来,接着中间的小男孩看了看姐姐,也迅速把石子拉出来。最后,最大的女孩子从容不迫地拉出了自己的石子,总共用了不到一分钟。

老太太不由得瞠目结舌,她这道所向无敌的难题竟然被三个中国孩子轻轻松松地解决了,就象做一次游戏。老太太很不甘心地问小男孩:“你为什么不先出来呢?”男孩儿说:“因为妹妹最小啊,大的应该让着小的。”她又问最大的姐姐:“你最后出来不怕被淹死么?”小女孩说:“宁愿自己淹死,也不能让弟弟妹妹淹死啊。”

以前人们做这道题的时候,就是因为都争着出来,结果全堵在瓶口,谁也出不来。这三个孩子因为懂得长幼有序,懂得利他爱人,所以能够轻松化解难题。老太太突然明白为什么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中国先哲关于“孝弟”的教育真是太伟大了!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以前我对国学只知皮毛,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我获益匪浅。《弟子规》不仅增长了我的智慧,更震撼了我的心灵。我有如下几点学习体会:

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我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应加倍努力,给父母以更幸福的生活,让他们晚年更加快乐。

二、待人接物要有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和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谦受益,满招损”、“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知道这些名言警句,但我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争强好胜。想一想,这种情绪真是要不得。如果常常有这种情绪,就会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在单位里就会和领导同事相处不和睦,会时常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同事对自己另眼相待,这样会使自己没有朋友。学习《弟子规》让我充分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好地协调和同事及领导的关系,更好的工作。

三、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人的德性,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后明白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以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我曾经就是那样,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学生,让他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

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时刻反省自己,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郭开宸家长

现在每天陪孩子一起学习《弟子规》我们自身也从中受益,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居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凡是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从中都能找到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标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算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导,现在学校倡导集体学习也能增强他对这本书的认可。平常他做错了,我就“引经据典”依着弟子规中某句话对他进行批评时,他都能接受,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据可依了。比如,孩子有时做错了一件事,每当我们发现后问起来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先否认,或者狡辩,我就用《弟子规》中的“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来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会做错事,如果自己认识到错了,态度端正,知错就改,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如果做错了事,不想着如果改正,反而想着如何掩饰,如何找借口,这本身就是个错事,这样本来做错一件事而变成做错两件事了。《弟子规》不光是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对我们家长也起到了教育作用,比如,现在小孩子调皮,好奇心也强,另外又认知有限,有时候他做一件事可能他想不到这件事会引来什么后果,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批评教育时也要分清他是有心的或是无心的。“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如果他是故意的,我们要对他进行严厉批评,绝不姑息;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我们就不要太苛责了,以免挫伤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做事情变得畏首畏尾。>随着时间的飞逝,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弟子规》里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学习。老师每天会对孩子进行详细的讲解,对于书中的生动故事的含义,老师也一遍遍地不厌其烦地为孩子们讲授,每天回家孩子们也积极主动拿出书本一遍遍诵读,并把老师讲过的内容讲给父母听,慢慢地孩子们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以前放学回家先是玩,然后才在父母的督促下开始学习。现在一回家,再也不需要父母的督促了。主动拿出作业认真完成,以前从不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现在不同了。知道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自己的事也自己做了。而且还知道体谅父母工作的繁忙,等等。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弟子规》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为孩子的日常行为起到了指导作用,还拓宽了的知识面,让孩子学到很多的知识,丰富了孩子的业余生活。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好朋友,《弟子规》就像一个好朋友,使孩子的人生更加有意义。总之,《弟子规》是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规范,是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我们自身行为以及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着积极意义。

第四篇: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

初次接触《第子规》,我认为它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读完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蕴却含着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而且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和谐的家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让它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所谓“弟子”就是学生,活到老,学到老,做圣人的学生。“规”是什么意思?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尽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绳,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在过去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 在我们的人生理念中,长辈就是太阳,我们是星星,永远围绕着太阳转。《弟子规》是十善的细化,是孔孟之学和大乘佛法的契合点。具体运用到生活中有点不知所以然,所以常常犯小恶却不能觉察,时常因为工作忙碌而忽视了别人的感受,话说出口不是很柔和,“怡无色,柔无声”没有做到,和同事讨论问题,意见不统一,语调会不知不觉就提高,“言语忍,忿自泯”没有落实,学习《弟子规》后才发觉自己的缺点竟然有这么多。

和古人相比,我们的品行已经落后的太远太远了,今天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感到非常幸运。

唯有认真学习《弟子规》并学以致用,用《弟子规》来规范言行,指导生活和学习,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以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来对待一切人、事、物,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行修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里面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学《弟子规》、品《弟子规》,我想这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

第五篇: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

读了《弟子规》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弟子规》原《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能教育我们小学生,也能教育爸爸,妈妈这些大人。最近和爸妈通读了《弟子规》。我们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各抒己见,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如何感恩。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认真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该做好事,不做不利于别人的事,并有父母监督,我们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几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妈妈提议在今年的感恩节我们家里每人要写一篇文章,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需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有父母,老师,领导,朋友,只有这么多需要感恩的才构成了我们五彩的生活,我为妈妈的提议和良好的家庭氛围感到幸福。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报答操劳的父母和慈爱的老师。第二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回报祖国。

第三觉悟要提高,以前自己没有想过集体的利益,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无穷大,在运动会中通过和同学的合作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集体,我决心遵守学校各项纪律,不给班级抹黑,珍惜,爱护这个集体,与老师和同学比翼齐飞,共创佳绩。

这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的心得,《弟子规》教育了我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读它。

读书计划

全民读书终身学习提高全民族素质应从娃娃抓起,我校响应国家号召首先打造书香校园,书香就像花香一样弥漫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读书是快乐。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就像汲取阳光和水。增长了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我校学生语文素养,活跃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措施

1、因为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有限可以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三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

2、开展交流活动,比如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大家一起分享;还可以把自己认为精彩的书介绍给大家。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批注读书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上。学期末进行优秀摘录本评选。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培养学生迁移阅读的能力。为了提高应考能力,在用好课本的同时,安排一些相类似的读物。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和课堂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鼓励小朋友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换一本书,交一个朋友,不仅读到了好书,还加深了同学间的友谊。借别人的书,一定注意爱护。

6、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7、期末推荐三名“读书天使”,发放小奖章;前三名会背《弟子规》的学生经检查过关皆奖励一本书。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求得知识,在读书中明了事理,在读书中学会做人。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措施

1.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加强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阅读呢?

一、创设文本情境,点拨指导学法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而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有这样一段话:“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如果仅从语义上理解,会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杨梅树怎么会“贪婪”“吮吸”“伸展”和“欢笑”呢?这些原本都是人的情感、动作和行为呀!但是教师如果在这里指导学生明白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将树拟作人,并非犯了人树概念混淆的错误,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杨梅树如贪吃的孩童那旺盛的生命力,也就会更深切地体会到雨中的杨梅树是那样的美好和可爱。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形式,这样会使学生对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和对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二、反思学习过程,概括学习方法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例如,《翠鸟》最后有一段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很不容易呀!‟我们只好打消了这个想法。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这本是一段充满感情的语言。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很容易将理解的重点放在翠鸟住处的特点上,大讲什么翠鸟的生活习性。这和作者的初衷就相去甚远了。其实这段文字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由想逮到打消想法到远观希望多停留一会儿,无一不体现着对翠鸟的喜爱。“打消想法”是对“真想”的无奈与失望,“远观”和“希望”又是对失望与无奈的补偿,一个“情”字贯穿这段文字的始终。如果忽视了这段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就可能在理解上出现偏颇。

可见,阅读指导也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因势利导,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实践

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指导他们将已学到的方法迁移运用于相类似的学习情境中,使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领悟学习方法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这种迁移性学习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

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及散文中常有反复出现的情节或相同结构的段落,学习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教好“例子”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运用学习“例子”的方法进行后几段的学习。以《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为例,课文中写的香港的四种特色文字结构相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形成对“海洋公园”一段写作顺序的概括:海狮表演—拟人的手法写表演—观众反应。把握了这个顺序,学生就能顺利地自学“美食天堂”“灯的海洋”这些写法类似的段落。当然,在遇到具有相同结构和思路的同类课文时还可进行篇与篇的学习迁移。

另外,学生在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也可迁移运用到阅读课上,使阅读课着眼于讲读课所学训练重点的实施和运用,着眼于所学阅读方法的运用和巩固。这样教师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迁移中得到巩固,在迁移中得到提高。

由于阅读指导效果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指导阅读时仅教给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还不够,还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阅读指导要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同步进行,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必要条件;第二,要重视学习品格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这是阅读指导取得成效的保证。

四、将阅读方法与写作实践有机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即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写作是吸收与积累基础之上的表达。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学会怎样读懂一篇文章。与此同时,逐步积累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认识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了解写文章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等,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使认识能力得到发展。总之,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习作教学也会对阅读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去思索、去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认识又提高一步,再去阅读,他所关注的不仅是文章表达了什么,还要关注文章是怎样表达的;了解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体现,就会把理解文章内容和理解表现形式变为自觉的阅读行为。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阅读方法和写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阅读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同时进行,才能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下载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弟子规心得日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开启幸福人生 上大学期间,我就读过《弟子规》,后来也经常听学生读《弟子规》,可对这一儒家经典并没有非常认真的揣摩,深入的研究。通过阅读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幸福人生》心得近一年来,学校倡导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并且还派了部分同事外出学习。听了同事们的学习体会,看到他们身上发生的变化,我不由得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 读了《弟子规》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我生......

    学习弟子规心得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诵读《弟子规》所感 期中考试后,我校举行了《弟子规》大型朗诵比赛,从中我渐渐地明白: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放暑假前学校工会发了一本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并布置任务假期里学习。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我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情去看的,当我看到第17页的时候,我真正被这......

    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大家好,我是来自大三通信工程的金枝。 说到接触《弟子规》,这还得从我们的Stanley老师说起。作为EEE的老师,和作为EEE的学生,相遇是必然的。但起初的接触,也只局限......

    幼儿学习弟子规心得

    学习经典 注重知行合一 幼儿学习《弟子规》心得 高要明珠华之光幼儿园小三班 王兆鹏家长:吴丽红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璀璨。让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