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大学现状
我的大学现状
大学,是我实现梦想的地方,但是,来到这个大学并不是我最理想的。我知道,我应该在这里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成长,不管去到哪里,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出了怎样的努力,所以,我并没有后悔来到这里。
最近在我的身边,有好多事情发生,这些确实影响到我了。很多事情堆在了一起,让我自己很乱,就像是没有方向的苍蝇一样到处乱飞,最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在哪里落下。前段时间,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状态都不是很好,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找不到学习的成就感。来大学快一年了,可是感觉自己现在的知识储备量比没来大学之前的知识储备量还要少,这让我感觉不到大学的意义。但是这个“五一”小假期,回了一趟家,调整了一下状态,现在,我知道我的大学应该怎么样过了。
不管事情有多少,安排好时间,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做事情。每天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这样日积月累,才会有见效。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要在过程中学到一些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知识和道理。也许很多时候自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当自己明确了目标之后,也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直到达到目标为止的。可是,在寻找目标的过程中才是最艰辛的,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做到、环境是否允许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如果连自己的目标都找不到,又谈何为目标而奋斗、谈何坚持啊?所以,不管是什么阶段,确定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在高中时候,目标是考到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总是拿自己的分数与往年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的分数线来比,看自己距离那个理想的地方还有多远。可是来到大学之后,不打算考研、不打算考公务员,只是想到毕业之后找到一份满意一点的工作,可是有谁知道自己四年之后会是怎么样子的呢,这样的目标太遥远、太没有现实的见效了,所以,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成就感、就像是没有的坚持下去的理由一样。但是,我相信自己终究会找到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的,而且我也相信我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别人说,有理想很容易,但是坚持理想却很难。对于我来说,现在这个阶段,有理想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在哪方面的潜力比较大,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找不到方向、没有确定的理想方向去努力,所以,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坚持自己的理想。
然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应该算是找到了目标了。那就是:我想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我知道我考试的成绩不会是最好的,但是我知道自己在管理方面是有潜力的、在组织能力方面是优于别人的。不管别人看不看得见,我自己把这些看作是自己的能力,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领导的能力。现在的专业学习到的知识,对于我实现这样的目标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的努力的。
第二篇:中国大学教师现状
大学校园里又出 “雷人雷语”了。最近,在一次全国性的教学研讨会上,某校一位副教授在发言中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他认为,大学教师做好教学是基础,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此言一出,引来口诛笔伐:怎么能说全身心投入教学是种 “毁灭”呢?教师怎能丢了教书的天职,把跑课题作为主业,以“学霸”为发展志向呢?更有网友把这位副教授“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挖掘”出来,对其师德和作风进行批驳。
不过,笔者认为,这位副教授直白的语言,也许揭示了存在于国内一些大学校园的一种现实状况。与其揪住他的 “毁灭论”、“开宝马”来批驳,还不如正视高校“金字塔”教师结构的现实,分析其成因,思考破解之策。
其实,埋头教学的教师处于所谓“金字塔”底部,这个现象存在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科研与经费乃至个人晋升的挂钩越来越紧密,有些高校流行“一等人才搞科研,二等人才搞产业,三等人才搞教学”的说法。一些教授很少上讲台,很少接触学生,忙于争项目做课题。大学的功能中,“人才培养”处于较低地位,甚至出现本科教学“边缘化”趋势。这一点,在某些研究型大学比教学型大学更明显。而当教授取得各种荣誉和称号,成为著名教授后,其学科领头人的地位也渐渐确立,有的演变为“学霸”,科研经费和资源由他们掌握和分配;有的升任为院、校领导,借助行政职位更便捷地获取资源。
“金字塔”结构与高校的考核体系有很大关系。许多大学考核教师的指标主要包括论文、课题、专利、科研经费等,科研方面的硬指标“吃重”,而教学方面主要考核课时数,缺乏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对个人而言,争项目、搞课题、外出讲学往往比在校内上课更能体现“效益”。而对不少高校而言,名教授是重要“砝码”,可以为学校争得经费、奖项及脸面,由此也能体现学校高速发展的成果。所以,衡量一下“轻重缓急”,教书之类的事情就交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或是拿不到课题的教师去做吧。而一个大学老师,如果花太多精力在教学上,势必影响其科研发展,进而影响晋升、收入、在学校和学界的地位,虽没有“毁灭自己”这般严重,但在同行眼中也是个失败者。
培养人才是大学神圣不可侵犯的目标,本科教育则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和基石。世界顶级的研究型大学大多是靠本科教育扬名于世的。道理大家都懂,只不过看大学秉承怎样的理念办学,能否在浮躁之风下坚守“教书育人至上”的信条。如果一个科研成果丰硕、但教书不用心的教师要升教授,学校能不能严格按规定不聘任他为教授?如果一名教师讲课出色,受学生追捧,但科研成果较少,能不能聘为教授,给他多种荣誉?比起批评那位持“毁灭论”的副教授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该思考一下,怎样通过改革考核与人才评价制度,让一流教学人才和一流科研人才一样,有机会立于“金字塔”顶端。
第三篇:中国大学的现状
原来在国内我上的不是大学
作者:湖大教务处老师
在哈佛做讲座之后,我写了一篇感想文章,说哈佛的学习氛围很浓。文章发表后,一位哈佛学生给我发来一封邮件,说哈佛校园中,学生们的讨论很热烈,是事实,但这可不是学生们都爱讨论,他们也是没办法,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要求,不参加讨论会,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课程。
他想告诉我的是,大学的学习氛围,是由学校对人才培养严格要求、重视教学所带来的,不是靠学生们的自觉。这与国内大学近年来反复强调“学风建设”,很是不同。在“学风建设”中,学校、老师反复教育学生们,要主动学习、要爱学习。可似乎学生就是主动不起来,该逃的课还是逃。
其实,我在几所美国大学参观时,陪同的学生,都谈到了这一点。一位在MIT(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告诉我,他是世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时保送进了北大,进了北大之后,一个学期选10门课,甚至更多,都没问题,因为只要学期结束,考试通过,就可以了。他觉得大学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过。
一个同样和他保送进北大的同学,混到大二,因为长期缺课去打游戏,最终多门考试不及格被退学。他觉得这样混下去,实在对不起自己,因此申请MIT,到这里继续读大二。到了MIT,虽然只选了五门课,但他感到异常的繁忙,因为每门课,老师都要求要阅读大量的书,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的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跟不上,在他们的同学中,晚上在图书馆熬夜看书到深夜的情形,十分普遍。
这位同学告诉我,他曾经对大学十分失望,而到了MIT,才发现自己以前上的哪是大学啊。他说,他对此的感受最有说服力,因为其他的本科生,大多是直接高中毕业后来留学;而研究生们,感受不到本科生教育。听了他的话,我在想,这可以解释,为何近年来会出现中国留学生捐巨资给自己的美**校却不捐给中**校。
我国大学,也反复在谈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可是,这只是说说而已。重视本科教育,意味着必须要求教授们把大量的时间用到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中,可我国大学的教授们,在高校强调论文、课题、经费的现实中,是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无谓”的精力的。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可摧毁学生们对大学的美好期望。我国很多高中毕业生,怀着美丽的大学梦进入校园,上完第一节课之后,就从梦想回到“现实”——原来梦想中的大学竟是这个样子。而对于学生们在大学里的“不认真”,大学将其原因归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没有进入角色。
我也曾对大学新生分析过,大学的教学环境与中学不同,要求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但这次观察哈佛学生的学习,才明白,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没有错,可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是学生进行有效自我管理、规划的基本前提。哈佛本科生的课,安排得并不多,但学生们忙,就忙在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准备讨论会,以及撰写课程论文。
最近,数所世界名校的网上公开课受到国内大学生、白领的追捧,很多人的感慨是,看了这些课,才知道自己以前上的不是大学。这和那位来自北大的留学生的感受很相近。但一位哈佛学生告诉我,这些网上公开课并不是最精彩的,精彩的是讨论课。哈佛的讨论课,一般只有八九人(学校规定,课程参加人数不得超过八九人,人数太多,有的学生无法参与,这与我们课程强调规模,以数量来论课程欢迎程度完全不同)。在讨论课上,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大家在讨论中,能相互学到很多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我在卫斯理女子学院参观时,一位同学说,她们有很多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比如在上一周,就讨论利比亚的局势,我想,这些讨论,是属于学生自发的。而他们的“自发”,不正是源自于已经养成的学习与讨论习惯,以及鼓励学生所有话题均可自由发表意见的整体氛围吗?
有什么样的学校定位,有怎样的学校风格,就有怎样的学生。
美国的大学,可以让学生在忙碌中热爱学校,融入大学,而我国的大学,却让一个个好学生把“混”字挂在嘴边。如果要说差距,这是我国大学与国外名校最大的差距。
如何赶上这些名校,国外学生们的感受最深处,也就是我国大学最应该做的。
我:作为即将毕业离校的我,回首大学四年的历程,确实深感自己是“混” 过来的。虽然自己大学一直以来都在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但是,总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深知主观原因在我自己,但我想客观原因、学校的学习环境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试想一下在一个周围学生不思求真务实,但求蒙混过关,各种测试、实验、考试充斥着 乌烟瘴气的大环境下学习,做一个“求真”的学生真心孤独、无助;而面对老师却立场不坚定、千方百计想省事,让学生“顺利通过”的心态;学校各种面子工程,拿着纳税人的钱到处“挥霍”,将时间和金钱花在所谓的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项目等却做出一副铁公鸡的形象,学生的我们只能私底下发下牢骚,笑笑而已。
最近听说学校鼓励考研的,政策是可以报销报名费等费用,听后觉得好笑。学校你为什么拿出点钱和精力来好好规划自习室的环境,让我们能有个安静的、舒适的自习室自习;好好安排暑期留校参加竞赛的、考研的学生的住宿问题等等。
也许我是以个人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可能有些偏颇,我也不知道那些领导的“苦衷”,但是众多学生们类似的想法,我想学校应该好好反思下吧!
本主题由 我不配 于 3 天前 加入精华
第四篇:大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因此而取得较为大的进步,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以及选择校园或社会活动项目时,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变革,部分师生更加注重于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而某些高校为了得到高口碑,便迎合这种趋势,让学校在素质教育课程功能定位、素质教育评价方式和结果和人才培养方式上,往往一切以“利”作为施教和受教的出发点。
从解放后到60、70年代,我国高校扩展很快,但波动性大,暴露出较大的随意性的特点。大学扩招之前,国家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这与世界高教发展的周期性现象不同,表现出一种政治性的增长,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影响大。扩招政策首先导致的问题是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大幅下滑。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但近几年所出现的学术造假及学术腐败问题却折射其背后的学术道德水准下降、科学精神缺失的令人担忧的状态。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负面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在校学生,进而影响到整个未来社会的道德水准及社会诚信。
社会在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教育是一切发展的主要原动力,高等教育优势我国教育的主要命脉,面对着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如此诸多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我们应该从政策放方面入手,加强每一个人对教育的重要意义理解,同时我国教育局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教育成果检验,将原来的“严进宽出”的现象变为“严进严出”式的每一个大学生可以真真正正的学到知识技能。具体来说:
1、教学应回归大学教育本质、明确教育目的、改变教育评价机制和教学内容。
2、教学方面尽量节省开支、避免浪费,多方位、多渠道筹集经费,适当控制我校教育发展规模,缓解资金压力,另外要使助学贷款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3、为了解决盲目扩招带来的基础设施缺乏和教学质量的的问题,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大规模扩建,掀起了高校基建热。
4、为了解决高等教育自身的道德与科学精神问题,很多高校展开了精神培育活动。
第五篇:西南大学社团现状调查报告
西南大学学生社团现状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在校学生以共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发组成,并按照国家对社团的指导思想和有关规定以及社团章程,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自主开展相关活动的学生组织。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组织,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社团已成为大学校园第二课堂活动的载体,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提升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繁荣校园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我们西南大学作为一个国家级211学院,全校师生过万,社团更是多如牛毛,这些社团目前的发展现状如何?对西南大学的大学生们影响怎样?都是值得研究的,这里便是笔者经过调查取得的一点资料。
一、西南大学社团现状
西南大学是由原来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合并之后两校的社团也进行了整合合并,过程中原来的资料大多遗失,导致很多社团历史不明,过去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大多统一以2005年即两校合并的时间作为社团开始建立的时间,而后来也陆续成立了一些新新社团。到目前为止,西南大学共有社团79个,他们统一由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管理。
二、西南大学社团分类
社团,在成立之初就有自己的宗旨目的,因此,我们根据各个社团的资料和宗旨性质,粗略的将西南大学社团分为6个类别,即兴趣爱好类、文娱体育类、社会实践类、学术科技类、志愿服务类、理论学习类。
(1)兴趣爱好类:这一类型的社团主要是出于满足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而组建起来的,是目前西南大学社团中人气最高且最活跃的社团类别,总共有18个,分别是:16K漫画社、半夏社、车迷协会、电子竞技协会、花卉学会、昆虫爱好者协会、溜溜社、“梦之跃”动漫社(现风翼动漫社)、旅游协会、棋艺社、摄影协会、手工艺协会、Talking社、学生集邮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影视协会、书法协会、紫韵茶艺社。
(2)文娱体育类:文娱体育类社团主要是在娱乐、运动和体育方面特长的社团,他们成立的目的大多在于通过一些活动锻炼身体,也满足学生对于喜爱的运动的接触和了解,提供学生表现自己某些方面天赋的平台,这类社团也比较活跃。目前共有11个,分别是:健身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亲音社、求索剧团、台球协会、羽毛球协会、音乐艺术协会、武术协会、自行车协会、足球协会。
(3)社会实践类:这类社团打着增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旗号,在大学里广招人手,由于其目的的实用性和对自我的锻炼能力,所以吸引了很多人,这类社团目前共有14个,分别是:创业协会、大学生兼职家教联盟、大学生发展规划中心、大学生农村教育协作协会、公共关系协会、广告创作协会、金钥匙协会、金鹰社、励志协会、青年成长促进会、市场商社、社会交际交往协会、校园DM社、素质拓展协会。
(4)学术科技类:这类社团主要是以各种学术的交流研究和科技的讨论学习为主要目的而成立的,这本来应该是大学社团的主流,但是很不幸,西南大学这类别的社团虽然是最多的,却也是比较冷清的社团。西南大学这类社团目前共有24个,分别是:晨曦文学社、地理学会、电脑设计与制作协会、电子科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古风学社、计算机协会、经济学会、教科社、科学与探索协会、农经学会、青年艺术研究会、日语协会、桃园文学社、心理协会、药学会、英语学会、三学社、普慧学社、陶行知研究会、外语协会、学生法律援助中心、饮食文化协会、中外文化交流协会。
(5)志愿服务类:志愿服务类社团是以服务各种志愿活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社团,也有一些是大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自愿组织,这类社团在社团总数中占有比例不大,活动也不是很多,想当冷清。西南大学目前共有这类社团8个,分别是:爱护地球村环境保护联合会、红十字会、绿色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绿色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联合会、青春爱心社、同心社、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爱心基金互助社、青年志愿者协会。
(6)理论学习类:这类社团很具有政治倾向,主要是学习党的各种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各种理论等等,由于其政治味道浓厚,所以只有部分志向从政的学生参与,属学校最少而且最冷清的社团。西南大学目前共有这类社团2个,分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演讲团、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会。
三、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校团委旗下的一个分支机构,专门负责学生社团的事物,其内部共设置10个部门,分别是:理事会、主席团、新闻中心、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项目部、活动部、宣传部、网络部,各部门的定位分工如下。
1、理事会:是在共青团西南大学学生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下,连接西安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和全校各学生社团的桥梁和纽带,是我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社团系统的最高权力机构,统筹规划社团系统的整体发展。
2、主席团:是社联日常工作的主要管理和决策机构,负责社联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负责安排学校下发的相关任务,充分调动社联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协调各关系,指导团开展工作。
3、新闻中心:是以“关注社团活动,宣传校园文化”为目标,负责社联,社团的新闻采写,并及时整理成稿件,发表于校内外各大刊物和网站上。与网络部,宣传部,相互配合,提高社联、社团活动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办公室:是负责社联内部事物的综合性部门,它发挥着秘书群体工作的组织优势、辅助主席团总揽全局。
5、财务部:是由校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团管理,主要负责主席团和各个部门的财务开支和运转;负责公积金(社团会费提取)作为各社团的公共财务开支和优秀社团奖励,对美学年初社团招新会费纳入财务统一管理。
6、人力资源部;作为学生社团联合会三大对内的职能部门质疑,主要负责社团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会员选拔、培训、调配、奖惩及档案管理工作,是主席团与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
7、项目部:是承担与外界沟通联系部门,对外负责联系各界商家,运用新方式、新思路、积极寻求社会赞助,为社联的各项活动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8、活动部:是社联与社团联系的桥梁,活动部主要工作是负责社团联合会的大型活动策划,各社团日常活动策划的审批、监督与管理。
9、宣传部:是社联对外交流的窗口,全面负责社联的形象宣传和社联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协助各个协会的活动宣传,对社联展板横幅等宣传品设计进行
审批。
10、网络部:是一个有朝气、有技术的部门,掌管着社联的网络宣传、电子资料保存和仪器测试等工作。
以上各部门的明确分工和定位,保证了学校所有社团都能在校团委的领导下正常运行,也为大学生们安全合理的参加学生社团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条件。
四、西大社团等级
西南大学社团数量众多,当中自然也有优劣之分,评定星级并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对于社团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能鼓励低评分的社团努力发展自己,向更高级的评分靠近。西南大学社团评分主要由西南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进行评定,主要分为五个等级,以下是上一星级社团的排名情况。
五星级社团:书法协会、武术协会、爱护地球村环境保护联合会、学生法律援助中心
四星级社团:外语协会、音乐艺术协会、影视协会、创业协会、手工艺协会、花卉协会、心理协会、陶行知研究会、紫韵茶艺社、健身协会、校园DM社、棋艺协会、绿色行动志愿者服务队、桃园文学社
三星级社团:中华风韵、大学生农村教育协会、同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兼职家教联盟、社会交际交往协会、电子商务协会、羽毛球协会、药学会、华星书友会、作孚学社、生物学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讲团、计算机协会、日语协会、青春爱心社、经济学会、灾区学生联盟、地理学会、求索剧团、饮食文化协会、管理协会、真情携手志愿者服务队、未来教育家联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会、励志协会、摄影协会、红十字会学生志愿者分会、演讲与辩论协会、国学研讨协会、素质拓展协会、晨曦文学社、涂鸦部落
二星级社团:汉语协会、普惠协会、中外文化交流协会、七弦吉他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军事爱好者协会、服饰与化妆协会、旅游协会、飞跃重洋协会、风翼动漫社公共关系协会、足球协会、半夏社、电子竞技协会、公共关系学会。
五、阶段总结
由于阶段资料缺乏,加上调查方法不合理和时间问题,所以只是得出以上的资料,作为一个调查报告,仍旧处于资料的堆积阶段,尚不能得出什么实质性的规律总结。但是大致可以看出,西南大学目前社团的发展偏向了娱乐化,学术科技志愿服务等相对受冷落,这和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得不说有一定的联系。虽然学生社团在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缺乏精品社团,而且活动大多单调乏味,和别的集体活动相比没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个人认为要真正展现社团对于学生的种种积极作用,还得加强社团的建设,提高社团的自身质量,然后使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达到真正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