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张爱玲

时间:2019-05-15 03:5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张爱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张爱玲》。

第一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

(二)鲥鱼多刺;

(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

(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的人生四恨中没有囊括自己的情路不顺,在张爱玲的眼中,大概只要是爱都是美的。半生烟雨酸涩半生情义浓稠。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基本我对张爱玲的定义就是一个字,爱。张爱玲最浓墨重彩的爱都留在了胡兰成身上。

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当得知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胡兰成上门拜访,而张爱玲不见生客,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相谈甚欢。次日,胡兰成去回访张爱玲。她房里竟是华贵到使他不安,胡兰成形容说,三国时刘备进孙夫人的房间,就有这样的兵气。那天,张爱玲穿了一件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多年后,胡兰成对这些细节都有着清晰的回忆。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张爱玲。一天,他向张爱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张爱玲便取出来送给他,还在后面题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结合世人甚是不解,为张爱玲惋惜,她却不这样认为。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她贵族家庭里的高贵优雅,懂她少时不幸而产生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因为“懂得”张爱玲才深爱着胡兰成。正如她在《半生缘》中所语:“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对她来说胡兰成就是那个等她懂她的人。终于,“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

可是好景不长,仅三年爱情便枯萎了,张爱玲送去了诀别信和三十万,她说我自将萎谢了。从此以后张爱玲再也没有写过如《金锁记》那般凄美的文章。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不会后悔惋惜,她庆幸的是爱过。可美好的爱情伤身又伤心,烟雨中的上海弄堂缓缓走出一个旗袍女子满是哀愁忧伤。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她看见的不是兵荒马乱,而是在荒乱年代里氤氲的爱恨情仇。她只是一个重感情的传奇女子,勇敢坚定。“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惟有那狼籍的黑白的瓜子壳。”而我也是透过她的字句体会她的心境,悲哀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第二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郭 为·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概括了张爱玲笔下的世界,一个美好与丑恶无从分离的世界,一个风 雨飘摇中求偏安一隅的世界, 一个旷男怨女夙夕悲欢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成 就了张爱玲清贞决绝的目光、凌厉细腻的笔触。照批评家王德威的说法,张爱玲 具有“苍凉却华丽的末世视野”。张爱玲是那样一个世界的产物,因此不同凡响,影响经久不衰。后来者模仿着张腔张调,却可望而不可及。颇具名气的当代作家 苏童曾叹道,他“怕”张爱玲——怕到不敢多读她的东西。

张爱玲有点像法国画家高更和梵高,或者英国作家劳伦斯和康拉德。他们都 处于一个时代的末期,对当时的传统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变异和颠覆。他们的出 现,给身后的时代画上了句号。因此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力远超过代表当时文化的 大家们。张爱玲就具有这样的末世情怀——继承、变异、颠覆,对当时的文化与 传统虽然无比留恋,却冷静地予以否定。

这就不免使我们对张爱玲所处的世界和语境产生好奇。值得读者庆幸的是,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几乎把她的家庭身世、个人生活、写作动机勾勒出全貌。不像 她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的诸如《致小读者》一类不痛不痒的文字,张爱玲的散文 作品非常personal,读来几乎能感觉到作者的呼吸。

虽然张爱玲是以小说家奠定历史地位的,她的散文作品也堪称大家,恬淡且 隽永,随意且敏锐,俏皮且感伤。有人说品读张爱玲的散文不能在乡间阡陌,不 能在小桥流水间,最适合的莫过于夏日的午后,坐在飘荡着古老爵士乐的咖啡馆 里,独自一人捧着咖啡慢慢品尝,让张爱玲带我们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去领略 两个令我们心旌摇曳的城市——上海和香港。

我的这个读书笔记系列,暂且抛开张爱玲的小说不谈,仅尝试集中从几个侧

面通过她的散文去体会张爱玲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女作家所生活的世界

和她关注世界的眼光。

张爱玲一九二零年生于上海,奶奶是大清李鸿章的女儿,可以称得上真正的 末代贵族了。她从小就在新旧两种力量之间身受挤压。父亲是抱残守缺,碌碌无 为;而母亲很新潮,身为小脚女人,却不甘做男人的附庸,向往自由,最后实践 了“娜拉出走”那一幕,成为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的一员,后来主动离婚,与旧 势力彻底决裂。

代表新旧两种势力的母亲和父亲都给张爱玲以极大的影响。

由于母亲长年在国外,来去匆匆,与张爱玲团聚的时间并不多,遥远而神秘。

因此张爱玲对她并不觉得十分可亲。她在《私语》中回忆:

“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 里了。有她的时候,我记得每天早上女佣把我抱到她床上去,是铜床,我爬在方 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她才醒过来总是不甚快乐的,和我玩 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我开始认字块,就是伏在床边上,每天下午认两个字之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

母亲的留洋,给了张爱玲对自由莫名的向往和海阔天空的想象:

“英格兰三个宇使我想起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

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晴朗的,可

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

张爱玲回忆母亲这样教过她绘画:“画图的背景最得避忌红色,背景看上去 应当有相当的距离,红的背景总觉得近在眼前。”这段话给张爱玲留下极为深刻 的印象,是西方美学给张爱玲的第一次冲击。这不仅仅是涉及色彩和构图的技巧,而且引深到创作心理学中的“距离感”。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还曾为 自己的作品配插图。曾有过“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的梦想。虽然她最终没当成画家,但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却得益于母亲帮她 培养的艺术感觉。

“画图之外我还弹钢琴,学英文,大约生平只有这一个时期是具有洋式淑女的风度的。此外还充满了优裕的感伤,看到书里夹的一朵花,听我母亲说起它的历史,竟掉下泪来。”

父亲的影响主要在古典文学方面。父女二人曾不止一次地一起切磋《红楼

梦》,这是张爱玲最接近父亲的时刻。张爱玲自己也承认自己“实在熟读《红楼

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而母亲则在当代文学和西方美学上使张爱玲受益匪浅。她这样回忆和母亲一

起读老舍的小说《二马》:“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 目标。„„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 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 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 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 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 存了这一点。”

张爱玲的童年是孤独的,文学给了她慰藉,但内心却像无根的浮萍。母亲多

少能使她感受到亲情,但又很少在她身边。她这样回忆送别母亲的情景:

“不久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 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 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 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破碎的家庭留给张爱玲一颗破碎的心。而父亲的萎靡颓废和冷漠无情又早早

给张爱玲留下万劫不复的阴影。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她这样

回忆父亲的家:

“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 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 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虽然有时候我也 喜欢。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 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4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 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 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我后母也吸鸦片。结了婚不久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去,本 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 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磕睡,阴暗的地方有 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 阴暗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 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的早期散文中大量描写她的个人身世和家庭成员的种 种。在发表这些文字时,她父亲、母亲、弟弟、姑姑、舅舅都还在世。但张爱玲 写他们却毫无情面,全无顾忌,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她小说里的人物也常以自己 身边的人作为蓝本。譬如她舅舅就是《花凋》那个“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子”。而 这些人看到张爱玲笔下的自己,虽然有所不满,但却没有人公开表示异议。大概 张爱玲写的基本符合实情,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就连张爱玲写自己唯一的的弟弟,也全是嘲弄和鄙视。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后,她的弟弟张子静开始写回忆录 《我的姐姐张爱玲》,开篇便写道:“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就 是我。”

如果说对弟弟只是轻蔑,对后母只有愤恨:

“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

百了。”

唯一得到赞美比较多的是张爱玲的姑姑。她曾为了替张爱玲鸣不平被亲哥哥

打伤住进医院。

张爱玲描写父女关系,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近乎血泪控诉: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

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

狂的。”

这样的“癫狂的”的心理感受,就近而论,使张爱玲当时看窗前的明月光都

充满“静静的杀机”;从长远看,酝酿了张爱玲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文学底色。

“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 半年,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 两排小石菩萨——也不知道现在是哪—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么?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张爱玲“华美的”旗袍上面,岂止“爬满了虱子”。

”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 是我了。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 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 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毫不掩饰地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直截了当地倾诉着

苍凉的孤独感。然而,这样一个对世间的美好极度敏感的年轻的内心所不该拥有的孤独感,却使张爱玲把个人感情的追求深深地埋在心里,只字不提。

弟弟张子静总是远远地以阅读姐姐作品的方式关注着她的动向和心理活动,因为了解姐姐的他能够像张爱玲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但他吃惊地发现:“她和胡兰成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竟没能‘在两行之间另外 读出一行’。”(《我的姐姐张爱玲》)张爱玲两段不幸和残缺的婚姻,与其说是遇人不淑,倒不如说是慌不择路,使她不得不在孤独的路上只身一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就连她最后的亲人弟弟张子 静也变得可有可无。一九五二年连招呼也没打一个就永远地离开了中国。《我的 姐姐张爱玲》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一九五二年我调到浦东乡下教书。那时大家都忙着政治学习,我也较少回上

海市区,和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那年八月间,我好不容易回了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

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起有一

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再没回来。

姐弟从此永远分离的结局令人感伤,使人想起张爱玲描写的另一段催人泪下的姐弟情景:

“我逃到母亲家,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只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

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私语》是张爱玲散文作品中较长的一篇,最详尽地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一

幕幕,是研究张爱玲的一个切入点。这篇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

‘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这正是张爱玲的现实生活和感性世界的缩写。

第三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10经61班孙博10081072 摘要:文学天才张爱玲的一身,本身就是个传奇。我们从她的生平和作品创造特色里就可以看到高傲、孤独的张爱玲用苍凉的手势,高超、娴熟的创作技巧,悲观、苍凉的语调讲述着一个个人物。她冷静、深刻地刻画众多意象,给人惊喜,值得学习,让人思索。关键词:张爱玲生平《倾城之恋》《半生缘》情感经历

清冷而哀艳,内心孤寂却依旧温情。这就是张爱玲,一个善于用感性去观察,再用理智去分析的传奇女子。我喜欢张爱玲,喜爱她优美的文字,倾心于她命运的跌宕起伏,欣赏她对于人生的看法,她的一部部作品感染了我太多,也让我对她的文字有难以言说的喜爱。“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就着那一袭华美的旗袍,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满是声色,尽是俗世烟火的世界。其实张爱玲原名张瑛,而张爱玲是她英文名字的中译,当时她母亲为她报名上学时匆匆起就的名字。张爱玲这个普通的名字只是母亲烦恼心情的随意表达,后来却响彻了整个文坛。母亲一直打算替她改而没有改,再后来,爱玲不愿意改,也没必要改了。这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用刀刻过般的名字,任凭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最普通的中国女人的姓名,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佳作,流传到今日,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出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张爱玲应该可以被归为一个“异数”,这不仅指的是她那些犀利而深刻的作品,也指她的身世,她的爱情。虽然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她的童年也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这样看来,张爱玲的童年以及少年都是很坎坷的。但是张爱玲应该说还是比较完整地接受完了教育,在那个年代来说,也是很前卫和先进的。这也主要得归功于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张爱玲的母亲一直坚持着送张爱玲进学校读书,为此同父亲大吵一场。张爱玲的母亲认为无论多么饥饿与节俭,书是一定要读完的,这是一个女孩子将来能不再依附于男人的重要基础。应该说黄逸梵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主要还是因为她和张爱玲父亲比较失败的婚姻。她也因为对婚姻的不满,坚决地离开了那个沉闷压抑的家,到国外留学,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因此,她在自己也不很富裕的情况下,能够舍得变卖自己陪嫁的古董来支付张爱玲的学杂费。应该说张爱玲是个天才儿童,6岁时进了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张爱玲从四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生涯。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 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更巧合的是,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也因此,张爱玲在文学道路上是一发不可收拾,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小说《沉香屑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之恋》、《金锁记》、《琉璃瓦》、《年青的时候》、《花凋》、《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

蒸 阿小悲秋》、《等》,以及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谈女人》、《论写作》、《有女同车》、《自己的文章》、《私语》、《谈画》、《谈音乐》等。晚年张爱玲还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事实上,张爱玲在五十年代已完成她最主要的创作,包括《倾城之恋》、《金锁记》、《赤地之恋》、《半生缘》等等。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故事场景,在荒凉和颓废的大城市中铺张旷男怨女,演义着堕落及繁华。文字在她的笔下,好像是真正的有了生命,一直钻到我们的心里去。说起张爱玲的作品,应该说《倾城之恋》是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了。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好像是白流苏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尽人情的故事。《倾城之恋》里从腐朽的家庭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应该说倾城之恋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却是在讲述一段不美的爱情,题目表面上流淌着的诗意,却在故事中被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算计和现实冲得荡然无存。也直到一场真实的战争打乱了爱情战争的秩序,在真正的战争面前,爱情的交易停止,爱情的战争也熄火了,当一切都要失去的时候,人与人的交流才变的真诚,彼此之间的爱情才除去了交易的色彩,相嚅以沫、生死相依,隆隆的炮火声中两人之间没有了精刮的算计,反倒是抛却了自己全身心的念着对方,“别的她不知道,在这一刹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在什么都有的时候对爱情挑三拣四,甚至游戏爱情;在一切都没有了,生命也受到威胁的时候,却无私的爱了起来,张爱玲真是把人看透了。

在这篇小说里,上海故事代表着礼教、温情,代表着旧社会,全身充满着陈腐的气味,“民国的遗老遗少,像“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香港的故事则代表着新天地,代表着冒险、堕落,是向前、向外的看,充满杀机。“流苏想着,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和张爱玲笔下大多女主人公一样,都是没落家族的淑女,受过一些教育,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自食其力,而是认为出去做事会失去了淑女的身份,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找个体面的人家,婚恋成为权衡利弊的交易,张爱玲写出了男性社会机制对女性的压迫利用与当时女性生存的困境。读懂这点,对于流苏的精明自私我们便可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了,流苏的精明自私虽然让人不太舒服,但却显示了当时女性为了抓住婚姻这一救命稻草的惊人的强劲力量,凭着这股力量,女人才有了生存的可能。这或许也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生存哲学。

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纯粹的高尚的爱情,功利与算计更符合我们普通人的思维与行事逻辑,虽然我们都不愿承认。所以,张爱玲笔下刻画的人物更多的是平常人,写的都是些“庸人俗事”,在这里没有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爱情,也不曾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讲的尽是琐碎的生命、混沌的烦恼,这些人和事虽然很俗,但却很能勾起我们的共鸣,因为作为普通人,生活就是这样混乱的、易变的、现实的、随意的,在这些“庸人俗事”中,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卑微可怜,悲喜不自知,“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当我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却突然失语,因为那分明是我们自己的表演。除了《倾国之恋》之外,我比较熟悉的张爱玲的作品应该就是《半生缘》了。可能主要也是因为看过改编的电视剧,印象也就更深刻了。书中的那些人物,像是顾曼桢、沈世钧、许叔惠、张慕瑾等,一直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温婉、凄迷的旧上海。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人同在一个纺织厂工作,曼桢个性温柔坚强,叔惠开朗活泼,在相处中,曼桢与温和敦厚的世钧相爱了。曼桢的姐姐曼璐为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岁时离

开初恋情人豫谨开始了舞女生涯,但家人并不能真正理解曼璐,认为她丢尽了家人颜面。如今曼璐年华老去,为了后半生有所依靠,决定嫁一个靠得住的人,这个人就是祝鸿才。从此,维护“祝太太”这个名分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活支柱。

在这个故事里,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往往是女主角顾曼桢的命运——14年前的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感情很好的男友沈世钧,命运似乎向着美好的未来快速开去——哪知14年后的曼桢,与祝鸿才离异独自抚养孩子,工作勉强糊口,与世钧再也回不去了。这14年里,命运给她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但是,曼桢并没有死气沉沉地生活,更没有绝望地自杀,因为强大的适应性让她在人生中永远能看到希望——孩子的抚养权就意味着下半生的希望,还有工作能力不至于饿死,再也回不去的感情同时说明有一段很美好的往事可以追忆。曼桢是辛苦惯了的,对于这样的日子,只要还有希望,她会接受命运,坚强继续。应该说,曼桢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女性形象。她自强,坚定,即使在嫁了祝鸿才之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可是马上又振奋起来,总是在努力寻找和验证着生命的价值。而她与世钧的爱,也让我揪心与感动。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不能在一起,只能隔着长长的时光互相守望着,在那么漫长的岁月里不曾忘怀。虽然沈世钧带着懦弱的书生意气,有些腼腆,有些妥协,但是这些缺点却让曼桢小心翼翼地珍惜和收藏。所以,曼桢是勇敢的,也是善良的,她勇敢的牺牲自己却不屈服于世人眼中旧的观念。这样的女子浑身散发着着美丽的光辉。曼桢曾在写给世钧的信里这样说道,世钧,我要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多年之后,婚后的世钧独坐书房,无意寻到这样的一封信,这样的一句话,把所有的旧日回忆带回。在午后的书房,甚至感受到曼桢的笑,听到曼桢的声音,伴随着现实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和从前与曼桢在一起的快乐点滴,全都翻滚出脑海。最后一次见面,世钧终于知道所有的误解,他急于想要弥补曼桢所受的哭,他激动着想要解脱自己的婚姻来到曼桢身边。曼桢却说,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是啊,再也回不去了,流年似水,早已消逝了。不再会有这有突如其来的遇见,这次再一别,却是永远了,像是死了一样。可惜,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终究未能一起。

曼桢身上糅合了中国女性一些最美好的特质,坚韧、隐忍、克己。她被生活重压践踏,而始终保持着心地的单纯。与曼桢的内敛坚毅相比,姐姐曼璐表面上更富于反抗色彩。虽然曼璐和曼桢的处境很相似,但是她却没有曼桢的坚毅和勇敢。在她身上,更多的体现出来的却是她疯狂的嫉妒和报复,悲凉与不平。为了养活一大家子,她沦落风尘,从此被抛进生活的漩涡。声色场所短暂的风光之后,她一路堕落下去;为了挽留男人的心,为了报复昔日恋人移情于曼桢,她施计绑架妹妹,借腹生子;知道自己快死了,又拼着命找到曼桢,乞求她照顾孩子······她在自救和自毁的过程中,拉着身边的人做了陪葬。

《半生缘》写作于解放后不久,我很佩服张爱玲的才气,用平淡的笔墨,便勾画了一个残破却也圆满的结局。张爱玲以平淡的口吻一一道出,可以说是实现了她素来的旨愿——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可是如此多的凄凉事,又有谁的心胸可以承载。漫不经心的讲述,就让书中的种种喜怒哀乐全部打进了读者的心里,最终化成一股苍凉的劲气,冲击脆弱的神经,痛得哭喊不出来,却着实的痛彻心扉。然而最真实的爱恋,却也被这些疼痛映衬得无比真实,深深地印进了脑海之中。张爱玲的作品应该说大多也是和她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和她自己的感情经历有关。她和胡兰成的恋情或许只能用两个字“荒凉”来作结。她虽有着绝世的才华却不免不着一生的孤凉,年轻时因与胡兰成的一段感情,因了他的多情,而如旧时代一样的空余恨。至到老年才找到了一个可以依托的人那就是“赖雅”他比她大了十几岁也是一个作家,一个战地作家,“两条冻僵的蛇,为了彼此取暖而彼此靠近”那段生活是平凡而拮据的,但她却找到了心的归宿,但不久他却辞世而离她而去。

她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她那不流于俗的写作手法是无人能及的。她把男女之情的本相,婚姻家庭的本质,把浪漫的理想境界还原于凡俗的人间的生存的真实状态,给它一个赤裸裸的本相,一切的风花雪月都归于生活的尘俗。张爱玲超越了那个时代,她在女性作家中是一个奇迹,她的思想和艺术影响力将是深刻而久远的。

或许这也就是我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因她那又洞察人性的双眼,也因她有平实却生动灵俏的笔触。

附:参考书目:

《张爱玲文集》(一~四卷)金宏达 于青主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

《张爱玲文集补遗》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2年

《张爱玲评说六十年》 子通 亦清主编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1年8月

《张爱玲传》 刘川鄂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9年

《海派文学论》 许道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二卷》 王晓明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1997年

《上海摩登》 李欧梵著 毛尖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陈思和自选集》 陈思和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四篇:我读张爱玲的散文《爱》

《想象爱》

我带着自己尚浅的对爱情的憧憬,试图把自己的心变得敏感起来,努力的去捕捉《爱》带给我的感触,写下来,写下我的或许没有意义的瞎想,写下我读到缘分,写下我的祝愿。

那个月光里有着淡淡稻香的夜晚,那个穿着月白衫子的偷偷望着前面的那扇门的青春羞涩的姑娘,那个恰巧出现在视线里的邻家的大男孩,那句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一切是那样的撩人心弦。

原来你也在这里。有着太多说不尽的意蕴,激起了我的太多的瞎想。

其实我早已在这里守候,守着心里想你爱你的秘密,候着你不可预知的经过。这看似偶然的相遇啊,其实是我一直坚信的必然,因为我时时刻刻都等候在这里,还会长长久久的等候在这里,只要你来,我就不会错过。我打听过了,你喜欢这里。

其实跟你有千言万语,早在每个想你的梦里,每次想你的午后,当成故事,一句句的说给你听过。答应住在我心里的那个你,下次再跟你见面的时候,一定要当面告诉你,却,毫不争气,在见了你之后,心跳动的厉害,手也不知道该放在哪,就这样惊慌的乱了阵脚,手足无措起来。丢了曾踌躇满志的约定,语无伦次的说了句。原来你也在这里。事后,我想,我们终究是遇见了,没有甜言蜜语的倾诉,也没有你侬我侬的亲密。可,这些当时错过了绽放的花蕾啊,在以后,想你的每一次里,又静悄悄的绽放了,在我心里,偷偷的,悲伤的愉快着,即使你并不知道。

我们终究是遇见了,可你还是要远行。看着你转身离去,我没有言语,在心底挥挥手跟你说再见。不愿相信就此一别,你就是那个生命中仅有一擦肩的匆匆的过客。我在等着,焦急不安的等着。后来,我渐渐地相信岁月静好的力量。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一对对朋友和情侣,有的是才貌双全,有的是平平淡淡,可他们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和谐。我决定相信时间老人的睿智,我相信他最终会把正确的你带到我的身边。可能现在还不是时候,待我转过1000个弯后,下个路口,我就会遇见你。而你,也恰巧在那里。或许到那时还不是最正确的时候,还需要再经历些什么我才能去真正以爱人的身份站在你的身边,没有关系,我愿意继续等待,我想,只是那个时间不对罢了,等时间对了,一切就会如想象般甜蜜,甚至更好。

终于,我懂了。我们终究是遇见了,也终究是分散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明明就不在我的身边,却时刻住在我的心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明明就住在我的心里,我却触碰不到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明明就触碰不到你,却还拼命地想着,挽着你的臂,牵着你的手,依偎在你胸口。时间那么长,我真想能马上就走完,好弄清楚我的生命的前方究竟有没有你,记忆那么短,尽管我年老了好多,关于你的记忆却没有和我走过的生命一样增加长度。渐渐地,渐渐地,当岁月苍老了容颜,当看透繁华落尽,当一切都渐渐平淡,心底那个期待与你再次重逢的愿望变得不再强烈,但是它还在,偶尔拿出来嘲笑嘲笑自己年少无知,嘲笑嘲笑自己这么多年放不下你的花痴,嘲笑嘲笑自己这么老了还想着和你重逢的孩子气,嘲笑嘲笑自己忘记了,即使再相遇,也会认不出你年老的样子了。最后,再笑笑,摇摇头,把它装回心里原来的位置,带着一丝丝的窃喜,心平气和的对自己说,这会是个带进坟墓里的秘密。

于千万人之中遇到你所要遇到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关于这句话,有位作者这样解读,末了一段谈的不是故事本身,也许张爱玲想在此为“爱”作一个释义,可我们看看她都用了些怎样触目惊心的词:“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这是多么渺茫无望啊!生活于乱世之中的张爱玲似乎与生俱来有种沧桑感,她对时间总是那么敏感,以至于害怕自己来不及抓住什么,充满无助与无奈。这种沧桑感决定了张爱玲《爱》的基调。

我不喜欢这个解读。或许是因为我阅历尚浅吧,更多的是现在的我不想相信无奈的宿命论,不想用苍凉的沉重的感叹来接受这篇文章。我只是读到了一种好像叫做缘分的东西,不偏不倚,像真的被上帝安排的那样,即使机遇再小,也还是会遇见。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丽的意外。不是有人说吗,今生即使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是用我们上世千百次的回眸换来的。这遇见,得来的多不容易啊。徐志摩曾说,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我想,如果实现了,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啊。“没有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正好赶上了。”所以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感谢这样的相遇,也许山盟海誓能代表轰轰烈烈的爱,但这比不上为爱无声守候的美。

我不想去想象那姑娘会怎样的温文尔雅,那男孩是怎样的眉清目秀,因为我不想再给予这个故事太多的完美,然后再被这个注定永别的结局,打得不成样子。也因为我不想让那么多平凡没有大起大落的爱情故事在跟它对比下会显得黯然失色。是因为人性的伟大吗?人们往往总是在平淡和凄美中更倾恋于凄美的婉转着的刺伤。仅仅是因为后者赚的了我们那个叫做眼泪的东西吗?我不知道。我只是知道,不管姑娘是不是天生丽质,也不管男孩是不是白皙阳光,他们就是爱了。不管我是灰姑娘还是白雪公主,我都会遇见属于我的王子。不管他生在何方,又长成什么样子。我从不去嘲笑那些两个人长得都有缺陷的情侣,我知道他们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而他们的幸福也绝比其他人差。不可否认长相甜美清秀给人赏心悦目的快乐,也不去辩驳我也会喜欢欣赏长相好看的人,可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会向你表白,那么我喜欢的绝不是你的外表,会是什么呢?我想到时候我应该就能说得清了。有人说,读了张爱玲的《爱》,就一定要听听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说这首歌用暖暖的声音,唱着暖暖的曲调,填补了张爱玲半个世纪多的荒芜,圆满了这段错过后终于相聚的爱情。我像受了什么命令似的,听了这首歌。

请允许我尘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过去。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才隐居在这沙漠里该隐瞒的事总清晰千言万语只能无语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喔原来你也在这里。。在千山万水人海相遇喔原来你也在这里。看见尘埃两个字,我想起了张爱玲的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为了找你,我倾尽所有,用尽全身力气,从遥远的地方,长途跋涉,在这里隐居,不为扬名,不为衣食,只是为了,你能恰巧经过。正如阿难说,我愿化身石桥,受那500年风吹,500年日晒,500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经过。而最后,因为找到了你,就不再瓢泼不定了,过去的苦难风雨也都不重要。不需要解释,沈从文说,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你。不需要其他的理由,只要我愿意相信。

当我正在努力寻找清自己和这个故事的碰撞点时,旁边的一姐妹儿正在那样放荡的笑,笑声如雷贯耳,也如当头一棒,把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的我打醒。这完全和故事里含蓄的美冲了。冲的一塌糊涂。可我还是不想受打扰,这份因为《爱》带给我的心底的动容,带给我的思绪飞扬,带给我的文字的流淌。虽然不是大家的作品,也不是个有水平的学生的作品,只是我还挺珍惜。读了一个故事,想到了好多故事。我稍稍的抬着头,歪着脑袋,容易又或困难的,想弄清楚每一个细微的感受是什么。

最后我还蛮感谢姐妹儿的笑的。这让我又想到了,我应该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安慰那些,就像故事中的姑娘一样,受伤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肯定会有深爱着却从未牵过手的人,肯定会有表白了遭到拒绝还是恋着的人,肯定会有分手了还是很想念的人。我想告诉他们,请放开笑。放开心底紧绷着的,隐藏着的感情,放开全身的不愉快,用笑去释放,去拯救。我知道,对某些人来说,放下会很难,既然这样,我想,那就不要再痛苦的挣扎着企图强迫自己去放下了。相反,去放开,放开这感情,任凭它生长,飞翔,任凭它把自己带到哪去,就像想象着自己是雌雄同体,身体有一半是他,有一半是自己,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努力着,并学会享受着。有好多路,还是要自己去走,即使留给地平线的是似乎孤单的一个人的背影,殊不知,这背影里其实是一半一半。

第五篇:读张爱玲有感

一、引言

大凡读过张爱玲的系列作品,小说也好,散文也罢,都会冒出这样的感觉:张爱玲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比散文,更像一个神话。在那样老旧的年代,没有人敢如爱玲般大声呐喊“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1]爱玲就是喜欢这样用最简约最素朴的语言,准确而又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可谓王充倡导的“言奸辞简,指趋妙远。”[2]然后,斑斓后的爱玲,随即又归于淡然,像绚丽的彩虹,惊艳后的深寒。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3]两度爱情,如此短促,如此热烈,却要用一生去忘记,去记忆;她寂寞的离世,如此诡异,如此安静,却让无数“张迷”要用一生去记忆,去忘却。公认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着实不为过。她是花,上海花,从缥缈的海上来,回缥缈的海上去。文字在她的笔下,是生命的花在盛开,是青葱的生命在蓬勃,直捣进你的心坎。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自然也是真喜欢,沉入她的书中,你就在她的文字里不想出来。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是快乐的,同时你又是忧伤的。此刻,你保准能做最全能的歌手,可以将美丽唱得如此忧伤,又将忧伤唱得如此美丽。张爱玲是人群中的一分子,也食人间烟火,无疑是世俗的,但世俗得如此精致得当。她细细地告诉你,但绝不用赫赫地炫耀。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一个沉默的人,别人称她为安静得不得了。她可以在上海大红大紫,也可以在异国他乡深居简出。她最有名的《传奇》书名用来形容张爱玲自己的一生可谓恰如其分。张爱玲显赫的家世到她这一代已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曾扬言杀死她,于是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找母亲,母亲给了她两条路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4]张爱玲毅然选择101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4]她与胡兰成短暂三年却“拼命付出”的婚姻,后来为之“自将萎谢。”与赖雅具有“安全感”不能说是爱情的婚姻。直到曾经被人们称为上海的一朵海上花,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猝死。从此,传奇的人精神犹在,人永远地成为缺席„„我读张爱玲,我是这样看到点点滴滴的。然,人生难绘,有如兰草难绘,重读喜欢的爱玲,写喜欢的爱玲,随心随性随手。

二、高贵显赫的身世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的上海,官宦世家。黄逸梵和张志沂是张爱玲的父母,是她生命的源,源头又追溯,祖父张佩纶和曾祖李鸿章,那是她的源头。“据《清史稿》记载,因马尾之败,张佩纶罚满归京,听候起复,李鸿章不念旧恶,以女妻之。大概是为了延揽人才,也可能是张佩纶得到了其女儿的垂青。”[5]张佩纶后来娶了李鸿章的千金。《孽海花》记述了李鸿章的千金小姐擅诗,对张佩纶惜才爱怜。李鸿章不拘门第,心胸就极高毅然将小姐下嫁。张佩纶与李小姐结秦晋,爱玲的父亲方才有机会出世,爱玲才可以问世。血脉如溪,潺潺渊远,生生不息。张志沂是李鸿章的外孙,黄逸梵是黄军门的孙女,门当户对的缘亲当初一定是轰动一时。后来,不幸的是,黄逸梵深受“五四”新潮的影响,是真正的新派女子。嫁与张志沂,为不至误终身,赶紧离开。爱玲说:“我母亲还有时候讲她自己家从前的事,但是她憎恨我们家。当初说媒的时候都是为了门第葬送了她一生。”[4]可见她母亲黄逸梵哀怨深深。后来,毅然决然离开了张家的母亲,一生如花丰盈粲然。这样算起来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真正的贵族之后。张爱玲,就是这朵海上花,前生就是张爱玲在上海度过的前二十年,也是她的重要经历的时期。张爱玲最主要的作品是在23岁到25岁之间完成的,在以后她虽然不断地在书写,但是所有的文学成就,都比不上这三年。所有写作的经验就是她前二十年获得的,也就是她的前生。她以后的作品“,只是在不断地咀嚼、涂抹,反复地利用她的这个前生。”[6]纵使有人批驳张爱玲,“什么名门望族,什么贵族之后!李鸿章不过是叶赫娜拉氏座下的一条狗,见了她口称老佛爷吉祥!如此的奴颜媚骨,有什么好拿出来显摆的?”[3]傲气聪慧的张爱玲对这样的人只是齿冷一句“:就是看你没有,显摆给你看的!”[3]

三、又俗又雅的父亲

尽管张爱玲要从父亲家逃遁,但应该这么说,如果没有父亲张志沂,也就没有张爱玲在文坛的旷世传奇。当时新潮的母亲黄逸梵早早留洋,爱玲只有3岁多,纵然有再多的熏染和教导,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对于茫茫成长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即使日后,来来往往有过教诲,也是鸟之音,有也无,无也有的渺渺。而父亲张志沂与爱玲是朝朝夕夕。父亲毕竟是爱女儿的,他鼓励她读书,他在孙用番(爱玲的继母)对爱玲爱书成癖起怨言时,他一定是不犹豫地维护爱玲的。那时上海张公馆的书房,有一个严肃温和的父亲为女儿的超级天赋惊讶惊喜。《红楼梦》是在父亲的指导下爱玲才开始读的,文学在沉入爱玲的心灵,于是开始植入文学的根基。弟弟张子静的话为证:我父亲看出这个女儿有创作的天分。我父亲虽有不良的嗜好,但也很爱看书。他的书房里有中国古典文学,也有西洋小说。姊姊在家的时候,没事就在书房里看书,也常和父亲谈一些读书的感想。父亲鼓励她做诗、写作;他那时也已看出这个女儿有文学创作的天分。姊姊在他指导之下,也真的写了一些旧诗。有几首父亲很满意的,亲友来访他就拿出来给他们看。爱玲3岁就能背诗吟词,极动情处,让前清遗老遗少们挥泪如雨。7岁写的小说,开篇就是“话说隋末唐初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震得人发聩。爱玲仿照当时报纸副刊样式,自写自编自裁,编写了一张家里杂事作内容的副刊,配上插图。父亲张志沂看了很得意,有亲戚朋友来就拿给他们看作为炫耀。张志沂仍有世家子弟的遗风,读古书做诗词。像一个天真的父亲得意着的时候,弃掷旧观念的瞬间,对女儿充满了爱惜。曾为“爱玲的小说《摩登红楼梦》拟的六条回目,”[3]颇见功力。试想,他不许爱玲读书,不教导爱玲,这个才女也许就被莫名其妙地扼杀。不过他对爱玲的栽培也有限度,这大约是张氏一族的家风,与钱财上的精明和糊涂矛盾地并存。所以。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又俗又雅的人,然他的俗高出他的雅,因他不过是一个没落的世家公子。他的不出色,惧怕接受新的事物,他的自卑,又恐爱玲和她的母亲一样一去不回。于是父亲对爱玲说:“如果你和你母亲一样的话,便打断你的腿。”[4]他爱着那102个年轻貌美聪慧的女子,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可他失败了,留不住她。到她离去,他才暗悔。甚至期望她回来祈求他保护,仍如兰花一样再次绽放,芬芳着他孤寂的心灵。可,让他大失所望、深深刺痛的就是,黄逸梵很快就有了深爱的维葛。生命中最亲密的两个女人都只有匆匆的花期,沮丧不已、回天无力的他,后来竟然妒恨爱玲在情感上偏向母亲。甚至在他情绪失控的时候虐打女儿,扬言要赶走她,最后,他却是拘禁了她。后来爱玲的《半生缘》顾曼祯被拘禁,逃走的经历,隐约透视了张爱玲自己曾经的感觉和苦痛。然,一生中,又是母亲黄逸梵赋予的个性惠泽了爱玲。所以爱玲总是习惯淡淡轻轻地写,她不习惯诉说悲伤,不喜欢拿隐私哗众取宠,张爱玲的文字华丽却不浮躁。

四、她的红玫瑰和白玫瑰 轻轻翻阅《心经》,没有纸的喧哗,唯有读者的心动。许小寒眷恋着自己的父亲许峰仪,对孩提时代的留恋,对母亲的嫉妒、排斥,冷漠。许小寒身上隐约有爱玲的影子,所有叫《心经》,是爱玲自己难念的心之经。大凡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子,随了年纪渐大,一般选择的基本是与父亲类型相似的男人。人说,父亲本来就是女儿的第一个恋人,女孩子或多或少有恋父情结。因为女孩子是柔弱的,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种保护,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感。爱玲一生的两段爱情和婚姻,都是恋上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人,而且成婚迅速。与胡兰成从认识到结婚仅用了8个月,与赖雅从认识到结婚是仅仅半年。尤其和赖雅,不知道最终爱玲是爱上一个男人,还是爱上一份安全感。爱情,于她是一场光华耀目的自毁。正如安意如说“:人不断地舔着伤口,舔着舔着对伤口也有感情了。”[4]爱玲对其父亲是不是这样的情结呢?!其实张爱玲在感情上一直都和许多感情的女人一样,甚至更加不是个聪明的女子,男人左右着她一生的情感。从胡兰成到赖雅,她的不聪明是因了她的至情至性,不过她的不糊涂又在最后表现在断然了结上,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甚至有点膜拜。其实她原本就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只是在情事的面前表现得愚笨地不知道狡猾。当时,胡兰成随时有亡命天涯之险,婚礼都免了,爱玲无怨无悔随着他。正因为胡兰成用“亮烈难犯”来形容爱玲,证明他还是多少懂爱玲的。胡兰成也被爱玲这惊艳的光芒灼伤,内心欣喜过重:“我与他们一样面对着人世的美好(暗指爱玲),可是只有我惊动,要闻鸡起舞”。独立独行的爱玲与胡一交错,胡便是镜子,映照了自己,而胡更是以爱玲为镜,照出自己的弊处来,胡写道“我们两个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她的横绝四海,便像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像数学的无限,我却不准确的地方是夸张,准确的地方又贫薄不足,所以每要她校正。前人说夫妇如调琴瑟,我是从爱玲才得调弦正柱”。爱玲也是喜欢胡的,她云:“他一人坐在沙发里,有一种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漫山遍野都是今天”。于是,那年的那天,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只是需要“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玲这个情感的女子要了婚姻的本真,不囿于流俗。”[3]胡兰成毕竟是最俗而功利者,而爱玲是圣洁的仙,人是千变万化的,仙是要飘然而去的,爱玲注定了要失望,要抽身离去。兰成也意识到了爱玲的不凡仙体:“哪吒是小小孩童,翻江倒海闯了大祸,他父亲怕连累,挟生身之恩要责罚他。他一怒,刳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观世音菩萨用荷叶和莲藕做成他的肢体,爱玲便亦是这样的莲花身。”还重要的是,男人心宽,他需要一个万花筒的世界,万千美女呼之归己,似乎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的显现;女人心窄,真正的有了心尖上的一人之后,情爱便荒芜,自将萎谢。《今生今世》中的《鹊桥相会》中1946年温州的那条瓯江,爱玲与飘然离去的胡兰成作别,而她面对伤心波涛,泪涌成珠。爱玲独自一人奔波到“因为有兰成在,就像衔着珠宝放光的温州”,爱玲寻到范秀美和胡兰成住的地方,胡镇静地对人言爱玲是他妹妹,顾全了范秀美的面子,明媒正娶的张爱玲情何以堪?而她竟然住下了。胡兰成还狡黠地说:“秀美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欠与还,上辈子欠了这辈子还,不停地欠,不断地还。呵,纠纠缠缠,好好的缘分不就成了债务关系了吗?我想相遇是美事,就像鸟来栖息树梢。”爱玲忍着心痛说“:可是也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啊!”后来胡兰成竟然还回忆起,她来温州二十余日,眼见得他有新欢却仍心存眷恋之意。可以想象当时的爱玲是怎样地心痛怎样地无助的,一切的委曲求全,一切的甘愿承受,只为了这个变心的男人,只为了自己不变的爱。人说,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的情感是“旧时的才子佳人”。当年名士胡兰成真心倾羡爱玲的才华,倾心写出的《论张爱玲》自然是文采飞扬、光彩流溢。赞103极了爱玲的文章和她的家世,好的宝贝要百般的呈现给别人看。她所有关于爱的誓言,对爱的期许,爱的渴望,爱的幻想,耗尽一生无怨无悔。“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7]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7]然而,卓文君的题诗,司马相如回心,此时彼时,而今胡的心和人却永远地走了。自尊而倔强的爱玲给他信中写下:“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8]爱胡的人自然不知道,情意深重爱玲爱胡兰成有多深多痛。爱玲对胡兰成如此,后来对赖雅更是如此。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说:“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7]爱玲的姻缘与振保不同,“她一生中的两个男人都是她用自己心血浇灌的,俯仰无愧的壮丽。”[3]从与胡兰成相逢那刻,爱玲便恋他儒雅风度、博学敏思、风趣多闻,注定成了她心口的朱砂痣,成了她的红玫瑰。是他点燃了她少女的火山,爱了就爱了,不管爱有多长。她盛放过,也深痛过。于是,他是了爱玲独有的红玫瑰。后来爱玲嫁人不是因了爱情,只是她和赖雅朝朝暮暮衍生出来的爱。赖雅只是美国一个小小名的剧作家,而爱玲不是爱名的女人。晚年的洛杉矶隐居说明她是可以舍得的人,张爱玲刚到美国时是赖雅照顾和安慰她,他是她异乡的清雅的月亮。赖雅更像爱玲的白玫瑰,淡淡的月光,悄悄地轻洒,渐渐地明朗。寂寞的晚年,寂寞的寓所,抬头的那一抹月光就是赖雅了,不及红的艳丽、炽热,但安静、平和。爱玲也进入老年的时候,赖雅数次中风,都得爱玲的悉心照料才康复,在上海连自己照顾不好的女子,学会了照顾别人,她是赖雅的妻,“妻”的名字是一个女人一生最温暖的一个名字。爱玲生命里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属于她的红玫瑰,一个是属于她的白玫瑰。爱玲对于她们俩个男人真正践行了“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可是,有人惋惜地为她写诗:她扫了三百六十日的落花/却没有

到一瓣/缘分。读到这里,我亦是心疼着的,心疼玲不会委屈自己的心灵,又不会不有自己深痛的感情。《倾城之恋》白流苏对范柳原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爱玲就是这样地残忍,一语道破男人与女人之别,不让幻想打扰你,她一任冷酷到底,绝望到底。在小说中,她无情地导演着一幕幕的悲剧,放映着生活的本真。所以爱玲的剧,结局永远要不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爱玲的一生不屈地抗争,不断地随缘;又骄傲,又低调;又光华耀眼,又漫长孤寂。她自从50年代离开上海,就再也没有踏入故土,在别人的国度,静静地过活。直到1995年的9月8日,爱玲在纽约一栋普通的公寓去世,安静地躺在一张行军床上遗容安详,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已经走出滚滚红尘多日。早在1992年2月14日,她就拟订了自己的“最终遗嘱”,死也要死得如此的从容淡定。爱玲如灿烂而不喧闹的花,只是在人间缺席了,而她的芳香永在。

下载我读张爱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张爱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张爱玲《封锁》

    与人物心灵零距离接触 ——读张爱玲《封锁》 一、 摘要 张爱玲在《封锁》中描绘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封锁时偶遇到发生短暂的爱情故事。其中,近半个篇幅的出神入化适可而止......

    读张爱玲有感

    读张爱玲有感 说到喜欢的作者,我的心里不禁划过她的名字——张爱玲。而我认为在读她的作品之前更应该读读她的人。 张爱玲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

    读张爱玲有感

    荒凉的,真实着 ———读《张爱玲文集》有感 外语系 08级 4班 柴静 电话:*** 隐去贵族后裔的家庭背景,褪去风靡旧上海十里洋场浮华香艳的女作家名衔,剥去那一袭华丽裹身......

    读张爱玲有感

    洞悉世事 练达文章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张爱玲无疑是一个具有才气的女子。大学开始附庸风雅买了《张爱玲文集》,大学的时光是匆忙的,读书也是匆匆一览,看不出文章的精妙,只......

    读张爱玲有感

    一片幽情冷处浓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无论是“镜花水月的女人”,抑或“才女”,这些称谓都敏锐的捕捉到一个“女”子。因为张爱玲所表现出来的典型而又独特的女性气质,着实让......

    读张爱玲散文有感

    读张爱玲散文有感 名家散文读了不少,感慨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作人的散文自然冲淡,冰心的散文灵俊雅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淳厚,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徐志摩的散文铺张扬丽,丰子......

    读《张爱玲小说全集》有感

    读《张爱玲小说全集》有感 张爱玲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我欣赏她的朗朗性情,爱屋及乌,我喜欢她的每部作品。我的生活平淡地索然无味,每每读她的书,走近她的故事中,我感觉世界......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是在高中阶段,只是经常听同学们议论纷纷。第二次接触张爱玲,是在重庆医科大学,由其海上花文学社邀请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进行的张爱玲专题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