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

时间:2019-05-15 06:3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

第一篇: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

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

作者:刘铮

《今生今世》里面,胡兰成提到一次张爱玲为他解说西洋文学,“她讲给我听萧伯纳、赫克斯莱、桑茂忒芒,及劳伦斯的作品”。每次讲完,张爱玲总要补上一句:“可是他们的好处到底有限制。”萧伯纳和劳伦斯没有问题,但赫克斯莱就得想想方知道他是谁。张爱玲在《双声》这篇与炎樱对谈的文章里曾说过:“至于外国,像我们都是在英美的思想空气里面长大的,有很多的机会看出他们的破绽。就连我所喜欢的赫克斯莱,现在也渐渐的不喜欢了。”这个在1945年就“渐渐的不喜欢了”的小说家是赫胥黎。赫胥黎在英国的名气是建立在他那些诙谐尖刻的世态小说上面,并非我们现在熟知的《美妙的新世界》。他的作品每流于浮面,大概因此张爱玲不要看了。1944年的文章《谈女人》中,张爱玲是把他叫做“赫胥黎”的,不知为什么时隔一年就换了称呼。后面那个桑茂忒芒也不容易猜,其实是萨默塞特·毛姆,讲出来大家恍然。张爱玲跟胡兰成讲的时候肯定用的是英文,而胡兰成的英文颇不灵光,可以想象,张爱玲随口一说,胡兰成当时便留心了,几十年后摹声摹形写出来,难免有点古怪,大概他没读过毛姆。说来奇怪,张爱玲从来没在自己的文章里提起过毛姆,许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她受了毛姆的影响,有意避嫌。第一个这样说的是周瘦鹃。他审读《沉香屑第二炉香》的时候“一壁读,一壁击节,觉得它的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Somerset Maugham的作品,而又受一些《红楼梦》的影响”。其后他求证于张爱玲,张“表示心悦神服”。当然,也有表示不那么“心悦神服”的,比如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虽也承认张爱玲“顶爱看”《红楼梦》和毛姆,但他认为姐姐兼采众长,许多作家对张爱玲的影响“多少都有点”。我看影响肯定有的,而且不是一点点的问题。毛姆的小说除了心理刻划用力而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人物不拘男女常常为性欲所控制,为性欲所驱使,干出些莫明所以的事情。在这一点上,张爱玲的许多早期小说都看得出与毛姆神似。《沉香屑第二炉香》不必提,像《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心经》中的许小寒、《连环套》中的霓喜都可说是典型的毛姆式人物罢。有趣的是,这些深受毛姆影响的小说———老实不客气地说——— 恰恰是张爱玲不很成功的作品。张爱玲写的《自己的文章》现在是再有名不过了,不过大家总盯着文章前半部分讲“参差的对照的写法”、讲“斩钉截铁的事物不过是例外”的地方。实际上,张爱玲写此文目的是要为《连环套》辩护的,抗议迅雨(傅雷)的酷评,文章后半都在说这个。迅雨的文艺观点不是没有问题,但指出《连环套》是坏作品肯定不错。1976年,张爱玲为《张看》写序,谈及校《连环套》清样的情形:“30年不见,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有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后又说:“连牙齿都寒飕飕起来,这才尝到„齿冷‟的滋味。”表示“这些年来没写出更多的《连环套》,始终视为消极的成绩”。张爱玲自己反应如此激烈,我们真可以注意了。曾经苦口婆心为作品辩护,30多年以后却不但否定了自己的创作,而且否定了自己的辩护,痛定思痛,我想张爱玲同时也否定了英国小说对她的浮面影响。这是她小说观念变迁的结果,是她向《红楼梦》和《海上花》传统回归的一个旁证。

张爱玲晚年接受访问,偶尔会露出些西方文化渊源的端倪,但她的话总是虚虚实实,不可尽信。比如水晶的《蝉——夜访张爱玲》:

“至于西洋作家,她谦虚地说看得不多。只看过萧伯纳,而且不是剧本,是前面的序。还有赫胥黎、威尔斯。至于亨利·詹姆斯、奥斯汀、马克·吐温则从来没有看过。”我们刚刚就知道了张爱玲给胡兰成解说萧伯纳,不会只讲前面的序吧?萧伯纳,张爱玲在自己的散文里提到过三次。《谈跳舞》里说印度舞者黛薇“脸上有一种冷冷的恐怖之感,使人想起萧伯纳的戏《长生》”。下面便讲开了戏里的情节,应该不是从序中看来的。《私语》里说到父亲有一本萧伯纳的《心碎之屋》,还加着英文题识——毕竟翻过才看得到。再有就是《更衣记》引了一位西方作家的话,在括号中加注“是萧伯纳么?”,表示不确定。看来,萧伯纳在张爱玲那里还是有份量的。马克·吐温的小说也许没有读过,但张爱玲确引用过他的话。至于亨利·詹姆斯,张爱玲讲的可能也不是真话。据司马新的《张爱玲在美国——婚姻与晚年》第八章:“她为美国之音的广播节目将几部西方小说改写成剧本,包括莫泊桑、亨利·詹姆斯以及苏联小说家索尔士肯尼顿的小说。”既然说“改写”,总得先看过原著才行。司马新讲的这件事当在60年代,而水晶访问张是在1971年,所以“从来没有看过”的说法可能不成立。

不过,张爱玲为美国新闻处做事从来就是为稻粱谋,宋淇回忆她诉苦的话:“我逼着自己译爱默森,实在是没有办法。即使是关于牙医的书,我也照样会硬着头皮去做的。”莫泊桑、亨利·詹姆斯、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很可能是“硬着头皮”看的,除此而外,大概再也没有读过亨利·詹姆斯了。1995年9月,夏志清写了《超人才华,绝世凄凉——

悼张爱玲》一文,中间谈及为水晶《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写序,说是:

“水晶有一章把《沉香屑第一炉香》同亨利·詹姆斯长篇名著《仕女图》相比,我在序里也继续把两人作比。”《仕女图》在大陆是翻译作《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它所讲的美国纯真少女到欧陆寻梦却为欧洲阴暗传统所构陷的故事,的确与葛薇龙的命运暗合。不过我们读一下1974年6月9日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信罢,里面有一句:“《仕女图》也会找来看。”夏志清的原信看不到,不过猜也猜得出,应该是夏志清说《仕女图》如何如何与张爱玲的作品神似,张爱玲便应承下来说一定找来看看。一定是没看过,才会说“找来看”,虽然未必会当真去找。去美以后的张爱玲,对主流文艺已经没多少兴致了。实际上,张爱玲的小说可与詹姆斯相比较的原不止《仕女图》而已。像詹姆斯早期的《华盛顿广场》写少女与男子私自定情而为严父所不容,不得不生分,女儿与阻遏其婚事的父亲之间一直张力不弛,这种女子、情人与长辈的三角结构像极了《金锁记》中的长安、世舫与七巧。张爱玲和亨利·詹姆斯之间互无影响,比较才尤其意味深长。

张爱玲也读过一些英语国家以外的作家。她在文章中提过契诃夫的《套中人》,提过谷崎润一郎的《神与人之间》,甚至还说起鲁迅译的《死魂灵》。不过她看《死魂灵》全不与平常人相同,她是看细节,看书里说走遍俄国的骗子在各地吃不同的鱼馅包子。她的兴趣点不在主题、结构或者典型人物上面,她是在看鱼馅包子。张爱玲两次郑重其事地谈到托尔斯泰,认为《战争与和平》是作品战胜了作家,细节战胜了主题。老实说,张爱玲对所谓伟大的作品没什么兴趣,即便英国作家她读的也只是当时英文选本里常见的那几个人名,她绝没有心思去挖掘和光同尘的佳作。对张爱玲来说,通俗作品更能见出人生的实象。

张爱玲在美国期间,洋书几乎是只看通俗小说了。水晶说她看了不少James Jones,宋淇说张爱玲自承《半生缘》的结构是借自J.

P.Marquand,张爱玲自己多次谈到詹姆斯·密契纳。这些小说家真入不得旁人的眼,在当时的美国便是半红不黑,我们更难了解了。张爱玲喜读通俗小说,大家早就晓得,只不过知道中国的张恨水、李涵秋之流多一点,知道外国的少一点。其实,张爱玲是一视同仁,中外通俗都爱看。她高中二年级写的读书报告里面就有林纾译的《烟水愁城录》,作者哈葛德是英国多产的通俗小说家。1995年於梨华写文章回忆张爱玲在美国的一次讲演,讲题是:“The Exotic West:from Rider Haggard on”,翻译成中文便是“西方之异国情调:从哈葛德讲起”。钱锺书说:“哈葛德在他的同辈通俗小说家里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直没有丧失他的读众。”一点不假。40年代,张爱玲读赛珍珠的英文小说,到美国以后,勒卡雷的间谍小说她也看。很多了解张爱玲晚年情况的人都说她总开着电视,这很可能是实情,文章里也多有反映。我猜不止电视,电影大概也常看。张爱玲每提起一部通俗作品,总不忘介绍它曾经改编成电影,有时还告诉大家主角是谁饰演的,像白兰度主演的《叛舰喋血记》,亨佛莱波嘉主演的《凯恩号哗变》皆然。勒卡雷的小说《(冷战中)进来取暖的间谍》(大陆译为《寒风孤谍》或《受冷漠的人》),张爱玲要特意说句“搬到银幕也是名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我猜张爱玲是当成通俗小说看的,甚至原著都未必读,因为“拍成影片由詹姆斯·梅逊主演”,不读也知道情节了。庄信正的妻子杨荣华替张爱玲搬过家,后来写了篇《在张爱玲没有书柜的客厅里》,说张爱玲家里书架都没有。没有书架,不会有太多藏书,那么多通俗作品未必全买来读。据戴文采说,张爱玲公寓外有一爿小书店,店主称“她最多在门外的书架逗留一会,从不进店里来”。那么多小说,不知她从哪里买来的。

张爱玲的散文中最令人称奇的两篇是《谈看书》和《谈看书后记》,写得又长,读起来又闷——仅是人种学和英国叛军的话题就闷煞人。

然而张爱玲在1974年6月30日致夏志清的信里面是这样说的:“前两天找了信正夫妇来长谈,信正又说你喜欢《谈看书》。我真高兴,那篇东西花了不合比例的时间在上面,这才觉得值得。”完全是“恨无知音赏”的遗憾心情。《谈看书》等两篇文章引用了不少希奇古怪的书,平常人没有心情去看的,那么张爱玲为什么想看呢?未必是如她所说是“纳罕多年的结果”。我们仔细揣度,会发现张爱玲讲这些故事时的视点并

非一般小说家创造人物时的平视,她是高高在上,又冷又暖地俯瞰。英国叛军的种种行为殊少确证,张爱玲洞微烛幽,老吏判狱,循着人性的自然状态去揣度英国军人的行止。她从这些洋书里面挖掘出的,与从《海上花》、《金瓶梅》中探得的点点滴滴秘密一般无二,都是人性之真实。此时的张爱玲开始意识到“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深沉的戏剧性,向来如此”。从这个角度讲,《谈看书》和《谈看书后记》可视为张爱玲晚期文艺观点的剖白。张爱玲读书不系统,她对读书有怎么一个观念以前谈的又极少,偏偏作兴来说读书了,却又写得如此隐晦,我们真可深思。

知道张爱玲写过诗的应该不多,了解她读诗歌的情况的恐怕就更少了。1946年她为《传奇》增订本写序,“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其中一句是“我不会做诗的,去年冬天却做了两首,自己很喜欢,又怕人家看了说„不知所云‟。”也许是连一个说“不知所云”的人也没有,此后张爱玲的诗再没有露过面。她自己的诗在《中国的日夜》一文中,不是很高明,但有情致。她谈诗歌见解的文章是《诗与胡说》,里面还提到过周作人译的日本诗。《谈音乐》里引用了勃朗宁的诗,《私语》里引用了Beverley Nichols的诗,后者是个不甚知名的英国作家,我读过他的文章,但不晓得他也写诗。张爱玲读诗是别具只眼的。司马新最近有一篇《今生缘——〈张爱玲在美国〉之外一章》,里面说到他访问赖雅女儿爱丽斯的情形:“爱丽斯女士想起张爱玲最喜欢的诗人是波特莱尔与里尔克。”不知这话的可信度有几分,张爱玲既不通法语也不懂德文,要看也只能是英译罢。

***

第二篇: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郭 为·

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这句话概括了张爱玲笔下的世界,一个美好与丑恶无从分离的世界,一个风 雨飘摇中求偏安一隅的世界, 一个旷男怨女夙夕悲欢的世界。这样一个世界,成 就了张爱玲清贞决绝的目光、凌厉细腻的笔触。照批评家王德威的说法,张爱玲 具有“苍凉却华丽的末世视野”。张爱玲是那样一个世界的产物,因此不同凡响,影响经久不衰。后来者模仿着张腔张调,却可望而不可及。颇具名气的当代作家 苏童曾叹道,他“怕”张爱玲——怕到不敢多读她的东西。

张爱玲有点像法国画家高更和梵高,或者英国作家劳伦斯和康拉德。他们都 处于一个时代的末期,对当时的传统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变异和颠覆。他们的出 现,给身后的时代画上了句号。因此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力远超过代表当时文化的 大家们。张爱玲就具有这样的末世情怀——继承、变异、颠覆,对当时的文化与 传统虽然无比留恋,却冷静地予以否定。

这就不免使我们对张爱玲所处的世界和语境产生好奇。值得读者庆幸的是,张爱玲的散文作品几乎把她的家庭身世、个人生活、写作动机勾勒出全貌。不像 她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的诸如《致小读者》一类不痛不痒的文字,张爱玲的散文 作品非常personal,读来几乎能感觉到作者的呼吸。

虽然张爱玲是以小说家奠定历史地位的,她的散文作品也堪称大家,恬淡且 隽永,随意且敏锐,俏皮且感伤。有人说品读张爱玲的散文不能在乡间阡陌,不 能在小桥流水间,最适合的莫过于夏日的午后,坐在飘荡着古老爵士乐的咖啡馆 里,独自一人捧着咖啡慢慢品尝,让张爱玲带我们走进战火纷飞的年代,去领略 两个令我们心旌摇曳的城市——上海和香港。

我的这个读书笔记系列,暂且抛开张爱玲的小说不谈,仅尝试集中从几个侧

面通过她的散文去体会张爱玲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女作家所生活的世界

和她关注世界的眼光。

张爱玲一九二零年生于上海,奶奶是大清李鸿章的女儿,可以称得上真正的 末代贵族了。她从小就在新旧两种力量之间身受挤压。父亲是抱残守缺,碌碌无 为;而母亲很新潮,身为小脚女人,却不甘做男人的附庸,向往自由,最后实践 了“娜拉出走”那一幕,成为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的一员,后来主动离婚,与旧 势力彻底决裂。

代表新旧两种势力的母亲和父亲都给张爱玲以极大的影响。

由于母亲长年在国外,来去匆匆,与张爱玲团聚的时间并不多,遥远而神秘。

因此张爱玲对她并不觉得十分可亲。她在《私语》中回忆:

“最初的家里没有我母亲这个人,也不感到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 里了。有她的时候,我记得每天早上女佣把我抱到她床上去,是铜床,我爬在方 格子青锦被上,跟着她不知所云地背唐诗。她才醒过来总是不甚快乐的,和我玩 了许久方才高兴起来。我开始认字块,就是伏在床边上,每天下午认两个字之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

母亲的留洋,给了张爱玲对自由莫名的向往和海阔天空的想象:

“英格兰三个宇使我想起蓝天下的小红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

室的瓷砖,沾着生发油的香,母亲告诉我英国是常常下雨的,法国是晴朗的,可

是我没法矫正我最初的印象。”

张爱玲回忆母亲这样教过她绘画:“画图的背景最得避忌红色,背景看上去 应当有相当的距离,红的背景总觉得近在眼前。”这段话给张爱玲留下极为深刻 的印象,是西方美学给张爱玲的第一次冲击。这不仅仅是涉及色彩和构图的技巧,而且引深到创作心理学中的“距离感”。张爱玲从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还曾为 自己的作品配插图。曾有过“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的梦想。虽然她最终没当成画家,但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把握却得益于母亲帮她 培养的艺术感觉。

“画图之外我还弹钢琴,学英文,大约生平只有这一个时期是具有洋式淑女的风度的。此外还充满了优裕的感伤,看到书里夹的一朵花,听我母亲说起它的历史,竟掉下泪来。”

父亲的影响主要在古典文学方面。父女二人曾不止一次地一起切磋《红楼

梦》,这是张爱玲最接近父亲的时刻。张爱玲自己也承认自己“实在熟读《红楼

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而母亲则在当代文学和西方美学上使张爱玲受益匪浅。她这样回忆和母亲一

起读老舍的小说《二马》:“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 目标。„„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 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 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 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 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 存了这一点。”

张爱玲的童年是孤独的,文学给了她慰藉,但内心却像无根的浮萍。母亲多

少能使她感受到亲情,但又很少在她身边。她这样回忆送别母亲的情景:

“不久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 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一直等她出了校门,我在 校园里隔着高大的松杉远远望着那关闭了的红铁门,还是漠然,但渐渐地觉到这 种情形下眼泪的需要,于是眼泪来了,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

破碎的家庭留给张爱玲一颗破碎的心。而父亲的萎靡颓废和冷漠无情又早早

给张爱玲留下万劫不复的阴影。父母离婚后张爱玲开始与父亲一起生活,她这样

回忆父亲的家:

“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 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 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虽然有时候我也 喜欢。我喜欢鸦片的云雾,雾一样的阳光,屋里乱摊着小报(直到现在,大叠的 小报仍然给我一种回家的感4觉),看着小报,和我父亲谈谈亲戚间的笑话—— 我知道他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喜欢我。父亲的房间里永远是下午,在那里 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

我后母也吸鸦片。结了婚不久我们搬家搬到一所民初式样的老洋房里去,本 是自己的产业,我就是在那房子里生的。房屋里有我们家的太多的回忆,像重重 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的空气有点模糊。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磕睡,阴暗的地方有 古墓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而在 阴暗交界的边缘,看得见阳光,听得见电车的铃与大减价的布店里一遍又一遍吹 打着“苏三不要哭”,在那阳光里只有昏睡。”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的早期散文中大量描写她的个人身世和家庭成员的种 种。在发表这些文字时,她父亲、母亲、弟弟、姑姑、舅舅都还在世。但张爱玲 写他们却毫无情面,全无顾忌,不在乎他们的感受。她小说里的人物也常以自己 身边的人作为蓝本。譬如她舅舅就是《花凋》那个“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子”。而 这些人看到张爱玲笔下的自己,虽然有所不满,但却没有人公开表示异议。大概 张爱玲写的基本符合实情,所以只好装聋作哑。就连张爱玲写自己唯一的的弟弟,也全是嘲弄和鄙视。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后,她的弟弟张子静开始写回忆录 《我的姐姐张爱玲》,开篇便写道:“张爱玲笔下那个很美而没志气的弟弟,就 是我。”

如果说对弟弟只是轻蔑,对后母只有愤恨:

“如果那女人就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必定把她从阳台上推下去,一了

百了。”

唯一得到赞美比较多的是张爱玲的姑姑。她曾为了替张爱玲鸣不平被亲哥哥

打伤住进医院。

张爱玲描写父女关系,已经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近乎血泪控诉:

“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

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

狂的。”

这样的“癫狂的”的心理感受,就近而论,使张爱玲当时看窗前的明月光都

充满“静静的杀机”;从长远看,酝酿了张爱玲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文学底色。

“我生了沉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我父亲不替我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 半年,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对面的门楼上挑起灰石的鹿角,底下累累 两排小石菩萨——也不知道现在是哪—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么?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张爱玲“华美的”旗袍上面,岂止“爬满了虱子”。

”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 是我了。数星期内我已经老了许多年。我把手紧紧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 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赫赫的蓝天,那时候的天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 机。我希望有个炸弹掉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

张爱玲在她的散文里毫不掩饰地抚摸着自己身上的伤疤,直截了当地倾诉着

苍凉的孤独感。然而,这样一个对世间的美好极度敏感的年轻的内心所不该拥有的孤独感,却使张爱玲把个人感情的追求深深地埋在心里,只字不提。

弟弟张子静总是远远地以阅读姐姐作品的方式关注着她的动向和心理活动,因为了解姐姐的他能够像张爱玲自己所说的那样“在两行之间另外读出一行”。但他吃惊地发现:“她和胡兰成恋爱、结婚这件事,我竟没能‘在两行之间另外 读出一行’。”(《我的姐姐张爱玲》)张爱玲两段不幸和残缺的婚姻,与其说是遇人不淑,倒不如说是慌不择路,使她不得不在孤独的路上只身一人走到生命的终点。就连她最后的亲人弟弟张子 静也变得可有可无。一九五二年连招呼也没打一个就永远地离开了中国。《我的 姐姐张爱玲》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一九五二年我调到浦东乡下教书。那时大家都忙着政治学习,我也较少回上

海市区,和她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那年八月间,我好不容易回了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

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起有一

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此生再没回来。

姐弟从此永远分离的结局令人感伤,使人想起张爱玲描写的另一段催人泪下的姐弟情景:

“我逃到母亲家,那年夏天我弟弟也跟着来了,带了一只报纸包着的篮球鞋,说他不回去了。我母亲解释给他听她的经济力量只能负担一个人的教养费,因此

无法收留他。他哭了,我在旁边也哭了。后来他到底回去了,带着那双篮球鞋。”

《私语》是张爱玲散文作品中较长的一篇,最详尽地描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一

幕幕,是研究张爱玲的一个切入点。这篇以下面的话作为结尾: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

‘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这正是张爱玲的现实生活和感性世界的缩写。

第三篇:读张爱玲有感

一、引言

大凡读过张爱玲的系列作品,小说也好,散文也罢,都会冒出这样的感觉:张爱玲的人比她的小说,更像一个传奇,比散文,更像一个神话。在那样老旧的年代,没有人敢如爱玲般大声呐喊“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1]爱玲就是喜欢这样用最简约最素朴的语言,准确而又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可谓王充倡导的“言奸辞简,指趋妙远。”[2]然后,斑斓后的爱玲,随即又归于淡然,像绚丽的彩虹,惊艳后的深寒。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3]两度爱情,如此短促,如此热烈,却要用一生去忘记,去记忆;她寂寞的离世,如此诡异,如此安静,却让无数“张迷”要用一生去记忆,去忘却。公认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着实不为过。她是花,上海花,从缥缈的海上来,回缥缈的海上去。文字在她的笔下,是生命的花在盛开,是青葱的生命在蓬勃,直捣进你的心坎。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自然也是真喜欢,沉入她的书中,你就在她的文字里不想出来。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是快乐的,同时你又是忧伤的。此刻,你保准能做最全能的歌手,可以将美丽唱得如此忧伤,又将忧伤唱得如此美丽。张爱玲是人群中的一分子,也食人间烟火,无疑是世俗的,但世俗得如此精致得当。她细细地告诉你,但绝不用赫赫地炫耀。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一个沉默的人,别人称她为安静得不得了。她可以在上海大红大紫,也可以在异国他乡深居简出。她最有名的《传奇》书名用来形容张爱玲自己的一生可谓恰如其分。张爱玲显赫的家世到她这一代已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曾扬言杀死她,于是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找母亲,母亲给了她两条路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4]张爱玲毅然选择101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4]她与胡兰成短暂三年却“拼命付出”的婚姻,后来为之“自将萎谢。”与赖雅具有“安全感”不能说是爱情的婚姻。直到曾经被人们称为上海的一朵海上花,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猝死。从此,传奇的人精神犹在,人永远地成为缺席„„我读张爱玲,我是这样看到点点滴滴的。然,人生难绘,有如兰草难绘,重读喜欢的爱玲,写喜欢的爱玲,随心随性随手。

二、高贵显赫的身世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的上海,官宦世家。黄逸梵和张志沂是张爱玲的父母,是她生命的源,源头又追溯,祖父张佩纶和曾祖李鸿章,那是她的源头。“据《清史稿》记载,因马尾之败,张佩纶罚满归京,听候起复,李鸿章不念旧恶,以女妻之。大概是为了延揽人才,也可能是张佩纶得到了其女儿的垂青。”[5]张佩纶后来娶了李鸿章的千金。《孽海花》记述了李鸿章的千金小姐擅诗,对张佩纶惜才爱怜。李鸿章不拘门第,心胸就极高毅然将小姐下嫁。张佩纶与李小姐结秦晋,爱玲的父亲方才有机会出世,爱玲才可以问世。血脉如溪,潺潺渊远,生生不息。张志沂是李鸿章的外孙,黄逸梵是黄军门的孙女,门当户对的缘亲当初一定是轰动一时。后来,不幸的是,黄逸梵深受“五四”新潮的影响,是真正的新派女子。嫁与张志沂,为不至误终身,赶紧离开。爱玲说:“我母亲还有时候讲她自己家从前的事,但是她憎恨我们家。当初说媒的时候都是为了门第葬送了她一生。”[4]可见她母亲黄逸梵哀怨深深。后来,毅然决然离开了张家的母亲,一生如花丰盈粲然。这样算起来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真正的贵族之后。张爱玲,就是这朵海上花,前生就是张爱玲在上海度过的前二十年,也是她的重要经历的时期。张爱玲最主要的作品是在23岁到25岁之间完成的,在以后她虽然不断地在书写,但是所有的文学成就,都比不上这三年。所有写作的经验就是她前二十年获得的,也就是她的前生。她以后的作品“,只是在不断地咀嚼、涂抹,反复地利用她的这个前生。”[6]纵使有人批驳张爱玲,“什么名门望族,什么贵族之后!李鸿章不过是叶赫娜拉氏座下的一条狗,见了她口称老佛爷吉祥!如此的奴颜媚骨,有什么好拿出来显摆的?”[3]傲气聪慧的张爱玲对这样的人只是齿冷一句“:就是看你没有,显摆给你看的!”[3]

三、又俗又雅的父亲

尽管张爱玲要从父亲家逃遁,但应该这么说,如果没有父亲张志沂,也就没有张爱玲在文坛的旷世传奇。当时新潮的母亲黄逸梵早早留洋,爱玲只有3岁多,纵然有再多的熏染和教导,也起不了太多的作用,对于茫茫成长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即使日后,来来往往有过教诲,也是鸟之音,有也无,无也有的渺渺。而父亲张志沂与爱玲是朝朝夕夕。父亲毕竟是爱女儿的,他鼓励她读书,他在孙用番(爱玲的继母)对爱玲爱书成癖起怨言时,他一定是不犹豫地维护爱玲的。那时上海张公馆的书房,有一个严肃温和的父亲为女儿的超级天赋惊讶惊喜。《红楼梦》是在父亲的指导下爱玲才开始读的,文学在沉入爱玲的心灵,于是开始植入文学的根基。弟弟张子静的话为证:我父亲看出这个女儿有创作的天分。我父亲虽有不良的嗜好,但也很爱看书。他的书房里有中国古典文学,也有西洋小说。姊姊在家的时候,没事就在书房里看书,也常和父亲谈一些读书的感想。父亲鼓励她做诗、写作;他那时也已看出这个女儿有文学创作的天分。姊姊在他指导之下,也真的写了一些旧诗。有几首父亲很满意的,亲友来访他就拿出来给他们看。爱玲3岁就能背诗吟词,极动情处,让前清遗老遗少们挥泪如雨。7岁写的小说,开篇就是“话说隋末唐初时候”,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语震得人发聩。爱玲仿照当时报纸副刊样式,自写自编自裁,编写了一张家里杂事作内容的副刊,配上插图。父亲张志沂看了很得意,有亲戚朋友来就拿给他们看作为炫耀。张志沂仍有世家子弟的遗风,读古书做诗词。像一个天真的父亲得意着的时候,弃掷旧观念的瞬间,对女儿充满了爱惜。曾为“爱玲的小说《摩登红楼梦》拟的六条回目,”[3]颇见功力。试想,他不许爱玲读书,不教导爱玲,这个才女也许就被莫名其妙地扼杀。不过他对爱玲的栽培也有限度,这大约是张氏一族的家风,与钱财上的精明和糊涂矛盾地并存。所以。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又俗又雅的人,然他的俗高出他的雅,因他不过是一个没落的世家公子。他的不出色,惧怕接受新的事物,他的自卑,又恐爱玲和她的母亲一样一去不回。于是父亲对爱玲说:“如果你和你母亲一样的话,便打断你的腿。”[4]他爱着那102个年轻貌美聪慧的女子,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可他失败了,留不住她。到她离去,他才暗悔。甚至期望她回来祈求他保护,仍如兰花一样再次绽放,芬芳着他孤寂的心灵。可,让他大失所望、深深刺痛的就是,黄逸梵很快就有了深爱的维葛。生命中最亲密的两个女人都只有匆匆的花期,沮丧不已、回天无力的他,后来竟然妒恨爱玲在情感上偏向母亲。甚至在他情绪失控的时候虐打女儿,扬言要赶走她,最后,他却是拘禁了她。后来爱玲的《半生缘》顾曼祯被拘禁,逃走的经历,隐约透视了张爱玲自己曾经的感觉和苦痛。然,一生中,又是母亲黄逸梵赋予的个性惠泽了爱玲。所以爱玲总是习惯淡淡轻轻地写,她不习惯诉说悲伤,不喜欢拿隐私哗众取宠,张爱玲的文字华丽却不浮躁。

四、她的红玫瑰和白玫瑰 轻轻翻阅《心经》,没有纸的喧哗,唯有读者的心动。许小寒眷恋着自己的父亲许峰仪,对孩提时代的留恋,对母亲的嫉妒、排斥,冷漠。许小寒身上隐约有爱玲的影子,所有叫《心经》,是爱玲自己难念的心之经。大凡有恋父情结的女孩子,随了年纪渐大,一般选择的基本是与父亲类型相似的男人。人说,父亲本来就是女儿的第一个恋人,女孩子或多或少有恋父情结。因为女孩子是柔弱的,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种保护,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感。爱玲一生的两段爱情和婚姻,都是恋上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人,而且成婚迅速。与胡兰成从认识到结婚仅用了8个月,与赖雅从认识到结婚是仅仅半年。尤其和赖雅,不知道最终爱玲是爱上一个男人,还是爱上一份安全感。爱情,于她是一场光华耀目的自毁。正如安意如说“:人不断地舔着伤口,舔着舔着对伤口也有感情了。”[4]爱玲对其父亲是不是这样的情结呢?!其实张爱玲在感情上一直都和许多感情的女人一样,甚至更加不是个聪明的女子,男人左右着她一生的情感。从胡兰成到赖雅,她的不聪明是因了她的至情至性,不过她的不糊涂又在最后表现在断然了结上,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甚至有点膜拜。其实她原本就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只是在情事的面前表现得愚笨地不知道狡猾。当时,胡兰成随时有亡命天涯之险,婚礼都免了,爱玲无怨无悔随着他。正因为胡兰成用“亮烈难犯”来形容爱玲,证明他还是多少懂爱玲的。胡兰成也被爱玲这惊艳的光芒灼伤,内心欣喜过重:“我与他们一样面对着人世的美好(暗指爱玲),可是只有我惊动,要闻鸡起舞”。独立独行的爱玲与胡一交错,胡便是镜子,映照了自己,而胡更是以爱玲为镜,照出自己的弊处来,胡写道“我们两个在房里,好像‘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我与她是同住同修,同缘同相,同见同知。“”她的横绝四海,便像数学的理直,而她的艳亦像数学的无限,我却不准确的地方是夸张,准确的地方又贫薄不足,所以每要她校正。前人说夫妇如调琴瑟,我是从爱玲才得调弦正柱”。爱玲也是喜欢胡的,她云:“他一人坐在沙发里,有一种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漫山遍野都是今天”。于是,那年的那天,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只是需要“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玲这个情感的女子要了婚姻的本真,不囿于流俗。”[3]胡兰成毕竟是最俗而功利者,而爱玲是圣洁的仙,人是千变万化的,仙是要飘然而去的,爱玲注定了要失望,要抽身离去。兰成也意识到了爱玲的不凡仙体:“哪吒是小小孩童,翻江倒海闯了大祸,他父亲怕连累,挟生身之恩要责罚他。他一怒,刳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观世音菩萨用荷叶和莲藕做成他的肢体,爱玲便亦是这样的莲花身。”还重要的是,男人心宽,他需要一个万花筒的世界,万千美女呼之归己,似乎才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的显现;女人心窄,真正的有了心尖上的一人之后,情爱便荒芜,自将萎谢。《今生今世》中的《鹊桥相会》中1946年温州的那条瓯江,爱玲与飘然离去的胡兰成作别,而她面对伤心波涛,泪涌成珠。爱玲独自一人奔波到“因为有兰成在,就像衔着珠宝放光的温州”,爱玲寻到范秀美和胡兰成住的地方,胡镇静地对人言爱玲是他妹妹,顾全了范秀美的面子,明媒正娶的张爱玲情何以堪?而她竟然住下了。胡兰成还狡黠地说:“秀美说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欠与还,上辈子欠了这辈子还,不停地欠,不断地还。呵,纠纠缠缠,好好的缘分不就成了债务关系了吗?我想相遇是美事,就像鸟来栖息树梢。”爱玲忍着心痛说“:可是也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啊!”后来胡兰成竟然还回忆起,她来温州二十余日,眼见得他有新欢却仍心存眷恋之意。可以想象当时的爱玲是怎样地心痛怎样地无助的,一切的委曲求全,一切的甘愿承受,只为了这个变心的男人,只为了自己不变的爱。人说,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的情感是“旧时的才子佳人”。当年名士胡兰成真心倾羡爱玲的才华,倾心写出的《论张爱玲》自然是文采飞扬、光彩流溢。赞103极了爱玲的文章和她的家世,好的宝贝要百般的呈现给别人看。她所有关于爱的誓言,对爱的期许,爱的渴望,爱的幻想,耗尽一生无怨无悔。“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7]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7]然而,卓文君的题诗,司马相如回心,此时彼时,而今胡的心和人却永远地走了。自尊而倔强的爱玲给他信中写下:“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8]爱胡的人自然不知道,情意深重爱玲爱胡兰成有多深多痛。爱玲对胡兰成如此,后来对赖雅更是如此。爱玲在《红玫瑰和白玫瑰》里说:“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7]爱玲的姻缘与振保不同,“她一生中的两个男人都是她用自己心血浇灌的,俯仰无愧的壮丽。”[3]从与胡兰成相逢那刻,爱玲便恋他儒雅风度、博学敏思、风趣多闻,注定成了她心口的朱砂痣,成了她的红玫瑰。是他点燃了她少女的火山,爱了就爱了,不管爱有多长。她盛放过,也深痛过。于是,他是了爱玲独有的红玫瑰。后来爱玲嫁人不是因了爱情,只是她和赖雅朝朝暮暮衍生出来的爱。赖雅只是美国一个小小名的剧作家,而爱玲不是爱名的女人。晚年的洛杉矶隐居说明她是可以舍得的人,张爱玲刚到美国时是赖雅照顾和安慰她,他是她异乡的清雅的月亮。赖雅更像爱玲的白玫瑰,淡淡的月光,悄悄地轻洒,渐渐地明朗。寂寞的晚年,寂寞的寓所,抬头的那一抹月光就是赖雅了,不及红的艳丽、炽热,但安静、平和。爱玲也进入老年的时候,赖雅数次中风,都得爱玲的悉心照料才康复,在上海连自己照顾不好的女子,学会了照顾别人,她是赖雅的妻,“妻”的名字是一个女人一生最温暖的一个名字。爱玲生命里的两个男人:一个是属于她的红玫瑰,一个是属于她的白玫瑰。爱玲对于她们俩个男人真正践行了“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可是,有人惋惜地为她写诗:她扫了三百六十日的落花/却没有

到一瓣/缘分。读到这里,我亦是心疼着的,心疼玲不会委屈自己的心灵,又不会不有自己深痛的感情。《倾城之恋》白流苏对范柳原说: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爱玲就是这样地残忍,一语道破男人与女人之别,不让幻想打扰你,她一任冷酷到底,绝望到底。在小说中,她无情地导演着一幕幕的悲剧,放映着生活的本真。所以爱玲的剧,结局永远要不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爱玲的一生不屈地抗争,不断地随缘;又骄傲,又低调;又光华耀眼,又漫长孤寂。她自从50年代离开上海,就再也没有踏入故土,在别人的国度,静静地过活。直到1995年的9月8日,爱玲在纽约一栋普通的公寓去世,安静地躺在一张行军床上遗容安详,人们发现她的时候,已经走出滚滚红尘多日。早在1992年2月14日,她就拟订了自己的“最终遗嘱”,死也要死得如此的从容淡定。爱玲如灿烂而不喧闹的花,只是在人间缺席了,而她的芳香永在。

第四篇:读张爱玲《封锁》

与人物心灵零距离接触

——读张爱玲《封锁》

一、摘要

张爱玲在《封锁》中描绘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封锁时偶遇到发生短暂的爱情故事。其中,近半个篇幅的出神入化适可而止的心理剖析,与情节叙事黄金融合。封锁结束后,爱情也结束了,一切又回复理性。然而张爱玲波折又悲惨的生平经历正是这份理性的源泉。

二、关键词

张爱玲封锁

三、论文

张爱玲的《封锁》是《传奇》中篇幅最短的,时间集中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空间局限在狭小的电车车厢中,人物也集中在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男女身上。《封锁》以描写蠕动的电车车轨开篇,又以开车人的大喝“猪猡”讽刺收尾。短短的8000多字,捕捉了异常状态下人们的微妙心理与人物内心的转折。

张爱玲的作品虽然通常与时代保持一定的间隔,尽写与重大事件不相干的事,但是她强调背景。《封锁》写于1943年8月,以上海沦陷为背景。早在1937年8月,上海被战火覆盖,同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此后的大上海,一直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统治之下,题目“封锁”,是指日本警察为打击抗日活动分子而封锁上海部分地

1另一象征性所指,是现代社会的人性的压抑状态,也就是人性的封锁。区的措施。○

封锁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现象,和常态的社会秩序形成对照,在对照中,社会状态的压抑被有力地突出出来。就在某次的封锁中,在封闭的电车车厢里,上演了一段凝固而短暂的战时“爱情”。男主人公吕宗桢是 “老实人”,是一位银行会计师,遵着太太旨意,穿着西装,戴着玳瑁边眼镜,手提菠菜包子回家;女主人公翠远是,家里的乖孩子、好女儿、学校的好学生,大学里的英文助教,“教会派少奶奶”,“很有点讣闻的风味”。他们在文明秩序中,都是按照社会秩序指派给他的角色做人,总是被压抑,没有自我。

故事的开端,在封锁的车厢里,一个个人物有序登场又纷纷离场,从女太太们、山东乞丐、中年夫妇、对面的老头、吴翠远、医科学生到一对夫妇,狭小的车厢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剧目,因为“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地空虚”。当吕宗桢看到妻子的亲戚董培芝时,他的内心也打起了算盘,“培芝是一个胸怀大志的清寒子弟,一心只想娶个略资产的小姐,作为上进的基础”,“只怕培芝看见了他,要利用这绝好的机会向他进攻”,于是他“一阵风奔到对面的一排座位上”,就是这样的荒谬开始,他偶遇了吴翠远,并开始搭讪她。他并不喜欢翠远,在他眼里,她原来只是普普通通的,但她的脸红又让他很愉快,他想像这是对太太的报复,动摇自己的好丈夫的角色。他对于吴翠远的搭讪,只是为了能让他逃离时代和生活。其实这更是对于生活的叛逆,是要颠覆这个社会赋予他的角色,是生活、是现代社会对人压

抑的展现。吕宗桢对吴翠远说出了积压在心中已久的不满,这是他对于生活的厌烦。他希望通过起倾诉来解放欲望。在倾诉中他经由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走向了爱的巅峰。但就当这段爱即将结出果实时,吕宗桢的爱戏剧性地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他谈到了离婚,但“我不能够离婚,我得顾全孩子的幸福”,他想找个情人——真正的妻子,可“我不能坑了你的一生”。作为女主人公的吴翠远,她的内心也经历了挣扎的过程。一个25岁还没有经历过恋爱的平常人家的女孩必然会把德行和操守看得格外的重要,并因此而对周边的一切陌生人, 尤其是陌生

2这时她的心理还是理性的。就翠远而言, 这些“理性”只的男人抱有戒备心理。○

是在维持一种暂时的矜持。当倾诉深入,情感的防线此时已经坍塌,理性走向了薄弱,吴翠远无法客观认识自己, 认识对方, 失去了控制局面的可能性,她甚至激动而快

3她觉得,“她家里的人——那些一尘不染乐地要主动抓住这不期而遇的爱情了。○的好人——她恨他们!他们哄够了她。他们要她找个有钱的女婿,棕桢没有钱而有太太——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就是说,她在内心渴望做一个男人的情人。这是她对于时代对于生活的叛逆。当吕宗桢说出“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时,为了可能失去不再来的萍水相逢, 为了预想中悲壮而热烈的爱情悲剧,翠远哭了起来,“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她说出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她希望他也相信他会记住的,“她一定会管不住她自己的声音,对他分外的热烈”,吴翠远似乎还对这段短短的爱有着一丝希望,她期望着他的电话。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爱情?也许只有梦是最好的答案吧。像吕宗桢这样的好男人不会为电车上的偶然春心萌动付出行动,他不会付出爱,他只需要解乏,需要放松,而这些完成了,他们的关系也就完成了,实在在的那只是一次“调情”。“叮玲玲玲玲”的声音,打破了“封锁”。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只不过是上海做了一个不近情理的梦,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又回归了现实。

张爱玲对此的塑造是如此理性,这也许是与她凄凉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吧。张爱玲出身世家,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父亲过着典型的遗少生活, 而母亲则是一个热烈地向往并追逐西洋文化的女人,这也注定了父母之间的不和谐。无休止的争吵、打骂、冷战给张爱玲的童年记忆涂上一层阴影,最终因父母的离婚。随后父亲再婚, 继母与张爱玲之间维持着不尴不尬的关系。张爱玲中学毕业时母亲的回国,在母亲的影响下她要求出国留学, 父亲和继母大为恼火。根据父母亲离婚协议里商定,张爱玲的教育费由父亲负担。父亲虽然有钱,但他不愿拿钱来供爱玲上学。在一次与继母的冲突中,张爱玲出于自卫想要还手,被继母告了一状,父亲恶狠狠地拳脚相加,把她关进了一所空房子。后来,她在何干的帮助之下逃离父亲的家,回到母亲那里,1939年通过了伦敦大学的考试,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却经历了香港的沦陷,又回到了上海。回到那样一个低气压的时代。学业也因体力不支,中途放弃了,在沦陷的上海她深刻地感受到:“想做什么,立刻去做,都许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4命运的波折使年幼的张爱玲早早地走向了理性。即使是在之后与胡兰成的婚姻中,她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不管他是汉奸还是已婚。抗战后,胡逃至温州,张爱玲千里迢迢觅到他,但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这又是何等的理性。

在《封锁》中,不仅使我读到了男女主人公心理的曲折变化,也使得我离张爱玲的距离近了,我看到了一个可怜而、坚强而又伟大的张爱玲。面对上海的沦陷,她没有沉沦,反而崛起。在1937—1941年期间,张爱玲在上海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上海沦陷的同时,张爱玲也遭遇了家的“沦陷”。到了1943—1945年,她却大放异彩,轰动文坛,在沦陷的上海成为一颗最为耀眼的星。可以说,张爱玲的著名作品大多出自这一期间。1943年4月,张爱玲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同年5月,发表了《心经》,8月发表了《封锁》,1944年先后发表了《年青的时候》、《花凋》、《鸣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张爱玲在沦陷区的文坛里大放异彩,如鱼得水。无论是《封锁》中的吕宗桢、吴翠远还是《金锁记》中人性扭曲的七巧,张爱玲都成功地把她们塑造为那个时代中悲剧而又典型大的人物。这样的悲剧不仅是故事自身所赋予的, 更多地来自于张爱玲个人的悲剧气质一个乱世才女对人生际遇无常的悲凉感受和无奈情绪。正因为有了这种体味, 才使得她始终能以一种异常的清醒面对着历史和生命。○

四、参考文献

1金宏达 《镜像缤纷·小说研究——回望张爱玲》【M】 文化艺术出版社 P231 ○

2齐红 《直面心灵的角落——封锁解读》华文文学【J】 2003.4(总第57期)P58 ○

3齐红 《直面心灵的角落——封锁解读》华文文学【J】 2003.4(总第57期)P58 ○

○4陈远 《张爱玲与上海的沦陷》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5李志华《解读封锁》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2.2 P37

第五篇:读张爱玲有感

读张爱玲有感

说到喜欢的作者,我的心里不禁划过她的名字——张爱玲。而我认为在读她的作品之前更应该读读她的人。

张爱玲原名张煐。原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童年在北京、天津度过,1929年迁回上海。1930改名张爱玲。中学毕业后到香港读书。1942年香港沦陷,未毕业即回上海,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也替德国人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中国的生活与服装”一类的文章。1942年应《西风》杂志《我的生活》征文写散文《我的天才梦》得名誉奖。1943年她的小说处女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被周瘦鹃发在《紫罗兰》杂志上。随后接连发表《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代表作。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她23岁与胡兰成结婚,抗战胜利后分手。1949年上海解放后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上发表小说。1950年参加上海第一届文代会。1952年移居香港,在美国新闻处工作,曾发表小说《赤地之恋》和《秧歌》。1955年旅居美国。在美国作家赖雅结婚,后在加州大学中文研究中心从事翻译和小说考证。在美过着“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发现老死于美国洛杉矶自寓。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

她的创作大多取材于上海、香港的上层社会,社会内容不够宽广,却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领域。这些作品,既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柢,又突出运用了西方现代派心理描写技巧,并将两者融合于一体,形成颇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随后,又写有中篇小说《小艾》、长篇小说《十八春》、《秧歌》、《赤地之恋》、《怨女》和评论集《红楼梦魇》等。

我在读过她的小说《倾城之恋》后,便成为了 “张迷”之一。在张爱玲的一系列小说中,刻画出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物,其中女性人物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女人的命运无一不是悲剧性的。由此构成了她小说的苍凉、婉哀、惨伤的风格。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张爱玲的作品使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总之,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是她对当时社会观察体验凝结的结果,其中更有着深刻的个人及文化,社会原因的笼罩和影响,从而形成了其小说独特的悲情的艺术审美感。其小说也折射出作者复杂的心灵,也决定了作者对人性的悲观,对历史的悲观,对现实的悲观。那不是淡淡的哀愁,也不是美丽的忧伤,而是令人彻骨的冰凉的悲观。

我尤其喜欢她的一句话“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虽然透着几分嘲讽,但却真实地解读了为人处世。往积极的方面想,则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好。

让我们记住她——张爱玲,这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吧!让你的心里留下对她作品的感动吧!

下载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爱玲读什么外国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张爱玲有感

    荒凉的,真实着 ———读《张爱玲文集》有感 外语系 08级 4班 柴静 电话:*** 隐去贵族后裔的家庭背景,褪去风靡旧上海十里洋场浮华香艳的女作家名衔,剥去那一袭华丽裹身......

    我读张爱玲

    我读张爱玲 《红楼梦魇》中说“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二)鲥鱼多刺;(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张爱玲的人生四恨中没有囊括自己的情路不顺,在张爱玲的眼中......

    读张爱玲有感

    洞悉世事 练达文章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张爱玲无疑是一个具有才气的女子。大学开始附庸风雅买了《张爱玲文集》,大学的时光是匆忙的,读书也是匆匆一览,看不出文章的精妙,只......

    读张爱玲有感

    一片幽情冷处浓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无论是“镜花水月的女人”,抑或“才女”,这些称谓都敏锐的捕捉到一个“女”子。因为张爱玲所表现出来的典型而又独特的女性气质,着实让......

    读张爱玲散文有感

    读张爱玲散文有感 名家散文读了不少,感慨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周作人的散文自然冲淡,冰心的散文灵俊雅驯,朱自清的散文优美淳厚,林语堂的散文幽默闲适,徐志摩的散文铺张扬丽,丰子......

    读《张爱玲小说全集》有感

    读《张爱玲小说全集》有感 张爱玲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我欣赏她的朗朗性情,爱屋及乌,我喜欢她的每部作品。我的生活平淡地索然无味,每每读她的书,走近她的故事中,我感觉世界......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读张爱玲散文集有感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是在高中阶段,只是经常听同学们议论纷纷。第二次接触张爱玲,是在重庆医科大学,由其海上花文学社邀请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进行的张爱玲专题讲......

    读张爱玲全集有感

    读张爱玲全集有感情感颇析 说实在的,我对民国还真不敢兴趣,对于旗袍时代的人们,对于战争岁月的灰暗,对于两党当时的对峙与争斗,、、、、、,都不是特别感兴趣。特别是暑假上演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