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03:4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段文海 付秀华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面对着东西方文化差异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矛盾,面对着各行各业激烈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人心不古,面对着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思想给学生带来的种种冲击,我们决定到传统美德中去寻找教育的力量与对策,但是目前传统美德在学生的心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他们把自己的审美点定位在哪里?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究竟如何去评判?„„这些都是我们教育者所应该掌握到的,也只有把握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教育。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使传统美德教育在学生生活中更好地更为有效地开展,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对‘孝与孝道’的认识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对象。

a)调查研究的方法:初期以问卷为主,召开座谈会,召开传统美德报告会,举办中华诗词朗诵会,建立校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辅导站为辅。

b)调查研究对象:韩村河中学高二年级143名同学

三、调查的内容。

青年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孝道”现象的看法。

四、调查的问题及统计分析。

本次测试共8个题目,要求学生将最符合自己的想法的选出来。

1、您如何看“现在的一些人只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女和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却常常把自己的老父母冷落在一旁忍受孤独和病痛”的现象?

在问卷调查中“坚决反对”的有121人,占所调查人数的84.6%;“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27%;认为“虽觉得不对,但是也很无奈”的共有18人,占12.6%。

2、每年过年全家团聚时,家中的晚辈们是否都能举行仪式,给家里的长辈们拜年?

其中认为“这是家里的传统”的有63人,占44.1%;“偶尔会有”的有23人,为16.1%;“从没搞过什么仪式,大家只是在一起吃顿饭”的57人,占39.8%

3、您的家里有家谱吗?

回答“有”的有1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8%;回答“老辈有,现在没有”的有129人,占90.2%。

4、在您看来,怎么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最大的“孝”?

“时时事事都要遵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不能违背,以免让老人生气”的10人,占6.9%;“要让自己的父母吃饱、穿暖、手里有零花钱”的有8人,5.6%; “节假日多陪陪父母,多与父母交流,不要让他们觉得太寂寞”的共有102人,占71.3%;“给父母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老有所乐”共有21人,占14.7%;

5、您认为要处好与家中老人关系的最佳方式应该是:

“应该一起生活,同时尊重老人的爱好、愿望与要求”的有121人,所占比例为84.6%;“分开生活好,但要安排好老人的衣食住行” 的有37人,占25.9%;“分开生活各自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可向老人支付一定的赡养费”有4人,占28%“将老人送往‘托老所’,科学安排老人的生活起居”,有2人,占13%

6、您认为有些人不敬顺老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认为“老人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中用了”的有47人,占32.9%;认为“经济上非常困难,无力承担老人的赡养问题”的39人,占27.3% ;认为“和老人一直就没有感情,关系不好”的37人,占25.9%;认为“老人不体谅作儿女的难处”的7人,占4.9%;认为“嫌麻烦”的2人;“家庭内部矛盾”的2人;“不愿承担其赡养费用”的1人,“和老人思想、看法不同”的1人;“只是不愿去照顾,觉得照顾他们是一种负担”的1人。

7、出门在外,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您是否会主动去帮助他们?

“一定会,我总是这样做”的5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1.3﹪;“如果自己心情好,偶尔会帮一帮”的1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5﹪;“会考虑帮助,但要分是什么情况,不要因为好心帮助老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的5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5﹪;“除非有必要,否则不会去主动帮助他们”的有6人;“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8人。

8、您的家中是否有清明节祭祖的习惯?

回答“有”的94人;回答“没有”的49人。

这种清明节祭祖的习惯是否代代相传?

回答“是”的87人;回答“不是”的有56人。

根据上面对调查问题的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孝道的认识,通过这些认识,我们也能反观社会现实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一)学生对孝道的认识

孝亲意识:

第一道题:“您如何看‘现在的一些人只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女和

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却常常把自己的老父母冷落在一旁忍受孤独和病痛’的现象?” 学生中“坚决反对”的有121人,占所调查人数的84.6%;“不提倡,也不反对”的有4人,占总人数的27%;认为“虽觉得不对,但是也很无奈”的共有18人,占12.6%。从学生对这道题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非观念是非常明确的:他们不希望看到冷落父母的现象。

第二道题:每年过年全家团聚时,家中的晚辈们是否都能举行仪式,给家里的长辈们拜年?其中认为“这是家里的传统”的有63人,占44.1%;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家庭把“孝道”看得是很重要的,虽然这只是一种仪式,但也是睦亲教育的一种手段,久而久之,这就会成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

第四道题:在您看来,怎么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最大的“孝”?回答“节假日多陪陪父母,多与父母交流,不要让他们觉得太寂寞”的共有102人,占71.3%;第五道题:您认为要处好与家中老人关系的最佳方式应该是怎样的?选择“应该一起生活,同时尊重老人的爱好、愿望与要求”的有121人,所占比例为84.6%;同学们对“第六道题:您认为有些人不敬顺老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回答“经济上非常困难,无力承担老人的赡养问题”的39人,提出了置疑,“小的时候,也许他们家很困难,他们父母为什么没抛弃他们?”;笔者深刻地感到,自从我校召开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社去互动教育研究》现场会,学生对孝敬父母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孝为德之本,百行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经·小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亚圣孟子也说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测试后,我们又与部分学生召开了座谈会,当重复问到这一问题时,学生抢着表达自己对孝敬父母的看法,大体有两种意见,第一种:作为人,不能忘本,父母生养我们不易,从一出生到上小学、中学,我们自己还没有谋生的能力,我们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不需要父母的操心,从咿呀学语父母就关注我们的成长,直到今天这么大,每天出门父母都要嘱咐我们注意安全,有形的,无形的,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我们现在还没有机会回报,我们长大后一定会孝敬父母的。对于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大多对问题中谈到的那种人表示愤慨,甚至嗤之以鼻。第二种意见认为父母不独给了我们生命,更重要的是父母给了我们家庭的温暖,无限的关爱。我们对父母也不该仅仅是赡养,而应在思想深处对父母有着深厚的感情。应该多听听父母的意见,认为应该让题目中所提到的那种人多听听陈红的《常回家看看》。

我们认为学生的第二种看法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孔子说过:人们都说能养活父母就是孝,然而,对狗和马人都要养活,如果不孝敬父

母,只是养活,这与养狗、养马有何区别呢?所以说要真正做到孝敬父母,还需在“敬”上下功夫。无论父母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样的本事,我们都要尊敬和爱戴他们,要多与父母聊聊天,多听听父母的想法,说话时一定要和气,万万不可顶撞父母,避免父母伤心。

助老意识

助人乃快乐之本,这也是一种传统美德。助老意识更是一种美德。在回答第七道题时,有41.3﹪的同学表示“出门在外,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一定会主动去帮助他们,而且总是这样做。”

助老意识、助残意识,自古就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敬老院、福利院、助残中心、红十字会等社会慈善机构,就是国家、社会对这种传统美德的大力弘扬。

在座谈会上,同学们都认为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一个人如果以自己能帮助他人、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等利他行为为乐事,那么我们说这的确是整个社会所应大力提倡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下这些行为都在助人为乐的行列:能够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己动手,美化生活;尊敬师长,以校为家;责己宽人,睦亲友邻;在公共场合能够扶老携幼,热心助人,不图回报;遇到危急情况,勇于见义勇为„„

(二)社会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从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我们可以反观社会思潮对学生思想的强有力的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人心不古,许多人开始抛开传统的道德,只要能赚到钱,管他是否坑人;只要能捞到权,管他是否害人;只要能换取好名声,管他是否蒙人。现在的成人中,很多人对“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民族最古老最核心的传统美德意识淡漠。我们的教育多想扭转这样的尴尬局面啊,可是大多时候是治标不治本,甚至有时为了追求成绩、完成指标,就别提治本了,连标都顾不得了。

当问到“出门在外,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您是否会主动去帮助他们?” 有“10.5﹪的人认为:“如果自己心情好,偶尔会帮一帮”;有38.5﹪的人“会考虑帮助,但要分是什么情况,不要因为好心帮助老人,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有6人认为“除非有必要,否则不会去主动帮助他们”的;“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有8人。助人要考虑前因后果的占被调查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忧虑呢?原因很简单,社会上实实在在地出现了很多“救人反被污受辱”的事儿。

有些同学对“现在的一些人只知道心疼自己的儿女和顾及自己的小家庭,却常常把自己的老父母冷落在一旁忍受孤独和病痛”的现象看得多了,自然就回答出了:“虽觉得不对,但是也很无奈”。

当问到:“您认为有些人不敬顺老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时,凭着对周围社会生活的认识,学生的答案自然就有了:认为“老人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中用了”的有47人,占32.9%;认为“和老人一直就没有感情,关系不好”的37人,占25.9%;而认为“老人不体谅作儿女的难处”的只有7人;认为“嫌麻烦”的有2人;认为有“家庭内部矛盾”的有2人;认为“不愿承担其赡养费用”、“和老人思想、看法不同”、“只是不愿去照顾,觉得照顾他们是一种负担”的有1人。有这些认识,就证明我们的身边有这些不同种类型的不孝敬老人的人存在。

五、讨论与建议:

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有利于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我们对学生更好地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校园气氛,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经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以及所掌握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看法,尤其是关于“孝道”的认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的做法还是有差距的。

另外,关于传统美德的宣传力度还是欠缺的,今后还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大力宣传,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归并发扬光大。

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学

段文海 付秀华

第二篇: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中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政治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字:高中生 消费观念 学校教育

一、调查结论:

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

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

目前,二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参考书籍除外)

3.鞋类消费注重品牌和款式:我们学校都有统一的着装,因此鞋子似乎成为了众人的焦点。

调查显示: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买名牌鞋的前两个原因是: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买某种鞋的主要因素是质量(48.6%)和款式(31.2%)所占的比重最大。

4.寄宿生的消费水平远不如通学生。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寄宿生独身子女的人数远大于通学生,而且家庭的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月生活费多在400元左右。扣除了平常的各项消费,剩下的零用钱不多,减低了乱消费的机会。再加上大多数的寄宿生都来自乡下,消费观念多数都很朴实。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就我校高中生的消费状况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2、攀比现象严重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据调查结果显示,约38.9%的中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6.1%的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二、成因分析

㈠主观因素:

⒈高中生消费意识仍较差,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主要表现在:过于注重外表,在意别人的看法。吃、穿、用、行都讲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漂亮,更显档次,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

2.从众心理在作怪。同学之间都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就是“别人有,我也要”,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别人有手机,我也要;别人有名牌鞋,我也要;别人吃的好,我也要„„因而形成了一种畸形消费状态。

⒊求异心理的影响。现在面临着强大的学习压力,也许因为学习上的不如别人,心理产生了一种自卑感,想在别的方面寻找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是想要张显个性。于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心态便对高中升的消费趋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㈡客观因素:

⒈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于是出现了出手阔绰的“贵族”,为了“面子”不惜付出高代价。而且认清消费也越来越中。广告中生过早的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向大人看齐,贵重物品的“礼尚往来”便造成了消费的错误观念。

2.父母和长辈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孩子的消费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有的节日特别是春节,有的学生的“压岁钱”更 是多的数不胜数,家长给了又给,亲戚也给不少.而作为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钱话到没钱止,而他们花钱的地方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于是,这部分“多余”的钱就用来买手机等高价格消费品。这样就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的误区。

⒊学校教育的不足。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各校的成绩的竞争,为了满足高考需要,学校过于注重对学生学习和知识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引导。

三、如何通过政治教学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

1、首先,要在当代中学生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2、其次,教师应积极联系中学生的家长,配合家长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告诫家长不要过度溺爱子女,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3、再次,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建议学校多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面向新世纪,我国却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和我们赛跑。如果还意识不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果不难想象。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然而当今,大部分中学生的消费都很偏激,所以,希望中学生能调整一下自己在各方面的消费比例,比如说把不应用的钱,用到学习方面,尽量少吃零食,不要再有攀比现象,买音像制品、送礼要有个适度,要注意家庭条件来支配你的消费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首先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超前消费、崇洋消费,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物质消费,用以保持人的生理健康,精神消费可以增进人的精神健康,购买各类书籍开发人的智力,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等,都是精神消费的表现。第三,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必须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古人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患。劳动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反之,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热衷于吃喝玩乐,在生活上挥霍浪费的人是不会有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我们要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作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

此外,社会也应加强和完善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高中生进行合理消费,增加适宜的消费项目,使高中生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高中生正确的消费观的建立,离不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院系: 经管学院 专业班级:08人力一班 姓名: 翟坤 学号:310810030117

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10年1月份,对我高中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肥城第六高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精品学习网为广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下载,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是精品学习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的相关文章。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精品学习网为广大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下载,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是精品学习网为广大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教育调查报告范文网的相关文章。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第四篇: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高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马丽

组长:秦维雪

组员: 黄惠斌 黄智强 范史飞

崔任 陈文海 杨效伟 孟震

目录:

结题报告···················1

开题报告表··················2

调查问卷···················3

调查问卷分析·················4

心得体会···················5

成员自评,互评及导师评价···········6

高中学生绿色消费

——研究关于当代高中学生绿色消费情况结题报告

高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当今高中学生这种自成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而我们这次的调查课题旨在了解学生的消费问题,来了解中学生在学习,饮食,娱乐和其他各方面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从而对次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消费观.从而初步反映当代高中学生的消费问题.一,金钱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金钱的价值观可浓缩为一句话“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许多人奉引的信条.它说明了,人没有钱不能生存,但并不是为了钱而生存的.金钱是有两面性的.首先,从物质交换的角度看,金钱的的确确是万能的,它能买到你需要的一切物质方面的东西,但是统观人类活动的全部,可以发现金钱是很大的局限性.有了钱,固然可以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未必能获得精神上的富裕, 例如知识,能力,亲情等等,都难以用金钱买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从前,有不少人谈钱色变.可如今,却在金钱的魔刀下面动摇了,不但理直气壮地谈钱,并且千方百计地挣钱,人们都尽情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快乐.诚然,靠勤劳致富的人们赚了钱以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也是无可非议,但令人担忧的是,作为社会成员一部分的青少年,也从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不良影响,慢慢滋生了金钱崇拜的心理.因此,金钱与消费在他们纯洁的心灵上产生了猛烈的撞击.二,近朱者赤,过墨者黑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对金钱的认识也往往受大人的影响.在波涛汹涌的经商大潮中,那些腰缠万贯的大款们在还青少年的心目中占据地位越来越突出,“有钱就可以得到一切”,“有钱就不会被人看不起”的金钱价值观正在日趋形成,它们侵蚀着还需少年纯洁的心灵.金钱至上的观念在朦胧中被他们所接受,使他们的社会主义的责任心,义务感和社会道德观念日趋淡化.三,羡慕与攀比

羡慕,是一种往上看的感觉.当一个人拥有了你一直想拥有却没能拥有的东西时,你理所当然的会羡慕.别人有了私家车,你会羡慕;别人有了自己的房你会羡慕;别人的车子比你的档次高,你也会羡慕;别人的驻扎比你的豪华,你还会羡慕.这是一种抬头仰视的感觉.这种仰视会给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带来打击.攀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以这样说,攀比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每一个人攀比的对象各有不同,攀比的内容五花八门罢了.但不管怎样的攀比,其结果却很有限:一是把攀比变成一种发奋图强的动因,进而赶上和超过攀比对象;二是把攀比变成不满和牢骚,自惭形秽,怨天尤人;三是把攀比变成不切实际的想象,空中建楼阁,想入非非;四是把攀比变成诋毁别人的理由,无中生有,以求心理平衡;五是把攀比变成自我解脱的理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人不如人,不如不比人;六是把攀比变成对亲人的一种伤害,别人能怎样,你却不如何;七是把攀比变成劝进的一种方法,人家有作为,你也能成才;八是把攀比变成一把双刃剑,欺己损人,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或者是别人的无能;九是把攀比变成依附于人的偏见,摇尾乞怜;十是把攀比变成诱发兽性的因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等等.五,反思后的疏导

面对高中学生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如果不认真疏导,必将成为高中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顽症.因此,学校的老师,学生家长包括高中学生自己都应该深刻地反思,充分认识到,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滋生出来的金钱主义思想是不容忽视的,理应为学样工作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对广大高中学生进行金钱价值观的教育应提到日程上来,并且家长也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教育,严格要求孩子,让他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的精神.1, 完全决策权:指中学生能完全支配所占有的金钱,如买书,光碟,衣服,体育用品,卫生用品,零食,小型电子产品等金额较小又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的商品时所拥有的决策权.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中学生才是完全的商品消费者,一般所指对高中学生的消费分析也即指对拥有完全决策权的中学生的消费分析.2, 参与决策权利:关于这一部分的消费可能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高,使个体的消费决策权降低,家庭的权力开始增加.比如购买电脑及其他贵重电子产品,个人旅游,出国留学等情况.此时中学生个体的决策权力下降,最终决定将受家庭影响,但我们看到整个家庭的消费决策仍然以中学生为中心.因而纵使我们不能把此时的高中学生作为完整的消费客体研究,但还是该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3, 决策参考权:很多时候,当家庭一些消费决策与中学生个体关系虽然不大,但所涉及金额较大时,家长仍会征求子女意见,在减少决策风险的同时,也在寻求家庭成员的广泛支持,如买房,买车,购买高档家电……,在高中学生所能参与的经济活动中,决策参考权最不具有决定权,除农村市场以外,这一层面中学生参与的消费活动一般不会引起商家的注意.一,当代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二,当代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为了进一步了解调查,我们小组制定出调查问卷专门针对我校的高一学生对于消费观的看法进行调查,针对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消费,支配金钱的方法,生活的基本费用进行调查.在这过程中,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寻资料法,总结分析法.并且,我们小组在研究时有明确的分工,以方便调查.我们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1)确定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成果.(2)进行分工

(3)确定研究方法

(4)进行问卷制作及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对问卷进行统计并针对某些问题分析

(6)进入活动后期的整理分析及总结

一,结题感受

通过这次研究活动,培养了我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群体协作的精神,坚定了我们行动的信心;通过研究性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社交能力,口才能力,对于消费方面的相关知识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探索,使我们对原有知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通过研究性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对问题研究的方法,步骤和实施手段.我们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功进行,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和师生们的共同协作是分不开的.所以说,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体现出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对同学们的建议

中学生应正确消费观念,它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理财能力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自己对金钱的管理能力.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品牌,盲目的攀比,不要挥霍无度.要有目的的,有限度的消费,毕竟我们还是学生衣食住行靠的都是父母……现在花的钱都是父母血汗钱,更应该节制,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小

姓名

主要负责事项

秦维雪

设计问卷,分发问卷,总结论文

黄惠斌

分发问卷,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黄智强

设计问卷,查找资料,总结论文

陈文海

分发问卷,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杨效伟

分发问卷,查找资料,整理分析问卷结果

范史飞

设计问卷,分发问卷,查找资料

崔任

孟震

分发问卷,总结论文,整理活动记录

课题由来

(研究背景)

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但是当今中学生这种自有一派的消费心理形成的原因很值得探究一番.研究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查询资料法,总结分析法

备用课题

高中生恋爱问题

研究阶段

收集资料

汇总资料

分析数据,得到相关结论

形成论文

所需时间

2~3周预期成果

分析高中学生消费情况,引导中学生绿色消费

指导教师

建议和意见

下面是我们小组对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问卷,参与人员包括:高中生初中生.高中学生消费问卷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您经常吃零食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您经常购买辅导书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3.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您经常购买一次性用品吗 A.经常 B.一般 C.偶尔;

5.您经常光临路边摊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您购买衣服时抱着什么心态 A.喜欢就买 B.必要才买 C.合适就买;

7.您的消费理念是什么 A.做好消费计划 B.肆意挥霍 C.能省就省;

8.您在花钱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A.什么都不想 B.不花白不花 C.该花就花;

9.同学过生日,您会如何选择礼物 A.自己动手制作 B.去商店买便宜实惠的 C.越贵越好;

10.您选购时一定要名牌吗 A.一定要 B.无所谓;

11.商店搞促销时,您怎样看待 A.便宜就买 B.实用就买;

12.您每天做公交车还是出租车上学 A.公交车 B.出租车;

13.您过生日会讲究排场吗 A.会 B.不会;

14.您住学校宿舍还是自己在校外租住豪华房间 A.学校宿舍 B.豪华房间;

15.您自带塑料袋去超市购物还是在超市买塑料袋 A.自己带去 B.在超市买.调查结果

高中生 初中生

A B C A B C

1.65% 33% 2% 80% 19% 1%

2.55% 35% 10% 67% 30% 3%

3.29% 20% 61% 19% 11% 70%

4.64% 23% 27% 65% 26% 9%

5.50% 48% 2% 60% 33% 7%

6.55% 33% 12% 46% 19% 35%

7.37% 23% 40% 36% 15% 49%

8.46% 34% 20% 37% 24% 39%

9.7% 66% 27% 12% 58% 30%

10.32% 68% 37% 63%

11.54% 46% 47% 53%

12.88% 12% 97% 3%

13.38% 62% 24% 76%

14.89% 11% 96% 4%

15.3% 97% 8% 92%

问卷分析

大多数高中学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买东西,根据以上数据看重实用的比例大于注重品牌,但也只有百分之十二的人会在购买前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有少部分人对自己的花费作了一个计划,并坚持到现在.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财习惯,但很多中学生还在盲目的消费.心得体会

付出才会有收获

——研究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作为本次活动的组长,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负责的.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研究性学习结束了,我们的汗水也付出了,接下来就是慢慢的收获了吧...是的!我觉得我有了很大的收获,越是困难,越要坚强向前.我们小组就是本着这种精神才能够取得这次活动的成功.在活动组织方面,我的组织能力的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动手动脑方面,我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也都有了很大进步.在这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经验.在面对困难时,我想我已有了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在困难中变得坚强.当然,这次活动的成功也要归功于我的组员们,虽然组长这一职务是“主心骨”,可是如果没有我这些任劳任怨的组员们的帮助,我想我们这次活动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完成.就算在这过程中有些小小的失误,但是我们还是成功的挺过来了,不是么

总之,努力付出了才会收获到丰硕的果实,大家在一起团结,一起面对困难,才能够让困难迎刃而解!

相信我们,我们是最棒的团体!

第五篇:农村高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

新课程环境下农村重点高中学生现状

调查报告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新中国建国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改革正由东向西、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全面覆盖。

我国国情决定了城市聚集了大多数的优势资源,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大城市中软硬件设施一流的中学,特别是超级中学所占的比例远高于中小城市及区县。但中国社会经济的现状决定了教育必须均衡发展,除了城市的一定数量的完全中学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农村完全中学,这些学校在校学生的数量庞大,代表着农村学生的主流,这些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重任。我校就属于这样一所农村重点高中。由于多方面原因,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造成了情况不明了,为后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严重的阻碍。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均来自于集市级重点中学和农村学校于一体的重庆市农村重点高中,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及周边小城镇,这样的高中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研究这些高中学生的现状对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这批学生,我们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来收集了调查资料:

一、学生家庭状况

1.家庭孩子的数量(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

在采集的高二年级959人调查样本中,独生子女人数为 675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70.3 %;非独生子女人数为 284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29.6 %。2.学生与父母是否同住(留守子女、非留守子女)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留守子女人数为547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57 %;非留守子女人数为 40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43 %。3.学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亲、单亲、孤儿)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双亲学生人数为 724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75.5 %;单亲学生人数为 235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24.5 %;孤儿学生人数为 13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1.3 %。4.学生家庭经济状况

按重庆市贫困家庭标准(贫困学生、非贫困学生)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贫困学生人数为 317 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3.1 %;非贫困学生人数为64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66.9 %。5.学生的户籍情况(根据学生户籍地调查)

在采集的调查样本中,农村户口学生人数为 612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 63.8 %;城镇户口学生人数为347人,占调查样本总数的36.2 %。

二、学生学习状况

由于教育体制结构的问题,普通教育实行分段结业制度,我校学生虽是市级重点中学,但在县内来看,学生来源质量普遍偏低。县内最好的学生基本上去市内市教委直属的中学上高中,(有些家长甚至送孩子到市里的学校念初中,高中也就留在市里念书了),然后是县中学招收一部分高分学生,剩下的分数稍高一些的学生就到我们学校就读,分数还低一些的学生就只有到另外的高中就读了。所以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在县内算是中等水平,在我们这样的农村高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我们对学生在学习方面进行了如下的调查: 1.学生的学习基础状况

(1)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偏科的现象,各科均衡的学生人数很少,即便这部分学生,整体水平也不高,出类拔萃的就更少。学生在主要学科语数外三科方面偏科现象十分突出。在959人的调查样本中,60 %的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理解文章内容困难,不会收集和整理信息,不善于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65 %以上的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单词、语法、阅读等积累太少,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显得十分吃力,学习起来力不从心。

(2)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有些留守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自由懒散,课堂上表现为爱动、易分心、爱玩手机,学习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高中学习阶段,课堂容量大,知识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在课后整理提升。但学生在这方面显得非常欠缺,根据调查,大约只有5%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只有10%的学生有课后及时整理提升的习惯。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学生出生后,家长特别是父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管养孩子的担子由孩子的祖父母辈承担,由于祖父辈精力、见识、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十分欠缺的东西。隔代管养,更容易娇惯孩子,有些不良习惯在初露苗头时没有及时纠正,为后期的坏习惯埋下了伏笔,等意识到时已经为时晚矣,也对学生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没有正确诱导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是“被动学习”的,把学习理解为“上课听讲”、下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学习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工程,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外,更多的是在课后的学习,学习课本外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的“内涵”。据调查,农村高中学生中,能自觉学习,充实自己内涵的非常少,约占5%左右,这个低比例严重制约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更多的学生课外喜欢阅读流行小说(言情、穿越、玄幻等),但缺少“思考”,读完后基本没有什么“收获”,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3)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现在经济状况较好,物质充盈,诱惑颇多,对“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农村高中学生很多都没有“自控力”,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不是“迎难而上”,更多的是折返、逃避,以谈恋爱,玩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方式来回避矛盾。

三、学生心理状况

新形势下,各地经济发展不一,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学生的经济条件也差距较大,留守儿童或单亲儿童逐年增加,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高中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有些学生思想狭隘、易冲动、易自卑、易偏激、易封闭、仇视社会,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1.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高中生应该是逐步走向成熟,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群体,他们应该多思考自己的未来该怎样走,理出自己的优势劣势,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精彩纷呈。但大多数的高中学生倾向于自私。对社会和他人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对自己的利益考虑较多,对别人或社会的要求较高,常表现为“愤世嫉俗”,仇视老师、同学或社会。

2、学生经济条件参差不齐。由于缺少家庭教育氛围,导致条件好的学生任意挥霍钱物,条件差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当双方矛盾加深,极易发生恶性事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世界、对社会的了解和思考,但缺少深入的思考与辨识,未形成较稳定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常常被事物的表象迷惑,从而影响到对家长、老师、同学和社会的看法与判断。

3、很多孩子不擅长口头表达,存在交际障碍。由于长期托付给长辈抚养,不少留守学生性格变型,自我封闭性强,不愿意也不主动与他人交往,交友圈子小,不合群。渴望与他人交流,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高中生为了表现出自己成熟的魅力,常常做出“出格”的举动,令别人另眼相看,可往往适得其反,会引起其他人的反感或厌恶。这个年龄阶段容易感情用事,处理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总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不顾后果,也会盲从跟风、对明星盲目崇拜。

4.家长盲目溺爱。双亲都外出的家庭,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教育能力低;祖辈教育孩子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的引导和教育。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娇惯孩子也属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往往导致有些孩子自尊心很强,自尊心过头了就会产生自卑或者完全流于消极,碰壁后往往产生极强的挫败感。学生心智不成熟,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言行,当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时,与家长、老师同学的观点相左时,就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譬如离家出走或做出其他更意想不到的事情。

5.上面说了一些问题学生,但也有很多刻苦学习的乖学生,他们在人格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努力着,在学习方面,由于基础太差,所以付出得更多一些,通过他们的努力,成绩或多或少都有些提升,他们是农村高中学生中的主流,对他们的教育,广大教职员工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下载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学生传统美德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范文

    张掖师范学校/张掖实验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我们这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也为了更好地与同学们交流、沟通,达到促进师生共同成......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网络环境下加强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导读::网络环境下加强高中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互联网高中。 论文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网络社会中青年一代出现了信仰......

    学校食堂状况调查报告

    红河县教育局学校食堂状况调查报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如何,教育局作......

    文明状况调查报告

    文明状况调查报告 文明状况调查报告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我们决定针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号召大家养成良......

    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兼职状况调查报告 兼职状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毕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从事兼职工作,一方面缓解了......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 环境状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呈批量化、......

    视力状况调查报告

    视力状况调查报告 视力状况调查报告1 调查员:宋晓娜调查对象:河北省邢台市育才中学初二年级6班一、提出问题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具备健康的体魄是极为的。大城市的发展,高楼耸......

    财产状况调查报告

    ××公司 财产状况调查报告 ××公司破产管理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有关规定,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担任××公司破产管理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