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家》有感
家,对于我们来说是幸福的象征,是温馨的标志,是温暖的怀抱,他就像沙漠里的绿洲给人以希望和温暖。这就是家的感觉。然而巴金笔下的家虽有着四世同堂的喜悦、人丁兴旺的热闹,却同样围绕着旧时封建礼教的控制,使家失去了他的原汁原味,失去了原有的温馨,就让我带你走进《家》的世界。
《家》描写的是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家庭的没落分化的过程。觉新、觉民、觉慧三个性格迥异的兄弟为了自己的理想在奋斗:大哥觉新面对封建礼教选择了屈服和服从,担负着全家的重担,被兄弟责骂,在关键时刻也打破陈规帮助弟弟实现理想;觉慧、觉民、琴三个受到新思想影响的热血青年投身于革命,用自己的笔去教化他人,传播新思想。丫头鸣凤与三少爷觉慧相恋,苦于身份悬殊以及封建势力的压迫,被逼嫁于他人为妾,誓死不从,以死明志,可见其刚烈。许许多多高家大院里的人都在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从而走向了沉沦与灭亡。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高家大院在新思想的袭击下,走向灭亡,性思想最终会战胜一切。觉新就是手封建大家庭和旧时礼教毒害的典型例子。他也是有着一腔冲破旧礼教的热血,可却在旧礼教前沉沦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太深了,在强大的势力下他别无选择,他只有选择屈服。我为他而感到悲哀,更加同情他:就是因为他所谓的服从,他失去了自己的最爱,害死了最爱他的妻子;就是因为他的服从,他的一生都在别人的安排下度过的。这难道还不悲哀吗?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自由自在、民主的新时代,可以大胆的追求自己所想的,不需要为别人的安排而活,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希望。相比觉新,我更加欣赏和佩服觉慧的个性和勇气。他大胆的与封建礼教抗争,勇敢追求心中所爱,接受新思想的洗涤,在封建社会的大舞台上,他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老鹰,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蓝天,那气势仿佛要将封建礼教在这个社会上破除;那劲头有着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决心。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用笔描述出新的社会,抨击旧社会,用行动改变社会,逃离自己的家园,改变战场,用自己的文章去影响更多的人。这份勇气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也许我们并不处于他所在的那个社会,我们无法体验他所面临的困境,无法了解到他面临多方势力压迫时的勇气,但是同样我们的人生难免也会面临许多的困境,但如今的幸福生活已让我们沉迷于平静的生活,缺少了面对灾难的勇气,从而失去了抗争的机会。就像这次“莫拉克”的来袭,打翻了我们原有的平静,拆散了原本幸福的家庭。这时,我们就需有这份勇气:坚强活下去的勇气、努力重建家园的勇气、笑着站起来的勇气……它就是战胜一起的力量,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鸣凤还有许多的丫鬟也同样受到封建礼教的迫害,失去他们美妙的人生。这样的家还温馨、美好吗?《家》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社会,让我感受到了那些热血青年的勇气,让我感慨、让我悲伤,同样也让我感动。我们的新生活就是在这些热血青年的勇气与努力下造就的。家还是那么的温暖、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幸福!松江一中原高一(6)班第二篇:读《家》有感
《家》读后感
林乙达
中药112
20舍116
*** 犹如第一次见到空中慢慢飘落的白雪,一瞬间便被深深吸引,托于手心便立刻融化仿佛直接渗透到了心中,难以忘怀。这是第一次看到《家》时的感觉,所以即使已经临近中考我还是全心全意地把它仔仔细细地读了一遍。直到高三,当我再次翻阅时《家》时,里面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仿佛是在巴金的笔下所描绘的那些人物中,看到了自己。不敢妄自对整部作品提出一己之见,仅仅重温一下对自己有着些许感悟的人和事。
同样生活在高公馆,面对着同样的家人、同样的环境,觉新、觉民、觉慧这三兄弟却有完全不同的的遭遇。有人说,他们三个完全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他们各自的结局,可是真是如此吗?他们一样的善良、一样的青春、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真爱、都有着与旧社会不同的新思想。只是,他们各自的信仰让他们走向了不同的路。
觉新的信仰是家。在他的眼中,家便是他赖以生存的根。只是,家这条根缠住了觉新,扎进了他的身体,吸取本属于他的幸福成为了他痛苦的根源。觉新并不迂腐,他有着他的出国留学的理想。但为了家,他对自己说身为长子应该对这个家负责,然后放弃了;觉新追求真爱,但当父母为他安排好婚事后,他接受了;觉新是有感情的,所以当梅去世时他哭得很凄惨,只是他没有在她活着的时候挽救她;觉新是善良的,只是为了在高老太爷死后为了避免所谓的“血光之灾”,他没有留住瑞珏、留住她的生命。有人因此对觉新这个人深感厌恶,其实我们都没有资格去批判他。因为那个四世同堂的家是他的信仰,一个用尽全力去保护自己信仰的人不应该被批判,更何况,他所受的痛并不比人一个人少。为了家,他对长辈们实施“不抵抗主义”,亲手葬送了他的梦想、爱情、尊严,换来了家中长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压迫及同为兄弟的觉民、觉慧的不解与挖苦,还有一辈子的无尽遗憾。觉新的的一生就像一根蜡烛,耗尽了一生想照亮他的信仰,最终烧尽了自己的所有,自己周围却只留下无尽的黑暗。
觉新的信仰是爱情。在整部家中似乎只有觉民的遭遇有点喜剧的感觉,琴与觉民的爱情最后以两个人相守一生而告终。没有大哥觉新的唯唯诺诺、没有三弟觉慧的好斗冲动,觉民有着与觉慧一样的新思想,其中大部分便体现在他对自由恋爱的执着追求。与觉慧不同,他似乎没有太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献身的激情,与琴在一起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参加学生的示威游行、没有为了报社的事情而废寝忘食,但当自己与琴的爱情遭受威胁时,觉民却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叛逆与坚强。为了这个既是知己又是爱人,觉民公然反抗高老太爷、反抗整个家,最终逃婚成功。觉民其实是三兄弟中最清醒的人,觉新为了家而行动,觉慧为了革命行动,觉民则为了自己而行动。他的思想与觉慧一样都是新的,但他比觉慧看得更明白,没有效果的反抗与斗争,他是不会轻易做的。觉民其实也有矛盾和没有信心,在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时是,他也痛苦地想着:“果然能得到胜利吗?胜利究竟什么时候才来呢?”只是为了爱情,觉民熬过了,也迎来了胜利。
觉慧的信仰是民主。这在封建专制的等级社会中绝对是不允许的。觉慧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角色,因为我们是年轻的,觉慧也是。凭借着一个简单的信仰,他踏着大步向一个简单的目标走去:我要做自己的主!只是在当时的社会,实现这个信仰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觉慧是幼稚的,但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从幼稚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以血泪为营养、以痛苦为基础。觉慧有着与旧社会格格不入的全新思想,他同情下人、与家里的下人鸣凤相恋、参加学生革命、对家中的腐朽充满厌恶。正因为格格不入而又毫不退缩,觉慧注定要忍受比常人加倍的痛苦。梅与瑞珏的死自然另觉慧悲伤。但除此之外,觉慧有着另一种悲伤。他深知是这个封建腐朽的社会把她们拖向了死亡的深渊却无力改变,所以憎恨害死了她们的人和那个吃人的社会,所以他要改变这一切,用尽自己的全力。但改变又伴随着深深地痛,想要获得便要有所失去。虽然无意,但她没有留住鸣凤最后一次对他的呼救。觉慧是深爱鸣凤的,但当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创办了《黎明周报》后,他心里想的却只有明天要交出的文章,想着周报社的斗争······他忘了鸣凤、忽略了鸣凤,眼中见到的只有他的民主却没有看到已渐渐被吃人社会套上死亡枷锁的鸣凤。巴金在作品中引用法国教员的话:“法国青年在你们这样的年纪是不懂悲哀的。”接着他又说:“然而他,一个中国青年,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已经被悲哀压倒了。”鸣凤的死唤醒了觉慧,瑞珏的死让他彻底睁开双眼,即使善良如梅与鸣凤、幸运如瑞珏,在这个家仍然没有幸福可言,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改变这个社会才有希望让人们拥有真正的幸福。最后,觉慧带着他的回忆和坚定的信念走了。他的眼前是接连不断的绿水。
巴金笔下的家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缩影,家、爱情、民主,身为三人的信仰,觉新、觉民、觉慧为了得到他们拼尽了全力。将他们的信念牢记于心,然后想想,是否也有为了自己的信仰而付出过。同时,心中也泛起了丝丝的感激。今天我们的生活其实相当幸福,能够生活在和谐公正的社会、拥有父母亲朋的呵护、拥有纯洁的友谊与爱情,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第三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九年六班马宇鸿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在巴金先生的笔下,《家》俨然成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黑暗缩影,它控拆着那吃人的封建礼教及传统道德。
小说中描写的高家是一个典型中国旧式大家庭:四世同堂的家庭结构,家长专制的家庭制度以及一整套陈旧迂腐的道德规范,高老太爷高居在这大家庭之上,以自己的意愿来支配着高家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在这样压抑的气氛下,便滋生了反抗的萌芽,觉慧反对这封建制度,他大胆与丫头鸣凤恋爱,支持和帮助觉民逃婚,公然揭穿捉鬼的丑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尽力反抗着这吃人的礼教,最后,他眼见一人的力量太渺小,毅然决然地从封建家庭中走出来。虽然这次出走的目标并不明确,但他却跨出了奔向光明的第一步。
在结构上《家》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与鸣凤的恋爱及觉新与瑞珏和梅芬的感情纠纷为主线,展示了高公馆由衰败到灭亡的全过程,本书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但其围绕主要线索展开,使得故事有条不紊,波澜起伏,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如鸣凤生前的痛苦,内心的怨愤独白,瑞珏与梅芬谈心时的无限追悔与怜爱,都深刻地抓住了人物 1
当时复杂多变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为了散发人物悲苦气愤的情绪,巴金常常通过他的人物或直接以热情的歌来抒发内心的感情。
觉慧是叛逆者的典型,他是“五·四”之后觉醒的年轻一代代表,是封建大家庭中的第一个叛逆者,是从封建阶级阵营里分化出来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他很大胆,具有叛逆精神,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抛撒反对军阀的传单,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支持觉民的逃婚。怒斥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血光之灾的说法,他藐视封建制度,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愤然出走,但他的反抗性也带有局限性和盲目性,他在将死的祖父床前,被祖父的言辞软化不能自已地痛哭,他对丫头鸣凤投湖致死的悲惨命运的无能为力,都表现出他叛逆性格的局限性。觉慧就是这样一个激进、大胆而又幼稚、单纯的知识分子,这个形象很深刻地反映出“五·四”新思潮所唤醒的年轻一代的特点。
提到了《家》,就不能不说说高老太爷,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小说中,他是高家的统治者,他专横、冷酷和残忍,他为了抱重孙而草草用抓阄的方法为觉新择偶,强迫觉民与淑英的亲事而导致觉民逃婚,他把觉慧软禁在家中,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他还不顾觉慧的感受把丫头鸣凤当做礼物送给冯乐山当小老婆,最终逼迫鸣凤投湖自杀,读者正是从他的行为中读出了封建专制主义者的残酷与暴虐。他的另一个特点是虚伪、腐朽,他表面上道貌岸然,背后却玩花旦、讨小老婆、欺压丫头。他的死敲响了封建制度的丧钟。
人生总归如此,像书像画亦像戏,读一部《家》仿佛尝尽了人间千番种种,读尽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辛酸血泪,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没有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更应努力学习,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第四篇:读《家》有感
读《家》有感
家是一只船,在漂泊中有了亲爱。穿过漫长的岁月,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却永远载不走那份情。
家是温暖的港湾,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
家是永远的岸,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家》所诞生的时代,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落后挨打的形势下寻求自强自立、重建文明的时期。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洋务运动对富国强兵的追求,维新变法改革制度文化的努力,皆相继归于失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却流于形式,中国社会陷入更加混乱失序的局面。三种挣扎,三种方式,三种目标,都是对旧制度的控诉。家原本是一个温馨、幸福的港湾,但高老太爷因极力支撑旧制度,这个家就成为了罪恶的渊薮。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旧制度的受害者,尽管高老太爷、克明、克安等都道貌岸然地维护他,但最终还是与它一道毁灭。
人生道路与价值观念的不同自然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分歧,但在小说中,道德风貌的高下被认为是区分两代人的最大标志。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代表着正义、良知,而老一代则代表着虚伪无耻和残忍邪恶,二者善恶分明。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挫折遇到危险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所要做的是迎刃而解。。对于价值观,每个人对他的定义都是不同的,有人觉得每天啃一块面包已是满足,有些人家财万贯,却还是整天想着如何害人利己。
以前,有封建制度的压迫,家时常是支离破碎的;如今,走进21世纪的我们,是幸福的。老人家常说现在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不经摔,不经打,当接受了狂风暴雨的洗礼,也就枯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些时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可是他们忘了,8090后的孩子是勇敢的,他们敢冲,他们敢拼,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背后有一个永远支持他的家,背后默默的支持也给他们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天空。
家对我来说是温馨的。虽然每天的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小拌嘴的时候,但爸妈对我的宽容,我对爸妈的理解,让我们共同撑起一个三口之家。
你是天黑了匆匆的脚步,你是树跟上盖着的泥土,因为你留在我身后的退路,让我变的如此义无返顾,我的路途刚刚迈了半步,我的前方却是一片拥堵,你总是站在我生命的难处,伸出手来将我紧紧搀扶,不管走了多远走了多久,怎么也走不出你的版图。这就是家,家所释放的能量是无限的。
第五篇:读《家》有感
我的中国梦之读《家》有感
新盛小学任东婷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由于对旧制度的深恶痛绝,对广大青年男女的诚挚热爱,作者用自己的创作向旧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并通过对青年一代勇敢抗争的描写,展现了在严密残酷的黑暗王国里放射出的一线光明,使作品充满了信心、希望和力量。小说写的是一个个悲剧性故事,但作者说过,“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他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他从小就感受到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和旧礼教对青年的戕害,并在与下层劳动者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的不幸命运,从而激发起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憎恨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在“五四”运动浪潮的激励之下,他接受了科学民主思想,进一步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要求和尊重人、同情被损害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确立了为追求光明和真理而献身的志向。1927年至1928
年间巴金旅居巴黎,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和文艺思潮的影响,开始创作,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巴金进入创作鼎盛时期,连续写出《家》《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短篇小说和散文。抗日战争期间,他辗转于上海、香港、桂林、重庆等地,残云《呐喊》《烽火》等刊物的编辑工作,创作了《激流三部曲》的后两部《春》和《秋》,以及《火》《第四病室》《憩园》等中长篇小说。抗战胜利后重返上海,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1949年后,受政治环境影响,巴金在创作上未能再取得重大成就。晚年,他致力于反思“文革”的回忆记录《随想录》的写作及翻译工作。他长期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对中国新文学作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崇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的“一代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传播。如今,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巴金星”,正在浩茫的穹宇之中运行,标志着巴金的人品和作品的永存。
我眯着眼,摸着破损的封面,闻着那泛黄的早已被多人翻阅的书卷散发出来的怀旧气息,脑海里盘旋着觉新的懦弱,觉民的执着,觉慧的义无反顾。鸣凤的刚烈、梅芬的无奈、瑞珏的善良叩响灵魂。若说萧红笔下的翠姨不愿将爱说出口,以死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举动让人扼腕,那么《家》
中所有的反抗与共谋,“四世同堂”带来的幸福与痛苦让人由心底生出怜悯。觉新,光看这个名字就觉得够讽刺了。名字里倒有一个“新”字,思想处事却一点不新。的确,他是第一个觉醒的人,可是他唯唯诺诺犹犹豫豫,放弃了理想,放弃了前程,放弃了爱情。沈从文曾经说:“希望不能用金钱所买到,却能为其而卖掉!”当觉新拿着第一个月的工资高高兴兴回家去的时候,他已经将他所有的希望与未来永远的埋葬了。他的顺从本应博得读者的同情,可当他挑起这个大家庭的担子,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让人心寒。觉新以为,放弃自己的幸福可以成全更多人的幸福。然而,这只是他一时半会的想法或者是幼稚的想法。梅芬和瑞珏悲惨的离开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的。即使他要做封建大家庭的表率,但他至少可以尝试着反抗一下,和觉慧一样,勇敢地说个“不”字。也许反抗与妥协的结局大相径庭,可是他为什么要停下来享受社会的轮奸?觉新就是鲁迅铁屋子里被唤醒的人,无门无窗他无法逃脱,倒不如在昏迷中悄悄死去的人。也正如文中所云:“这般人是没有一点希望了,是无可挽救了。给他们带来新的思想,使他们睁开眼睛看见这个世界的真面目,不过是增加他们的痛苦罢了,这正像使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但最后他还是决定帮助觉慧逃离这个伤心之地。这还是比较让人欣慰的。觉民,即使他坚持与琴的爱情,我还是想用“懦弱”来形容他。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新思潮的来
临对于他来说只是消遣。或许用这个字眼对他刻薄了些。游行,办报……种种反抗的举动都是他的三弟觉慧冲在前头。而觉民只是翻翻《新青年》,谈论谈论“热点问题”罢了。只有他面对琴的时候,才能敞开他勇敢坚强的一面;只有面对琴的时候,才能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在时代潮流里敏感地接受了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爱情自由等新思想,为了争取获得个人幸福,他们勇敢地向封建势力展开了挑战。不过他们最后还是以离婚而告终。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的是:个人反抗在当时只是知识分子觉醒的起点。如果不超越个性解放思想的水平,并且把事业扩大到社会解放上,他们的人生价值仍然逝渺小的。如果社会经济制度不改变,即使争取到了个人幸福也是很容易再失掉的。因此,我对觉民和琴的爱情并不抱以乐观的态度。一个眼神可以证明爱情,一个眼神无法维系爱情。觉慧,真正意义上的觉醒者,虽然他也有无奈和彷徨,寂寞与悲伤。不过,他常常是以“自省”的态度来示人的。从鸣凤在高家受到的责骂到最后跳湖自尽,觉慧一直在批判自己,怀疑自己。虽然鸣凤那悲戚的面容一会就从他脑中散去了,虽然他把更多的精力摆在这个动荡的社会之上,虽然在我看来他与鸣凤之间甚至称不上爱情。即便是这样,他也比他那两个哥哥勇敢的多,坚毅的多。可是,作者也将他的弱点暴露在我们面前。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觉新的话不无道理:“现在还不是时候,就
是牺牲也轮不到你的牺牲。”太热血太理想便容易轻言生死,被吃人的礼教逼死固然悲惨,毫无价值的牺牲更教人心痛。还记得学生游行那一幕。大家轰轰烈烈地向掌权者要个说法,一句“自有办法”就打发掉了所有人。“多半又要检查仇货,不知道这次又是哪家铺子倒霉?”作者早早地就暗示我们,这些热血沸腾的运动有不少是盲目的,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巴金还是充满希望的,如同鲁迅在《药》的最后留下的“花环”。“我们是青年,不是傀儡,我们是青年!”文中反复出现了这句话。觉慧跨出了封建大家庭的门槛,是坐上“开往春天的地铁”?还是走向另一个牢狱?
我知道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正如巴金意识到他这第一部长篇小说有多少多少致命的缺陷。我没有生长在那样的家庭,从未遭受过戕害,不冤,也不苦。有时觉得自己仿佛书中的觉慧,那样血气方刚,敢作敢为。直到读完这本书,心才逐渐安静下来,也让我更珍惜现在的和平安静平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