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开复给中学生的信1
李开复:
此前,我和中国学生的多次交流都是围绕如何达到优秀和卓越、如何成为领导人才而展开的。最近,在新浪网的聊天室和我收到的许多电子邮件中,我发现更多的中国学生需要知道的不是如何从优秀到卓越,而是如何从迷茫到积极、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从惆怅到快乐、从恐惧到乐观。
一个极端的例子是2004年2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4名同学。但从马家爵被捕后与心理学家的对话内容看来,他应该不是一个邪恶的人,而是一个迷失方向、缺乏自信、性格封闭的孩子。他和很多大学生一样,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
我这一封信是写给那些渴望成功但又觉得成功遥不可及,渴望自信却又总是自怨自艾,渴望快乐但又不知快乐为何物的学生看的。希望这封信能够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成功的崭新定义,鼓励读者认识和肯定自己,做一个快乐的人。也希望这封信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成功、自信、快乐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成功里可以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可以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可以得到成功和自信。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Me:人生的意义就是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非他人或社会强加于你的目标而生活生存
真正的成功应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为他人带来了快乐,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凌志军在其《成长》一书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也就是说,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成功的第一步:把握人生目标,做一个主动的人
在新浪聊天室里,当网友问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时,我是这么回答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impact),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我回答这个问题时丝毫不需要思考,因为我从大学二年级起就把“影响力”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我最好的智囊,它曾多次帮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我当初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来
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因为我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我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此外,当我收到一封封迷茫学生的来信,给他们写回信时,我也会想:“如何让回信有更大的影响力?”我先后公开的三封“给中国学生的信”都是如此诞生的。
马加爵也悟出了他的人生目标,只可惜他是在案发被捕后才悟出的。他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在这次事情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人生目标,他在做傻事前就会问问自己,充满真情的父母、姐姐会怎么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会走上歧途了。
所以,无论是为了真情,为了影响力,还是为了快乐、家人、道德、宁静、求知、创新……一旦确定了人生目标,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地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你要主动把握自己的人生目标。但你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确定自己的目标。
那么,该怎么去发现自己的目标呢?许多同学问我他们的目标该是什么?我无法回答,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你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我建议你闭上眼睛,把第一个浮现在你脑海里的理想记录下来,因为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是最真诚的。或者,你也可以回顾过去,在你
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里,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它们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励你的人生目标了。再者,你也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年后,当你达到完美的人生状态时,你将会处在何种环境下?从事什么工作?其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当然,你也不妨多和亲友谈谈,听听他们的意见。
成功的第二步: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
为了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的,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你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他对软件技术的兴趣和激情。1977年,因为对软件的热爱,比尔·盖茨放弃了数学专业。如果他留在哈佛继续读数学,并成为数学教授,你能想象他的潜力将被压抑到什么程度吗?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却又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虽然比尔·盖茨曾是一个出色的首席执行官,但当他改任首席软件架构师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这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比尔·盖茨的好朋友,美国最优秀的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也同样认可激情的重要性。当学生请他指示方向时,他总这么回答:“我和你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差别,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机会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这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尔·盖茨和华伦·巴菲特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他们热爱的并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他们的名利是他们的理想和激情带来的。美国一所著名的经管学院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想追逐名利,但在拥有最多名利的校友中,有90%是入学时追逐理想、而非追逐名利的人。
我刚进入大学时,想从事法律或政治工作。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对它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也只在中游。但我爱上了计算机,每天疯狂地编程,很快就引起了老师、同学的重视。终于,大二的一天,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此前一年多在全美前三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系已经修成的学分,转入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名的计算机系。我告诉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应浪费在没有快乐、没有成就感的领域。当时也有朋友对我说,改变专业会付出很多代价,但我对他们说,做一个没有激情的工作将付出更大的代价。那一天,我心花怒放、精神振奋,我对自己承诺,大学后三年每一门功课都要拿A。若不是那天的决定,今天我就不会拥有在计算机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我很可能只是在美国某个小镇上做一个既不成功又不快乐的律师。
即便如此,我对职业的激情还远不能和我父亲相比。我从小一直以为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直到去年见到父亲最喜爱的两个学生(他们现在都是教授),我才知道父亲是多么热爱他的工作。他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见到我们总是眉开眼笑,他为了让我们更喜欢我们的学科,常在我们最喜欢的餐馆讨论。他在我们身上花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他微薄的收入。”我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学生在他抽屉里找到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那么,如何寻找兴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兴趣和才华分开。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是否总能很快地学习它?它是否总能让你满足?你是否由衷地从心里(而不只是从脑海里)喜爱它?你的人生中
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关?当你这样问自己时,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确回答上述问题,那你就是幸运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里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我只有一个建议: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接触最多的选择。记得我刚进卡内基·梅隆的博士班时,学校有一个机制,允许学生挑老师。在第一个月里,每个老师都使尽全身解数吸引学生。正因为有了这个机制,我才幸运地碰到了我的恩师瑞迪教授,选择了我的博士题目“语音识别”。虽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机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了解不同的学校、专业、课题和老师,然后从中挑选你的兴趣。你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讲座、社团活动、朋友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寻找兴趣爱好。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你的最爱。我的同事张亚勤曾经说:“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尝试的人,才是绝对的失败者。”希望各位同学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第二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
在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中,他有提到生活在群体中这一观点。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中国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像我这种比较内向的人来说很重要,理由如下:
第一、大学是我们新一阶段学习的开始,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环境……
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很快的融入其中,才能适应这种生活。
第二、高中的生活是单调的,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而大学更多的是自
主学习,同时伴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拓宽我们的视野多参加些
活动是必然的,当然就离不开群体。每一个活动都有不同的群体,只
有学会生活在群体中,才能在活动中交到真心朋友,获得真正的快乐,同时还能增加我们的实践能力。
第三、大学不比家里,没有人叫你起床,没有人管你三餐,一切全部自理。
大学不比高中,一天的课全部排满,面对的永远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而是不同的面孔,或许昨天是路人,今天就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了。所
以为了使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要学会生活在群体中。
第四、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社会,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不仅仅是学习,还有这
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够生活在群体中是先决条件之一。而大学正是我们迈入社会的一个基石,在这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平台,让我们提前
体会社会。
信中还提到,要想生活在群体中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很重要,确实是这样。一个人的世界是孤独的,寂寞的,我深有体会……所以,尽量和更多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心理的恐惧,锻炼我们的能力。
在我们学校四大学生组织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台,为我们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舞台。在学习之余,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时锻炼我们的团队精神,与人交往能力,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这些,学习上我们也应融入到集体中。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大方一点,把好的思路,想法,结果等与别人分享,在这种氛围下,大家都会乐于与他人分享,这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财富。
生活在群体中,我们可以从小的群体开始。大学生活是从宿舍开始的,先融进宿舍里,在融进班级里,再融进系里,院里,慢慢的大学生活就适应了,以后在社会上也一样。
读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信,受益匪浅,对我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我也会这样做,过一个有意义而又充实的大学。
第三篇:李开复给中国学生的信4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作业一篇)
先来说说俺对李开复的一些认识。俺认为,成功者有两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就是他自己必须是一个成功者。这其实也是句废话:成功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刀实枪做出来的!而第二重境界,则是他可以让别人也成为成功者。现如今,大多数功成名就的成功者多半正处于由第一境界向第二境界过度的阶段。既然完成了自己的造富使命,那么就帮助那些穷人实现成功梦想吧!所以,现在有钱的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大多有钱)不是成了慈善家,就是当上了校长;不是投身于教育界,就是成为了励志导师。显然,李开复先生也正在向第二重境界进军,所以他老人家不辞辛苦,百忙中也不忘甩甩膀子活动一下筋骨,顺便给咱们大学生连写了数封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人眼里,大学生活也都各不相同,矛盾的特殊性嘛!因此,对于大学生应如何规划学业和事业这一问题,答案也必然是五花八门,啥玩意儿都有也很正常。李开复先生作为国内国际最顶尖的科研专家、学者、企业管理大师和教育专家,在他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他心目中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虽然他的指导和建议不一定真正的符合我们每个人的实际,不一定能对的上我们每个人的口味,不一定与我们的原始想法和事先做出的规划相吻合,但是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李开复这封信的主题思想和轴心观点跟我们是不会不同的,若真的不一样的那就真的坏事儿了。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和商界、科技界的大鳄人士,开复李同学以自身的求学经历和后来的成功经验为据,向大学生指出了一条明路,其谆谆教导,让我们如沐春风„.(此处省略一万字)说这么多无非只是想表达俺的一个观点,那就是,李开复的信不一定就是圣经,咱每个人自己的独立想法、写给自己的信不一定就不是圣经,只是人家比咱要多活那么几十年、多经历过那么一些事,所以他的肯定要比我们更接近那个所谓的“真理”一点点。搞清了这一层辩证关系,我们就可以洗洗睡了,不对,应该是洗洗后去好好看看这封信了。名曰第“四”封信,实为“七”个忠告。说实话,看完了李大师的这封信,俺觉得里面的东西大多都是老生常谈的常识性认识,是新世纪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但问题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却不知道。老李生在信的开头也无奈地承认了这一点(详见第四段)。所以我在前文写道“李开复这封信的主题思想和轴心观点跟我们是不会不同的”。原本是常识性的东西,可是咱大学生还得让人家大忙人舍去赚钱的时间特地写信再给咱重新强调一遍,这让我不禁想起易中天大哥不久前与《第一财经周刊》记者的一段对话。记者:“您觉得自己能够‘出挑’的原因是什么?”老易:“这得感谢中国教育,正因为中国教育普遍失败,才显得我好像是个人物。其实,我早就说过,我不是什么‘人参’,我就是个‘大萝卜’,一个在‘肉汤’里煮过,有那么一定丁点儿‘学术味儿’的萝卜。现在我这萝卜居然大受欢迎,只能说明现在的学生,连萝卜都吃不到了。”我认为,现在学生普遍无知的原因,不能只归结于教育失败这一点上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其根本原因仍然得从学生自己身上找起。俗话说“不知者无罪”,有些人不知道这些道理也就算了,关键是还有这么一些人,李开复所讲的东西,他们大多数心中有数,但为啥人家老李就能混的那么好?咱却仍在为“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康人生埋头拼命呢?这不得不发人深省。这其实也是开复李先生接下来要给咱们回答的问题之一。
正文开始。李开复同学一上场就利落地指出“大学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毫不起眼的肯定命题。《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里也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的道理。本信主要讲述的“学习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积极主动、掌握时间、为人处事”七个忠告,其实也是从“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一基本前提里衍生出来的。凡是不认同这一基本前提的童鞋,这七个忠告以及这封信剩下的所有内容便没必要再看了,建议这类非正常人才直接卷铺盖回家种地养猪或去找他们有钱有权的老爸们去吧。老李子在进入主要内容之前反复强调“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句话,并不是由于这句话多么牛多么难懂,而是因为这句话是一个精神正常的大学生大学观的基石。这就好比一个国家法律体系里的宪法,又好比人家老外来跟你中国打交道,还没握手呢就得忙不迭地先承认咱一个中国的立场,否则本朝官员定会拂袖而去,任你老外喝尽东南西北风。为什么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李开复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具体不谈,概括来讲,其实就是“六字真言”,不是“唵嘛呢叭咪吽”,而是“首次,最后一次”:第一次摆脱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最后一次享有纯真环境的护佑。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因此我们也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其看待“学生”这个字眼。学生的前十二年,我们带着考试的枷锁苟延残喘,在求学的路上摸爬滚打。如今也是,人人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端,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想出来一个比这个更好的制度。十二年的填鸭教育灌出来的真正人才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则成功地成为了做题机器。好在李妈妈未卜先知,把小李子送至美国读书,日后才有了研究电器的老李,而不是成为机器的老李,才有了现在老李写给咱中国小朋友看的信。高考一役,不管成王败寇,大多数人都会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复读的烈士们除外)。因此,大学是我们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支配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支配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身体。同时,大学时期也是大多数人整个学生生涯的终点。正如李开复所说,“大学是多数人一生最后一次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也是最后一次在相对简单宽松的环境下不断地塑造和修正自己”,因为社会如战场,等真到了战场上,咱也就没机会再像在大学那样悠哉游哉了。到那个时候,你的一个失误或错误便会致你于失败甚至死地,不像你在大学,可以随便犯错误而顶多被批评几句。当年黄巢坐长安,李帝奔蜀,咱巢爷一时手软没有追击李唐并将之断草除根,日后才会败于唐僖宗的反攻之下。可见,现实社会不是闹着玩儿的。大学固然是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但我认为不能把大学的关键地位看得太唯一,因为除大学阶段外,人生还有许多关键时期。否则的话便会引起大学毕业生的集体迷失和茫然。对于一个有觉悟的人而言,人生时刻都不得松懈,时时都是关键时期,大学只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关键时期罢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大学的关键性,为大学的合理规划奠定基础。
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我发现李开复给咱大学生的七个忠告无一例外都属于“修身”的范畴,即提高个人的修养和能力。从此可看出,李老师认为大学是一个人积累积淀的时期。《易经》乾卦的第一爻爻辞便是“潜龙勿用”,只有潜下来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才能进入“见龙在田”阶段,最终实现“飞龙在天”,否则便会中途夭折。“潜”不是逃,而是“备”。潜下来暗自积攒能量和实力,以备日后大干一场。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的人即使遇到机会也照样把握不住,因为他本身没有任何资本。诸葛亮隆中卧龙
二十六载并不是打算一辈子蜗居,勾践给夫差做猪做狗也不是因为他够贱。可见,今日之修身,都是为了以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啊!
李开复的第一个忠告便是“学习自修之道”。在这个内容里,李开复告诉我们,大学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学知识的能力,并引用了一句经典至极的名言:“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那么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跟高考前的应试教育形成了强烈反差。在中国,教育的本质到大学时代才真正能体现出来,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在人家发达的欧美国家,家长和学校从小学便以教育本质贯穿教学始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注重探索知识的过程。而在中国则是相反,从小便注重孩子的成绩,关注僵尸般的内容和毫无意义的结果。教育本质啊教育本质,本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到头来还得由李开复这个中国留洋博士回国指正,真是叫人哭笑不得。话题是“自修之道”,开复李同学给出的建议也句句都是金玉良言,但不知是所给的话题太大,还是回答的范围太小,我发现他只是给出了关于如何学习和成才的建议,却没有涉及到对自修来说最本真的问题——做人问题。要成才,先成人。人都成不了,谈何成才?一个人做人不行,那他干什么都成不了事,即使成事了,成的也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余以为“自修之道”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做人之道,而非开复李所说的成才之道。不可否认成才很重要,但成人更应是重中之重才对。李开复可能久在美国,对中国学生的真实情况仍欠深入了解,在中国学生都已个个成人的前提下才提出了自己对他们成才的一些忠告。当然,他的这些忠告本身都无一不是珍贵和精辟的。
接下来开复兄又亮出了他对中国学生的第二个忠告:“基础知识: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这里他给出的观点我也十分的赞同。李开复认为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知识是大学生最应该牢牢掌握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基础知识”。没有基础。哪儿来的提高?但同时他又告诉我们不要把这些基础知识看得太重,因为它们只是你日后进行深入研究的工具而已,说白了就是你走路用的拐棍儿。这一层关系相当微妙,李开复说的也相当的好。在此,我用两个字将其思想概括下来——“中庸”,即以中庸的态度对待基础知识。正如韩寒所说,对大多数来讲,数学实际上学到初中水平就已经足够了,计算机对非专业人士来讲,懂得一些最基本的日常操作、达到能够熟练地在网上浏览和搜索信息的水平就算完成了使命。但如今很多人却在不得不深入地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原因便是为了应付日后的考试,他们将这些本应该成为永久拐棍儿的基础知识看成了一次性的敲门砖,用完就扔,叹矣。当然,对顶尖科研人士来说,基础知识自得好好学习。咦?!等一等„?我晕,李开复给出的基础知识里怎么没有《基础》和《原理》方面课程呢?Oh my god,这真是真是大煞风景!不是我拍马屁,说实在话,我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最最基础的莫过于《基础》《原理》之类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了,而将其提升到不能再提升的高度,便是哲学。道无处不在,哲学也是一样。前文里我已经说过,要成才,先成人。而哲学无疑是一个人成人的必修科目,《基础》《原理》只是哲学的冰山一角罢了。李开复是理工科出身,认识不到思想修养和哲学的重要性我不怪他。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哲学是是所有科目总称,也是世间万物的真理。哲学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我们活着,说的话、做的事,在佛学里面都统统叫作“业”,而佛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小小的分支罢了。哲学是值得每个人穷其一生去钻研和领悟的,哲学的学习永无止境。而其中,思
想修养又与人息息相关。但当前的社会现状却是,大家统一步伐,喊着号子,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团结一致向钱看。教育也是一样,完全变成了成才教育,而忽略了最根本的成人教育。前教育部长周济周胖子的下台正是凸显了教育产业化的瓶颈。笔者认为大学应把《基础》《原理》教学重要程度放到与数学英语相同的地位上来,怎奈即便能得到校方的批准,也很难得到学生们的认可,因为这些毛头小子们只顾前途和钱途,还根本认识不到这类课程的深远意义。大部分人直到老了、退休了才会开窍认识到哲学和思想修养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大都数老人信佛信基督信老庄,而大部分年轻人信钱信权力信春哥的原因。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大学生应学好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不光包括数英等文化等硬知识,更包含着思想哲学等软知识。哲学是用来干什么的?它可不是用来像我这样扯淡的,而是用来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认识宇宙万物的。当然,光懂得这些知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关键还是在于能否与实际相结合。我认为《基础》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便是马克思的那个论题:“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李开复先生自然也想到了些知识与实际运用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进入他的第三个忠告:
“实际贯通:做过的才真正明白”。李开复是工科生,搞科研的,亲自实验和实践必不可少。这对于任何学生都是一样的。否则便如赵括纸上谈兵,最终兵败长平。实践的重要性有多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看这么多书,学这么多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反过来,我们经历过了实践,有了足够的经验,不看书也照样可以成功。我认为无论是读书还是实践,都只是为了达到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产生“思想”,这个“思想”可以理解成无限接近真理的道理。我可以举几个历史上的例子:朱元璋小时候是一个穷放牛的,后来闹饥荒转业当上了穷要饭的和尚,他读过书没?没有!可以说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后来人家造反„.再后来跳槽当上了皇帝。他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难道是因为看的书多、知识丰富吗?确实是因为知识丰富,但他的知识并不是靠啃书本得来的,而是在残酷的战争中真刀实枪干出来的。贺龙是土匪出身,一介莽夫最终成了本朝开国元帅;而卫立煌同学贵为黄埔一期优等生,最后在东北战场上却连吃窝头喝米粥的六期小师弟林彪同学都打不过;李开复、比尔盖茨、俞敏洪等人本是科研专家或是实业家,为什么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如此透彻?是因为他们都是教育学专业出身吗?当然不是了,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打拼,才逐步形成认识,最终才成为了励志和教育大师的。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能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吗?好的主意,往往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好的路子,也往往都是靠自己积跬步趟出来的。不去身体力行地实践,听再多的金玉良言也没有用。所以我在前文中说“李开复的指导和建议不一定真正的符合我们每个人的实际,不一定能对的上我们每个人的口味,不一定与我们的原始想法和事先做出的规划相吻合”,那我们到底该听谁的?自己的!自己如何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呢?通过实践!
李开复的第四个忠告是“培养兴趣:开拓视野,立定志向”。关于兴趣,开复讲得已经够多过好了,“寻找天赋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这句话是其中的点睛之笔。我只想再为他补充一点,那便是“勿求多,而求精”。兴趣广泛是件好事,但太广泛就成为一件坏事了。我想详谈一下其中的“立定志向”问题。古往今来,成功者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他们都胸怀大志,而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的一个共同问题便是志向缺失。志向分大小,理想也分粗细。小时候俺们不知道啥是志
向,别人一问只会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大一些了,回答变成了“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成年了,深沉地憋出一句:“我得养家。”在社会上混一段日子,估计又改成“我要出家”了。人越活跃大,志向却越变越小,这与其说是“实际”,倒不如说是一种悲哀。现在人志向缺失,原因其实大多都是“不敢”。立下志向,不敢确定能将之实现,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志向也不敢确立。远大的志向好比是一根绳,牵着你往成功的方向走,哪怕是中途绳子断了,你好歹也比原来前进了一大步。没有志向、没有目标的人,注定终日碌碌无为,生活毫无意义可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整天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大把本应该投入到实现目标的时间资本,全都零零散散地不知道花费到哪里去了。没有志向的人,注定不可能成功,注定只可能成仁。而我认为志向是不可变的,短期目标却是可以变的。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物质的反映罢了。外部物质世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你却一成不变的端着不符合实际的目标瞎折腾,这也是一种愚蠢。当年毛泽东同志立志解放全中国人民,屡次遭遇挫折后结合中国国情,革命路线由进攻大城市的苏联路线变为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路线,才有了最后新中国的成立。否则现在大陆定是青天白日旗飘飘蒋光头的天下。我想说的是,立志必不可少,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点要注意。我们要辩证的确立自己的志向才行。“积极主动:果断负责,创造机遇”是李开复给大学生的第五个忠告。其实还是我那句说过的话,自己的路应该是由自己趟出来的,自己才是最值得依靠的人,别人再怎么牛那也不是你自己,不可能指望别人帮你一辈子,一词以蔽之便是“自立”。谈到果断,之前的志向联系起来,便是“果断去为实现志向而奋斗”。志向知识纸面上的东西,要想实现理想,关键还得靠果断得执行。这就又回到了实践问题的讨论,由此可见真是万变不离其宗。想干什么,便赶紧去干,不要拖拖拉拉,这便是果断的含义。当年太平军金田起义,清朝的废物们并不把这群长毛太当回事,没有果断镇压,最终让人家农民伯伯攻占天京、盛极一时,最后清政府耗尽国力才在洋鬼子的配合之下将其剿灭。一把火,若不果断扑灭,最终会形成燎原之势;一朵花,若不果断去呵护,它只会很快便凋谢。最应该好好说说的便是第六个忠告“掌控时间:事分轻重缓急,人应自觉自控”了。正如李开复所说,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其中很大原因便是大学生不知如何打发跟中学时代相比“莫名”多余出来的时间。拥有时间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区别之一。中学应试教育制度下,是老师管学生;到了大学,咱学生也终于翻身成为了自己的主人,但是大多数人却不会管束自己的行为,导致时间的大量浪费。当大部分男生在玩游戏玩女人,大部分女生歌舞升平时,我仿佛看见了南唐后主的后宫。游戏不是不让玩,而是要少玩,女人„略过不提。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能不做,但也不要做过。这其实还是那个中庸问题,把握好分寸,便是控制住了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最起码不应该让时间白白浪费,对很多学生来说,睡觉是时间的一大杀手。人家猪坚强好吃好喝有人伺候有睡的资本,咱能跟人家明星比吗?控制时间,说到底还是控制自己的问题。我把浪费时间行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无意义的浪费时间的行为。如玩游戏、玩女人;第二类是有意义的浪费时间的行为,如多余的应酬、无尽的聚会,还有就是那些过多的分散了自己学习精力的兴趣爱好等等„.学习与其他,孰重孰轻,自己掂量。年轻人“潜龙勿用”,大把时间本来就是用来学习和积累实力的。过多地关注一些与学生不相关的东西,同样也是浪费时间。大学四年一
去不返,为何将这些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毕业后可能只需几个月几个星期就能够学到手的东西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又是什么?
最后一个忠告我就不再过多地谈了,“为人处事:培养友情,参与群体”实际上是在说一个人的情商问题,简单讲也就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问题。这些东西,实际上便是处世哲学。我之前说过哲学的重要性之一便是指导实践,我相信,一个懂哲学的人,对付起些世事来更会游刃有余。所以,都给我好好从书本上或者实践中好好学习人生哲学吧!
虽然已经扯了这么多,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扯够,再滔滔不绝地扯上三天三夜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因为大学这个话题是谈论不尽的,人生话题更是如此。《道德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能说得出来的道理,便不是真正的道理。我们在读完了李开复博士给大学生的第四封信后真正认识大学、真正明白自己如何去做,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我们读完了李开复写的所有公开信、所有的书籍,或是读完世界所有名人的励志著作,照样也不可能得到那个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真理。因为这些东西都不属于我们自己。要想真正地参悟真谛,只有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一切,其实尽在不言中。
第四篇:《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七封信》读后感
昨晚一直看到很晚,一口气读完了开复老师的七封信。从第一封信,一直到最后一封,虽然读得不甚细致——当然有时间我还会拿出来细细品读,但我还是收获挺大的。虽然是隔了一天,但依然记得当读到每一句话时,感觉就像是面对面开复老师对我的个人剖析,从为人处世,精神追求,到大学学习,兴趣培养,深入细致地教诲,正如导师般不倦。
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文中,开复老师提到了坚持诚信正直。扪心自问,我是否是一个那样的人,我觉的做的不够。从诚信来说,基本的诚信莫不是言行如一,从正直来说,莫不是坚持道德,也许并不准确,但从这样的理解来说,不论是背后讨论别人缺点,对他人不坦诚,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身上存在的也不少。“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开复老师是这样说的,我像我也该如是去做,做一个诚信正直的人。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归结起来就是,挑战自我,永无止境。这让我想起,学办旁边考研自习室里写的一句话:“笔耕书上除勤奋无他,舟行学海有志远领航”,单纯地从学习方面来说,很励志,当然,万千汗水的奋斗,也许才能得到一滴清泉,这中间支撑的,就是梦想。
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乐),这是健康的必要元素。
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该这样度过),我常想这样一句话:“人就这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听起来简单,想起来却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软弱时变得坚强,颓废时变得积极,痛苦时也变得欢愉,能够在任何时候拿得起也放得下。此时遥不可及的梦想也变得渐渐清晰。大学四年,说短了是生命中一个片段,说长了,是一个精巧的人生,如若想起,还有什么不能拼搏的,还有什么牵扯放不下的呢?
第五封信(写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一段我并未细读,但想起家长,我眼前浮现出了父母的身影,熟悉而亲近,我想不出他们在对我的教育上有任何缺点。我也想不相出,他们有别他人的优点,正如万千父母一样,我的父母给我的,已经如爱般完美。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这就足以让我幸运......第六封信(选择的智慧),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的姑婆,一生从来没穿过合脚的鞋子,常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如果问她,她就说:“大小鞋都一个价,为什么不拿大的?”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姑婆”,不思学习,却偏爱买一大堆书,把书架收拾的很干净,但一摞一摞的书,不仅一尘不染,更是连指纹也不沾。没思想的作家,却偏爱写厚重苦涩的作品。选择是成功的开始,当选择正确的时候,成功也会初见端倪,但选择不正确,却是要多走些弯路,多吃些出头的。无论买什么样的鞋子,合脚最重要,无论追求什么,都应该认真抉择。
第七封信(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7中人才),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开复老师所描述的人才,并不是专业或是领域的优秀,而是性格优秀,这就会让人反思,怎样才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成就呢?努力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这才是该走的道路。
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自己的路,还需要自己去诠释.....姜舰航2014.2.28
天津工业大学动画系1304班
第五篇:读李开复给大学生信之有感
读李开复《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信》有感
先生在这封信中谈到了很多,我先就其中对自己启发最大的三点来说说:
首先,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以,在学习阶段,你不可以只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而应当尽量学会与各阶层的人交往和沟通,主动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发表演讲,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我们在大学里,和别人交往的机会是非常非常之多的,而作为班委的我们也在这方面又有一些优先条件,但除了班级工作和事务外,我们有是不是能做到主动地去和他人交流呢?例如在平时上课,是不是能主动用该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者能积极地参与老师的讨论?就我而言我也有些羞涩了。因为我没有很好的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某些时候,例如最简单的在英语课上老师为锻炼我们的口语,提一些问题让我们单独回答,而我却往往是老师不交则不会主动回答。看了李开复老师写的信后让我深有感触,自己在一个人的时候也仔细地想了想。
下面对此方面我补充一点个人理解的技巧,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中,非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同样重要,有时作用甚至更加明显。这里所讲的非语言表达方式是指人的仪表、举止、语气、声调和表情等。因为从这些方面,人们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判断你为人、做事的能力,看出你的自信和热情,从而获得十分重要的“第一印象”。
然后,李开复老师还举例“一项工程布置下来,大家明明知道无法完成,但都心照不宣,不告诉老板。因为觉得反正也做不完,大家索性也不努力去做事,却花更多的时间去算计怎么把这项工程的失败怪罪到别人身上去。就是这些人和这样的工作作风几乎把这家公司拖垮。”所以李开复老师讲到:“为了培养团队精神,先生建议同学们在读书之余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工作。在与他人分工合作、分享成果、互助互惠的过程中,你们可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这一点我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类专业的学生更要求多加注意,因此应抓住每一个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机会参加集体程序开发或者类似的活动。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你千万不要不愿意把好的思路、想法和结果与别人分享,担心别人走到你前面的想法是不健康的,也无助于你的成功。有一句谚语说,„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试想,如果你的行为让人觉得„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当你需要帮忙时,你认为别人会来帮助你吗?反之,如果你时常慷慨地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会得到更多人的回报?
在团队之中,要勇于承认他人的贡献。如果借助了别人的智慧和成果,就应该声明。如果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就应该表示感谢。这也是团队精神的基本体现。”
另外,先生还提到了一点,个人觉得非常重要:
“ 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像“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多误会。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我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要勇于表达自己,善于表达自己,要在团队中形成实话实说的氛围,这些是我在先生的信中体会最深的!
其次,谈到“习惯”这个词,最近真的觉得习惯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而所有的小事,又是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习惯是一条线的话,那么每一件小事就是孤立的每一个点,每一个点饱满了,每一个点做的都很好,那么其众多这样的点组成起来的这条直线必然很笔直,而众多这样的线必然又会编制起一张结实的大网,这张网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完善的人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幸福!无论,我们理解成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张网牢而不破,不管这张网周围的客观环境如何,人为环境如何,社会环境如何......因为习惯的力量也同样是伟大的,要想改变它必然要经历一番深刻的痛楚!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真理,更是一个硬道理。因此,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我们会经常听到“小事不小”,“从小事看大事”,“一言一行能反映出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听了不知多少遍,朴实而又深刻的话语。但是,我们却很少深刻思考其中的真正意味,大多时候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或是点头表示同意,自己却未必那么要求自己,那么去做每一件事情,而选择了继续浑浑沌沌地度过每一天,而最后换来的却是临终前的悔恨......就现在,如果你还是那样的话,就抓住每一天去尝试自己改变一点点,使自己有个更好得更健康的习惯。
从哲学观点看,人类本性中的一种恐惧就是恐惧改变,但是,我们有的时候必须去改变。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能量或者说是足够的资本,去追求更高更远的东西,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三点体会,我觉得这两三点是最基本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让你我自己去斟酌,品味吧!
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