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作风建设是经济环境建设的关键
环境建设,人人有责,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在环境问题上,政府部门是主导,领导干部是责任人,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基础,是具体形象的代表。因此,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是抓好经济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
财政部门是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部门。财政政策的执行、财政资金的分配、财
政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当前各项财政改革举措,都涉及到各个部门、单位和个人利益。其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财政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把这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落实到为实现财政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上来。
一是要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做到真抓实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教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抓贯彻落实上,迎难而上,一门心思干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展才智,释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最好的业绩。
二是要强化干部意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原则不能变。
三是要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保持了先进性,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党员素质,必须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四是要树立务实形象,按照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勇于治“虚”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实做到讲实话、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实上去。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五是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没有雄厚的文化知识,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尽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六是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一个干部的职责。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
七是要克勤克俭,生活上严要求。在物质享受面前,每个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用党纪国法管好自己的头脑,管好自己的手和嘴。做到:生活待遇上不攀比,非分之想不可有,艰苦作风不可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遵纪守法,杜绝腐败。只有这样,我们干部才能不辱使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头人。
第二篇:建设新农村村干部是关键
建设新农村增收致富是基础
农历正月十五,伴着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来到容城县北部的城子村。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旁,一排排白色的大棚一望无际,天气虽然依然寒冷,但吃完早饭的种植户们已经开始施肥、翻地,为移栽西瓜苗做准备。
城子村有3000多人口,全村3447亩耕地,瓜菜大棚面积达到3100亩,村民个个都成了瓜菜种植的行家里手,2011年人均收入12000多元。依靠瓜菜种植,城子村由十年前的穷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瓜菜种植专业村、新农村建设的明星村。
谈到村子的变化,市人大代表的村支书刘建乐说:“村干部只有让村民有了增收致富的好项目,农村才会有新变化,建设新农村,增收致富是基础。”
为带领村民致富,2000年,身为建筑公司老板的刘建乐为村民引进了大棚葫芦嫁接西瓜项目。为消除乡亲们的后顾之忧,村“两委”成员带头种植,并挨家挨户的做工作,如今该村的大棚采用瓜菜间种的模式,集中采摘,统一销售,一个大棚的纯收入达到7万余元。“因为大棚管理时间相对集中,到忙时,村民们自发的结成互助组,建棚、整地、施肥、栽苗、采收统一行动、分工合作,大棚经济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增加了村民们的感情,让家庭变得和睦,村风和谐,乡亲们就把大棚亲切的称为“互助棚。”谈到让人们富起来蔬菜大棚刘建乐说。
生活富裕了,村内环境就要有新变化。为了改善村内环境,村里硬化了包括田间地头的所有道路,成立了村内保洁服务队,建立了农村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以前柴草乱堆、粪便遍地的现象再也看不见了,真正有了新农村的样子。
为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2010年,村委会建起了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和健身器材齐全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春节农闲时,村里的人们有的到农家书屋读书,有的到活动中心打球、下棋、扭秧歌,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近几年,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和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推进,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农民们幸福感越来越强。
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按村民们说法:没有村支部的带头,就没有城子村的大棚西瓜,没有党员干部们的多年扶持,就没有城子村今天的新面貌。
第三篇:干部作风建设
浅谈乡镇干部作风建设
中共润雅乡党委书记王权
乡镇干部处在基层第一线,是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服务者,是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干力量。干部作风建设是一个长期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国家政策重心越来越向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倾斜的背景下,提出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是极具战略意义的。
一、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作风建设力度,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永顺精神”、强力推行“三法一制”,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群众满意度逐年上升。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干部队伍作风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干部作风还未得到根本转变,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一)观念意识不到位
一是没有真正树立干事创业的理念,人浮于事。工作着眼点太低,始终停留在完成任务、应付检查的层面,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不强,推诿避责思想严重。二是价值取向偏差,受社会错误利益导向影响,个人重心不在工作岗位上,过于看重个
人利益的得失,患得患失,没有奉献精神。更有甚者,假公济私,挪用套取政府资金用于私人开销,严重影响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三是没有一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高高在上。个别干部自视甚高,看不起人民群众,不能虚心接受群众意见,疏远干群关系,造成工作被动。
(二)态度方法不到位
疏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老办法、土办法较多,不能站在讲政策、讲大局的高度看待问题。懒于研究新型办公设备及方法,技术知识不牢靠,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工作无法开展;很多驻村干部,善于“遥控”指挥,常年不下队,工作开展不细致,注重应付表面,即使下队也是走走形式,走马观花,不能如实了解群众生活现状、反映实际情况。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思考,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
(三)组织纪律不到位
一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迟到早退不在岗,不请假不汇报就离岗,常常不知去向。二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工作或开会时开小差、读闲书、玩手机、玩电脑、打瞌睡,心不在焉。三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到点来准点走,不迟到不早退却不上心,办事拖拉,敷衍塞责,只想混日子凑时间。在散漫作风蔓延的机关里,呈现出环境脏、乱、差以及素质弱、效率
低、态度差的整体形象。
二、存在相关问题的原因
主观因素:一是少数干部思想混乱,意志欠坚定。当前实行的市场经济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看着一部分经商者富裕起来,给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少数乡镇干部诱发拜金主义观,造成价值取消偏差,导致少数乡镇干部思想滑坡,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工作。二是少数乡镇干部自身素质差。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没有充足的知识武装头脑,不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三是少数乡镇干部逃避监督。党内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生活会走过场;上级监督难以到位。客观因素。一是城乡距离问题,乡镇干部有很多是居住在县城的,绝大多数的乡镇离县城有较远的距离,来往上班不方便,特别是夫妻两地分居的情况较普遍,干部很难安心工作。二是生活环境欠佳。乡镇干部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与县直同级干部相比有一定差距,部分乡镇最基本的办公条件、居住条件很不理想,特别有的边远乡镇的办公楼、宿舍楼已成危房,加之信息不畅,文化生活贫乏,少数干部不安心乡镇工作,心理不平衡。三是工作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任务较重,既要落实上级的任务目标,又要将基层基础数据汇总上报,工作量大。
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打造一支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基层建设主力军是我们的迫切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习,提升意识和能力。一是在课堂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要认真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方法,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干部行政能力和水平。二是向基层实践学习,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了解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各方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三是向人民群众学习,坚持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学习人民群众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办法,搜寻蕴藏在群众中间的智慧和力量,并在学习中跟群众打成一片,融洽干群关系。四是向老同志学习,学习我们党优秀老领导的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经常向本单位、本地区某方面的老专家、老同志请教。五是向外地先进学习,走出家门,拓宽眼界,广泛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谋求新思路、新举措,提升经济带动能力。
(二)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待遇。一是加大建立基层基础建设投入力度,对条件较差的乡镇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楼,食堂、澡堂,图书室、娱乐室等进行整修或重建。有效地改善了乡镇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解决基
层干部“住房难、吃饭难、文化娱乐难”的问题。针对别边远乡镇基础条件太差,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要优先进行建设。二是建立政治关爱机制。坚持“一线出干部”的原则,加大乡镇干部的选拔使用力度,从政治上关心基层干部。牢固树立“让能吃苦、肯奉献的基层干部得到优先提拔”的思想,特别是大胆的将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派到乡镇任领导职位,增加乡镇火力。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乡镇干部,结合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加大干部交流力度,通过把边远乡镇工作多年的干部交流到县直部门或距城较近的乡镇工作,把县直机关干部交流到乡镇工作等方式,对长期在基层工作、有突出成绩的干部及时提拔,设身处地是考虑乡镇干部困难,对于长期两地分居的干部职工,优先考虑通过组织合理分配,解决干部职工分居问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培训教育。选派乡镇少数民族干部到外地挂职培训。
(三)强化乡镇干部考核监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通过建立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的岗位责任制来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做到以制度管人。一是规范上班出勤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制度、干部驻村制度,落实分管领导负责搞好监督,坚持对干部出勤情况、干部职责、干部公开承诺、联系方式、每日去向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建立周务工作例会制度,采取班子碰头、集体研究、统筹安排的方式确定每周重点工作进行详细安排,要求各中心组将工作开展情况每周一上报,每月一汇总。三是严格公务接待管理。对公务接待中接待原则、接待对象、开支标准、定点接待等项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实行对口接待,严格审批程序。凡公务用车、来宾就餐、会务安排等接待活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负责接待的人员应事先办理公务接待呈批手续,申领和填写公务接待呈批单。开源节流,提升政府形象。四是严格奖惩,根据干部工作情况,认真对照政府奖惩制度,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坚持人人平等原则,严格进行奖惩。彻底改变以往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的现象,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篇: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
文章标题: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不仅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为我们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就目前而言,各地在社区建设上都进行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但发展还不平衡,究其重要原因是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一、正确认识机制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性
用发展的眼光,从辩证的角度看,社区正逐步从大中型城市特有的组织结构,变成小城镇的重要组织形式。社区从建设到走向成熟,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维护社会稳定阶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阶段,充满生机活力阶段。即出现三种主要类型社区:稳定型社区、和谐型社区、活力型社区。稳定型社区注重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发挥社区维护社会稳定功能;和谐型社区坚持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的同时,注重协调人际之间关系;活力型社区则以前两者为基础,注重加强社会事务中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社区人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准、自觉创新等能力和水平进入较高的境界。
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由于各地条件不同,社区群体的层次性、差异性较大,社区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多处在一、二两阶段。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除创建的体制、创建的内容、创建的水平以外,关键是创建的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社区功能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设施投入缺乏保障,导致社区功能缺失。对社区建设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同,对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有的受“大政府”、“小社会”观念影响,把社区摆到次要位置,认为推动经济发展、开展便民服务、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倡导文明新风等工作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事,社区只是为某些群体提供“拴心留人”的地方,只要不惹事生非就行,因此缺少对社区活动场所和基本设施的投入,致使社区功能弱化,需要机制予以保障。
其次,社区职责范围确定开展的工作内容缺乏保障。没有驻区部门的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社区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特别在欠发达地区,人们对社区的认知程度不高,对社区开展活动兴趣不浓,甚至有的地方出现对社区工作无人问,社区门槛无人进,社区活动无人参加,社区干部无事做的现象,造成社区资源的严重浪费,需要机制予以调节。
再次,社区创新提高工作水平缺乏保障。社区建设必须紧随时代潮流向前发展,客观要求社区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社区群众的参与度,更主要的是提高社区干部的素质。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整合、利用社区资源等,需要机制予以确立。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推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势在必行。
二、社区建设机制建立要把握的基本原则
社区建设机制的建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立足于社区工作的实践,着眼于社区建设的发展。把握的方向和基本原则是: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社区工作和居民的现实需要建机制。以社区群众为主体,紧紧围绕满足社区群众“求富裕、求知识、求平安、求健康、求快乐”愿望和要求,切实提高社区就业再就业、社区保障、社区文化、教育、卫生以及治安管理和公共环境等服务工作水平,有的放矢地加强社区工作保障机制建设。
其次,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实践建机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功能、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必将发生新的变化,社区建设要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尊重客观实际,遵循客观规律,适应形势变化,新任务的需要,而紧跟时代潮流。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要求应运而生地建立新的目标推进机制。
再次,坚持全面发展,着眼于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建机制。未来社区的发展是以理解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在为社区群众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同时,要更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为社区群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的组织、管理、监督和创造才能的充分发挥搭建平台,实现社区事业和社区居民的统筹协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未来的社区建设则更多地需要建立激励发展机制。
三、加强机制建设,推动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机制具有内涵丰富,类型很多,适用广泛,约束力强的特点。如工作运行机制、目标保障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等都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功能不同的机制体系。具体到社区,因为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以社区建设机制则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组织、思想、制度等方方面面。但概括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内部运行机制;二是社会保障机制。
首
先,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建立依法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代表大会、居委会、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工作者“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保证社区职能有效发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切实保障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建立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积极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建立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工作,健全和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解决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办公用房、服务设施、社区群众活动场地和办公经费,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尤其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养和选拔任用要优先考虑和安排。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县、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再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建设工作格局,这是社区建设和发展政治基础和根本保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建设格局。各级党组织都要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协调。政府各部门要履行各自职能,落实好建设社区的各项任务;人大、政协要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结各方面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同时加强监督;工青妇组织要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发挥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合力。要结合各项评议活动和目标考核,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各职能部门工作实绩的主要标准,尤其要积极探索把干部纳入社区考察的办法,还社会监督职能给社区,建立科学的社区建设评价体系。
此外,加大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形成抓社区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让全社会更多地认同社区,理解社区,参与社区的建设。
《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机制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
第五篇:干部作风建设承诺书
干部作风建设承诺书
文广新局
谢三元
按照县委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在认真学习、自查自纠、征求意见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对照干部作风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合近年来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查找了影响干部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入剖析,查找根源,明确了今后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工作岗位的职责,现就作风建设作出以下承诺:
一、要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广播电视工作业务以及市场经济、法律和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恪尽职守。坚持执政为民,爱岗敬业,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尽责、尽力的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力求取得新业绩新成效。为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我将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工作之要,恪尽职守,全力以赴,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广播电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三、要勇于创新。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好主动仗,力争在广播电视发展和改革等方面有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作风,以创新的理念、扎实的工作、突出的政绩取信于民。
四、要善于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自觉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监督,坚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同心协力,相互配合,维护大局,维护团结,形成风正气顺心齐的良好局面。
五、要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筑牢反腐防变的堤坝,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五个不许”,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以良好的作风、清廉的形象、扎实的工作,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党和人民的信赖。
201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