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暑期读书感悟。李峤
读书是幸福的玉林校区李峤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此言虽有些夸张,但苏霍姆林斯基这位教育大师强调广泛涉猎书籍的谆谆告诫之心着实让人感动和警醒。
书中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理可依,有据可寻,同时也知道碰到相应的问题该如何去解决。“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学习,充实和丰富自我,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常读常新,每次读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第二篇:读书的感悟李维威
读书的感悟李维威
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人们求知、求索、求证的过程,一个人只有用渴望去求知,用胆识去求索,用恒心去求证,才能将自己的人生乐章演奏得更为辉煌。
求知。纵观历史,放眼现代,无数仁人志士,成功者背后都有一段艰苦跋涉的求知路。没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就不要去读书,这是求知的先决条件。为娱乐消遣而去读书不是求知,打发时间更不是求知。读书就要有所知,有所得,有所获。为求知而读书,是人生获得前进的动力,也是一种高尚的境界。
求索。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学习的知识越多,就越感到心中的疑惑越多,需要读的书越多。有人曾用一道弧的长短来形容获得知识的多少,弧线越长,接触外界的空间就越大,就越感到要学的东西和未知的领域越多。读书应该上下而求索,求索是求知的深化,读书之后,别开生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这才说得上是用功、用心来读书,带着问题读书,带着疑问读书,不人云亦云,从一定意义上说,求索的过程就是打破传统、破除固定思维模式的过程,是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改革需要的重要一环。
求证。这不但是一种读书的态度,也是一种工作的精神。科学实验是求证,社会实践是求证,追求真理也是求证。求证是读书的最高境界。生活中,为什么许多人只把路走了一半,就退缩了?其实,读书也需要一种无畏的精神和超人的勇气。虽然他们在求知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在求索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但却没有用恒心去求证,书虽然读了,却一知半解,所以也就没有领略到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风光与豪情,没有品尝到求证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作家冰心曾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要好的朋友。”人的才情趣从哪里来,那就是多读书,读有趣的书,做有趣的人,做求知、求证、求索的读书人,这样你的内心世界才会富裕,你的视野才会开阔,你的见解才会独到,你的心情才会快乐,你的生活才会幸福,你的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第三篇:暑期教师读书读后感感悟集锦
暑期教师读书读后感感悟集锦
《唐诗为镜照汗青》读后感
刘洋
用一根绳子串起全唐的诗人,从初唐的李世民、骆宾王、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陈子昂、张若虚、贺知章、张说,到盛唐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之涣,再到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韩愈、李贺,最后到晚唐的杜牧、李商隐……纵横来去不离主线,读完这本书,就能将唐朝四次的全貌和脉络尽收眼底,了然于胸,如果你对唐诗和历史不感兴趣,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读过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是鞠菟,全球500强欧洲企业经理。自幼爱好文史,对中国历史、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熟悉。对西方文学、世界历史、宗教史亦有一定涉猎。本书从唐太宗开始,通过历史人物之间的亲属、朋友、同僚关系和有趣的故事串起唐朝的诗人,解读了很多著名诗人和他们最脍炙人口的作品,讲述了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使我对平时经常使用却不知来源的成语恍然大悟。从历史和诗歌之间发掘并传扬复杂人性中的善与美,让我有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想成为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推荐》读书有感
王宏
放假以来,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新推荐》这本书的许多篇章,深有感触。
首先,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完美的事物应持续敏锐的态度。教师应对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完美事物持续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应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学生作为人,是需要灌输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师首先就应做的就是顺乎人性。学生需值得去珍爱,在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宽容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教师在尊重学生时,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惩戒学生,所谓“惩戒”,是指透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但惩戒务必注意几点:
一、教师惩戒学生应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学生人格;
三、惩戒应合理并公正;
四、惩戒要贴合相关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学会不培养乖孩子。如果我们将一个个乖孩子树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必然的相反的就是,在这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调皮捣蛋的孩子越来越多,而那些当初的乖孩子,将来他们也许就是“弱势群体“,汇入茫茫的失业大军。
总之,透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自我的理论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确了,方法更具体了。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这一次的理论学习必将使自我获益匪浅。
《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读书感悟
曹莹
“高效能”,我觉得在今天看到这个词特别兴奋。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在你争我赶的激烈角逐中,我们真的太需要高效能了。
在我所教过的班级中,每年最令我头疼的就是那些拖拖拉拉、做事不紧凑、没有时间观念的学生,几乎每天我们都要与这样的学生展开斗争。我也常常在想:这些学生为什么做事那么慢?为什么没有一点点的紧张感?追根求源,我发现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有的是遗传家中大人的性格,有的就是家长的不教育不引导造成的。但是学生踏入校门后,我们做教师的有没有一定的责任呢?是不是有些学生跟随老师时间长了,也受老师的一些影响呢?家庭教育我们可能无法决定,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自己首先要做一个高效能的人,用积极的力量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教师的效能决定一切,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我们的教育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呢?读《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首先,要实现高效能的工作,教师自己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学会通力合作,和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以优秀的同事为榜样,认真钻研教学,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树立目标,追求卓越。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工作中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而专一,自然效率就会高一些。
其次,教师要打好爱的基础,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望。就像书中说的“你对学生的期望,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在班上的成绩和他们这一生的成就。”学校不是一个地方,学校是一个理念。一个人能给另一个人的最伟大的礼物,莫过于给他提供一个在充满爱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长的机会。
再次,将你对学生的关爱落到实处,以增强对学生的积极期望,要学会吸引人,我们周围的人都渴望受到关注,尤其是我们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注。怎样去关注我们的学生,并且让他能感觉到你对他的关注呢?书中提到了五项增强积极希望的方法:名字、请、谢谢你、微笑、爱。和学生说话时,请注意认真地叫他的名字,这会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同时,让学生帮你做事或者在平时的作业中,多用“请”字,如果你没有说“请”,并以命令的口气表达出你的要求时,你正在慢慢削弱人的自由和尊严。当你说“请”时,实际上向学生传达了:作为一个人,我尊重你的善良和价值。重复地使用这个字,会认你的学生学会礼貌。
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面带微笑,在你的语言和行动中,处处表现出你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热爱,并坚持下去,你就向高效教师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刘楠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相信许多的父母都听说过,这是一个富有的传奇色彩的教育故事。
卡尔·H.G.威特是19世纪初德国的一位乡村牧师,他为了向人们证明早期教育对儿童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当儿子小卡尔·威特出生后,他便按照自己的方法开始对其进行早期教育。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我教学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书中《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这一章节让我感触最深,一向以来怎样教育孩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不留意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和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我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我,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我们也许无法像卡尔的父亲那样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像个百科全书一样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但教育孩子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我们每个父母应不遗余力做到的。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懂得感恩图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应该是最基本的教育理念。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后,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一样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
《情绪心理学》读书感悟
于 健
阅读了《情绪心理学》这本书,共分三部分,分别论述了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和理论基础;情绪的发生、分化与社会化;情绪心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情绪心理学》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介绍完整、准确,涵盖最新研究结果,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情绪心理学的论著之一。是较为全面系统论述情绪心理的极有价值的综合性著作,它在内容上既照顾到历史发展,又包含有新近成果,既介绍了重要的理论发展,又囊括了它依据的主要及典型的实验资料;因而内容翔实,材料丰富,不仅对于心理学研究,而且对于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各学科研究也有重要的价值。
情绪与认知不同,它似乎与个体的切身需要和主观态度联系着。从这种联系中可以引申出情绪的两种特殊存在形式,其一为内在状态或体验,其二是外显表情。这是认知过程所不具有的特征。因此,情绪与认知是带有因果性质和互相伴随而产生的。整理了十大迅速调整情绪的心理学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二、巴纳姆效应——认识自己
三、杜根定律——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四、跨栏定律——把挑战困境看作一种享受
五、詹森效应——别让压力成为心灵的羁绊
六、冰激淋哲学——逆境是一种磨练
七、首因效应——千万别小看第一印象
八、名片效应——相似感会快速拉近双方距离
九、亲和效应——像磁铁一样吸引别人
十、跷跷板互惠原则——互利互惠才能皆大欢喜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张鑫
当我看到余文森博士《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这本书时,心中便有了熟悉感,通过阅读,我对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核心素养的意义,知识只能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却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核心素养是贯穿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根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粗浅了解了本书,下面就要细细研读。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
读《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有感
魏林娜
我从书中深刻领悟了教育的真谛,懂得了什么是信任的、平等的、均衡的、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懂得了教育如何真正实现对人的尊重,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写的:“整个社会和教育体制对于人的关怀、对于人的信任、对于人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场要赢在起跑线的竞赛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人文的深度,去厘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芬兰教育不倡导学生从小就与人竞争,而是注重启发协调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生命价值,建立可以一生遵循的正面学习心态。他们认为,竞争让人心的良善和互助丧失,使社会趋向功利和恶性竞争,不通过竞争依然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校正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习对每个个体的作用,以及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感受。通过学习眷注自己的内心,这是对人探索新知的深层次的追索。比如教师的学科教学采取“见树又见林,先见林,再见树”的方式,先启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整个学科有所了解,淡化细部知识演练,这和我们的思维截然不同。
读《鸦片战争》有感
范雪
本书首先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详细还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种种历史细节,深度描写了战争前后中英双方的戏剧化场景。对于大量事件、人物的描摹,显示出此次大战在两国内部都存在着的矛盾与复杂。另外,本书还以鸦片战争事件为中心,分析了中西方世界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对于与此次大战相关联话题的不同叙述、历史记忆,进而说明种种因狭隘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偏见。
这是一本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所谓的屈辱史,很多观点依旧新颖,更重要的是,读起来非常有趣,可读性极强。不敢妄加评论这就是最全面的历史,但相比教科书的感情色彩,此书要中性的多。书的主要篇幅叙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顺带讲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些叙述与观点是令人惊异与震撼的,第一,对西方国家社会帝国主义认知的叙述,与《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描述是相仿的,尤其是英国对殖民道义的反思是客观的,尽管践行起来并不够好;第二,大清自我封闭造成政权社会民众整体的愚昧无知,极为震撼,甚至以为不是读历史,是在看荒诞剧;第三,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和影响勾勒出了一个大概的轨迹,这个范畴的讨论,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剖析,更是对中国未来的思考,意识形态上歪曲,不知道会在何时报复我们,深深的忧虑。
第四篇:暑期感悟
暑期家教实践
这个夏天又过去了,应该说这个夏天是不平凡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南非世界杯的激情、舟曲泥石流的伤痛„„,每一件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但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只能是身外之事,我们最关心的应该是我们自己:这个夏天我们在干什么?充实不充实?虚度不虚度?我想每个人的回答都会有所不同:有的说我为了计算机过级看了俩月的C语言,有的的看了一夏天的网络技术;也有的人说他们去参加了学习培训;还有的人说他去工地打工,给别人装修房子„„,但我想更多人的会说他什么都没干,整日在家无所事事,找家人或和老同学聊天、逛街。但我想无论大家在干什么,都能在其中找到无穷的乐趣,都会干过一些有意义的事。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件事记录下来,作为我们未来人生旅途的一个回忆。
好了,闲话少叙,那就开讲吧!
与去年不同,今年我是去带了几份家教。去年我的正式工作是在上海办中信银行的信用卡。在大上海跟着我哥满城的跑,虽然没办几张卡,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向别人推销自己,我想这个经历对于我今后找工作也是很有益的。
现在言归正传。今年暑假我的主要工作就x 20 = 500
是带家教,一共三个:初二物理(即将升入)、初三化学(已毕业)、高一数学(在高一)。由于每天都要去,所以今年暑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累”。每天跑,天天跑,而且都是在正午太阳正毒时往返于家与家教之间的七里多地。在这一个暑假的奔波中还有生活的枯燥与单调,这又怎么一个“累”字了得呢。白天上下午去带教教,晚上又要备课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整日奔波在这今年异常炎热的阜阳城,这不能不算是一种煎熬。
但我认为这种孤独与苦累正是今后的人生
之路中必然的经历,也是我们能更好适应社会必备的一种素质,必定经受的磨练。人们不是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没有经历风雨的树苗,怎么能成长为抵挡狂风暴雨的参天的大树呢„„
说起家教的奔波,我真是感受到了人民教
师的辛苦。
首先,就是家教前的准备工作。在上学时
我就做过家教,因此,对于教书育人而言我还是比较熟悉的,也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付这些中学生我还是有信心的。我也希望能够真正的让他们在这个暑假学到知识,没有虚度这一个暑假。
我深知“不打无准备之战”的道理。在家
教之前,我还特意到网站上查了一些家教中的注意点,还有就是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所采取不同的措施。虽然事先我对他们的课程也有所了解,但为了有个充分的准备,我还是到新华书店看书备课。在那儿温习了一下中学的基础知识,对重点内容做下记录和标记,有时还会练习着讲些内容,对不足的地方做进一步修改,以达到精益求精。
第二,家教的流程。我先跟家教学生的家
长进行了交流并给学生进行了试讲,这样我初步了解到这三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初二的学生很机灵,脑子很灵活,对课程一点就透,所以我对他并无太大的顾虑和担心。
对于另外两个学生,她们的底子薄,基础
知识较差,对学习没有激情。对于这样情况我跟她们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她们的学习也很努力,只是家长对她们的要求太高,压力太大,有厌学情绪。对于这样情况我查了关于厌学的心理资料,也找到了相应的对措,及时的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在讲课时我对备课时准备的重难点进行着重的的分析和解释,让她们能听懂理解,同时总结了一些易背的口诀和顺口溜,也是想让她们能迅速的记忆并掌握知识要点。当然在课堂上我也会讲一些科学小故事,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能在快乐中
学习,其课堂效果当然不错。在课堂上我对她们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解答,对其不明白的问题认真的分析、耐心的讲解,同时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在课堂上我及时归纳总结题目类型,分析和解题思路。我会帮助她们先用通用方法解答题目,让她们能理解牢记基础知识;然后再教她们用简单方法来解题,以提高解题效率。
同时我会在课后布置作业,对课堂上的知
识要点做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强化学习的目的。
在这个暑期的学习中我看到了她们的明显
进步,比在刚放假时的学习成绩及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最后,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
让他们把我当做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与之沟通,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我还与学生家长及时的交流,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另外我还把教学进展及时地反馈给家长,有利于他们对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
我的家教过程也是有苦也也有甜。刚开始的几天确实又烦又累,但到了后来就习惯了。还有就是,有时候我讲了好几遍的问题,学生
似乎是懂了,但是过了几天我再提问她时,她又不懂了。这时我觉得自己很无力,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但转眼一想,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前自己学习的时候也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这时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经过一个暑假的付出与学习,我的学生最终得到了满意的收获,而我也明白了初为人师辛苦。
今年的暑期家教就这么结束了,但这个实
践对我个人的影响依然存在。我觉得这是对我很好的考验,能锻炼口才,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对自己知识的肯定。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而且,大学生做家教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补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肯定。
作为一名师范生,未来的教师。为了教好
学生,我们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要能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也要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任何事情绝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遇到问题时要静下心来慢慢解决,草草处理是不行的。我真正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内涵。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未来的路充满的未知,但我相信我会脚踏实地去兑
现我的承诺,努力做一名好园丁„„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08级物理学⑵班许龙
第五篇:《目送》读书感悟 李美(写写帮推荐)
陪伴与别离
——读《目送》心得体会
初三
李美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写在《目送》扉页上的话,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却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仔细想想,每个人的生命中有多少个渐远的背影,又有多少次不舍的目送?目送,背影,渐行渐远,这几个词仿佛道尽了天下父母与孩子一生的缘。缘于短短的这一句,我读完了《目送》一书。
《目送》由七十三篇散文组成,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满山遍野茶树开花”三章,整本书中流露出作者对待生命的那样一种澄净质朴的观念,以及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别的种种事件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的关怀。各辑的主题之间交叉串联,既叙说亲情、友情又勾连出对人生的感怀体悟,以及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注,整部集子具有厚重的生命意韵。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文中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但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让你体味到隐隐的悔恨与哀伤,正如作者所说,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目送》截取了作为女儿和母亲的龙应台在特定的场合下与自己的父亲和儿子情感碰撞的场景:在送儿子华安上小学时,儿子“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不断地回头”;等到他十六岁送他去机场时,儿子却径直往前走只留给母亲一个无法追赶的背影——这是一种多么无奈、难舍、失落、寂寞的感受啊!而在医院探望年迈的父亲时、在棺木前最后一次凝望父亲的容颜时作者静静的伫立、久久的凝望又多么让人心痛、让人不忍!一老一小,生命两端;母亲女儿,双重角色。在这样的两极交错的过程中,作者带领着我们慢慢领悟了生命中的伤逝与不舍。每一次的目送都是一次目光的凝聚,远去的那个人的身上承载了我们的关切与期盼,不舍与眷恋,就仿佛他的离开带走了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与生命。对此,作者发出了这样一种生命的慨叹“不必追”,这既是自我内心的不甘与感伤,也是一种毅然决然的放手的勇气。“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人生中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龙应台说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三代人,内心的情感一样汹涌澎湃,但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老一辈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殚精竭虑,作为“外乡人”却能够为儿女“在贫穷和战乱的狂风暴雨中撑起一面巨大的伞”,在文化传承意识中恪守古训——“教我们对人心存仁爱”,“教我们对社会心存责任”。龙应台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一种浓烈的责任意识,当龙应台去任教的大学报到时,父亲会因为自己是用运送廉价的饲料车送的女儿而感到羞愧,认为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故而“只把车子停在侧门的窄巷”。作为女儿的龙应台在对待自己老去的父母时,仿佛像是在照料刚刚出世的婴儿一般,温柔细致:为大小便失禁的父亲擦拭身体,让自己年幼的两个孩子陪外公说话,为完成父亲魂归故里的遗愿而不远万里返乡;而患上了老年痴呆的母亲更是时刻牵动着龙应台的心,为母亲摆起“胭脂阵”,为母亲洗头、按摩、看鸟、买棉质的内衣,每次探望完母亲总是要提前一天就开始安慰母亲等等这些细节,读之令人动容。华安、华飞这一代人,在经历由孩子向少年乃至成人的过渡后,开始抗拒母亲的呵护和唠叨,追求自我的独立。大儿子早已是那个头也不回的前行渐远的身影,还停留在母亲记忆中的“白胖的小卷毛”华飞,也会因为与母亲在一起时母亲孩子气的表现而觉得丢脸,一个箭步冲出五步之遥,指责她:“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的小孩!”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在面对这样的变化时是免不了要失落的,她想要走进自己孩子的内心,却总是被阻隔在外——好不容易自己的大儿子念的大学就是自己任教的大学,以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沟通和交流,却“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但是在《为谁》一文中,孩子也表现出自己温情脉脉的一面:看母亲在孩子们离开后,连菜都懒得买,懒得做,擅长烹饪的儿子花三个小时在超市挑选东西,又回家为妈妈一丝不苟地示范做正宗西餐。龙应台原本以为儿子是要自己学会后做给他吃的,没想到儿子却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
这样的对话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随着时间的流逝,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身份角色往往会出现交错和逆转,给予和付出是一个循环的圈。
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省,不如说它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情。我不知道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离别,但如果你曾转过身去与那双眼睛相对,你会明白,那些目光,你无法承受,我们都无法承受。所以,当龙应台以一个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儿的目光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慢慢离去时,那种无言的震撼才会更加猛烈地击中我们内心中最柔软的最难以割舍的地方。而目送,则成了爱最惨烈的割舍,成了最无法言说的忧愁。全书的感情基调仿佛就是“陪伴与别离”,所以尽管是散文集,但每篇文章都沿着这个基调串联起来,精彩绝伦,异彩纷呈。
《目送》写出了每个平凡的人在生活中都会遭遇的脆弱和失败,心痛和寂寞,失落和放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在龙应台的笔下都用最朴素的方式绽放出了最动人的诗意。读《目送》一书,你会看到感性而又素朴的文字背后,作者对人生的深长之思和瞬时感悟,这些对人生的体悟,刚柔之间,漫溢出幽微与深邃,忧伤和美丽。对于谙熟佛教经义的龙应台来说,她所历经的这些人生遭际、所感受的这些最平凡却又最动人的情感,也许是九生九世前佛祖就已安排下的火中栽莲。
手释《目送》一书,心思却泛起了涟漪。同样已为人女与为人母的自己,难道不也是每天正目送孩子和父母渐行渐远吗?想到终有一天孩子会疏远自己,而父母将与自己永远的别离,不免愁绪萦绕。其实,人的一生又怎能脱离于自然规律之外呢?生老病死,都是绕不开的道。我们能做的就是懂得珍惜,在每一个生命健在的时候去善待他,让他活出最美的状态。陪伴是最好的爱,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我们都应多陪伴他们。到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时,不会因爱的缺失而遗憾和悔恨。
人生就是一个陪伴与别离的历程,让我们用爱陪伴,不伤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