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自由秩序原理读后感
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绝不是玩票,而是见解卓著。
哈耶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社会哲学理论的独到见解。在《自由秩序原理》一书中,他认为社会存在自发的有益秩序,这种秩序是文化进化或者说是社会进化的产物。自发的有益秩序不只是集中在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而是存在于很多个独立人的知识之中。市场秩序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通过对“适当”规则的规定从而赋予自发社会秩序以一种“有助益”的性质的观念。从某个角度来说,哈耶克的社会理论问题讨论了三个概念:自由、一般性规则和竞争。其中,一般性规则一开始是因为其它原因或者完全处于偶然被采用,而后得以延续,是因为实施它们的群体比其它群体发展得更成功。
①自由的定义
本书第一章探讨了自由的定义,它指的是最原始意义上的自由,仅指人与他人间的关系。这意味着,人在特定时间选择的各种物理可能性,与自由没有直接关联性,不存在约束和强迫的意思。哈耶克所指的自由并不是指一切好的东西,也不是意味着一切弊端或恶行就不存在。它和个人自由、政治自由和内在自由不同。
②自由的价值
作者为了论证自由的价值优于设计的价值,主要是从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责任和自由两方面进行了辩证的阐述。作者赞成J.L.Talmonde的观点,认为明主在抱有绝对一致的集体目标时,才能实现。这种明主是理性的,是强制才能有效的。据此,作者提出理性发展成为一套被社会普遍采纳的社会理论,这过程并不是人的智慧预先设计的产物,因此不能将它归之于一种更高级、超自然的智能设计;社会理论的出现可能是适应性进化的结果。唯理主义传统假定,人是生来就具有智慧和道德,这使得文明成为人类谨慎思考的结果;经验主义则认为知识是不断探索、失败而积累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优越的制度和工具中。这些制度对
社会的作用并不以人对它的认识程度而转移。
对于责任与自由的关系,作者认为自由不仅表示个人享受了选择的权力,也选择了所应该承受的负担,以及这种负担会带来的后果,可以说,自由和责任是不可分。在显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所处阶层不一样,是和责任有关。在一个等级社会中,每一个等级都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产生了组织阶级的区别,而这正是贵族制传统产生的根源,这种传统通常是因为八邪人享受了特权而不必为他人提供服务,本身的利益只有增长却没有损耗,贵族就是靠如此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
③自由与劳动和资本
作为经济学著作,不能少了探讨劳动和资本的问题。书中第八章“雇佣与独立”实质上探讨了个人在劳动和资本上的自由问题,只不过用了比较表面的术语。在这一章节里,作者特别提到,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期望被雇佣者采取没有规定管理的行为,也就是说,被雇佣者只能去做分派的任务,除此之外的工作无需涉及。对于劳动与自由的关系,作者还举了公务员的例子,他说一旦公务员成为被雇佣者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群体,同时他们作为公务员身份的权力也被被雇佣者主张,那么一般来说,公务员利益的涉及就会加快。因为这不被认为是为了公务员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公众而改变的,因而就有了利益的外溢性特征,受益者扩展到了公务员以外的人士。
对于自由和资本的关系,作者自第八章以后都有很多涉及。在第八章里面,作者提到,当时社会存在一种观点:大众到达了高品质的生活水平时,会拉低富有者的生活水平;富有阶层的出现会剥夺他们应有或已有的东西。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在一个社会中出现少数人享有财富是正常现象,这些财富并非是抢夺于他人,或者他人不可享受的东西,它是先锋创新所得的产物。
此外,作者首先认可了受雇佣的人群是绝大多数,并且认为这种受雇佣不是马克思认为的剥削过程,而是生活更好的改善的过程,进而提出受雇佣者在民主社会里面成为能影响立法的群体,因而能影响全社会的观念取向。因此,在是否被雇佣的问题上,有的人喜欢选择雇佣,因为这意味着避免责任和压力,同时生活也过得能满足自己需求,但是这个世界又不能缺乏独立的人,即独立运用自己财产权利进行决策的人,独立的人是把生活和工作都混合在一起的人。作者认为
雇佣会影响一个人的原创力和主动精神,只有独立的人才保有创造力和实践力,因此作为占社会支配地位的各雇佣成员的观念应该尽量不影响独立的人的自由的精神。
④自由与法律、宪政
在讲述自由和法律、宪政的关系时,作者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保护个人免受强制之苦的前提,并不是他拥有财产,而是使他能够实施任何行动计划的物质财富绝不应当处于其它机构或个人的掌控之下。如果政府运用强制权力干涉大众的生活,这种干涉是不可预见和避免的,就会导致最大的伤害。因此,要有一套基础性原则对政府的干涉加以制约,这就是一部“确定的宪法”,它是任何自由政府的必要基础,它同时也意味着有限的政府权力。任何安排和分配各项权力的宪法,都必须限制所有权力机构的权力。
在这些法律和政策之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经济政策与法治这个论点。古典学派主张经济的自由发展。作者认为经济需要约束,虽然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可以让人们得到公认应得的收入,但不能认为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会比自由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更好。在法治的约束下,市场可以发挥更大的效用,但是人们越不能期望收入的公平。
⑤自由与福利
作者认为福利国家的诸多福利活动会对自由构成威胁,原因在于福利活动从表面上看是纯粹的服务性活动,但实际上它们是对政府的强制性权力的实施,而且具有排他性权力性质。在福利保障方面工会也起到重要作用。哈耶克认为工会的首要职责是防阻强制和暴力的作用。工会对自由的影响表现为通过其在提供各种劳动方面所确立的有效垄断而抑制竞争的功能,使其无法成为配置所有资源的有效调节手段。
税费也起到保障的作用,这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收入再分配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用大部分财产收入莱维特定阶级服务;还有一点是用这个收入来直接补贴特定阶级。但是政府在实行税制的同时可能会遏制投资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的财政政策强有力地遏制了私人资本进入有利可图的广泛投资领域。
最后,作者谈到住房、自然资源、教育与自由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住房租金限制是政治上必须的措施,公房和建筑补贴的提供更加是国家福利政策中永远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资源也是一样,人们不断消耗各种资源,因此,对可以消耗的资源的知识无限地增加,部分原因是人们正在以极快的速率耗用者可运用的资源。作者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观点是:政府不再充当教育的主要管理者和提供者,而应该成为个人的公正保护者,要执行这一点可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补贴,因为补贴教育的回报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自由的最终目的在于扩大人们超越前人的能力,对此,每一代人都要为知识的增长和道德观念与审美观念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一点上,任何权力机构都无权决定什么观念应该被传承,只有经验才能决定什么观念会被接受。
⑥自由概念的探讨
相对来说,目前西方人对自由的理解显得更有创意,更具个性,这应该和自由的文化观念有密切关系,他们喜欢突破常规,总想出各种各样古怪的自由方式出来,而我们习惯中规中矩。我以前认为对自由概念的理解要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来看,在读了《自由秩序原理》之后,发现自由潜藏在政策,劳资,法律,福利等诸多因素之中,那么考虑到这一层面,要分析自由的概念就又多了一层意味和深意。
第二篇: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自由秩序原理》读书笔记
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对自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哈耶克在本书中所研究的“自由”,需与政治自由内在自由以及作为力量或能量的所谓“自由”严格区分开来。自由与政治自由混淆,将导向摧毁真正的个人自由的人民民主。与内在自由混淆,倾向于决定论。与作为力量或能量的所谓“自由”混淆,为社会主义者实施强制提供了理由。自由,乃一否定性概念,即他人的强制的不存在。在现实中,我们只能够将强制减至最小程度,因为强制只能用威胁使用强制来防止。
通过本书的阅读,是我懂得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无知。不存在全知的人。知识分散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此种知识的分工特性使我们不能认为,我们中有人有足够的智慧来设计一种完善的制度。并且没有人能够有能力获知他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因此只有通过每个人的自由行动所产生的创新,才能使传统和制度获得累积性发展。
哈耶克提出,制度非某些人设计而成,而是产生与人们的自由行动。制度中必有我们的理性不及之处。我们不能认为我们能够通过理性发现其意义,便决定其存废。不具强制性的道德规则亦因为我们理解不及,不能通过理性加以否弃。道德规则使得人们的行动具有某种常规性,从而可以为个人所预测。我们力图改善文明时,应“旨在点滴的建设,而不是全盘的构建”。必须辨清唯理主义的谬误。
哈耶克主张的平等乃法律面前的平等。而社会主义者主张的物质平等会使不同的个人在法律上得到区别对待,使某些人受到歧视性强制,另一些人建立起特权。取消私有财产继承制会使他物,如权利等世袭化,从而造成更严重的不平等。报酬与品行相符合一说之荒谬在于并不存在客观的品行评价标准。在分配必然使个人的报酬取决于某个上级的好恶,而非市场对其产品或服务的公平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亮点在第一部分,尤其是其中个体主义的知识论部分的技术分析,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有力武器。但其关于法律法治的观点,却很缺少内容,这可能是因自哈耶克对法学的不擅长。而且他在此书中对于一般性法律原则的过度追求,正如他在《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对市场秩序的过度推崇一样,在摆脱了旧有的唯理传统后又给“自由”套上了新的枷锁。他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几十年前研究得出的并在此书中多次重复的结论:市场、法律、语言和国家都是人们行动的产物,而不是对原则思考的产物。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论这种说法对人或人类的尊严造成了何等的羞辱,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文明的发展和维系往往不取决于人类智慧的设计,而更多取决于我们是否能为未知与偶然之事象的发展提供最多的机会。无论尽如人意的偶然之事是否适时发生,然而我们必须对它们的发生有所准备。
第三篇:自由与秩序讲稿
P1: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对立?冲突?统一?共生?——孰重孰轻? P2:
自由:权利、无拘束、动态。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
自由包括不受外界约束和控制及可以自我作主地去行为两方面的含义。卢梭在其著作《山中书简》第8书中说到:”自由不仅在于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尤其在于不屈服于别人的意志。自由还在于不使别人的意志屈服于我们的意志;如果屈服了,那就不是服从公约的法律了。”亦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时候同时也实现着自由……没有一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只是反对别人的自由。
秩序:义务、有限制、静态。治之经,礼与刑。——荀况
西方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认为,秩序就是有差别的各个部分得到最恰当的安排,每一部分都安置在最合适的地方。对于秩序的内在深义,即使各有各的不同观点,但秩序总是意味着某种程度的关系的稳定性、结构的一致性、行为的规则性、进程的连续性、事件的可预测性以及人身财产的安全性。正是有了稳定的秩序以及其显示出的良好的发展态势,才是人类社会与世界不断向前发展的保障性因素。P3: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从传统的思路上来看,大致也有基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为出发点的区分, 但此二者都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集体主义的自由与秩序观: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 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时, 主张个人利益首先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要求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中, 把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集体主义也蕴含着特定的政治和经济主张, 认为政治的核心是权力, 尤其是对权力的争夺。自由必须以秩序为优先, 秩序才是所要关注的核心和终极价值。于是, 稳定便压倒一切, 稳定就是一种秩序。
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认为解决自由与秩序关系就是采纳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个人服从普遍意志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康德以自由这一概念作为其道德和法律哲学的核心,却又不容忍人们怀疑国家主权的来源,要求人们用改良的方式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更改国家,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对于其臣民只有权力,忍受立法权的滥用是人民的义务。黑格尔国家是现实存在的实现了的道德生活,是自由的体现,是理性的,是人的意志及其自由的外在表现中的精神理念。人具有的全部精神现实性都是通过国家才具有的。在黑格尔看来,公民是为国家而存在的。P4:
另一部分哲学家沿着相反的方向看待个体与整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古希腊智者学派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蕴含着以个人理性审视世界的意味。个人主义的自由与秩序观:以个人为优先, 其次才是集体或社会, 人们不能因为集体利益而对个人正当的利益有所损害。
洛克假设说,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人独立、平等、自由,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所有权。然而自然状态之下,有许多缺陷、不便和危险。于是人们结束自然状态,缔结一项契约,根据这一契约人们共同组成团体,建立国家。人们联合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在这方面,自然状态有着许多缺陷。
贝卡里亚更是直截了当地说: “一切合理的社会都把保卫私人安全作为首要宗旨。” 密尔则从个人优先于社会的角度阐发个人自由,将个人自由置于首位,主张国家应为了个人而存在,应当尽可能少地限制个人自由。他认为,国家的价值,从长远看来,归根结蒂还在组成它全体的个人价值。P4:
哈耶克刻意把哲学、法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熔为一炉,根本目标是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加以捍卫、整理和阐发。其目的要展示给人们一个原汁原味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哈耶克用“自生自发秩序”概念表征这一思想体系。西方学术界对哈耶克的这一概念评价之高几乎达到了神化的地步。
1,自由制度是自生自发形成的结果。绝对不是人为设计的结局,人为赐予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2,自由意味着对控制个人努力的否弃。这意思是说,自由是个人努力和个人行动的自由,控制人者对人的横加干涉,不会有自由,要自由,就必须否弃人为干涉和控制。3,自由的功用是免除灾难。消除专制所带来的一切灾难的唯一有效的武器和手段就是个人自由。4,自由与责任二者一致。享有多少自由权利便承担多大责任,这是自由的本质规定之一。自由与责任分离,有自由者不承担责任,承担责任者无自由权利,这是封建集权专制的根本特征。5,自由社会的本质不是抽象能力,而是用其能力为他人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哈耶克对自由与秩序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对前两种自由与秩序观的超越。对集体主义而言其更多则是从一种个人主义方面来避免其内在的对个人的一种漠视;对纯粹的个人主义而言, 则是将个人主义分为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基本上沿循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进路, 强调个人目标乃至自我利益的追求, 就社会长远的演化过程而言, 有其贡献;二是继承奥地利学派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观点, 主张个人主义式的社会分析, 是理解社会的唯一进路。在哈耶克的自由理论中, 自由是一否定性的定义自由意味着任何人不受任意的强制。对于秩序, 他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人为秩序, 一种则是自发秩序。前者是在唯理主义者的固有结论下的一种自然的推导, 是对人类理性建构作用的过分乐观;后者则是一种演化论的思维, 除了对经验和传统的尊重之外, 还有对理性所不及的领域的秩序的形成与演化的准确描述。P5:
美国哲学家杜威:社会由个人组成,由此可知,社会必须为个人而存在,或个人必须遵奉社会为它所设定的各种目的和生活方法,又或者社会和个人是相关的有机的,社会需要个人的效用和从属,而同时亦要为服务于个人而存在。
庞德:一种文明的理想、一种把人类力量扩展到尽可能最高程度的思想,一种为了人类的目的对外在自然界和内在本性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的理想,必须承认两个因素来达到那种控制:一方面是自由的个人主动精神、个人的自发的自我主张;另一方面是合作的、有秩序的、组织起来的活动。如果我们想要保持对自然和本性的控制,使之前进,并流传下去,那么对这二者就都不应该加以忽视。
哈耶克的理论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哲学,然而却是一种试图把个人理解为一社会存在的哲学。他认为,自由主义最主要的一点是:个人自由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的混乱,反而能够导致最适合演化需要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是文明进展最有效的原则。换言之,哈耶克的个人主义社会理论所依据的并不是先定的个人权利之公理主张,也不是任何理性体的人之观念,而是一种旨在表明为什么维护文明生活要求有一个增进和平共存的政治秩序的社会理论。P6:
自由与秩序两者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根据。秩序是人类实现自由目的的手段和条件。“自由只有通过社会秩序或在社会秩序中才能存在,而且只有当社会秩序得到健康的发展,自由才可能增长。”自由则是人类之所以要建立秩序的目的所在。自由对于人类而言具有终极的价值,人类社会的一切制度设置和秩序安排,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自由本性的实现。P7:
自由与秩序两者相互渗透。秩序总是实现了人类某种自由的秩序,而自由又总是在某种秩序中的自由。如果只有秩序,没有自由,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只有自由,没有秩序,社会就会陷于混乱。P8:
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 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在自由与秩序的关系问题上, 哈耶克认为不应该单独讨论自由与秩序两者的关系, 而应该放在法治即一种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才有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把其关于两者关系的得出通过一种人为的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秩序的关系来进行论述。法治的引入
法治与自由:法治不是限制或取消自由,而是维护和扩大自由。这是因为在所有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 哪里没有法律, 哪里就没有自由。总之, 关于自由与法治的关系, 可表述为, 自由是法治的基础, 法治则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没有自由的法治, 比赤裸裸的压迫更加恐怖,因为它于表面的堂皇中侵蚀着个人的权利;而没有法治的自由, 也不可能是一种有所保障的自由, 最终也会被其他诸如强权所危害和吞噬。
法治与秩序:在法治与秩序之间,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两者同样也是一种相互的关系: 法治之下,才能形成一种具有约束性的以及有稳定预期的秩序, 而这种秩序并不是强加于人的, 而是与传统、习俗等都密切相关。这样在保障了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按照其不危害他人意志和行为的自由;秩序对法治而言,除了法治的结果外, 更多的还有这样一层, 即一个良好的秩序是自发的秩序有助于为法治的实现形成一种至少不会造成阻碍作用的外部条件和内在气质。P9:
在法治的环境中, 自由与秩序是一对相生相克的概念体, 并且在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自由通过法治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秩序,这种秩序之下, 每个个体得到充分尊重的同时, 自然也就会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形成和演进, 且这种不断自发形成和演进的社会秩序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对一般规则的遵守, 从而保证自由始终能够得以保护而不受到其他强权的任意干涉和损害, 还能使得对秩序的一般性及合理性要求通过法治对自由进行一种约束而达致;秩序成为法治下的秩序, 反过来同样能够在满足秩序的形成和演进中确保自由不被任意侵损, 使得两者相互促进而相得益彰。P10:
当代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法制现代化的任务极为艰巨。这就需要有一个充分行使公共职能的强大国家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现代的、理性化的、法制化的政治架构来推动法制的转型,需要国家和政府自觉担负起正确引导法律发展方向的时代责任。只有这样,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才有现实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提出构建体现自由的法治秩序的命题,其基本要求有:
秩序是实现自由的基础;我们认为自由的关键是意志自由,而意志自由意味着选择自由。法律通过授权性规范为主体决定自己行为提供了多种合法性模式,用明确而肯定的语言确定了在各种预设条件下的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这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和盲目性,增加了可预测性,从而为主体自主选择自由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法律条件和制度保障.法治下的社会较易适应文明的挑战,因为它的成员能够在个人自由的自我空间中发挥创造力,而各成员也易在自由的社会秩序中相互协调,所以整个社会比较有活力。换句话说,愈能保障个人自由的社会便愈能产生丰富、进步的文明,同时社会也愈有帮助大家合作的秩序。自由是评价秩序的基本尺度;马克思也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那里的法律成为真正的法律,即实现了自由,哪里的法律就真正地实现了人的自由。”在现代社会,法的现象是确认、扩大和实现主体自由的重要机制,社会主体正是借助于法并在法律的范围内来实现自己权利的。因而,自由是法的现象的重要价值内容,法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确认和维护公民自由的法律才是“良法”。体现自由的秩序是当代法治的价值取向。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境下,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总是变动的,抽象地讲,很难说哪个是第一位的,哪个是第二位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实际上还是一个社会本位的社会,个人仍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集体,依附于社会,个人独立人格缺乏。在现实中对集体利益的保护,会导致对个人利益的侵犯,对社会秩序的强调也会导致对个体权利的漠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大趋向毋庸置疑地将变得更加自由,人将更为独立和更为个体化,更具有进步心和独创性,我国的立法取向应该注重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法律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理性规则,它同样也应该有民胞物与的人文情怀和人性关怀!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取向已经发生这样的变化,从宪法中公民权利位序的变化,物权法草案中私有财产和公有财产同等保护原则的提出,这都表明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
第四篇:《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思想观点综述与读后感
《自由秩序原理》中的思想观点综述与读后感
内容提要:这篇综述首先简要介绍经济学家哈耶克,然后对三篇相关论文进行一个思想综述,其中谈到了哈耶克是怎样论述自由、秩序和宪政,论文作者又是如何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谈论自由;在《自由能不能当饭吃》一文中,作者深刻剖析了自由的含义与价值;最后一篇文章谈论哈耶克的自由和法治观。综述之后是本人的一些思考与浅见。
关键词:《自由秩序原理》、自由、秩序、宪政、法治
哈耶克(1899-1992)Hayek,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先后获维也纳大学法学和政治科学博士学位。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先后任维也纳大学讲师、奥地利经济周期研究所所长、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等。1938年加入英国籍。哈耶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者,也是20世纪罕见的社会科学家。虽然哈耶克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的学术贡献却远远超出经济学范围。他毕生发表了130篇文章和25本专著,涵盖的范围从纯粹的经济学到理论心理学,从政治哲学到法律哲学,从科学哲学到思想史。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方方面面,哈耶克都见解卓著。
关于哈耶克的《自由秩序原理》一书,我阅读了部分章节,由于外文译作难免晦涩,我另外阅读了多篇关于此书的论文、书评、读书笔记,以下就其中最有价值的几篇作一个主题综述。
上海市宣传党校一位匿名作者在《自由、秩序、宪政》一文中,这样概括哈耶克的思想: 自由:在哈耶克看来,所谓“自由”,指的是“一个人不受制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即如果一个人不受制于不正当的强制,那么他就是自由的。私有制与自由竟争制度是对自由社会的重要保障。“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手里,才没有人控制我们的全权”,即只有作到经济权力的分散,才会有自由竟争的制度,社会中个体才会免于被独裁。哈耶克反对计划经济,他认为计划经济使得人们只关心财富分配的结果,忽视对行为规则的遵守,破坏了社会法治,同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增加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权,导致政府的强制,最终会破坏自由。
秩序:哈耶克将秩序分为“自生自发秩序”和“人造秩序”。“自生自发的秩序”是人之行动而非意图的后果,它能为不同的个人实现其各自的目的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它对应的是内部规则,哈耶克把它具体称为法律;而“人造的秩序”却恰恰相反,它是人为设计的结果,是一种有助于实施某个先行确定的具体的目的的集体工具,它对应的是统治者制定的规则。哈耶克主张尽量维护自生自发的秩序,警惕刻意设计的人造秩序对文明的破坏。
宪政:宪政的含义就是“以法治国”,意味着,政府除了依法办事之外,不得对个人实行强制,这意味着对政府权力的限制。而计划经济与法治背道而驰。
此外,对于“自由”,作者进行了这样的补充与思考:
1、两种自由观、两种自由传统——英式传统和法式传统。前者的含义是“Freedom from”,免于做什么的自由;后者的含义是“Freedoms to(do)”含义是做什么的自由、参与的自由。-1-
哈耶克在两者之间选择了支持英国传统。
2、自由与民主。在哈耶克眼中,民主与自由是完全不同的。民主关心的是谁去掌握公共权力的问题,它强调的是公共权力要由民众来行使;自由关心的公共权力的界限问题,它强调的是公共权力不能超越一定的界限。自由是民主的条件,民主是自由的保障。
3、中国“自由主义”的匮乏。传统中“自由主义”的匮乏让中国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遭受了深重的苦难。首先,传统的中国社会的高度整合,缺少多元化,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平等的契约交往,政治力量单一。其次,罪感文化的缺乏,缺乏一种“求放心,强者反己”的自省自警精神,所以自古就响荡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高呼。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的国家,一方面需要树立中央权威,用国家这个机器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集中权力不可能把商品经济带向秩序化,不可能把中国社会引向民主化。在西方发展模式之外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殊情况的独特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良性发展道路,还需要艰辛的努力。
《自由能不能当饭吃——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一文中作者有三点认识:
第一点,自由不是面包,不能当饭吃,但自由可以创造数量巨大的优质“面包”。哈耶克在书里开门见山地说:“在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任何对于自由的限制,都将减少人们所可尝试之事务的数量,从而亦会降低进步的速率。换言之,在这样一个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行动的自由之所以被赋予个人,并不是因为自由可以给予个人以更大的满足,而是因为如果他被允许按其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一般来讲,他将比他按照我们所知的任何命令方式去行事,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
第二点,要真正获得选择“面包”的自由,还需要信息。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优质、对称的信息,即使在自由社会,你也很难真正的自由,很难选到自己想要的“面包”,“面包”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形而下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
第三点,如果你生产不了面包或者不愿意生产,自由将给予别人生产的权利,仍将促进整个社会的福祉。哈耶克在保护“罕见”和“稀少”的问题上,体现了对公共意志的警惕,公意不能损害个人自由。坚持自由,首先必须坚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乃是获得真知的前提”,我们不能确定“稀少”“罕见”的尝试的最终价值,哈耶克认为,某些少数人进行“罕见”“稀少”的尝试,对社会往往最有价值。
朱苏力的《<自由秩序原理>书评》一文,主要是谈的自由和法治:
一、哈耶克独到而深刻的“自由”观念。《自由秩序原理》一书的基本命题是,自由使得每个个体都能更充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空前的实验和创造,积累对于自己有用的知识,并由于人类具有模仿能力,也就是积累对于人类有用或潜在有用的知识,使得他人和人类社会从中获取应付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危险。例如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可能为群体生活提供了一种backup,而使得群体在情况变化时免于灭顶之灾。
二、哈耶克谈法治。哈耶克列举了“真正的法律”的一些特性:抽象的一般性规则,具有公开性、可预测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于对于自由原则的高度重视,哈耶克得出对程序的轻视。
“自由”一直是本人认为最美好的词汇之一,它让我联想到“理想”之类灿烂的词。古
往今来对自由的定义林林种种,结合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境遇,个人处在不同的心情,对“自由”这个词就有不同的感受。华莱士在受刑就义时高喊“Freedom”,他的自由应当指苏格兰人民反抗霸道的英格兰统治的自由。当人们有自由的时候,才可能敢想,才可能去做。我记得曾听说过的一段介绍中国历史的精彩的言论: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加强,通过严刑酷法和大兴文字狱等让人不敢反,通过以宗族制为基础的整套社会结构让人不能反,通过读书仕途科举八股让人不想反,这“”不敢“不能”“不想”就是对自由进行限制的生动写照。自由似乎总暗暗有着叛逆的内涵。哈耶克在谈论自由的时候,非常理性地指出了自由的价值——backup。它为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供了一种非主流的可能性,当情况变化了、当目前的状态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当社会呼唤进步的时候,特立独行也许就是改变的思路,甚至是变革的领导。所以保护对另类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忍痛“护”爱,但是如果人人平等、天赋人权这样的思想深入人心,自由原则也是理所当然的。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学者的代表人物,中心主张是市场经济自由原则,反对计划主义经济,由此引发许多中国学者对中国经济的反思。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虽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开始转型,却饱受诟病,甚至有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面对众说纷纭的局面,还是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市场经济有巨大的优势,计划经济也有重要的优点,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吻合点,是对当今执政者的执政能力的考验。那么应该依照什么样的原则来寻找这个吻合点呢?先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人有一笔钱,他想进行一些投资,让自己更加富足。这时他可以选择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买房,还可以存银行赚利息,还可以组织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创业,等等。每一种投资的方式其实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影响的不同。比如如果这个人投资买房,那么他可能就要承担数年还贷的压力,那么这几年他的经济状况或许就比较紧张,承受不了严重的意外,当然如果成功还完贷款,他可以拥有一份丰厚的不动产。如果这个人投资股票,那么就要时刻关心股票行情,在大喜大悲中锻炼自己的心智,如果这一切是他能够承受和不影响正常工作的,他可以选择投资股票。一个国家的运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是以GDP为本位还是以综合国力的提高为目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重要还是经济公平更要紧?是促发展摆在第一位还是保稳定摆在第一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怎样做,而在于要什么。要什么才决定了怎样做,无论怎样做都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无论怎样做都有这种做法的有点,只有要什么这个价值观的选择上,可能出现偏差,引起动荡。中国目前的情况,稳定应当摆在第一位,没有稳定的国内环境,保障不了经济的发展。任何政策的制定,都应当最大限度地考虑实际情况,见好就继续坚持,见不好就立即调整改变。而一切评判好坏的最终标准,应当是“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朱苏力:《<自由秩序原理>书评》,法律书评频道,法律图书馆网
2、匿名:《自由能不能当饭吃——读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 《南方周末》,2004年8月12日版
3、匿名:《自由、秩序、宪政——<自由秩序原理>读书报告》,中共上海市宣传党校网
第五篇:《自由论》读书笔记
自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以赛亚·伯林是我喜欢的一个思想家,他是20世纪伟大的为自由辩护终生的哲人。他的《自由论》、《自由及其背叛》、《启蒙的时代》等都是延续着相同的主题——如何维护得来不易的自由。
虽然是哲学书籍,但却没有古奥不可解、拖泥带水般的拖沓弊病。阅读伯林的书,让你感受到的是他语言风格的清新流畅,以及他的思维的缜密及凌厉。
《自由论》是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论》的修订与扩充版,在其基础上增加了《自由立于希望与恐惧》一篇,“论自由的其他作品”四篇,“传记性附录”三篇,《伯林及其批评者》一篇,以及一个资料翔实的“索引”。在英国政治思想史上,本书被誉为继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穆勒《论自由》以后第三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伯林因此成为二十世纪复兴古典自由主义价值的最重要思想家之一。
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1909年6月6日--1997年11月5日),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出生于俄国拉脱维亚的里加(当时属于沙皇俄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0年随父母前往英国。1928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文学和哲学,1932年获选全灵学院研究员,并在新学院任哲学讲师。二战期间,先后在纽约、华盛顿和莫斯科担任外交职务。1946年重回牛津教授哲学课程,并把研究方向转向思想史。1957年成为牛津大学社会与政治理论教授,并获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担任牛津大学沃尔森学院院长。
在本书开始的部分里,伯林思考了信仰问题,反思了革命的逻辑。当人们迷醉于狂热的革命理想的时候,其他目标与价值都被遗忘了,尽管人们承认其他价值是有意义的,但是在高尚的革命理想下,人们感应到的是一种宗教般的信仰。“越来越多的人甚至准备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赢得这种安全感,让广大的生活领地受制于那些不管有意无意但系统地挤压活动疆界的人,这些人操纵人类,把人类训练成整体模式中的一个更易整合的部分——可以互换,几乎可以预制的部分。”“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并不是更多的信仰,更强有力的领导或更科学的组织。它需要的是与之相反的东西——少一些弥赛亚式的热诚,多一些开明的怀疑主义,多一些对特异性的宽容,在可预见的将来特别地多一些达到目标的办法,为那些其趣味与信念在多数人中很难找到共鸣的个体或少数人实现他们的目的多留一些空间。”这就是著名的柏林的价值多元论。
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是针对长期统治西方思想传统的价值一元论提出来的。1
柏林认为,基本的人类价值是多元的,诸如自由和平等,它们既不能按照一种绝对的等级加以排序,也不能被转换成一种具有共同特性的单元。这不仅适用于整个文化即价值体系的层面,而且适用于某一特殊文化或个体的价值。各种一元论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有一条,正确的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真正的价值结构只有一个。正是这种主张,当得到狂热的表达时,导致原教旨主义、迫害与不宽容。多元主义要预防的就是这种危险。它是自由主义与宽容之源:不仅仅是那种等待错误被改正的不稳定的宽容,而且是那种深刻的、持久的宽容,这种宽容接受并欢迎那些与我们自己所奉行的生活见解根本不同的生活见解。对于人类来说,追求一种唯一的、最后的、普遍的结果,无异于是追逐海市蜃楼。有许许多多的理想值得追求,而且其中有些理想是互不相容的。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可以很容易得出理想是多元化的结论。人是自己的人,是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活着,有权利去追求自己坚持与钟爱的任何理想,这是人的基本的权利。任何人没有任何理由把其他人的自由和幸福扛在自己的肩上,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人作出选择。对于伯林来说,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宗教迫害、纳粹政治以及苏联在斯大林统治下的极权主义正是绝对主义价值观的结果。在伯林看来,不同价值的不可比性和矛盾性,决定了人们必须时刻面临着选择,并且必须去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的真理供人们来依据,这样的选择完全是一种意志活动,意愿是唯一的标准。他把选择能力和对生活方式的自我选择视为人类存在的构成要素,看作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征。正是基于这种选择活动,人们的行为和性质中才产生了不确定因素,人类也因此为自己创造了多样的本性,这就决定了人在本质上是自我改变的和永未完成的。
而本书的主题——自由,则是伯林最为人所知的思想贡献,即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作者用大篇幅阐述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区别与联系。之所以要区别出这两种自由,是因为它们都是西方思想中的要素,尽管它们是对不同问题所做出的不同解答,但人们却常常把它们二者相混淆,而其中任何一种自由被滥用都会引起恶劣的后果。
按照伯林的分析,这两种自由的区分对应于两个逻辑上相互区别的问题。如果有人问:“是谁欺骗我?”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可以说明“积极自由”的内容。一些人可能会回答:“我欺骗我自己”,这就是积极的自由。如果有人问:“其他人干涉我的生活到什么程度?”答案就将说明“消极自由”的内容。有人会回答:“很少”,这就是消极自由。消极自由涉及的是机会,而积极自由涉及的是能力
和资源。伯林还认为,手段不构成对自由的限制。因为手段是与自由的运用有关,而不是与自由的拥有有关。如一个人太穷或太无知而不能利用他得到的自由,那么并不能说他没有自由。门仍然对他开着,虽然他不能走出去。
不可否认,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是任何有尊严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逃避的问题。“一个社会为这两个问题所做的答案便可以决定这个社会的性质是自由的还是专制的,民主的还是暴政的,世俗的还是宗教的,私有的还是共有的等等。这两个概念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道德上均被歪曲过,并向其反面发展。”在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分析中,伯林始终强调“消极自由”是更为真实的自由,“在我看来,‘多元主义’以及它所蕴涵的‘消极’自由,是比较真确的、比较合乎人性理想的主张,要比那些在大规模受控制的权威结构中,把寻求阶级、民族或全人类‘积极’自我表现作为理想的人士所持有的目标,更为真确、也更合乎人性。”正如他所解释的那样,“自由”二字的任何诠释,不论多么特殊,都必定包含最低限度的“消极”自由,即一个人必须拥有一个不受人干涉的领域。而“积极”自由的概念,有时只不过是残酷暴政的华丽伪装而已。
作为英国政治哲学家和思想史家,伯林思想在当代英国哲学界可谓独树一帜,伯林的《自由论》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理论著作,是一篇货真价实的“自由主义宣言”。
纵然柏林的自由价值超越了一元论,却仍然受限于多元论的天空下。因此我想,自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并不是完全没有束缚,然而恰恰是这个限度才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