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参考了几篇文献之后,我觉得,自我同一性,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连串的感觉。是对“我是谁”的回答,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
然而,剧烈的社会变迁使人们更容易发生认同危机,结果导致稳定的丧失,个人价值的改变和不确定情绪的出现,特别是青少年。一个人到了青年期,生理上的成熟总是破坏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同时因为社会的冲突和要求变得困扰和混乱。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他们不能正确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生活角色。否定自己,或服从别人的意见,或回避矛盾,拖延时间,他们无法“发现自己” ,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有些人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 形成了社会不予承认的, 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这是十分糟糕的。
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我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根据社会的限定和需求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即自我同一性需要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复杂混合,也需要自我与社会的整合。所以,青少年必须通过积极的探求、亲身的体验来获得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
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的确立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同辈群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其中,学校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作为一个未来的教师,我觉得,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把我们所拥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且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学校中的归属感都会影响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我们不能强制灌输知识,要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要经常开展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讨论;要充分把握青春期个体的思想动态并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人生理想的教育,要更新完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优化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方法,协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社会发展,使每一个青春期个体都能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忽视自我同一性,要重视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第二篇: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论文
摘要: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内在关联。在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阈中,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我同一性理论可以给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启示: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两者的演变过程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理论及青少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艾里克森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据此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矛盾或问题,均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这里的“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转折点,成长中的契机。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以前各阶段危机的解决程度,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每一阶段的特定问题并完成心理社会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与防止同一性混乱。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心经历着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他们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对自身形象重新进行认同。同时也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之中,体验着各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如果能运用积累起来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进行仔细思考,并做出种种尝试性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性,能较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混乱)或同一性的消极发展。
20世纪70年代,马西娅(Marcia)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可操作性,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她依据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对“探索”与“承诺”两个要素“是”与“否”的选择,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
(1)同一性获得,即经历了一段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并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
(2)同一性扩散,既不积极寻找,也不努力探索与思考,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缺乏方向,彷徨迷惑。这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状态。
(3)过早自认,即没有经历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
(4)同一性延缓,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做出决定,没有实现最终的承诺。
数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同一性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1996年,Adams与Marshal将自我同一性的功能总结如下:
(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
(2)给个体以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
(3)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
(4)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与行为的内在一致性。
(5)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
“生涯教育”的概念是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马兰(Marland)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园到成年的综合性教育计划,即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生涯教育是职业指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取代了职业指导的地位。80年代,生涯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生涯理论不断涌现,尤以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Super)等人提出的生涯规划理论最为著名,该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15~24岁)又分为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由此可知,大学生正处在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的承诺期,即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阶段。
发达国家在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涯教育指导体系。而我国的职业指导才刚刚起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就业服务的现实需求,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已日渐引起重视。
(二)两者的内在关联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实证研究显示,职业承诺、职业探索与自我同一性呈正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两者存在紧密联系。第一,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都是后工业社会对人提出更高要求的反映。第二,两者都强调影响因素的整合,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相互影响的结果,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促成的。第三,两者都关注人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都认为大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确立与社会角色形成并做出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第四,两者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探索与承诺,探索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先决条件,职业决策之前必须经历探索的过程。第五,两者都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认为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起始,个体形成一个恰当的关于自己的认识与调节系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点。
这就使得自我同一性理论对生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许多主张影响到人们对生涯教育的看法,为探讨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成为自我同一性理论关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自我同一性途径与载体的生涯教育,其实践研究将不断充实与发展自我同一性理论。
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社会变迁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由国家包分配,用不着自己考虑,也由不得自己选择。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基本上处于过早自认状态,这时的大学生没有也不需要生涯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委把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改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体制开始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进入90年代,国家计划的硬框框逐步消解,大学生在择业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依然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职业选择上,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他们开始接触职业指导,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涯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张,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同时出现。2003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约52万人待业;2004年约69万人待业;2005年约79万人待业;2006年约90万人待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遇到“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从整体上看,2000年后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又退到了同一性延缓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因此,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从高校就业辅导来看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年来,就业指导仍存在“几多几少”现象,即信息提供的多,观念转变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仅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择业指导的多,始终对大学生渗透生涯观念的少。其局限性是重视了择业问题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从根本上长远性地帮助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获得持续性发展。因此,提升职业指导的地位,开展发展性生涯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生涯教育是指通过课程学习或团体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和形势、政策,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就业能力与自我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大学生具备人职匹配能力,进而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涯发展观指导自己择业行为的活动过程。从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来看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的转换期,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使职业倾向逐渐具体化并实现职业偏好是大学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然而,调查表明,仅有7.29%的大学生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另据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仅有18.72%的学生对生涯教育概念很熟悉,较熟悉的占26.92%,听说过的占30.77%,有24.04%的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这充分反映了高校的生涯教育存在着缺失与盲区,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备感茫然与彷徨、焦虑与不安,经常以睡觉、打牌、游荡、等方式消磨时光。因此,在自我同一性视阈内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存在价值得以凸显,大学生生涯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
运用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可以从“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将大学生的职业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即职业同一性获得、职业同一性早认、职业同一性延缓与职业同一性扩散。根据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影响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因此,面对职业同一性状态不同的学生,要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分层次加以引导,促进全体学生职业同一性的确立。
对于职业同一性获得者,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在尊重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并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从而认清所担当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明确奋斗目标,激发成长动力。
对于职业同一性早认者,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培养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逐渐脱离对权威的依赖与崇拜,学会将有关的经验和信息联结起来,有效地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信息,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系统,并学会选择与自我决定,使自己的投入更加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主动性。
对于职业同一性延缓者,首先要明确延缓状态是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经历,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创业的艰难与成功的喜悦;或开展自我探索的团体辅导,通过探寻“我是谁”、“我将来干什么”、“我如何适应社会”,以增强自我意识,合理规划人生。
职业同一性扩散是必须防止的状态。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应开展同质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测试筛选成员,或张贴海报招募自愿者,将他们组建成辅导团体,开展一系列的生涯辅导活动,如“我是谁”、“谁塑造了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我的未来我做主”等,帮助学生梳理过去、明确方向,立足现在、形成动机,焦点解决、感受成功,渐渐获得成长的动力。
(二)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
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就业辅导、职业辅导与生涯辅导。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应注重更深层次的发展性和主体性。一方面,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应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即改变“等、靠、要”等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其次,应引导学生主动设计。学生自己要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和标准,把社会需要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看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考虑个人因素,又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同时,应有意识地增加技术性、实践型课程的学习,主动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培养自身的职业优势。再次,应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学习观。大学四年的学习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综合素质性预备学习,专业设置仅是职业发展的倾向,而未来发展有较自由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要利用宽松的学习氛围,制定自己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发展性层次学习目标。
(三)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大学生生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贯穿于大学整个四年。
大一试探期: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是其核心内容。首先,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以通过与师哥、师姐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网站或报纸杂志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各方面所要求的能力技能与素质。其次,应通过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与职业适应性测试,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弱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行为倾向等,扬长避短,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在上述基础上,初步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职业性向测验。
大二定向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是其重点工作。即在认识自身能力和个性“能做什么”,了解职业前景“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上,确立职业目标“想干什么”,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达到知、行、意的统一,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发展而做好准备。职业生涯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一般应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加以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大三加强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是其重点工作。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措施。行动方案包括职业的选择、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与相应的教育与培训计划等;行动措施包括专业知识的加强,专业技能的拓展,求职技能的提高,相关的竞赛、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等。
大四分化期: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后,可指导学生总结前三年的准备情况。首先,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择业、适业、敬业的专项指导,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再次,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校门,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埃里克·H·艾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Jane Kroger.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3]张鑫,李昌庆,傅金芝.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应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21).[4]南海,薛勇民.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5]李文道,邹泓.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6]梁红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7]夏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7,2(12):116.[8]李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之我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9]谭志平,姚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第三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及辅导员策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表现及辅导员策略
一、研究的必要性
从卢刚到刘海洋到马加爵,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极端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外在表现,均受到极端事件行为人的心理所支配,同时也反映出行为人独特的认知、动机、情感和性格等心理特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大学生自杀、杀害同学甚至教师等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主要是指对自己所实施的如自杀、自残、自毁等恶意性事件,二是指对他人所实施的如暴力攻击、故意杀人等恶意性行为。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达到了0.02%,已经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
这些事件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和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机理复杂多样,往往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主要原因有四方面,自我同一性危机、消极情绪的唤起、结果价值的失范和压力应对策略不当。
其中,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基础原因。如果大学生没有深刻思索自我,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获得完备的社会化,就容易在思想上偏激,在承受心理压力和心理紧张状态时,通过采取极端的方式反抗或逃避。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就可以大大减少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比重和概率。在学生管理一线岗位上的辅导员,是学生人生的导师和生活上的领路人,是守护大学生生命的重要防线,为此,探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依此提出高校辅导员的应对措施是一项非常迫切并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由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又称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个体就会缺乏生活目标,感到彷徨迷失,甚至可能形成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反社会的或社会不能接纳的危险角色的消极同一性。大学阶段正处于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理论的第五个阶段:同一性角色混乱,该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
能否顺利地完成这一心理任务,关系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关系到毕业后能否很好的适应社会,迅速发挥作用,成为有用之才。当代大学生在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容易陷入同一性危机当中,他们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具体的表现如下。
1.同一性混淆。同一性混淆又称为同一性扩散,表现为生活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相信机遇的到来,也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于一种无力的状态。这种现象在刚入学的大一新生中表现明显,由于在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目标比较单一且明确,而大学中的学习和生活往往与新生期望中的差距较大,容易出现迷茫、缺乏生活学习目标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出现逃课、沉迷于网络游戏,拒绝与他人交往,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人、事、物没有兴趣,等等。有的甚至进行否定的同一性选择,如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
2.同一性前闭。是指个体没有主动的探索和选择,盲目遵从于身边的他人特别是重要的、权威的人物(如父母、老师、宗教领袖)的价值和目标。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既没有经历过自我同一性危机的体验,对现实和未来的一切也没有进行过认真的考虑,往往丧失自我被他人侵吞。此类学生多半是将自己的一切交于父母或长辈处理,不需要关心现在,也不必考虑未来,虽然他们在自我发展上没有危机问题,但是缺乏自我导向,长期处于此状态的学生会出现意志品质下降,一旦没有依靠,将来的发展道路也未必顺利。
3.同一性延缓。个体自我定位还未明确化,他们正处在探索与尝试之间。这类学生在自我追寻中尚未确定方向,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属于这种类型。他们了解自己的现实情况,但是对其并不满意,有心改变但是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方向。比如,很多学生对学业、异性的交往持阶段性、暂时性的态度,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他们仍然没有脱离同一性危机,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很有可能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淆。形成这种状态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能力、自我效能感。
4.同一性意识过剩。过分沉溺于对自我的认同及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片刻不停地思考自己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问题,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丧失了自我。这类学生无法集中于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或者是发疯似地埋头于单一的工作。虽然此类学生并不存在同一性前闭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容易朝着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无法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有消极的影响。
三、辅导员应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领路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
1.端正学生自我意识,引领学生自主成长。自我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中,他们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到迷惑,如“,我是谁”“、我如何适应社会”等,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矛盾: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及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客观我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这两者会处于不一致的状态而困扰个体的发展。辅导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这种不一致,分析、反思、剖析不一致的原因,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理想自我是个体通过努力达到的境界,现实我是自我的目前状态,两者之间是有差距的,理想过于远大,现实我将会因为目标过高而无法达到产生沮丧、失望等情绪,最终可能会放弃目标。如果个体对自我发展不做思索,只是消极地打发时光,他的自我同一性将长期处于一种弥散的状态。
因此,大学生的理想自我是应当建立在符合社会规范、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有关人生观、理想和追求的有关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甄别出具有自我同一性危机倾向的学生,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帮助他们修正不正确和不切实际的想法,促进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
2.发挥朋辈互助效应,形成共同目标理想。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和同伴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家庭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态度及对现实的知觉,而同伴则为他们提供学习新的社会技能、规则和分享新体验的机会,并且友谊和同伴群体还能使大学生体会到表达自我同一性的归属和爱,同伴关系还能弥补亲子关系不善所带来的创伤。随着青少年的不断成长,他们逐渐摆脱与父母亲的依恋关系,更多地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同伴群体中,他们互相认同、发展友谊,形成相似的同一性状态及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的许多行为、态度和目标。这种同一性状态及相关的态度、目标有可能符合也可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作为辅导员有必要帮助大学生认清他所属同伴群体的性质,并为之提供参考和意见,也可适当引导同伴群体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从而使学生能顺利从亲子关系过渡到同伴的友谊关系。特别重要的是,青少年晚期,小团体和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降低,青少年逐渐进入成对的恋爱关系阶段,为此还要对大学生进行两性方面的教育,促进性别角色的同一性。
3.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营造民主自由氛围。进入大学,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同一性发展的重要环境。学校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影响表现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学风格、课程设置、班风学风甚至是学校的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校的背景会导致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学生,如果一个学校、班级的风气是应试型的,学生更多地会有同一性混淆的现象,如果学校、班级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具有民主氛围,那么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就能够得到发展并整合。因此,辅导员在对学生班级的管理风格上,尽量不要过高地要求他们,允许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自由的发展。同时,辅导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以书信、邮件、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保证学校与家庭一致的民主自由氛围,从两方面对学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引导群体关注个体,做“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学生出现自我同一性危机往往是缺乏与他人的沟通,缺少与集体的互动、交流,紧靠辅导员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助成长。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团体心理辅导、主题班会、课外实践活动等)来为群体活动搭建平台,一方面通过活动了解群体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群体的力量化解个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集体中更深入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此过程中,辅导员要训练自己的敏感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促进自身职业化的进程。辅导员要在意识上重视、实践中落实,留心观察细心发现,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或心理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防范于未然,做到“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
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受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除了以上四点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进行调试外,还必须帮助大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社会群体、社会氛围有清醒的认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的调试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的影响。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如何抵御外来的压力和诱惑,如何找到一条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好途径,将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学校和社会不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他们很可能会出现极端心理危机进而导致犯罪。
参考文献:
[1]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335-337.[2]杨畅.现代社会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与重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2007.[3]赵峰,王卫平.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调试[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本文源自学术堂论文网(教育心理学论文 http://)转载请注明 谢谢!
第四篇:身份证发展及验证方法简史(人证同一性)
身份证及验证的发展史
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叫做身份证,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份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等,那么我国的第一代正式身份证产生于198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条例>公布实施的。时至今日,身份证证照的发展,已经到第三代证的换证初期。身份证经历了身份证的形成,统一,到独一无二的证件,在到第一代,第二代,甚至到了第三代。那么身份证的发展和验证经历怎么的演变?下面从以下的几个阶段分别介绍每个时期的身份证及验证方法,来了解身份证发展及验证方法的历程。
“身份证”产生的阶段---古代身份证
说起身份证,据相关史实考证,我国的身份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这可能是早期身份证的雏形,不过,有人说,身份证的雏形始于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由朝廷像官员颁发的一种“鱼符”,是由木头或金属制成,不同的官员以当时金属的贵贱来明确身份,到后来由鱼形变成龟形。“金龟婿”一词,便由此而来。指找到了当官有钱的人。到了宋代,改制腰牌,到了明代改为“牙牌”。到了清代的帽珠,身份的标识开始向中下阶层延伸,不再像明代以前,只有上层人士才具有这样清楚的标识。
从秦朝到清朝的这个阶段,出现的这些身份的标识,形式多样性,但总体来说,都是属于身份证明的这一范畴。然而,这样的身份证,在核验其身份的真实性,只能凭眼观,造假很容易蒙混过关,没有人能真正的证明其真实性。这种核验身份方法,是最初级最原始的方法。
现代身份证雏形的阶段
1929年,宁夏省建立,为了抵御红军,实行保甲制,建立居民证登记制度,在一条白布上写上人的基本信息,其中开始登记人的相貌特征,和手的篼纹等,后来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再到国民时期,演变成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采用纸质制作,上面涵盖了身份证信息的基本要素。
此阶段,身份证的登记信息要素已经成熟,且注意到手纹的作为身份识别的独特性,外貌特征的比对,也在逐步完善。这也是我国早期身份证的雏形。在身份的验证方面,虽然凭眼观来对比,但其想造假的比率较古代,在理论上有所降低。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渐渐显示出端倪。
现代身份证的发展
1949年解放后,我国公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居民身份证,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此,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分为10年、20年、长期三种。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标志着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确定。1986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此后,各地根据国务院部署的全国五年(1986至1990年)集中发证规划,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从城市到农村,分期分批全面展开了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图为“中国一号公民”单秀荣展示自己身份证。1999年10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编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13年1月1日起,一代身份证停止使用,新一代身份证中还将登记指纹信息。身份证这张能够代表我们身份的卡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在第一代身份证的出现,确定其唯一性和独特性,作为主要唯一的身份证明。在制作上通过表面的复杂防伪标识,和人像的肉眼对比,及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进行识别。而到达了第二代身份证证件,其内部植入二代证芯片,通过特殊的方式加密,并且核对身份有有了更多的信息选项,通过建立起来的对比数据库,通过身份证阅读器的解码模块读取身份证证照内的信息,增加了伪造的难度,并且保证身份证阅读器的唯一性,达到物理核验和数据上传的双重对比。极大的增加了识别的可靠性。
到现在,第三代身份证的出现,在验证的时候,加装了指纹验证,同时读出身份证内的信息,达到及时比对,实现人证同一性,能够当初确认人证合一,保证信息的绝对真实。减少了人工核查时,人为的局限性。只要执行到位,基本上没有死角。目前,为了迎接三代证的到来,中软高科已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研发的人证同一性的验证终端,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我们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们专注身份核验。为您的安全报价护航。
本文编写者:郑州中软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聂海龙 关键词:icr-007,EFK-100,
第五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应用化学1303班 何潇宇 1502130322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统一、团结、联合、协作、吸引、肯定、平衡、凝聚、妥协、退让等等,都是矛盾的同一性的情形。它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维护、保持其相对静止、稳定及自身统一的方面。由于矛盾的同一性的这种作用,新生事物诞生之后,才有存在、巩固和发展及其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条件和基础。惟其如此。事物才具有质的规定性、发展的阶段性、物质世界的多样性记忆在形形色色、千变万化的现象中存在着客观规律性。
矛盾的斗争性,则是指矛盾对立面的相互排斥、对立、否定、分裂、破坏、批判、辩论、克服、纠纷、变动等势态、趋向和情况。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它是使事物统一体中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东西由大变小,渐渐归于灭亡的东西,从而促成事物向其对立面转化,引起旧的统一体破裂,新的统一体产生的方面。
然而,在事物的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必然不是相互孤立、毫无关系的。任何一对矛盾之所以成为矛盾,就是因为其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既然简单的机械的位移本身巳经包含着矛盾,那末物质的更高级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 ”时接着又指出“ 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只是矛盾的同一性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是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既然是两者“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两者就不是两股独立平衡的力量,不是两股力量的简单相加,也不是两股力量分阶段轮流孤立地起作用,而是两者辩证地联结在一起,纽成一股力量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中相互结合、共同发展,首先我想到最好的例证便是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共产党与国民党可谓是我们历史中两个重要的体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国民党曾经占据过中国大面积的土地,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到解放祖国大好江山,两者在很多同学的眼中便是最大的敌人,但恰恰二者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对立性的最好体现。首先谈谈同一性,在抗日战争时期不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二者的矛盾对象是相同的,都是日本人,此时可以说是矛盾的同一性。而所谓同一性,正是从西安事变开始。1936年12月12日,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发动“兵谏”,扣留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介石,时称“西安兵谏”。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937年8月中旬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而相对于同一性,在同一一段时间后,矛盾的斗争性便有所体现。自1945年8月起,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由于抗战期间日军战线深入中国腹地,以敌后战争为主的八路军,新四军立即处于身处或接近日占区的有利战略位置,而相当大部分国民革命军主力则或有因或巧合地位于远离日占区的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当前形势后决定,派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同时不理睬蒋介石的命令,命令所指挥的武装力量积极向日军进攻,收复失地。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中国国民党方面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要坚决避免内战。中国国民党军队在蒋介石的部署下,调集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原日军占领区推进。但是,国民党无视原日军占领区内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存在,无视中共领导下所建立地方政权的存在,因此遭到中共所属武装力量的坚决抵抗。自1945年下半年至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而在中国大陆及海南岛进行的内战,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且在斗争中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注意每一具体斗争的局部性、阶段性和暂时性这就是说,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的这个阶段具有相对性。由于我党坚持了以矛盾的同一性为主、斗争性为辅的正确的政策,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
与此同时,在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不同阶段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有主有从,相辅相成。当事物的量变阶段发展到临界点时,事物的发展就从第一种状态转变到第二种状态。这就是矛盾以斗争性为主的状态,即事物发展的质变阶段。这时,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对立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就起积极的、主导的作用。但是,事物的发展也并不完全排除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但其作用是为辅的,是服从于矛盾的斗争性的。由于事物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上是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为主的,所以旧的矛盾的统一体被打破,新的矛盾的统一体开始诞生,从而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矛盾的斗争性具有绝对的意义,对于斗争性来说,矛盾的同一性变成相对的了。例如,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事物的发展从第一种状态转变到第二种状态,国共两党的矛盾就从以同一性为主、斗争性为辅,变为以斗争性为主、同一性为辅了。我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解放战争。虽然在斗争中也进行统战工作,但是,一切都是为了打破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这个矛盾统一体,建立新的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我们在明确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要以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为主时,还必须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正确地处理实现“ 四化”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或矛盾,诸如安定团结与阶级斗争、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与解放思想、国民经济的平衡与不平衡、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策的稳定性与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当的变动性,等等。从而使我们能够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巩固、发展和保卫并推动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地向更高阶段发展,使“ 四化” 的宏图在本世纪末变为伟大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