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昌县]平昌县三举措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平昌县三举措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今年来,平昌县根据网络舆情监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加大了换届工作网络舆情监控力度,确保了全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成立了以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分管副部长为副组长的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并下设监控小组办公室。抽调县委远程办熟悉计算机工作的5名干部作为网络舆情信息员,具体负责舆情监控与把关,发生重大舆情实行逐级上报。实行24小时无缝监测。每日填写《网络舆情日报告表》。
强化监控力度明确范围。将强国论坛、麻辣社区等多个重点论坛做为重点监控对象。对负面消息及时跟贴回复并与论坛管理员沟通进行及时清除;专门组织相关责任人,对相关热贴作出正面解释,对网民进行积极正确引导。
强调监控意义,加强监督指导。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网络舆情监控监测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任务和责任明确到组、细化到负责人、量化到个人。做到有组织、有管理、有协调、有监督,加强综合协调,强化工作督导,随机随时抽查各组员的舆情监控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上报影响换届工作的各类网络舆情信息。确保了全县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篇: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暂行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政府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政府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全省的工作动态、干部队伍建设、社情民意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省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省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党和政府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7*24小时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人民网及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政府网站管理人员要加强网站信息监控和管理,特别是做好网贴、留言等内容的过滤工作,杜绝不良信息的出现。同时还可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聘请的专业监测机构以周报的形式,定期向省信息化管理中心报送网络舆情信息;遇突发事件及重大舆情发生,各监测机构应于第一时间报告,省信息化管理中心以特报的形式,在4小时内,向政府信息公开处报送网络舆情信息。
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厅信息公开处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5、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涉及到全省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干部任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办公厅信息公开处审核后发布。
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第三篇:XXX幼儿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
Xxxx幼儿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
校园网络迅猛发展,社会焦点问题、偶发性事件、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具有煽动性的、失实的或反动的舆论等,极易形成网络舆情,这已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的新生力量,学生在获得更多学习渠道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网络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我们xxx园信息中心成立“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网络舆情的收集和上报
密切关注百度贴吧、学校论坛、博客以及QQ群、微信等言论,对这些网络互动交流平台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有不利于校园和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要及时上报教育局等相关部门;
2.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信息源
切实做好校园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对网络用户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一旦发现敏感信息,可快速定位信息源;
3.实时监控校园网络用户上网行为
通过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用户的上网行为; 4.过滤网络不良信息
运用硬件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屏蔽外网不良信息,过滤偏激的言论。
第四篇:公司网络舆情监控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暂行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公司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促进和保障公司健康、有序发展,现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公司的工作动态、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公司发展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我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
收集信息(信息管理中心)—核实信息(信息相关部门)—上报信息(领导)—处置舆情(信息管理中心)。
(二)工作要求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在较经常出现涉及我公司相关舆情信息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本地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对涉及公司利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并与主管领导沟通,正确处置。
2、监测方法,采用全天分工轮值负责制,利用相关软件与人工利用百度、google、站内搜索等搜索引擎对舆情进行搜索两种方式,对邯郸本地主要门户网及政府网站、邯郸相关贴吧、网上论坛、博客、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材料及时报送。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地址、舆情和网友留言大概内容等。
4、网络舆情研判,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一般舆情,协调涉及单位作出情况说明;重大舆情由办公厅信息公开处责成相关单位作出情况说明和回复意见,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在回复中说明情况,对于把握不准的问题,须报主管领导审定。
5、网络舆情协调,得到舆情研判反馈后,网络舆情协调组迅速组织网评员了解真相,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介绍事实真相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积极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回复重在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同时要注意用语艺术,做到态度诚恳,讲理不失礼。一般舆情和留言的回复内容由主管领导审核后发布,涉及到全省重大事项、主要领导及干部任用的舆情回复文章须经办公厅信息公开处审核后发布。
重大舆情处置后,要密切关注事件进展情况,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
第五篇: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加强网络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与我校相关的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和保障校园网络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监控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网络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管理,小组成员由各个学院选派的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组成,主要负责我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网络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学校相关的新闻网页、论坛和贴吧。
(2)辅助宣传部老师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网络舆论监控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客观公正,确保网络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网络监控工作。监控、管理校内外参与学生
较多、影响较大的网页、论坛和贴吧,并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网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校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党委宣传部负责老师汇报。同时,利用值班时间在相关贴吧、论坛等发布关于我校正面消息,加强我校宣传。对容易引起网络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确保严密监控涉及我校的网络舆情,进行解惑答疑,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校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电子档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学生关注程度等进行初步研究、讨论,对学生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 每月定期完成《网络舆情汇报》对当月的网络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5)做好收发工作。在校收发室领取信件、报纸并送至宣传部办公室,做到及时、准确、负责。
第三条 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控制
(一)凡在与我校相关的论坛、贴吧、BBS(如百度“武汉科技大学吧”、沁水青山BBS)等专门针对我校学生的网
络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武汉科技大学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经研究可直接进行引导或删除有害信息的操作。若无监控权限,可及时联系相关论坛、贴吧、BBS等的管理员协助。
(二)经监测发现在校园网以外的Web主页、BBS、博客等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发生有关武汉科技大学的舆情,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应及时上报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老师,党委宣传部及时报告校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并根据具体情况报上级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处理。
第四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校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
第五条 网络舆情监控小组人员组成(一)网络舆情监控小组由党委宣传部选派老师领导;
(二)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成员由各个学院选拔推荐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学生组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网络舆情监控小组按照个人课表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网络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校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老师;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网络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五)办公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员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安静,定期进行打扫。爱护办公用具。做好办公电脑维护,保持记录本的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