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心做一个智慧的懒教师
用心做一位智慧的“懒”老师
——读《如何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县直幼儿园教师***
这学期,园领导向我们推荐了特级教师魏书生主编的《如何
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书中汇集了陶行知、魏书生、苏霍姆林斯基等多位教育大师的二十七份经典教育感言,每份感言之后都附有典型案例。认真捧读过后,我感触很多。
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然而,在魏书生的眼里,当
教师的,勤快很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可能不但没有把学生教好,反而可能会教出一批真正懒惰的学生。他认为,教师越“懒”越好。“教师是干什么的啊?是找出适合学生阶梯的人。……我上课三不讲:凡是学生会的,我不讲;凡是学生查找资料后能学会的,我不讲;凡是班干部能教会的,我不讲。”此话出自魏书生之口,我对此深感震惊,按照魏书生那样的做法,可行吗?能教好书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研究了魏书生老师的经典感言。
在书中,魏书生指出,“懒”教师教出的是勤学生、能学生、活学生。教师的“懒”应该是有的放矢,而不是随意的懒,更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教师在课堂上“懒”,但是课下要做到勤。做到,“懒”得科学、合理,“懒”得有方、有度,“懒”得有心、有效。
魏书生在做一位“懒”老师的同时,还有几项不可或缺的法
宝。一是教育启迪。魏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且结合现实,在日常学习中,要求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和目标,在那些目标和计划落实到-1-
日常行动中去。二是学情了解。每个班级里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了如指掌,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因材施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是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必须是狠抓的重点,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与备课有很大直接关系。四是落实检查。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些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课堂上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某些问题提问学生是否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的。课下,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细致,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讲评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时还要认真记录,分析其出错的原因。五是个人学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学习与反思,认真专研教材和学科知识,勤动笔,勤写教学反思,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下去,持之以恒,定将获得不小的收获。
经过一番认真研究,我觉得,“懒”老师背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魏书生在自己“懒”的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思考。可见,魏书生的“懒”是一种外在的表象,“懒”教师其实时时在思考,在构思,“懒”教师是要用心来做。而魏书生教学中的“懒”,更是一种智者的教学策略,是勤奋之后对教学驾轻就熟的自信,是对学生和整个教学的尊重。
魏书生的“懒”哲学,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可以尝试的教学方
法。那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懒”老师,“懒”出高效,“懒”出精彩呢?
一、老师的嘴巴“懒”一点,让幼儿自己完成,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孩子在刚入园的时候,一天的生活都是在老师的安排、组织下进行的,老师会提醒去喝水,老师会提醒去小便,老师会提醒热了要脱衣服、冷了要穿衣服的等等。而到了中班以后,孩子们就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因此,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逐渐长大了,生活、学习不能再依靠老师、父母了,要慢慢学会生存、生活、学习和劳动。我们应该嘴巴“懒”一点,多创造让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如减少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的次数,减少提醒孩子穿脱衣服的次数,让幼儿知道这是自己的事,自己口渴了就喝水,有排便感觉了就自己入厕,冷了就要穿衣服、热了就要脱衣服,总是让老师提醒就加重了自己的依赖性。
二、老师的手脚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实践,培养孩子生活自
理能力、简单劳动能力和学习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中班以后,就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在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逐渐减少成人的照顾,也就是说让孩子学会生存。为了培养幼儿这方面的能力,我们要善于解放自己的双手,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运用他们自己的小手去实践、去全方位地学习、感受、体悟。教师要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幼儿动手,不做幼儿的高级保姆,不为孩子包办代替。“鞋带松了帮着系、绘画不会帮着画”,这些过分的“勤劳”,必然使孩子产生惰性,变得低能。要破除“幼儿不会”的思想,不要怕幼儿“做错做乱”,幼儿能做的事尽量让其去做,让幼儿的双手通过实践产生“能力”。如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学会洗脸、洗脚、漱口、刷牙等。要求幼儿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擦桌子,会自己取放玩具、图
书及其他用具等。老师“懒”一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三、老师的头脑“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提高孩子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前,孩子与小伙伴发生了矛盾、冲突,向老师告状时,都是由我们帮忙处理的。以后,我们就应该懒一点,尽可能先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并教会孩子要学会宽容、谦让、忍耐、理解,让他们知道与同伴相处要友好,要学会和同伴分享、合作,不可凡事都按自己的意思去做。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我们可以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把问题扔还给幼儿。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就让两个人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再教育一下。当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同时,我们还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懒一点,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相信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总之,当我们觉得工作太累的时候,不妨静下心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做得过多了。我们一个转变观念,凡事“懒”一点,将更多的过程留给孩子,让孩子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事实上,他们比我们想象中做得更好。老师的“懒”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若是“懒”的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孩子,就会造就一个自信、独立、能干、聪明的勤孩子巧孩子,相信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成为最好的教师,除了要用心去“懒”之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虽然永远达不到“最好”,但我相信只要努力,今天的自己一定会比昨天的自己好,一天天不断地超越自己,一定会汇成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第二篇:用心的懒教师
用心的“懒”也是一种智慧 ——读《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例子:老师在讲台前口若悬河、苦口婆心,学生在座位上百无聊赖、神情木然;老师不遗余力地印材料、讲习题,学生却叫苦连天、收效甚微。很多老师抱怨:“学生太不懂事,不体谅老师的辛苦,太懒,怎么也不肯学。”勤教师教出了懒学生,为什么?
原因之一恰是我们老师做的太多。教师的绝对主导,使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旁观者,缺乏主人翁的意识,缺乏主动探究的自信心。
把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艰苦劳动。
魏书生老师说:“懒教师才能教出勤学生。”是啊,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学生才能得到锻炼、吸收知识。
作为教师,我们的“懒”并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指敢于放手给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学习魏书生的“懒”,凡是学生能干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干。如果教师的“懒”既能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培养出一大批能干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要想成为最好的老师,也要学会用“心”做一个“懒”教师。
“懒”需要功力。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和积累。因此有人说:教师的一堂课需要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有了金刚钻,才揽瓷器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功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在教学伊始,开的第一节公开课,一位老师毫不客气地说:“你这堂课上得太失败了!”当时的我当真无地自容。我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永远被这样评价!之后的六年,我钻研教材、改进教法、不断充电、积极教研,终于取得县评优课一等奖、市论文评比一等奖的微小成绩。我深深感到:唯有深味己之浅薄,感切肤之痛,如芒刺在背,方能精进!
“懒”需要用心。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对学情的认知,对教材的把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臵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使之符合教材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在学生活动中,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我曾经上过一节公开课《听听那冷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赏析听雨的段落,并及时作出点评和补充,课后听课老师评价说互动很好点评恰当。而在课前,我反复诵读、揣摩文本、查阅资料、精心设计、不断推敲,做了很多工作。在课堂上,才能准确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并及时作出正确引导,生成精彩。为了让学生对文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等有较为直观的感觉,我精心选配书法的图片、宋画的代表作等,学生对于书法的美感、绘画的意境有了更深的感受,对于作者思慕传统文化的情感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课前多花工夫,课堂上才能轻松愉悦地应对自如,教学效果才会好。
“懒”需要放手。其实,所谓“懒”的本质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人不放开手,孩子就不能学会走路。同样的,教师不放开手,学生的能力就得不到提升。作为教师,要敢于放开手,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给学生以尊重、鼓励。记得一次,因为听观摩课而安排了学生自习,自行完成学习任务。而检查之时,发现学生掌握得非常好,甚至有些地方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很多时候低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代之以自己单向的辛苦灌输,反而使学生滋生惰性。要想学生勤,先得自己“懒”。
“懒”需要适度。当学生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某一个层次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引导。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有时会停留在一个非常浅的层次上。譬如我教庄子的《逍遥游》,学生初步自读时,理解仅仅停留在渴望自由上,甚至有些同学说:“这不是空想吗?简直是胡思乱想,哪里会有绝对的自由?”这个时候,我及时补充了庄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战国之世,九家之说崛起,诸侯互争,外则交相攻伐,内则加强统制,庄子生当其时,身心俱受重重之拘束与压迫,“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学生在经过深入解读后明白:所谓逍遥游的境界,也就是想在无限生的痛苦与现
实的凄楚中,追求自己能够超脱而出,拥有一个自由而快乐的境界,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而且充满无限自然和谐的广大精神世界。即庄子所云:“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而譬喻在说理中的使用也是本文的难点。教师亦应注重引导、补充、类比拓展。诸如此类,适度的“懒”,固然必要,但该勤则要勤。教师该发挥作用的时候绝不能无所作为。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师的“勤”,应体现在勤于用心钻研教学教法,努力充实专业知识,应体现在关心学生的内心状况,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至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永远都应该是学生这个主体去完成的。该勤则勤,该“懒”则“懒”,才是优秀教师的最高境界。
“君子治其内,不治其外。”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
第三篇:做一个懒老师
用心做一个“懒”老师
孩子摔倒了,美国妈妈走过去,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非洲妈妈则假装摔倒,然后和孩子一起爬起来;而中国妈妈连忙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然后用脚拼命蹬地,同时对着地板说:“踩死你!踩死你!”人常说,巧母有拙女。往往是懒散妈妈的孩子心灵手巧,生活能力很强,那是因为一是因为生活所迫,二是孩子不受约束,可以大胆尝试、摸索,从而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技能。而勤快妈妈经常挑剔孩子干的一切都达不到她的标准,继而把孩子的一切全包。同样,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一位教授曾说,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具备三会:会偷懒、会装傻、会“踢球”。要用心做一个“懒”老师。
“会偷懒”,并不是撒手不管。“会偷懒”就是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太勤快,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告诉学生,而应该学会“偷懒”,尽可能做到少而精,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教师就像一个大导演,孩子们轮番登台表演,从导课、展示预习成果、分组讨论、分析探究,到结课时的启发升华,无处不是孩子们的身影,无处不是他们精彩热情的展示!在的语文示范课《最后一堂课》上,光结课环节,就有 位学生登台,而且形式简直五花八门:歌曲、诗歌、名言、联系实际感言,还有续写的结尾……孩子们使出浑身解数,使得整个课堂异彩纷呈。教师只是在紧要关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节课几乎是个“顾问”:顾顾问问而已。
要学会偷懒,就要会装傻。古人云,善师者学逸而功倍,不善师者学劳而功半。教师没必要一登台就夸夸其谈甚至刻意玩深奥,应
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寻找答案。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拓宽视野,砥砺能力。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教学要六解放: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把教学的中心还给孩子,将教学的目标以“示弱”的形式抛给学生,抛砖引玉,引导合作。曾经在午休期间听见吴小娟老师和女儿的电话对话,内容是她让女儿在家里的词典上帮她查词语,还要将重要的地方慢慢重复以便自己写完整。我没有去问吴老师的初衷,只感到思绪万千。为妈妈解燃眉之急,孩子肯定很热心积极;一遍遍的重复在孩子的脑海中也会挥之不去!我在想,吴学士呀,你“装傻”的艺可真高呀!在课堂上,我也经常“忘记”关键的单词、句型、甚至日常用语——总惹得个别学生边回答边笑话我的“健忘”,但我分明看出了他们成功时的得意。
会“偷懒”就得会“踢球”。国画中有称之为“留白”的艺术。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十里蛙声出山泉》这幅国画画面含而不露,只见几只蝌蚪顺流而下。然而,我们却可以从几只蝌蚪想象出十里山泉,汩汩流淌,蛙声不断,声声入耳。在这幅画里,齐白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让读者驰骋在想象的天地,徜徉在想象的海洋。学生的想象力可谓丰富无穷,他们常常会直接发问于老师,我们一般不必回答,直接将这个“球”回踢,或踢向全体学生,让大家一起来解决。曾随堂听过何芳丽老师的一节课《换子》,整整一节课何老师将启发式教育贯穿始终,学生积极讨论,将一对贫穷夫妇为生活所迫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出又要回那浓浓的亲情分析得淋漓尽致。结课升华
时,有个学生设想这个贫穷的家庭的浓情感动了当初买孩子的贵妇人,得到贵妇人一大笔赠礼,买了房子、田地,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何老师不露声色,问大家:“可能吗?富人的钱也是挣来的,更何况常常‘富者不仁’呀!”学生们接着结合实际续想了个合理的结局。
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想到的,教师不代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也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偷懒”,要注重隐性工作:哪些学生有哪些方面的才能,什么时候该为这些学生展示才能提供舞台;把我那些学生在主体学习中可能需要那些人的帮助;在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时,还应为他们创造哪些条件……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偷懒”,是一门高超的技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有计划、有目的、有水平、有艺术地“偷懒”,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加勤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生机勃勃、硕果累累!
第四篇:教师要用心去“懒”
教师要用心去“懒”
——如何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暑假期间,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认真拜读了魏书生老师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面对书中荟萃的那一个个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聆听他们从多角度阐述的各自精辟的教育观点。感叹当一个教师的不容易,感悟修炼教师之贤的道路漫漫其修远兮。慢慢品读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这位以前不甚了解的魏老师的感言——教师要用心去“懒”。
虽说勤能补拙,但这世界上谁不想“懒”,从某种角度上说,正是“懒”促进了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古今中外多多少少伟大的发明都和我们需要“偷懒”有关。而我们老师又是那么的勤快,不管是“春蚕”也好、“蜡烛”也好,都有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不勤快不是好老师的意思。于是我们看见在不少学生活动当中,老师忙前忙后,反复训练学生。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精细化训练。在最后的活动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大家都非常满意。这真是我们要的吗,是“我们”要的还是“学生”要的,决定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有时我在想,什么是好老师?是现在看到成绩的老师是好老师呢,还是20年后有学生说你是好老师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教师现在的“勤快”固然可以立杆见影的看到理想的成绩,但老师过度的“勤快”造就的可能是什么?可能就是学生思维、行动上的“偷懒”,教师的包办让学生不需要去想太多、做太多,自然不可能在在遭遇问题时独立自主的思考解决。我们教师要学会用“心”去“懒”,所谓用“心”即事先充分预设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研究探索的平台和有效地条件支持,所谓“懒”即在活动中信任学生、放权给学生,呈现一种真实的学习探究过程,让学生经历发现、研究、探索等过程,或成功或失败,经历过这种种感受的学生才会慢慢“勤快”起来,这样,我们的教育也许真正成功了。
第五篇: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学号:201002175姓名:钟桃英单位:宁都小布中学 做教师是需要一点智慧的。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完全由自己定,所以我们还是要多一些智慧。教育是诗性的、流动的、善的表达、度的把握、是一种平衡感。教育机智是教育智慧的重要元素。
教育智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智慧
2、人格魅力 专业智慧又包括课程、管理、教学、听评课智慧。人格魅力则得具备:一要有主动精神,即创造性执行,懂得赏识。
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老师,但你都要牢牢记住你应该努力的方向。作为一个教师就该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的有智慧的教师。教师当需要有一种气质,有一种道的力量。高雅、睿智、有亲和力。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建立威信,让学生敬畏喜欢你。
作为教师心里始终要有一个信念,要有一种精神,对欣赏的人要有一种敬畏赏识的精神。多与专家相处,多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多读多写。坚持写反思,要有情趣,得到丰富的智慧。关注、理解他人的体验。